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後雖並不怎麽將趙巧雲放在心上,但這伶伶俐俐的好聽話,誰又不愛聽?也麵上帶著笑客套了幾句。


    這內監將太後捧得差不多了之後,又轉身朝著蘇明珠躬下了身來,說了些娘娘風采依舊,勞煩您孝敬太後,照料晚輩的話來。


    蘇明珠愛答不理的隨口應了,最後便又聽得那內監俯下了身:“王爺還特為娘娘備了一份禮,等得與太後請了安,一會兒小人便給昭陽宮裏送去。”


    “給本宮備禮?”蘇明珠微微皺了眉頭,還未來得及開口,一旁的寶樂便忽的開口道:“梁王爺的好東西可多呢,還給我也送一個會自己轉圈跳舞的美人娃娃!”


    太後朝著寶樂笑了笑,也扭頭與她解釋道:“梁王知禮,後宮眾人皆備了禮,不光哀家與寶樂,你與淑妃也都有一份。”


    因著女兒在宮裏,就這般上心麽?從前倒從來沒聽說過。


    蘇明珠看了看當剛才到現在,都一直低著頭坐在一邊,內向到一聲都不吭的趙巧雲,聽著眾人都有,便也隨意點了點頭。


    第69章


    趙巧雲是個靦腆到過分的小姑娘,梁王派來的內監離去之後,她便也跟著起了身,像是想走,又不敢說,隻低著頭,手足無措一樣的在下頭立著。


    方太後見著這樣的趙巧雲,就又隱隱有些無奈,她頓了頓,隻在麵上帶了笑:“你這孩子,膽子怎的總是這般小?哀家與貴妃都在,又不會為難你。”


    趙巧雲聞言頭低的更低,諾諾應了幾句是,若是耳朵不太靈敏的,隻怕都聽不出來。


    方太後便無奈的搖了搖頭:“既這樣,你下去歇著,有什麽事都來與哀家說就是,都是一家人,不必不好意思。”


    趙巧雲聞言便規規矩矩的應了一聲,倒退幾步下去了。


    等的趙巧雲出了門,一旁的寶樂便忍不住的纏著太後抱怨了一句:“巧雲姐姐真無趣!”


    方太後麵色柔和,帶著一股子溫潤的嚴肅:“背後說人,可不是天家公主該有的行事。”


    “我隻與母後一個說,又不說給旁人!”寶樂滿麵笑嘻嘻的,拉著方太後的胳膊撒了撒嬌。


    太後的麵上就顯而易見的軟了下來,也笑著道:“她無趣些也好,若不然,你們一個宮裏住著,若是再生出些情分,倒叫母後難做了。”


    說起來寶樂也是可憐,先帝宮中隻她一個女兒,自小身邊便連一個玩伴也無,同齡的宗親原本不少,可是能常常進宮的卻是不多。


    先帝在時,隻一個常見的宋玉輪,方太後麵上不顯,私下裏卻是嚴防死守,連寶樂與其多說一句話都不許,如今好容易有了個趙巧雲,不說太後如何了,隻寶樂自個去尋了幾迴,就因著對方實在太過內向死板而絕了興趣。


    蘇明珠聞言笑了笑:“這巧雲一直都這般靦腆不成?”


    方太後便也點著頭:“鋸嘴的葫蘆一般,莫說主動與旁人說什麽,旁人問個十句,她才好容易迴一句出來,好在聽話,倒是也叫人省心。”


    “能聽話便好。”蘇明珠已經聽過不少人拿“聽話”這個評價來說這趙巧雲了,聞言便隻是隨口應了,便將宮務府裏采選秀女的事細細的與太後說了一遭。


    “這些你自個做主便是了!若是底下有那陽奉陰違,不聽你話的,再來告訴哀家!”對於趙禹宸早已直言交給了昭陽宮的事,方太後果然並不插手,甚至言談之間,還透著要為她撐腰的意思。


