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偷是長孫皇後?
大唐:從鹹魚開始無敵 作者:大唐謫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盛唐眯著眼睛,舒舒服服的躺著,錢姬為他捏著腳。
別讓狐狸感冒了?
老餘嘴角抽動,二話不說,馬上端著羊肉出去了。
狐狸是老餘養的心肝寶貝狗。
李盛唐剛才說別讓狐狸感冒了,老餘生怕他想吃了狐狸。
欲吃其肉,何患無辭。
對於老餘的建議,李盛唐早就想過了。
莊子裏有大把糧食,還有他從現代傳送過來的,莫說救濟雲陽縣,就是整個京畿道都夠吃的。
可是,李盛唐不能這麽做。
這是什麽地方,又是什麽社會?
長安啊,皇權社會。
對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
當然是人心了。
想當年張角就是靠著給老百姓看病得了人心,然後就造反,所以,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跟他搶民心。
如果李盛唐開倉放糧,人心歸他,李世民立馬就會殺上門來,包圍了李家莊。
所以,不是他李盛唐沒有仁慈之心,而是此事萬萬不可為!
過了會兒,老餘端了一盤牛肉上來。
錢姬麻利地拿出一個銅做的二層鍋。
中間是大煙囪,周圍是環形的鍋,上好的木炭放進去,辣椒、調料下鍋,等水燒開,牛肉就可以下鍋了。
這就是一個妥妥的現代銅火鍋!
“村長,有情況。”
王二麻子從外頭跑進來。
“突厥來了?”老餘握緊腰刀,眼神犀利,殺氣外露。
“不是,我們抓了一個小偷。”
“老夫還以為是突厥呢,隻是小偷,打發走不就完了。”
老餘其實很心善,他隻是對突厥恨之入骨,這年代的人幾乎都是這樣。
這大災之年,偷點東西保命,沒什麽大不了的,老餘不計較。
其實這也是李盛唐的意思,每天莊子外頭都會放些糧食,需要多少自己拿,當然不會太多,否則驚動官府難做。
“不是啊村長,她不肯走,非要見咱家道長少爺。”
李盛唐搓了搓手,哈一口氣,“那把她帶來吧。”
穿梭到大唐,李盛唐就不想迴現代。
他在這邊那就是一個大地主哇,有莊子、有鋪子,有下人伺候。
特別是錢姬這丫頭,膚白勝雪,水靈靈的。
可要說好吧,也好不到哪裏去。
藍田縣地處長安東南,土地不算肥沃,再加上現在這大唐貞觀初年,氣候也不好,旱澇相連。
這還止是藍田縣一個縣是如此,整個大唐基本都是如此。
難道大唐初年,就有了小冰河氣候。
半年前剛穿梭過來買下莊子時,莊子裏的農民食不果腹,衣不暖體,實在可憐。
所謂剝削勞動者剩餘價值,這農民都快餓死了,李盛唐剝削誰去啊,他這個大地主自然也是可憐兮兮的。
但是,作為現代大學生,身帶係統,李盛唐憑借穿梭帶來的現代高產作物的種子,帶領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深挖洞、廣積糧,把莊子的規模擴大了十倍不止;
又有錢,有肥料,所以,不到半年,莊子裏的糧食就大大的有了,村民安居樂業。
從此李盛唐過上了鹹魚富貴道長少爺的生活,平日裏指導農民伯伯種種地,和錢姬過過沒羞沒臊的生活,日子過得舒坦,所以李盛唐都不想迴現代了,現代可沒這麽好的丫鬟侍候他。
那些消息靈通的,想方設法想進入莊子給李盛唐當村民。
特別是漂亮的姑娘,都想著嫁入李家莊。
李盛唐不想太招搖,莊民數量到了兩萬後,就不再進人了。
藍田縣令忙著賑災、挖渠築壩,自然對李家莊的情況也不清楚,也沒時間過問。
李盛唐樂得自在,當一個逍遙鹹魚貴道長少爺,不香麽!
沒事搞搞生產,逗逗錢姬,日子過得悠哉悠哉的,好不愜意。
......
王二麻子出去了一會兒,哈著腰引路過來。
老餘嘖嘖稱奇,什麽人能讓王二麻子點頭哈腰引路?
不是小偷麽?
