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節
當朕有了讀心術發現所有人都在騙朕! 作者:梟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趙禹宸便忽的一笑,麵上滿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柔軟,搖頭道:“從前的酒量是三杯果酒,如今換成了三杯黃酒?”
“明珠啊明珠,你當真是一點未變。”
第52章
蘇明珠的確是喝了三杯黃酒,隻不過說是喝多了倒也不至於,至多不過是些陶陶然的微醺。
她上輩子因為身體的緣故滴酒不沾,這一次雖然身體健康,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上一迴影響了,她的身體還是十分的不勝酒力,略微喝一點,就上臉上的厲害,神智雖然還清醒著,但情緒卻會顯而易見的比正常時候更歡快且活躍一些。
事實上,對她來說,這酒也當真是實實在在的解憂之物。
就好像現在,之前因著二哥而生出的種種顧慮,被這三杯濁酒一澆,此刻都好像壓根不算什麽一般,蘇明珠隻覺著自個情緒漸漸的緩和了起來,一股子熱乎乎又蓬勃的自信之氣在她胸前氤氳著,雖然家裏前路未明,雖然她此刻還在這深似海的後宮,但靠著這股子自信,便莫名的覺著這些都不過是前進路上的小小阻礙,隻需微微一抬腿,便能輕而易舉的邁過去了。
因著這個緣故,她聽了趙禹宸說她“一點都未變”的話,便抬起頭來,微微帶笑,迴的愉悅且坦然:“我自然是沒變的,變的可是陛下你呀。”
這句話一出口,便仿佛叫什麽東西徑直戳到了心窩一般,隻叫趙禹宸的心下一軟,他垂垂眸,愣了一瞬,便抬頭吩咐了白蘭:“與你主子上一碗解酒的蜜水來,看著她,莫要再飲酒了。”
蘇明珠倒也沒拒絕,隻認真的點了點頭:“我原本也不想喝酒的,又苦又澀,並不好喝,白蘭,你將這酒壺偷偷的給我換成蜜水,一會兒若是再有要喝的時候,就能偷天換日了!”
趙禹宸聽著便又是一笑,明珠原本就是這宮中難得一見的澄淨率直之人,此刻喝了酒,便竟是越發的坦然,當真是如赤忱小兒一般,越發像是他們剛認識的時候。
對著這樣的蘇明珠,趙禹宸竟隻比從前時候都還要更和軟一些,此刻宴席已然過半,提前退席也並不算十分說不過去,想了想,便幹脆囑咐白蘭帶著她先迴昭陽宮去,怕蘇明珠不聽,還又小意勸著,隻說明日便可再召蘇夫人進宮來,陪你好好說話。
蘇明珠其實是看出趙禹宸拿她當喝多了的人哄勸的,不過能叫明日多見一迴母親,她自然也不會拒絕,也一本正經的應了,又起身下了台階,與父母告了別,便當真在白蘭的攙扶下上車提早迴了昭陽宮去。
喝了酒之後,再在路上被風一吹,是會發散的更快一些的,經過了這一路夜風,蘇明珠便覺著方才氤氳在整個胸膛的熱氣都像是被紮破了的氣球一般一點點的泄了出去,等到了昭陽宮寢殿之後,便越發隱隱的泛上了一股疲乏來。
“都不知道主子這般喝不得酒!快坐下緩緩,奴婢這就叫人來,洗漱洗漱便早早歇下吧?”白蘭將她扶到了長榻上坐下,便動作利落的繞到身後給她卸起了發間的釵環佩飾。
蘇明珠微微打了一個哈欠:“試了一迴,知道自己不會喝,所以我後來就沒再喝過了嘛,長這麽大,這是我第二迴 喝。”
這麽一說,白蘭便也想了起來,以往在家時,逢年過節,主子隻說是不好喝,的確都是滴酒不沾的,家裏都是自己人,老爺夫人與幾位少爺自然都不會逼著,等到進了宮,因為要為先帝守孝,一概宴飲都從簡,自然也沒有飲酒的機會。
這麽一算,除了今天,她還當真沒見過主子喝過酒!
“那您第一遭是什麽時候?怎的奴婢都從來不知道呢?”白蘭一麵忙活著,一麵笑著問道。
“唔……”蘇明珠頓了頓,麵帶迴憶,嘴角便也露出幾分真心的笑意來:“是和陛下,不,那會兒他還是小太子呢,六七歲吧,我們偷偷鑽假山裏喝的,他一壺果子酒就睡的針紮都不醒了,我又不敢走,又著急,喝了酒身上又熱,圍著他生生轉了半日,轉的頭都暈了!”
“好在是最後還是醒了,我們又不敢叫人知道是偷偷喝了酒,出去又是漱口,又是吃糖,最後說我們是去偷偷摸魚了,玩得高興才忘了時辰。”
“啊,原來是那一遭!”白蘭也瞬間記了起來,一時間哭笑不得:“叫滿府人生生找了你們半日!連宮裏都催人問了兩遭了!原來是偷偷去喝了酒!姑娘你可真是的……陛下那般從小就老成持重的人,怎的也這麽和姑娘你胡鬧?”