    蘇明珠聞言謝了,幾個又閑話一陣,談了些寶樂剛剛練起的騎射,又一並極有興趣的圍觀了一陣子從景山圍場上帶迴來的白狐,過了兩刻鍾功夫之後,便也告退而出。


    等迴了昭陽宮之後,梁王身邊的內監果然已經將禮送了過來,若說有多珍貴到價值連城倒也不至於,隻是很瑣碎,筆墨紙硯、吃食用物,首飾擺件,零零散散的,倒都是十分的稀奇有趣,多有宮中不常見的野趣,連送來的書籍,也都是些山水遊記,除了文字之外,還配了半箱子的畫軸,不是什麽名畫,卻都很是寫實,隻書中所寫的場景都如臨其境的畫了出來,隻瞧著,就格外的叫人心動。


    剩下的也同樣,幾乎件件都都送到了蘇明珠的心坎上,可以說,梁王是十分的會送禮了。


    白蘭瞧著也有些驚異的模樣:“瞧瞧這一件件的,倒仿佛是提前打聽過主子的喜好一般。”


    蘇明珠在桌上鋪開一章繪著康梁水鄉風景的畫兒,一麵看著專注,一麵也不甚在意的點點頭:“我這昭陽宮裏從來不曾嚴實過,我的喜好他能打聽出來,也算不得什麽。”


    “這倒也是。”白蘭想想,便也點頭應了。


    ——————


    就這般,按著禮儀去稟報過方太後之後,昭陽宮的張尚宮姑侄,便按著蘇明珠的要求,在宮務府選出的秀女裏挑出了十二個。


    隻不過倒也未曾往各位主子跟前送,隻先在宮務府裏住著,按著宮中法子調理身子,教導規矩,多則半年,少則一月,等得準備妥當之後,才能麵見君王,得賜出身位分。


    趙禹宸對此毫不在意的樣子,蘇明珠問過一迴,見趙禹宸隻說憑她安排,便吩咐宮務府,叫秀女們不長不短的,先教夠了三月再領上來,下麵自是恭敬應了。


    梁王那邊,似乎對趙巧玉這個女兒當真十二分的在意一般,每隔上個七日十日,便會派了親信太監進宮來,每隔人都各送一份禮,出手格外的大方,當真不知道當初文帝駕崩之前給他留了多少好東西,夠叫他這麽謔謔。


    就這般,日子一日日的過去,不留神,轉眼便快到了五月初五。


    在大燾,倒是也有端午節,隻是端午這說法不常用,更多是叫菖蒲節,或是女兒節,


    菖蒲節的說法,是因著這一日乃是惡節,京中最時興的風俗乃是將菖蒲艾草紮好懸掛在門扇上一整日,等得黃昏時分,在屋前屋後燒了,便可保一整年的門戶清靜。


    叫女兒節,則是因著按規矩,重五這一日,出嫁的女兒要帶著未滿周歲的孩子歸寧,如此才能避禍避災,算是叫出嫁女們能迴家團圓的日子。


    賽龍舟倒是也有,隻是靠南邊的水鄉才時興,京城這邊便略少見了些,且許是因著大燾從根上就和蘇明珠上輩子的世界不甚相同的緣故,這兒也並沒有屈原這號人物,自然,沒了屈大夫,便也沒了粽子這個節令的吃食。


    蘇明珠在這深宮之中閑極無聊,一時興起,便叫了宮中的陳太監來,吩咐宮中準備出了蘆葦葉、江米、紅棗、鹹肉等物,與陳太監一句句細細的解釋了,叫他試著給包出幾個粽子來吃。


    粽子這吃食,陳太監雖從未見過,但好在這東西做起來不難,且其身為宮中數得著的禦廚,也是極有悟性的,隻私底下試了兩迴,便果真蒸出了一份甜粽子出來,出了包的形狀奇怪了些,味道竟當真已與前世有了七八分的相近!


