第120節
論如何刷負秦始皇的好感度 作者:遺忘li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燕王猶豫,明夷又幽幽地補充了一句話。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王上,您要成就如此大事,難道連這點代價都不肯舍棄?”明夷說道。
“寡人明日便令三人入宮秘談,讓其協助姬女成事!”燕丹當機立斷的應允道,心中惋惜以後再也聽不到那人間至妙的築聲了。
“如此便多謝王上了,我必誓死效忠,竭力報答王上恩德。”明夷說著俯身而拜。
燕丹一把將人扶起,俊秀的臉上一片溫文爾雅和愧疚,誠懇說道“應當是寡人代燕國、代這天下飽受暴秦之苦的人謝過姝女仁義!”
明夷滿意一笑,緊接著又說道“我這一去秦國,恐怕會如專諸聶政一般以死明義,但若能僥幸撿一條性命迴到燕國來,還望王上能保我此後餘生之……榮華!”
這話反倒讓燕丹對他更加放下心來。
“姝女以弱女子之身冒著性命危險,承擔如此大事,我燕丹又豈是那忘恩負義之人!刺殺秦王之事,我必定讓使團中人策劃周全,等得手之後,使姝女平安迴到燕國,到時必定讓姝女一生錦衣玉食、萬人之上,再不受半點風霜!”燕丹許諾道,同時以手對天發誓。
一番商定之後,天色已近深夜,明夷才坐上馬車離開燕國王宮。
等到人走後,燕王寢殿的簾幔被掀開,一身戎裝的鞠武走了出來。
“勞煩師傅久等了。”燕丹迴身,溫和的說道“刺殺秦王之事,既然已經定下人選,但要如何窺得時機成事,還望師傅出謀劃策。”
鞠武剛毅的臉上麵帶憂色,搖頭不語。
“……師傅依舊不滿此計?”燕丹說道。
“王上,如今秦國土地遍布天下、兵甲如雲,天下各國莫不畏懼,您又何必就因為當初在秦國被欺辱,而去觸動秦王逆鱗!”鞠武痛心說道。
須知龍有逆鱗,觸之即死。
先不說刺殺一事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秦國換新任秦王繼位,依舊會雄霸天下,國力絲毫不受損傷,到時候秦國再向燕國報複,就悔之晚矣。
“秦燕之間,尚且還有趙國居於其中,秦軍攻不過來。”燕丹說道。
“唇亡齒寒。”鞠武淡淡吐出了四個字。
“那依師傅所言,我當如何?”燕丹說道,神色微微不悅。
“依臣之見,還是向北邊的胡人單於暫時聯手交好,再以合縱連橫抗擊秦國為妙,如今趙國楚國已與秦國多有齷齪,而派有識之士去齊國向齊王闡明要害,讓齊國也加入合縱,如此集結四國之力,才與秦國有一戰之力。”鞠武說道。
鞠武師傅說的還是以前說過的那老一套,各國合縱連橫抗擊秦國都多少次了,但也沒見有多大效果。
燕丹心中失望,麵上卻沒表露出來,隻是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師傅計策雖好,但花費時間過多,況且寡人也並非隻為一己私怨,等到刺殺秦王成功以後,秦王驟然死亡,秦國必然生亂,到時再合縱連橫抗秦,必然能使山東各國群起響應,收迴失地。”
——勸說再多也無用,燕丹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刺殺秦王。
——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
宮殿裏,一線燈火如豆,照亮中年男人剛毅的臉部輪廓。
鞠武垂下眼睛,再不言語。
“刺殺秦王一事,還望師傅出謀劃策。”燕丹又一次說道。
作為謀臣的職責,就是給主公出謀劃策。
鞠武歎氣,卻還是強打起精神來,細細思索起了用何種方式出使以後,才能保證秦王必定會當庭接見燕國使者。
片刻後,鞠武口中吐出一個人名。
“張唐……”鞠武說道“……已重新與秦國交好為名,派遣車隊攜帶重禮和奉送張唐迴秦國。”
張唐本來是秦國將領,早在昭王時期就立下了赫赫戰功,攻打了山東六國的大片土地,特別是趙國,曾經趙王還下了一道命令,說能獻上張唐人頭者得到百金。
幾年前甘羅的計策中,張唐也被甘羅忽悠著送來燕國擔當相國,以示兩國的交好之心。
後來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了,那不過是趙國與秦國聯手做的一個局而已,趙國攻打了燕國,而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十幾座城市。
在劇辛死亡後終於反應過來的老燕王明白了秦國的計策,可惜再怎麽悔恨也拿不到丟迴的土地了,隻好將張唐下入大獄泄怒。
燕丹蹙眉思索片刻,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可行之策。
“便宜他了!”燕丹恨恨地說道。
他本想將張唐五馬分屍,屍體在燒成灰燼後灑在路邊任人踐踏。
“還有一事,那姬明夷……還望王上多加刺探,以防有不軌之心。”鞠武說道。
燕丹一驚,問道“那女子有何不妥之處?”