“什麽老成持重,不過是被人塞進框子裏不許出來,偏偏他自個也洗腦的被當了真,當著外人從來不肯露出罷了。”在幾分酒意的刺激下,蘇明珠話裏的不屑說的毫不遮掩:“宮裏是怎麽定的來著?凡行步必教之端莊…內庭之曲宴、鍾鼓司之承應,不使觀。元霄之鼇山、端午之龍舟,不使之見。以至佛老之教,尤不宜口誦其言、目觀其像,以惑其心誌……”
“依我看啊,除了這句道教佛教的東西,小時候不許他多看,以免移了性情這句還有些到道理,旁的都是異想天開!一個幾歲的小孩子罷了,不許聽歌、不許看舞,元宵不能賞燈,端午不能賽舟,不能玩鬧、不能嬉戲,腦子裏除了四書五經,君臣父子,就是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麽教出來的孩子,不是廢物也是傀儡了,當真不知道咱們先帝爺是怎麽想的……”
“主子!這話可不敢亂說的!”白蘭隻聽著心慌,連忙攔了,連話裏都帶了幾分嚴厲:“先帝爺您也敢掛在嘴邊上,當真是吃酒吃糊塗了不曾!”
“陛下……”事實上不止白蘭,外頭的魏安聽著也是心下暗暗叫苦,誰曾想陛下放心不下貴妃娘娘,借著更衣的功夫隻帶了他有個偷偷的迴來瞧瞧,不許下頭吵嚷,便這麽巧的在外頭聽見了這樣的話呢?
【就說該通傳一聲才是哎……您可是陛下,這麽不聲不響的偷偷進來,誰知道聽見的是壞話還是好話?】
趙禹宸因著魏安的這道心聲,一時間連屋裏的說話聲都聽不著了,他一時間皺了眉頭,緩緩抬手,先示意魏安立即退後,自己緊了緊手心,他頓了頓,也說不出是自個心裏是個什麽滋味,但猶豫了一瞬之後,卻還是又繼續聽了下去——
裏頭是明珠笑嘻嘻的認了錯,接著又繼續道:“說起來也是湊巧,我第一遭瞧見他,就正遇上了他叫咱們園子裏的小花蛇嚇得腿軟,一開頭就能沒撐住,後麵才索性放開了,借著我的名頭,嚐嚐玩樂的滋味罷了,若是他在我跟前,也與當著旁人時一般的裝模作樣,我才懶得理他呢!”
聽到這,趙禹宸的嘴角便忍不住的露出幾分笑意,原本因為她妄議先帝能生出的幾分介意,也不知不覺的消了下去。
明珠的確是通透……他幼時那多半年,在她的教唆堅持下才勉強跟著她一並又是上樹又是下水,鬥雞遛狗,整日整日的胡鬧,雖然麵上是一副拗不過的模樣,但實際上,他自己的心裏卻也是偷偷的歡喜且讚歎的。
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這般的縱情且肆意過,當真旁人,他也早已習慣了行步端莊,神色威嚴,非禮不可妄言,非禮不可妄動,若按著明珠的話,他也隻有在那段日子裏,才真正的掙開了身上的模子,露出了些許原來的本性。
隻不過那段日子還是太短了些……多半年功夫,母後產下寶樂,他便也重新迴了宮,再難像從前一般輕易出來。
迴到了父皇太傅,以及周遭的諸多教導師傅們的眼皮子底下,他們也立即察覺到了他這段日子裏的枝葉外蔓,旁逸斜出。
他終於是在那框子裏待的太久了,這半年太短,短到他還沒法子完全掙脫出來,被重新修建幹淨了外逸的枝丫,又重新塞迴那框子之後,他便也漸漸的忘記了曾經的快活,甚至在太傅的教導下當真自責起了這半年的朝歌夜弦、沉溺“享樂,”白白耽擱了時日,反而越發廢寢忘食,隻將聖人之言奉為金科玉律,再不肯隨心放逸,玩物喪誌——
一直活到了今日。
“那是主子您與陛下有緣。”殿內的白蘭應了這麽一句。
趙禹宸也正暗暗點頭之時,他們自然是有緣的,打一開始,明珠是唯一能叫他放下一切,真正縱情肆意的人,兜兜轉轉,直到現在,明珠也是他周圍唯一一個澄淨似水,與他相守一世的日後正妻!
偏偏,殿內的明珠聽著卻是嫌棄一笑,打著哈欠道:“什麽有緣,我就是看他和我從前有點像,沒朋友、也從沒真正玩樂開心過…實在是可惜而已,我從前是因為身體不好,他是為了什麽……別人的私心罷了……”
“才說您是醉了,可不是又說起了胡話?”白蘭的聲音有些無奈:“您從小就結結實實,連個傷寒都沒得過呢!哪裏身體不好了?可是又要拿心疾那一套來糊弄人不成?”
窗外趙禹宸便也是一笑,沒錯,明珠從小就愛將這心疾掛在嘴邊上,半真半假的,他們才剛認識沒幾天時,也不知是為了什麽事爭辯了起來,她便捂著胸口,格外認真的與他開口道:“我有心疾的,你可別氣我!”
