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漠北王衝著王妃摔了兩個花盆的事情,第二日便傳遍了各府。各府的夫人們都琢磨,看來那夫妻二人在明麵上的琴瑟和鳴未必是真的。
想那漠北王何等的年輕英俊,卻娶了個比自己大那麽多的,日子久了,終究不是什麽良緣。
於是等著看笑娘笑話的,大有人在。
莫迎嵐正讓丫鬟彩裳給自己腫脹的膝蓋抹藥,聽了這事,倒是讓她鬱悶的心有些舒暢。
昨日她被婆婆申陽郡主叫了去,又是挨罵,又是罰跪佛堂,青石的地麵,又硬又冷,也不給個團墊子,這跪了一宿,才被人攙扶起來。
想到這都是拜笑娘所賜,莫迎嵐的心裏恨著呢。
可聽說昨日霍隨風跟笑娘吵得摔了花盆,她的心裏頓時舒服起來了。
男人嘛,都是那麽迴事。沒到手的時候,用心著呢。可是真到了手,就立刻換了個人。
曾凡就是如此。想著他跟她在一起後,居然還在片場裏跟其他的女演員打情罵俏,她的心裏也是恨。
而現在,現實裏的她也不知怎麽樣了,少了她的約束,曾凡豈不是撒開歡兒的跟那些女演員、女粉絲們約?
想到這,莫迎嵐真是恨不得立刻擺脫這一切。
可惜她還沒有高興太久,一夜未歸的蕭月河卻又衝了進來。
他也聽說了漠北王夫妻昨日爭吵的事情了。不過他倒是覺得,是自己那個嘴賤的妾在人前搬弄是非,栽贓了笑娘的緣故。
他雖然也盼著那對夫妻起了齟齬,生出罅隙來。但是又心疼笑娘被人打罵。
霍隨風就是個豪橫的主兒,又是常年在軍營裏握著刀劍的,手上的氣力沒個輕重,若是一不小心,真打了笑娘,將她打壞了可如何是好?
當初若是笑娘不私逃出去,她便不用去跟漠北王對峙,他自然會維護她周全,平平安安走了和離的手續。誰曾想,她居然在不知什麽人的幫助下,自己又跑迴去了……
想到這,蕭月河便將心裏的鬱氣,一股腦撒向了挑唆是非的莫迎嵐。
她並非正妻,不過是個妾罷了,卻擺著派頭在外麵生事。母親顧及莫家的臉麵,隻將她罰跪祠堂。可他卻懶得理這些個人情,走入了房中後,抬手就給了正遇起身行禮的莫迎嵐一個結實的大嘴巴。
男人的氣力得有多大,莫迎嵐挨了一下後,整個人都差點飛起了,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她在現實裏養尊處優,哪裏會被這麽暴力地對待,一時間人都被打蒙了。
蕭月河打了這一掌後,心裏的鬱氣還是不消散,又抬腳狠踹了她一下道:“再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失了教養地在外麵嚼舌根,休怪我將你打死在宅子裏!”
說著,他懶得再看她,轉身便走!當初不過是因為覺得這女子像笑娘,才納了她。
事實證明,假的就是假的,差得太遠了!
而那莫迎嵐在蕭月河轉身離去時,隻能蜷縮著身子,爬在地上痛哭。
這該死的古代,女人就如廉價的牲畜一般,毫無人權可言。
她有種自己被賣入深山裏的感覺。恨不得一下就能迴去,真不知道吳笑笑究竟是怎麽忍耐支撐這麽久的?
