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章把外頭的大衣裳脫了,洗了手,坐下接了妻子遞過來的熱茶喝了一口方道:“不是買的。”
蘇氏更奇怪了:“不是買的,還能是半道上撿的不成,光瞧這外頭的盒子也知道是值些銀子的,你快告訴我哪兒撿的,迴頭我也撿去。”
葉全章慣知道妻子的性子,搖搖頭直接道:“今日去水寨大營,齊王殿下賜給葉府老夫人兩盒點心,說是觀潮閣的,臨迴來前,葉大人硬塞給了我一盒,不等我推辭就走了。”
蘇氏:“怪不得這盒子瞅著都金貴呢,原來是觀潮閣的點心啊。”
葉全章奇怪的道:“你知道觀潮閣?”
蘇氏:“以前隻聽過名兒,都說是嶽州城名氣最大的館子,前些日子聽宋夫人說起,這觀潮閣不光名氣大,還牛的不行,貴的要死,一桌席麵從上百兩到上千兩的都有,把我嚇得,天老爺,這麽貴的席麵誰去吃啊,宋夫人笑的不行,說就這還得提前三個月訂呢,怪不得街上都是館子呢,原來這麽賺啊,這盒點心既是觀潮閣的,也不知多少銀子,不行,這麽金貴的東西,可不能吃,等我明兒掃聽掃聽再說。”說著叫了婆子來吩咐收好,還特意囑咐別讓傻姑跟傻婆瞧見,免得她們倆偷著吃了。
葉全章暗暗搖頭,左不過一盒點心,竟當成了寶貝,想起葉全豐的話,便道:“棠兒呢?”
蘇氏:“自是在她自己屋裏呢。”
葉全章站起來就要往外走,蘇氏急忙攔住他:“你做什麽?”
葉全章:“我去瞧瞧她。”
蘇氏按著他坐迴去道:“今兒她在濟民堂教那些婦人分辨藥材,累了整整一日,你就別去了,讓她好好歇歇。”
葉全章往窗外看了看,天色已然暗了下來,不免有些心疼:“棠兒在老君觀坐診,已不輕鬆,難得在家歇上一日,你怎拖著她去濟民堂?”
蘇氏:“你自己閨女什麽性子你這當爹的不清楚怎的,我若不拖她去濟民堂,不定又跑哪兒去了,豈會老實的在家裏待著。”
葉全章語塞,半晌兒方道:“棠兒這性子我瞧著倒好,能行醫坐診,為百姓醫病,有什麽不好的,你做什麽非攔著她。”
蘇氏白了丈夫一眼:“ 咱們是她的爹娘,女兒什麽樣兒自是都能包容,可外人呢,她到底是個未出閣的姑娘,將來怎麽嫁人,難道你還真想讓她當一輩子老姑娘不成。”說著歎了口氣:“縱她不是我親生的,卻跟親生的沒兩樣,我這當娘的總得替她的終身打算,說到這個,我倒是想起一個合適的來,那個慶福堂的少東家你還記得不,我瞧著他對咱們棠兒有那麽點兒意思,又都是大夫,想來不會嫌棄棠兒拋頭露麵,隻是不知他家裏什麽境況?訂沒訂過親?你說迴頭我讓秦夫人去探探他的口風如何。”
葉全章:“那個,我書房裏還有些公務。”撂下話快步走了。
蘇氏自是知道丈夫是不想聽自己說這些,哼了一聲,女兒的親事還得自己操持才行,要不然,等好婆家都被人挑走了,再著急可就晚了。
第171章虛驚一場
當娘的著急, 女兒卻一點兒都不急, 棠梨今兒在濟民堂教那些漁民辨認藥草, 忙了正正一日,著實有些累了, 家來草草吃了碗便打算泡個熱水澡, 好好睡上一覺, 明兒好有精神去老君觀看診。
自打來了這裏,棠梨倒是很適應, 唯有洗澡有些麻煩, 作為現代人天天洗澡已經成了習慣,可在這裏洗澡卻是個大工程, 需把浴桶抬到屋裏,然後燒水,再把熱水一桶一桶的提進來倒進浴桶中,洗個澡得準備半天, 所以棠梨隻能改了自己日日沐浴的習慣,且很少泡澡。
畢竟她泡一個澡,梅婆婆甘草幾個得馬不停蹄的忙活半天,心裏著實過意不去,今兒是因梅婆婆一早就準備好了, 加之的確有些乏累,才奢侈了一迴。
本來她這小院旁邊有個閑屋子是辟做浴房的, 隻是如今正是隆冬, 那屋裏未點炭火, 冷的緊,不如內寢暖和,梅婆婆便讓甘草多把浴桶抬進了屋裏,擱在屏風後,怕棠梨著涼又挪了兩個燒的旺旺的炭盆子進來。
其實浴桶裏熱氣蒸騰,便不添這兩個炭盆子也不會冷,家裏人都知棠梨沐浴之時不喜有人伺候,準備齊全之後,便都退了出去。
