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麽說,北美的自然條件要比歐洲好太多了。這裏沃土遍地,適合農業。還有海量的煤炭和鐵礦,適合工業的發展。
還有就是,這裏沒有強敵。特喵全是些原始人級別的印第安部落,沒一個能打的。也許印第安部落叢林遊擊麻煩一點,但馬林也有絕招——雇傭最兇猛的叢林戰士,索倫人!
索倫人能騎善射,是最優秀的叢林戰士。而印第安部族,連鐵器都沒有,根本沒法和索倫兵對抗。隻要學習清朝,把索倫兵用好了,平推北美叢林不在話下。
而在歐洲發展呢,到處都是強敵。法妖土雞,一個比一個兇猛。板鴨目前陸軍還沒有成為戰五渣,還算歐洲較強的戰鬥力。畢竟,現在的板鴨,還能和法國掰腕子呢。而後世,板鴨已經淪落到和意大利稱兄道弟的程度了。甚至,連意呆利都不如。而葡萄牙,雖然陸上戰五渣,可海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北海國目前若是盡全力,也許能拿下葡萄牙海上力量,但也肯定會遭受重大損失。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歐洲國家特麽的會結盟對抗強敵!一旦出現一個橫推的強國,其他國家就會聯合起來對抗之。比如拿破侖,就被一群單挑不過的弱雞們聯合起來恁死了。
正是因為拿皇的教訓,馬林才不敢那麽囂張。主要是,馬林不懂如何造出機槍。要是有機槍,就無所謂全歐洲聯合了。來多少,就掃射多少。
而沒有機槍的話,麵對騎兵還是很有壓力的。而歐洲各國,基本都有騎兵。若是全歐洲聯合起來,不說百萬騎兵,50萬騎兵還是有的。光是法國,真全麵爆發戰爭,就能拉起十幾萬騎兵。沒看查理八世被搞掉了八九千騎士,沒幾年,路易十二又帶了那麽多重騎兵打到意大利了麽。
雖然說法國人每次戰爭,一般隻出動一兩萬騎兵,不會傾巢出動。但馬林不敢賭呀,一旦賭輸了,那可就是亡國呀。萬一法國發瘋,舉國動員呢?
不過,效果類似機槍的改良版“一窩蜂”的出現,倒是讓馬林看到了擊敗大規模騎兵的希望。這次去打莫斯科人,馬林就是抱著測試一窩蜂打騎兵戰術的目的去的。一旦測試效果良好,以後和法國翻臉,也有底氣不是?
按照馬林的計劃,一旦愛德華六世去世,馬林借著凱撒和瑪格麗特公主的婚約控製英格蘭的話,法國肯定會和北海國翻臉。到時候,北海國必然會迎來法國騎兵大軍的考驗。甚至,德意誌諸侯國都可能會參戰。所以,在動手控製英格蘭之前,他必須找到能克製大規模騎兵的戰術。
而且,是必須確保能戰勝大規模騎兵的戰術。否則,就是賭上國運了。馬林可不是瘋狂的小鬼子,不喜歡動不動就賭上國運。要是賭輸了呢?
但馬林現在有了不錯的思路,就是打算用改良版一窩蜂搭配獨頭炮彈,集中打擊板甲重騎兵。一窩蜂終究是弓箭,對板甲殺傷有限。單獨用來對付不穿板甲的莫斯科大公國的蒙古式騎兵沒問題,對付法國板甲重騎兵有些不足。所以,需要搭配獨頭炮彈。獨頭炮彈威力極為強大,而且,打出來的效果極為血腥和震撼。也許殺傷麵沒有一窩蜂大,但震懾力絕對夠強,可以讓心態差一點的敵人崩潰。畢竟,親眼看見戰友被炮彈撕碎,是非常具有震撼力和衝擊力的。兩者搭配使用的話,不但能造成足夠的殺傷,也能極大地打擊敵人的士氣,讓敵人膽寒。
……
除了戰術上的考量之外,馬林還有一個擔憂——兵力不夠!
秉著“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原則,馬林認為,要麽不和法國人打,要打,就必須一次打殘法國人。要不然,不能一次建功的話,法國人即使敗了,也能快速恢複,甚至報複。
而且,法國人有一個特質——特麽的會偷人家技術!