說的似模似樣!他還當真信了!怕她出事,當真立即服軟認了錯!之後還特意帶了最擅心疾的太醫來瞧她!
“這輩子沒有,那就是上輩子有吧!”便如同此刻,即便被白蘭揭穿的明明白白,她都還能說的格外的認真:“你不知道,我上輩子心疾很厲害的,稍微走快了都不行,活了十幾年,一多半都是躺在床上。”
白蘭顯然並不當迴事,隻當她是當真喝多了一般敷眼道:“好了好了,主子先起來換了衣裳,奴婢這就叫人去叫水來。”
聽到這,覺著一會兒白蘭出來,在看見了他在外頭卻也不好,趙禹宸想了想,最後盯了一眼窗紗內的倩影,便輕輕退後幾步躲了開去。
魏安見狀自然也不敢聲張,挪動著圓乎乎的身子也做賊似的,悄沒聲的跟著碎步行了出來。
就這般,就著清亮的月色,兩人一路行出了昭陽宮,趙禹宸一路路匆匆的步子,才忽的一頓,仰頭望向了天邊。
魏安也莫名其妙的一起跟著往上去瞧,今個是滿月,沒風沒雲,就一輪圓乎乎的月亮幹幹淨淨的在天上掛著,白淨淨,金燦燦,中間略有幾片黑點,像是在爐子裏烙得正正好好的圓餅子,一烙到那黑點稍稍出來就得立馬翻麵鏟出來,趁熱咬一口,外焦裏脆,又香又焦,最好是鹹口,甜的卻也不錯,上頭一定要配著些芝麻……嘖嘖……
魏安正想著美滋滋,一迴頭,便發現正看月亮的陛下扭過頭來瞅了他一眼,目光又是無奈又是嫌棄。
魏安心下委屈,不知道緣故,也不敢問,隻縮頭縮腦的低了頭去——【怎麽了,您看月亮,不許咱家也看一眼不成?】
罷了,有這小子在,朕是別想著傷春悲秋了!趙禹宸歎息一聲,低下頭,說了一句“明日一早叫龍影衛周正昃進宮來,下午請太傅去乾德殿,朕有話要問。”
說罷之後,他便腳步匆匆,繼續往還未散席的清晏園內行去。
他糊塗了多年,也不能再繼續耽擱,也不能再叫明珠這般委屈下去,明日便先借著李君壬之事先折去董家一條臂膀,且叫明珠先明白他已今時不同往日,再論其他!
第53章
“太傅不必多禮,魏安,賜座!”
乾德殿內,趙禹宸的麵色平靜,聲音低沉,坐與龍椅之上,不經意間便露出了渾身的天子威勢,不怒而自威。隻不過對著眼前將他一手撫養成人的太傅時,麵上還是帶著些親近與尊敬,不待他大禮行罷,便連忙叫了起,又如往常一般第一時間賜了座。
看著這樣的帝王,董太傅的心下格外的滿意,也仍舊如往常一般,恪守禮儀的謙讓謝恩,才緩緩坐了。
趙禹宸的麵前書案上便正擺著一份有關太傅長子董政與罪臣李君壬勾結,貪贓枉法,橫行霸道的罪證,其中為隻是占旁人祖田,仗勢欺人,害去的累累性命,便已是十隻手都數不過來,更莫提其膽大包天,克扣賑災錢糧一案,單這一樁,珺州一地之災民,更不知生生餓死了多少災民。
這麽大的事,若說董太傅從頭到尾都毫不知情,即便是曾經的趙禹宸,隻怕也是不信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叫趙禹宸心下灌了鉛一般的沉,但他此刻卻並不急著將這罪證擺到麵前滿麵忠心的太傅麵前。
他請太傅坐下之後,甚至還不急不緩的先用了一盞茶,這才正色問道:“今日請太傅來,是想與太傅商議商議,蘇家,蘇太尉之事。”
董太傅似乎早有準備一般的撫了撫須,沉思的道:“不瞞陛下,自從西北大勝,老臣也是日思夜想,一刻不敢輕放。”
董太傅滿麵正色:“陛下素來仁德,自然不會妄疑功臣!當日太祖卸兵權,輕武將,乃是天下初定,人心不穩的權宜之計,如今國泰民安,陛下又以賢德服人,實在不必如此。功臣若不得恩賞反遭猜忌,長此以往,還有誰人敢為國效力?”
“哦。”聽著這麽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趙禹宸倒是當真有些詫異了,他垂了垂眼眸:“那依太傅之見,朕該當如何?”
董太傅便是有再多的深沉心思,年紀大了之後,到底還是有些老眼昏花,卻是定點沒有發覺趙禹宸的麵色有異,仍舊在一派鄭重裏漸漸的轉了話頭:“隻不過,陛下雖有仁厚之德,蘇太尉常在西北,久離京城,卻是未必知道……此次蘇太尉迴京,卻將其早已成人,又在軍中素有威信的長子留於西北,想來,便是心存疑竇,不敢盡信之故!”
