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論如何刷負秦始皇的好感度 作者:遺忘li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秦王以往的行事風格來看,這次的處罰真不算重,甚至讓很多人鬆了一口氣。
然而問題就出在了呂不韋以前搜羅的門客上。
呂不韋效仿六國其他四位公子,大量搜羅和豢養門客,整出一字千金的戲碼,打造言出必行、禮賢下士的好名聲,這些並沒有白白浪費。
在秦王將呂不韋五馬分屍的處死後,為了發泄怒氣,將屍體放在鹹陽街頭上給鹹陽庶民觀看。
這時就一個門客想要迴報丞相恩情,無視了秦王的命令,偷偷從鹹陽街頭上把屍體搬走,整出了一個規模還算不錯的陵墓,安葬在洛陽北芒山上。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也就算了。
秦王日理萬機,沒空也不屑跟一個普通門客和死人屍體計較。
然而在呂不韋的墳墓地點傳出去以後……傳出去以後,那些留下一條小命的門客和臣子前仆後繼的去給呂不韋哭喪祭拜,痛哭流涕懷念以往丞相在時的好日子!
呂不韋在世時搜羅了三千門客,倒是一大半都去了,一時間洛陽北芒山的山頂到山腳下,都是一身白衣痛哭流涕的人!
這樣聲勢浩大的祭拜一個秦王下令處死的人,豈不是啪啪啪的打秦王臉。
消息傳到鹹陽宮後,秦王下令把所有敢於哭喪的人,如果是六國中人,就逐離秦國,而秦國之前那些逃過了一劫的人,這次沒有逃過,統統剝奪爵位流放到巴蜀之地的各處當苦力。
據說足足牽連了三四千戶有爵位的人家。
明夷想起了甘羅,微微蹙眉問道“呂不韋門客當中,就無人逃過一劫?”
“有兩個人,之前都是呂不韋的門客,一個是名字叫繚的青年,是魏國人,還有一個是名叫甘羅的小童。”寡婦清說道。
放過甘羅不稀奇,但另一個叫做繚的人是誰?
明夷一邊聽著寡婦清講話,一邊半心半意的想著未來有哪個大臣叫做繚。
寡婦清說著露出些諷刺的笑容,靠近了低聲說“……而那個名字叫繚的青年,據說陛下一見他,就荒唐的要封他為國尉高官,那個人卻不願意擔當官職,甚至說他會相麵之術,而秦王麵相就是刻薄寡恩、虎狼之心,窮困時才會對人謙卑和下,得勢時就會食人……即便如此詆毀,陛下也要繼續請他出任官職,然後這男子又想逃跑,率次逃跑又屢次被抓迴來,請他擔當國尉一職,何時秦國的官職竟要請著人做了…………”
這故事聽著真有點耳熟。
國尉?繚?……國尉+繚=尉繚。
明夷終於想起這個人是誰了,他最主要的事跡就是用金錢開路,離間六國君臣,也不知將來趙國疑心李牧,楚國疑心項燕,背後有多少他的影子。
想自己的事情,就沒有分多少心思聽寡婦清講話,隻隱約注意到了最後一句。
“……當今秦王肆意妄為,遠遜先王多矣。”
“也未必,我倒覺得當今秦王遠勝秦國曆代先王,他任命繚為國尉,也許是因為此人有大才。”明夷平靜說道。
就像看到一個知識淺薄的人在大放厥詞,寡婦清臉上迅速劃過一絲好笑,不過到底顧及她的麵子,沒有直接笑出口。
“你還年輕,才會有此見解。”寡婦清說道。
這件事沒法解釋,因此說不到一塊去。
如果從知曉未來的客觀角度看,那麽嬴政所做的事全部有理可循,並且堪稱運籌帷幄、算無遺策。
但如果從寡婦清或者是其他人的角度看,那麽嬴政繼位沒有多久便爆發兩場叛亂,並且年紀輕輕就暴虐任性、肆意妄為,登基第一年就修建鄭國渠和自己的陵寢這種大工程浪費民力、隨意任命官員……可以稱得上是昏君典範了。
如果是嬴政,想必……
明夷微微一笑,也沒有再出口解釋,轉頭提起了棉花種植的事。
不過是花一兩畝地種一種南方傳來的植物罷了,她有很多田,這不算什麽。
寡婦清當即同意幫忙。
當初發現棉花時,明夷就特意打聽過一些種植要點,並且記在了心裏。
如今正是春日三四月,種植棉花的好時節。
在把那點棉花種子攤在陽光下晾曬三五天以後,明夷就親自看著寡婦清家的傭農將種子一點點播種到土地裏,然後再慢慢生根發芽,抽出嫩綠色枝條。
度過一整個夏日,等到初秋九月時節時,棉花成功存活了大半,並且一個個棉鈴都成熟裂開,露出了潔白棉花。
在此期間,負責種植的農民還發現一個意外之喜。
既這些棉花會產出蜜來,琥珀色的花蜜味道甘甜,令人唇齒生津,在這個糖分幾乎隻有麥芽糖的時代,這種花蜜具有大價錢。
僅憑這一點,這種陌生植物就已經值得農人種植了。
寡婦清也聽說了,將農人收集的棉花蜜品嚐過後,她問道“你種植棉花,就是為了此物?”
