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消息卻一點都不閉塞,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他全知道了。
很省事!
等說完不太重要的幾家,李令姝就開始猜測太後會要誰。
“馮首輔家的那個馮婧妍,聲音特別好聽,看她母親的意思,應當是想送入宮中,太後也特地給了誇獎。”
赫連榮臻聽到馮首輔這三個字,心裏就有了譜,知道他是太後一手提拔上來的,沒成想現在跟太後合作如此之深,已經到了罔顧皇命的地步。
他眨眨眼,挪動了一下小爪爪,佯裝若無其事地繼續嗑瓜子。
李令姝繼續說:“嶺南鎮國將軍鄭家的夫人年氏倒是很有意思,瞧著大大咧咧的,什麽話都敢往外說。”
赫連榮臻一聽嶺南鎮國將軍的頭銜,心就直往下沉。
大越幅員遼闊,因早年立國時仰賴過北方的遊牧民族巴山和嶺南的土布族,開國之初就在漠北和嶺南各設立互市,以攜手共進為根基。
經過這麽多年的更迭,大越的皇帝都換了這麽多,更別提巴山族的大汗和土布族的族長。
三國的關係早就跌入冰點,早在赫連榮臻祖父高祖在位時,就已經開始多有摩擦。
因此,高祖便在漠北和嶺南兩處,新設立兩處鎮守大營,以行鎮守邊關之智能。從那時候起,大越的一等振國將軍,就增加至四人。除漠北和嶺南兩處,還有河西及閩東兩處。
河西同□□接壤,是很重要的軍事要地。閩東大營則位於閔州,因大越在太宗時期開海,海上貿易頻繁,因此閩東大營專管海師,用以守衛國門。
在這種複雜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因素之下,皇室的軍權若無法統一,那麽一旦發生任何紛爭,皇帝的政令就很難傳達下去。
不過因漠北離盛京很近,因此包括漠北大營、盛京大營以及盛京六衛在內的兵力,如今還掌握在皇帝手中。
就算赫連榮臻現在昏迷不醒,漠北振國將軍餘海也不會聽從太後或攝政王的命令。
在成立之初,他們的任務就是守衛漠北,保護皇帝。
所以赫連榮臻現在最要緊的是能聯係餘海,並且預防其他三位將軍生異心。
現在看來,鄭英奇會在這個節骨眼拖家帶口迴京,並且特地讓夫人領著所有的女兒參加賞花宴,就很能說明問題。
赫連榮臻心裏歎氣,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已經是正一品武官,若能鎮守嶺南五年十年,哪怕迴到盛京賦閑在家,最低也能博一個伯爺,一家從此進入勳貴之列。
這個爵位雖不稀罕,也不能傳延子嗣,但它所產生的力量,卻能帶領一個家族走入另一個階段。
最起碼,兩代以內都不會迅速衰敗。
鄭英奇現在這樣,李令姝或許不明白根結,但赫連榮臻一下子就醒悟。
他不滿足那個不能降等襲爵的伯爵位,他想要一個定國公。
皇後的娘家都可以被封為定國公,李令姝的娘家已經是忠勇伯,原本是有機會升為定國公的,但皇帝突然重病,聖旨還沒來得及下達,因此還是忠勇伯。
太後也一直沒鬆口。
李令姝不知道太後為何如此,但她明白,李家不提不催,肯定還有更大的陰謀等著。
她早就做好心理準備。
此時,她是不知自家小黃雞想的那麽深遠,她就說:“看看那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非要進宮給個半死不活的皇帝當小妾,其實也挺可憐的。”
赫連榮臻:怎麽又開始說這個!?