瞧瞧,這一句一字,看似是不偏不倚,甚至還在為了蘇家解釋開脫,但細細琢磨之下,卻是無一句不在將蘇家功高震主、目無君王,甚至心存不軌的心思釘到了實處。
當真不愧是三朝的元老,積年的老臣!這一份說話的功夫,真真是滴水不漏!
趙禹宸心下冷漠,麵上卻是並不外露,甚至還當真配合的露出了幾分凝重來:“蘇戰竟如此懷疑於朕?”
“前車之鑒,到底是事關前途之事,蘇太尉小心些,也是難免。”董太傅甚至還又為蘇家開解了一句,之後頓了頓,這才又繼續提議道:“依臣之見,陛下倒不如先大肆封賞,以示隆恩,叫蘇太尉知曉,陛下之德,隻如浩浩日月,想來蘇家自然會誠惶誠恐,感激涕零,再不會多疑多心。”
哦,這是不著痕跡的溜須奉承,將朕架到至高之處,朕若想當個“仁德”之君,便不得不按著他的路子往前走了。
趙禹宸一麵分析著一麵低頭又啜了一口清茶,繼續配合著道:“朕已將蘇戰升為超品太尉,掌管天下兵馬,處處重用,這封賞還不夠不曾?”
董太傅淡然一笑:“原也該夠了,隻是蘇將軍大勝戎狄,此乃百年難遇之功,陛下便是若再蔭及子嗣,倒也不是說不過去。”
哦……這個意思……是要從蘇家幾個後輩裏找事?是誰呢?明珠?蘇都尉?還是留下西北的一對兒子……
趙禹宸一麵在心裏猜測著,一麵開口對照問道:“要如何蔭及子嗣?”
太傅探了探身子:“眼下蘇太尉留於京中的,唯一子一女,一女在陛下宮中,已是尊貴至極,還有一子蘇明朗,也巧,並未成家,依老臣之見,不若以宗室子女配之!”
趙禹宸的手心的微微一動,怎麽說,他也是太傅一手教導出的,隻這麽一提,便也立即跟上了他的思路:“宗室子女,如今適齡的……”
“陛下聖明!正是玉輪郡主!”
“宮中寶樂公主年紀尚幼,以老臣之見,倒也唯有玉輪郡主,身份貴重,又正是及笄之年,心情爽直率真,可謂天造地設,正合蘇家這樣的忠誠武將。”
嗬!你還有心攀扯寶樂?趙禹宸聽著便暗暗咬了牙,直到最後,更是忍不住的罵了一句:
天造地設?太傅您年紀一把,當真不知是從何處來的底氣,說這麽二人乃是天造地設!
可董太傅的打算卻還未完:“待郡主大婚之後,陛下便可下旨,恩賞蘇家長子蘇明光一個京中的官職,以臣之見,兵部侍郎之職便最是合宜,他不過弱冠之年,升至京中正四品的實差,如此重用,想必,也定能叫蘇太尉放下顧忌,真心拜服陛下之德!”
聽到這,趙禹宸終於是徹底聽懂了太傅了太傅的打算———
先給蘇都尉與玉輪兩個賜婚,一個郡馬兒子,對如今的蘇家來說,錦上添花都已勉強,更何況玉輪那副性子,誰人不知?又最是聽她那“董姐姐”淑妃的話,大婚之後,定是要攪的蘇家上下不寧才罷。
蘇家背地裏咽下了這苦處,麵上卻是有苦說不出,也隻得咬了牙謝他這恩賞!
這還不算,大婚之後,他還要升蘇家長子為兵部侍郎,將其召迴京中!
蘇明光乃是蘇家故意留在西北的最後一跳退路,這事但凡有幾分眼光的人都能瞧得出來,可太傅此計以封賞之名,卻是要將蘇家這最後一條退路都砍盡。
蘇家若是不應,便是當真心存不軌,心懷大逆。
太傅這麽一番話,連消帶打,又是明抬暗貶,又是上房抽梯,麵上不動聲色,實則卻是機關算盡,生生的將蘇家都逼上了絕路!