等人都出去了,棠梨利落了脫了衣裳,便跳進了浴桶,靠著桶壁坐下,頭枕在桶沿上搭的巾帕上,舒服籲了口氣,隻覺人生這一刻都圓滿了,想想忽覺那些整日勾心鬥角岌岌於功名利祿的人,圖的什麽,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夜臥不過三尺,官做的再大又有何用,反倒越做越貪,越貪越不足,便做到一品大員也不會滿足,一生皆如此,有何快樂可言,所以說知足常樂啊。
棠梨心有所感,喃喃吐出這幾個字來,卻忽聽有人接道“若世上的人都如你這般,當真就天下太平了。”
棠梨嚇了一跳,差點兒就尖叫出聲,卻聽出了這人的聲音,到了嗓子眼的聲音硬是咽了迴去,急忙伸手拽下桶沿上的巾帕下來,雖說這巾帕遮不住什麽,但總好過沒有。
棠梨下意識往水裏縮了縮,瞪向屏風,她房裏的這屏風是老夫人讓人送過來的,屏風雖不算稀罕,上頭的繡工卻極難得,是蘇州的雙麵繡,一麵是不畏冰雪,盛放的紅梅,一麵是夏日苒苒的風荷,一座屏風兩個節氣,聽梅婆婆說這屏風老夫人壓箱底兒的好東西,當年大姑娘出嫁的時候,都沒舍得給。
因老夫人這份心意,棠梨不好不收,便擺在了自己的內寢裏,當個隔扇使喚,如今是冬天便讓荷花這一麵朝裏,自己在屋裏看著這搖曳的風荷,遙想一下夏天,也是一種樂趣。
可惜如今半分樂趣也尋不見了,那苒苒的風荷之間映出了一個修長而冷肅的剪影,正是齊王殿下,饒是棠梨的的好脾氣也不禁有些惱“聖人雲非禮勿視,齊王殿下貴為親王又是當朝皇叔,身份貴重,莫非連聖人之言都不知嗎?”
齊王卻輕笑了一聲道“本王是帶兵的將軍並非那些讀書人,隻需熟讀兵法戰策,至於聖人之言教化之功,該是朝堂上那些文官操心之事。”
棠梨不免氣結,他堂堂的齊王殿下,文韜武略,早就名聲在外了,這會兒卻說自己隻知兵法,不知聖人之言,這不明擺著耍無賴嗎。
且是如此堂而皇之大言不慚的耍無賴,真令人無語。
棠梨微微吸了口氣道“那殿下總之男女有別吧,此處乃棠梨閨房內寢,外男貿然進入,是不是有些不妥。”
齊王點點頭“外男夜入閨閣內寢著實不妥。”
棠梨“既如此,殿下請吧。”
齊王卻笑了“我今兒是特意來跟你辭行的,若走了,如何辭行。”
棠梨微愣了一下“辭行?”
齊王“我來嶽州是奉皇命巡水寨大營的,如今差事了了,自然要迴京複命,兼之年關將至,府中有些事需我親自料理。”
棠梨心裏頗為納悶,自己跟他一不沾親二不帶故的,他走便走唄,做什麽特意來跟自己辭行,且還深夜如此潛入內寢,堂堂的齊王殿下跟個采花賊一般,怎麽想怎麽荒唐。
可他非說來辭行的,自己能如何,若是喊人,驚動了爹娘,真要是碰上了,到時候如何收場,或許他正是拿準了這一點,知道自己不會聲張,才會堂而皇之的進來。
為今之計也隻能應付過去了事,想到此,棠梨道“那棠梨在此祝殿下一路順風。”
棠梨話音剛落,忽見那剪影轉了過來,雖知擱著屏風,自己又縮在浴桶之中,他並不會看倒,但棠梨仍下意識避了避“夜深了,殿下還是早些迴去歇息的好。”
齊王卻道“當日在觀潮閣你為我行針之時,也未見你怕過,今日怕什麽,是怕本王失禮嗎?”
棠梨心道,這不是明知故問嗎,你若還知道禮,豈會半夜跑到女子的閨閣內寢來。
棠梨“觀潮閣跟今日如何能一樣?”
齊王“怎麽不一樣?”
棠梨“在觀潮閣我是大夫,你是病人,我為你行針是治病。”
齊王點點頭“哦,如此說來是有些不同,不過在觀潮閣你我之間並無屏風遮擋,如今隔著屏風說話,倒有些不便。”
棠梨嚇了一跳“你,你要做什麽?”
齊王“我不過與你說笑罷了,本王雖是帶兵之人,基本的禮節還是知道的,隻是想到這一迴京便要數月,心中惦念,我走了你可會惦念?”
棠梨“殿下此次來嶽州巡營 ,又帶兵威懾了水寇,令那些水寇不敢再上岸劫掠,此等功績,嶽州百姓定會時時惦念。”
齊王“本王又未問嶽州百姓,本王問的是你,葉棠梨,本王走後你可會惦念本王?”
