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風簡:“……”
宋初昭在暗暗猜測顧風簡心思的時候,唐彰廉的視線在四周巡視了一圈,而後高興地站起來,指著一個地方道:“就那盞燈!給我拿過來!”
一名金吾衛領命上前,把燈從上方挑了下來,送到唐彰廉的桌案上。
唐彰廉提在手裏轉了一圈,將紙麵上的畫看清楚,笑道:“我看這燈上的畫與五郎方才的這首詩意境相稱。雖不如五郎詩詞中所寫的那般壯闊,卻也有幾分味道。顧五郎,如何,將你的詩題到這盞燈上,就掛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大家以為如何?”
宋初昭愣了下。
怎麽還有這個流程?
她卻不知這是文酒宴曆來的慣例。詩句能被選上,懸掛在最醒目的地方,是這場宴會的榮譽所在。一眾文人搶破了頭,就為了爭這個麵子。
隻是顧風簡以前不大喜歡湊這種熱鬧,偶爾來一次,也沒什麽興致要參與,所以不曾被選上過。
座上的青年們又開始新一輪的捧場大會,言語間無不稱好。
宋初昭就這麽一個愣神的功夫,紙燈已經被金吾衛送到她的桌上。隨後筆墨也送了過來,擺在她的右手邊。
眾人的眼神,期待中帶著羨慕,皆目不轉睛地望著她。
宋初昭:“……”
君要臣死……可她不想死!奈何這般啊!
她嘴唇幹澀,喉結重重一滾。
這般氛圍,宋初昭再不情願,也尋不出拒絕的理由。隻能一麵安慰說自己的字不算難看,憑這幫文人的本事定然能給她誇出花來,一麵硬著頭皮提起筆,帶著心虛移向紙麵。
這時一道清脆的聲音乍然響起,就挺顧風簡道:“陛下若不介意,請讓宋某來寫。”
眾人連同唐彰廉,都順著視線看了過去。顧風簡極有風度地起身,朝唐彰廉莊重行禮,又重複了一遍。
唐彰廉見狀,心領神會地一笑,點頭道:“自無不可。”而後一拂袖,讓人把東西搬過去。
眾人也露出的曖昧神色來,範崇青那傻貨甚至笑出了聲。若非唐彰廉在,宋初昭覺得他已經起哄出聲了。
然而宋初昭此時隻覺得鬆了口氣,立即讓出位置,朝對方做了個請的姿勢。
顧風簡穿的衣服,雖然樣式簡樸,但作為女裝,還是過於不便。他把袖子在手腕上纏了一圈,而後從容提筆,在不好落筆的燈麵上書寫。
唐知柔坐在他的旁邊,托著下巴,神色懨懨地斜眼偷看。
她今日本是為了顧五郎而來,不想出了先前的意外,被顧五郎狠狠訓斥了一番,現下已完全沒了對文酒宴的興趣。心裏酸得厲害,根本不想看這二人在她麵前恩恩愛愛。
她瞥了幾眼,發現身邊這人落筆的字跡龍飛鳳舞的,攪作一團。落筆有力,墨汁浸染了紙麵,看著架勢十足。可是相當潦草,她一個字都認不出來。
唐知柔還是本能地不喜歡宋三娘,張口便道:“這字寫得好醜啊!都是什麽呀?”
周圍幾位姑娘也搖了搖頭:“你看得懂嗎?”
“字太小了,我看不見。”
眾人聽見這話不由好奇,伸長脖子想要查看,唐彰廉也跟著緊張起來。
唐彰廉當對方主動請纓,應該是有點本事,這才欣然同意。若宋三娘真的隻有半桶水,卻急於顯露,那在這場文宴上,是要鬧出笑話來的。
他豈不是要被賀公念死?!
