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重生八零:溫香軟玉抱滿懷 作者:冰蓮清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與陳文幹都是公司的大股東,不過他還是董事長兼總經理罷了。
汪依桐沒想到小叔子真的給了她這麽大的驚喜。開心之餘,又操心起小叔子的親事來。也是碰巧,這次在省城學習,倒真為32歲的小叔子搭上了線。
那是一位陪姐姐來省人民醫院看病的姑娘,叫黃茜,在一間大專院校做老師。汪依桐有了這番心思,就特別注意觀察這位姑娘,覺得她神情溫柔,對姐姐關心體貼。但做事情又得體大方,不會唯唯諾諾,有大家子氣。
汪依桐使了個心眼,將近下班的時候,讓陳誌光來接她。但,又借口自己剛接到主任通知,還要加班,就借機讓陳誌光送那位黃茜姑娘迴去。
果然,汪依桐不愧是看著小叔子長大的,陳誌光確實與黃茜看對眼了。兩人一路閑談,交換了聯係地址。一年後,汪依桐進修期滿,在迴到東湖市上班,而陳誌光與黃茜也瓜熟蒂落,在省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第四十八章 賣柿子
當然,這些事情汪依桐夫妻與陳誌光都瞞著陳文幹。他們都是理性之人,知道讓孩子得知自己不用努力就擁有這麽多財富,並不是好事。
汪依桐一邊向兒子灌輸“知識就是財富”的觀點,又要他以小叔為榜樣,鼓勵他勇於奮鬥,努力創新。
陳文幹雖然知道小叔事業做得不錯,但他一向是個有誌向的孩子。小叔是他的榜樣,是他努力的精神力量。他並不會向同學朋友炫耀小叔的公司,他覺得自己做出的成績才可以成為自己的榮耀。也就是他的這份認知,才讓他一路向前,追逐更大的夢想。
曾文芳當然不知道陳家內裏的事情,她隻在上一世聽小玲說陳文幹的家族事業做得很大,說陳文幹已經首長級別的人,職位很高。具體怎麽高,其實,曾文芳重活一世,還是分不清軍隊的職位。
這時,曾文芳正在一點點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步子雖說跨得不大,但很穩。
楊雪珍的大伯正是曾文芳上一世經常打交道的“賣鹹柿子”的老伯,不過,人家如今並不老,才三十六七,身體也特別壯實。幸虧,這醃製鹹柿子的手藝已經與上一世一樣好。
曾文芳與劉小玲兩人湊了些錢給楊雪珍在村裏收柿子,然後請楊大伯幫忙醃製。
楊大伯人很好,以為這些小姑娘想在春節的時候賣柿子,非常樂意幫這個忙。後來,見到收迴滿屋子柿子,不由大吃一驚:“這麽多,你們三人賣得完嗎?”
楊雪珍不好意思地說:“大伯,我同學幫我聯係了縣城裏賣柿子的人,可以批發給他。春節放假,我與弟妹也可以到街上去擺攤,應該可以賣完。我同學也會幫我,大伯您就放心吧。”
“真的如此?”
“是啊,大伯,您就放心吧。隻要柿子的質量能保證,我們就保證能賣掉。”
“再說,我們的本錢還壓在這柿子上呢。如果賣不掉,那不單辛苦了大伯,我們的錢也拿不迴來呀。”
楊大伯想了想,覺得也對。恰好農閑,就一心一意地幫侄女醃製柿子。
月底,曾文芳再次去陽光縣城的時候,就不是與劉小玲兩人了,還加上了楊雪珍與四籮筐的鹹柿子。
曾文芳說,這些柿子兩籮筐批發給那位鍾大叔,另外兩籮筐讓小玲與雪珍分開在兩處地方擺攤買。畢竟批發給人家一個柿子才賺了3分錢,還不算車費、人工費,如果自己擺攤賣,那賺得就多了。
當然,這道理小玲與雪珍都懂,為了做成第一樁生意,兩小姑娘也顧不得膽怯了。三人在車站就分成兩路,雪珍就在車站擺攤,小玲與曾文芳給鍾大叔送去兩籮筐柿子,收到錢後,就去了服裝市場。小玲在一樓市場門口擺攤,曾文芳上了二樓找吳惠梅。
吳惠梅見曾文芳提著一袋子東西放在地下,驚奇地問:“這是什麽?”
