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早年從軍,曾經參與滅韓及滅趙的戰爭,戰功卓著。
後來,他進入了大秦政壇,受到始皇帝的重用,一路順風順水,做到了少府的職位。
能夠擔任少府的一般都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人。
少府執掌皇室財政,給皇帝管錢,相當於皇帝私庫的大管家,列位九卿之一。
二世皇帝繼位之後,章邯更受重視,並且迴歸老本行,開始帶兵打仗。
當時,世人多不知章邯有領軍之才。
雖然他之前有過戰功,但都是擔任低級軍官,不是那種獨當一麵的大員,並沒有統帥大規模軍隊的經驗。
權力莫重於軍權,手裏有軍權的大臣,才是真正的實力派。
對於扶蘇突然命令章邯領兵的決定,大部分朝臣都是不理解的。
畢竟,章邯已經告別軍旅生涯好久了。
他最近一次接觸的軍隊,應該是陪葬始皇陵的那些泥馬泥人吧。
就是後世被稱為兵馬俑的東西,這些都是章邯監造的。
這項工作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就像始皇帝的陵寢很早就開始營建了一樣。
對了,最近朝臣們紛紛進言,要給扶蘇修陵寢,被扶蘇氣急敗壞的罵走了。
大臣們表示很委屈,新皇繼位,就應該啟動陵寢的修建工作,這是祖製啊。
他們已經數不清,這是扶蘇做出的第多少個違背祖宗的決定了。
話說迴來,朝廷中對章邯軍事才能的質疑一直存在。
這次山東叛亂,章邯率領大軍衝出了函穀關。
他不但要為國建功,更要為自己正名。
小倒黴蛋周文,無疑成了他名將之路上的第一塊踏腳石。
......
在函穀關下擊敗周文之後,章邯不敢耽擱,帶領著軍隊火速向著曹陽前進。
那裏是周文的糧草大營,周文戰敗之後,退去了那裏。
曹陽,顧名思義,就是曹水之陽。
這裏通過曹河與黃河相連,糧草轉運十分便利。
章邯清楚,周文的軍隊雖然經曆了一次大敗,但並沒有徹底潰散。
如今,他們正在曹陽集結,隨時有可能發動新的進攻。
宜將剩勇追窮寇,千萬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追上去,死死的盯住叛軍,一口接著一口的咬死他們。
一旦給了他們防守的時間,讓他們調整好狀態,仗就不好打了。
盡管部下們被這種高強度的行軍和作戰搞得十分的疲憊,但現在遠不是休息的時候。
章邯就像一個冷酷的農場主一樣,無情的催促著士兵們向前追擊。
快一點,再快一點,前麵還有仗要打。
......
周文的軍隊正不斷的向著在曹陽匯集。
雖然經曆了一場慘敗,但目前他手中還有著二十多萬的兵馬。
二十萬,足夠做很多事情了,比如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仗。
就在他積極部署軍隊,準備再戰的時候,章邯的軍隊趕到了。
“我的天呐!他怎麽來的這麽快!”
“他來了,他來了,這個魔王又來了。”
士卒們被章邯打怕了,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
他們聽到章邯的名字,臉色就變得慘白,連說話的聲音都開始發顫了。
......
周文知道章邯一定會追來,但沒想到他會來的如此迅速。
這個人不需要休息的嗎?他的士兵們不需要修整的嗎?
這一次,周文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敢和章邯野戰,選擇了被動的防守。
他手裏有糧食,隻要他不出戰,就能熬死章邯。
秦軍以這麽快的速度行軍,能夠攜帶多少糧草呢?
三天,他們最多能夠攜帶三天的糧草,算上就地征發和後續送到的,他們能有五天的糧草。
周文堅信,隻要他們堅持五天以上,章邯的軍隊就會因為缺糧而崩潰。
到時候,十萬秦軍,不過是十萬頭待宰的羔羊罷了。
勝利一定是屬於他的。
......
