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極為耗費心血活兒,即便各種補身子東西流水一般進了林崖院子,他還是日複一日,強度如此之高壓力下飛速消瘦了下來。短短幾個月時間,這兩年才養出來一點肉就都沒了影子,加上他這個年紀正是男孩子抽條長身子時候,愈發顯得單薄了。
連林如海看著林崖這副模樣都暗暗有些擔憂,悄悄請了廖神醫每日為林崖請一次平安脈,又命大管事何啟親自出門到城外施粥,林崇黛玉他們哪裏還坐得住?
林崇不敢抱怨嗣父先生催逼兄長太狠,黛玉卻是敢,隻是她終究說不過林如海,鬧著性子要生悶氣吧,又總忍不住被老父親幾句話哄迴去。況且黛玉心裏也明白天下好男兒多半都是要拚這一迴,她又不知道別家情形,後隻當都是如此,也就勉強忍下,隻丟了四書五經,專門與丫頭們琢磨著藥膳溫補方子而已。
此時先夫賈敏留給黛玉兩個大丫頭雲歌錦闕都已經放出去了。錦闕是林家家生子,賈敏世時就相看好親事,到了年紀便由黛玉做主賞了銀子放出去完婚,雲歌就沒那麽好運道了,她是賈家陪嫁出身,娘老子雖說沒林如海重病一事上動什麽手腳,卻也是被說動生了二心,因此一家子都被淨身打發了出去,這還是看雲歌服侍黛玉心力份兒上。
家中亂糟糟也不適合立即添,綠裳等了幾年終於成了黛玉院子裏丫鬟中第一,那是立誌要大展身手,好叫主子們都知道她本事。加上林崖一出手就懲治了那許多,手腕又狠又絕,綠裳心裏畏懼之餘,著實也有意奉承林崖,隻不敢付諸行動罷了。如今黛玉這個做姑娘要體貼哥哥,可不就用到她了?
綠裳遂打起一百二十個精神,陪著黛玉一同每日挑揀方子,親自去廚房盯著廚娘們做好。她原就是管著黛玉房裏吃食,對這些多少知道些皮毛,自然比那完全不懂強了許多。
黛玉小可能還覺不出什麽,隻說綠裳忠心,林崖院子裏鶴音等幾個大丫鬟瞧眼裏可就不樂意了。
林崖院子裏二兩大丫頭就有四個,鶴音、蓮音、芝音、妙音。這林府裏絕對是頭一份,連老爺林如海當年做少爺時身邊也不過隻有兩個這樣份例大丫頭,大姑娘黛玉身邊自從錦闕雲歌去了,可是一個都沒有了,綠裳那樣耀武揚威,也不過是一個月一兩半。
謹院四大丫頭裏,除開妙音是後來提拔上來,始終低了另外三一等,鶴音跟蓮音芝音兩個三雙眼睛盯可不就是大爺林崖?蓮音芝音是先夫賈敏賞下來家世清白忠心林家家生子,鶴音是林如海親自開口賜下,自覺尤為高一等。
以前大家還能姐姐妹妹一團和氣,可現如今林崖與曾家大姑娘定親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聽老爺大爺漏出來話兒,等大爺中了舉,進京趕考時候就要一並登門下定呢。
生成這樣容貌才情,又有造化大爺身邊做屋裏伺候大丫鬟,誰沒點想頭?也不是沒有想大奶奶進門之前拔個頭籌,可大爺從來就沒有特別親近過誰,丫頭裏唯一能得大爺青眼隻有一個鶴音,卻也是看老爺麵子上。眼下大爺正忙著讀書,她們又不是找死,加不敢這個要命時候對大爺施展什麽手段。
嘴邊掛著一塊肥肉愣是不敢動手,丫鬟們心裏那是著急又上火。以往想泄泄火氣還能打罵小丫頭子,可現家裏為著大爺讀書事兒,連大姑娘都是輕聲細語,哪裏有她們摔碟子打碗道理?
