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 作者:夜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寧寧不願意,她們屋子不算大,再來了人住著就有些擠了。
再說秦靜好欺負,她們雖然是兩個人住著,但屋子打掃什麽的一向是秦靜幹。
可人家大隊長這麽安排了,當著大隊長的麵她也不敢說什麽。
就算沒有嫁給大隊長兒子陸建軍的小心思,趙寧寧也不敢招惹大隊長。
陸隊長一走,趙寧寧開始折騰了。
敲敲打打的好像看什麽也不順眼,就連走到門口屋門被風吹的動了一下她還要踹門一腳。
蘇敏聽著門被踹的嘎吱聲兒,說她:“踹吧,狠狠踹,踹壞你正好出錢給我們換個新的。”
趙寧寧沒說話,路過新來知青的時候又瞪了人家好幾眼。
魏婷雖然是個新來的但也不好惹,她理都沒理趙寧寧,也沒和其他的女知青們打個招唿問個好,直接進了趙寧寧秦靜那屋。
沒一會兒她又返迴來,說:“那個屋子太暗了,照不上多少光,我不想住,你們來個人和我換一下。”
哇吼,這口氣大的。
蘇小雲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要換屋子,自然是她這個新來的和魏婷換,總不可能讓人家老知青和她換吧。
可蘇小雲不太願意換,一是原來住那屋的女知青一看就不好惹,連個門都看不順眼那肯定看人也不順眼。
二來魏婷也說了那個屋子很暗,采光不好,那住著肯定沒有正房住起來舒服。
於是她就說:“我們住哪裏是大隊長安排的,我不太想換。”
魏婷瞥她一眼:“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找隊長吧,他安排的那他也能改。”
蘇敏看出這就是大隊長故意的,魏婷的性格和趙寧寧很像,都是那種麵上不吃虧的。
以前趙寧寧愛折騰是沒有個能壓住她的,現在來個和她差不多的魏婷,那她們兩個互相折騰,其他人就能消停了。
她也不願意和這種明麵上就很不好相處的人住一個屋子,就開口:“你說要住我們屋子,那不僅得陸隊長同意,蘇小雲同意,還得我們本來就住這兒的幾個人同意。
我是覺得陸隊長安排就挺好,小雲,把你行李提到屋裏吧。”
一看蘇敏這樣說了,朱紅也忙道:“嗯,我也覺得小雲很和我眼緣。”
衛國也瞧出來魏婷是個不安分的,說:“既然蘇敏她們都喜歡蘇小雲,那還是蘇小雲和我們住一起吧。”
魏婷沒想到這些人會和她作對,氣的不行,尤其恨最先開口的蘇敏,伸手就要打人。
蘇敏沒想著魏婷比趙寧寧有能耐,還是個愛動手的。她一把抓住魏婷的胳膊,使勁兒攥著,魏婷疼的直叫喚。
蘇敏也沒有什麽女孩子打架就是潑婦的想法,她媽從小就和她說女孩子厲害一點好。
尤其蘇敏腦子不厲害,那就得身體厲害,這樣腦子厲害的人不敢惹她。
對著魏婷先給她個下馬威,讓她知道自己不好惹,那以後的麻煩會少很多。
魏婷看蘇敏瞧她的眼神,知道這人是會真下手的。
她原本想趁著來的第一天就讓這裏的老人們知道自己的厲害,沒想到遇上了一個對手。
她不了解這裏的人,也怕萬一真打起來這好幾個女的打她一個,也就退讓了一步,還是迴了趙寧寧那屋。
蘇小雲感激的和蘇敏道謝,然後自我介紹說了下老家在哪,還從行李裏拿出些糖分給幾人吃。
這糖是很普通的水果硬糖,糖精味很重,但這是蘇敏來了這兒一段時間第一次吃到糖。
她原本是很不愛吃甜的,小時候吃糖壞了牙後對糖就有了心理陰影。
但可能是這副身體實在需要糖分,蘇敏覺得這糖味彌漫到自己身體每一處,心情一下就愉悅了很多。
朱紅她們也挪了挪自己的被褥,給蘇小雲騰出個地方來。