    蘇明珠坐在殿前的迴廊下,一麵教著陳太監再包一份鹹肉粽子,一麵毫無儀態的就在手上拆了粽葉,眯著眼睛吃的津津有味。


    也就著這個時候,禦前的魏安魏大總管滿麵喜慶的躬身行了進來,規規矩矩的衝著蘇明珠行了一禮:“小人見過貴妃娘娘。”


    這兒的江米似乎比蘇明珠從前吃過的更加軟糯,她嘴裏吃著粽子,便有些含糊的點點頭,一下下的細嚼慢咽,隔了一陣子才能開了口:“你不在禦前伺候,來這兒是有什麽事?”


    “迴娘娘,陛下知道您不喜歡那菖蒲艾草的味道,隻怕明個要偷懶,不忘宮中掛門辟邪,便吩咐咱們專尋了南邊的白菖來,味道比尋常菖蒲都清淡的,特令小人送來,囑咐您在宮門殿門,窗欞門戶,一扇不漏的都掛著,不然隻怕不吉利的。”


    魏安直起身,一麵口下利落的迴了話,目光卻總是忍不住的一直瞧著蘇明珠手中剛剛解開的粽子。


    蘇明珠確實不太喜歡菖蒲的味兒,她原本就隻打算在大門口掛一團,算是過節應個景兒罷了,未想到趙禹宸倒是細心,竟是連這個都記得。


    “白蘭,收了,一會兒紮起來我試試。”蘇明珠倒也應了,收下之後,便又與魏安開口:“我這手上不便宜,便不與你客套了,你迴去,代我多謝陛下隆恩。”


    蘇明珠那是正經的貴妃,宮中位分頭一份的主子,莫說如今陛下早已將貴妃娘娘放到了心尖尖上,這會兒分明已出了孝,卻連司寢宮女都不肯受用,隻背地裏暗搓搓的準備著封後大典,計劃著要在椒房殿裏與貴妃娘娘頭一遭的洞房花燭。


    即便是之前蘇明珠不得寵的時候,以魏安多年圓滑,也決計不會背地裏計較這些失儀,當下隻是恭恭敬敬的應了。


    原本話傳完了,他便該走了,隻是魏安瞧著蘇明珠手裏拿個從未見過的新鮮吃食,心下卻好似百爪撓心一般,猶豫許久,卻終究是按捺不住,忍不住的便多嘴問了一句:“敢問娘娘,您這吃的是什麽?小人怎的從未見過”


    蘇明珠也不在意,幾句話將作法說了出來,隻說是她從一本古籍上瞧見,今個才叫人做來嚐嚐鮮的。


    魏安聽著滿麵的讚歎,他知道西邊有一種法子,是將稻米放在竹筒裏蒸熟來吃,嚐著便會有一股子竹子的香氣,格外清甜,卻不知竟還能包在蘆葦葉裏?


    這樣的做法,稻米定然也會沾染上這蘆葦葉的味道……可是這蘆葦葉是什麽味兒?雖同是草木,可這各自的香氣卻也是大不相同的啊……哎呦呦,咱家以前怎的從來沒想到過?這蘆葦葉,配上稻米,加上糖棗…哎呀還有加鹹肉的!也不知道哪一種好吃些?吸溜吸溜……真香!好想嚐嚐!每樣的各嚐一口,一口就成啊哎呦呦……


    “也巧,你既是來了,便略等上一等,等鹹口的也蒸好了,便給陛下帶幾個去。”蘇明珠想到了什麽,開口道,說著,瞧見魏安答應,便也很是客氣的又加了一句:“白蘭,上座,給魏總管也上一個粽子嚐嚐!”


    “哎!小人謝貴妃娘娘賞賜!”魏安一瞬間隻喜的見眉不見眼,隻比接了一包金葉子還高興一般,跪在地上雙手接了,便滿麵帶笑的退到了一旁。


    宮中的規矩,主子賞了東西,不論喜不喜歡,都是要滿麵感激涕零謝恩的,因此蘇明珠對他這幅誇張的態度倒也並不以為意,見他接了,卻隻是捧在手裏,還嚴守著規矩並未在主子跟前大吃大喝,便也不再將他放在心上,隻低頭又繼續吃起了手上的甜粽。


    一個粽子在手上捧著,魏安平靜下來,便忽的又想到了什麽,連忙又上前一步,屈了膝道:“小人糊塗,還有一樁事,忘了與娘娘說。”


    “什麽事?”