要知道李家莊的莊民現在走出去,比那一般的地主還要傲氣。
現在是唐初,普通的地主,也不過是早晚能吃上兩頓飽飯,可李家莊的狗都比他們吃得好。
而王二麻子平時對待那些小偷,那叫一個狠,今天這是怎麽了?
後麵跟著的是兩個女子,一個年齡大些,有三十多歲,身披貂裘、頭戴金簪、雍容華貴、氣質不凡。
身後跟著一個更年輕的女子,腰間佩劍,一件披風大氅,腳下著胡靴,英氣逼人。
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兩臉頰有些通紅,但是氣色很好。
這樣的打扮,這樣的氣質,怎麽能是饑民,更不可能是小偷。
“怎麽迴事?為何闖我李家莊呀?”李盛唐坐下,夾了一片牛肉放進火鍋中涮牛肉。
“這位就是我們李家莊的道長少爺,你們不是有話跟他說嗎?”
王二麻子色厲內荏,想耍橫卻又不敢。
李盛唐也不覺得有多奇怪,這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女子絕對不是一般的富貴人家,可能是世家大族的女兒吧。
大唐五姓七望,高門世族子弟雖大多不成器,可也有好人。
老餘殺氣重,也敢說話,“兩位為何窺我莊園,意圖偷盜?”
“放肆!”年輕的女子厲聲喝道。
道長少爺,這稱唿有點奇怪,中年女子馬上抬手阻止,年輕女子低頭退下。
“本宮~~,妾身是長安糧商,因為最近長安及附近州縣暴雪連連,城裏糧價瘋漲,想來此看看周圍的郡縣有無糧食可以買些迴去。”
這年輕的女子似乎非常警惕,生怕這個中年女子有危險。
李盛唐看了一眼這年輕些的女子,殺氣外露,跟老餘的氣質很像,應該是個護衛。
中年女子連忙說道,“妾身姓常,人們都叫我常大娘。這位是我的護衛,上官雲。”
商人行走在外,帶個貼身保鏢,很正常。
而且隋唐之際,連年征戰,如今貞觀改元,偃武修文,很多軍人解甲歸田,當保鏢的不少。
至於一個女人拋頭露麵做生意,這也很正常。
為何呢?
因為隋唐承襲了北周之風。
這個年代,北方多鮮卑族,鮮卑族大漢化,漢人女子穿胡服騎馬駕車,行走公侯門第,甚至訴訟公堂,都是很尋常的事,女子雖不能為官,可是家族的事情裏裏外外需要打點的,女人也可以去。
所以,隋文帝的老婆獨孤皇後,才會那麽強勢,她原本就是女強人。
而眼前這個中年夫人,這不是長孫皇後麽,李盛唐曾經作過很深的功課,怎能不認得長孫皇後長得什麽模樣?
常,長,原來是諧音啊,長孫啊,長孫無姤,現今的皇後啊!
看來“老子李耳”說得就是對,我就還是與李世民一家有緣啊,上次是掉落在李世民麵前,這次是長孫皇後自己跑來了。
但是看破,最好是別說破!
“原來如此,我叫李盛唐,是這個莊子的主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人販賤賣貴,乃陶朱之道,不過,四周郡縣的情況,想必你也看到了,長安這天子腳下皇城根兒尚且缺糧;
這藍田縣更是自秋洪之後糧食歉收,想在這裏買到糧食,隻怕是緣木求魚!”
李盛唐又吃了一片牛肉,入口爽滑、很有勁道。
“小李公子所言甚是,我從長安一路行來,路旁有餓殍,官府施粥稀得跟白水一般,問了幾個地主,都說無糧可賣。”
常大娘憂心忡忡,愁容滿麵。
“錢姬,上門就是客,給常大娘和上官姑娘拿一副碗筷過來。”
李盛唐受過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尊老愛幼懂禮貌,這是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常大娘年長,又是大雪天,自己一個人吃著火鍋,卻讓別人站著,多不合適。
錢姬拿了兩副碗筷過來。
錢姬拉開椅子,肅客道,“夫人請坐,姑娘請坐。”
常大娘非常大氣,毫不扭捏作態,徑自坐下。
上官雲替常大娘收好披風,也坐了下來。
火鍋的水燒開了,咕嚕咕嚕向上冒著熱氣,辣椒和牛油翻滾。
常大娘盯著火鍋,手裏的筷子停在半空中。
看著造型古怪的火鍋,常大娘問道,“小李道長少爺,這是何物啊?”
