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因為太過靠北,聖彼得堡地區農業條件很不好。在後世,**格勒州的農業,主要是以養殖業為主,生產奶製品、肉、蛋什麽的。至於種植業,則主要種植土豆和蔬菜。


    其中,蔬菜肯定是溫室蔬菜為主。而土豆,雖然很適合寒溫帶,但這種核武器,馬林肯定不想拿出來。


    有了土豆會出現啥情況?愛爾蘭人有了土豆,從1700年的190萬人,迅速暴漲到1845年大饑荒前的800萬!


    而18世紀,貧窮如普魯士,也是靠著腓特烈大帝強製推廣土豆,使得窮鬼一般的普魯士,撐過一次次戰爭。後來,這一招被歐洲人普遍學習,沙俄也來這一套,很快人口繼續增長,直到破億。所以,一戰時,沙俄才能動員出1500萬大軍。


    為此,馬林是無論如何都不樂意把土豆引入歐洲的。但聖彼得堡地區那裏,實在太不適合種植穀物了。黑麥和燕麥,若是一般時候,倒也能在那裏生長。但是,目前處於小冰河時期的前端啊,聖彼得堡緯度這麽高,都快接近北極圈了,真的不適合種植穀物。


    可總不能讓梁讚徹底轉化成畜牧業國家吧?梁讚大公樂意,梁讚農民也不樂意啊。畢竟,吃慣了穀物,很難適應畜牧業者的生活。


    “該讓他們種啥呢?”


    馬林攤開地圖仔細瞅著聖彼得堡的位置,這家夥,聖彼得堡的緯度高達北緯60度,比漠河的53度27分還要北多了。


    除此之外,聖彼得堡還有一個壞處——因為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其冬天固然比莫斯科暖和點(但這沒用,因為都是零下,對農業毫無用處),可夏天也比莫斯科涼爽點。莫斯科夏季甚至能出現三十大幾度的高溫,而聖彼得堡因為海洋的影響,夏季最高溫度很少超過30度。


    如果從人的舒適度上,聖彼得堡的夏季肯定很舒服。可是,從農業上講,這就不好了。因為,小麥這樣的作物,在灌漿結果時期,是需要較高的溫度的。而因為緯度低,聖彼得堡這邊冬小麥冬天也得凍死,春天要5月份才化凍春耕。但因為溫度一直低,到了夏季接近30度的時候,小麥尚未生長起來呢,沒到灌漿結果的時候。等到灌漿結果了,嗯,又進入低溫期了,很快都下雪了......所以,這邊不適合種植小麥。


    而且,這個年代沒有快熟的小麥品種,小麥普遍晚熟。加上沒有磷肥和鉀肥等催著早熟的肥料,根本長不起來。


    黑麥也是這個問題,難以在如此高的緯度過冬。黑麥雖然耐寒,但耐的是德意誌北部那種小寒冷,而不是聖彼得堡這邊冬季的超級寒冷。而且,黑麥的總積溫都是挺高的,達到2100度以上。算來算去,隻有生長周期比較短,積溫少(1350-1600度)的燕麥適合了。


    不過,燕麥畝產較低。即便在後世,用了新品種和花費,畝產也不過才200公斤,也就是400斤。北海國用的這個年代的品種,即使氮、磷、鉀三肥齊全,畝產也不超過300磅,一般200多磅。不像黑麥,用了肥料,能超過500磅。


    而不用肥料的話更慘,畝產最多隻有100磅左右(黑土這樣的肥沃土地),甚至達不到100磅。而黑麥,即使不用肥料,隻要土地本身肥沃,也是可以超過百磅的畝產的。


    當然,聖彼得堡地區不是烏克蘭的黑土地,非天然沃土,農業條件並不太好。若是讓梁讚人種植燕麥,不提供肥料的話,很難超過百磅的畝產。


    而馬林也不可能為梁讚提供肥料,因為北海國內部還有些供不應求呢,哪能供應梁讚?


    不過,馬林倒是給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二圃製!當然,是改進的二圃製!


    歐洲早就有了輪流休耕的二圃製,但是,並不算太科學。古代歐洲人的二圃製,不過是讓土地一年耕種,一年拋荒。拋荒的時候,任由雜草叢生,不去管。


    這樣固然能夠利用雜草的屍體恢複一點地力,但是很有限。為啥?因為雜草肥力不夠!