李令姝歎了口氣:“其實我看她們自己也挺高興的,就覺得很可悲,她們可能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被母族嫁給更有勢力的夫族。”
“但其實一個人的一生,人生價值不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哪怕是這個年代,哪怕是作為一個女人,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赫連榮臻想,小皇後這麽說也沒錯。
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的話卻異常有道理。
其實太後就是她現在所稱讚的那種女人,不管她走到今天的過程裏到底用了什麽手段,但她確實隻靠自己,才有了同他母親,同宜太妃不一樣的人生。
她是最終的勝利者。
不過,這一次李令姝的思緒跟他就不是一個頻道。
她最後總結:“所以,一夫一妻才是根源,什麽小妾通房,什麽妃嬪婕妤,不過是限製女人的身份罷了。”
赫連榮臻:……
朕發誓,那些女人都是太後要娶的,跟朕沒有任何關係!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鳥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窒息。
說一下,這些妃子跟陛下都無關!你們懂就好~
第42章
不管跟他有沒有關係,作為赫連榮臻的正宮皇後,次日清晨,李令姝還是特地跑了一趟慈寧宮。
幾日不見太後,李令姝現在瞧著,發現她氣色依舊很好,一點都沒被賞春宴那日的意外所影響。
太後看見李令姝近來,態度依舊慈祥和善。
“好孩子,快坐下說話。”
她這麽說著,還拍了拍跟前的陪位,然後又吩咐赤珠“把新供的荔枝取來一盤,給皇後嚐嚐。”
這個年代,荔枝可是稀罕物。
曆史上那麽有名的典故,李令姝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太後特地給她上了這麽大一個甜棗,背後所圖一定不小。
不過,李令姝一點都不硬骨頭,不吃白不吃,就算她拒絕,太後想辦的事也一定會辦成,叫她過來不過是走走過場。
於是,她就羞澀地低下頭:“多謝娘娘關懷。”
瞧瞧,這沒見識勁兒夠味吧?
太後就眯起眼睛笑起來:“你這孩子,還跟哀家見外什麽?”
她也不著急說事,等荔枝端上來,便有個漂亮可愛的小宮女蹲在邊上,一個一個給李令姝剝。
李令姝淺淺嚐了兩個,跟現代的味道沒什麽區別,到底沒什麽稀罕。
不過當著太後的麵,還是要表現一下的。
“又甜又糯,難怪近兩年成了盛京的稀罕物,人人都要說荔枝堪比金珠兒。”
太後笑道:“你喜歡便好,多吃一些,一會兒帶上一小盤,明日還得用。”
李令姝忙起身行福禮:“多謝娘娘。”
太後擺手叫她坐下,看她低眉順眼的,這才叫宮人上茶。
“上迴賞春宴,那些閨秀們你也瞧見了,可有特別心儀的?”
李令姝搖搖頭,低聲說:“臣妾瞧著哪一位都好,都是出色優雅的閨秀,隻看娘娘喜歡誰,便納進宮來就是。”
太後聽她咬了一句納這個字,便知道她沒有看起來那麽情願,不過也就隻是不情願而已。
“你這孩子,還跟哀家害羞,”太後淡淡道,“若是哀家瞧著哪個都好,都召進宮來呢?”
李令姝:瞎說,要是都進宮,皇帝還不得立即嚇醒。
不過對付太後最簡單都一招,就是低頭委屈不說話,太後這明顯是刺激她,她又何必配合表演?
太後看她那怯懦的模樣就厭煩,輕飄飄瞥了她一眼,好半天才說:“皇後,給皇帝選宮妃是皇後的職責,如今皇兒重病,你更是要擔起這個責任。”
李令姝:“是。”
太後撥弄茶杯裏的雀舌,淺淺抿了一口。
“哀家給皇兒選的幾位閨秀,不是勳貴出身便是書香門第之後,皆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相信皇後一定會喜歡。”
李令姝就立即點頭:“是,母後擬好懿旨,臣妾行印便是。”
“皇後,不問問哀家選了哪幾位?”