蘇敏原本是睡牆根角兒的,她旁邊是沈月,再往過是朱紅,另一邊是衛國。
現在蘇小雲來了,她可能覺得蘇敏是這幾個人裏對她最熱情的,就選擇睡在蘇敏旁邊了。
把沈月往右擠了一位。
多了四個知青,做飯打掃屋子打掃院子都得重排班。
男女知青們都坐到院子裏,陳衛民說:“規矩還是以前的規矩。
住的屋子怎麽安排打掃,各屋子的人自己商量。我們一起商量的還是做飯和打掃院子的活兒。”
他話一落,魏婷就開口說:“我不會做飯。”
陳衛民也不管她是真不會做飯還是不想做飯,直接說:“不會做飯那就打下手,別人做的時候跟著學。
女知青們輪流著做飯,你就每天都去學習,總有學會的一天。”
他話說完魏婷就閉嘴了,傻子都知道輪流做和每天打下手哪個更辛苦。
蘇小雲忙說:“我在家做過飯,基本的一些飯菜我都會做。不過我是南方人,不知道做出來的合不合胃口。”
韓奮起說:“沒事,我們這些知青也都是有南有北的,有口飯吃就是好的,至於口味慢慢調整就行。”
魏婷這時也說:“那基本的家常菜我也能做,但做出來不好吃可別怪我。”
陳衛民最不怕刺頭了:“如果你做出來的飯我們一半以上的人覺得難吃,那你就好好打下手學習該怎麽做飯,這樣也是為了不浪費糧食。”
韓奮起說:“現在是九個女知青,十一個男知青,不過吳建和村裏的姑娘訂了婚,等秋收結束農曆九月底就要結婚去了,所以男知青按十個來算吧。”
眾人都同意,現在已經是農曆九月初了,就是吳建正常做也輪不到幾天。
韓奮起又說:“我們一共將近二十口人,做飯很辛苦,以後還是女同誌們一人一天輪著來,男知青們兩個人一天。”
陳衛民補充:“男知青不僅要幫著女知青和麵,洗菜打下手,還要負責洗碗,擔水,院子的清掃也是早晚各一次。”
陳衛民和韓奮起安排的合情合理,眾人也都同意了。
多來一個女知青那就能少幹一天活兒,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多也有好處嘛。
第15章
日子過得很快,比想象中更容易熬。
轉眼就到了深秋,蘇敏來到這裏已經快三個月了。
她也成功從一個萬事不愁的小仙女進化成一個手紙都得掐著厘米用的小可憐。
不斤斤計較這日子就過不下去啊。
整理著衣服,蘇敏快要哭出來了。
以前的蘇敏她媽可喜歡給她買衣服了,每天都要換身衣服,一個禮拜都不帶重樣兒的。
就算是學校讓穿校服,那她校服裏的衣服也要每天換,一進校門就立刻將校服脫掉露出自己的小襖襖。
可現在呢,蘇敏看著自己手裏一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的衣服欲哭無淚。
她也不是小公主,沒有條件穿新衣服那就穿著舊的忍忍就過去了。
畢竟連飯都吃不飽就沒必要計較衣服了。
可衣服不是隻有裝飾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禦寒的作用啊。
但原主的衣服穿著就和披著張廢紙似的,凍得蘇敏直哆嗦。
從原主留下的日記來看,她下鄉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帶來了。
其實也就是上初中的時候做的一身單衣,一身用麻線棉線之類的織的線衣,一身棉衣,外加原主偷偷留下的一身六七歲時候的單衣。
至於小時候的線衣棉衣早拆了再加點毛線棉花就成了她之後那兩身衣服了。
也就是說她的線衣棉衣仔細算的話裏麵的麻線棉花有的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若不是原主的父親是紡織廠工人,家裏不缺布,原主也不可能留下那麽一身小時候的單衣。