刺殺秦王之時何等機密緊要,哪怕有半點不妥之處,他也不能再用,並且即刻滅口!
“並無,隻是她應允太快,並且對此事全無懼意,我才覺得有些……罷了,想必是我杞人憂天,王上不必放在心上。”鞠武說道。
那可是去虎狼之地的秦國刺殺秦王!
可那女子卻並無多少懼怕之意,反而還有些蠢蠢欲動,仿佛郊遊踏青之後急於迴家一樣,這實在古怪!
黃金台上,荊軻高漸離同樣被傳喚去了燕王宮,等聽了燕王要求自己做什麽事以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試問古往今來做弑君之事的人,專諸聶政哪個有命迴來!
他們不想為國喪命!
不想!
在得知這是姬明夷的主意以後,二人咬牙切齒都想直接捅死她!
明夷也很清楚自己將他們兩個人的仇恨值拉滿了,開始避著兩個人隻等出發那一天再匯合。
作為將來去秦國使團上明麵上的正使,接下來,燕王丹就開始對荊軻開啟了無以倫比的最高規格對待。
將荊軻尊奉為上卿,住進整個薊城最為華美的住宅,佳肴美味、奇珍異寶像流水一般天天送進去,作為一國諸侯,燕丹甚至還將自己的諸侯儀仗送給了荊軻出行時使用,還天天上門拜訪、三餐作陪!
然而這些都還是最基本的,燕丹如今對荊軻可以說是無有不應,但凡荊軻隨口說一句想要什麽,燕丹就必然要做到。
比如說荊軻偶爾提上一句千裏馬的馬肝是古來珍饈,燕丹二話不說,就立刻將自己坐騎的千裏馬給宰了,然後取出馬肝給荊軻炒了吃!
再比如說燕丹讓自己後宮的一個擅長樂器的夫人給荊軻彈琴作陪,荊軻看到以後,就讚歎了一句那位美人手指如玉,燕丹立刻就要將他後宮的那位夫人送給荊軻當姬妾,荊軻拒絕了,說自己隻是喜歡那雙手而已,過了片刻,燕丹讓人將那位美人的手指斬下來,端在玉盤上送給了荊軻!