想象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第二天的深夜,章邯夜襲了他們的大營,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等到他們終於將來襲的秦軍打退的時候,存放糧草的倉庫著火了。
幾十萬石的糧草全部付諸一炬,局勢瞬間逆轉。
周文軍隊的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沒有了糧食,所有人都要餓死。
既然固守不行,那就強攻,周文果斷改變了戰術。
他鼓勵將士們,殺過去,奪下秦軍的糧草,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章邯此刻卻不著急了,秦軍嚴陣以待,等待著叛軍前來送死。
三次,叛軍僅僅衝擊了秦軍的陣營三次,就選擇了放棄。
毫無希望,秦軍的防守太嚴密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攻破秦人的營寨。
叛軍開始變得焦躁以來,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逃兵屢見不鮮,甚至大白天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士兵離開。
周文試圖做些什麽,避免被秦軍殲滅的命運。
他一連進行了幾次的嚐試,都被章邯輕鬆的破解掉了。
他意識到自己根本就不是章邯的對手,一直處於被壓製的狀態。
雙方段位有差距啊。
守在原地一定是死,撤退或許還有生路。
於是,他開始帶領著士兵向東方撤退,且走且戰,並火速派人向吳廣求援。
隻要能和吳廣會合,就還與一線生機。
......
章邯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放他們離開。
秦軍在後麵一路尾隨,不停地發動著進攻,但每次隻攻殺落後的幾支隊伍。
在章邯看來,現在叛軍已經成了嘴邊的肉,他們跑不了了。
他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吃下他們。
於是,兩隻軍隊,一個追,一個跑,在馳道上展開了賽跑比賽。
跑得慢的叛軍,就會被秦軍殺掉。
很快叛軍就注意到了,秦軍似乎隻會追擊落後的部隊。
他們跑不過秦軍不要緊,隻要比身邊的人跑的快一點就行了。
內卷開始了。
再沒有一支軍隊有勇氣迴過頭來反擊,他們隻想著逃命。
大秦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觀就此誕生了,史稱“賽跑戰爭”。
......
幾十萬的叛軍,就這樣,被章邯像像削蘋果一樣,一層一層的削掉了。
周文對此毫無辦法,他已經無力組織任何反抗了。
叛軍一路逃到了澠池,周文再也受不這種恥辱。
他感到自己的尊嚴,自己的驕傲正被章邯無情的吞噬掉。
這個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攻下了無數的城池,帶著幾十萬人馬叩擊函穀關,差一點攻入關中的男人,選擇了自盡。
他以這樣的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璀璨且短暫,就像一顆流星。
周文死後,章邯才命令秦軍將士們進行修整。
叛軍已經被消滅殆盡了,大部分成為秦軍了俘虜。
一個英雄的威名,總以另一個英雄的血寫就。
周文連同他的幾十萬叛軍一起,成就了章邯“大秦之虎”的赫赫威名。
後來,他進入了大秦政壇,受到始皇帝的重用,一路順風順水,做到了少府的職位。
能夠擔任少府的一般都是皇帝最為信任的人。
少府執掌皇室財政,給皇帝管錢,相當於皇帝私庫的大管家,列位九卿之一。
二世皇帝繼位之後,章邯更受重視,並且迴歸老本行,開始帶兵打仗。
當時,世人多不知章邯有領軍之才。
雖然他之前有過戰功,但都是擔任低級軍官,不是那種獨當一麵的大員,並沒有統帥大規模軍隊的經驗。
權力莫重於軍權,手裏有軍權的大臣,才是真正的實力派。
對於扶蘇突然命令章邯領兵的決定,大部分朝臣都是不理解的。
畢竟,章邯已經告別軍旅生涯好久了。
他最近一次接觸的軍隊,應該是陪葬始皇陵的那些泥馬泥人吧。
就是後世被稱為兵馬俑的東西,這些都是章邯監造的。
這項工作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就像始皇帝的陵寢很早就開始營建了一樣。
對了,最近朝臣們紛紛進言,要給扶蘇修陵寢,被扶蘇氣急敗壞的罵走了。
大臣們表示很委屈,新皇繼位,就應該啟動陵寢的修建工作,這是祖製啊。
他們已經數不清,這是扶蘇做出的第多少個違背祖宗的決定了。
話說迴來,朝廷中對章邯軍事才能的質疑一直存在。
這次山東叛亂,章邯率領大軍衝出了函穀關。
他不但要為國建功,更要為自己正名。
小倒黴蛋周文,無疑成了他名將之路上的第一塊踏腳石。
......
在函穀關下擊敗周文之後,章邯不敢耽擱,帶領著軍隊火速向著曹陽前進。
那裏是周文的糧草大營,周文戰敗之後,退去了那裏。
曹陽,顧名思義,就是曹水之陽。
這裏通過曹河與黃河相連,糧草轉運十分便利。
章邯清楚,周文的軍隊雖然經曆了一次大敗,但並沒有徹底潰散。
如今,他們正在曹陽集結,隨時有可能發動新的進攻。
宜將剩勇追窮寇,千萬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追上去,死死的盯住叛軍,一口接著一口的咬死他們。
一旦給了他們防守的時間,讓他們調整好狀態,仗就不好打了。
盡管部下們被這種高強度的行軍和作戰搞得十分的疲憊,但現在遠不是休息的時候。
章邯就像一個冷酷的農場主一樣,無情的催促著士兵們向前追擊。
快一點,再快一點,前麵還有仗要打。
......
