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得了什麽好的廚子,他還會割愛讓那廚子上國師府裏兩天,美名其曰,要給國師府的表小姐改善“和尚廟”裏的寡淡夥食。
從梅園開始,再到後來的廚子,亦或是他時常給謝桃送來的小玩意,小零食,外頭漸漸還有了傳言,說南平侯府的世子爺,怕不是看上了國師府裏的表小姐。
為著這件事,齊霽還極有求生欲地跟衛韞解釋了多次,甚至還拍著胸脯保證,“你看上的姑娘,我可是不會動那歪心思的。”
“衛韞,你吃一點吧。”
謝桃索性站起來坐到了衛韞的身旁,拿了止箸上放著的筷子塞進他的手裏。
可衛韞握著筷子,抬眼看著眼前的謝桃時,他纖長的睫毛顫了一下,那雙眼睛裏像是一瞬之間多了幾分難以抑製的情緒。
手中的玉筷掉到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斷成了幾截。
衛韞抱住了坐在他身旁的女孩兒。
他的下顎抵在她的肩頭,那雙眼瞳裏仍有血絲,隱隱泛紅。
“桃桃……”
他開口時,嗓音又低又啞,竟還帶著幾分細微的哽咽。
謝桃什麽時候見衛韞這樣過?
在她眼中,他向來強大,仿佛無所不能,也從未在她眼前,顯露出這般脆弱的一麵。
她卻不知,
在這世間,能令衛韞在意的人很少。
從他的母親離世,父親被斬首的那一日始,從他後來在那個堪比無間地獄一般的地方被人背叛,暗算的那時候始,他在這世間,便再無任何在乎的人了。
但後來,卻到底多了一個齊霽。
齊霽在他心中,是恩人,更是摯友。
雖然他從未言明過。
而今,卻是再沒有機會了。
即便衛韞用了最極端的辦法,一刀刀地將信王折磨致死,即便他將信王私牢中守著的那些私兵全都殺了個精光,但他始終還是無法消解此刻心中的痛苦。
“如今,我隻剩你了。”
衛韞的指節緊緊地扣著謝桃的手臂。
在謝桃看不到的地方,他眼尾有透明的濕潤滑落在她肩頭,浸潤出一點深色的痕跡。
他仿佛,從未如此絕望過。
謝桃在那一瞬間,忍不住也掉了眼淚。
齊霽的死,也同樣令她無法接受。
直到桌上的飯菜涼透,兩個相擁的人都還是沒有放開彼此。
謝桃迴去後的當晚,衛韞便去禁宮之中,見了方才醒過來的啟和帝。
這位帝王躺在龍床上,不過短短幾日,便像是又蒼老了許多,那張麵容幾乎被褶皺填滿,一雙眼睛更是渾濁不堪。
他的氣息已經很弱了,唿吸的時候胸腔裏還有些雜亂的聲音。
任是誰見過這位帝王的這副模樣,便也知曉,他已是大限將至了。
“國師……”
啟和帝一見衛韞,便艱難地喚了一聲。
“陛下。”衛韞站在一旁,淡淡地應。
“朕,快不行了。”這位不願老去的皇帝,在此刻,才終於認清了現實,“果然,長生之道……不過是朕的妄想罷了。”
但他醒悟的太晚了。
為了他的這場長生夢,整個大周賠付了他的這個妄念,整整二十多年。
這期間,他懶政,怠政。
大興土木,修建道觀,幾乎快要掏空國庫。
沒有銀錢,便增加賦稅,沒有人,便強征壯力為其一己之私修建所謂的悟道之所,供奉太上真君。
也是為了他的這場長生夢,這天下死了多少被他稱其無用的道士。
因為服食金丹,他很多的時候還會變得癲狂。
於是禁宮裏,便又多添了多少奴才的冤魂。
觀啟和帝為帝的這數年,前幾年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或許是在那龍椅上坐得太久,聽了太多的諂媚之言,漸漸地他便開始不舍權力旁落,更不願束縛在必然的生老病死之間。
他想要自己永遠身處於權力的最高點,永遠地做這世間第一人。
但那怎麽可能?