“這是柿子,鹹柿子。”
“哦,青山鎮的鹹柿子,我倒是吃過一兩次。”
“梅姨,以後保證你每年都能吃到最好吃的鹹柿子。”
“哦?你家裏有柿子樹?”
“沒有,梅姨,你下一樓看看。”曾文芳神秘兮兮地道。
吳惠梅疑惑地走下一樓,發現市場門口的右側,有個俏生生的小姑娘正在向客人介紹鹹柿子,看那身形、聽那聲音,不是劉小玲又是誰?
“小玲!”吳惠梅喊了一聲,劉小玲迴過頭來朝她點點頭,又指了指攤子前的兩個顧客,喊了一聲“小姨!”
吳惠梅哭笑不得,這些死妮子,膽子越來越肥了,什麽生意都做。不過,她也沒說什麽,這檔口她還得請小姑子幫忙看兩天,事情還沒有交代好呢。賣柿子這些小生意即使虧,也虧不了多少,就隨她們玩去吧。吳惠梅如此想著,扭轉身上樓了。
上午八點半,曾文芳隨著吳惠梅,還有市場其他檔口的生意人,坐著一部大巴車出發去荔園市。
吳惠芳告訴她,這一次,不但要去荔園平山批發市場,還要去漁港東門批發市場。這兩個地方的衣服款式多而雜,去到那裏也如大浪淘沙,能不能淘到好貨,全靠各人眼光。
這些曾文芳當然知道,做生意不就憑著各人眼光嗎?做得好的檔口每個月要拿幾次貨,做得不好的檔口,衣服積壓得賣不出去,隻好換季的時候便宜清倉。
做服裝生意沒有壓貨也是不現實的,但曾文芳計劃年前沒有賣完的衣服,年後以成本價清貨。這樣一來,才不會把本錢壓在那裏,第二年又有新款式時,這些衣服一樣賣不到好價錢,還不如便宜清出去。
卻說劉小玲兩小姑娘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賣柿子,曾文芳看好的地方確實不錯,車站人流多,有的人要下鄉鎮,有的人是去市裏。特別是迴市區的乘客或要去市裏探親的乘客,看到又圓又大黃澄澄的柿子,都不禁停下了腳步。
楊雪珍的爸爸會編織竹簍子,就編織了幾十個。楊雪珍說買十個以上就免費送一個竹簍子。這些客人幹脆都買十個以上,提著一竹簍去乘車。
不到午飯時分,楊雪珍一籮筐的柿子就賣完了。她在車站買了幾包子,又把籮筐寄放在一個賣水果的阿姨那兒,去市場找劉小玲了。
小玲在市場門口擺,開始時人流不多,直到十一點左右,人才多了起來。經過的人大部分是買菜的婦女。這些人一次買不多,大多是兩個三個。所以,等楊雪珍來找她的時候,籮筐裏還有十多個柿子。
“你那籮筐賣完了?”劉小玲見楊雪珍隻提了個小袋子過來,驚喜地問。
“文芳說的還會錯嗎?她說估計車站那兒會賣得快些,果然如此。不過,你這邊也不錯呀,剩下也不多了。”楊雪珍瞅了瞅籮筐,心裏樂開了花。
這生意真好做,如果把這些全賣完,她們這一趟就能掙下三十多元錢呢。
她們三人說好了,曾文芳不占股份,劉小玲賣的這籮筐柿子按5分錢一個向雪珍批發,賣出一個賺5分錢,歸小玲。意思是,小玲賣出一個柿子,雪珍也能賺到3分錢。
她們帶上了四籮筐柿子,每籮筐有150個柿子。鍾大叔那裏拿到9元錢,楊雪珍自己擺攤賣,賺了10元左右,再加上小玲這邊4.5元。這樣算起來,楊雪珍這一趟共賺了24元錢,就是小玲也能賺七八元。
兩人美滋滋地吃著包子,不時有人來買柿子。也不過半個多時辰,劉小玲籮筐裏的柿子也賣完了。還有個大嬸見最後一個柿子被買走,有些遺憾地問:“沒有了?唉,我想買了菜再迴來買幾個迴去,沒想到竟這麽快就賣完了。”
“大嬸,您如果想鹹柿子吃,可以到橋頭那裏買,那裏有。”
“哦?與你們賣的一樣的嗎?”