黃金台上,婢女將這當成奇聞異事一般繪聲繪色的說完以後,卻沒有看到自己暫時服侍的這位貴人被逗笑。
朦朧的晨光裏,少女眉心微蹙,帶著微微的厭惡和憐憫。
“前往秦國的使團何時出行?”明夷問道。
“快了,不到半月。”被燕王派來的宦官恭謹說道。
趕緊走吧,她不想再在燕國待了。
作者有話要說: 把美女的手指砍掉送給荊軻,曆史上,燕太子丹確實做過。
算錯了,下一章才能到秦國。
第127章
作為這迴刺殺秦王的真正主力軍,明夷受到的待遇絲毫不比明麵上的荊軻差,隻是沒有被宣揚而已。
這些日子裏,燕王特意清空了整個黃金台給他居住,並且像對待荊軻一樣,流水珍寶的給送過來,若非明言表示過拒絕,燕丹甚至還想送幾個相貌俊俏的男寵。
甚至於,麵前的案幾上韓擺著一張已經蓋了燕王印鑒的王令,封她為燕國的列侯,隻是如今為了不泄密隻好暫緩封爵,等她刺殺秦王迴來以後,就可以昭告天下!
明夷對派人來傳令的宦官滿臉感謝,等人走了之後,就順手將王令丟在火裏燒了,自己去捧了一杯梅飲,坐在角落裏慢慢品嚐。
這次來燕國,本來是為了見識一下那些名聲斐然的遊俠劍客。
田光、荊軻、夏扶、宋意……
大多都名不符實,令人失望,明夷心裏一個個盤算著,然後搖頭。
等到臨走的那一天,燕丹在易水邊為幾人送行。
乍暖春寒,還帶著浮冰的易水邊上,將近百輛馬車齊齊排開,作為合談禮物的張唐因為在牢獄中受了太多刑罰,還在昏迷當中,正躺在其中一輛馬車的軟榻上。
前不久被封為正使的荊軻正攜帶著秦舞陽、高漸離等人向燕丹告別。
一場短暫的送別正在進行當中。
燕丹沒有大張旗鼓,隻是攜帶了幾個親信來到易水邊,具穿了一身白衣白帽,一副給人披麻戴孝的樣子。
明夷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扶住額頭。
從前在史書上看記載還不覺得怎麽樣,但現在親眼一見……人還沒死就這麽做,這不明擺著說“你們是不可能活著迴來了!”,太往人心髒上捅刀了,也不知道荊軻看了以後心裏是什麽感受!
高漸離也知此去多艱,之前笑容暖若春風的青年,現在神色憂鬱,沒有過多言語,隻是拿出自己視若珍寶的築,彈奏一曲權當告別。
告別燕國,告別自己的故土。
築聲起初蒼涼悲婉,如同此刻還帶著寒意的冷風和悠悠天地,幾轉之後驟然變得慷慨激昂,帶著一去不複返的決絕!
隨行之人都聽得心潮澎湃,荊軻更是有感而發,開始彈劍做歌而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那築聲歌音極致悲愴,如同此去奔赴萬裏,從此再不歸來!
絕響!
聽著這千古絕唱,明夷麵上和其他人一樣感懷,心中卻讚歎至極。
所以說,高漸離這種才華過人的樂師,絕對不能讓他淪落到被熏下眼睛,以後又因為刺殺而被處死的命運!
一曲終了,燕丹和身後的人都忍不住淚流滿麵。
燕丹向二人微微彎腰,拱手說道“此去多艱,諸位保重。”
麵對這麽一個極有可能送命的任務,荊軻實在不想多說什麽“王上放心,此去必定不負所托”之類的話,隻是拱了拱手,便神色淡漠的轉身而去,再沒有迴過頭。
眾人緊隨其後,與燕王道別。
一連滅了兩國之後,如今天下大半都已經是秦國土地。
秦國威加天下,一般的宵小自然不敢去直麵鋒芒,聽說車隊要去往秦國以後,都默默避開了,因此使團也走得很是順利。
為了防止和秦國有仇的趙國搗亂,車隊選擇了先南下,再順著黃河一路逆流而上,到時候經過黃河的支流渭水直達鹹陽。
秦國的律法嚴厲,再加上滅國以後要推行新的政治吏法,又被原來的舊貴族搗亂,因此這一路上,都斷斷續續有秦國的官吏檢查。
大船走走停停了幾個月,才終於走到原來韓國舊土的新鄭附近。
就在這時,明夷說自己要下船出去幾天。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王上,您要成就如此大事,難道連這點代價都不肯舍棄?”明夷說道。
“寡人明日便令三人入宮秘談,讓其協助姬女成事!”燕丹當機立斷的應允道,心中惋惜以後再也聽不到那人間至妙的築聲了。
“如此便多謝王上了,我必誓死效忠,竭力報答王上恩德。”明夷說著俯身而拜。
燕丹一把將人扶起,俊秀的臉上一片溫文爾雅和愧疚,誠懇說道“應當是寡人代燕國、代這天下飽受暴秦之苦的人謝過姝女仁義!”