就在這時,她覺得自己的肚子越發的疼了,然後就聽丫鬟彩裳詫異地驚叫了起來:“小姐,您……您怎麽見血了……”
可不是,莫迎嵐隻覺得自己的襦裙被打濕,一股熱血伴著陣痛流淌了出來……
傳聞裏被夫君打罵了一夜的吳笑笑,大清早的時候正在吃早餐。
霍隨風為了賠罪,第二日一大早起來,親自給她做了簡易版三明治。
烤的微微焦黃的饅頭片,中間夾了火候正好的煎蛋還有蒸熟的熏肉,外加幾片青菜葉。
對於這樣的餐點,丫鬟寒煙有些看不下眼,覺得這種吃法太鄙陋,不如包子文雅。
可是看王妃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的,仿佛一臉的懷念。
而霍隨風吃完了早飯,便又要跟群臣舌戰廝殺去了。
那蕭家擺明了要另立新主,人選都已經備下了。乃是先皇一個不受寵妃子生下的皇子,雖然論起來是小皇帝的皇叔,實際上比小皇帝還小了一歲。而且生下來時,難產了,在娘肚子憋悶了太久,腦子缺氧,生下來半天沒有哭聲,腦子也顯得比別的孩子遲緩,開口晚,到現在也沒有讀全一本詩書。
笑娘在聽聞了蕭家的新皇人選時,不由得感慨了一下,還真是百裏挑一的傀儡皇帝人選呢,若是真由著這位皇子當了皇帝,他並無娘家的根基,豈不是任由了蕭家擺布?
而霍隨風這邊,則是堅決不同意。
可惜當初鳳城之變後,好多與霍隨風交好的老臣都不在了,一時間在朝堂上落了下風。
後來霍隨風眼看這朝堂的風向在蕭家那邊,幹脆不爭了,隻優哉遊哉地聽他們講。
這次來鳳城,他的大軍在十裏外紮營,蕭家也不敢動他分毫。
現在蕭家叫他來,不過是希望自己扶持的傻皇帝能名正言順,將那小皇帝取而代之罷了。
既然這樣,鳳城也沒有繼續留下去的意思了,他琢磨著等這次朝堂散了,便帶笑娘迴去。
所以議政之後,他婉言謝絕了與群臣一起午飯的邀約,徑直迴了驛館,命人收拾行裝,準備打道迴府。
可是沒有想到,笑娘還沒有上馬車時,卻看到莫家大爺的夫人帶著二爺的夫人康氏,從一輛馬車上下來了。
這莫家兩位夫人,是替莫迎嵐向惠敏縣主賠禮來了。
那莫迎嵐在蕭家被婆婆責罵,夫君打了一頓後,竟然不小心流產了。直到流產了,她才知自己又懷了身孕。
少不得,哭哭啼啼地找尋娘家相助。
莫家老爺子心裏對著不爭氣的孫女惱著呢。他也知她在外麵幹了什麽荒唐事。
辱沒夫家的名聲,往自己夫君的身上扣屎盆子,做出這種蠢事,真是打死都不足惜!她還好意思告狀?
可康氏心疼女兒,終日苦惱,家宅不寧的。
念在莫迎嵐被蕭月河踹了那一腳後,小產了的緣故,莫家老太爺終究是賠了自己臉麵,讓那會說話的大夫人出麵,將莫迎嵐接迴到家裏養身子。
而這邊,又叫兩個兒媳婦,去給漠北王妃陪個不是,也算是彌補一下她闖下的禍端,免得蕭家著惱,不讓她迴門。
那康氏的心裏酸極了。
同樣是莫致聞的女兒,嵐兒這正室嫡女不過是個王府妾室。而笑娘這個小婦養的,卻成了堂堂王妃!
不過她如今也算是受了教訓,幾次差點被休迴娘家後,總算是收斂了口舌。
就像她家那位爺分析的那般,蕭家遲早要對皇室取而代之,到了那時,她女兒迎嵐可就是後宮裏的妃子了!