棠梨一滯“殿下此言,棠梨有些不明,殿下迴京複命是正事,何談惦念,且以殿下身份本來就不會在嶽州久留,若殿下擔心你的寒熱之疾,大可不必,如今殿□□內的寒邪熱毒已清,頑疾自愈,日後斷不會再犯……”
棠梨說完,外麵好一陣沉默,棠梨仿佛都能聽見自己咚咚的心跳聲,他要做什麽,他想做什麽,自己竟有些慌亂。
過了半晌忽聽外麵的齊王仿佛歎了口氣“以你的聰慧,想來不會不知我的心意,你既如此,我也不逼你,咱們來日方長 ,本王從不信緣份之說,可自從遇到你卻由不得我不信了,葉棠梨不管你怎麽想,此一生你都是本王的,這是天定的緣份,待到你我大婚之日,本王倒要看看你還能避到何處。”
棠梨覺得這齊王是瘋了不成,自己跟他哪來的什麽緣份,有也是孽緣,還大婚,誰跟他大婚,正要反駁,抬頭卻發現人已經不再了。
棠梨飛快跳出來,套上衣裳出去,哪還有人,卻發現自己放在桌上平日塗鴉的宣紙不見了,不禁暗道,這齊王也不是什麽毛病,堂堂的親王卻非要當小賊,當小賊還罷了,說了一堆有的沒的胡話。
不過,這個□□煩終是走了,而且還帶走了二皇子那個小麻煩,棠梨可不想被那混世魔王纏住,自己知道的那點兒東西,能告訴他的都告訴了,至於他能不能成功就跟自己無關了,這倆麻煩一走自己也能消停了,雖今兒晚上虛驚一場,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第172章成藥方子
齊王來的時候悄無聲息, 走的時候卻大張旗鼓著實熱鬧了一番, 便棠梨在山上的老君觀都隱約聽見了送行的鑼鼓聲, 那些小道童愛熱鬧,紛紛登到高處眺望山下的大熱鬧, 就連求醫看診的人都不多, 棠梨倒落了個清閑。
餘星闌執壺倒了碗茶遞給她“ 葉大夫不去瞧熱鬧?”
棠梨啜了口茶水“餘大夫不也沒去嗎?”
餘星闌搖頭“我可不是不去, 是去不了,齊王殿下跟二皇子皆是天潢貴胄, 星闌一屆草民哪有送行的資格。”
棠梨看了他一眼“這聽著可不大像你。”
餘星闌挑了挑眉“怎麽?”
棠梨“據我所了解, 餘大夫並非妄自菲薄之人,況若論出身餘家也是累世的望族。”
望族?餘星闌苦笑了一聲“曾經的望族罷了。”
棠梨拖著下巴“都說興衰乃是定數, 我倒覺得事在人為,不說別人就說你們餘家也並非一氣兒的興衰吧,縱觀古今能開上百年的字號已是了不得了,而你家的慶福堂卻綿延了數百年, 曆經兩朝,即便如今大不如前仍穩坐醫藥行的頭把交椅,這數百年中也並非一直興盛,也有衰敗落魄,但餘家人並未放棄, 終是保住了慶福堂的招牌,並綿延至今, 慶福堂這塊數百年的金字招牌凝結著你們餘家多少祖輩的心血, 想來算都算不清了, 若是這些祖輩的先賢在衰敗之時隨波逐流,想必也便沒有今日的慶福堂了,所以,何必妄自菲薄,何必追憶過去,把握現在,盡力而為,說不準便能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來,想來當日慶福堂初開之時,餘家的先祖也想不到有朝一日慶福堂會成為天下第一的藥號吧。”
餘星闌愣了好一會兒,是啊,自己從祖父手中接過慶福堂那日起,便給了自己太大壓力,這些壓力是因慶福堂曾經那般興盛,前朝時出過數位皇後,慶福堂更是開有上百家分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如此興盛的慶福堂,自己雖未親曆盛世,卻常聽族中的老人們提起,便提便歎息如今的餘家大不如前。
餘星闌背負著振興餘家的使命,讓他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有前朝餘家所達到的高度在哪兒擺著,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做不到,讓餘家恢複昔日的榮光。
做不到卻又不得不做,這才是最難的,這些事不能說與別人亦不能自己開解,一直悶在心裏成了死結,而今天餘星闌才知道即便是死結隻要方法對,也能迎刃而解,就如看病,不對症的藥吃多少也無用,若對症即可藥到病除。
而棠梨今日幾句話便是最對症的藥,故此自己才有醍醐灌頂之感,是了,他何必在意以前的慶福堂如何,如今慶福堂在他手中,這片天地便是他的,隻要他盡力而為無愧於心便也無愧於餘家的列祖列宗了,況,她說的不錯,事在人為,餘家的先祖能做的事,自己如何不能。
想到此,心中這些年所積壁壘頓時一掃而空,說不出的輕鬆,他整了整衣裳,鄭重的一躬到底“星闌多謝葉大夫點撥,令星闌撥雲見日。”
棠梨往旁邊避開道“餘大夫何用如此,這是你的家事,外人本不該多言,你不怪我多管閑事就好了,況,慶福堂牽頭在竹山縣收購藥材之事,我還未謝餘大夫呢。”
餘星闌“這些不過小事,且竹山縣的藥材品相佳,藥效也好,是極難得的好藥材,慶福堂收上來正好配置成藥。”
棠梨“怪不得都說慶福堂的成藥好呢,果真是真材實料。”
餘星闌“葉大夫醫術高明,這成藥藥效好,雖跟藥材品質有一定關係,但最有用的還是配藥的方子,餘家這數百年的所遺留下的方子雖有效,可惜品類太少,聽祖父說先前餘家興盛之時,成藥的品類可達上百種,可惜動蕩年間遺失了許多,如今剩下的也不過一半,還有一些殘缺的,祖父這些年除了行醫便是填補這些殘缺的藥方,隻不過祖父雖在醫道上有所建樹,卻不如餘家先祖,所以有些力不從心。”說著看了棠梨一眼,那眼中的殷切實在太過明顯,隻是不好當麵說出口才停住了話頭。
棠梨自是明白他的意思,開口道“若餘大夫不嫌棄,棠梨倒願意略盡綿薄之力。”
餘星闌雖是這麽想的,可也未想棠梨如此痛快的答應下來,忙道“葉大夫此話當真?”