大唐吃東西,多為羊肉湯餅,即便是喝湯,也是用鼎,鐵鍋都很少見,更別說銅製的火鍋了。
“哦,這是火鍋,是我帶,不,是我們莊子自己做的,春夏秋冬,四季皆宜,而且不管什麽好吃食材的,放進去燙燙就能吃。”
常大娘夾起一片肉,臉頰不由微微抽動了一下,這是……牛肉啊?
“吃吧,這是牛肉,很新鮮的,很好吃哦,你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
常大娘學著李盛唐,把牛肉放火鍋涮一涮,放進嘴裏。
嘶!
之前身上的寒意頓時消失,全身暖融融的。
“小李公子,你這鍋裏放了何物?為何一片牛肉下肚,妾身就覺得渾身的寒氣散盡了?”
“哦,這叫辣椒,冬日驅寒最好。”
“辣椒?辣椒又是何物?”
這個麽,若是現代社會,三歲孩童也知辣椒為何物。
可在這大唐,還真解釋不清,這個辣椒要等到15世紀到17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從美洲帶迴來才有。
“就是一種驅寒的食材佐料。”
“錢姬,青菜呢?還沒上來?”
錢姬馬上端了一盤青菜上來,“來,吃點青菜,解解膩。”
常大娘和上官雲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太震驚了。
這隆冬時節,居然有青菜?
這個李盛唐莫不是神仙?
這位所謂的常大娘,其實就是當朝皇後長孫無姤,後世稱為文德皇後。
長孫皇後小名觀音婢,十三歲嫁給李世民,可惜就是死得早,三十五歲就去世了,一輩子跟著李世民辛辛苦苦勤勤懇懇。
玄武門之變時,長孫皇後親自慰勞將士,李世民登基後被封為皇後,一生給李世民生了很多子女。
最重要的是她賢德過人,李世民其實脾氣比較急燥,長孫皇後總能勸導他。曆史上對長孫皇後的評價極高,貞觀之治,有她的功勞在。
別讓狐狸感冒了?
老餘嘴角抽動,二話不說,馬上端著羊肉出去了。
狐狸是老餘養的心肝寶貝狗。
李盛唐剛才說別讓狐狸感冒了,老餘生怕他想吃了狐狸。
欲吃其肉,何患無辭。
對於老餘的建議,李盛唐早就想過了。
莊子裏有大把糧食,還有他從現代傳送過來的,莫說救濟雲陽縣,就是整個京畿道都夠吃的。
可是,李盛唐不能這麽做。
這是什麽地方,又是什麽社會?
長安啊,皇權社會。
對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
當然是人心了。
想當年張角就是靠著給老百姓看病得了人心,然後就造反,所以,皇帝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跟他搶民心。
如果李盛唐開倉放糧,人心歸他,李世民立馬就會殺上門來,包圍了李家莊。
所以,不是他李盛唐沒有仁慈之心,而是此事萬萬不可為!
過了會兒,老餘端了一盤牛肉上來。
錢姬麻利地拿出一個銅做的二層鍋。
中間是大煙囪,周圍是環形的鍋,上好的木炭放進去,辣椒、調料下鍋,等水燒開,牛肉就可以下鍋了。
這就是一個妥妥的現代銅火鍋!