齊司音當初沒有留下子嗣,頂數莫迎嵐會生。隻要熬過這關,讓莫迎嵐再迴蕭家,好日子且在後頭呢。
為了這天,康氏少不得收斂了對笑娘母女的惱恨,強裝出幾分笑臉來。
而笑娘也才知莫迎嵐居然被蕭月河打得流產的事情來。
說實在的,原著裏那個狠厲的蕭世子,已經讓笑娘淡忘得差不多了。現在的蕭世子在她眼裏看來,一直是個嬌慣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貴公子。雖然也不是什麽好人,可至少在她麵前還算維持個人樣子。
沒想到他居然下手那麽狠,將自己的妾室打得流產了。
一提到流產,笑娘是有著深切體會的的。她當初就是因為這個,而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
如今莫家兩位夫人前來,討求她的口鋒,好讓莫迎嵐對蕭家有個交代。她倒也不想為難個剛失了孩子的女人,於是接了莫家送來的幾箱賠禮,略略寒暄了幾句後,便上馬車走人了。
可是當漠北王府的車隊走了以後,恭送著的康氏便直起身來,衝著喧囂的煙塵狠狠唾了一口道:“真是一朝山雞成了鳳凰,連杯茶水都不奉,猖狂個什麽勁兒!”
第154章
在康氏看來,莫家現在的榮華都維係在了蕭家的身上。至於那個笑娘,白白流淌著莫家人的血,卻不會替莫家人掙得榮寵。所以康氏為了女兒迎嵐不得不來恭維這個小婦養的,可一轉身的功夫,又漏了底兒。
莫家大夫人聽了康氏的低罵,微微蹙眉,盡量不去看二房家的。可是心裏卻陡然起了惱意。
二房家的從二叔到這位妯娌,都是拎不清。
若不是當初這康氏小肚雞腸,那莫笑娘也不至於成為別家的女兒。如今木已成舟,二房從老到小不想著該如何緩和跟這惠敏縣主的關係,卻總是隔三差五地鬧出些營營苟苟來。
如今她的女兒莫迎婷跟著太後皇上一起,被靖王劫持走了。到現在生死未知,她終日裏煩憂得以淚洗麵,卻見天看那康氏炫耀自己的女兒迎嵐榮寵加身,替蕭家掌家。
結果,她卻又不得不跟著康氏一起來,替那個不省心的莫迎嵐揩拭屁股。
饒是大夫人想來溫順得宜,如今說話也透出了不客氣,隻板著臉一邊走迴馬車一邊道:“本是來賠禮的,人家沒出口嘲諷便不錯了,怎麽就非要喝得一杯茶水?迎嵐那孩子做事沒有章法,也是少了人說的緣故,你這個當母親的不做個樣子出來,卻立在別人的馬車後說是非!”
康氏沒想到大嫂竟然這般說話,一時不夠臉兒惱道:“你……你怎麽這般說?”
大夫人隻頭也不迴地入了馬車,冷聲道:“以後若是再因你們母女起的口舌紛爭,便自己舍了臉來賠禮,莫要再來求我……”
說著,便命車夫駕車離去,隻留下康氏和她的馬車在原地,少不得那康氏又要對著喧囂的煙塵唾罵一番。
這鳳城的風雲一時變化,臣子們為是否廢了被劫持的皇帝而爭吵不休。
而迴到漠北的霍隨風,則不聲不響地尋來了一位先帝爺的異母兄長霍謙。
這位老爺子當年在皇權鬥爭敗了下風,被先帝爺流放到了西北放羊。
如今須發皆白,過得有些窮困潦倒,滿王府的家當已經被典當了不少,王府大門的朱漆都掉光了。
可是老爺子的皇帝夢不肯破滅。理想未曾放棄,夢就終有一天會實現。
結果一隻腳都踏進了棺材板,這邊霍隨風便親自上門了。
既然走的扶持新帝的路數,蕭家可以冊立,那他霍隨風也可以冊立一位。
