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當朕有了讀心術發現所有人都在騙朕! 作者:梟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禹宸麵上不動聲色的點頭,一麵有一句沒一句的聽著,一麵又凝神多聽了幾迴貴妃的心聲,但明珠卻並未再多想什麽,心中也隻是偶爾閃過幾句零碎且不相幹的的詞語,並聽不出什麽來。
趙禹宸不明緣故,難免便想到了他來赴宴之前在昭陽宮裏與明珠說過的的話語。
他下午所說之言,乃是滿腔真心,卻得來了貴妃如臨大敵一般的慌亂嫌棄,他心下自然是委屈不滿的,但說實話,自打他有了這讀心術之後,所聽到的眾人心聲,比這更叫他震怒委屈的也多得是,更何況,相較之下,最起碼明珠還是真心在意他,且之前是因著他識人不清,待她諸多錯怪,又有了蘇家的擔憂,才會如此,他難免就會比對旁人更添了幾分體諒。
過了這一下午,趙禹宸委屈不滿的心情多少還是緩解了些,此刻見了貴妃這般戒備小心之態,一時間甚至都忍不住有些沉思了起來:
他是不是操之過急,比起以往來,變的太快,太突兀,難免就會叫人暗自疑心?
如此說來,倒也難怪明珠如此。
這麽一想,趙禹宸便略微平靜了些,迴過神,坐下那文官的恭賀之詞都已說罷,又有旁人也起身讚了起來,他隨意聽著,又隨口應了幾句,也又順勢讚了一番蘇將軍的卓越軍功,與百官用舉酒盞,賀了一迴蘇戰夫婦,賀了一迴他這帝王,又賀了一迴這太平盛世,三巡酒畢,便就順勢在這一派煊赫的熱鬧裏上了歌舞,守在殿外的宮人們也給眾人依次上了酒菜。
到了這個時候,席間就可以略微鬆快一些,在清平樂的掩蓋之下,眾人可以飲酒用膳,起身更衣,有相熟的,也可以略微走動閑談一番。
右側淑妃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般,呈上來的菜式都隻略略沾了沾唇,便擦了擦嘴角再不肯多用,也並未說些什麽,隻是略微低頭姿態嫻雅的坐著。
隻不過未過多久,下頭的宋玉輪便忽的跑了上來,一口一個董姐姐的叫著,嘰嘰喳喳,抱怨著之前宮裏嬤嬤對她管教極多,又不許她出門,這一遭好不容易才出來,許久沒見董姐姐,怎的也不派人去找我雲雲……
玉輪的說話聲有些咶噪,趙禹宸微微皺了眉頭,一旁的淑妃便立即察覺到了一般,抬高了聲音柔聲道:“好玉輪,你略低著些,莫吵著陛下,我身上這病還未大好,還有些頭疼呢。”
淑妃這般一說,宋玉輪的聲音果然小了許多,隻低頭問道:“董姐姐病了?可厲害?怎的未聽說過?”
趙禹宸順勢迴頭,便瞧見淑妃果然正在抬眸瞧著他,眼神專注,眸光濕潤,仿佛藏著數不清的情意,與他對視之後似是一愣,接著便有些羞慚一般,微微垂眸頷首,側過了頭去。
叫玉輪小聲體現自個的體貼溫存,用病體未愈來與他求憐示弱,最後再暗送秋波表出情意,嗯,若是從前,他看見這一幕,應該是會心軟,又憐惜淑妃這陣子受的冷待吧。
隻可惜,自從有了讀心術之後,聽多了眾人心聲,他此刻不用凝神去聽,便已能將淑妃的目的手段瞧的清清楚楚。
趙禹宸抬手飲了一杯濁酒,略微蓋下了些自己漠然的目光。
因著今日的酒宴是為了慶賀西北大勝,與蘇戰的軍功而辦,他擔心梁王若是出現,又會故意說些攀扯的荒謬之言叫蘇將軍多心,更叫明珠不悅,這才有意沒叫梁王進宮赴宴。
但此刻見了淑妃這般作態,他卻是忍不住想著,若是宣了梁王在前,卻不知淑妃還能否這般冷靜的算計於他?