“是啊,都是一樣好吃的,不會太鹹,也不酸,醃製得剛剛好。”
“好,小姑娘,謝謝你啊。”
“阿姨,不客氣。”兩小姑娘異口同聲地說,說完又相視一笑。
這段時間,楊雪珍到村裏各家去收柿子,每次都要婆婆、伯伯、大嬸、嫂子地喊人。鍛煉多了,說話流利了許多、動作也利落了不少。如今再看,楊雪珍再也不是以前剛上初中時,那副唯唯諾諾、羞澀、寡言的樣子了。
第四十九章 挑衣服
曾文芳一行人到達荔園市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曾文芳算了一下時間,從八點半出發到如今,走了八個鍾。大家都帶了幹糧,除了停下來上廁所,其他時間都是在車上。
曾文芳記得上一世,高速公路開通之後,從陽光縣城到荔園市隻需要3個時辰。那時的交通多發達啊,就是到如今可望不可即的京都,坐飛機也不過數個小時。隻可惜自己一輩子窩在山溝溝裏,外麵的世界再美,似乎與自己也沒有多大關係。
車子又走了半個時辰,才到達平山服裝批發市場。大家下得車來,也來不及伸展懶腰,就拿著各自的“蛇皮袋”進了市場。
曾文芳兩輩子也沒有到過服裝批發市場,隻覺得這裏人擠人,市場裏的衣服琳琅滿目。男裝、女裝,老人的、孩子的都有,還有專門賣各色的鞋子、襪子、內褲之類的檔口。
“梅姨,襪子之類的東西拿多少算拿貨呀?”
吳惠梅驚訝:“你還拿這些賣嗎?”
“我想拿一些,寒假之後,我和弟妹都有空,樣樣都賣,也能多掙點錢。再說,我也想給家裏人買一些。”
“一打就算批發了,一打一般是十雙,不是十二雙。等會我們可以一起拿點,比在街上買要便宜。”
“好的,梅姨。”
“這裏會開夜市,但是,燈光下的顏色把握不準,我們還是快點去拿大衣、外套之類的。這些小的東西,等把需要的貨備好後再買也不遲。”
曾文芳連連點頭,跟著吳惠梅一路看過去。
“梅姨,這個款式好。”曾文芳指著一個檔口裏掛著的微型喇叭褲道。
“牛仔褲?”