說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霍”字,霍隨風決定也尊重也下原著劇本,走一波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路數。
那邊蕭家要扶持個傻子,那麽他就便扶持個皇叔也不錯。最起碼,跟那傻子相比,這位皇叔根正苗紅更加相宜。
最主要的是,這位皇叔夠老,霍隨風跟蕭家和一幫臣子交涉時,也談及此事。另立新君原本就是不得已的事情,與其冊立個年輕力壯的,不如冊立個年老的。
隻要撤了靖王挾天子的旗子,待得平定戰亂後,這位老皇帝一死,自然可以歸政給被營救迴來的皇侄孫。
如此一來,既不會丟了江山,眾臣子們也不至於背負上廢帝的罵名。
霍隨風的這提議一出,許多甚於蕭家淫威,一直明哲保身的臣子們也覺得好。
如今能與蕭家分庭抗禮的,也隻有漠北王了。隻是先前漠北王窩在窩在漠北過自己的小日子,一直不肯表態,鬧得對蕭家不滿,又不想做出頭鳥的臣子的別無依附。
而如今在國難關頭,漠北王終於站了出來,找到了正經不傻的皇叔來扛起大秦的萬裏山河,於是便有對忠臣賢王暗中聯絡漠北王,紛紛表態,支撐老皇叔上位,萬萬不可隨了蕭家意,立個話都說不全的傻子。
一時間,霍隨風與蕭月河的暗鬥逐漸轉明,越發僵持不下。
最近有許多臣子,又迴轉了漠北。當初皇帝被挾持時,許多鐵血忠臣都遭了劫難。大家不傻,心知蕭家黑著呢,是以有那聰靈的,在霍隨風尋來了老皇叔霍謙後,便早早帶著全家前來投奔,做簇擁新帝的第一等功臣。
蕭家見風頭不對,便是加快新帝登基的速度,在二聖被劫持的一個月後,再次遷都入關,定都申都,傻子新帝年號康慶。
而霍隨風這邊也是幾乎同時,定都鳳城,老皇叔龍袍加身,年號建元。同時受封為輔政王,協理新帝整治破敗河山。
一時間大秦江山三日同天,就看哪個太陽夠亮夠長遠。
靖王挾持的那一位,滿天下都知在靖王的淫威下,寫了出賣半壁江山的聖旨,當真是丟了大秦皇室的威儀。
而蕭家扶持的那一位,傻得有些讓人一言難盡,就算昧著良心也說不出一代賢君的奉承來。
想那漠北王何等的年輕英俊,卻娶了個比自己大那麽多的,日子久了,終究不是什麽良緣。
於是等著看笑娘笑話的,大有人在。
莫迎嵐正讓丫鬟彩裳給自己腫脹的膝蓋抹藥,聽了這事,倒是讓她鬱悶的心有些舒暢。
昨日她被婆婆申陽郡主叫了去,又是挨罵,又是罰跪佛堂,青石的地麵,又硬又冷,也不給個團墊子,這跪了一宿,才被人攙扶起來。
想到這都是拜笑娘所賜,莫迎嵐的心裏恨著呢。
可聽說昨日霍隨風跟笑娘吵得摔了花盆,她的心裏頓時舒服起來了。
男人嘛,都是那麽迴事。沒到手的時候,用心著呢。可是真到了手,就立刻換了個人。
曾凡就是如此。想著他跟她在一起後,居然還在片場裏跟其他的女演員打情罵俏,她的心裏也是恨。
而現在,現實裏的她也不知怎麽樣了,少了她的約束,曾凡豈不是撒開歡兒的跟那些女演員、女粉絲們約?
想到這,莫迎嵐真是恨不得立刻擺脫這一切。
可惜她還沒有高興太久,一夜未歸的蕭月河卻又衝了進來。
他也聽說了漠北王夫妻昨日爭吵的事情了。不過他倒是覺得,是自己那個嘴賤的妾在人前搬弄是非,栽贓了笑娘的緣故。
他雖然也盼著那對夫妻起了齟齬,生出罅隙來。但是又心疼笑娘被人打罵。
霍隨風就是個豪橫的主兒,又是常年在軍營裏握著刀劍的,手上的氣力沒個輕重,若是一不小心,真打了笑娘,將她打壞了可如何是好?