棠梨點頭“自是真的,隻不過這些成藥方子雖然殘缺卻也是你餘家的傳家秘方,給我一個外人瞧,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餘星闌忙道“葉大夫說笑了,以葉大夫的醫術,這些方子實在算不得什麽秘方,況還是殘缺的,若能補齊,葉大夫便是我慶福堂的大貴人。”
棠梨“貴人可不敢當,隻不過我也是有私心的,咱們當大夫的便是一日裏不停的看診,又能看多少病人呢,且如今的大夫有多少是精通醫術的,又有多少是濫竽充數的,而求醫的人又如何能分辨這些,隻是靠運氣罷了,趕上好大夫病治好了還罷了,若趕上個庸醫,延誤了病情,便可能有性命之憂,且診費也不低,富貴人家自不會在意這些,但那些窮老百姓,一年辛苦到頭也攢不了幾個錢,哪裏舍得看病,有病了也大都忍著,如此小病忍成了大病,若是成藥的品類多,價格也不高,尋常人家都能負擔的起,有個尋常病症,便可買成藥家去服用,如此既能省了看診的費用,也能治好病,豈非一大好事。”
餘星闌目光晶亮“聽祖父說慶福堂初開之時並不售賣成藥,後來是我們先祖有位二姑娘廣征民間驗方匯總,提煉驗證,總結出一百個成藥方子來,並開設了藥廠,趕上那年鬧瘟疫,慶福堂布施的成藥救了數萬百姓,也成就了慶福堂這塊金字招牌,先祖做成藥之初也如葉大夫一般想法。”
棠梨倒是聽過這位二姑娘,後來當了皇後,因她慶福堂到達了頂峰,造就了煊赫的餘家,也成就了她自己的傳奇。
未想到,自己跟這位傳奇人物的想法卻不謀而合,難道這就是緣份。
不管是不是緣份,這件事都是棠梨要做的事,不是因為慶福堂也不是因為餘家,是她發自內心想去做的事,她知道,這件事做好了能惠及更多百姓,比她在老君觀做義診有用的多。
第173章 知府求醫
至於齊王迴京又與自己有何幹係呢, 心中明白卻偶爾也會想起那夜的情景,他就坐在那兒, 自己跟他隻一屏之隔,雖看不清他的神情如何, 但屏風上映出的輪廓卻異常清晰,不同於以往的冷硬,甚至看起來有些溫柔,且他說話的語氣也與往常也大不相同,雖從京城開始齊王對自己便有些異樣, 卻也是守禮的,可那夜他的語氣極為親近,在講究禮法的大梁,他那樣的語氣是極為不妥的, 不過若非采花賊, 誰會夜間進入女子閨房。
想到此, 棠梨不覺有些懊惱, 也不知自己是怎麽招惹上這麽個□□煩的,之所以稱為麻煩,是因棠梨有種直覺, 自己跟他以後還有牽扯。
棠梨微微搖了搖頭, 自己擔心這些做什麽,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人生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各式各樣的問題就如一座座山峰, 不管多高多險,隻要想便都能翻過去。
想明白了,棠梨頓覺輕鬆了許多,可見人大多是自尋煩惱,想開了,便也不在煩惱,且事情太多也沒空閑讓她煩惱,棠梨要在老君觀坐診,不去老君觀的時候,還需去給自己那些老病號複診,且年關將近,家裏也忙了起來,今年便宜娘心氣兒高,還沒到小年呢,就操持了起來,帶著人把整個後衙打掃了幾遍,把嶄新的燈籠都掛了起來,院子裏光禿禿的樹枝子上都纏了特意剪的葉子跟花,這是傻婆婆的手藝,用紙做成的葉子和花,惟妙惟肖,夜裏,廊下的燈一打,紅花綠葉喜慶非常。
傻婆婆剛來葉家的時候有些膽小,過了些日子,便熟了,雖還是有些傻兮兮的卻自在了許多,跟傻姑湊在一起一時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一時便咯咯咯的笑了起來,也不知笑什麽,可笑聲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就連便宜娘都說,聽見她們笑,心情都覺敞亮了。
棠梨一進後衙便聽見傻婆婆的笑聲,雖說年紀一大把了,可傻婆婆的笑聲卻始終如少女一般清亮好聽,目光往旁邊爹娘的院子看了看,唇角彎了彎,看來娘很喜歡傻婆婆。
蘇氏更奇怪了:“不是買的,還能是半道上撿的不成,光瞧這外頭的盒子也知道是值些銀子的,你快告訴我哪兒撿的,迴頭我也撿去。”
葉全章慣知道妻子的性子,搖搖頭直接道:“今日去水寨大營,齊王殿下賜給葉府老夫人兩盒點心,說是觀潮閣的,臨迴來前,葉大人硬塞給了我一盒,不等我推辭就走了。”
蘇氏:“怪不得這盒子瞅著都金貴呢,原來是觀潮閣的點心啊。”
葉全章奇怪的道:“你知道觀潮閣?”