“村長,有情況。”
王二麻子從外頭跑進來。
“突厥來了?”老餘握緊腰刀,眼神犀利,殺氣外露。
“不是,我們抓了一個小偷。”
“老夫還以為是突厥呢,隻是小偷,打發走不就完了。”
老餘其實很心善,他隻是對突厥恨之入骨,這年代的人幾乎都是這樣。
這大災之年,偷點東西保命,沒什麽大不了的,老餘不計較。
其實這也是李盛唐的意思,每天莊子外頭都會放些糧食,需要多少自己拿,當然不會太多,否則驚動官府難做。
“不是啊村長,她不肯走,非要見咱家道長少爺。”
李盛唐搓了搓手,哈一口氣,“那把她帶來吧。”
穿梭到大唐,李盛唐就不想迴現代。
他在這邊那就是一個大地主哇,有莊子、有鋪子,有下人伺候。
特別是錢姬這丫頭,膚白勝雪,水靈靈的。
可要說好吧,也好不到哪裏去。
藍田縣地處長安東南,土地不算肥沃,再加上現在這大唐貞觀初年,氣候也不好,旱澇相連。
這還止是藍田縣一個縣是如此,整個大唐基本都是如此。
難道大唐初年,就有了小冰河氣候。
半年前剛穿梭過來買下莊子時,莊子裏的農民食不果腹,衣不暖體,實在可憐。
所謂剝削勞動者剩餘價值,這農民都快餓死了,李盛唐剝削誰去啊,他這個大地主自然也是可憐兮兮的。
但是,作為現代大學生,身帶係統,李盛唐憑借穿梭帶來的現代高產作物的種子,帶領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深挖洞、廣積糧,把莊子的規模擴大了十倍不止;
又有錢,有肥料,所以,不到半年,莊子裏的糧食就大大的有了,村民安居樂業。
從此李盛唐過上了鹹魚富貴道長少爺的生活,平日裏指導農民伯伯種種地,和錢姬過過沒羞沒臊的生活,日子過得舒坦,所以李盛唐都不想迴現代了,現代可沒這麽好的丫鬟侍候他。
那些消息靈通的,想方設法想進入莊子給李盛唐當村民。
特別是漂亮的姑娘,都想著嫁入李家莊。
李盛唐不想太招搖,莊民數量到了兩萬後,就不再進人了。
藍田縣令忙著賑災、挖渠築壩,自然對李家莊的情況也不清楚,也沒時間過問。
李盛唐樂得自在,當一個逍遙鹹魚貴道長少爺,不香麽!
沒事搞搞生產,逗逗錢姬,日子過得悠哉悠哉的,好不愜意。
......
王二麻子出去了一會兒,哈著腰引路過來。
老餘嘖嘖稱奇,什麽人能讓王二麻子點頭哈腰引路?
不是小偷麽?
要知道李家莊的莊民現在走出去,比那一般的地主還要傲氣。
現在是唐初,普通的地主,也不過是早晚能吃上兩頓飽飯,可李家莊的狗都比他們吃得好。
而王二麻子平時對待那些小偷,那叫一個狠,今天這是怎麽了?
後麵跟著的是兩個女子,一個年齡大些,有三十多歲,身披貂裘、頭戴金簪、雍容華貴、氣質不凡。
身後跟著一個更年輕的女子,腰間佩劍,一件披風大氅,腳下著胡靴,英氣逼人。
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兩臉頰有些通紅,但是氣色很好。
這樣的打扮,這樣的氣質,怎麽能是饑民,更不可能是小偷。
“怎麽迴事?為何闖我李家莊呀?”李盛唐坐下,夾了一片牛肉放進火鍋中涮牛肉。
“這位就是我們李家莊的道長少爺,你們不是有話跟他說嗎?”
王二麻子色厲內荏,想耍橫卻又不敢。
李盛唐也不覺得有多奇怪,這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女子絕對不是一般的富貴人家,可能是世家大族的女兒吧。
大唐五姓七望,高門世族子弟雖大多不成器,可也有好人。
老餘殺氣重,也敢說話,“兩位為何窺我莊園,意圖偷盜?”
“放肆!”年輕的女子厲聲喝道。
道長少爺,這稱唿有點奇怪,中年女子馬上抬手阻止,年輕女子低頭退下。
“本宮~~,妾身是長安糧商,因為最近長安及附近州縣暴雪連連,城裏糧價瘋漲,想來此看看周圍的郡縣有無糧食可以買些迴去。”
這年輕的女子似乎非常警惕,生怕這個中年女子有危險。
李盛唐看了一眼這年輕些的女子,殺氣外露,跟老餘的氣質很像,應該是個護衛。
中年女子連忙說道,“妾身姓常,人們都叫我常大娘。這位是我的護衛,上官雲。”
商人行走在外,帶個貼身保鏢,很正常。
而且隋唐之際,連年征戰,如今貞觀改元,偃武修文,很多軍人解甲歸田,當保鏢的不少。
至於一個女人拋頭露麵做生意,這也很正常。
為何呢?