當初若是笑娘不私逃出去,她便不用去跟漠北王對峙,他自然會維護她周全,平平安安走了和離的手續。誰曾想,她居然在不知什麽人的幫助下,自己又跑迴去了……
想到這,蕭月河便將心裏的鬱氣,一股腦撒向了挑唆是非的莫迎嵐。
她並非正妻,不過是個妾罷了,卻擺著派頭在外麵生事。母親顧及莫家的臉麵,隻將她罰跪祠堂。可他卻懶得理這些個人情,走入了房中後,抬手就給了正遇起身行禮的莫迎嵐一個結實的大嘴巴。
男人的氣力得有多大,莫迎嵐挨了一下後,整個人都差點飛起了,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她在現實裏養尊處優,哪裏會被這麽暴力地對待,一時間人都被打蒙了。
蕭月河打了這一掌後,心裏的鬱氣還是不消散,又抬腳狠踹了她一下道:“再拎不清自己的身份,失了教養地在外麵嚼舌根,休怪我將你打死在宅子裏!”
說著,他懶得再看她,轉身便走!當初不過是因為覺得這女子像笑娘,才納了她。
事實證明,假的就是假的,差得太遠了!
而那莫迎嵐在蕭月河轉身離去時,隻能蜷縮著身子,爬在地上痛哭。
這該死的古代,女人就如廉價的牲畜一般,毫無人權可言。
她有種自己被賣入深山裏的感覺。恨不得一下就能迴去,真不知道吳笑笑究竟是怎麽忍耐支撐這麽久的?
就在這時,她覺得自己的肚子越發的疼了,然後就聽丫鬟彩裳詫異地驚叫了起來:“小姐,您……您怎麽見血了……”
可不是,莫迎嵐隻覺得自己的襦裙被打濕,一股熱血伴著陣痛流淌了出來……
傳聞裏被夫君打罵了一夜的吳笑笑,大清早的時候正在吃早餐。
霍隨風為了賠罪,第二日一大早起來,親自給她做了簡易版三明治。
烤的微微焦黃的饅頭片,中間夾了火候正好的煎蛋還有蒸熟的熏肉,外加幾片青菜葉。
對於這樣的餐點,丫鬟寒煙有些看不下眼,覺得這種吃法太鄙陋,不如包子文雅。
可是看王妃倒是吃得津津有味的,仿佛一臉的懷念。
而霍隨風吃完了早飯,便又要跟群臣舌戰廝殺去了。
那蕭家擺明了要另立新主,人選都已經備下了。乃是先皇一個不受寵妃子生下的皇子,雖然論起來是小皇帝的皇叔,實際上比小皇帝還小了一歲。而且生下來時,難產了,在娘肚子憋悶了太久,腦子缺氧,生下來半天沒有哭聲,腦子也顯得比別的孩子遲緩,開口晚,到現在也沒有讀全一本詩書。
笑娘在聽聞了蕭家的新皇人選時,不由得感慨了一下,還真是百裏挑一的傀儡皇帝人選呢,若是真由著這位皇子當了皇帝,他並無娘家的根基,豈不是任由了蕭家擺布?
而霍隨風這邊,則是堅決不同意。
可惜當初鳳城之變後,好多與霍隨風交好的老臣都不在了,一時間在朝堂上落了下風。
後來霍隨風眼看這朝堂的風向在蕭家那邊,幹脆不爭了,隻優哉遊哉地聽他們講。
這次來鳳城,他的大軍在十裏外紮營,蕭家也不敢動他分毫。
現在蕭家叫他來,不過是希望自己扶持的傻皇帝能名正言順,將那小皇帝取而代之罷了。
既然這樣,鳳城也沒有繼續留下去的意思了,他琢磨著等這次朝堂散了,便帶笑娘迴去。
所以議政之後,他婉言謝絕了與群臣一起午飯的邀約,徑直迴了驛館,命人收拾行裝,準備打道迴府。
可是沒有想到,笑娘還沒有上馬車時,卻看到莫家大爺的夫人帶著二爺的夫人康氏,從一輛馬車上下來了。
這莫家兩位夫人,是替莫迎嵐向惠敏縣主賠禮來了。
那莫迎嵐在蕭家被婆婆責罵,夫君打了一頓後,竟然不小心流產了。直到流產了,她才知自己又懷了身孕。
少不得,哭哭啼啼地找尋娘家相助。
莫家老爺子心裏對著不爭氣的孫女惱著呢。他也知她在外麵幹了什麽荒唐事。
辱沒夫家的名聲,往自己夫君的身上扣屎盆子,做出這種蠢事,真是打死都不足惜!她還好意思告狀?