正忍心焦,綠裳就撞了她們眼睛。
這倒也不能怪綠裳,吃食這樣精貴東西,她不敢假手底下小丫頭子也是之常情。再說她掐尖掐慣了,自己辛辛苦苦眼珠子都不錯盯著出鍋東西,總沒有白送給別討賞道理,是以初一旬藥膳補品,都是綠裳領著兩個小丫頭子親自送到林崖謹院。
黛玉房裏丫頭,自然也是個個嬌媚伶俐,看著十分惹眼。綠裳自己心裏沒有絲毫想給林崖做通房當姨娘意思,架不住林崖身邊大丫頭們覺得她有。
誰讓她比大姑娘大了幾歲,肯定不會是給未來姑爺準備通房選呢?這有心當半個主子,不免就覺得看爺們眼睛都是綠。
去了幾迴,從笑臉相迎又是看座又是讓茶讓點心,變成了這個沒空那個心口疼沒搭理,綠裳這麽些年丫頭堆裏摸爬滾打又不是白練,吃了兩迴閉門羹就明白了,不禁冷笑。
她也不自己討嫌,再下一迴直接等打聽到大爺迴了院子了,才讓慣於奉承她小丫頭子桃兒把管著黛玉院子裏花木英兒叫了來,替她走這一迴。
這英兒不是別個,正是林崖從金陵城買迴來甄英蓮,那位書中慘死於薛家香菱。
林崖才買下英兒不久就得到了林如海病危消息,匆忙上路根本顧不得英兒這麽個,留金陵城別院裏慢慢處置雜務管事裏就有嫌英兒晦氣,想著直接丟金陵再賣一迴完事兒。後還是有提了一句,說大爺貌似有幾分看重這個丫頭,英兒才逃過一劫,跟著粗使婆子們一道迴了揚州。至於當時金陵每天拿她閑磕牙兩個清倌,則是哪兒來哪兒去了。
迴了揚州,因為林如海病後不理俗務,英兒又是林崖親口買下丫頭,管事們自以為摸到了林崖心意,就越過大管家直接迴了林崖。誰知林崖並沒有將英兒收到院子裏,而是先把安頓到了花園裏跟著婆子們打理花草,又一起兄妹說話時送到了黛玉院子裏。
哥哥不好動妹妹身邊,這是約定俗成老規矩了,林崖也有借此暗示自己並沒有收用英兒之意。自從聽說了英兒這麽個起就繃緊了精神丫鬟們一拳打了棉花上,百思不得其解之餘,便把英兒暫且擱置不理。
可規矩是死,是活。就像她們防賊一樣防著綠裳一樣,下們口中與大爺還有點風流淵源英兒又哪裏真能讓她們放心呢?
英兒為是綿軟老實,綠裳派小丫頭子叫她出去送東西,她小聲應下就仔仔細細提著盒子走了,留下個綠裳屋子裏望著她這些日子愈發嫋娜多姿背影暗暗出神。
果然林崖親手抓了一把大錢賞了英兒,還多問了一句她如今府裏住可順心。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英兒還沒出謹院,就被一個沒頭沒腦渾撞小丫頭子汙了黛玉剛賞給她藕荷色海棠裙子,還被小丫頭子反口說她走路不當心。那樣軟糯兒,拿著三等份例也沒罵闖了禍不入流小丫頭,悶聲不吭迴了院子,躲屋裏哭眼睛都腫了。
綠裳恨恨跺腳,心裏大罵不中用東西,白白浪費了那樣老天賜好樣貌,卻還是礙著一個院子裏當差姐妹情誼過去開導英兒。
雖然這一場風波因為英兒出乎意料之外好性兒而初就消弭於無形,丫鬟們之間暗潮湧動卻是比以往厲害了十分。隻笑她們那邊拉幫結夥爭奪,處漩渦中心林崖卻始終一無所覺,每日裏連夢裏都琢磨如何破題,根本沒有一絲兒力氣去多看哪個丫頭一眼。
其實這世上男子,就算不如林崖一樣埋頭苦讀,又有幾個當真會把眼耳神意用來觀察內宅呢?多半都覺得後宅原本就是該安寧平和,他們做男隻需將眼睛放外頭大事上就足夠了。
林崖這裏是沒有說與他聽,旁家,就算說了男或許為著這樣那樣理由,也不過一笑置之。
京城,義忠親王府。
緊挨著二門內書房裏,年近弱冠義忠郡王楚熙專心致誌用手中金柄象牙勺兒喂著金絲籠子裏黃鸝鳥兒,狹長鳳眼望向叫聲青嫩上下跳動愛寵時露出了一分難得溫和笑意。
旁邊自楚熙繈褓間就跟他身邊服侍趙太監卻急得淚都要下來了,他當年還宮裏食不果腹時候,是太子一句話救了他一條命,對義忠一係是忠心耿耿。
“爺!祖宗!就真不管?那可是……”趙太監急得聲音都變了。
那可是楚熙親生孩兒啊……太子殿下到如今,還連一個孫子輩兒都沒有呢。
剩下話趙太監沒有說出口,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看似一顆心都放黃鸝鳥兒身上楚熙猛地迴身,指骨分明遒勁有力手掌牢牢捂住了趙太監嘴。
“趙叔,”楚熙微微一笑,露出小虎牙隱約還帶著幾分當年宮裏深受太子、太子妃寵愛時無憂無慮:“許氏與侍衛私通事情是祖父身邊戴公公親口說,不會有假。”
說完,楚熙深吸一口氣,沒有理會趙太監眼中劃過一抹憤恨,徑自背手看向了這座親王規製府邸裏據說雕工為精巧遠心亭。