【哎,這宴席上的酒菜,煮出來熱了又涼涼了又熱,都沒什麽味。熱菜都吃不得,要我說,也就是那一道冷醃豬腳了,醃菜不怕壞,又是冷的,沒失了味……剛嚐了一隻,嗯……要的就是豬腳心裏那一口啊……軟、爛、鹹、香、那個可口喲——吸溜溜——等席散了,咱家得再好好的啃上幾隻!】
在上前上菜的魏安心聲裏迴過神來,趙禹宸的目光就也忍不住在在桌案上尋到了這一道冷醃豬腳,色暗無味,放在最角落處,瞧著平平無奇。
趙禹宸咬了一口,隻覺鮮香滿口,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他便搖搖頭,暫且放下了淑妃,隻轉身又與還在出神的蘇明珠溫聲開口道:“明珠,你不勝酒力,才已飲了三杯,不可再多飲,這豬腳滋味極好,你先嚐嚐墊補著。”
陛下都這般開口了,一旁自有侍膳的宮人將這豬腳夾到了蘇明珠的麵前,她迴過神來,低頭看瞧見了碟子上一隻黑乎乎,油汪汪,瞧著毫不起眼的豬蹄,一時頗有些猶豫了起來。
【真的假的……這嚐上一口,嘴上的胭脂得掉一半吧?說不定臉上的粉都擦上油……怕不是記仇……故意害我?】
啊?還有這麽一說?朕不知道啊!趙禹宸一時啞然,竟是愣在了原處。
雖然心裏是這麽想著,但按著規矩,帝王賜下的菜,是不能拒絕的,更何況蘇明珠才從二哥那一番警醒的話語裏走出來,疑心趙禹宸這般作態是別有用心,就越發不敢推辭,反而咬牙低頭,謝過了這恩德,便當真去拿了象牙筷。
趙禹宸隻瞧著又是無措,又是焦急,有心攔下,又覺著這般實在是反複無常,全無道理,眼看著明珠已端起菜碟,滿麵凝重的尋著可以下口,又不沾染唇脂的地方,他直覺明珠這一口咬下去這賬一定又得記在自個的頭上,一時也顧不得那許多,忽的起身叫了一句:“等等。”
在蘇明珠詫異的目光下,趙禹宸輕咳一聲,將那碟子上的豬腳端了過來,又吩咐魏安拿了銀刀來,親自將這豬腳最中的地方一點點的切下來,這才叫宮人重新送了迴去,溫聲道:“是朕疏忽了,如此正好入口。”
滿以為這般就無礙了,但趙禹宸凝神聽去,明珠心聲竟是越發小心了起來——
【……居然這麽細心,太不像你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還能這樣?趙禹宸心下滿是無奈委屈,偏偏麵上一點不能露,正憋氣之時,這樣的舉動落在周遭宗室重臣的眼裏,一個個的皆對蘇家越發在意,更有幾個殷勤識趣的,立即開口讚揚起了陛下與貴妃的情深義重,伉儷情深雲雲。
“瞧她那張狂樣子,若不是……”右邊宋玉輪看著忍不住的開口抱怨了起來,前麵還很是清楚,後麵許是叫淑妃攔了,勸了幾句,便低了下去,聽不出又說了些什麽。
但即便如此,趙禹宸不留神間,身旁董淑妃那不忿的心聲卻還是清楚的傳了過來——
【一時長短算的了什麽?如今蘇家正在勢頭上,陛下有意抬舉你罷了,我且不與你計較,等得蘇家遭了陛下疑心獲罪,我倒看你還能囂張到幾時!】
【哼?伉儷情深,你一個妾,算什麽伉儷情深,我中宮為後,我遲早要將你打入冷宮,過得生不如死才罷!】
聽著淑妃這樣的心聲,趙禹宸暗暗皺眉,嫌惡之餘,卻也像被什麽提醒了一般,心頭忽的一動。
沒錯,他知道明珠為何對他諸多懷疑戒備了!
