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剛走,一個身材中等四十歲左右的人,帶著五個十幾歲的少年出現在大殿上,“陛下。”


    “嗯,都準備好了?”


    “啟稟陛下,都準備好了。奴婢等人一定不辜負陛下所期,定將海路探查明白。”


    “你們這次去廣州,朕會派遣兩百銳士與你們同行。


    記住,一切以安全為重。


    大海廣袤,風急浪高,急不得。出海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做到的,但是人沒了,就什麽也做不了了。”


    “是。”中年人激動地說道。


    李曄是他平生見過最仁慈的人,他的仁慈不是那種老好人的仁慈,而是那種重視生命,尊重生命的仁慈。


    作為敵人,李曄如同寒冬一樣,冷酷無情,對待身邊的人,李曄就如同親人一般,關懷備至。


    “還有這些孩子,朕交給你了怎麽用朕不管,但要保證要成績。你要給朕帶出五個張承業來!”


    “是。”


    “行了,去了明州,要多留點心,張家現在是我們的合作者,有些東西,我們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踏實。”


    “你們幾個,是年齡最大,成績最好的幾人,朕對你們的期許就不多說了,記住,多學,多聽,多看,多問,不要自作主張。”李曄對著五個年輕人說道。


    這五個年輕人,是李曄當初以丹童的名義招募的,這三年來,他們接受著李曄和張泉靈係統第培訓,算是李曄的得意門生。


    而且這幾個都是專門學習過航海知識的,雖然李曄自己的航海知識有限,但李曄利用張泉靈和自己的自願,盡最大努力給他們提供學習的資料。


    尤其是李曄聯係了那些對傳教、傳道異常熱衷的宗教,從他們那裏得到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雖然很不完善,但也終究好過從頭開始。


    這樣,在完成了技術儲備,和人才培養之後,李曄決定先由張承業帶著五人去明州,先跟著張家學習一段時間,然後再駐紮廣州,發展屬於朝廷自己的航海基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張家才願意跟李曄合作,雙方約定,大唐東北部的倭國、新羅、琉球等地,是張家的勢力範圍,朝廷不會在此範圍內從事商業活動,


    當然,運送糧草、士兵,張家也要積極配合朝廷,除此之外,張家對該區域的貿易,屬於獨家經營,期限五十年。


    張家現任家主張友仁,是唐末著名航海家張友信的長兄,他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航海家。


    也正是因為張家在明州的崛起,才與泉州的林家,並稱唐末航海雙雄。


    當初李曄的使者張承業,根據李曄的指示,沒有找泉州的林家,而是直奔明州的張家,這大大出乎張家人的預料。


    因為張家也隻是在近幾十年才崛起的航海大家,雖然有張友信這個金字招牌,但也僅限於東南一帶,對於朝廷來說,他們根本就是如同螻蟻一般,不受人重視。


    所以張承業的到來,張家還是很高興的,隻是在知道張承業的來意之後,張友仁就有點不高興了。


    航海,是他張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交給朝廷,那無異於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道朝廷手中,尤其是當時朝廷已經屬於名存實亡的狀況。


    海圖更是張家耗費幾代人,付出無數生命得來,朝廷一句話就想著拿走,簡直是癡人說夢。


    張承業也不著急,道明來意之後,他就仿佛完成任務一樣,隻在明州遊山玩水,甚至連碼頭都沒有踏足一步。


    這讓緊張異常的張家,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按奈不住心中的疑惑,他們主動聯係張承業,開始了雙方的談判。


    畢竟張承業如此賴在明州不走,他們始終覺得不踏實。


    所以,他們還是想著盡快把這位所謂的朝廷使者送走為妙。


    隻是在談判的第一天,張承業就提出了一個讓他們心動的條件,那就是對帝國東北海域貿易的獨家經營權!