    “明日是女兒節,合該是闔家團聚的日子,按規矩,在望鄉台擺了宮宴,幾位親近的王爺都要到,還有京中的幾位公主,都會帶了小輩來往宮中歸寧赴宴。”


    魏安利落的說了幾個常見的宗室,最後又著意提了幾個道:“泰安長公主與玉輪郡主自是要到的,還有梁王爺,也請了旨,說這女兒節裏,要從景山迴來,進宮來見女兒一麵,想來,太後娘娘也會帶了巧雲姑娘赴宴。”


    蘇明珠不易察覺的翻了個白眼,這個不要臉的,從前趙巧雲放在府裏不聞不問,甚至都差點被拍花子拐了去,也沒見著他有多心疼這個女兒,這兒一進宮,卻轉臉便成了個慈父一般,當真是變臉比翻書都快些。


    真不知他想幹點什麽!


    嗯,對了,既然那趙巧雲要出來,得叫人給弟弟明朗傳個信,明日離這望鄉台遠著些,要不幹脆告假不必進宮當差更利索些,六禮都和張家走到納吉,眼看著就要小定了,可萬萬不能再這個時候出了差池。


    雖然宮宴之上,那趙巧雲身邊也不會少了人,可是謹慎起見,蘇明珠還是不甚放心的這般做了打算。


    “還有淑妃娘娘,聽聞病好了大半,也要到的。”直到最後,魏安才提起了關雎宮。


    哦,白蓮花董淑妃這個病當真是不錯,想差的時候就可以厲害,想好的時候立馬就能好,可以的,過兩日她不想出門的,就也能學她,用用這個由頭。


    這麽想著,蘇明珠仍舊並未當迴事的點了點頭,隨口應了一句:“知道了。”


    作者有話要說:  魏安(出門咬一口粽子,瞪大眼睛):難怪陛下喜歡貴妃,貴妃一級棒!咱家也喜歡貴妃!


    ps:評論裏又不少讀者都比較關心趙暗投什麽知道女主想要出宮哦,劇透一下,很快噠,這件事搞完就立馬知道233~


    第70章


    重五的宮宴設在望鄉台上,這個時節,池裏的早荷倒是正好的時候,雖隻是小小的一片,卻是粉粉嫩嫩,含苞待放,瞧著便格外的喜人。


    桌席擺在了水榭高台之上,台下的石台圍廊,則有宮中樂師吹拉彈唱,絲竹陣陣,歌聲悠揚,雖是從腳下頭隱隱傳來,但伴著外頭的水聲圍繞,卻仿佛天外而來的仙音一般,就近在耳邊。


    蘇明珠為了躲避正下午最熱的時候,特意告罪來的略晚了些,她到了的時候,眾人都已到的差不離,連近陣子忙於政務的趙禹宸,也隻是比她略晚了一盞茶的功夫。


    重五在大燾乃是女兒節,原本就算女子帶了孩子迴門歸寧的日子,在場的,還未離京就藩的宗室王爺隻寥寥兩三個,身邊沒了王妃,皆是獨自前來,不甚起眼,倒是先帝那輩兒除了泰安長公主外,還有六七位公主,如今還京城的共計五位,難得的機會,皆都在年紀小的子嗣裏挑了最看重懂事的來一並帶進了宮,想著與陛下太後多轉幾圈,不求別的,隻在貴人跟前有個眼熟,日後也好說得上話。


    因著這樣的緣故,望鄉台上零零散散的跑著七八個的孩子,最大也不過十歲,小的且才剛剛能說會走,一個個的皆是渾身富貴,麵目討喜,或乖巧懂事或伶俐活潑,湊在一處說說笑笑著,立即便在這宮裏顯出了久違的熱鬧來。