“真沒想到,朕最後能依仗的,就隻有國師你了……”啟和帝忽然歎了一聲。
啟和帝從一開始,就是覬覦衛韞手中的驍騎令。
但他卻未料,信王發動宮變,最終舍身救駕的,竟還是衛韞。
或許是人之將死,此刻的啟和帝對待這位年輕國師時,便多了幾分善念,“朕希望,待朕死後,國師能好好輔佐太子。”
如今,他終於願意將這把龍椅,交到太子手中了。
“那驍騎軍,你能掌控一時,卻無法掌控一世,國師還是……將其交還於皇室罷。”
啟和帝以為自己這一番托孤之言,定能令自己眼前的這位年輕國師有所撼動。
可衛韞聽了他的話,卻是扯了一下唇角,神情稍冷。
果然,便是到了此刻,啟和帝還是不忘想要從他手裏拿迴驍騎令。
“太子犯下重罪,已被陛下下旨關在大理寺,難道陛下忘了?”
他不疾不徐地說了一句。
啟和帝在聽到他的這一句話時,便是一愣。
衛韞又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的人,如何能夠繼承大統?”
此時此刻,啟和帝瞪大雙眼,像是猜到了什麽似的,半晌後,他顫顫巍巍地伸手,神情變得很激動,“你,你難道……”
一直守在一旁的德裕公公像是也猜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他臉色大變,瑟瑟發抖,卻是不敢開口言語一個字。
衛韞冷眼瞧著躺在龍床上,那位連伸手都費勁的老皇帝,“陛下可還記得曾經這郢都,還有一個衛家?”
衛家?
啟和帝一聽,便想起了多年前,因為一樁大案牽連,而被他滅了滿門的衛國公一族。
“你,你是衛家的?”
啟和帝滿眼不敢置信。
當年衛家滿門,被他下令,已經全部處死,怎麽會還留有一個活口?
啟和帝思及衛韞此般年紀,當時也不過是一個孩子。
可他,到底是怎麽逃脫的?
啟和帝隻要這麽一想,便覺得尤其駭人。
故意顯露驍騎令的消息,故意引起他的注意,便是連當初救駕月是故意為之?
“你是想替衛家報仇?”
最終,啟和帝艱難出聲。
他死死地盯著眼前這位尚且年輕,且姿容絕世的國師,仿佛自己從未真正看透過他一般。
他原以為自己才是掌握全局的那一人,他以為他已將衛韞如螻蟻一般地捏在手裏。
卻不曾想,他早已引狼入室?
衛韞在聽見他的這句話時,便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似的。
他搖頭,嗓音沉冷寒涼,“一個衛家,如何值得?”
“我不過是想站上來看看,這世間最高處,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衛家大房與二房的確犯了重罪,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啟和帝下令殺的,卻是整個衛家的人。
許多未曾牽連其中的人,包括衛韞那位向來謹小慎微,生性懦弱的父親,都難逃一劫。
株連之罪,當真是這世上,最可笑的罪責。
衛韞此生,最恨株連。
所以無論是什麽時候,衛韞殺人,從不禍及其家人。
衛韞之所以一步步地爬上來,就是想要站在這世間最高的地方,得到最多的權力,掌握自己的生死。
不是為了整個衛家。
卻也是為了他的那位無辜慘死的父親,是為了他自己。
這一夜,啟和帝怒極吐血,再一次陷入了昏迷之中。
身為信王黨羽的丞相宋繼年,也在信王奪宮失敗的那一日,被太傅許地安給誅殺於丞相府中。
宋貴妃怒極,驚極,卻知大勢已去,唯有飲鴆自殺。
而和嵐長公主,早已在宮變前夕,死於尤皇後之手。
因為太子始終未被釋放,許地安多次與衛韞談話未果,偷偷與潛龍殿中的啟和帝取得了聯係,卻最終被和毓公主趙舒微攔了下來,並用計將許地安暗自聯絡的幾位手握兵權的武將誅殺,燒其糧草,壞其輜重,令其無法如許地安所預料的那般,如期地到達郢都。
許地安身死,太子仍被關在大理寺中,不見天日。
啟和帝聽聞此事,便知太子大勢已去,當場便氣得又吐了血。
如今的大權,都握在了國師衛韞的手裏。
郢都好像終於擁有了這些時日以來的第一個晴日。
天空蔚藍,層雲鋪散,淡金色的陽光灑下來,落在了衛韞的肩頭。
從梅園開始,再到後來的廚子,亦或是他時常給謝桃送來的小玩意,小零食,外頭漸漸還有了傳言,說南平侯府的世子爺,怕不是看上了國師府裏的表小姐。
為著這件事,齊霽還極有求生欲地跟衛韞解釋了多次,甚至還拍著胸脯保證,“你看上的姑娘,我可是不會動那歪心思的。”
“衛韞,你吃一點吧。”
謝桃索性站起來坐到了衛韞的身旁,拿了止箸上放著的筷子塞進他的手裏。
可衛韞握著筷子,抬眼看著眼前的謝桃時,他纖長的睫毛顫了一下,那雙眼睛裏像是一瞬之間多了幾分難以抑製的情緒。
手中的玉筷掉到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響,斷成了幾截。
衛韞抱住了坐在他身旁的女孩兒。
他的下顎抵在她的肩頭,那雙眼瞳裏仍有血絲,隱隱泛紅。
“桃桃……”
他開口時,嗓音又低又啞,竟還帶著幾分細微的哽咽。
謝桃什麽時候見衛韞這樣過?