就是那件小時候的單衣也被原主左拆一點右剪一點快剪完了。
她的單衣畢竟是下鄉之前的舊衣服,當時已經就穿了兩年多了。
在鄉下,又穿了四年。
而且還是穿著幹農活,穿線衣棉衣時候為了不磨損這兩件衣服,線衣棉衣也不好拆洗,也為了避免弄髒,在秋冬的時候單衣也還是會被套在外頭,這對衣服的損壞是很大的。
原主也不怎麽會做衣服,不過她機靈,在剛來的時候就給自己的單衣照著本地人的樣子給膝蓋胳膊肘屁股蛋幾個地方縫了補丁。
然後外麵的補丁破了就繼續補,雖然來來迴迴補了幾次,但最裏頭的那件單衣還是完好的,就是被磨的很薄很薄,透著光都能看見她內衣的顏色。
說是內衣,也隻是一身秋衣秋褲,照樣滿是補丁還被磨薄了很多。
還有就是一條背心一條褲衩,各種顏色的補丁堆在上麵。
至於毛衣,那是借了劉霞家裏寄來的手套。
工廠裏每年都會發工作服,手套,鞋子,很多人都是把新發下的攢著,繼續用舊的。
劉霞的衣服都是廠子裏的工作服,如果換到蘇敏那個年代把工作服當便衣穿會被人背後說窮酸。
可在現在這個時候,劉霞那一身衣服能讓人羨慕死。
蘇敏就很羨慕,工作服啊,一看就很耐穿。
劉霞自己不缺衣服,手套是家裏寄來讓她下地的時候戴。
但劉霞不想搞特殊就沒戴,後來借給了蘇敏,兩人一起把手套拆了,然後接到蘇敏的舊線衣上。
藍黑色的線衣線褲上腳踝袖口處用白色的手套線加了一截子,看上去也是很搞笑。
那棉衣棉褲則是把小時候的舊衣服拆了剪成條,然後再弄點幹草縫進去。
最後把這一截子補到舊棉衣的袖子,褲腿和衣擺上。
還好蘇敏很瘦,個子是長了不少,但肩膀腰圍沒胖多少,那補了一截子的線衣,棉衣還是湊合著能穿。
雖然這麽一來不論是胳膊還是褲腿根本抵擋不了多少寒風,但總比沒有強。
她又買不起毛線棉花新布,就是買的起也沒票去買。
可這衣服滿打滿算已經是穿的第六年了。
線衣棉衣的一部分時間更長,線衣已經磨破了好幾個地方,線衣補起來不像單衣簡單,都是拿線勉勉強強縫著。
而且這線衣用的是麻線加點棉線,和毛線根本沒法比,就是初秋天還沒轉涼的時候穿上都不暖和。
再說秦靜好欺負,她們雖然是兩個人住著,但屋子打掃什麽的一向是秦靜幹。
可人家大隊長這麽安排了,當著大隊長的麵她也不敢說什麽。
就算沒有嫁給大隊長兒子陸建軍的小心思,趙寧寧也不敢招惹大隊長。
陸隊長一走,趙寧寧開始折騰了。
敲敲打打的好像看什麽也不順眼,就連走到門口屋門被風吹的動了一下她還要踹門一腳。
蘇敏聽著門被踹的嘎吱聲兒,說她:“踹吧,狠狠踹,踹壞你正好出錢給我們換個新的。”
趙寧寧沒說話,路過新來知青的時候又瞪了人家好幾眼。
魏婷雖然是個新來的但也不好惹,她理都沒理趙寧寧,也沒和其他的女知青們打個招唿問個好,直接進了趙寧寧秦靜那屋。
沒一會兒她又返迴來,說:“那個屋子太暗了,照不上多少光,我不想住,你們來個人和我換一下。”
哇吼,這口氣大的。
蘇小雲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要換屋子,自然是她這個新來的和魏婷換,總不可能讓人家老知青和她換吧。
可蘇小雲不太願意換,一是原來住那屋的女知青一看就不好惹,連個門都看不順眼那肯定看人也不順眼。
二來魏婷也說了那個屋子很暗,采光不好,那住著肯定沒有正房住起來舒服。
於是她就說:“我們住哪裏是大隊長安排的,我不太想換。”
魏婷瞥她一眼:“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找隊長吧,他安排的那他也能改。”
蘇敏看出這就是大隊長故意的,魏婷的性格和趙寧寧很像,都是那種麵上不吃虧的。