李令姝道:“娘娘都說了,皆是好姑娘,等瞧見懿旨,臣妾便都能明了。”
太後挑了挑眉,見她似是真有些不快,決定不再逼迫她。
事情辦成便好,沒必要把人往死裏欺負,雖然她真的是看見她那張臉就心煩。
太後就道:“哀家逗你呢,你這就瞧瞧看看,若是有什麽不對,也可跟哀家提,咱們婆媳兩個好商量著辦。”
李令姝垂下眼眸,又說了聲是,這才等來了那三封懿旨。
一般來說,納選宮妃,隻要聖旨或懿旨便成,但太後為了麵上好看,因此特地讓李令姝也行鳳印,以表示皇後對此也是支持和接納的。
所以,送到李令姝麵前的懿旨,都已經是成稿,太後的寶印也都已經蓋好,李令姝根本就不能跟她“商量著辦”。
李令姝低頭看去,選中的這三位妃嬪跟她預想的人選相差不大。
其一就是被封為賢妃的馮首輔長女馮婧妍,幾人之中,她家目前最是紅火,父親的官職也算是最高的,入宮便封四妃之一,並不算是太過分。
剩餘兩人就都不是妃位,被封了九嬪。
嶺南振國將軍鄭英奇的五女鄭欣芝被封為從三品端嬪,而兵部尚書王聽風家的幺女王小憐被封為正四品惠嬪,一起被賜住於碧雲宮。
而被封為賢妃的馮婧妍,自然是自己獨居在緋煙宮,這麽一來,太後早先修葺這兩處宮室的理由,就都清晰明了起來。
宮裏修房子隻一個理由,那就是要住人,任何事情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李令姝若有所思點點頭,她把三份冊封懿旨都看完,才抬頭對太後道:“娘娘,臣妾今日恰好請過鳳印出宮,不如現在就行印,也好讓幾位妹妹早日入宮。”
這一迴,換太後愣神。
這丫頭,怎麽看過名字和位份後,居然還著急了?
難道裏麵有什麽緣故?
太後眯著眼睛想那三個選入宮中的閨秀,她們年少時跟李令姝絕對沒有交際,也不可能認識,便是入宮也不會成為李令姝的助力,那李令姝急切什麽?
莫非她們其中的什麽人跟李令姝私底下有些交情?
太後心裏這麽想著,麵上卻言笑晏晏:“好孩子,還是你想得周到。”
李令姝扭頭看了蘇果一眼,蘇果便推出去叫蟠桃,不多時,蟠桃就捧著鳳印進了慈寧宮。
這一方鳳印得有少女巴掌大,再放入紫檀木盒,捧在手裏自是沉甸甸的。
李令姝起身衝太後行禮,行至邊上的圓桌前,等宮人把鳳印及印泥都取來放在桌上,她才伸手解開鳳印的蓋子。
很省事!
等說完不太重要的幾家,李令姝就開始猜測太後會要誰。
“馮首輔家的那個馮婧妍,聲音特別好聽,看她母親的意思,應當是想送入宮中,太後也特地給了誇獎。”
赫連榮臻聽到馮首輔這三個字,心裏就有了譜,知道他是太後一手提拔上來的,沒成想現在跟太後合作如此之深,已經到了罔顧皇命的地步。
他眨眨眼,挪動了一下小爪爪,佯裝若無其事地繼續嗑瓜子。
李令姝繼續說:“嶺南鎮國將軍鄭家的夫人年氏倒是很有意思,瞧著大大咧咧的,什麽話都敢往外說。”
赫連榮臻一聽嶺南鎮國將軍的頭銜,心就直往下沉。
大越幅員遼闊,因早年立國時仰賴過北方的遊牧民族巴山和嶺南的土布族,開國之初就在漠北和嶺南各設立互市,以攜手共進為根基。
經過這麽多年的更迭,大越的皇帝都換了這麽多,更別提巴山族的大汗和土布族的族長。
三國的關係早就跌入冰點,早在赫連榮臻祖父高祖在位時,就已經開始多有摩擦。
因此,高祖便在漠北和嶺南兩處,新設立兩處鎮守大營,以行鎮守邊關之智能。從那時候起,大越的一等振國將軍,就增加至四人。除漠北和嶺南兩處,還有河西及閩東兩處。
河西同□□接壤,是很重要的軍事要地。閩東大營則位於閔州,因大越在太宗時期開海,海上貿易頻繁,因此閩東大營專管海師,用以守衛國門。
在這種複雜的地理環境和曆史因素之下,皇室的軍權若無法統一,那麽一旦發生任何紛爭,皇帝的政令就很難傳達下去。
不過因漠北離盛京很近,因此包括漠北大營、盛京大營以及盛京六衛在內的兵力,如今還掌握在皇帝手中。
就算赫連榮臻現在昏迷不醒,漠北振國將軍餘海也不會聽從太後或攝政王的命令。
在成立之初,他們的任務就是守衛漠北,保護皇帝。
所以赫連榮臻現在最要緊的是能聯係餘海,並且預防其他三位將軍生異心。
現在看來,鄭英奇會在這個節骨眼拖家帶口迴京,並且特地讓夫人領著所有的女兒參加賞花宴,就很能說明問題。