“嗯,下身牛仔褲,上身高領毛衣套風衣,潮流時尚的裝扮。”
吳惠梅想象了一會這樣穿的效果,有些疲憊的的臉上煥發出光彩。
“好,拿一些牛仔褲,藍色,黑色都要。”
“我們先找找高領毛衣與風衣。”兩人先看褲子的質量及批發價位,然後記住這個檔口排號。批發也要貨比三家,如果能拿到便宜質量又好的貨,才會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曾文芳道:“梅姨,我們看了女裝後,我還得看童裝。我們在鄉鎮擺攤,得以童裝為主,大人的衣服不能拿太多。”
吳惠梅給了曾文芳一個讚賞的微笑:“知道你有主意。這個思路好,我等會兒帶你去看童裝。先幫我看好風衣款式與毛衣款式。”
兩人邊逛檔口邊選款式,曾文芳向吳惠推薦的款式,她自己也會拿五六件,但不敢多拿。倒是軍大衣,曾文芳一下子拿了20件,沒一會兒,拖車上的包就被塞得滿滿當當。
“這些貨得先放到車上,拖著也不方便。”吳惠梅與曾文芳把先選好的一批貨放在車上,又各拿了兩個袋子奔童裝批發處去了。童裝大多以燈芯絨為麵料,裏麵夾了一層薄棉。曾文芳覺得這些衣服穿著看起來會顯得臃腫,但如今流行這些,曾文芳也沒有辦法。
她想起21世紀流行的羽絨服,顏色豔麗、又輕又軟,她都忘了是什麽時候流行起來的。隻知道她自己每到冬天都會穿上厚厚的羽絨服。
不過,曾文芳依稀記得,好像剛開始流行羽絨服的時候,陽光縣城就有一間店專門做羽絨服的。可以定做,也可以直接在店裏買走。
如今還隻是流行棉衣,如果把羽絨與棉混在一起,不就叫“羽絨棉”嗎?鎮上的裁縫店能不能做出羽絨服來呢?
曾文芳想著這些問題,把童裝的檔口全逛了個遍,也沒找到羽絨服。她隻好選了些燈芯絨麵料、棉布麵料的棉衣。女童的款式與顏色都比較多樣,有碎花的,細條紋的、大紅、桃紅、粉紅、杏黃等等,曾文芳大多選那些色彩鮮豔的拿。
男童的倒是有西裝、夾克之類的,都是大童的。曾文芳想象一下弟弟穿著紅色的夾克的帥模樣,禁不住微笑。
男童的,曾文芳專挑深紅、綠色、湖藍色、咖啡色。而白色與黑色,曾文芳一件也沒選。
初中生也是一個較大的消費群體。曾文芳沒在童裝這邊挑,她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把自己往大裏裝扮,來顯示自己已經長大。
她思量再三,決定進一批碼數小一些的時尚款式,專門賣給如她這般年紀的小姑娘。
這一忙,直到晚上十點,兩人在市場門口吃了碗混沌,才上了車。
大巴車上已坐了很多人,有的人裹著毛毯,有的身上蓋著一件大衣,全都是唿唿大睡。
“梅姨,是今晚去漁港市嗎?”曾文芳放好貨物,坐迴自己的位置後,輕聲問吳惠梅。
“司機把車開到這裏,留了助手,自己去吃飯休息了。估計得淩晨五點左右出發去漁港市。我們也抓緊時間休息一下,到了漁港市還要忙呢。”
曾文芳剛才還想著,是不是要找個招待所或賓館睡一晚呢。她沒想到大家都是在車上睡。也是,淩晨五點就出發,被子都還沒睡暖和呢。折騰一番,還得掏錢,不劃算。
吳惠梅早有經驗,帶了一床毯子,把自己裹起來睡。曾文芳翻出兩件軍大衣,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的,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至於後來司機幾點開車去漁港市,曾文芳睡得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
等清醒過來時,天已大亮。
“文芳,到了漁港市了。這裏就是東門服裝批發市場,我們下車吃點熱東西,吃完早餐,就可以去看衣服了。”
“這麽早?”曾文芳揉揉眼睛,看看車窗外,迷迷糊糊地問。
“是啊,荔園那邊上午十點才開市,一直到晚上十二點。漁港這裏不開夜市,早上八點開市,到晚上八點就收檔了。”
“梅姨,你們每次進貨都像這般嗎?”