可康氏心疼女兒,終日苦惱,家宅不寧的。
念在莫迎嵐被蕭月河踹了那一腳後,小產了的緣故,莫家老太爺終究是賠了自己臉麵,讓那會說話的大夫人出麵,將莫迎嵐接迴到家裏養身子。
而這邊,又叫兩個兒媳婦,去給漠北王妃陪個不是,也算是彌補一下她闖下的禍端,免得蕭家著惱,不讓她迴門。
那康氏的心裏酸極了。
同樣是莫致聞的女兒,嵐兒這正室嫡女不過是個王府妾室。而笑娘這個小婦養的,卻成了堂堂王妃!
不過她如今也算是受了教訓,幾次差點被休迴娘家後,總算是收斂了口舌。
就像她家那位爺分析的那般,蕭家遲早要對皇室取而代之,到了那時,她女兒迎嵐可就是後宮裏的妃子了!
齊司音當初沒有留下子嗣,頂數莫迎嵐會生。隻要熬過這關,讓莫迎嵐再迴蕭家,好日子且在後頭呢。
為了這天,康氏少不得收斂了對笑娘母女的惱恨,強裝出幾分笑臉來。
而笑娘也才知莫迎嵐居然被蕭月河打得流產的事情來。
說實在的,原著裏那個狠厲的蕭世子,已經讓笑娘淡忘得差不多了。現在的蕭世子在她眼裏看來,一直是個嬌慣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貴公子。雖然也不是什麽好人,可至少在她麵前還算維持個人樣子。
沒想到他居然下手那麽狠,將自己的妾室打得流產了。
一提到流產,笑娘是有著深切體會的的。她當初就是因為這個,而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
如今莫家兩位夫人前來,討求她的口鋒,好讓莫迎嵐對蕭家有個交代。她倒也不想為難個剛失了孩子的女人,於是接了莫家送來的幾箱賠禮,略略寒暄了幾句後,便上馬車走人了。
可是當漠北王府的車隊走了以後,恭送著的康氏便直起身來,衝著喧囂的煙塵狠狠唾了一口道:“真是一朝山雞成了鳳凰,連杯茶水都不奉,猖狂個什麽勁兒!”
第154章
在康氏看來,莫家現在的榮華都維係在了蕭家的身上。至於那個笑娘,白白流淌著莫家人的血,卻不會替莫家人掙得榮寵。所以康氏為了女兒迎嵐不得不來恭維這個小婦養的,可一轉身的功夫,又漏了底兒。
莫家大夫人聽了康氏的低罵,微微蹙眉,盡量不去看二房家的。可是心裏卻陡然起了惱意。
二房家的從二叔到這位妯娌,都是拎不清。
若不是當初這康氏小肚雞腸,那莫笑娘也不至於成為別家的女兒。如今木已成舟,二房從老到小不想著該如何緩和跟這惠敏縣主的關係,卻總是隔三差五地鬧出些營營苟苟來。
如今她的女兒莫迎婷跟著太後皇上一起,被靖王劫持走了。到現在生死未知,她終日裏煩憂得以淚洗麵,卻見天看那康氏炫耀自己的女兒迎嵐榮寵加身,替蕭家掌家。
結果,她卻又不得不跟著康氏一起來,替那個不省心的莫迎嵐揩拭屁股。
饒是大夫人想來溫順得宜,如今說話也透出了不客氣,隻板著臉一邊走迴馬車一邊道:“本是來賠禮的,人家沒出口嘲諷便不錯了,怎麽就非要喝得一杯茶水?迎嵐那孩子做事沒有章法,也是少了人說的緣故,你這個當母親的不做個樣子出來,卻立在別人的馬車後說是非!”