疑心他猜忌蘇家功高震主,日後會在董家梁王等人的挑唆之下對蘇家出手固然是一段,另一頭,也是因著明珠如今才位居貴妃,雖已是後宮之首,但不是中宮皇後,終究是妾,並不是真正的夫妻一體!
都不為夫妻,又談何舉案齊眉,伉儷情深?
也難怪下午聽了他的話後便心存猶疑,並不在意,都是他一時疏忽,忘了這個,又說的太過著急的緣故!
這麽一想,趙禹宸的心中瞬間清明,他側過頭看著正小口吃著冷醃豬腳,麵上似有讚歎的明珠,這麽長時間以來,心下終於是一派坦然。
不成,如今提還太早,隻會叫明珠越發懷疑罷了。不過他此刻並不需太過在意,操之過急,等得他揭穿了太傅的不臣私心,廢去董氏,最好能肅清朝綱,叫蘇家急流勇退,真真正正的放下心來,再無鳥盡弓藏之憂。
等到了那時,他便再尋機會,與明珠重新開口,冊她為後,與她夫妻一體,名正言順的舉案齊眉,相守一世!
第51章
這麽一想,趙禹宸便好似終於徹底想明白了一般,心下一時釋然,隻眉目舒展的又飲了一口酒。
心下一鬆之後,趙禹宸再往下看去,便也瞧見了離他最近,剛剛升為太尉的蘇將軍桌案之前,正有文物官員流水一般的一個個上前恭賀不停,連貌雄聲巨的蘇夫人,也在水榭之外,正被一團雲鬢華衣的夫人擁簇著,個比個的殷勤周到,當真是一副烈火烹油,一唿百應的勢頭。
這還是在禦前,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呢,蘇家都已是這般顯赫,更何況私下背人之處?
若是從前,他應當會這般想吧……趙禹宸低頭又飲了一口溫熱的黃酒,此刻心下卻是一片清明———
事實上並非如此,蘇家在朝中從來都沒有這般威勢。
趙禹宸垂了雙眸,他還記得,蘇戰領兵在外的這兩年裏,朝中對蘇家、對西北的議論就從未斷過。
尤其打今年開春之後,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朝中糧草亦不富餘,一過大年,朝堂之上為了西北糧餉的事隻爭的是焦頭爛額,戶部算著西北這一年多所耗的糧餉,隻恨不得將算盤撥拉出火花,嚷嚷著這錢足夠大燾再開一條運河,再建一座前朝最高的雲殿,一洲百姓飽腹三年,拿來送給戎狄議和都足夠兩三次了!
這話其實是有先例的,在趙禹辰登基之前,先帝在位時,大燾就已與戎狄議過和兩迴和,兩次所耗費的錢糧數目都還記錄在冊,若趙禹宸剛剛登基之時,戎狄又借著苦寒之名與大燾討糧草,求“恩典,”趙禹辰決意不肯再這般養虎為患,執意要出兵征討,這場仗,還不一定能打得起來,甚至直到西北大捷之前,朝中私下裏還有言論,隻說是他年輕氣盛,好大喜功,蘇戰更是屈意媚上,隻求一家之功,不顧黎民蒼生,生靈塗炭。
大燾打太祖卸兵權,興科舉起,就一直重文輕武,朝中即便是同品的官員,文官也要比武將更貴重幾分,事實上,若非蘇將軍這一仗勝的還算及時,想來朝中馬上就該有人上奏,論一論蘇家作戰不利、甚至於養匪為患,擁兵自重的罪名了。
這樣在文臣眼中與他們背道而馳、壓根不放在眼裏的武將之首,如何能勝了一場,迴朝之後便這般的一唿百應,百官擁簇?
他的氣節顏麵呢,竟是丁點兒不要了不曾?