以前趙寧寧愛折騰是沒有個能壓住她的,現在來個和她差不多的魏婷,那她們兩個互相折騰,其他人就能消停了。
她也不願意和這種明麵上就很不好相處的人住一個屋子,就開口:“你說要住我們屋子,那不僅得陸隊長同意,蘇小雲同意,還得我們本來就住這兒的幾個人同意。
我是覺得陸隊長安排就挺好,小雲,把你行李提到屋裏吧。”
一看蘇敏這樣說了,朱紅也忙道:“嗯,我也覺得小雲很和我眼緣。”
衛國也瞧出來魏婷是個不安分的,說:“既然蘇敏她們都喜歡蘇小雲,那還是蘇小雲和我們住一起吧。”
魏婷沒想到這些人會和她作對,氣的不行,尤其恨最先開口的蘇敏,伸手就要打人。
蘇敏沒想著魏婷比趙寧寧有能耐,還是個愛動手的。她一把抓住魏婷的胳膊,使勁兒攥著,魏婷疼的直叫喚。
蘇敏也沒有什麽女孩子打架就是潑婦的想法,她媽從小就和她說女孩子厲害一點好。
尤其蘇敏腦子不厲害,那就得身體厲害,這樣腦子厲害的人不敢惹她。
對著魏婷先給她個下馬威,讓她知道自己不好惹,那以後的麻煩會少很多。
魏婷看蘇敏瞧她的眼神,知道這人是會真下手的。
她原本想趁著來的第一天就讓這裏的老人們知道自己的厲害,沒想到遇上了一個對手。
她不了解這裏的人,也怕萬一真打起來這好幾個女的打她一個,也就退讓了一步,還是迴了趙寧寧那屋。
蘇小雲感激的和蘇敏道謝,然後自我介紹說了下老家在哪,還從行李裏拿出些糖分給幾人吃。
這糖是很普通的水果硬糖,糖精味很重,但這是蘇敏來了這兒一段時間第一次吃到糖。
她原本是很不愛吃甜的,小時候吃糖壞了牙後對糖就有了心理陰影。
但可能是這副身體實在需要糖分,蘇敏覺得這糖味彌漫到自己身體每一處,心情一下就愉悅了很多。
朱紅她們也挪了挪自己的被褥,給蘇小雲騰出個地方來。
蘇敏原本是睡牆根角兒的,她旁邊是沈月,再往過是朱紅,另一邊是衛國。
現在蘇小雲來了,她可能覺得蘇敏是這幾個人裏對她最熱情的,就選擇睡在蘇敏旁邊了。
把沈月往右擠了一位。
多了四個知青,做飯打掃屋子打掃院子都得重排班。
男女知青們都坐到院子裏,陳衛民說:“規矩還是以前的規矩。
住的屋子怎麽安排打掃,各屋子的人自己商量。我們一起商量的還是做飯和打掃院子的活兒。”
他話一落,魏婷就開口說:“我不會做飯。”
陳衛民也不管她是真不會做飯還是不想做飯,直接說:“不會做飯那就打下手,別人做的時候跟著學。
女知青們輪流著做飯,你就每天都去學習,總有學會的一天。”
他話說完魏婷就閉嘴了,傻子都知道輪流做和每天打下手哪個更辛苦。
蘇小雲忙說:“我在家做過飯,基本的一些飯菜我都會做。不過我是南方人,不知道做出來的合不合胃口。”
韓奮起說:“沒事,我們這些知青也都是有南有北的,有口飯吃就是好的,至於口味慢慢調整就行。”
魏婷這時也說:“那基本的家常菜我也能做,但做出來不好吃可別怪我。”
陳衛民最不怕刺頭了:“如果你做出來的飯我們一半以上的人覺得難吃,那你就好好打下手學習該怎麽做飯,這樣也是為了不浪費糧食。”
韓奮起說:“現在是九個女知青,十一個男知青,不過吳建和村裏的姑娘訂了婚,等秋收結束農曆九月底就要結婚去了,所以男知青按十個來算吧。”
眾人都同意,現在已經是農曆九月初了,就是吳建正常做也輪不到幾天。
韓奮起又說:“我們一共將近二十口人,做飯很辛苦,以後還是女同誌們一人一天輪著來,男知青們兩個人一天。”
陳衛民補充:“男知青不僅要幫著女知青和麵,洗菜打下手,還要負責洗碗,擔水,院子的清掃也是早晚各一次。”
陳衛民和韓奮起安排的合情合理,眾人也都同意了。
多來一個女知青那就能少幹一天活兒,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多也有好處嘛。
第15章