在她眼中,他向來強大,仿佛無所不能,也從未在她眼前,顯露出這般脆弱的一麵。
她卻不知,
在這世間,能令衛韞在意的人很少。
從他的母親離世,父親被斬首的那一日始,從他後來在那個堪比無間地獄一般的地方被人背叛,暗算的那時候始,他在這世間,便再無任何在乎的人了。
但後來,卻到底多了一個齊霽。
齊霽在他心中,是恩人,更是摯友。
雖然他從未言明過。
而今,卻是再沒有機會了。
即便衛韞用了最極端的辦法,一刀刀地將信王折磨致死,即便他將信王私牢中守著的那些私兵全都殺了個精光,但他始終還是無法消解此刻心中的痛苦。
“如今,我隻剩你了。”
衛韞的指節緊緊地扣著謝桃的手臂。
在謝桃看不到的地方,他眼尾有透明的濕潤滑落在她肩頭,浸潤出一點深色的痕跡。
他仿佛,從未如此絕望過。
謝桃在那一瞬間,忍不住也掉了眼淚。
齊霽的死,也同樣令她無法接受。
直到桌上的飯菜涼透,兩個相擁的人都還是沒有放開彼此。
謝桃迴去後的當晚,衛韞便去禁宮之中,見了方才醒過來的啟和帝。
這位帝王躺在龍床上,不過短短幾日,便像是又蒼老了許多,那張麵容幾乎被褶皺填滿,一雙眼睛更是渾濁不堪。
他的氣息已經很弱了,唿吸的時候胸腔裏還有些雜亂的聲音。
任是誰見過這位帝王的這副模樣,便也知曉,他已是大限將至了。
“國師……”
啟和帝一見衛韞,便艱難地喚了一聲。
“陛下。”衛韞站在一旁,淡淡地應。
“朕,快不行了。”這位不願老去的皇帝,在此刻,才終於認清了現實,“果然,長生之道……不過是朕的妄想罷了。”
但他醒悟的太晚了。
為了他的這場長生夢,整個大周賠付了他的這個妄念,整整二十多年。
這期間,他懶政,怠政。
大興土木,修建道觀,幾乎快要掏空國庫。
沒有銀錢,便增加賦稅,沒有人,便強征壯力為其一己之私修建所謂的悟道之所,供奉太上真君。
也是為了他的這場長生夢,這天下死了多少被他稱其無用的道士。
因為服食金丹,他很多的時候還會變得癲狂。
於是禁宮裏,便又多添了多少奴才的冤魂。
觀啟和帝為帝的這數年,前幾年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或許是在那龍椅上坐得太久,聽了太多的諂媚之言,漸漸地他便開始不舍權力旁落,更不願束縛在必然的生老病死之間。
他想要自己永遠身處於權力的最高點,永遠地做這世間第一人。
但那怎麽可能?