就像威尼斯玻璃鏡技術被法國偷了那樣,馬林也很擔心改良的一窩蜂技術和獨頭炮彈技術被法國人偷走用來對付自己。所以,馬林才會定下“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原則。
但法國太大了,馬林很難一次打垮法國。整個法國有1600萬人口,貴族階層人口占比為二十分之一,也就是80萬人!而這個時期的貴族們大多都和軍事相關,即使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也有16萬壯丁。貴族的壯丁,差不多就是騎士階級或流浪騎士之類的,都是會馬戰的。
但是,按照歐洲古代的壽命,一般一戶人家3.5人,80萬人,按照每3.5人一個壯丁計算,估計有22萬8千壯丁。
而古代法國人是很尚武的,決鬥也非常流行。即使是文官,也特麽會幾手。要等到拿戰後,法國人轉向浪漫,戰鬥力才會急轉直下。浪漫前的法蘭西,可是很好勇鬥狠的。
馬林也許能夠打敗一次法軍,因為,法軍一次招募的騎兵,一般也就兩三萬人。但是,若是逼急了,他們也不是不能全麵爆發,20多萬貴族壯丁,再加上輔助的民兵……
所以,根據馬林的估算,要想一次打垮法國人,不但要擊敗戰場上的法國騎兵,還要出兵占領法國大片地區,降低法國國力。另外,還要有大批士兵駐紮,才能降低法國反撲的可能。
這麽算下來,至少要出動十萬大軍。這樣,才能保證擊敗法國後,還能壓製住法國的反撲。不然,結果就會像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英國那樣,即便取得一時的勝利,占領大片土地,也最終會被法國生生耗死。
當初,英國人就是因為兵力不足,即使占據了大片土地,可因為兵力不足,始終無法徹底消滅法國的抵抗力量。然後,在法國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撲下,耗盡了國力,最終戰敗。
而且,十萬大軍還不是打一仗就能解散的。最好,能夠在法國聚集起新的力量時,就能及時地擊潰之。多來幾次後,法國才會徹底認輸。
但現在的北海國,本土隻有4個軍團,外加藏起來的萬把人(包括哥薩克騎兵和匈牙利騎兵)。加起來,也就5萬多軍隊。
可問題是,這5萬多軍隊,在進攻法國時,不能傾巢而出,最多出動3萬人。畢竟,馬林還要防備德意誌的諸侯們背後捅刀。
因此,對馬林而言,缺少軍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至於放在英國的兩個軍團,馬林也不能動。畢竟,他要保證在英格蘭的利益,壓製愛德華六世悔婚的想法。
那麽,馬林就需要總共13萬到15萬人馬。一旦和法國開戰,留下3萬到5萬人守衛本土。其餘10萬人,要打進法國腹地,起碼要占領巴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打垮法國人的信心。同時,還能壓製住他們的反抗。
這麽一算,北海國兵馬缺口達到了10萬人之巨……
也就是說,目前北海國本土的5萬人,隻夠保證本土安全。想要打出去,打敗法國,並摧毀其抵抗力,還需要再增加10萬大軍……
還有就是,這裏沒有強敵。特喵全是些原始人級別的印第安部落,沒一個能打的。也許印第安部落叢林遊擊麻煩一點,但馬林也有絕招——雇傭最兇猛的叢林戰士,索倫人!
索倫人能騎善射,是最優秀的叢林戰士。而印第安部族,連鐵器都沒有,根本沒法和索倫兵對抗。隻要學習清朝,把索倫兵用好了,平推北美叢林不在話下。
而在歐洲發展呢,到處都是強敵。法妖土雞,一個比一個兇猛。板鴨目前陸軍還沒有成為戰五渣,還算歐洲較強的戰鬥力。畢竟,現在的板鴨,還能和法國掰腕子呢。而後世,板鴨已經淪落到和意大利稱兄道弟的程度了。甚至,連意呆利都不如。而葡萄牙,雖然陸上戰五渣,可海上還是比較有實力的。北海國目前若是盡全力,也許能拿下葡萄牙海上力量,但也肯定會遭受重大損失。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歐洲國家特麽的會結盟對抗強敵!一旦出現一個橫推的強國,其他國家就會聯合起來對抗之。比如拿破侖,就被一群單挑不過的弱雞們聯合起來恁死了。
正是因為拿皇的教訓,馬林才不敢那麽囂張。主要是,馬林不懂如何造出機槍。要是有機槍,就無所謂全歐洲聯合了。來多少,就掃射多少。
而沒有機槍的話,麵對騎兵還是很有壓力的。而歐洲各國,基本都有騎兵。若是全歐洲聯合起來,不說百萬騎兵,50萬騎兵還是有的。光是法國,真全麵爆發戰爭,就能拉起十幾萬騎兵。沒看查理八世被搞掉了八九千騎士,沒幾年,路易十二又帶了那麽多重騎兵打到意大利了麽。
雖然說法國人每次戰爭,一般隻出動一兩萬騎兵,不會傾巢出動。但馬林不敢賭呀,一旦賭輸了,那可就是亡國呀。萬一法國發瘋,舉國動員呢?
不過,效果類似機槍的改良版“一窩蜂”的出現,倒是讓馬林看到了擊敗大規模騎兵的希望。這次去打莫斯科人,馬林就是抱著測試一窩蜂打騎兵戰術的目的去的。一旦測試效果良好,以後和法國翻臉,也有底氣不是?