這座美輪美奐多處逾製親王府建成時,受封義忠親王先太子早就已經入土為安了。實際上年幼楚熙一幹老仆陪伴下從皇宮搬入義忠親王府那日,正是先太子妃頭七,但當今說搬,那就必須搬。
親王府,卻從來沒有住過親王和親王妃,楚熙主動上折子要把府中逾製之處一一改過,再換了親王府匾額,卻又被駁迴了。
迴來他漸漸長大,當今沒有為他指正妃,卻一口氣送來了兩位側妃,一個姓甄,來路不用說,一個卻是姓許,臨洮許家僅剩六房小女兒,他舅表姊妹。
楚熙抿緊唇角,臉上雖然還是一絲表情都沒有,整個卻繃得猶如一支即將離弦箭。這事怪不得別心狠手辣,要怪就怪他自己還是太年輕、太草率。
趙太監服侍楚熙多年,對這位小主子知之甚深,一看楚熙神情就曉得這位主子麵上雖然一直不意,其實心裏恐怕早就嘔出了血,不過是年紀大了忍功深,才撐到了現,不由大悔,急忙忙就要拿話岔開。
“是老奴老昏聵,該死!該打!”趙太監一麵罵著自己,一麵從袖袋裏抽出一封信:“隻是還有一樁事兒要請王爺意下,寧府那邊又托了信來,還是那邊幫忙送來,說是那位奶奶臥病,相熟太醫都瞧不好,想求了張友士過府瞧瞧。”
說到傳信那位,趙太監隱蔽打了個手勢,意思是信兒是王家二老爺王子騰遞過來。
楚熙這次是真要笑出聲來了。
他一個黃口小兒都能看明白情勢,這些自詡世事通達老練精明高官顯貴們卻叫富貴脂油蒙了心、瞎了眼。
太子都沒了,莫非這些還真當自己這個義忠郡王還有一天能當皇太孫?為了那麽一絲絲隻夢裏才存可能,牽扯進了多少家?就算他們一個個都是兩麵三刀,這頭惦記著自己這個太子長子,那頭都搭著二叔或者四叔六叔,可天下哪裏真有旱澇保收好事兒,下了河還想不濕鞋,真當別是傻子了。
至於那個妹妹,恐怕現該知道不該知道,沒不知道她究竟是哪個了。
其實她不過是個外室子,就算是因為那個身份不能宣之於口親娘一生見不得光不說還犯了他們那位好祖父忌諱,但好不過是個女兒,看上頭意思,也是允了她一生榮華富貴,何苦非要來趟這池子發臭渾水?
不過八成這也怪不得她,就算她一個小女子沒有這份誌氣,可架不住她身邊都是些眼睛盯著大富貴大前程。別說她,就連自己,不也被強架火上烤?
楚熙忍不住蹙了蹙眉。他倒不是多怪那個異母妹妹失節又不肯去死,隻是他確實管不了太多。泥菩薩過江,誰又能顧得上誰?
意興闌珊將手中象牙勺子丟到窗外,楚熙接過信就順手扔了桌案上:“這樣事兒有什麽好迴?張友士呆府裏也不過是給丫頭們看看心口疼嬌毛病,寧國府既然叫他去,就派送過去完了。”
趙太監張了張嘴,剛想說張大夫好歹也是下麵薦上來神醫,不好如此怠慢,楚熙已經大步流星向外頭去了,驚得趙太監也顧不得別,急忙跟了上去。畢竟自從搬到府裏,楚熙這位郡王爺就跟種了府裏似,幾個月都未必出一會門。
“王爺您這是……”趙太監畢竟年紀大了,一路小跑下來就有些喘,隻是他一手帶大了楚熙,看了太多天家陰私,總有些不放心這位主子單獨行走。
楚熙也體諒他年老體弱,怕給了旁借口把趙太監從他身邊帶走養老,這會子悶心頭鬱氣消散了些,也就慢了下來:“祖父不是叫多跟三叔親近親近?說三叔是個孝悌,今兒正好得閑,便去三叔那裏坐坐。”
楚熙年輕麵龐上笑意盈盈,隻有落下尾音中,帶著那麽一絲絲不易察覺嘲諷。
其實三皇子楚容華這些年受到冷遇,跟三皇子外家當年疑似站先太子一邊也很有些關係,正好三皇子母妃早逝外家近歿,當今冷落起這個兒子來真是一點都不手軟。誰讓楚容華自己兒時要跟太子哥哥親近呢?
單看當今給兒子們指婚時,塞給楚容華正妃還是臨洮許家長二房姑娘,就知道老爺子心裏還是把楚容華劃成了太子一係,有意嘲諷,要把兒子兒媳一並彈壓。反正許家因為是太子妻族,都死絕了。
不過風水輪流轉,這陣子又開始變天了而已。
楚熙心裏轉過多少個念頭,別看著也還是那個爽朗愛笑少年,趙太監多少也放心下來,拿出他王府大太監氣勢陪著楚熙出府入宮不提。好歹三殿下夫妻都不會害了他們王爺。
可巧這日楚容華難得被聖指了件差事去辦,並不家,三皇子妃許氏算起來既是楚熙姨母又是他嬸娘,並沒有太大忌諱,就代楚容華留了楚熙吃飯。席間姨甥兩個不經意間說起關中風物,心中都是頗多感慨,不過是礙於宮中耳目眾多,不敢暢所欲言、真情流露而已。
一頓飯吃倒還算順心,隻是到了飯後吃茶時候,一個女官模樣年輕宮女子捧給楚熙是六安茶,楚熙心裏突一跳,不由多看了那女官一樣,又抬眼瞧了瞧三皇子妃神色。