赫連榮臻心裏歎氣,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已經是正一品武官,若能鎮守嶺南五年十年,哪怕迴到盛京賦閑在家,最低也能博一個伯爺,一家從此進入勳貴之列。
這個爵位雖不稀罕,也不能傳延子嗣,但它所產生的力量,卻能帶領一個家族走入另一個階段。
最起碼,兩代以內都不會迅速衰敗。
鄭英奇現在這樣,李令姝或許不明白根結,但赫連榮臻一下子就醒悟。
他不滿足那個不能降等襲爵的伯爵位,他想要一個定國公。
皇後的娘家都可以被封為定國公,李令姝的娘家已經是忠勇伯,原本是有機會升為定國公的,但皇帝突然重病,聖旨還沒來得及下達,因此還是忠勇伯。
太後也一直沒鬆口。
李令姝不知道太後為何如此,但她明白,李家不提不催,肯定還有更大的陰謀等著。
她早就做好心理準備。
此時,她是不知自家小黃雞想的那麽深遠,她就說:“看看那一個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非要進宮給個半死不活的皇帝當小妾,其實也挺可憐的。”
赫連榮臻:怎麽又開始說這個!?
李令姝歎了口氣:“其實我看她們自己也挺高興的,就覺得很可悲,她們可能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就是被母族嫁給更有勢力的夫族。”
“但其實一個人的一生,人生價值不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哪怕是這個年代,哪怕是作為一個女人,都有可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赫連榮臻想,小皇後這麽說也沒錯。
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的話卻異常有道理。
其實太後就是她現在所稱讚的那種女人,不管她走到今天的過程裏到底用了什麽手段,但她確實隻靠自己,才有了同他母親,同宜太妃不一樣的人生。
她是最終的勝利者。
不過,這一次李令姝的思緒跟他就不是一個頻道。
她最後總結:“所以,一夫一妻才是根源,什麽小妾通房,什麽妃嬪婕妤,不過是限製女人的身份罷了。”
赫連榮臻:……
朕發誓,那些女人都是太後要娶的,跟朕沒有任何關係!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鳥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窒息。
說一下,這些妃子跟陛下都無關!你們懂就好~
第42章
不管跟他有沒有關係,作為赫連榮臻的正宮皇後,次日清晨,李令姝還是特地跑了一趟慈寧宮。
幾日不見太後,李令姝現在瞧著,發現她氣色依舊很好,一點都沒被賞春宴那日的意外所影響。
太後看見李令姝近來,態度依舊慈祥和善。
“好孩子,快坐下說話。”
她這麽說著,還拍了拍跟前的陪位,然後又吩咐赤珠“把新供的荔枝取來一盤,給皇後嚐嚐。”
這個年代,荔枝可是稀罕物。
曆史上那麽有名的典故,李令姝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太後特地給她上了這麽大一個甜棗,背後所圖一定不小。
不過,李令姝一點都不硬骨頭,不吃白不吃,就算她拒絕,太後想辦的事也一定會辦成,叫她過來不過是走走過場。
於是,她就羞澀地低下頭:“多謝娘娘關懷。”
瞧瞧,這沒見識勁兒夠味吧?
太後就眯起眼睛笑起來:“你這孩子,還跟哀家見外什麽?”
她也不著急說事,等荔枝端上來,便有個漂亮可愛的小宮女蹲在邊上,一個一個給李令姝剝。
李令姝淺淺嚐了兩個,跟現代的味道沒什麽區別,到底沒什麽稀罕。
不過當著太後的麵,還是要表現一下的。
“又甜又糯,難怪近兩年成了盛京的稀罕物,人人都要說荔枝堪比金珠兒。”
太後笑道:“你喜歡便好,多吃一些,一會兒帶上一小盤,明日還得用。”
李令姝忙起身行福禮:“多謝娘娘。”
太後擺手叫她坐下,看她低眉順眼的,這才叫宮人上茶。
“上迴賞春宴,那些閨秀們你也瞧見了,可有特別心儀的?”