顧風簡對唐知柔的話不予置評,仿佛沒有聽見,手下筆鋒依舊。一直到最後一句寫完,才利落地收了筆,架到案上。
他泰然起身,聲線平坦道:“不才。獻醜了。”
等在邊上拿燈的金吾衛順勢看了一眼,發現自己也看不懂,抬頭間有些迷茫,將燈抱了過去。
他這反應,搞得唐彰廉更緊張了。
唐彰廉接過一看,眉毛上挑。他深深看了顧風簡一眼,又饒有興趣地看了唐知柔一眼。而後在眾人的急迫中,不動聲色地揮了下手,示意金吾衛將燈籠拿給左側的青年們過目。
紙燈在眾人的麵前遊過,讓青年們能近距離看個清楚,但眾人還是一窩蜂地湧了上去。
季禹棠定睛一瞧,率先拍手誇道:“這手狂草,寫得真是飄逸啊!”
“何止是飄逸啊?與五郎豪邁不羈的文風相得益彰!實在是太妙了!”
“這是仿沛公的字吧?我看神韻已得九成。”
“不想宋三娘的書法造詣竟如此深厚。狂草寫得如此好的女子,這世上可真不多!”
範崇青其實也認不得上麵的字,他甚至覺得那幾個字比自己寫的還要難看。畫鬼跟畫符一樣,起碼他的字還是能看出輪廓的。
但聽季禹棠等文人這般推崇,雖然不懂,也與有榮焉地應和道:“哈哈哈,這世上同宋三這般瀟灑的女子也沒有幾個啊!她可是在邊關長大的,自然看得更多更廣。”
“都道字如其人,三姑娘過來是不拘小節之人。”
宋初昭起初聽著高興,範崇青一開口她又有點慌了。生怕這憨憨說得多了,唐彰廉一高興,讓顧五郎上去表演個單手扛鼎的絕活來。
好在唐彰廉沒有再讓眾人表演才藝的興趣,隻在眾人迴到座上之後,叫身邊的侍衛把燈掛到最顯眼的地方,供之後觀賞。
眾人認同顧風簡的字,唐知柔就陷入了無比的難堪。
雖然此時無人說她的不是,也沒有將目光落在她身上,但她依舊覺得臉頰火辣辣得疼。
旁邊的幾位姑娘也暗自慶幸,還好方才沒有嘴快附和唐知柔的話,否則現下丟臉的就是她們。
唐知柔秀眉擰起,又掃了宋詩聞一眼。
都是宋二娘,給她暗示了許久宋初昭不學無術的事,她才下意識地如此認為。哪裏曉得宋二娘還會寫什麽狂草。要知道,想要得到對麵那幫眼高於頂的青年的讚賞,可不容易。
丟人要丟大發了!
這宋詩聞嘴裏可真是沒一句實話!或許關於宋初昭的別的壞話,也全是假的。
看看宋三娘這氣質,這姿態,像個不喜念書的人嗎?
宋詩聞向來愛在外吹道自己的才名,該不是怕宋初昭蓋了她的風頭,才編出這些可恥的謊言?
唐知柔這樣想著,看宋詩聞的眼神便有了鄙夷。
從未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人!
她卻不知,宋詩聞比在場眾人都要震驚。
她祖母不是這樣和她說的!
她最為驕傲的,便是自己比三娘更為博識的才學,待人接物也不同三娘那般粗鄙。這些是金錢與權力改變不掉的,是她自己多年努力所得。
來宴會之前,她想過宋初昭可能在眾人麵前出醜的模樣,或許還會一氣之下闖出禍端,卻絕想不到對方能有這種一鳴驚人的機會。
宋詩聞怔怔坐著,思緒如波濤洶湧。
這……這不對吧?
第35章 標題
周圍人群吵吵嚷嚷,宋詩聞卻一句也聽不進去。
她聽著青年們陌生的讚詞,心裏不甘想到,宋初昭怕不是中了邪,為何能處處壓她一頭!