味道甘甜,到也確實值錢。
明夷搖頭說道“花蜜乃是意外之喜,棉花的用處遠不止於此。”
她隻是從曆史上知道棉花這種東西很重要而已,又不是專業農民,怎麽可能知道棉花是蜜源性植物。
一直到九月棉花收獲後,明夷將棉花種子全部收集好,又將那些潔白棉花做成一件棉襖,送給了寡婦清。
接到她的禮物,寡婦清拎起那件其貌不揚的厚重衣服左看右看。
“這是冬日禦寒的衣物。”明夷說道。
手中的衣物厚重又臃腫,但不必穿上也能感受到它的保暖效果,寡婦清不確定的問道“這……裏麵塞了絨毛?”
以她的見識,這是最合理的判斷了。
明夷拿起一把小刀將布衣劃開,露出裏麵潔白的絮狀物,掏出一小團遞給寡婦清看。
“是棉花……”明夷說道“……棉花冬日禦寒不遜於皮毛,遠超過麻布,一畝之地所得棉花,可供數十人之衣。”
一畝地的棉花產量大概隻有現代的百來公斤,實在是非常低了,不過省著點做幾十件棉襖也夠了。
“若是棉花廣而種植販賣,豈非……”
寡婦清倒吸一口涼氣,一時間竟說不出接下來的話。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她已經瞬間理解了這其中利潤多大,甚至比眼前少女還會明了此物會帶來的震撼!
電光火石間,寡婦清已經開始在心裏盤算著要怎樣將此物從她手中買斷,並且廣而傳之。
“若是你願意,我願意以千金買你手中剩餘種子。”寡婦清說道。
明夷麵色平靜,輕微的搖了搖頭。
見她不願意,寡婦清話鋒一轉,笑著說道“也是,此種新奇之物,不如你我聯手販賣,假以時日必能積累萬金……”
明夷將一個裝滿種子的布袋遞給寡婦清。
“我叨擾夫人多日,棉花種子就權當報答,不收取報酬,隻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夫人答應我。”明夷平靜的說道。
天降餡餅!
寡婦清更加喜悅,緊緊捏著手中布袋,滿麵笑容的道“但講無妨!”
明夷伸手握緊寡婦清的手,雙眼直視她,鄭重說道“棉花用於冬日禦寒,如果流傳天下,不知有多少人不至於凍死,夫人今日拿去種植販賣,大可以以此而得千萬金,我唯一所求,就是希望您不要認為奇貨可居而藏私。”
原來眼前少女並非不明白棉花價值……
寡婦清微微一怔,緊接著臉上的笑容消失不少,轉變為更加慎重的神情。
“我必定不會!”寡婦清說道。
“那我便先代天下冬日凍死的窮苦人,謝過夫人您了。”明夷拱手,溫和的說道。
寡婦清歎息一聲,親自將人扶起來。
“怎能當得起,是我應當代替天下飽受苦寒之人謝過你!”寡婦清說道。
怎麽當得起!