他確實好一口六安茶,隻是這些年大起大落,他心境浮沉,早就不會嶄露出自己喜好了,當今說什麽好,他就用什麽,近內侍宮女,都對他喜好一無所知。三皇子妃娘家或許對他喜好有所耳聞,可連她自己都是隨貴妃他們用江南綠茶,總不該特特給他上這個。
這女官瞧著也不像三皇子妃帶進來老,十分眼生。
三皇子妃似乎一無所覺,看向楚熙模樣十分慈愛:“宮裏近都愛碧螺春並西湖龍井,底下雖然心力侍奉,可這麽多主子,總免不了些許疏漏。這裏還有些六安茶,雖說比不得碧螺龍井滋味好,吃著倒也受用,王爺也嚐嚐。”
說到這裏,三皇子妃似乎才發現楚熙多瞧了侍候女官幾眼,溫和道:“這是貴妃娘娘看這裏倒三不著兩,摁倒葫蘆起來瓢,把三叔這裏管得很是不成樣子,特意把她身邊賈女史撥來幫襯一二。”
兩句話合一處聽,楚熙再垂眼看看自己手中六安茶,心中大樂,卻又一酸。
三嬸娘這是拐著彎想要點他兩句:六安茶雖然是心頭好,吃著歡喜,到底是別不稀罕,丟給。再連著這位賈女官,如果他沒有記錯,應該是原本甄貴妃那裏伺候著榮國府二房大姑娘。
其實還是繞來繞去,還是要勸他不要犯傻。寧榮二府並王家等勳貴家暗地裏一直是首鼠兩端,雖然對他這個太子長子頗多示好,一個個心到底還是掛貴妃一係上,那邊嫌棄不要,才能輪得到他,或者是他們,要是他們真信了,就真成了呆子了。
就如這個賈姑娘,四叔六叔都不要,才會被丟來給一直與太子係親近三叔,專給與先太子妃同是許家女兒三嬸娘添堵。
楚熙所樂者,是許家女兒果然都是聰慧,心酸者,卻是他表妹也是一般蘭心蕙質,卻被他輕率毀了一生。
沒滋沒味吃過茶,三皇子妃沒有再多說什麽,楚熙也沒故意找話來說,過了一會兒就起身要走,三皇子妃留了一句,說是三殿下也要迴來了,不如叔侄倆個吃杯酒再走,楚熙推說府中還有家事,依舊要走,三皇子妃也就沒再多攔。
三皇子妃是長輩,自然不會親自送楚熙出門,隻派了身邊女官相送。
賈元春雖然礙了楚容華夫妻眼,到底是甄貴妃所賜,這院子女官中身份高,此時也與大太監一處垂頭送楚熙出來。
論理,她既然進了三皇子院子,即使楚容華從來沒有收用過她,她也算是楚容華女之一,楚熙麵前一個字都不該說。可也不知道是否因為今日是她給楚熙捧得茶,等趙太監與三皇子妃身邊大太監先後折迴去拿楚熙遺落物件時,趁著低等宮女太監都還有幾步路空子,賈元春乍著膽子多了一句嘴。
“娘娘是為著旁事心裏才不太痛,並沒有怨懟意思,還請王爺別放心上。”
這指便是三皇子妃方才那句說手裏沒有好茶葉話了。輕輕鬆鬆就把一個怨懟大帽子扣了三皇子妃頭上,還一臉忠心為主。
楚熙一怔,也有幾分佩服這個賈姑娘。她還真不是膽子大到沒成算。就算這句話真被聽著了,三皇子妃能耐她如何?傳到有心耳中,怕還要覺得她十分懂事。
隻是可惜了,三皇子妃真正意思,這個自作聰明賈姑娘是一點兒都沒聽出來。
笑笑不說話,楚熙一個眼角都沒留給賈元春,等趙太監氣喘籲籲跑迴來就領著一徑走了。
這事兒楚熙沒放心上,趙太監遠遠瞧見三皇子妃身邊賈女史與自家王爺離得那般近可是唬心頭一跳,這會子還靜不下心來,忍了又忍,還是瞅著花園子裏少時候多了句嘴:“王爺,禮教大防,確實是要緊。”
“曉得。”楚熙趙太監這裏一直都是呀,趙太監勸了多少迴都沒有,勸多了還生氣:“趙叔隻管把心放迴肚子裏,明天還要陪專心去看戲呢。”
說到看戲,楚熙臉上流露出幾分幸災樂禍。明兒大戲,他可是盼了許久了。
趙太監一怔,也想起了前些日子接到帖子。
帖子是北靜郡王府下,北靜王府太妃大壽,廣邀京中豪門貴胄。若說這壽宴,便是再奢靡京中都算不得什麽,可關鍵是這會客十分有意思。
北靜王太妃為略有些孤拐,交好老誥命並不多,榮國府老祖宗史太君是為親密一個。北靜郡王水溶正妃是曾家二房獨女,名滿天下曾侍郎侄孫女,北靜郡王府老郡主親孫女。
本來這些關係都沒有什麽問題,偏偏北靜王妃親堂妹許給了姑蘇林家長子。如今林家老爺林如海莫名其妙大病一場,賈家襲爵璉二爺意氣風發出京灰頭土臉迴來消息都傳遍了,賈家林家姻親變仇,中間又有想要獨霸江南甄家,寄居榮國府薛家,中間多少彎彎繞,有心可都知道了。如今就等著看這筆爛帳如何了局。
何況北靜王太妃因為年輕時候做媳婦時受委屈,對老郡主養這位孫女兒媳,可沒有多少喜歡,看水溶那一屋子姬妾也能瞧得出來。
明兒這出戲,必定十分耐看。
作者有話要說:= =渣作者渣屬性真是一直發展,從未被超越。
那個誰誰,晚上沒事兒跑來調戲渣作者你該當何罪!渣作者罩杯是可以問問題嗎禽獸!