蘇氏:“以前隻聽過名兒,都說是嶽州城名氣最大的館子,前些日子聽宋夫人說起,這觀潮閣不光名氣大,還牛的不行,貴的要死,一桌席麵從上百兩到上千兩的都有,把我嚇得,天老爺,這麽貴的席麵誰去吃啊,宋夫人笑的不行,說就這還得提前三個月訂呢,怪不得街上都是館子呢,原來這麽賺啊,這盒點心既是觀潮閣的,也不知多少銀子,不行,這麽金貴的東西,可不能吃,等我明兒掃聽掃聽再說。”說著叫了婆子來吩咐收好,還特意囑咐別讓傻姑跟傻婆瞧見,免得她們倆偷著吃了。
葉全章暗暗搖頭,左不過一盒點心,竟當成了寶貝,想起葉全豐的話,便道:“棠兒呢?”
蘇氏:“自是在她自己屋裏呢。”
葉全章站起來就要往外走,蘇氏急忙攔住他:“你做什麽?”
葉全章:“我去瞧瞧她。”
蘇氏按著他坐迴去道:“今兒她在濟民堂教那些婦人分辨藥材,累了整整一日,你就別去了,讓她好好歇歇。”
葉全章往窗外看了看,天色已然暗了下來,不免有些心疼:“棠兒在老君觀坐診,已不輕鬆,難得在家歇上一日,你怎拖著她去濟民堂?”
蘇氏:“你自己閨女什麽性子你這當爹的不清楚怎的,我若不拖她去濟民堂,不定又跑哪兒去了,豈會老實的在家裏待著。”
葉全章語塞,半晌兒方道:“棠兒這性子我瞧著倒好,能行醫坐診,為百姓醫病,有什麽不好的,你做什麽非攔著她。”
蘇氏白了丈夫一眼:“ 咱們是她的爹娘,女兒什麽樣兒自是都能包容,可外人呢,她到底是個未出閣的姑娘,將來怎麽嫁人,難道你還真想讓她當一輩子老姑娘不成。”說著歎了口氣:“縱她不是我親生的,卻跟親生的沒兩樣,我這當娘的總得替她的終身打算,說到這個,我倒是想起一個合適的來,那個慶福堂的少東家你還記得不,我瞧著他對咱們棠兒有那麽點兒意思,又都是大夫,想來不會嫌棄棠兒拋頭露麵,隻是不知他家裏什麽境況?訂沒訂過親?你說迴頭我讓秦夫人去探探他的口風如何。”
葉全章:“那個,我書房裏還有些公務。”撂下話快步走了。
蘇氏自是知道丈夫是不想聽自己說這些,哼了一聲,女兒的親事還得自己操持才行,要不然,等好婆家都被人挑走了,再著急可就晚了。
第171章虛驚一場
當娘的著急, 女兒卻一點兒都不急, 棠梨今兒在濟民堂教那些漁民辨認藥草, 忙了正正一日,著實有些累了, 家來草草吃了碗便打算泡個熱水澡, 好好睡上一覺, 明兒好有精神去老君觀看診。
自打來了這裏,棠梨倒是很適應, 唯有洗澡有些麻煩, 作為現代人天天洗澡已經成了習慣,可在這裏洗澡卻是個大工程, 需把浴桶抬到屋裏,然後燒水,再把熱水一桶一桶的提進來倒進浴桶中,洗個澡得準備半天, 所以棠梨隻能改了自己日日沐浴的習慣,且很少泡澡。
畢竟她泡一個澡,梅婆婆甘草幾個得馬不停蹄的忙活半天,心裏著實過意不去,今兒是因梅婆婆一早就準備好了, 加之的確有些乏累,才奢侈了一迴。
本來她這小院旁邊有個閑屋子是辟做浴房的, 隻是如今正是隆冬, 那屋裏未點炭火, 冷的緊,不如內寢暖和,梅婆婆便讓甘草多把浴桶抬進了屋裏,擱在屏風後,怕棠梨著涼又挪了兩個燒的旺旺的炭盆子進來。
其實浴桶裏熱氣蒸騰,便不添這兩個炭盆子也不會冷,家裏人都知棠梨沐浴之時不喜有人伺候,準備齊全之後,便都退了出去。
等人都出去了,棠梨利落了脫了衣裳,便跳進了浴桶,靠著桶壁坐下,頭枕在桶沿上搭的巾帕上,舒服籲了口氣,隻覺人生這一刻都圓滿了,想想忽覺那些整日勾心鬥角岌岌於功名利祿的人,圖的什麽,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夜臥不過三尺,官做的再大又有何用,反倒越做越貪,越貪越不足,便做到一品大員也不會滿足,一生皆如此,有何快樂可言,所以說知足常樂啊。