比起眼前少女的兼愛之心,她不過是商人逐利而已。
唔,這樣就可以了。
寡婦清意識到棉花的重要性,自然會大量推廣種植,有她遍及六國的商隊,棉花流傳開來隻是時間問題。
至於有那麽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寡婦清短視到隻顧眼前利益,不遵守約定,將棉花控製產量,又炒作成鑽石一樣的高級奢侈品……那自己也完全可以實踐一把劍術武功,將棉花種子重新取出來廣而分發。
手頭上也還留了一些棉花種子以作備用,等將來去楚國的時候,也想辦法散發種植出去好了。
至於一起聯手販賣棉花什麽的,聽著是不錯,但有嬴政這顆定時炸彈在,怎麽敢長期隱姓埋名的在秦國待下去。
如今棉花已經解決,接下來去哪裏……
離開寡婦清的房間後,明夷思考著接下來的路程。
第72章
在絲綢上簡略的畫了一副地圖後,明夷思考著接下來要怎麽走。
沿著古蜀道離開巴郡以後,向北走穿過漢中可以到達鹹陽,這條路線當然不予考慮,向南和向西走,則會到達更加荒僻偏遠的地方,她還不想遠離人煙的隱居,也不予考慮。
那麽,唯一剩下的就隻有向東走,穿過南郡以後,再拐到去韓國了。
說不定到時候還可以見見大名鼎鼎的法家韓非。
明夷一直等著來自鹹陽的通緝令。
但說來也奇怪,鹹陽城中的嬴政一直都沒有下達任何通緝令,就好像這件事情無事發生一樣。
難道是嬴政覺得此事太過丟臉,不打算大張旗鼓?
秋高氣爽,正式離開蜀道的好時節,為了避免冬日大雪封山,明夷本來打算就在這幾日向寡婦清辭行。
沒想到這時鹹陽卻傳來秦國有意對韓國開戰的消息,為了防止碰上兵亂,寡婦清建議她再多待一段時間。
“就算是要攻打韓國,也得師出有名,不知鹹陽發生了什麽?”明夷問道。
“那個去鹹陽修渠的鄭國,這一年來一直大量的要錢要人,卻毫無建樹,直到仆役中不小心泄露了他與韓王的密信,這才暴露了他的本來意圖。”寡婦清說道。
“什麽意圖?”明夷問道。
寡婦清壓低了聲音說道“疲秦之計——,韓王想要用此招削弱秦國國力,使其無力征伐六國!此事暴露之後,鄭國就被勃然大怒的陛下下了大獄。韓國國弱,韓王不圖變法卻用這種陰謀小道,怪不得是天下七國當中最弱的一個。”
提起韓國,寡婦清的語氣中滿是輕藐之意。
“原來如此。”明夷微笑著附和道“所以秦王才一怒之下想要出征韓國?”
“對,所以你不妨再過一段時間離開巴郡,以免碰上秦國與韓國開戰。”寡婦清說道。
“多謝夫人告知。”明夷感謝道。
這一等,就足足等到了第二年。
然而問題就出在了呂不韋以前搜羅的門客上。
呂不韋效仿六國其他四位公子,大量搜羅和豢養門客,整出一字千金的戲碼,打造言出必行、禮賢下士的好名聲,這些並沒有白白浪費。
在秦王將呂不韋五馬分屍的處死後,為了發泄怒氣,將屍體放在鹹陽街頭上給鹹陽庶民觀看。
這時就一個門客想要迴報丞相恩情,無視了秦王的命令,偷偷從鹹陽街頭上把屍體搬走,整出了一個規模還算不錯的陵墓,安葬在洛陽北芒山上。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也就算了。
秦王日理萬機,沒空也不屑跟一個普通門客和死人屍體計較。
然而在呂不韋的墳墓地點傳出去以後……傳出去以後,那些留下一條小命的門客和臣子前仆後繼的去給呂不韋哭喪祭拜,痛哭流涕懷念以往丞相在時的好日子!
呂不韋在世時搜羅了三千門客,倒是一大半都去了,一時間洛陽北芒山的山頂到山腳下,都是一身白衣痛哭流涕的人!
這樣聲勢浩大的祭拜一個秦王下令處死的人,豈不是啪啪啪的打秦王臉。
消息傳到鹹陽宮後,秦王下令把所有敢於哭喪的人,如果是六國中人,就逐離秦國,而秦國之前那些逃過了一劫的人,這次沒有逃過,統統剝奪爵位流放到巴蜀之地的各處當苦力。
據說足足牽連了三四千戶有爵位的人家。
明夷想起了甘羅,微微蹙眉問道“呂不韋門客當中,就無人逃過一劫?”
“有兩個人,之前都是呂不韋的門客,一個是名字叫繚的青年,是魏國人,還有一個是名叫甘羅的小童。”寡婦清說道。
放過甘羅不稀奇,但另一個叫做繚的人是誰?
