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李保剛剛說完,李曄立馬拒絕了。


    李保有些疑惑地看著他,“你剛剛話裏話外都透著想讓我去廣州的意思,我現在要去,你說不行?”


    “你之前一直在準備交州的資料,對交州也算得上熟悉了,去了之後還能有些把握,但是如果去廣州,一者你準備不足,再者你現在不過是聽到朕的話之後,臨時決定。


    如果你一開始決定去廣州,朕會做好安排,現在你決定去廣州,朕還沒有準備好。”


    “你沒準備好?什麽意思?我要是今天跟你說我去廣州,難道你會有另一套說辭?”


    “不會,在你索要相關資料的時候,朕就知道,你會選擇交州,第一剛才已經說了,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你覺得交州條件更加險惡,除了惡略的環境,還有土著的騷擾。


    你此次出行給自己定的就是贖罪,所以你不會選擇你認為相對安全的廣州。所以朕已經安排好了,這次去廣州,朕派其他人去。”


    “誰?有誰能比我更合適。”


    “朕的學生。”


    “學生?你什麽時候收的學生?你剛不還說,皇家不能缺席嗎?”


    “想必你知道,在藍田的時候,朕收養了一批人。”


    “你是說你當初收養的那批丹童?”


    “對,現在他們中,已經有五人成績、年齡,都已經達到出師的程度了,這次他們會以朕的名義,去明州,與張家會合。


    然後張家派人帶著他們出海,三路並進,算是皇家的探路先鋒。”


    “他們可信?”


    “完全可信。”


    “難道我就不可信!”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從小就係統地學習了航海知識,雖然還不完善,但總歸是可靠的。”


    “我說的是帶隊人選!”


    “張承業!”


    “什麽人?”


    “內常侍張泰的義子。”


    “一個宦官?我記得你好像很不信任宦官。”


    “不是不信任。人該生來平等,好好的人幹嘛非得自殘身體,朕已經想好了,自打今日起,皇宮之內不再設置宦官,形成定製,頒行天下。”


    “你,算了,既然你已經決定了,我就不說什麽了,兩千年的祖宗製度,你說改就改了。”李保此話,也算是替李曄擔心。


    畢竟幾千年來,皇宮中一直是宦官和宮女侍候後妃,如果不要宦官,那全都是宮女,雖然不方便,但也總歸可以將就。


    隻是形成定製,這就是說今後的皇帝,這就是祖製了。


    他真搞不懂,李曄有許多好的地方,比如重視工商、重視農耕、重視戰功,這些都可以成為祖製,但為什麽偏偏選擇這個作為他給後人定下的祖製呢。


    “你還沒告訴我,為什麽我不適合帶隊,你選的這個張承業可靠嗎?”李保現在真正進入角色了。


    “可靠。”李曄當然不會告訴李保,在他有限的曆史知識當中,張承業簡直就是李唐王朝的死忠份子為此,他不惜辭官後唐。


    “你選的人,應該不會錯,既然你放心,那我就去交州吧。臨行前,你還有什麽囑咐嗎?”


    “交州的具體情形,朕也不是很了解,但是有一點,希望你記住,不要急於求成,穩紮穩打,對於交州的土著,盡量拉攏,那些當地的豪紳,盡量打壓。”


    李保知道,李曄這是在交代他到交州之後的施政要領,現在他已經將自己的心態平複,不再如之前一樣,信心念念地想著那個皇位。


    等他平心靜氣下來,他發現,其實李曄才死真正的幕後大腦,孔緯等人不過是實施者罷了。


    現在看來,自己輸得不冤枉。


    和李曄比起來,他的眼界確實太狹窄了,就在自己還在想著如何謀求皇位的時候,李曄已經開始布局大唐之外。


    而且李曄的布局,不是為了保住皇位,不是為了大唐中興,而是為了讓大唐再次走向輝煌!


    飛沙走石的河西、西域,到廣袤無垠的大海,就在朝廷還在為了如何生存發愁的時候,李曄已經開始著手培養屬於自的人才體係了。


    就在大家還在擔心藩鎮何時迴殺到長安的時候,李曄已經走出了他遠征的第一步,有安敬旭帶領的五百禁衛軍。


    雖然僅僅隻有五百人,但那是大唐百五十年來,第一支走出去的軍隊。


    “難道不應該倚重那些當時士紳,保證大唐在交州的權威嗎?”李保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不用。自從安史之亂以來,交州當地的那些士紳,已經開始和大唐離心離德了,他們多次想要從大唐分離出去,對這樣心懷不軌之人,一定要施以重手。


    最好能將那些士紳全都清除幹淨,這樣才能讓交州始終是大唐的領土。


    至於那些普通百姓,他們現在還什麽都不懂,在他們看來,反正誰統治他們,都一樣。你要最好能做到拉一批,打一批,清除一批。


    這樣就能保證百年之內,交州不會出現分裂。”


    “明白了。還有其他的嗎?”


    “記住,不管發生什麽事,活下去。”李曄或許是出於對血緣的關心,也可能是出於對李保決然的不舍,或者是出於其他什麽原因,但李曄終歸是關心李保的。


    “照顧好庭兒母子。”李保也有些感動。


    李保與李曄兩人年紀相仿,成親後李保育有一子名叫李庭今年六歲,甚是可愛,這次李保這麽說,就是將家眷托付給李曄。


    曾幾何時,他和李曄是兄弟當中關係最好的,兩人一同讀書習武,互相勉勵,年幼時曾許下宏願,要中興大唐。


    隻是後來,兩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平心而論,李保才能不輸於李曄,隻是李曄占了千年知識儲備的優勢,李曄更知道現在的大唐需要什麽,比李保更知道那些人事可靠的。


    “不用你操心。你管好自己就行了。還有,少服點丹藥,沒好處。”


    說完,李保頭也不迴地走了。


    看著李保決絕的背影,李曄知道,那個為了大唐甘願付出一切的李保又迴來了。


    “珍重。”李曄對著李保的背影說了一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做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豬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豬蹄子並收藏穿越大明做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