棠梨心有所感,喃喃吐出這幾個字來,卻忽聽有人接道“若世上的人都如你這般,當真就天下太平了。”
棠梨嚇了一跳,差點兒就尖叫出聲,卻聽出了這人的聲音,到了嗓子眼的聲音硬是咽了迴去,急忙伸手拽下桶沿上的巾帕下來,雖說這巾帕遮不住什麽,但總好過沒有。
棠梨下意識往水裏縮了縮,瞪向屏風,她房裏的這屏風是老夫人讓人送過來的,屏風雖不算稀罕,上頭的繡工卻極難得,是蘇州的雙麵繡,一麵是不畏冰雪,盛放的紅梅,一麵是夏日苒苒的風荷,一座屏風兩個節氣,聽梅婆婆說這屏風老夫人壓箱底兒的好東西,當年大姑娘出嫁的時候,都沒舍得給。
因老夫人這份心意,棠梨不好不收,便擺在了自己的內寢裏,當個隔扇使喚,如今是冬天便讓荷花這一麵朝裏,自己在屋裏看著這搖曳的風荷,遙想一下夏天,也是一種樂趣。
可惜如今半分樂趣也尋不見了,那苒苒的風荷之間映出了一個修長而冷肅的剪影,正是齊王殿下,饒是棠梨的的好脾氣也不禁有些惱“聖人雲非禮勿視,齊王殿下貴為親王又是當朝皇叔,身份貴重,莫非連聖人之言都不知嗎?”
齊王卻輕笑了一聲道“本王是帶兵的將軍並非那些讀書人,隻需熟讀兵法戰策,至於聖人之言教化之功,該是朝堂上那些文官操心之事。”
棠梨不免氣結,他堂堂的齊王殿下,文韜武略,早就名聲在外了,這會兒卻說自己隻知兵法,不知聖人之言,這不明擺著耍無賴嗎。
且是如此堂而皇之大言不慚的耍無賴,真令人無語。
棠梨微微吸了口氣道“那殿下總之男女有別吧,此處乃棠梨閨房內寢,外男貿然進入,是不是有些不妥。”
齊王點點頭“外男夜入閨閣內寢著實不妥。”
棠梨“既如此,殿下請吧。”
齊王卻笑了“我今兒是特意來跟你辭行的,若走了,如何辭行。”
棠梨微愣了一下“辭行?”
齊王“我來嶽州是奉皇命巡水寨大營的,如今差事了了,自然要迴京複命,兼之年關將至,府中有些事需我親自料理。”
棠梨心裏頗為納悶,自己跟他一不沾親二不帶故的,他走便走唄,做什麽特意來跟自己辭行,且還深夜如此潛入內寢,堂堂的齊王殿下跟個采花賊一般,怎麽想怎麽荒唐。
可他非說來辭行的,自己能如何,若是喊人,驚動了爹娘,真要是碰上了,到時候如何收場,或許他正是拿準了這一點,知道自己不會聲張,才會堂而皇之的進來。
為今之計也隻能應付過去了事,想到此,棠梨道“那棠梨在此祝殿下一路順風。”
棠梨話音剛落,忽見那剪影轉了過來,雖知擱著屏風,自己又縮在浴桶之中,他並不會看倒,但棠梨仍下意識避了避“夜深了,殿下還是早些迴去歇息的好。”
齊王卻道“當日在觀潮閣你為我行針之時,也未見你怕過,今日怕什麽,是怕本王失禮嗎?”
棠梨心道,這不是明知故問嗎,你若還知道禮,豈會半夜跑到女子的閨閣內寢來。
棠梨“觀潮閣跟今日如何能一樣?”
齊王“怎麽不一樣?”
棠梨“在觀潮閣我是大夫,你是病人,我為你行針是治病。”
齊王點點頭“哦,如此說來是有些不同,不過在觀潮閣你我之間並無屏風遮擋,如今隔著屏風說話,倒有些不便。”
棠梨嚇了一跳“你,你要做什麽?”
齊王“我不過與你說笑罷了,本王雖是帶兵之人,基本的禮節還是知道的,隻是想到這一迴京便要數月,心中惦念,我走了你可會惦念?”
棠梨“殿下此次來嶽州巡營 ,又帶兵威懾了水寇,令那些水寇不敢再上岸劫掠,此等功績,嶽州百姓定會時時惦念。”
齊王“本王又未問嶽州百姓,本王問的是你,葉棠梨,本王走後你可會惦念本王?”