“是啊,這樣省時省費用。一個上午在這裏逛,選好貨後,吃過午飯就要迴去了。有時大家會拖拉些,迴到陽光縣城就要十點多了。”
“兩整天除了坐車,就是選衣服,挺辛苦的。”
汪依桐沒想到小叔子真的給了她這麽大的驚喜。開心之餘,又操心起小叔子的親事來。也是碰巧,這次在省城學習,倒真為32歲的小叔子搭上了線。
那是一位陪姐姐來省人民醫院看病的姑娘,叫黃茜,在一間大專院校做老師。汪依桐有了這番心思,就特別注意觀察這位姑娘,覺得她神情溫柔,對姐姐關心體貼。但做事情又得體大方,不會唯唯諾諾,有大家子氣。
汪依桐使了個心眼,將近下班的時候,讓陳誌光來接她。但,又借口自己剛接到主任通知,還要加班,就借機讓陳誌光送那位黃茜姑娘迴去。
果然,汪依桐不愧是看著小叔子長大的,陳誌光確實與黃茜看對眼了。兩人一路閑談,交換了聯係地址。一年後,汪依桐進修期滿,在迴到東湖市上班,而陳誌光與黃茜也瓜熟蒂落,在省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第四十八章 賣柿子
當然,這些事情汪依桐夫妻與陳誌光都瞞著陳文幹。他們都是理性之人,知道讓孩子得知自己不用努力就擁有這麽多財富,並不是好事。
汪依桐一邊向兒子灌輸“知識就是財富”的觀點,又要他以小叔為榜樣,鼓勵他勇於奮鬥,努力創新。
陳文幹雖然知道小叔事業做得不錯,但他一向是個有誌向的孩子。小叔是他的榜樣,是他努力的精神力量。他並不會向同學朋友炫耀小叔的公司,他覺得自己做出的成績才可以成為自己的榮耀。也就是他的這份認知,才讓他一路向前,追逐更大的夢想。
曾文芳當然不知道陳家內裏的事情,她隻在上一世聽小玲說陳文幹的家族事業做得很大,說陳文幹已經首長級別的人,職位很高。具體怎麽高,其實,曾文芳重活一世,還是分不清軍隊的職位。
這時,曾文芳正在一點點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步子雖說跨得不大,但很穩。
楊雪珍的大伯正是曾文芳上一世經常打交道的“賣鹹柿子”的老伯,不過,人家如今並不老,才三十六七,身體也特別壯實。幸虧,這醃製鹹柿子的手藝已經與上一世一樣好。
曾文芳與劉小玲兩人湊了些錢給楊雪珍在村裏收柿子,然後請楊大伯幫忙醃製。
楊大伯人很好,以為這些小姑娘想在春節的時候賣柿子,非常樂意幫這個忙。後來,見到收迴滿屋子柿子,不由大吃一驚:“這麽多,你們三人賣得完嗎?”
楊雪珍不好意思地說:“大伯,我同學幫我聯係了縣城裏賣柿子的人,可以批發給他。春節放假,我與弟妹也可以到街上去擺攤,應該可以賣完。我同學也會幫我,大伯您就放心吧。”
“真的如此?”
“是啊,大伯,您就放心吧。隻要柿子的質量能保證,我們就保證能賣掉。”
“再說,我們的本錢還壓在這柿子上呢。如果賣不掉,那不單辛苦了大伯,我們的錢也拿不迴來呀。”
楊大伯想了想,覺得也對。恰好農閑,就一心一意地幫侄女醃製柿子。
月底,曾文芳再次去陽光縣城的時候,就不是與劉小玲兩人了,還加上了楊雪珍與四籮筐的鹹柿子。
曾文芳說,這些柿子兩籮筐批發給那位鍾大叔,另外兩籮筐讓小玲與雪珍分開在兩處地方擺攤買。畢竟批發給人家一個柿子才賺了3分錢,還不算車費、人工費,如果自己擺攤賣,那賺得就多了。
當然,這道理小玲與雪珍都懂,為了做成第一樁生意,兩小姑娘也顧不得膽怯了。三人在車站就分成兩路,雪珍就在車站擺攤,小玲與曾文芳給鍾大叔送去兩籮筐柿子,收到錢後,就去了服裝市場。小玲在一樓市場門口擺攤,曾文芳上了二樓找吳惠梅。
吳惠梅見曾文芳提著一袋子東西放在地下,驚奇地問:“這是什麽?”