趙禹宸想明白之後,心下當真是實打實的凜然,他深深看了一眼麵前忠心耿耿的太傅,抬手將手中的清茶一飲而盡。
夠了,太傅的手段,朕已是領略過了,接下來,便該換弟子出手才是。
趙禹宸這麽想著,便沉著麵色起了身,拿著案上有關董政與李君壬勾結的卷宗,緩緩行到了太傅麵前:“聽太傅一言,朕茅塞頓開,蘇家之事,暫且放放,朕這手上有一宗極為棘手之事,思量再三,卻還是不得不與太傅商議一二,”
幾十年宦海沉浮的敏銳,叫董太傅隱隱察覺到了什麽,他的身子微微一晃,順勢起身,聲音卻還是沉穩如昔:“陛下請講。”
【難不成是李君壬之事事發……隻是不知從何而起,又到何程度……政兒的性命可能保全……】
聽著這憂而不亂的心聲,趙禹宸也不多言,隻將手上卷宗遞到了太傅手裏,之後便退後一步,看著這位他信賴了十餘年,亦師亦長的老臣,在這卷宗上一行行的字跡之後,麵色也一點點泛白昏暗。
趙禹宸平靜之餘,心下卻仿佛終於從禁錮了一生的模子之中微微探出了一根手指,有些空蕩,更多的卻是釋然與輕鬆。
“明珠啊明珠,你當真是一點未變。”
第52章
蘇明珠的確是喝了三杯黃酒,隻不過說是喝多了倒也不至於,至多不過是些陶陶然的微醺。
她上輩子因為身體的緣故滴酒不沾,這一次雖然身體健康,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上一迴影響了,她的身體還是十分的不勝酒力,略微喝一點,就上臉上的厲害,神智雖然還清醒著,但情緒卻會顯而易見的比正常時候更歡快且活躍一些。
事實上,對她來說,這酒也當真是實實在在的解憂之物。
就好像現在,之前因著二哥而生出的種種顧慮,被這三杯濁酒一澆,此刻都好像壓根不算什麽一般,蘇明珠隻覺著自個情緒漸漸的緩和了起來,一股子熱乎乎又蓬勃的自信之氣在她胸前氤氳著,雖然家裏前路未明,雖然她此刻還在這深似海的後宮,但靠著這股子自信,便莫名的覺著這些都不過是前進路上的小小阻礙,隻需微微一抬腿,便能輕而易舉的邁過去了。
因著這個緣故,她聽了趙禹宸說她“一點都未變”的話,便抬起頭來,微微帶笑,迴的愉悅且坦然:“我自然是沒變的,變的可是陛下你呀。”
這句話一出口,便仿佛叫什麽東西徑直戳到了心窩一般,隻叫趙禹宸的心下一軟,他垂垂眸,愣了一瞬,便抬頭吩咐了白蘭:“與你主子上一碗解酒的蜜水來,看著她,莫要再飲酒了。”
蘇明珠倒也沒拒絕,隻認真的點了點頭:“我原本也不想喝酒的,又苦又澀,並不好喝,白蘭,你將這酒壺偷偷的給我換成蜜水,一會兒若是再有要喝的時候,就能偷天換日了!”
趙禹宸聽著便又是一笑,明珠原本就是這宮中難得一見的澄淨率直之人,此刻喝了酒,便竟是越發的坦然,當真是如赤忱小兒一般,越發像是他們剛認識的時候。
對著這樣的蘇明珠,趙禹宸竟隻比從前時候都還要更和軟一些,此刻宴席已然過半,提前退席也並不算十分說不過去,想了想,便幹脆囑咐白蘭帶著她先迴昭陽宮去,怕蘇明珠不聽,還又小意勸著,隻說明日便可再召蘇夫人進宮來,陪你好好說話。
蘇明珠其實是看出趙禹宸拿她當喝多了的人哄勸的,不過能叫明日多見一迴母親,她自然也不會拒絕,也一本正經的應了,又起身下了台階,與父母告了別,便當真在白蘭的攙扶下上車提早迴了昭陽宮去。
喝了酒之後,再在路上被風一吹,是會發散的更快一些的,經過了這一路夜風,蘇明珠便覺著方才氤氳在整個胸膛的熱氣都像是被紮破了的氣球一般一點點的泄了出去,等到了昭陽宮寢殿之後,便越發隱隱的泛上了一股疲乏來。
“都不知道主子這般喝不得酒!快坐下緩緩,奴婢這就叫人來,洗漱洗漱便早早歇下吧?”白蘭將她扶到了長榻上坐下,便動作利落的繞到身後給她卸起了發間的釵環佩飾。
蘇明珠微微打了一個哈欠:“試了一迴,知道自己不會喝,所以我後來就沒再喝過了嘛,長這麽大,這是我第二迴 喝。”
這麽一說,白蘭便也想了起來,以往在家時,逢年過節,主子隻說是不好喝,的確都是滴酒不沾的,家裏都是自己人,老爺夫人與幾位少爺自然都不會逼著,等到進了宮,因為要為先帝守孝,一概宴飲都從簡,自然也沒有飲酒的機會。
這麽一算,除了今天,她還當真沒見過主子喝過酒!
“那您第一遭是什麽時候?怎的奴婢都從來不知道呢?”白蘭一麵忙活著,一麵笑著問道。
“唔……”蘇明珠頓了頓,麵帶迴憶,嘴角便也露出幾分真心的笑意來:“是和陛下,不,那會兒他還是小太子呢,六七歲吧,我們偷偷鑽假山裏喝的,他一壺果子酒就睡的針紮都不醒了,我又不敢走,又著急,喝了酒身上又熱,圍著他生生轉了半日,轉的頭都暈了!”
“好在是最後還是醒了,我們又不敢叫人知道是偷偷喝了酒,出去又是漱口,又是吃糖,最後說我們是去偷偷摸魚了,玩得高興才忘了時辰。”
“啊,原來是那一遭!”白蘭也瞬間記了起來,一時間哭笑不得:“叫滿府人生生找了你們半日!連宮裏都催人問了兩遭了!原來是偷偷去喝了酒!姑娘你可真是的……陛下那般從小就老成持重的人,怎的也這麽和姑娘你胡鬧?”