棠梨一滯“殿下此言,棠梨有些不明,殿下迴京複命是正事,何談惦念,且以殿下身份本來就不會在嶽州久留,若殿下擔心你的寒熱之疾,大可不必,如今殿□□內的寒邪熱毒已清,頑疾自愈,日後斷不會再犯……”
棠梨說完,外麵好一陣沉默,棠梨仿佛都能聽見自己咚咚的心跳聲,他要做什麽,他想做什麽,自己竟有些慌亂。
過了半晌忽聽外麵的齊王仿佛歎了口氣“以你的聰慧,想來不會不知我的心意,你既如此,我也不逼你,咱們來日方長 ,本王從不信緣份之說,可自從遇到你卻由不得我不信了,葉棠梨不管你怎麽想,此一生你都是本王的,這是天定的緣份,待到你我大婚之日,本王倒要看看你還能避到何處。”
棠梨覺得這齊王是瘋了不成,自己跟他哪來的什麽緣份,有也是孽緣,還大婚,誰跟他大婚,正要反駁,抬頭卻發現人已經不再了。
棠梨飛快跳出來,套上衣裳出去,哪還有人,卻發現自己放在桌上平日塗鴉的宣紙不見了,不禁暗道,這齊王也不是什麽毛病,堂堂的親王卻非要當小賊,當小賊還罷了,說了一堆有的沒的胡話。
不過,這個□□煩終是走了,而且還帶走了二皇子那個小麻煩,棠梨可不想被那混世魔王纏住,自己知道的那點兒東西,能告訴他的都告訴了,至於他能不能成功就跟自己無關了,這倆麻煩一走自己也能消停了,雖今兒晚上虛驚一場,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第172章成藥方子
齊王來的時候悄無聲息, 走的時候卻大張旗鼓著實熱鬧了一番, 便棠梨在山上的老君觀都隱約聽見了送行的鑼鼓聲, 那些小道童愛熱鬧,紛紛登到高處眺望山下的大熱鬧, 就連求醫看診的人都不多, 棠梨倒落了個清閑。
餘星闌執壺倒了碗茶遞給她“ 葉大夫不去瞧熱鬧?”
棠梨啜了口茶水“餘大夫不也沒去嗎?”
餘星闌搖頭“我可不是不去, 是去不了,齊王殿下跟二皇子皆是天潢貴胄, 星闌一屆草民哪有送行的資格。”
棠梨看了他一眼“這聽著可不大像你。”
餘星闌挑了挑眉“怎麽?”
棠梨“據我所了解, 餘大夫並非妄自菲薄之人,況若論出身餘家也是累世的望族。”
望族?餘星闌苦笑了一聲“曾經的望族罷了。”
棠梨拖著下巴“都說興衰乃是定數, 我倒覺得事在人為,不說別人就說你們餘家也並非一氣兒的興衰吧,縱觀古今能開上百年的字號已是了不得了,而你家的慶福堂卻綿延了數百年, 曆經兩朝,即便如今大不如前仍穩坐醫藥行的頭把交椅,這數百年中也並非一直興盛,也有衰敗落魄,但餘家人並未放棄, 終是保住了慶福堂的招牌,並綿延至今, 慶福堂這塊數百年的金字招牌凝結著你們餘家多少祖輩的心血, 想來算都算不清了, 若是這些祖輩的先賢在衰敗之時隨波逐流,想必也便沒有今日的慶福堂了,所以,何必妄自菲薄,何必追憶過去,把握現在,盡力而為,說不準便能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來,想來當日慶福堂初開之時,餘家的先祖也想不到有朝一日慶福堂會成為天下第一的藥號吧。”
餘星闌愣了好一會兒,是啊,自己從祖父手中接過慶福堂那日起,便給了自己太大壓力,這些壓力是因慶福堂曾經那般興盛,前朝時出過數位皇後,慶福堂更是開有上百家分號,是當時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如此興盛的慶福堂,自己雖未親曆盛世,卻常聽族中的老人們提起,便提便歎息如今的餘家大不如前。
餘星闌背負著振興餘家的使命,讓他幾乎有些喘不過氣來,有前朝餘家所達到的高度在哪兒擺著,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做不到,讓餘家恢複昔日的榮光。
做不到卻又不得不做,這才是最難的,這些事不能說與別人亦不能自己開解,一直悶在心裏成了死結,而今天餘星闌才知道即便是死結隻要方法對,也能迎刃而解,就如看病,不對症的藥吃多少也無用,若對症即可藥到病除。
而棠梨今日幾句話便是最對症的藥,故此自己才有醍醐灌頂之感,是了,他何必在意以前的慶福堂如何,如今慶福堂在他手中,這片天地便是他的,隻要他盡力而為無愧於心便也無愧於餘家的列祖列宗了,況,她說的不錯,事在人為,餘家的先祖能做的事,自己如何不能。
想到此,心中這些年所積壁壘頓時一掃而空,說不出的輕鬆,他整了整衣裳,鄭重的一躬到底“星闌多謝葉大夫點撥,令星闌撥雲見日。”
棠梨往旁邊避開道“餘大夫何用如此,這是你的家事,外人本不該多言,你不怪我多管閑事就好了,況,慶福堂牽頭在竹山縣收購藥材之事,我還未謝餘大夫呢。”
餘星闌“這些不過小事,且竹山縣的藥材品相佳,藥效也好,是極難得的好藥材,慶福堂收上來正好配置成藥。”
棠梨“怪不得都說慶福堂的成藥好呢,果真是真材實料。”
餘星闌“葉大夫醫術高明,這成藥藥效好,雖跟藥材品質有一定關係,但最有用的還是配藥的方子,餘家這數百年的所遺留下的方子雖有效,可惜品類太少,聽祖父說先前餘家興盛之時,成藥的品類可達上百種,可惜動蕩年間遺失了許多,如今剩下的也不過一半,還有一些殘缺的,祖父這些年除了行醫便是填補這些殘缺的藥方,隻不過祖父雖在醫道上有所建樹,卻不如餘家先祖,所以有些力不從心。”說著看了棠梨一眼,那眼中的殷切實在太過明顯,隻是不好當麵說出口才停住了話頭。
棠梨自是明白他的意思,開口道“若餘大夫不嫌棄,棠梨倒願意略盡綿薄之力。”
餘星闌雖是這麽想的,可也未想棠梨如此痛快的答應下來,忙道“葉大夫此話當真?”