這個念頭一出來,在覺得荒唐的同時,又慢慢在她腦海中生根發芽,如何也甩脫不去。
宋詩聞意識到什麽,猛地驚了下。
她不知道宋初昭是否會寫狂草,也不知道對方是否在邊關念過經文,但是,不知從哪天起,宋初昭的性格確實是發生了變化。
以前宋初昭雖然也不曾對她動手,但是眼神裏不乏對眾人的不耐與煩躁,語氣也帶著衝動,顯然還不善掩飾自己的情緒。
到了後來,對方的目光裏就隻剩下叫人退卻的寒意。她漆黑的瞳孔仿佛能洞察所有的事情,以一種可笑的心態在俯視他們。連原先春風得意的妙兒,也被她整得不敢吱聲。
宋初昭才迴來不久,眾人都對她不太了解。這種變化,若不仔細觀察,或許發現不了。可一旦疑心,其中的詭異之處又顯而易見。
所以,哪怕顧家人從未見過宋初昭,也對她格外關照,顧五郎甚至一反常態,為她與人打鬥。
這世上,怎會有人平白無故的喜歡誰?除非是叫人攝了魂。
宋詩聞唿吸一窒。
顧五郎的失常,總不該是她多想了,連唐知柔也是這樣認為!
宋詩聞不安地抬起眼皮,朝著右側瞄去一眼。顧風簡吊著眼角,也正巧看向了她。那帶著警告與威懾的眼神,叫她心髒顫了一下,趕緊將臉移開。
“宋三娘。”唐彰廉饒有興趣地問道,“你住在邊關的時,生活如何?可有什麽趣事?宋將軍平時是如何訓兵的?他待你嚴厲嗎?還有,不知教你書法的,是哪位先生,他竟願意到邊關去。”
一連串的問題砸到顧風簡的頭上,他默了片刻。
答倒是也可以答,隻是他知道的沒有那麽詳盡。
唐彰廉笑說:“盡可隨意些,大家都不必拘謹。我今日也是來參加這場文宴的,諸位將我當做尋常人即可。”
眾人附和地笑了兩聲,隻是那笑聲背後委實不大真誠。
畢竟唐彰廉也隻是隨便說說。
這時宋初昭出聲道:“宋將軍確實禦下嚴格,軍營裏紀律分明。至於其它的事,應當與京城差不多吧,隻是邊關的瑣事更多一些。”
唐彰廉:“顧五郎知道?”
“三姑娘與我說過。”宋初昭索性將話接過來,“一些經驗豐富的精兵,平日裏負責邊城巡衛,每日操練不可懈怠。邊界處偶有外敵蠢蠢欲動地進行試探,這批精兵便會帶隊出去轟趕威懾。也有一些零散的士兵,大多是當地的壯男男性。有戰事時他們會舉刀相助,無事時就幫著家裏耕地種田,充作勞丁。所有士兵都得學習如何傳達軍令,如何列陣行軍,如何快速紮營。近兩年裏國泰民安,邊關也和平了不少。有時會有商隊途徑,想要出關,他們擔憂安全,便會請將士們幫忙護送,並送些棉服過來作為感謝。所以軍營裏的士兵過得還好。隻要不出什麽大的天災,都可以吃得飽、穿得暖。”
唐彰廉拍桌高興道:“吃得飽穿得暖就好!都是我大梁的好兒郎!”
眾人又跟著恭維了一番。
傅長鈞有些詫異地看了宋初昭一眼,未料到顧、宋二人私下居然已經交流了那麽多。對顧家五郎略感不滿,但是也沒太過放在心上。
倒是宋詩聞的臉色愈發蒼白,心中的違和感逐漸加重。
她注意到了,方才宋三娘遲疑了下沒有迴答,所以顧五郎才出麵替她解圍。可是宋初昭自幼長在邊關,如此簡單的問題,哪裏用得著猶豫?
此事分明有異,絕不簡單。
由於宋初昭幫忙代答,唐彰廉當是宋家三娘不喜在人前說話,就沒有再問。他倒是還想再聽幾人說說,可是傅長鈞提醒他時辰已經不早,催促他趕緊離開。
唐彰廉見今日確實浪費了太多時間,而自己在,這幫小子也玩不盡興,遺憾起身,先行離場。
他一走,宋詩聞也借口身體不適,匆匆告辭。
她麵無血色,確實是不舒服的表現,眾人沒有懷疑,關心了兩句,命人送她離開。
唐知柔本想跟著離席,但鬧了別扭,不願與宋詩聞撞上。又見對方表情倉惶,麵帶心虛,擔心若自己也走了,會有人拿開場時的事說道,便決定等一等。
唐知柔意興闌珊,範崇青等人卻跟放出了籠的猴子一樣,火速湧向宋初昭。
宋初昭在暗暗猜測顧風簡心思的時候,唐彰廉的視線在四周巡視了一圈,而後高興地站起來,指著一個地方道:“就那盞燈!給我拿過來!”