“這是柿子,鹹柿子。”
“哦,青山鎮的鹹柿子,我倒是吃過一兩次。”
“梅姨,以後保證你每年都能吃到最好吃的鹹柿子。”
“哦?你家裏有柿子樹?”
“沒有,梅姨,你下一樓看看。”曾文芳神秘兮兮地道。
吳惠梅疑惑地走下一樓,發現市場門口的右側,有個俏生生的小姑娘正在向客人介紹鹹柿子,看那身形、聽那聲音,不是劉小玲又是誰?
“小玲!”吳惠梅喊了一聲,劉小玲迴過頭來朝她點點頭,又指了指攤子前的兩個顧客,喊了一聲“小姨!”
吳惠梅哭笑不得,這些死妮子,膽子越來越肥了,什麽生意都做。不過,她也沒說什麽,這檔口她還得請小姑子幫忙看兩天,事情還沒有交代好呢。賣柿子這些小生意即使虧,也虧不了多少,就隨她們玩去吧。吳惠梅如此想著,扭轉身上樓了。
上午八點半,曾文芳隨著吳惠梅,還有市場其他檔口的生意人,坐著一部大巴車出發去荔園市。
吳惠芳告訴她,這一次,不但要去荔園平山批發市場,還要去漁港東門批發市場。這兩個地方的衣服款式多而雜,去到那裏也如大浪淘沙,能不能淘到好貨,全靠各人眼光。
這些曾文芳當然知道,做生意不就憑著各人眼光嗎?做得好的檔口每個月要拿幾次貨,做得不好的檔口,衣服積壓得賣不出去,隻好換季的時候便宜清倉。
做服裝生意沒有壓貨也是不現實的,但曾文芳計劃年前沒有賣完的衣服,年後以成本價清貨。這樣一來,才不會把本錢壓在那裏,第二年又有新款式時,這些衣服一樣賣不到好價錢,還不如便宜清出去。
卻說劉小玲兩小姑娘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賣柿子,曾文芳看好的地方確實不錯,車站人流多,有的人要下鄉鎮,有的人是去市裏。特別是迴市區的乘客或要去市裏探親的乘客,看到又圓又大黃澄澄的柿子,都不禁停下了腳步。
楊雪珍的爸爸會編織竹簍子,就編織了幾十個。楊雪珍說買十個以上就免費送一個竹簍子。這些客人幹脆都買十個以上,提著一竹簍去乘車。
不到午飯時分,楊雪珍一籮筐的柿子就賣完了。她在車站買了幾包子,又把籮筐寄放在一個賣水果的阿姨那兒,去市場找劉小玲了。
小玲在市場門口擺,開始時人流不多,直到十一點左右,人才多了起來。經過的人大部分是買菜的婦女。這些人一次買不多,大多是兩個三個。所以,等楊雪珍來找她的時候,籮筐裏還有十多個柿子。
“你那籮筐賣完了?”劉小玲見楊雪珍隻提了個小袋子過來,驚喜地問。
“文芳說的還會錯嗎?她說估計車站那兒會賣得快些,果然如此。不過,你這邊也不錯呀,剩下也不多了。”楊雪珍瞅了瞅籮筐,心裏樂開了花。
這生意真好做,如果把這些全賣完,她們這一趟就能掙下三十多元錢呢。
她們三人說好了,曾文芳不占股份,劉小玲賣的這籮筐柿子按5分錢一個向雪珍批發,賣出一個賺5分錢,歸小玲。意思是,小玲賣出一個柿子,雪珍也能賺到3分錢。
她們帶上了四籮筐柿子,每籮筐有150個柿子。鍾大叔那裏拿到9元錢,楊雪珍自己擺攤賣,賺了10元左右,再加上小玲這邊4.5元。這樣算起來,楊雪珍這一趟共賺了24元錢,就是小玲也能賺七八元。
兩人美滋滋地吃著包子,不時有人來買柿子。也不過半個多時辰,劉小玲籮筐裏的柿子也賣完了。還有個大嬸見最後一個柿子被買走,有些遺憾地問:“沒有了?唉,我想買了菜再迴來買幾個迴去,沒想到竟這麽快就賣完了。”
“大嬸,您如果想鹹柿子吃,可以到橋頭那裏買,那裏有。”
“哦?與你們賣的一樣的嗎?”