    想要恢複地力,在沒有肥料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其實是種植豆科作物。豆科作物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有機氮(也就是氮肥),這種功能稱為固氮作用。


    如果拋荒時長得是普通雜草,禾本科的,不施肥很難恢複地力或者地力恢複有限。但若是長豆科作物,地力恢複就比較快了。第二年改種穀物,收獲就會好很多。


    此外,在18、19世紀的時候,英國人搞出了一種很厲害的二圃製——休耕的土地上,種植苜蓿草,然後放羊......


    苜蓿本就是豆科作物,有固氮作用,可以肥地。而羊吃了苜蓿後,又在這塊地上拉下羊糞蛋,又是肥料。雙重作用下,地力恢複極快。


    當然,當時的英國人不懂這原理,隻是偶然發現效果好。畢竟,英國人養羊那可是傳統項目。而苜蓿草養羊效果好,也是無意為之。


    因為休耕時種植苜蓿養羊,導致英國人在19世紀時小麥的畝產竟然能超過200磅,達到兩百三四十磅左右。這種效果,基本和古代華夏使用糞肥的效果差不多了。


    但隻有氮肥是沒啥用的,氮肥隻能保證植株長勢旺盛,但對結果的影響,還不如磷肥。


    磷肥對穀物有催早熟的作用,可以縮短生長期,而且,可以提高結果率和促進籽粒飽滿,才是對穀物產量提升最大的肥料品種。


    當然,氮肥如果充足了,植株長勢好,對穀物產量影響也是不小的。這不,不用糞肥的畝產才100斤左右甚至不足。而用了糞肥,則能達到200多,翻番了都。


    當然,這是針對普通的麥子,黑麥和小麥的上限都挺高。而燕麥上限較低,後世品種畝產也才200千克。這個年代,即使用了後世英國人的先進的二圃製,估計畝產也就是從幾十磅提升到一百多磅。


    不過,對於這個年代的人而言,也是足夠的了。而且,聖彼得堡地區並不缺土地。畝產不夠,土地麵積來湊嘛。


    而且,這種種植苜蓿養羊的“英式二圃製”,還能讓梁讚人在生產出大量燕麥的同時,產出大量的羊毛和羊肉,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因為是嚴寒地區,肯定得是耐寒耐造的粗毛羊,細毛羊恐怕難以抵擋酷寒。但這也不是問題,畢竟,馬林又不是蕾峰,不是去幫助梁讚強大的。他隻是希望梁讚遷到聖彼得堡地區後,成為莫斯科大公國擴張的阻礙。甚至,馬林希望梁讚把北冰洋沿海也給占了,讓莫斯科大公國失去北冰洋的出海口。


    馬林教會梁讚人“英式二圃製”,已經算對得起他們了。畢竟,這種新式的二圃製,不僅能提高燕麥產量,而且還能得到很多羊毛和羊肉,以及羊皮等產品,絕對有得賺。


    而根據堂弟彼得的消息,目前聖彼得堡地區人煙稀少,屬於邊荒地區,梁讚人過去,有的是土地可以開墾。要知道,梁讚大公國從前很大,但被莫斯科大公國吞並後,隻剩下後世梁讚州那點麵積了,連4萬平方公裏都沒有。來到聖彼得堡地區,這邊起碼有七八萬平方公裏,夠他們用的。


    此外,占據了聖彼得堡地區,還可以向北吞並後世的卡累利阿共和國地區。這塊地雖然不適合農業,但用來搞畜牧業沒問題。就算綿羊養不了,不是還可以養馴鹿嘛。


    至於更北的摩爾曼斯克地區,貌似馬林早就讓拉普人去占領了。差點忘了,馬林還是拉普人的大酋長呢。馬林忽然覺得——該派人去管理那些北冰洋沿岸的拉普人了......


    ......


    實際上,馬林還知道一種穀物,很適合聖彼得堡地區,那就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糧食——青稞。青稞對溫度要求更低,積溫才要1300度,比燕麥還低。而且,在低溫下,也可以開花結果,生長期也隻有100天到130天,非常適合聖彼得堡地區。而且,畝產比燕麥高不少。


    但馬林不願意給梁讚人搞這個,因為,這是和土豆一樣的大殺器。若是莫斯科人也得到了青稞種子,在其廣袤的土地上種植,快速崛起完全不是問題。


    所以,馬林寧願讓梁讚人種植畝產低的燕麥,也不願意給他們提供更好的青稞。不為別的,就為怕莫斯科大公國得到種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