明夷一邊聽著寡婦清講話,一邊半心半意的想著未來有哪個大臣叫做繚。
寡婦清說著露出些諷刺的笑容,靠近了低聲說“……而那個名字叫繚的青年,據說陛下一見他,就荒唐的要封他為國尉高官,那個人卻不願意擔當官職,甚至說他會相麵之術,而秦王麵相就是刻薄寡恩、虎狼之心,窮困時才會對人謙卑和下,得勢時就會食人……即便如此詆毀,陛下也要繼續請他出任官職,然後這男子又想逃跑,率次逃跑又屢次被抓迴來,請他擔當國尉一職,何時秦國的官職竟要請著人做了…………”
這故事聽著真有點耳熟。
國尉?繚?……國尉+繚=尉繚。
明夷終於想起這個人是誰了,他最主要的事跡就是用金錢開路,離間六國君臣,也不知將來趙國疑心李牧,楚國疑心項燕,背後有多少他的影子。
想自己的事情,就沒有分多少心思聽寡婦清講話,隻隱約注意到了最後一句。
“……當今秦王肆意妄為,遠遜先王多矣。”
“也未必,我倒覺得當今秦王遠勝秦國曆代先王,他任命繚為國尉,也許是因為此人有大才。”明夷平靜說道。
就像看到一個知識淺薄的人在大放厥詞,寡婦清臉上迅速劃過一絲好笑,不過到底顧及她的麵子,沒有直接笑出口。
“你還年輕,才會有此見解。”寡婦清說道。
這件事沒法解釋,因此說不到一塊去。
如果從知曉未來的客觀角度看,那麽嬴政所做的事全部有理可循,並且堪稱運籌帷幄、算無遺策。
但如果從寡婦清或者是其他人的角度看,那麽嬴政繼位沒有多久便爆發兩場叛亂,並且年紀輕輕就暴虐任性、肆意妄為,登基第一年就修建鄭國渠和自己的陵寢這種大工程浪費民力、隨意任命官員……可以稱得上是昏君典範了。
如果是嬴政,想必……
明夷微微一笑,也沒有再出口解釋,轉頭提起了棉花種植的事。
不過是花一兩畝地種一種南方傳來的植物罷了,她有很多田,這不算什麽。
寡婦清當即同意幫忙。
當初發現棉花時,明夷就特意打聽過一些種植要點,並且記在了心裏。
如今正是春日三四月,種植棉花的好時節。
在把那點棉花種子攤在陽光下晾曬三五天以後,明夷就親自看著寡婦清家的傭農將種子一點點播種到土地裏,然後再慢慢生根發芽,抽出嫩綠色枝條。
度過一整個夏日,等到初秋九月時節時,棉花成功存活了大半,並且一個個棉鈴都成熟裂開,露出了潔白棉花。
在此期間,負責種植的農民還發現一個意外之喜。
既這些棉花會產出蜜來,琥珀色的花蜜味道甘甜,令人唇齒生津,在這個糖分幾乎隻有麥芽糖的時代,這種花蜜具有大價錢。
僅憑這一點,這種陌生植物就已經值得農人種植了。
寡婦清也聽說了,將農人收集的棉花蜜品嚐過後,她問道“你種植棉花,就是為了此物?”
味道甘甜,到也確實值錢。
明夷搖頭說道“花蜜乃是意外之喜,棉花的用處遠不止於此。”
她隻是從曆史上知道棉花這種東西很重要而已,又不是專業農民,怎麽可能知道棉花是蜜源性植物。
一直到九月棉花收獲後,明夷將棉花種子全部收集好,又將那些潔白棉花做成一件棉襖,送給了寡婦清。
接到她的禮物,寡婦清拎起那件其貌不揚的厚重衣服左看右看。
“這是冬日禦寒的衣物。”明夷說道。
手中的衣物厚重又臃腫,但不必穿上也能感受到它的保暖效果,寡婦清不確定的問道“這……裏麵塞了絨毛?”
以她的見識,這是最合理的判斷了。
明夷拿起一把小刀將布衣劃開,露出裏麵潔白的絮狀物,掏出一小團遞給寡婦清看。
“是棉花……”明夷說道“……棉花冬日禦寒不遜於皮毛,遠超過麻布,一畝之地所得棉花,可供數十人之衣。”
一畝地的棉花產量大概隻有現代的百來公斤,實在是非常低了,不過省著點做幾十件棉襖也夠了。
“若是棉花廣而種植販賣,豈非……”
寡婦清倒吸一口涼氣,一時間竟說不出接下來的話。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她已經瞬間理解了這其中利潤多大,甚至比眼前少女還會明了此物會帶來的震撼!