因為隋唐承襲了北周之風。
這個年代,北方多鮮卑族,鮮卑族大漢化,漢人女子穿胡服騎馬駕車,行走公侯門第,甚至訴訟公堂,都是很尋常的事,女子雖不能為官,可是家族的事情裏裏外外需要打點的,女人也可以去。
所以,隋文帝的老婆獨孤皇後,才會那麽強勢,她原本就是女強人。
而眼前這個中年夫人,這不是長孫皇後麽,李盛唐曾經作過很深的功課,怎能不認得長孫皇後長得什麽模樣?
常,長,原來是諧音啊,長孫啊,長孫無姤,現今的皇後啊!
看來“老子李耳”說得就是對,我就還是與李世民一家有緣啊,上次是掉落在李世民麵前,這次是長孫皇後自己跑來了。
但是看破,最好是別說破!
“原來如此,我叫李盛唐,是這個莊子的主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商人販賤賣貴,乃陶朱之道,不過,四周郡縣的情況,想必你也看到了,長安這天子腳下皇城根兒尚且缺糧;
這藍田縣更是自秋洪之後糧食歉收,想在這裏買到糧食,隻怕是緣木求魚!”
李盛唐又吃了一片牛肉,入口爽滑、很有勁道。
“小李公子所言甚是,我從長安一路行來,路旁有餓殍,官府施粥稀得跟白水一般,問了幾個地主,都說無糧可賣。”
常大娘憂心忡忡,愁容滿麵。
“錢姬,上門就是客,給常大娘和上官姑娘拿一副碗筷過來。”
李盛唐受過完整的九年義務教育,尊老愛幼懂禮貌,這是最基本的思想品德,常大娘年長,又是大雪天,自己一個人吃著火鍋,卻讓別人站著,多不合適。
錢姬拿了兩副碗筷過來。
錢姬拉開椅子,肅客道,“夫人請坐,姑娘請坐。”
常大娘非常大氣,毫不扭捏作態,徑自坐下。
上官雲替常大娘收好披風,也坐了下來。
火鍋的水燒開了,咕嚕咕嚕向上冒著熱氣,辣椒和牛油翻滾。
常大娘盯著火鍋,手裏的筷子停在半空中。
看著造型古怪的火鍋,常大娘問道,“小李道長少爺,這是何物啊?”
大唐吃東西,多為羊肉湯餅,即便是喝湯,也是用鼎,鐵鍋都很少見,更別說銅製的火鍋了。
“哦,這是火鍋,是我帶,不,是我們莊子自己做的,春夏秋冬,四季皆宜,而且不管什麽好吃食材的,放進去燙燙就能吃。”
常大娘夾起一片肉,臉頰不由微微抽動了一下,這是……牛肉啊?
“吃吧,這是牛肉,很新鮮的,很好吃哦,你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
常大娘學著李盛唐,把牛肉放火鍋涮一涮,放進嘴裏。
嘶!
之前身上的寒意頓時消失,全身暖融融的。
“小李公子,你這鍋裏放了何物?為何一片牛肉下肚,妾身就覺得渾身的寒氣散盡了?”
“哦,這叫辣椒,冬日驅寒最好。”
“辣椒?辣椒又是何物?”
這個麽,若是現代社會,三歲孩童也知辣椒為何物。
可在這大唐,還真解釋不清,這個辣椒要等到15世紀到17世紀地理大發現時期,從美洲帶迴來才有。
“就是一種驅寒的食材佐料。”
“錢姬,青菜呢?還沒上來?”
錢姬馬上端了一盤青菜上來,“來,吃點青菜,解解膩。”
常大娘和上官雲的眼珠子都要掉出來,太震驚了。
這隆冬時節,居然有青菜?
這個李盛唐莫不是神仙?
這位所謂的常大娘,其實就是當朝皇後長孫無姤,後世稱為文德皇後。
長孫皇後小名觀音婢,十三歲嫁給李世民,可惜就是死得早,三十五歲就去世了,一輩子跟著李世民辛辛苦苦勤勤懇懇。
玄武門之變時,長孫皇後親自慰勞將士,李世民登基後被封為皇後,一生給李世民生了很多子女。
最重要的是她賢德過人,李世民其實脾氣比較急燥,長孫皇後總能勸導他。曆史上對長孫皇後的評價極高,貞觀之治,有她的功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