“是啊,都是一樣好吃的,不會太鹹,也不酸,醃製得剛剛好。”
“好,小姑娘,謝謝你啊。”
“阿姨,不客氣。”兩小姑娘異口同聲地說,說完又相視一笑。
這段時間,楊雪珍到村裏各家去收柿子,每次都要婆婆、伯伯、大嬸、嫂子地喊人。鍛煉多了,說話流利了許多、動作也利落了不少。如今再看,楊雪珍再也不是以前剛上初中時,那副唯唯諾諾、羞澀、寡言的樣子了。
第四十九章 挑衣服
曾文芳一行人到達荔園市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曾文芳算了一下時間,從八點半出發到如今,走了八個鍾。大家都帶了幹糧,除了停下來上廁所,其他時間都是在車上。
曾文芳記得上一世,高速公路開通之後,從陽光縣城到荔園市隻需要3個時辰。那時的交通多發達啊,就是到如今可望不可即的京都,坐飛機也不過數個小時。隻可惜自己一輩子窩在山溝溝裏,外麵的世界再美,似乎與自己也沒有多大關係。
車子又走了半個時辰,才到達平山服裝批發市場。大家下得車來,也來不及伸展懶腰,就拿著各自的“蛇皮袋”進了市場。
曾文芳兩輩子也沒有到過服裝批發市場,隻覺得這裏人擠人,市場裏的衣服琳琅滿目。男裝、女裝,老人的、孩子的都有,還有專門賣各色的鞋子、襪子、內褲之類的檔口。
“梅姨,襪子之類的東西拿多少算拿貨呀?”
吳惠梅驚訝:“你還拿這些賣嗎?”
“我想拿一些,寒假之後,我和弟妹都有空,樣樣都賣,也能多掙點錢。再說,我也想給家裏人買一些。”
“一打就算批發了,一打一般是十雙,不是十二雙。等會我們可以一起拿點,比在街上買要便宜。”
“好的,梅姨。”
“這裏會開夜市,但是,燈光下的顏色把握不準,我們還是快點去拿大衣、外套之類的。這些小的東西,等把需要的貨備好後再買也不遲。”
曾文芳連連點頭,跟著吳惠梅一路看過去。
“梅姨,這個款式好。”曾文芳指著一個檔口裏掛著的微型喇叭褲道。
“牛仔褲?”