電光火石間,寡婦清已經開始在心裏盤算著要怎樣將此物從她手中買斷,並且廣而傳之。
“若是你願意,我願意以千金買你手中剩餘種子。”寡婦清說道。
明夷麵色平靜,輕微的搖了搖頭。
見她不願意,寡婦清話鋒一轉,笑著說道“也是,此種新奇之物,不如你我聯手販賣,假以時日必能積累萬金……”
明夷將一個裝滿種子的布袋遞給寡婦清。
“我叨擾夫人多日,棉花種子就權當報答,不收取報酬,隻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夫人答應我。”明夷平靜的說道。
天降餡餅!
寡婦清更加喜悅,緊緊捏著手中布袋,滿麵笑容的道“但講無妨!”
明夷伸手握緊寡婦清的手,雙眼直視她,鄭重說道“棉花用於冬日禦寒,如果流傳天下,不知有多少人不至於凍死,夫人今日拿去種植販賣,大可以以此而得千萬金,我唯一所求,就是希望您不要認為奇貨可居而藏私。”
原來眼前少女並非不明白棉花價值……
寡婦清微微一怔,緊接著臉上的笑容消失不少,轉變為更加慎重的神情。
“我必定不會!”寡婦清說道。
“那我便先代天下冬日凍死的窮苦人,謝過夫人您了。”明夷拱手,溫和的說道。
寡婦清歎息一聲,親自將人扶起來。
“怎能當得起,是我應當代替天下飽受苦寒之人謝過你!”寡婦清說道。
怎麽當得起!
比起眼前少女的兼愛之心,她不過是商人逐利而已。
唔,這樣就可以了。
寡婦清意識到棉花的重要性,自然會大量推廣種植,有她遍及六國的商隊,棉花流傳開來隻是時間問題。
至於有那麽萬分之一的可能性,寡婦清短視到隻顧眼前利益,不遵守約定,將棉花控製產量,又炒作成鑽石一樣的高級奢侈品……那自己也完全可以實踐一把劍術武功,將棉花種子重新取出來廣而分發。
手頭上也還留了一些棉花種子以作備用,等將來去楚國的時候,也想辦法散發種植出去好了。
至於一起聯手販賣棉花什麽的,聽著是不錯,但有嬴政這顆定時炸彈在,怎麽敢長期隱姓埋名的在秦國待下去。
如今棉花已經解決,接下來去哪裏……
離開寡婦清的房間後,明夷思考著接下來的路程。
第72章
在絲綢上簡略的畫了一副地圖後,明夷思考著接下來要怎麽走。
沿著古蜀道離開巴郡以後,向北走穿過漢中可以到達鹹陽,這條路線當然不予考慮,向南和向西走,則會到達更加荒僻偏遠的地方,她還不想遠離人煙的隱居,也不予考慮。
那麽,唯一剩下的就隻有向東走,穿過南郡以後,再拐到去韓國了。
說不定到時候還可以見見大名鼎鼎的法家韓非。
明夷一直等著來自鹹陽的通緝令。
但說來也奇怪,鹹陽城中的嬴政一直都沒有下達任何通緝令,就好像這件事情無事發生一樣。
難道是嬴政覺得此事太過丟臉,不打算大張旗鼓?
秋高氣爽,正式離開蜀道的好時節,為了避免冬日大雪封山,明夷本來打算就在這幾日向寡婦清辭行。
沒想到這時鹹陽卻傳來秦國有意對韓國開戰的消息,為了防止碰上兵亂,寡婦清建議她再多待一段時間。
“就算是要攻打韓國,也得師出有名,不知鹹陽發生了什麽?”明夷問道。
“那個去鹹陽修渠的鄭國,這一年來一直大量的要錢要人,卻毫無建樹,直到仆役中不小心泄露了他與韓王的密信,這才暴露了他的本來意圖。”寡婦清說道。
“什麽意圖?”明夷問道。
寡婦清壓低了聲音說道“疲秦之計——,韓王想要用此招削弱秦國國力,使其無力征伐六國!此事暴露之後,鄭國就被勃然大怒的陛下下了大獄。韓國國弱,韓王不圖變法卻用這種陰謀小道,怪不得是天下七國當中最弱的一個。”
提起韓國,寡婦清的語氣中滿是輕藐之意。
“原來如此。”明夷微笑著附和道“所以秦王才一怒之下想要出征韓國?”
“對,所以你不妨再過一段時間離開巴郡,以免碰上秦國與韓國開戰。”寡婦清說道。
“多謝夫人告知。”明夷感謝道。
這一等,就足足等到了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