一名金吾衛領命上前,把燈從上方挑了下來,送到唐彰廉的桌案上。
唐彰廉提在手裏轉了一圈,將紙麵上的畫看清楚,笑道:“我看這燈上的畫與五郎方才的這首詩意境相稱。雖不如五郎詩詞中所寫的那般壯闊,卻也有幾分味道。顧五郎,如何,將你的詩題到這盞燈上,就掛在靠近門口的地方。大家以為如何?”
宋初昭愣了下。
怎麽還有這個流程?
她卻不知這是文酒宴曆來的慣例。詩句能被選上,懸掛在最醒目的地方,是這場宴會的榮譽所在。一眾文人搶破了頭,就為了爭這個麵子。
隻是顧風簡以前不大喜歡湊這種熱鬧,偶爾來一次,也沒什麽興致要參與,所以不曾被選上過。
座上的青年們又開始新一輪的捧場大會,言語間無不稱好。
宋初昭就這麽一個愣神的功夫,紙燈已經被金吾衛送到她的桌上。隨後筆墨也送了過來,擺在她的右手邊。
眾人的眼神,期待中帶著羨慕,皆目不轉睛地望著她。
宋初昭:“……”
君要臣死……可她不想死!奈何這般啊!
她嘴唇幹澀,喉結重重一滾。
這般氛圍,宋初昭再不情願,也尋不出拒絕的理由。隻能一麵安慰說自己的字不算難看,憑這幫文人的本事定然能給她誇出花來,一麵硬著頭皮提起筆,帶著心虛移向紙麵。
這時一道清脆的聲音乍然響起,就挺顧風簡道:“陛下若不介意,請讓宋某來寫。”
眾人連同唐彰廉,都順著視線看了過去。顧風簡極有風度地起身,朝唐彰廉莊重行禮,又重複了一遍。
唐彰廉見狀,心領神會地一笑,點頭道:“自無不可。”而後一拂袖,讓人把東西搬過去。
眾人也露出的曖昧神色來,範崇青那傻貨甚至笑出了聲。若非唐彰廉在,宋初昭覺得他已經起哄出聲了。
然而宋初昭此時隻覺得鬆了口氣,立即讓出位置,朝對方做了個請的姿勢。
顧風簡穿的衣服,雖然樣式簡樸,但作為女裝,還是過於不便。他把袖子在手腕上纏了一圈,而後從容提筆,在不好落筆的燈麵上書寫。
唐知柔坐在他的旁邊,托著下巴,神色懨懨地斜眼偷看。
她今日本是為了顧五郎而來,不想出了先前的意外,被顧五郎狠狠訓斥了一番,現下已完全沒了對文酒宴的興趣。心裏酸得厲害,根本不想看這二人在她麵前恩恩愛愛。
她瞥了幾眼,發現身邊這人落筆的字跡龍飛鳳舞的,攪作一團。落筆有力,墨汁浸染了紙麵,看著架勢十足。可是相當潦草,她一個字都認不出來。
唐知柔還是本能地不喜歡宋三娘,張口便道:“這字寫得好醜啊!都是什麽呀?”
周圍幾位姑娘也搖了搖頭:“你看得懂嗎?”
“字太小了,我看不見。”
眾人聽見這話不由好奇,伸長脖子想要查看,唐彰廉也跟著緊張起來。
唐彰廉當對方主動請纓,應該是有點本事,這才欣然同意。若宋三娘真的隻有半桶水,卻急於顯露,那在這場文宴上,是要鬧出笑話來的。
他豈不是要被賀公念死?!