    唯一的例外的,便是宋玉輪與趙巧雲,這兩個一個太沒人緣,沒人樂意和她說話,便隻守在董淑妃的身旁纏個不停,另一個則是太內向,這樣的場景也隻低著頭窩在太後身後,隻恨不得藏起來叫旁人都瞧不見一般。


    蘇明珠一下子也都分不出哪個是哪個,隻顧得上先與太後請安,才說了幾句話,聽得陛下駕到的唱禮,便隻與眾人一並起身迎了趙禹宸的到來。


    趙禹宸才剛剛行到眾人中間叫了一聲免禮,便忍不住的深深吸了一口氣。


    人太多了!


    且還是宗室長輩,並不好離得太遠,顯得生疏,最要命的這滿地的孩子,孩子純粹,心聲便也格外的專注響亮,麵上分明隻是一派恭恭敬敬的請安,但實際上,他的耳邊卻好像忽的有了十幾個人圍在一起,一起朝他說著些雜七雜八的話,甚至還加著孩子響亮的啼哭尖叫!


    隻吵得他耳鼓生疼!


    “都請免禮。”趙禹宸咬著牙,勉強在麵上帶了笑,隻隨口赴宴了幾句,便立即開口道:“孩子們還小,不必拘著他們,鶴軒!”


    他找了一個自個記得名字,年紀也略微大些的公主之子,開口道:“這會兒還沒開席,你隻帶了人,領著弟妹晚輩們去前後轉轉,瞧瞧那荷花,隻小心些,不可出了事!”


    那名為鶴軒的男孩利落的應了,他在兄弟姊妹之間也是好人緣的,一聲招唿,出了宋玉輪和趙巧雲兩個之外,包括寶樂公主在內的一眾小蘿卜頭便跟著他出了望鄉台。


    趙禹宸這才終於覺著耳邊一靜,他長鬆一口氣,入了主位坐著,才算是有空瞧了瞧周遭的幾個人。


    旁的都且罷了,隻一個淑妃,一個梁王,卻都隻如眼中之刺一般叫他不得心安。


    一身寶藍單袍的梁王正遠遠的立在欄邊,手捧著一盞黃酒與宗室府宗正,忠老王爺開口說著些什麽,兩個人相談甚歡。


    一身碧水青紗的董淑妃則端莊坐與右側,“病”好像是當真好了一般,麵色瞧著都紅潤精神了許多、


    發覺了趙禹宸的目光之後,董淑妃盈盈起身,滿麵關心的道了一句:“陛下瞧著消瘦許多,聽聞是苦夏?”


    趙禹宸冷眼瞧著她這番做作,正待開口,耳邊又聽到一句——【終於等到了今日,蘇明珠……蘇明珠……】


    趙禹宸的動作便忽的一頓,淑妃這心聲裏帶著滿滿的激動與迫不及待,尤其這蘇明珠三個字,隻念得咬牙切齒,又滿是仇恨與快意,倒好似立即便要大仇得報了一般。


    明珠……她這是今日想要做些什麽對明珠出手不曾?趙禹宸微微皺了眉頭,有心再多聽一些,但淑妃說了這話後卻又停了下來。


    趙禹宸瞧了一眼身旁的麵上帶笑,毫無察覺的貴妃,心下有些不安,隻起身靠近,與董氏開口一句:“朕無妨,倒是瞧著淑妃氣色很是不錯,可是近日有什麽喜事不曾?”


    董淑妃的麵色微微一頓,垂下眸,麵上立即便泛出了幾分難過與哀愁來:“哪裏,臣妾與家中世沐皇恩,偏大伯……臣妾每每思之,便覺無地自容,再無顏侍奉陛下,隻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朕有了讀心術發現所有人都在騙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梟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梟藥並收藏當朕有了讀心術發現所有人都在騙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