康氏沒想到大嫂竟然這般說話,一時不夠臉兒惱道:“你……你怎麽這般說?”
大夫人隻頭也不迴地入了馬車,冷聲道:“以後若是再因你們母女起的口舌紛爭,便自己舍了臉來賠禮,莫要再來求我……”
說著,便命車夫駕車離去,隻留下康氏和她的馬車在原地,少不得那康氏又要對著喧囂的煙塵唾罵一番。
這鳳城的風雲一時變化,臣子們為是否廢了被劫持的皇帝而爭吵不休。
而迴到漠北的霍隨風,則不聲不響地尋來了一位先帝爺的異母兄長霍謙。
這位老爺子當年在皇權鬥爭敗了下風,被先帝爺流放到了西北放羊。
如今須發皆白,過得有些窮困潦倒,滿王府的家當已經被典當了不少,王府大門的朱漆都掉光了。
可是老爺子的皇帝夢不肯破滅。理想未曾放棄,夢就終有一天會實現。
結果一隻腳都踏進了棺材板,這邊霍隨風便親自上門了。
既然走的扶持新帝的路數,蕭家可以冊立,那他霍隨風也可以冊立一位。
說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霍”字,霍隨風決定也尊重也下原著劇本,走一波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路數。
那邊蕭家要扶持個傻子,那麽他就便扶持個皇叔也不錯。最起碼,跟那傻子相比,這位皇叔根正苗紅更加相宜。
最主要的是,這位皇叔夠老,霍隨風跟蕭家和一幫臣子交涉時,也談及此事。另立新君原本就是不得已的事情,與其冊立個年輕力壯的,不如冊立個年老的。
隻要撤了靖王挾天子的旗子,待得平定戰亂後,這位老皇帝一死,自然可以歸政給被營救迴來的皇侄孫。
如此一來,既不會丟了江山,眾臣子們也不至於背負上廢帝的罵名。
霍隨風的這提議一出,許多甚於蕭家淫威,一直明哲保身的臣子們也覺得好。
如今能與蕭家分庭抗禮的,也隻有漠北王了。隻是先前漠北王窩在窩在漠北過自己的小日子,一直不肯表態,鬧得對蕭家不滿,又不想做出頭鳥的臣子的別無依附。
而如今在國難關頭,漠北王終於站了出來,找到了正經不傻的皇叔來扛起大秦的萬裏山河,於是便有對忠臣賢王暗中聯絡漠北王,紛紛表態,支撐老皇叔上位,萬萬不可隨了蕭家意,立個話都說不全的傻子。
一時間,霍隨風與蕭月河的暗鬥逐漸轉明,越發僵持不下。
最近有許多臣子,又迴轉了漠北。當初皇帝被挾持時,許多鐵血忠臣都遭了劫難。大家不傻,心知蕭家黑著呢,是以有那聰靈的,在霍隨風尋來了老皇叔霍謙後,便早早帶著全家前來投奔,做簇擁新帝的第一等功臣。
蕭家見風頭不對,便是加快新帝登基的速度,在二聖被劫持的一個月後,再次遷都入關,定都申都,傻子新帝年號康慶。
而霍隨風這邊也是幾乎同時,定都鳳城,老皇叔龍袍加身,年號建元。同時受封為輔政王,協理新帝整治破敗河山。
一時間大秦江山三日同天,就看哪個太陽夠亮夠長遠。
靖王挾持的那一位,滿天下都知在靖王的淫威下,寫了出賣半壁江山的聖旨,當真是丟了大秦皇室的威儀。
而蕭家扶持的那一位,傻得有些讓人一言難盡,就算昧著良心也說不出一代賢君的奉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