“什麽老成持重,不過是被人塞進框子裏不許出來,偏偏他自個也洗腦的被當了真,當著外人從來不肯露出罷了。”在幾分酒意的刺激下,蘇明珠話裏的不屑說的毫不遮掩:“宮裏是怎麽定的來著?凡行步必教之端莊…內庭之曲宴、鍾鼓司之承應,不使觀。元霄之鼇山、端午之龍舟,不使之見。以至佛老之教,尤不宜口誦其言、目觀其像,以惑其心誌……”
“依我看啊,除了這句道教佛教的東西,小時候不許他多看,以免移了性情這句還有些到道理,旁的都是異想天開!一個幾歲的小孩子罷了,不許聽歌、不許看舞,元宵不能賞燈,端午不能賽舟,不能玩鬧、不能嬉戲,腦子裏除了四書五經,君臣父子,就是惟賢惟德,能服於人……這麽教出來的孩子,不是廢物也是傀儡了,當真不知道咱們先帝爺是怎麽想的……”
“主子!這話可不敢亂說的!”白蘭隻聽著心慌,連忙攔了,連話裏都帶了幾分嚴厲:“先帝爺您也敢掛在嘴邊上,當真是吃酒吃糊塗了不曾!”
“陛下……”事實上不止白蘭,外頭的魏安聽著也是心下暗暗叫苦,誰曾想陛下放心不下貴妃娘娘,借著更衣的功夫隻帶了他有個偷偷的迴來瞧瞧,不許下頭吵嚷,便這麽巧的在外頭聽見了這樣的話呢?
【就說該通傳一聲才是哎……您可是陛下,這麽不聲不響的偷偷進來,誰知道聽見的是壞話還是好話?】
趙禹宸因著魏安的這道心聲,一時間連屋裏的說話聲都聽不著了,他一時間皺了眉頭,緩緩抬手,先示意魏安立即退後,自己緊了緊手心,他頓了頓,也說不出是自個心裏是個什麽滋味,但猶豫了一瞬之後,卻還是又繼續聽了下去——
裏頭是明珠笑嘻嘻的認了錯,接著又繼續道:“說起來也是湊巧,我第一遭瞧見他,就正遇上了他叫咱們園子裏的小花蛇嚇得腿軟,一開頭就能沒撐住,後麵才索性放開了,借著我的名頭,嚐嚐玩樂的滋味罷了,若是他在我跟前,也與當著旁人時一般的裝模作樣,我才懶得理他呢!”
聽到這,趙禹宸的嘴角便忍不住的露出幾分笑意,原本因為她妄議先帝能生出的幾分介意,也不知不覺的消了下去。
明珠的確是通透……他幼時那多半年,在她的教唆堅持下才勉強跟著她一並又是上樹又是下水,鬥雞遛狗,整日整日的胡鬧,雖然麵上是一副拗不過的模樣,但實際上,他自己的心裏卻也是偷偷的歡喜且讚歎的。
他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這般的縱情且肆意過,當真旁人,他也早已習慣了行步端莊,神色威嚴,非禮不可妄言,非禮不可妄動,若按著明珠的話,他也隻有在那段日子裏,才真正的掙開了身上的模子,露出了些許原來的本性。
隻不過那段日子還是太短了些……多半年功夫,母後產下寶樂,他便也重新迴了宮,再難像從前一般輕易出來。
迴到了父皇太傅,以及周遭的諸多教導師傅們的眼皮子底下,他們也立即察覺到了他這段日子裏的枝葉外蔓,旁逸斜出。
他終於是在那框子裏待的太久了,這半年太短,短到他還沒法子完全掙脫出來,被重新修建幹淨了外逸的枝丫,又重新塞迴那框子之後,他便也漸漸的忘記了曾經的快活,甚至在太傅的教導下當真自責起了這半年的朝歌夜弦、沉溺“享樂,”白白耽擱了時日,反而越發廢寢忘食,隻將聖人之言奉為金科玉律,再不肯隨心放逸,玩物喪誌——
一直活到了今日。
“那是主子您與陛下有緣。”殿內的白蘭應了這麽一句。
趙禹宸也正暗暗點頭之時,他們自然是有緣的,打一開始,明珠是唯一能叫他放下一切,真正縱情肆意的人,兜兜轉轉,直到現在,明珠也是他周圍唯一一個澄淨似水,與他相守一世的日後正妻!
偏偏,殿內的明珠聽著卻是嫌棄一笑,打著哈欠道:“什麽有緣,我就是看他和我從前有點像,沒朋友、也從沒真正玩樂開心過…實在是可惜而已,我從前是因為身體不好,他是為了什麽……別人的私心罷了……”
“才說您是醉了,可不是又說起了胡話?”白蘭的聲音有些無奈:“您從小就結結實實,連個傷寒都沒得過呢!哪裏身體不好了?可是又要拿心疾那一套來糊弄人不成?”
窗外趙禹宸便也是一笑,沒錯,明珠從小就愛將這心疾掛在嘴邊上,半真半假的,他們才剛認識沒幾天時,也不知是為了什麽事爭辯了起來,她便捂著胸口,格外認真的與他開口道:“我有心疾的,你可別氣我!”
說的似模似樣!他還當真信了!怕她出事,當真立即服軟認了錯!之後還特意帶了最擅心疾的太醫來瞧她!