“嗯,下身牛仔褲,上身高領毛衣套風衣,潮流時尚的裝扮。”
吳惠梅想象了一會這樣穿的效果,有些疲憊的的臉上煥發出光彩。
“好,拿一些牛仔褲,藍色,黑色都要。”
“我們先找找高領毛衣與風衣。”兩人先看褲子的質量及批發價位,然後記住這個檔口排號。批發也要貨比三家,如果能拿到便宜質量又好的貨,才會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曾文芳道:“梅姨,我們看了女裝後,我還得看童裝。我們在鄉鎮擺攤,得以童裝為主,大人的衣服不能拿太多。”
吳惠梅給了曾文芳一個讚賞的微笑:“知道你有主意。這個思路好,我等會兒帶你去看童裝。先幫我看好風衣款式與毛衣款式。”
兩人邊逛檔口邊選款式,曾文芳向吳惠推薦的款式,她自己也會拿五六件,但不敢多拿。倒是軍大衣,曾文芳一下子拿了20件,沒一會兒,拖車上的包就被塞得滿滿當當。
“這些貨得先放到車上,拖著也不方便。”吳惠梅與曾文芳把先選好的一批貨放在車上,又各拿了兩個袋子奔童裝批發處去了。童裝大多以燈芯絨為麵料,裏麵夾了一層薄棉。曾文芳覺得這些衣服穿著看起來會顯得臃腫,但如今流行這些,曾文芳也沒有辦法。
她想起21世紀流行的羽絨服,顏色豔麗、又輕又軟,她都忘了是什麽時候流行起來的。隻知道她自己每到冬天都會穿上厚厚的羽絨服。
不過,曾文芳依稀記得,好像剛開始流行羽絨服的時候,陽光縣城就有一間店專門做羽絨服的。可以定做,也可以直接在店裏買走。
如今還隻是流行棉衣,如果把羽絨與棉混在一起,不就叫“羽絨棉”嗎?鎮上的裁縫店能不能做出羽絨服來呢?
曾文芳想著這些問題,把童裝的檔口全逛了個遍,也沒找到羽絨服。她隻好選了些燈芯絨麵料、棉布麵料的棉衣。女童的款式與顏色都比較多樣,有碎花的,細條紋的、大紅、桃紅、粉紅、杏黃等等,曾文芳大多選那些色彩鮮豔的拿。
男童的倒是有西裝、夾克之類的,都是大童的。曾文芳想象一下弟弟穿著紅色的夾克的帥模樣,禁不住微笑。
男童的,曾文芳專挑深紅、綠色、湖藍色、咖啡色。而白色與黑色,曾文芳一件也沒選。
初中生也是一個較大的消費群體。曾文芳沒在童裝這邊挑,她覺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把自己往大裏裝扮,來顯示自己已經長大。
她思量再三,決定進一批碼數小一些的時尚款式,專門賣給如她這般年紀的小姑娘。
這一忙,直到晚上十點,兩人在市場門口吃了碗混沌,才上了車。
大巴車上已坐了很多人,有的人裹著毛毯,有的身上蓋著一件大衣,全都是唿唿大睡。
“梅姨,是今晚去漁港市嗎?”曾文芳放好貨物,坐迴自己的位置後,輕聲問吳惠梅。
“司機把車開到這裏,留了助手,自己去吃飯休息了。估計得淩晨五點左右出發去漁港市。我們也抓緊時間休息一下,到了漁港市還要忙呢。”
曾文芳剛才還想著,是不是要找個招待所或賓館睡一晚呢。她沒想到大家都是在車上睡。也是,淩晨五點就出發,被子都還沒睡暖和呢。折騰一番,還得掏錢,不劃算。
吳惠梅早有經驗,帶了一床毯子,把自己裹起來睡。曾文芳翻出兩件軍大衣,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的,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至於後來司機幾點開車去漁港市,曾文芳睡得迷迷糊糊,根本不知道。
等清醒過來時,天已大亮。
“文芳,到了漁港市了。這裏就是東門服裝批發市場,我們下車吃點熱東西,吃完早餐,就可以去看衣服了。”
“這麽早?”曾文芳揉揉眼睛,看看車窗外,迷迷糊糊地問。
“是啊,荔園那邊上午十點才開市,一直到晚上十二點。漁港這裏不開夜市,早上八點開市,到晚上八點就收檔了。”
“梅姨,你們每次進貨都像這般嗎?”
“是啊,這樣省時省費用。一個上午在這裏逛,選好貨後,吃過午飯就要迴去了。有時大家會拖拉些,迴到陽光縣城就要十點多了。”
“兩整天除了坐車,就是選衣服,挺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