周文的軍隊正不斷的向著在曹陽匯集。
雖然經曆了一場慘敗,但目前他手中還有著二十多萬的兵馬。
二十萬,足夠做很多事情了,比如打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仗。
就在他積極部署軍隊,準備再戰的時候,章邯的軍隊趕到了。
“我的天呐!他怎麽來的這麽快!”
“他來了,他來了,這個魔王又來了。”
士卒們被章邯打怕了,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
他們聽到章邯的名字,臉色就變得慘白,連說話的聲音都開始發顫了。
......
周文知道章邯一定會追來,但沒想到他會來的如此迅速。
這個人不需要休息的嗎?他的士兵們不需要修整的嗎?
這一次,周文吸取了上次的教訓,不敢和章邯野戰,選擇了被動的防守。
他手裏有糧食,隻要他不出戰,就能熬死章邯。
秦軍以這麽快的速度行軍,能夠攜帶多少糧草呢?
三天,他們最多能夠攜帶三天的糧草,算上就地征發和後續送到的,他們能有五天的糧草。
周文堅信,隻要他們堅持五天以上,章邯的軍隊就會因為缺糧而崩潰。
到時候,十萬秦軍,不過是十萬頭待宰的羔羊罷了。
勝利一定是屬於他的。
......
想象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第二天的深夜,章邯夜襲了他們的大營,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等到他們終於將來襲的秦軍打退的時候,存放糧草的倉庫著火了。
幾十萬石的糧草全部付諸一炬,局勢瞬間逆轉。
周文軍隊的士氣低落,軍心渙散,沒有了糧食,所有人都要餓死。
既然固守不行,那就強攻,周文果斷改變了戰術。
他鼓勵將士們,殺過去,奪下秦軍的糧草,這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章邯此刻卻不著急了,秦軍嚴陣以待,等待著叛軍前來送死。
三次,叛軍僅僅衝擊了秦軍的陣營三次,就選擇了放棄。
毫無希望,秦軍的防守太嚴密了,他們根本不可能攻破秦人的營寨。
叛軍開始變得焦躁以來,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逃兵屢見不鮮,甚至大白天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士兵離開。
周文試圖做些什麽,避免被秦軍殲滅的命運。
他一連進行了幾次的嚐試,都被章邯輕鬆的破解掉了。
他意識到自己根本就不是章邯的對手,一直處於被壓製的狀態。
雙方段位有差距啊。
守在原地一定是死,撤退或許還有生路。
於是,他開始帶領著士兵向東方撤退,且走且戰,並火速派人向吳廣求援。
隻要能和吳廣會合,就還與一線生機。
......
章邯怎麽可能會輕易的放他們離開。
秦軍在後麵一路尾隨,不停地發動著進攻,但每次隻攻殺落後的幾支隊伍。
在章邯看來,現在叛軍已經成了嘴邊的肉,他們跑不了了。
他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以盡可能小的代價吃下他們。
於是,兩隻軍隊,一個追,一個跑,在馳道上展開了賽跑比賽。
跑得慢的叛軍,就會被秦軍殺掉。
很快叛軍就注意到了,秦軍似乎隻會追擊落後的部隊。
他們跑不過秦軍不要緊,隻要比身邊的人跑的快一點就行了。
內卷開始了。
再沒有一支軍隊有勇氣迴過頭來反擊,他們隻想著逃命。
大秦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觀就此誕生了,史稱“賽跑戰爭”。
......
幾十萬的叛軍,就這樣,被章邯像像削蘋果一樣,一層一層的削掉了。
周文對此毫無辦法,他已經無力組織任何反抗了。
叛軍一路逃到了澠池,周文再也受不這種恥辱。
他感到自己的尊嚴,自己的驕傲正被章邯無情的吞噬掉。
這個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攻下了無數的城池,帶著幾十萬人馬叩擊函穀關,差一點攻入關中的男人,選擇了自盡。
他以這樣的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璀璨且短暫,就像一顆流星。
周文死後,章邯才命令秦軍將士們進行修整。
叛軍已經被消滅殆盡了,大部分成為秦軍了俘虜。
一個英雄的威名,總以另一個英雄的血寫就。
周文連同他的幾十萬叛軍一起,成就了章邯“大秦之虎”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