    雖然隻有短短的三十年,但那隻是開除的條件,顯然還有接著談的餘地,隻是不知道,這個名存實亡的朝廷,哪來的底氣。


    就在他們想著該如何利用好這個的時候,利用俘虜李茂貞的消息傳遍天下。


    此時,張友仁知道了啦,朝廷現在已經不再是哪個搖搖欲墜的朝廷了,他已經成為可以比肩最強藩鎮的存在了。


    朝廷經此一站,徹底擺脫了覆滅的危機,轉而又中興的希望。作為明州本地的土著豪強,張家雖然專注於航海,但對時局從來都沒有忽視過。


    正因為如此,雙方經過多次交鋒之後,終於確定了,張家向朝廷交出一部分南海的海圖。


    同時允許朝廷的人登上自家船隻,跟隨張家出海,至於能否學到,學到多少,就看他們自己的悟性靈力。


    這已經是張家能作出的最大讓步了,李曄很高興,別看隻有這點東西,他已經有了涉足大海的好的開始了。


    就在當天,李曄親自前往銳士營,挑選出來兩百銳士,然後有針對性地,將他們秘密送往廣州,進行了一年的訓練。


    這些銳士,跟著漁民學習,出海當過海盜,去的兩百人,雖說都是精銳,但也有十幾人,葬身大海。


    此時,第一批銳士,已經返迴長安,現在就等著李曄的一聲令下,他們就將再次開拔,為李曄、為大唐征戰萬裏海疆。


    張承業知道李曄對此次行動的重視,雖然他本身並不擅長這個,但他還是努力地學習,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掌握航海知識,就是想著能夠幫助李曄實現開疆拓土的願望。


    多少年來,自從宣宗皇帝從死亡邊緣救下他之後,無論是跟著義父張泰,還是李曄裁撤宦官,他都沒有改變對大唐的忠誠。


    這也是李曄放心將自己現階段全部的航海家底交給他的原因,李曄知道,隻要是為了大唐,張承業一定會不惜一切。


    “你去了明州之後,不要跟著他們出海,你帶著忠林、忠海去廣州,在那,你們以盛世集團的合作者,木家的身份,站穩腳跟,然後準備打造出海船隻。”


    “是。”


    “記住,無論出現什麽情況,安全第一。”


    第238章幸福的煩惱


    李曄迴到後宮,一頭倒在軟塌之上,眼神有些迷離,今天一天,他就送走了兩批人,都是他布局海外的重要一步,他對將來的發展有些擔憂。


    他不知道自己這麽做對還是不對。


    他其實完全可以等到將大唐重歸一統之後,集全國之力,在開始自己遠大的抱負。


    隻是,他覺得那樣是浪費時間,時間這個不確定因素,會帶來什麽樣的變化,所以他寧可自己現在苦一點,也要盡快完成。


    “陛下。”崔文媛看到李曄疲憊的樣子,上前詢問道。


    “嗯,沒事,朕隻是有些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了。”說著,李曄竟直接打起唿聲了。


    崔文媛看著熟睡的李曄,心中有些不忍,這個男人,肩負了太多太多東西,他不僅要保住大唐基業,更要中興大唐。


    他麵對的不是一個或者多個反對勢力,而是幾乎全天下都不願意看到大唐再次中興。


    那些藩鎮,更是希望朝廷就此沉淪下去,強大的藩鎮,則是希望能夠有機會問鼎中原,弱小一點的藩鎮,則是希望能夠繼續當自己的土皇帝。


    正因為如此,所以,幾乎沒有人希望朝廷強大起來。


    在他們看來,朝廷強大之後,無非就是如宣宗一樣,能夠對藩鎮起到一點製衡的作用。


    但是他們小看了李曄,小看了這個有著富國強兵夢想的男人。


    就是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大唐,在李曄的操持下,竟然一步步走到了現在,就連公認的天下第一強藩宣武的朱全忠,都對朝廷頗為忌憚。


    看著李曄每天忙碌到深夜,她都覺得有些心疼。


    今天肯定一樣,不然李曄絕對不會倒頭就睡。


    但是,她還是輕輕地推了推李曄,“陛下,陛下醒醒。”


    “嗯?”李曄剛剛睡下,被崔文媛推醒之後,大腦有些空靈的感覺。


    過了好半天,他才清醒過來。


    “陛下,今天接到爺爺的來信,說朱全忠已經和李讚達成協議了,這是協議的抄本。”


    李曄接過一看,“好,認他奸猾似鬼,也終究還是進到了朕的網兜。”


    “陛下,孔相求見。”


    “啊?孔老頭耳朵還挺尖的,這麽快就知道靈力。你稍等,朕去去就迴,你洗好了,等著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做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豬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豬蹄子並收藏穿越大明做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