“真沒想到,朕最後能依仗的,就隻有國師你了……”啟和帝忽然歎了一聲。
啟和帝從一開始,就是覬覦衛韞手中的驍騎令。
但他卻未料,信王發動宮變,最終舍身救駕的,竟還是衛韞。
或許是人之將死,此刻的啟和帝對待這位年輕國師時,便多了幾分善念,“朕希望,待朕死後,國師能好好輔佐太子。”
如今,他終於願意將這把龍椅,交到太子手中了。
“那驍騎軍,你能掌控一時,卻無法掌控一世,國師還是……將其交還於皇室罷。”
啟和帝以為自己這一番托孤之言,定能令自己眼前的這位年輕國師有所撼動。
可衛韞聽了他的話,卻是扯了一下唇角,神情稍冷。
果然,便是到了此刻,啟和帝還是不忘想要從他手裏拿迴驍騎令。
“太子犯下重罪,已被陛下下旨關在大理寺,難道陛下忘了?”
他不疾不徐地說了一句。
啟和帝在聽到他的這一句話時,便是一愣。
衛韞又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的人,如何能夠繼承大統?”
此時此刻,啟和帝瞪大雙眼,像是猜到了什麽似的,半晌後,他顫顫巍巍地伸手,神情變得很激動,“你,你難道……”
一直守在一旁的德裕公公像是也猜到了什麽不得了的事情,他臉色大變,瑟瑟發抖,卻是不敢開口言語一個字。
衛韞冷眼瞧著躺在龍床上,那位連伸手都費勁的老皇帝,“陛下可還記得曾經這郢都,還有一個衛家?”
衛家?
啟和帝一聽,便想起了多年前,因為一樁大案牽連,而被他滅了滿門的衛國公一族。
“你,你是衛家的?”
啟和帝滿眼不敢置信。
當年衛家滿門,被他下令,已經全部處死,怎麽會還留有一個活口?
啟和帝思及衛韞此般年紀,當時也不過是一個孩子。
可他,到底是怎麽逃脫的?
啟和帝隻要這麽一想,便覺得尤其駭人。
故意顯露驍騎令的消息,故意引起他的注意,便是連當初救駕月是故意為之?
“你是想替衛家報仇?”
最終,啟和帝艱難出聲。
他死死地盯著眼前這位尚且年輕,且姿容絕世的國師,仿佛自己從未真正看透過他一般。
他原以為自己才是掌握全局的那一人,他以為他已將衛韞如螻蟻一般地捏在手裏。
卻不曾想,他早已引狼入室?
衛韞在聽見他的這句話時,便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似的。
他搖頭,嗓音沉冷寒涼,“一個衛家,如何值得?”
“我不過是想站上來看看,這世間最高處,到底是個什麽樣子。”
衛家大房與二房的確犯了重罪,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啟和帝下令殺的,卻是整個衛家的人。
許多未曾牽連其中的人,包括衛韞那位向來謹小慎微,生性懦弱的父親,都難逃一劫。
株連之罪,當真是這世上,最可笑的罪責。
衛韞此生,最恨株連。
所以無論是什麽時候,衛韞殺人,從不禍及其家人。
衛韞之所以一步步地爬上來,就是想要站在這世間最高的地方,得到最多的權力,掌握自己的生死。
不是為了整個衛家。
卻也是為了他的那位無辜慘死的父親,是為了他自己。
這一夜,啟和帝怒極吐血,再一次陷入了昏迷之中。
身為信王黨羽的丞相宋繼年,也在信王奪宮失敗的那一日,被太傅許地安給誅殺於丞相府中。
宋貴妃怒極,驚極,卻知大勢已去,唯有飲鴆自殺。
而和嵐長公主,早已在宮變前夕,死於尤皇後之手。
因為太子始終未被釋放,許地安多次與衛韞談話未果,偷偷與潛龍殿中的啟和帝取得了聯係,卻最終被和毓公主趙舒微攔了下來,並用計將許地安暗自聯絡的幾位手握兵權的武將誅殺,燒其糧草,壞其輜重,令其無法如許地安所預料的那般,如期地到達郢都。
許地安身死,太子仍被關在大理寺中,不見天日。
啟和帝聽聞此事,便知太子大勢已去,當場便氣得又吐了血。
如今的大權,都握在了國師衛韞的手裏。
郢都好像終於擁有了這些時日以來的第一個晴日。
天空蔚藍,層雲鋪散,淡金色的陽光灑下來,落在了衛韞的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