日子過得很快,比想象中更容易熬。
轉眼就到了深秋,蘇敏來到這裏已經快三個月了。
她也成功從一個萬事不愁的小仙女進化成一個手紙都得掐著厘米用的小可憐。
不斤斤計較這日子就過不下去啊。
整理著衣服,蘇敏快要哭出來了。
以前的蘇敏她媽可喜歡給她買衣服了,每天都要換身衣服,一個禮拜都不帶重樣兒的。
就算是學校讓穿校服,那她校服裏的衣服也要每天換,一進校門就立刻將校服脫掉露出自己的小襖襖。
可現在呢,蘇敏看著自己手裏一個指頭都能數的過來的衣服欲哭無淚。
她也不是小公主,沒有條件穿新衣服那就穿著舊的忍忍就過去了。
畢竟連飯都吃不飽就沒必要計較衣服了。
可衣服不是隻有裝飾的作用,還有更重要的禦寒的作用啊。
但原主的衣服穿著就和披著張廢紙似的,凍得蘇敏直哆嗦。
從原主留下的日記來看,她下鄉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家當都帶來了。
其實也就是上初中的時候做的一身單衣,一身用麻線棉線之類的織的線衣,一身棉衣,外加原主偷偷留下的一身六七歲時候的單衣。
至於小時候的線衣棉衣早拆了再加點毛線棉花就成了她之後那兩身衣服了。
也就是說她的線衣棉衣仔細算的話裏麵的麻線棉花有的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若不是原主的父親是紡織廠工人,家裏不缺布,原主也不可能留下那麽一身小時候的單衣。
就是那件小時候的單衣也被原主左拆一點右剪一點快剪完了。
她的單衣畢竟是下鄉之前的舊衣服,當時已經就穿了兩年多了。
在鄉下,又穿了四年。
而且還是穿著幹農活,穿線衣棉衣時候為了不磨損這兩件衣服,線衣棉衣也不好拆洗,也為了避免弄髒,在秋冬的時候單衣也還是會被套在外頭,這對衣服的損壞是很大的。
原主也不怎麽會做衣服,不過她機靈,在剛來的時候就給自己的單衣照著本地人的樣子給膝蓋胳膊肘屁股蛋幾個地方縫了補丁。
然後外麵的補丁破了就繼續補,雖然來來迴迴補了幾次,但最裏頭的那件單衣還是完好的,就是被磨的很薄很薄,透著光都能看見她內衣的顏色。
說是內衣,也隻是一身秋衣秋褲,照樣滿是補丁還被磨薄了很多。
還有就是一條背心一條褲衩,各種顏色的補丁堆在上麵。
至於毛衣,那是借了劉霞家裏寄來的手套。
工廠裏每年都會發工作服,手套,鞋子,很多人都是把新發下的攢著,繼續用舊的。
劉霞的衣服都是廠子裏的工作服,如果換到蘇敏那個年代把工作服當便衣穿會被人背後說窮酸。
可在現在這個時候,劉霞那一身衣服能讓人羨慕死。
蘇敏就很羨慕,工作服啊,一看就很耐穿。
劉霞自己不缺衣服,手套是家裏寄來讓她下地的時候戴。
但劉霞不想搞特殊就沒戴,後來借給了蘇敏,兩人一起把手套拆了,然後接到蘇敏的舊線衣上。
藍黑色的線衣線褲上腳踝袖口處用白色的手套線加了一截子,看上去也是很搞笑。
那棉衣棉褲則是把小時候的舊衣服拆了剪成條,然後再弄點幹草縫進去。
最後把這一截子補到舊棉衣的袖子,褲腿和衣擺上。
還好蘇敏很瘦,個子是長了不少,但肩膀腰圍沒胖多少,那補了一截子的線衣,棉衣還是湊合著能穿。
雖然這麽一來不論是胳膊還是褲腿根本抵擋不了多少寒風,但總比沒有強。
她又買不起毛線棉花新布,就是買的起也沒票去買。
可這衣服滿打滿算已經是穿的第六年了。
線衣棉衣的一部分時間更長,線衣已經磨破了好幾個地方,線衣補起來不像單衣簡單,都是拿線勉勉強強縫著。
而且這線衣用的是麻線加點棉線,和毛線根本沒法比,就是初秋天還沒轉涼的時候穿上都不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