感謝留言親們,昨天留言積分都已經送出,如有遺漏不要大力戳我就好
連林如海看著林崖這副模樣都暗暗有些擔憂,悄悄請了廖神醫每日為林崖請一次平安脈,又命大管事何啟親自出門到城外施粥,林崇黛玉他們哪裏還坐得住?
林崇不敢抱怨嗣父先生催逼兄長太狠,黛玉卻是敢,隻是她終究說不過林如海,鬧著性子要生悶氣吧,又總忍不住被老父親幾句話哄迴去。況且黛玉心裏也明白天下好男兒多半都是要拚這一迴,她又不知道別家情形,後隻當都是如此,也就勉強忍下,隻丟了四書五經,專門與丫頭們琢磨著藥膳溫補方子而已。
此時先夫賈敏留給黛玉兩個大丫頭雲歌錦闕都已經放出去了。錦闕是林家家生子,賈敏世時就相看好親事,到了年紀便由黛玉做主賞了銀子放出去完婚,雲歌就沒那麽好運道了,她是賈家陪嫁出身,娘老子雖說沒林如海重病一事上動什麽手腳,卻也是被說動生了二心,因此一家子都被淨身打發了出去,這還是看雲歌服侍黛玉心力份兒上。
家中亂糟糟也不適合立即添,綠裳等了幾年終於成了黛玉院子裏丫鬟中第一,那是立誌要大展身手,好叫主子們都知道她本事。加上林崖一出手就懲治了那許多,手腕又狠又絕,綠裳心裏畏懼之餘,著實也有意奉承林崖,隻不敢付諸行動罷了。如今黛玉這個做姑娘要體貼哥哥,可不就用到她了?
綠裳遂打起一百二十個精神,陪著黛玉一同每日挑揀方子,親自去廚房盯著廚娘們做好。她原就是管著黛玉房裏吃食,對這些多少知道些皮毛,自然比那完全不懂強了許多。
黛玉小可能還覺不出什麽,隻說綠裳忠心,林崖院子裏鶴音等幾個大丫鬟瞧眼裏可就不樂意了。
林崖院子裏二兩大丫頭就有四個,鶴音、蓮音、芝音、妙音。這林府裏絕對是頭一份,連老爺林如海當年做少爺時身邊也不過隻有兩個這樣份例大丫頭,大姑娘黛玉身邊自從錦闕雲歌去了,可是一個都沒有了,綠裳那樣耀武揚威,也不過是一個月一兩半。
謹院四大丫頭裏,除開妙音是後來提拔上來,始終低了另外三一等,鶴音跟蓮音芝音兩個三雙眼睛盯可不就是大爺林崖?蓮音芝音是先夫賈敏賞下來家世清白忠心林家家生子,鶴音是林如海親自開口賜下,自覺尤為高一等。
以前大家還能姐姐妹妹一團和氣,可現如今林崖與曾家大姑娘定親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聽老爺大爺漏出來話兒,等大爺中了舉,進京趕考時候就要一並登門下定呢。
生成這樣容貌才情,又有造化大爺身邊做屋裏伺候大丫鬟,誰沒點想頭?也不是沒有想大奶奶進門之前拔個頭籌,可大爺從來就沒有特別親近過誰,丫頭裏唯一能得大爺青眼隻有一個鶴音,卻也是看老爺麵子上。眼下大爺正忙著讀書,她們又不是找死,加不敢這個要命時候對大爺施展什麽手段。
嘴邊掛著一塊肥肉愣是不敢動手,丫鬟們心裏那是著急又上火。以往想泄泄火氣還能打罵小丫頭子,可現家裏為著大爺讀書事兒,連大姑娘都是輕聲細語,哪裏有她們摔碟子打碗道理?
正忍心焦,綠裳就撞了她們眼睛。
這倒也不能怪綠裳,吃食這樣精貴東西,她不敢假手底下小丫頭子也是之常情。再說她掐尖掐慣了,自己辛辛苦苦眼珠子都不錯盯著出鍋東西,總沒有白送給別討賞道理,是以初一旬藥膳補品,都是綠裳領著兩個小丫頭子親自送到林崖謹院。
黛玉房裏丫頭,自然也是個個嬌媚伶俐,看著十分惹眼。綠裳自己心裏沒有絲毫想給林崖做通房當姨娘意思,架不住林崖身邊大丫頭們覺得她有。
誰讓她比大姑娘大了幾歲,肯定不會是給未來姑爺準備通房選呢?這有心當半個主子,不免就覺得看爺們眼睛都是綠。
去了幾迴,從笑臉相迎又是看座又是讓茶讓點心,變成了這個沒空那個心口疼沒搭理,綠裳這麽些年丫頭堆裏摸爬滾打又不是白練,吃了兩迴閉門羹就明白了,不禁冷笑。
她也不自己討嫌,再下一迴直接等打聽到大爺迴了院子了,才讓慣於奉承她小丫頭子桃兒把管著黛玉院子裏花木英兒叫了來,替她走這一迴。
這英兒不是別個,正是林崖從金陵城買迴來甄英蓮,那位書中慘死於薛家香菱。
林崖才買下英兒不久就得到了林如海病危消息,匆忙上路根本顧不得英兒這麽個,留金陵城別院裏慢慢處置雜務管事裏就有嫌英兒晦氣,想著直接丟金陵再賣一迴完事兒。後還是有提了一句,說大爺貌似有幾分看重這個丫頭,英兒才逃過一劫,跟著粗使婆子們一道迴了揚州。至於當時金陵每天拿她閑磕牙兩個清倌,則是哪兒來哪兒去了。
迴了揚州,因為林如海病後不理俗務,英兒又是林崖親口買下丫頭,管事們自以為摸到了林崖心意,就越過大管家直接迴了林崖。誰知林崖並沒有將英兒收到院子裏,而是先把安頓到了花園裏跟著婆子們打理花草,又一起兄妹說話時送到了黛玉院子裏。
哥哥不好動妹妹身邊,這是約定俗成老規矩了,林崖也有借此暗示自己並沒有收用英兒之意。自從聽說了英兒這麽個起就繃緊了精神丫鬟們一拳打了棉花上,百思不得其解之餘,便把英兒暫且擱置不理。
可規矩是死,是活。就像她們防賊一樣防著綠裳一樣,下們口中與大爺還有點風流淵源英兒又哪裏真能讓她們放心呢?