顧風簡對唐知柔的話不予置評,仿佛沒有聽見,手下筆鋒依舊。一直到最後一句寫完,才利落地收了筆,架到案上。
他泰然起身,聲線平坦道:“不才。獻醜了。”
等在邊上拿燈的金吾衛順勢看了一眼,發現自己也看不懂,抬頭間有些迷茫,將燈抱了過去。
他這反應,搞得唐彰廉更緊張了。
唐彰廉接過一看,眉毛上挑。他深深看了顧風簡一眼,又饒有興趣地看了唐知柔一眼。而後在眾人的急迫中,不動聲色地揮了下手,示意金吾衛將燈籠拿給左側的青年們過目。
紙燈在眾人的麵前遊過,讓青年們能近距離看個清楚,但眾人還是一窩蜂地湧了上去。
季禹棠定睛一瞧,率先拍手誇道:“這手狂草,寫得真是飄逸啊!”
“何止是飄逸啊?與五郎豪邁不羈的文風相得益彰!實在是太妙了!”
“這是仿沛公的字吧?我看神韻已得九成。”
“不想宋三娘的書法造詣竟如此深厚。狂草寫得如此好的女子,這世上可真不多!”
範崇青其實也認不得上麵的字,他甚至覺得那幾個字比自己寫的還要難看。畫鬼跟畫符一樣,起碼他的字還是能看出輪廓的。
但聽季禹棠等文人這般推崇,雖然不懂,也與有榮焉地應和道:“哈哈哈,這世上同宋三這般瀟灑的女子也沒有幾個啊!她可是在邊關長大的,自然看得更多更廣。”
“都道字如其人,三姑娘過來是不拘小節之人。”
宋初昭起初聽著高興,範崇青一開口她又有點慌了。生怕這憨憨說得多了,唐彰廉一高興,讓顧五郎上去表演個單手扛鼎的絕活來。
好在唐彰廉沒有再讓眾人表演才藝的興趣,隻在眾人迴到座上之後,叫身邊的侍衛把燈掛到最顯眼的地方,供之後觀賞。
眾人認同顧風簡的字,唐知柔就陷入了無比的難堪。
雖然此時無人說她的不是,也沒有將目光落在她身上,但她依舊覺得臉頰火辣辣得疼。
旁邊的幾位姑娘也暗自慶幸,還好方才沒有嘴快附和唐知柔的話,否則現下丟臉的就是她們。
唐知柔秀眉擰起,又掃了宋詩聞一眼。
都是宋二娘,給她暗示了許久宋初昭不學無術的事,她才下意識地如此認為。哪裏曉得宋二娘還會寫什麽狂草。要知道,想要得到對麵那幫眼高於頂的青年的讚賞,可不容易。
丟人要丟大發了!
這宋詩聞嘴裏可真是沒一句實話!或許關於宋初昭的別的壞話,也全是假的。
看看宋三娘這氣質,這姿態,像個不喜念書的人嗎?
宋詩聞向來愛在外吹道自己的才名,該不是怕宋初昭蓋了她的風頭,才編出這些可恥的謊言?
唐知柔這樣想著,看宋詩聞的眼神便有了鄙夷。
從未見過這樣厚顏無恥的人!
她卻不知,宋詩聞比在場眾人都要震驚。
她祖母不是這樣和她說的!
她最為驕傲的,便是自己比三娘更為博識的才學,待人接物也不同三娘那般粗鄙。這些是金錢與權力改變不掉的,是她自己多年努力所得。
來宴會之前,她想過宋初昭可能在眾人麵前出醜的模樣,或許還會一氣之下闖出禍端,卻絕想不到對方能有這種一鳴驚人的機會。
宋詩聞怔怔坐著,思緒如波濤洶湧。
這……這不對吧?
第35章 標題
周圍人群吵吵嚷嚷,宋詩聞卻一句也聽不進去。
她聽著青年們陌生的讚詞,心裏不甘想到,宋初昭怕不是中了邪,為何能處處壓她一頭!