按照馬林的計劃,一旦愛德華六世去世,馬林借著凱撒和瑪格麗特公主的婚約控製英格蘭的話,法國肯定會和北海國翻臉。到時候,北海國必然會迎來法國騎兵大軍的考驗。甚至,德意誌諸侯國都可能會參戰。所以,在動手控製英格蘭之前,他必須找到能克製大規模騎兵的戰術。
而且,是必須確保能戰勝大規模騎兵的戰術。否則,就是賭上國運了。馬林可不是瘋狂的小鬼子,不喜歡動不動就賭上國運。要是賭輸了呢?
但馬林現在有了不錯的思路,就是打算用改良版一窩蜂搭配獨頭炮彈,集中打擊板甲重騎兵。一窩蜂終究是弓箭,對板甲殺傷有限。單獨用來對付不穿板甲的莫斯科大公國的蒙古式騎兵沒問題,對付法國板甲重騎兵有些不足。所以,需要搭配獨頭炮彈。獨頭炮彈威力極為強大,而且,打出來的效果極為血腥和震撼。也許殺傷麵沒有一窩蜂大,但震懾力絕對夠強,可以讓心態差一點的敵人崩潰。畢竟,親眼看見戰友被炮彈撕碎,是非常具有震撼力和衝擊力的。兩者搭配使用的話,不但能造成足夠的殺傷,也能極大地打擊敵人的士氣,讓敵人膽寒。
……
除了戰術上的考量之外,馬林還有一個擔憂——兵力不夠!
秉著“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原則,馬林認為,要麽不和法國人打,要打,就必須一次打殘法國人。要不然,不能一次建功的話,法國人即使敗了,也能快速恢複,甚至報複。
而且,法國人有一個特質——特麽的會偷人家技術!
就像威尼斯玻璃鏡技術被法國偷了那樣,馬林也很擔心改良的一窩蜂技術和獨頭炮彈技術被法國人偷走用來對付自己。所以,馬林才會定下“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的原則。
但法國太大了,馬林很難一次打垮法國。整個法國有1600萬人口,貴族階層人口占比為二十分之一,也就是80萬人!而這個時期的貴族們大多都和軍事相關,即使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也有16萬壯丁。貴族的壯丁,差不多就是騎士階級或流浪騎士之類的,都是會馬戰的。
但是,按照歐洲古代的壽命,一般一戶人家3.5人,80萬人,按照每3.5人一個壯丁計算,估計有22萬8千壯丁。
而古代法國人是很尚武的,決鬥也非常流行。即使是文官,也特麽會幾手。要等到拿戰後,法國人轉向浪漫,戰鬥力才會急轉直下。浪漫前的法蘭西,可是很好勇鬥狠的。
馬林也許能夠打敗一次法軍,因為,法軍一次招募的騎兵,一般也就兩三萬人。但是,若是逼急了,他們也不是不能全麵爆發,20多萬貴族壯丁,再加上輔助的民兵……
所以,根據馬林的估算,要想一次打垮法國人,不但要擊敗戰場上的法國騎兵,還要出兵占領法國大片地區,降低法國國力。另外,還要有大批士兵駐紮,才能降低法國反撲的可能。
這麽算下來,至少要出動十萬大軍。這樣,才能保證擊敗法國後,還能壓製住法國的反撲。不然,結果就會像英法百年戰爭中的英國那樣,即便取得一時的勝利,占領大片土地,也最終會被法國生生耗死。
當初,英國人就是因為兵力不足,即使占據了大片土地,可因為兵力不足,始終無法徹底消滅法國的抵抗力量。然後,在法國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撲下,耗盡了國力,最終戰敗。
而且,十萬大軍還不是打一仗就能解散的。最好,能夠在法國聚集起新的力量時,就能及時地擊潰之。多來幾次後,法國才會徹底認輸。
但現在的北海國,本土隻有4個軍團,外加藏起來的萬把人(包括哥薩克騎兵和匈牙利騎兵)。加起來,也就5萬多軍隊。
可問題是,這5萬多軍隊,在進攻法國時,不能傾巢而出,最多出動3萬人。畢竟,馬林還要防備德意誌的諸侯們背後捅刀。
因此,對馬林而言,缺少軍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至於放在英國的兩個軍團,馬林也不能動。畢竟,他要保證在英格蘭的利益,壓製愛德華六世悔婚的想法。
那麽,馬林就需要總共13萬到15萬人馬。一旦和法國開戰,留下3萬到5萬人守衛本土。其餘10萬人,要打進法國腹地,起碼要占領巴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打垮法國人的信心。同時,還能壓製住他們的反抗。
這麽一算,北海國兵馬缺口達到了10萬人之巨……
也就是說,目前北海國本土的5萬人,隻夠保證本土安全。想要打出去,打敗法國,並摧毀其抵抗力,還需要再增加10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