英兒為是綿軟老實,綠裳派小丫頭子叫她出去送東西,她小聲應下就仔仔細細提著盒子走了,留下個綠裳屋子裏望著她這些日子愈發嫋娜多姿背影暗暗出神。
果然林崖親手抓了一把大錢賞了英兒,還多問了一句她如今府裏住可順心。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英兒還沒出謹院,就被一個沒頭沒腦渾撞小丫頭子汙了黛玉剛賞給她藕荷色海棠裙子,還被小丫頭子反口說她走路不當心。那樣軟糯兒,拿著三等份例也沒罵闖了禍不入流小丫頭,悶聲不吭迴了院子,躲屋裏哭眼睛都腫了。
綠裳恨恨跺腳,心裏大罵不中用東西,白白浪費了那樣老天賜好樣貌,卻還是礙著一個院子裏當差姐妹情誼過去開導英兒。
雖然這一場風波因為英兒出乎意料之外好性兒而初就消弭於無形,丫鬟們之間暗潮湧動卻是比以往厲害了十分。隻笑她們那邊拉幫結夥爭奪,處漩渦中心林崖卻始終一無所覺,每日裏連夢裏都琢磨如何破題,根本沒有一絲兒力氣去多看哪個丫頭一眼。
其實這世上男子,就算不如林崖一樣埋頭苦讀,又有幾個當真會把眼耳神意用來觀察內宅呢?多半都覺得後宅原本就是該安寧平和,他們做男隻需將眼睛放外頭大事上就足夠了。
林崖這裏是沒有說與他聽,旁家,就算說了男或許為著這樣那樣理由,也不過一笑置之。
京城,義忠親王府。
緊挨著二門內書房裏,年近弱冠義忠郡王楚熙專心致誌用手中金柄象牙勺兒喂著金絲籠子裏黃鸝鳥兒,狹長鳳眼望向叫聲青嫩上下跳動愛寵時露出了一分難得溫和笑意。
旁邊自楚熙繈褓間就跟他身邊服侍趙太監卻急得淚都要下來了,他當年還宮裏食不果腹時候,是太子一句話救了他一條命,對義忠一係是忠心耿耿。
“爺!祖宗!就真不管?那可是……”趙太監急得聲音都變了。
那可是楚熙親生孩兒啊……太子殿下到如今,還連一個孫子輩兒都沒有呢。
剩下話趙太監沒有說出口,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看似一顆心都放黃鸝鳥兒身上楚熙猛地迴身,指骨分明遒勁有力手掌牢牢捂住了趙太監嘴。
“趙叔,”楚熙微微一笑,露出小虎牙隱約還帶著幾分當年宮裏深受太子、太子妃寵愛時無憂無慮:“許氏與侍衛私通事情是祖父身邊戴公公親口說,不會有假。”
說完,楚熙深吸一口氣,沒有理會趙太監眼中劃過一抹憤恨,徑自背手看向了這座親王規製府邸裏據說雕工為精巧遠心亭。
這座美輪美奐多處逾製親王府建成時,受封義忠親王先太子早就已經入土為安了。實際上年幼楚熙一幹老仆陪伴下從皇宮搬入義忠親王府那日,正是先太子妃頭七,但當今說搬,那就必須搬。
親王府,卻從來沒有住過親王和親王妃,楚熙主動上折子要把府中逾製之處一一改過,再換了親王府匾額,卻又被駁迴了。
迴來他漸漸長大,當今沒有為他指正妃,卻一口氣送來了兩位側妃,一個姓甄,來路不用說,一個卻是姓許,臨洮許家僅剩六房小女兒,他舅表姊妹。
楚熙抿緊唇角,臉上雖然還是一絲表情都沒有,整個卻繃得猶如一支即將離弦箭。這事怪不得別心狠手辣,要怪就怪他自己還是太年輕、太草率。
趙太監服侍楚熙多年,對這位小主子知之甚深,一看楚熙神情就曉得這位主子麵上雖然一直不意,其實心裏恐怕早就嘔出了血,不過是年紀大了忍功深,才撐到了現,不由大悔,急忙忙就要拿話岔開。
“是老奴老昏聵,該死!該打!”趙太監一麵罵著自己,一麵從袖袋裏抽出一封信:“隻是還有一樁事兒要請王爺意下,寧府那邊又托了信來,還是那邊幫忙送來,說是那位奶奶臥病,相熟太醫都瞧不好,想求了張友士過府瞧瞧。”
說到傳信那位,趙太監隱蔽打了個手勢,意思是信兒是王家二老爺王子騰遞過來。
楚熙這次是真要笑出聲來了。
他一個黃口小兒都能看明白情勢,這些自詡世事通達老練精明高官顯貴們卻叫富貴脂油蒙了心、瞎了眼。
太子都沒了,莫非這些還真當自己這個義忠郡王還有一天能當皇太孫?為了那麽一絲絲隻夢裏才存可能,牽扯進了多少家?就算他們一個個都是兩麵三刀,這頭惦記著自己這個太子長子,那頭都搭著二叔或者四叔六叔,可天下哪裏真有旱澇保收好事兒,下了河還想不濕鞋,真當別是傻子了。
至於那個妹妹,恐怕現該知道不該知道,沒不知道她究竟是哪個了。
其實她不過是個外室子,就算是因為那個身份不能宣之於口親娘一生見不得光不說還犯了他們那位好祖父忌諱,但好不過是個女兒,看上頭意思,也是允了她一生榮華富貴,何苦非要來趟這池子發臭渾水?