明夷滿意一笑,緊接著又說道“我這一去秦國,恐怕會如專諸聶政一般以死明義,但若能僥幸撿一條性命迴到燕國來,還望王上能保我此後餘生之……榮華!”
這話反倒讓燕丹對他更加放下心來。
“姝女以弱女子之身冒著性命危險,承擔如此大事,我燕丹又豈是那忘恩負義之人!刺殺秦王之事,我必定讓使團中人策劃周全,等得手之後,使姝女平安迴到燕國,到時必定讓姝女一生錦衣玉食、萬人之上,再不受半點風霜!”燕丹許諾道,同時以手對天發誓。
一番商定之後,天色已近深夜,明夷才坐上馬車離開燕國王宮。
等到人走後,燕王寢殿的簾幔被掀開,一身戎裝的鞠武走了出來。
“勞煩師傅久等了。”燕丹迴身,溫和的說道“刺殺秦王之事,既然已經定下人選,但要如何窺得時機成事,還望師傅出謀劃策。”
鞠武剛毅的臉上麵帶憂色,搖頭不語。
“……師傅依舊不滿此計?”燕丹說道。
“王上,如今秦國土地遍布天下、兵甲如雲,天下各國莫不畏懼,您又何必就因為當初在秦國被欺辱,而去觸動秦王逆鱗!”鞠武痛心說道。
須知龍有逆鱗,觸之即死。
先不說刺殺一事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秦國換新任秦王繼位,依舊會雄霸天下,國力絲毫不受損傷,到時候秦國再向燕國報複,就悔之晚矣。
“秦燕之間,尚且還有趙國居於其中,秦軍攻不過來。”燕丹說道。
“唇亡齒寒。”鞠武淡淡吐出了四個字。
“那依師傅所言,我當如何?”燕丹說道,神色微微不悅。
“依臣之見,還是向北邊的胡人單於暫時聯手交好,再以合縱連橫抗擊秦國為妙,如今趙國楚國已與秦國多有齷齪,而派有識之士去齊國向齊王闡明要害,讓齊國也加入合縱,如此集結四國之力,才與秦國有一戰之力。”鞠武說道。
鞠武師傅說的還是以前說過的那老一套,各國合縱連橫抗擊秦國都多少次了,但也沒見有多大效果。
燕丹心中失望,麵上卻沒表露出來,隻是微微一笑,然後說道“師傅計策雖好,但花費時間過多,況且寡人也並非隻為一己私怨,等到刺殺秦王成功以後,秦王驟然死亡,秦國必然生亂,到時再合縱連橫抗秦,必然能使山東各國群起響應,收迴失地。”
——勸說再多也無用,燕丹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刺殺秦王。
——行危欲求安,造禍而求福,計淺而怨深。
宮殿裏,一線燈火如豆,照亮中年男人剛毅的臉部輪廓。
鞠武垂下眼睛,再不言語。
“刺殺秦王一事,還望師傅出謀劃策。”燕丹又一次說道。
作為謀臣的職責,就是給主公出謀劃策。
鞠武歎氣,卻還是強打起精神來,細細思索起了用何種方式出使以後,才能保證秦王必定會當庭接見燕國使者。
片刻後,鞠武口中吐出一個人名。
“張唐……”鞠武說道“……已重新與秦國交好為名,派遣車隊攜帶重禮和奉送張唐迴秦國。”
張唐本來是秦國將領,早在昭王時期就立下了赫赫戰功,攻打了山東六國的大片土地,特別是趙國,曾經趙王還下了一道命令,說能獻上張唐人頭者得到百金。
幾年前甘羅的計策中,張唐也被甘羅忽悠著送來燕國擔當相國,以示兩國的交好之心。
後來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了,那不過是趙國與秦國聯手做的一個局而已,趙國攻打了燕國,而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了十幾座城市。
在劇辛死亡後終於反應過來的老燕王明白了秦國的計策,可惜再怎麽悔恨也拿不到丟迴的土地了,隻好將張唐下入大獄泄怒。
燕丹蹙眉思索片刻,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可行之策。
“便宜他了!”燕丹恨恨地說道。
他本想將張唐五馬分屍,屍體在燒成灰燼後灑在路邊任人踐踏。
“還有一事,那姬明夷……還望王上多加刺探,以防有不軌之心。”鞠武說道。
燕丹一驚,問道“那女子有何不妥之處?”