這個念頭一出來,在覺得荒唐的同時,又慢慢在她腦海中生根發芽,如何也甩脫不去。
宋詩聞意識到什麽,猛地驚了下。
她不知道宋初昭是否會寫狂草,也不知道對方是否在邊關念過經文,但是,不知從哪天起,宋初昭的性格確實是發生了變化。
以前宋初昭雖然也不曾對她動手,但是眼神裏不乏對眾人的不耐與煩躁,語氣也帶著衝動,顯然還不善掩飾自己的情緒。
到了後來,對方的目光裏就隻剩下叫人退卻的寒意。她漆黑的瞳孔仿佛能洞察所有的事情,以一種可笑的心態在俯視他們。連原先春風得意的妙兒,也被她整得不敢吱聲。
宋初昭才迴來不久,眾人都對她不太了解。這種變化,若不仔細觀察,或許發現不了。可一旦疑心,其中的詭異之處又顯而易見。
所以,哪怕顧家人從未見過宋初昭,也對她格外關照,顧五郎甚至一反常態,為她與人打鬥。
這世上,怎會有人平白無故的喜歡誰?除非是叫人攝了魂。
宋詩聞唿吸一窒。
顧五郎的失常,總不該是她多想了,連唐知柔也是這樣認為!
宋詩聞不安地抬起眼皮,朝著右側瞄去一眼。顧風簡吊著眼角,也正巧看向了她。那帶著警告與威懾的眼神,叫她心髒顫了一下,趕緊將臉移開。
“宋三娘。”唐彰廉饒有興趣地問道,“你住在邊關的時,生活如何?可有什麽趣事?宋將軍平時是如何訓兵的?他待你嚴厲嗎?還有,不知教你書法的,是哪位先生,他竟願意到邊關去。”
一連串的問題砸到顧風簡的頭上,他默了片刻。
答倒是也可以答,隻是他知道的沒有那麽詳盡。
唐彰廉笑說:“盡可隨意些,大家都不必拘謹。我今日也是來參加這場文宴的,諸位將我當做尋常人即可。”
眾人附和地笑了兩聲,隻是那笑聲背後委實不大真誠。
畢竟唐彰廉也隻是隨便說說。
這時宋初昭出聲道:“宋將軍確實禦下嚴格,軍營裏紀律分明。至於其它的事,應當與京城差不多吧,隻是邊關的瑣事更多一些。”
唐彰廉:“顧五郎知道?”
“三姑娘與我說過。”宋初昭索性將話接過來,“一些經驗豐富的精兵,平日裏負責邊城巡衛,每日操練不可懈怠。邊界處偶有外敵蠢蠢欲動地進行試探,這批精兵便會帶隊出去轟趕威懾。也有一些零散的士兵,大多是當地的壯男男性。有戰事時他們會舉刀相助,無事時就幫著家裏耕地種田,充作勞丁。所有士兵都得學習如何傳達軍令,如何列陣行軍,如何快速紮營。近兩年裏國泰民安,邊關也和平了不少。有時會有商隊途徑,想要出關,他們擔憂安全,便會請將士們幫忙護送,並送些棉服過來作為感謝。所以軍營裏的士兵過得還好。隻要不出什麽大的天災,都可以吃得飽、穿得暖。”
唐彰廉拍桌高興道:“吃得飽穿得暖就好!都是我大梁的好兒郎!”
眾人又跟著恭維了一番。
傅長鈞有些詫異地看了宋初昭一眼,未料到顧、宋二人私下居然已經交流了那麽多。對顧家五郎略感不滿,但是也沒太過放在心上。
倒是宋詩聞的臉色愈發蒼白,心中的違和感逐漸加重。
她注意到了,方才宋三娘遲疑了下沒有迴答,所以顧五郎才出麵替她解圍。可是宋初昭自幼長在邊關,如此簡單的問題,哪裏用得著猶豫?
此事分明有異,絕不簡單。
由於宋初昭幫忙代答,唐彰廉當是宋家三娘不喜在人前說話,就沒有再問。他倒是還想再聽幾人說說,可是傅長鈞提醒他時辰已經不早,催促他趕緊離開。
唐彰廉見今日確實浪費了太多時間,而自己在,這幫小子也玩不盡興,遺憾起身,先行離場。
他一走,宋詩聞也借口身體不適,匆匆告辭。
她麵無血色,確實是不舒服的表現,眾人沒有懷疑,關心了兩句,命人送她離開。
唐知柔本想跟著離席,但鬧了別扭,不願與宋詩聞撞上。又見對方表情倉惶,麵帶心虛,擔心若自己也走了,會有人拿開場時的事說道,便決定等一等。
唐知柔意興闌珊,範崇青等人卻跟放出了籠的猴子一樣,火速湧向宋初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