不過八成這也怪不得她,就算她一個小女子沒有這份誌氣,可架不住她身邊都是些眼睛盯著大富貴大前程。別說她,就連自己,不也被強架火上烤?
楚熙忍不住蹙了蹙眉。他倒不是多怪那個異母妹妹失節又不肯去死,隻是他確實管不了太多。泥菩薩過江,誰又能顧得上誰?
意興闌珊將手中象牙勺子丟到窗外,楚熙接過信就順手扔了桌案上:“這樣事兒有什麽好迴?張友士呆府裏也不過是給丫頭們看看心口疼嬌毛病,寧國府既然叫他去,就派送過去完了。”
趙太監張了張嘴,剛想說張大夫好歹也是下麵薦上來神醫,不好如此怠慢,楚熙已經大步流星向外頭去了,驚得趙太監也顧不得別,急忙跟了上去。畢竟自從搬到府裏,楚熙這位郡王爺就跟種了府裏似,幾個月都未必出一會門。
“王爺您這是……”趙太監畢竟年紀大了,一路小跑下來就有些喘,隻是他一手帶大了楚熙,看了太多天家陰私,總有些不放心這位主子單獨行走。
楚熙也體諒他年老體弱,怕給了旁借口把趙太監從他身邊帶走養老,這會子悶心頭鬱氣消散了些,也就慢了下來:“祖父不是叫多跟三叔親近親近?說三叔是個孝悌,今兒正好得閑,便去三叔那裏坐坐。”
楚熙年輕麵龐上笑意盈盈,隻有落下尾音中,帶著那麽一絲絲不易察覺嘲諷。
其實三皇子楚容華這些年受到冷遇,跟三皇子外家當年疑似站先太子一邊也很有些關係,正好三皇子母妃早逝外家近歿,當今冷落起這個兒子來真是一點都不手軟。誰讓楚容華自己兒時要跟太子哥哥親近呢?
單看當今給兒子們指婚時,塞給楚容華正妃還是臨洮許家長二房姑娘,就知道老爺子心裏還是把楚容華劃成了太子一係,有意嘲諷,要把兒子兒媳一並彈壓。反正許家因為是太子妻族,都死絕了。
不過風水輪流轉,這陣子又開始變天了而已。
楚熙心裏轉過多少個念頭,別看著也還是那個爽朗愛笑少年,趙太監多少也放心下來,拿出他王府大太監氣勢陪著楚熙出府入宮不提。好歹三殿下夫妻都不會害了他們王爺。
可巧這日楚容華難得被聖指了件差事去辦,並不家,三皇子妃許氏算起來既是楚熙姨母又是他嬸娘,並沒有太大忌諱,就代楚容華留了楚熙吃飯。席間姨甥兩個不經意間說起關中風物,心中都是頗多感慨,不過是礙於宮中耳目眾多,不敢暢所欲言、真情流露而已。
一頓飯吃倒還算順心,隻是到了飯後吃茶時候,一個女官模樣年輕宮女子捧給楚熙是六安茶,楚熙心裏突一跳,不由多看了那女官一樣,又抬眼瞧了瞧三皇子妃神色。
他確實好一口六安茶,隻是這些年大起大落,他心境浮沉,早就不會嶄露出自己喜好了,當今說什麽好,他就用什麽,近內侍宮女,都對他喜好一無所知。三皇子妃娘家或許對他喜好有所耳聞,可連她自己都是隨貴妃他們用江南綠茶,總不該特特給他上這個。
這女官瞧著也不像三皇子妃帶進來老,十分眼生。
三皇子妃似乎一無所覺,看向楚熙模樣十分慈愛:“宮裏近都愛碧螺春並西湖龍井,底下雖然心力侍奉,可這麽多主子,總免不了些許疏漏。這裏還有些六安茶,雖說比不得碧螺龍井滋味好,吃著倒也受用,王爺也嚐嚐。”
說到這裏,三皇子妃似乎才發現楚熙多瞧了侍候女官幾眼,溫和道:“這是貴妃娘娘看這裏倒三不著兩,摁倒葫蘆起來瓢,把三叔這裏管得很是不成樣子,特意把她身邊賈女史撥來幫襯一二。”
兩句話合一處聽,楚熙再垂眼看看自己手中六安茶,心中大樂,卻又一酸。
三嬸娘這是拐著彎想要點他兩句:六安茶雖然是心頭好,吃著歡喜,到底是別不稀罕,丟給。再連著這位賈女官,如果他沒有記錯,應該是原本甄貴妃那裏伺候著榮國府二房大姑娘。