刺殺秦王之時何等機密緊要,哪怕有半點不妥之處,他也不能再用,並且即刻滅口!
“並無,隻是她應允太快,並且對此事全無懼意,我才覺得有些……罷了,想必是我杞人憂天,王上不必放在心上。”鞠武說道。
那可是去虎狼之地的秦國刺殺秦王!
可那女子卻並無多少懼怕之意,反而還有些蠢蠢欲動,仿佛郊遊踏青之後急於迴家一樣,這實在古怪!
黃金台上,荊軻高漸離同樣被傳喚去了燕王宮,等聽了燕王要求自己做什麽事以後,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試問古往今來做弑君之事的人,專諸聶政哪個有命迴來!
他們不想為國喪命!
不想!
在得知這是姬明夷的主意以後,二人咬牙切齒都想直接捅死她!
明夷也很清楚自己將他們兩個人的仇恨值拉滿了,開始避著兩個人隻等出發那一天再匯合。
作為將來去秦國使團上明麵上的正使,接下來,燕王丹就開始對荊軻開啟了無以倫比的最高規格對待。
將荊軻尊奉為上卿,住進整個薊城最為華美的住宅,佳肴美味、奇珍異寶像流水一般天天送進去,作為一國諸侯,燕丹甚至還將自己的諸侯儀仗送給了荊軻出行時使用,還天天上門拜訪、三餐作陪!
然而這些都還是最基本的,燕丹如今對荊軻可以說是無有不應,但凡荊軻隨口說一句想要什麽,燕丹就必然要做到。
比如說荊軻偶爾提上一句千裏馬的馬肝是古來珍饈,燕丹二話不說,就立刻將自己坐騎的千裏馬給宰了,然後取出馬肝給荊軻炒了吃!
再比如說燕丹讓自己後宮的一個擅長樂器的夫人給荊軻彈琴作陪,荊軻看到以後,就讚歎了一句那位美人手指如玉,燕丹立刻就要將他後宮的那位夫人送給荊軻當姬妾,荊軻拒絕了,說自己隻是喜歡那雙手而已,過了片刻,燕丹讓人將那位美人的手指斬下來,端在玉盤上送給了荊軻!
黃金台上,婢女將這當成奇聞異事一般繪聲繪色的說完以後,卻沒有看到自己暫時服侍的這位貴人被逗笑。
朦朧的晨光裏,少女眉心微蹙,帶著微微的厭惡和憐憫。
“前往秦國的使團何時出行?”明夷問道。
“快了,不到半月。”被燕王派來的宦官恭謹說道。
趕緊走吧,她不想再在燕國待了。
作者有話要說: 把美女的手指砍掉送給荊軻,曆史上,燕太子丹確實做過。
算錯了,下一章才能到秦國。
第127章
作為這迴刺殺秦王的真正主力軍,明夷受到的待遇絲毫不比明麵上的荊軻差,隻是沒有被宣揚而已。
這些日子裏,燕王特意清空了整個黃金台給他居住,並且像對待荊軻一樣,流水珍寶的給送過來,若非明言表示過拒絕,燕丹甚至還想送幾個相貌俊俏的男寵。
甚至於,麵前的案幾上韓擺著一張已經蓋了燕王印鑒的王令,封她為燕國的列侯,隻是如今為了不泄密隻好暫緩封爵,等她刺殺秦王迴來以後,就可以昭告天下!