李令姝搖搖頭,低聲說:“臣妾瞧著哪一位都好,都是出色優雅的閨秀,隻看娘娘喜歡誰,便納進宮來就是。”
太後聽她咬了一句納這個字,便知道她沒有看起來那麽情願,不過也就隻是不情願而已。
“你這孩子,還跟哀家害羞,”太後淡淡道,“若是哀家瞧著哪個都好,都召進宮來呢?”
李令姝:瞎說,要是都進宮,皇帝還不得立即嚇醒。
不過對付太後最簡單都一招,就是低頭委屈不說話,太後這明顯是刺激她,她又何必配合表演?
太後看她那怯懦的模樣就厭煩,輕飄飄瞥了她一眼,好半天才說:“皇後,給皇帝選宮妃是皇後的職責,如今皇兒重病,你更是要擔起這個責任。”
李令姝:“是。”
太後撥弄茶杯裏的雀舌,淺淺抿了一口。
“哀家給皇兒選的幾位閨秀,不是勳貴出身便是書香門第之後,皆是秀外慧中的好姑娘,相信皇後一定會喜歡。”
李令姝就立即點頭:“是,母後擬好懿旨,臣妾行印便是。”
“皇後,不問問哀家選了哪幾位?”
李令姝道:“娘娘都說了,皆是好姑娘,等瞧見懿旨,臣妾便都能明了。”
太後挑了挑眉,見她似是真有些不快,決定不再逼迫她。
事情辦成便好,沒必要把人往死裏欺負,雖然她真的是看見她那張臉就心煩。
太後就道:“哀家逗你呢,你這就瞧瞧看看,若是有什麽不對,也可跟哀家提,咱們婆媳兩個好商量著辦。”
李令姝垂下眼眸,又說了聲是,這才等來了那三封懿旨。
一般來說,納選宮妃,隻要聖旨或懿旨便成,但太後為了麵上好看,因此特地讓李令姝也行鳳印,以表示皇後對此也是支持和接納的。
所以,送到李令姝麵前的懿旨,都已經是成稿,太後的寶印也都已經蓋好,李令姝根本就不能跟她“商量著辦”。
李令姝低頭看去,選中的這三位妃嬪跟她預想的人選相差不大。
其一就是被封為賢妃的馮首輔長女馮婧妍,幾人之中,她家目前最是紅火,父親的官職也算是最高的,入宮便封四妃之一,並不算是太過分。
剩餘兩人就都不是妃位,被封了九嬪。
嶺南振國將軍鄭英奇的五女鄭欣芝被封為從三品端嬪,而兵部尚書王聽風家的幺女王小憐被封為正四品惠嬪,一起被賜住於碧雲宮。
而被封為賢妃的馮婧妍,自然是自己獨居在緋煙宮,這麽一來,太後早先修葺這兩處宮室的理由,就都清晰明了起來。
宮裏修房子隻一個理由,那就是要住人,任何事情都不是無緣無故的。
李令姝若有所思點點頭,她把三份冊封懿旨都看完,才抬頭對太後道:“娘娘,臣妾今日恰好請過鳳印出宮,不如現在就行印,也好讓幾位妹妹早日入宮。”
這一迴,換太後愣神。
這丫頭,怎麽看過名字和位份後,居然還著急了?
難道裏麵有什麽緣故?
太後眯著眼睛想那三個選入宮中的閨秀,她們年少時跟李令姝絕對沒有交際,也不可能認識,便是入宮也不會成為李令姝的助力,那李令姝急切什麽?
莫非她們其中的什麽人跟李令姝私底下有些交情?
太後心裏這麽想著,麵上卻言笑晏晏:“好孩子,還是你想得周到。”
李令姝扭頭看了蘇果一眼,蘇果便推出去叫蟠桃,不多時,蟠桃就捧著鳳印進了慈寧宮。
這一方鳳印得有少女巴掌大,再放入紫檀木盒,捧在手裏自是沉甸甸的。
李令姝起身衝太後行禮,行至邊上的圓桌前,等宮人把鳳印及印泥都取來放在桌上,她才伸手解開鳳印的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