“這輩子沒有,那就是上輩子有吧!”便如同此刻,即便被白蘭揭穿的明明白白,她都還能說的格外的認真:“你不知道,我上輩子心疾很厲害的,稍微走快了都不行,活了十幾年,一多半都是躺在床上。”
白蘭顯然並不當迴事,隻當她是當真喝多了一般敷眼道:“好了好了,主子先起來換了衣裳,奴婢這就叫人去叫水來。”
聽到這,覺著一會兒白蘭出來,在看見了他在外頭卻也不好,趙禹宸想了想,最後盯了一眼窗紗內的倩影,便輕輕退後幾步躲了開去。
魏安見狀自然也不敢聲張,挪動著圓乎乎的身子也做賊似的,悄沒聲的跟著碎步行了出來。
就這般,就著清亮的月色,兩人一路行出了昭陽宮,趙禹宸一路路匆匆的步子,才忽的一頓,仰頭望向了天邊。
魏安也莫名其妙的一起跟著往上去瞧,今個是滿月,沒風沒雲,就一輪圓乎乎的月亮幹幹淨淨的在天上掛著,白淨淨,金燦燦,中間略有幾片黑點,像是在爐子裏烙得正正好好的圓餅子,一烙到那黑點稍稍出來就得立馬翻麵鏟出來,趁熱咬一口,外焦裏脆,又香又焦,最好是鹹口,甜的卻也不錯,上頭一定要配著些芝麻……嘖嘖……
魏安正想著美滋滋,一迴頭,便發現正看月亮的陛下扭過頭來瞅了他一眼,目光又是無奈又是嫌棄。
魏安心下委屈,不知道緣故,也不敢問,隻縮頭縮腦的低了頭去——【怎麽了,您看月亮,不許咱家也看一眼不成?】
罷了,有這小子在,朕是別想著傷春悲秋了!趙禹宸歎息一聲,低下頭,說了一句“明日一早叫龍影衛周正昃進宮來,下午請太傅去乾德殿,朕有話要問。”
說罷之後,他便腳步匆匆,繼續往還未散席的清晏園內行去。
他糊塗了多年,也不能再繼續耽擱,也不能再叫明珠這般委屈下去,明日便先借著李君壬之事先折去董家一條臂膀,且叫明珠先明白他已今時不同往日,再論其他!
第53章
“太傅不必多禮,魏安,賜座!”
乾德殿內,趙禹宸的麵色平靜,聲音低沉,坐與龍椅之上,不經意間便露出了渾身的天子威勢,不怒而自威。隻不過對著眼前將他一手撫養成人的太傅時,麵上還是帶著些親近與尊敬,不待他大禮行罷,便連忙叫了起,又如往常一般第一時間賜了座。
看著這樣的帝王,董太傅的心下格外的滿意,也仍舊如往常一般,恪守禮儀的謙讓謝恩,才緩緩坐了。
趙禹宸的麵前書案上便正擺著一份有關太傅長子董政與罪臣李君壬勾結,貪贓枉法,橫行霸道的罪證,其中為隻是占旁人祖田,仗勢欺人,害去的累累性命,便已是十隻手都數不過來,更莫提其膽大包天,克扣賑災錢糧一案,單這一樁,珺州一地之災民,更不知生生餓死了多少災民。
這麽大的事,若說董太傅從頭到尾都毫不知情,即便是曾經的趙禹宸,隻怕也是不信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叫趙禹宸心下灌了鉛一般的沉,但他此刻卻並不急著將這罪證擺到麵前滿麵忠心的太傅麵前。
他請太傅坐下之後,甚至還不急不緩的先用了一盞茶,這才正色問道:“今日請太傅來,是想與太傅商議商議,蘇家,蘇太尉之事。”
董太傅似乎早有準備一般的撫了撫須,沉思的道:“不瞞陛下,自從西北大勝,老臣也是日思夜想,一刻不敢輕放。”
董太傅滿麵正色:“陛下素來仁德,自然不會妄疑功臣!當日太祖卸兵權,輕武將,乃是天下初定,人心不穩的權宜之計,如今國泰民安,陛下又以賢德服人,實在不必如此。功臣若不得恩賞反遭猜忌,長此以往,還有誰人敢為國效力?”
“哦。”聽著這麽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趙禹宸倒是當真有些詫異了,他垂了垂眼眸:“那依太傅之見,朕該當如何?”
董太傅便是有再多的深沉心思,年紀大了之後,到底還是有些老眼昏花,卻是定點沒有發覺趙禹宸的麵色有異,仍舊在一派鄭重裏漸漸的轉了話頭:“隻不過,陛下雖有仁厚之德,蘇太尉常在西北,久離京城,卻是未必知道……此次蘇太尉迴京,卻將其早已成人,又在軍中素有威信的長子留於西北,想來,便是心存疑竇,不敢盡信之故!”
瞧瞧,這一句一字,看似是不偏不倚,甚至還在為了蘇家解釋開脫,但細細琢磨之下,卻是無一句不在將蘇家功高震主、目無君王,甚至心存不軌的心思釘到了實處。
當真不愧是三朝的元老,積年的老臣!這一份說話的功夫,真真是滴水不漏!