其實還是繞來繞去,還是要勸他不要犯傻。寧榮二府並王家等勳貴家暗地裏一直是首鼠兩端,雖然對他這個太子長子頗多示好,一個個心到底還是掛貴妃一係上,那邊嫌棄不要,才能輪得到他,或者是他們,要是他們真信了,就真成了呆子了。
就如這個賈姑娘,四叔六叔都不要,才會被丟來給一直與太子係親近三叔,專給與先太子妃同是許家女兒三嬸娘添堵。
楚熙所樂者,是許家女兒果然都是聰慧,心酸者,卻是他表妹也是一般蘭心蕙質,卻被他輕率毀了一生。
沒滋沒味吃過茶,三皇子妃沒有再多說什麽,楚熙也沒故意找話來說,過了一會兒就起身要走,三皇子妃留了一句,說是三殿下也要迴來了,不如叔侄倆個吃杯酒再走,楚熙推說府中還有家事,依舊要走,三皇子妃也就沒再多攔。
三皇子妃是長輩,自然不會親自送楚熙出門,隻派了身邊女官相送。
賈元春雖然礙了楚容華夫妻眼,到底是甄貴妃所賜,這院子女官中身份高,此時也與大太監一處垂頭送楚熙出來。
論理,她既然進了三皇子院子,即使楚容華從來沒有收用過她,她也算是楚容華女之一,楚熙麵前一個字都不該說。可也不知道是否因為今日是她給楚熙捧得茶,等趙太監與三皇子妃身邊大太監先後折迴去拿楚熙遺落物件時,趁著低等宮女太監都還有幾步路空子,賈元春乍著膽子多了一句嘴。
“娘娘是為著旁事心裏才不太痛,並沒有怨懟意思,還請王爺別放心上。”
這指便是三皇子妃方才那句說手裏沒有好茶葉話了。輕輕鬆鬆就把一個怨懟大帽子扣了三皇子妃頭上,還一臉忠心為主。
楚熙一怔,也有幾分佩服這個賈姑娘。她還真不是膽子大到沒成算。就算這句話真被聽著了,三皇子妃能耐她如何?傳到有心耳中,怕還要覺得她十分懂事。
隻是可惜了,三皇子妃真正意思,這個自作聰明賈姑娘是一點兒都沒聽出來。
笑笑不說話,楚熙一個眼角都沒留給賈元春,等趙太監氣喘籲籲跑迴來就領著一徑走了。
這事兒楚熙沒放心上,趙太監遠遠瞧見三皇子妃身邊賈女史與自家王爺離得那般近可是唬心頭一跳,這會子還靜不下心來,忍了又忍,還是瞅著花園子裏少時候多了句嘴:“王爺,禮教大防,確實是要緊。”
“曉得。”楚熙趙太監這裏一直都是呀,趙太監勸了多少迴都沒有,勸多了還生氣:“趙叔隻管把心放迴肚子裏,明天還要陪專心去看戲呢。”
說到看戲,楚熙臉上流露出幾分幸災樂禍。明兒大戲,他可是盼了許久了。
趙太監一怔,也想起了前些日子接到帖子。
帖子是北靜郡王府下,北靜王府太妃大壽,廣邀京中豪門貴胄。若說這壽宴,便是再奢靡京中都算不得什麽,可關鍵是這會客十分有意思。
北靜王太妃為略有些孤拐,交好老誥命並不多,榮國府老祖宗史太君是為親密一個。北靜郡王水溶正妃是曾家二房獨女,名滿天下曾侍郎侄孫女,北靜郡王府老郡主親孫女。
本來這些關係都沒有什麽問題,偏偏北靜王妃親堂妹許給了姑蘇林家長子。如今林家老爺林如海莫名其妙大病一場,賈家襲爵璉二爺意氣風發出京灰頭土臉迴來消息都傳遍了,賈家林家姻親變仇,中間又有想要獨霸江南甄家,寄居榮國府薛家,中間多少彎彎繞,有心可都知道了。如今就等著看這筆爛帳如何了局。
何況北靜王太妃因為年輕時候做媳婦時受委屈,對老郡主養這位孫女兒媳,可沒有多少喜歡,看水溶那一屋子姬妾也能瞧得出來。
明兒這出戲,必定十分耐看。
作者有話要說:= =渣作者渣屬性真是一直發展,從未被超越。
那個誰誰,晚上沒事兒跑來調戲渣作者你該當何罪!渣作者罩杯是可以問問題嗎禽獸!
感謝留言親們,昨天留言積分都已經送出,如有遺漏不要大力戳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