棠梨點頭“自是真的,隻不過這些成藥方子雖然殘缺卻也是你餘家的傳家秘方,給我一個外人瞧,是不是有些不妥當。”
餘星闌忙道“葉大夫說笑了,以葉大夫的醫術,這些方子實在算不得什麽秘方,況還是殘缺的,若能補齊,葉大夫便是我慶福堂的大貴人。”
棠梨“貴人可不敢當,隻不過我也是有私心的,咱們當大夫的便是一日裏不停的看診,又能看多少病人呢,且如今的大夫有多少是精通醫術的,又有多少是濫竽充數的,而求醫的人又如何能分辨這些,隻是靠運氣罷了,趕上好大夫病治好了還罷了,若趕上個庸醫,延誤了病情,便可能有性命之憂,且診費也不低,富貴人家自不會在意這些,但那些窮老百姓,一年辛苦到頭也攢不了幾個錢,哪裏舍得看病,有病了也大都忍著,如此小病忍成了大病,若是成藥的品類多,價格也不高,尋常人家都能負擔的起,有個尋常病症,便可買成藥家去服用,如此既能省了看診的費用,也能治好病,豈非一大好事。”
餘星闌目光晶亮“聽祖父說慶福堂初開之時並不售賣成藥,後來是我們先祖有位二姑娘廣征民間驗方匯總,提煉驗證,總結出一百個成藥方子來,並開設了藥廠,趕上那年鬧瘟疫,慶福堂布施的成藥救了數萬百姓,也成就了慶福堂這塊金字招牌,先祖做成藥之初也如葉大夫一般想法。”
棠梨倒是聽過這位二姑娘,後來當了皇後,因她慶福堂到達了頂峰,造就了煊赫的餘家,也成就了她自己的傳奇。
未想到,自己跟這位傳奇人物的想法卻不謀而合,難道這就是緣份。
不管是不是緣份,這件事都是棠梨要做的事,不是因為慶福堂也不是因為餘家,是她發自內心想去做的事,她知道,這件事做好了能惠及更多百姓,比她在老君觀做義診有用的多。
第173章 知府求醫
至於齊王迴京又與自己有何幹係呢, 心中明白卻偶爾也會想起那夜的情景,他就坐在那兒, 自己跟他隻一屏之隔,雖看不清他的神情如何, 但屏風上映出的輪廓卻異常清晰,不同於以往的冷硬,甚至看起來有些溫柔,且他說話的語氣也與往常也大不相同,雖從京城開始齊王對自己便有些異樣, 卻也是守禮的,可那夜他的語氣極為親近,在講究禮法的大梁,他那樣的語氣是極為不妥的, 不過若非采花賊, 誰會夜間進入女子閨房。
想到此, 棠梨不覺有些懊惱, 也不知自己是怎麽招惹上這麽個□□煩的,之所以稱為麻煩,是因棠梨有種直覺, 自己跟他以後還有牽扯。
棠梨微微搖了搖頭, 自己擔心這些做什麽,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人生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各式各樣的問題就如一座座山峰, 不管多高多險,隻要想便都能翻過去。
想明白了,棠梨頓覺輕鬆了許多,可見人大多是自尋煩惱,想開了,便也不在煩惱,且事情太多也沒空閑讓她煩惱,棠梨要在老君觀坐診,不去老君觀的時候,還需去給自己那些老病號複診,且年關將近,家裏也忙了起來,今年便宜娘心氣兒高,還沒到小年呢,就操持了起來,帶著人把整個後衙打掃了幾遍,把嶄新的燈籠都掛了起來,院子裏光禿禿的樹枝子上都纏了特意剪的葉子跟花,這是傻婆婆的手藝,用紙做成的葉子和花,惟妙惟肖,夜裏,廊下的燈一打,紅花綠葉喜慶非常。
傻婆婆剛來葉家的時候有些膽小,過了些日子,便熟了,雖還是有些傻兮兮的卻自在了許多,跟傻姑湊在一起一時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一時便咯咯咯的笑了起來,也不知笑什麽,可笑聲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就連便宜娘都說,聽見她們笑,心情都覺敞亮了。
棠梨一進後衙便聽見傻婆婆的笑聲,雖說年紀一大把了,可傻婆婆的笑聲卻始終如少女一般清亮好聽,目光往旁邊爹娘的院子看了看,唇角彎了彎,看來娘很喜歡傻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