趙禹宸心下冷漠,麵上卻是並不外露,甚至還當真配合的露出了幾分凝重來:“蘇戰竟如此懷疑於朕?”
“前車之鑒,到底是事關前途之事,蘇太尉小心些,也是難免。”董太傅甚至還又為蘇家開解了一句,之後頓了頓,這才又繼續提議道:“依臣之見,陛下倒不如先大肆封賞,以示隆恩,叫蘇太尉知曉,陛下之德,隻如浩浩日月,想來蘇家自然會誠惶誠恐,感激涕零,再不會多疑多心。”
哦,這是不著痕跡的溜須奉承,將朕架到至高之處,朕若想當個“仁德”之君,便不得不按著他的路子往前走了。
趙禹宸一麵分析著一麵低頭又啜了一口清茶,繼續配合著道:“朕已將蘇戰升為超品太尉,掌管天下兵馬,處處重用,這封賞還不夠不曾?”
董太傅淡然一笑:“原也該夠了,隻是蘇將軍大勝戎狄,此乃百年難遇之功,陛下便是若再蔭及子嗣,倒也不是說不過去。”
哦……這個意思……是要從蘇家幾個後輩裏找事?是誰呢?明珠?蘇都尉?還是留下西北的一對兒子……
趙禹宸一麵在心裏猜測著,一麵開口對照問道:“要如何蔭及子嗣?”
太傅探了探身子:“眼下蘇太尉留於京中的,唯一子一女,一女在陛下宮中,已是尊貴至極,還有一子蘇明朗,也巧,並未成家,依老臣之見,不若以宗室子女配之!”
趙禹宸的手心的微微一動,怎麽說,他也是太傅一手教導出的,隻這麽一提,便也立即跟上了他的思路:“宗室子女,如今適齡的……”
“陛下聖明!正是玉輪郡主!”
“宮中寶樂公主年紀尚幼,以老臣之見,倒也唯有玉輪郡主,身份貴重,又正是及笄之年,心情爽直率真,可謂天造地設,正合蘇家這樣的忠誠武將。”
嗬!你還有心攀扯寶樂?趙禹宸聽著便暗暗咬了牙,直到最後,更是忍不住的罵了一句:
天造地設?太傅您年紀一把,當真不知是從何處來的底氣,說這麽二人乃是天造地設!
可董太傅的打算卻還未完:“待郡主大婚之後,陛下便可下旨,恩賞蘇家長子蘇明光一個京中的官職,以臣之見,兵部侍郎之職便最是合宜,他不過弱冠之年,升至京中正四品的實差,如此重用,想必,也定能叫蘇太尉放下顧忌,真心拜服陛下之德!”
聽到這,趙禹宸終於是徹底聽懂了太傅了太傅的打算———
先給蘇都尉與玉輪兩個賜婚,一個郡馬兒子,對如今的蘇家來說,錦上添花都已勉強,更何況玉輪那副性子,誰人不知?又最是聽她那“董姐姐”淑妃的話,大婚之後,定是要攪的蘇家上下不寧才罷。
蘇家背地裏咽下了這苦處,麵上卻是有苦說不出,也隻得咬了牙謝他這恩賞!
這還不算,大婚之後,他還要升蘇家長子為兵部侍郎,將其召迴京中!
蘇明光乃是蘇家故意留在西北的最後一跳退路,這事但凡有幾分眼光的人都能瞧得出來,可太傅此計以封賞之名,卻是要將蘇家這最後一條退路都砍盡。
蘇家若是不應,便是當真心存不軌,心懷大逆。
太傅這麽一番話,連消帶打,又是明抬暗貶,又是上房抽梯,麵上不動聲色,實則卻是機關算盡,生生的將蘇家都逼上了絕路!
趙禹宸想明白之後,心下當真是實打實的凜然,他深深看了一眼麵前忠心耿耿的太傅,抬手將手中的清茶一飲而盡。
夠了,太傅的手段,朕已是領略過了,接下來,便該換弟子出手才是。
趙禹宸這麽想著,便沉著麵色起了身,拿著案上有關董政與李君壬勾結的卷宗,緩緩行到了太傅麵前:“聽太傅一言,朕茅塞頓開,蘇家之事,暫且放放,朕這手上有一宗極為棘手之事,思量再三,卻還是不得不與太傅商議一二,”
幾十年宦海沉浮的敏銳,叫董太傅隱隱察覺到了什麽,他的身子微微一晃,順勢起身,聲音卻還是沉穩如昔:“陛下請講。”
【難不成是李君壬之事事發……隻是不知從何而起,又到何程度……政兒的性命可能保全……】
聽著這憂而不亂的心聲,趙禹宸也不多言,隻將手上卷宗遞到了太傅手裏,之後便退後一步,看著這位他信賴了十餘年,亦師亦長的老臣,在這卷宗上一行行的字跡之後,麵色也一點點泛白昏暗。
趙禹宸平靜之餘,心下卻仿佛終於從禁錮了一生的模子之中微微探出了一根手指,有些空蕩,更多的卻是釋然與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