明夷對派人來傳令的宦官滿臉感謝,等人走了之後,就順手將王令丟在火裏燒了,自己去捧了一杯梅飲,坐在角落裏慢慢品嚐。
這次來燕國,本來是為了見識一下那些名聲斐然的遊俠劍客。
田光、荊軻、夏扶、宋意……
大多都名不符實,令人失望,明夷心裏一個個盤算著,然後搖頭。
等到臨走的那一天,燕丹在易水邊為幾人送行。
乍暖春寒,還帶著浮冰的易水邊上,將近百輛馬車齊齊排開,作為合談禮物的張唐因為在牢獄中受了太多刑罰,還在昏迷當中,正躺在其中一輛馬車的軟榻上。
前不久被封為正使的荊軻正攜帶著秦舞陽、高漸離等人向燕丹告別。
一場短暫的送別正在進行當中。
燕丹沒有大張旗鼓,隻是攜帶了幾個親信來到易水邊,具穿了一身白衣白帽,一副給人披麻戴孝的樣子。
明夷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扶住額頭。
從前在史書上看記載還不覺得怎麽樣,但現在親眼一見……人還沒死就這麽做,這不明擺著說“你們是不可能活著迴來了!”,太往人心髒上捅刀了,也不知道荊軻看了以後心裏是什麽感受!
高漸離也知此去多艱,之前笑容暖若春風的青年,現在神色憂鬱,沒有過多言語,隻是拿出自己視若珍寶的築,彈奏一曲權當告別。
告別燕國,告別自己的故土。
築聲起初蒼涼悲婉,如同此刻還帶著寒意的冷風和悠悠天地,幾轉之後驟然變得慷慨激昂,帶著一去不複返的決絕!
隨行之人都聽得心潮澎湃,荊軻更是有感而發,開始彈劍做歌而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那築聲歌音極致悲愴,如同此去奔赴萬裏,從此再不歸來!
絕響!
聽著這千古絕唱,明夷麵上和其他人一樣感懷,心中卻讚歎至極。
所以說,高漸離這種才華過人的樂師,絕對不能讓他淪落到被熏下眼睛,以後又因為刺殺而被處死的命運!
一曲終了,燕丹和身後的人都忍不住淚流滿麵。
燕丹向二人微微彎腰,拱手說道“此去多艱,諸位保重。”
麵對這麽一個極有可能送命的任務,荊軻實在不想多說什麽“王上放心,此去必定不負所托”之類的話,隻是拱了拱手,便神色淡漠的轉身而去,再沒有迴過頭。
眾人緊隨其後,與燕王道別。
一連滅了兩國之後,如今天下大半都已經是秦國土地。
秦國威加天下,一般的宵小自然不敢去直麵鋒芒,聽說車隊要去往秦國以後,都默默避開了,因此使團也走得很是順利。
為了防止和秦國有仇的趙國搗亂,車隊選擇了先南下,再順著黃河一路逆流而上,到時候經過黃河的支流渭水直達鹹陽。
秦國的律法嚴厲,再加上滅國以後要推行新的政治吏法,又被原來的舊貴族搗亂,因此這一路上,都斷斷續續有秦國的官吏檢查。
大船走走停停了幾個月,才終於走到原來韓國舊土的新鄭附近。
就在這時,明夷說自己要下船出去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