而縱觀朝堂,能叫他們不顧風骨,這般殷勤吹捧著大勝歸來的蘇戰,齊心協力的將整個蘇家都架上火去的人——
卻也隻有一個曆經三朝,姻親遍地,門生無數,又極得他這個帝王“真心依賴”的文官之首,董峯,董太傅了。
想必,今日這宴席之上,且還隻是一個開始,之後他的太傅,會叫這一幕幕一次次的在他眼前出現,直到將這懷疑的種子播下,發芽生根,由不得他日思夜想,坐立難安,直到出手將蘇家連根拔起才罷。
也難怪貴妃心下諸多顧忌,竟是丁點兒不肯相信他的真心,想必明珠那般通透,又有跟朕自小一並長大的情分,隻是對朕知之甚詳罷了。
隻可惜,太傅,朕雖說的確是你一手教導啟蒙,照著你框出的模子一日日的長到了今日,但從今往後,卻再不是任你修剪操縱的盆栽傀儡。
如今朝中大患,不是已經打算交還兵權的蘇家,而是叫整個朝堂都抱團結黨,唯以太傅您馬首是瞻的董家啊!
趙禹宸這麽想著,放下了酒杯,對於眼前的太傅與淑妃祖孫兩個,卻也是格外的平心靜氣,甚至還能叫如從前一般無二的問過了董太傅的身子,囑咐他好好將養,又吩咐太醫好好照料,日日將脈案呈上來給他過目。
一旁魏安恭敬應了,董太傅見狀,便也極有規矩的起身上前,恭恭敬敬的謝了恩,觀其顏色,竟是與從前毫無差別。
看著這般毫無異狀的太傅,趙禹宸也不禁生出幾分真心的敬佩。
之前他聽出珺州布政使李君壬表麵兩袖清風,實則卻是中飽私囊,國之蛀蟲,故而獨斷專行,將其壓進了龍影衛昭獄。
之後,他更是機緣巧合,從淑妃的心聲裏聽出了這李君壬乃是董家姻親,他犯下的許多罪狀也都與董家脫不開幹係。
知道這樁事後,原本已經應該從昭獄移出到刑部的李君壬便這般繼續在昭獄裏常住了下來,他已吩咐龍影衛再細細的審,定要將李君壬私下裏與董家的勾結審的清清楚楚才罷。
與此同時,有了淑妃的提醒,趙禹宸也在等著,想看看太傅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會使出什麽手段來為董家開脫。
依著趙禹宸的想法,太傅知道之後,要不然便是對李君壬出手,將所有罪名都推到李君壬一人的身上,最好鬧個死無對證才罷,要不然,便是該立保李君壬,私下裏煽動朝臣上奏,將李君壬從昭獄之中保出來,能李家無事,自然也不會牽連出董家。
而多動則多錯,不論董家選了哪一種,他冷眼旁觀,以靜製動,都總能順勢尋著董家的錯處與破綻。
但叫趙禹宸詫異的是,他這些日子等了這麽久,太傅卻是哪一種都沒有選!
太傅什麽都沒幹,他對獄中的李君壬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隻好像當真對此事毫不知情,亦或者李君壬所犯的罪狀絲毫不曾牽連到董家一般!
趙禹宸等了這許久,一直等到確定了太傅當真不會出手,也一直等到自己也漸漸琢磨了過來,眼下這般情形,對董家來說,的確是一動不如一靜。
李君壬的妹子嫁的太傅長子董政,他中飽私囊,貪汙賑災錢糧等惡事,也的確都是通過長房董政之相互勾結。
隻要太傅不承認,不肖子孫這個東西,誰家沒幾個?太傅此刻不動聲色,隻做出這般諸事不知的模樣,即便日後當真事發,犯錯的也是長子一房,太傅曆經三朝的功臣元老,於情於理,不會因著兒子的錯處而受牽連。
對於董家來說,根基在於曆經三朝的太傅,董家的所有子弟,不論有出息還是沒出息,身上有無功名,能夠在朝堂之上走的穩穩妥妥,都是憑借著太傅董峯這一棵擎天大樹,而不是任何一房。
更莫提,隻要有太傅在,即便其長子董政落罪,還有之下的孫輩幼兒,在這擎天大樹的蔭蔽之下,這長房也遲早有起複的一天。
想明白太傅是決計不會為了自己的長子沾濕了自己的鞋底,趙禹宸敬佩太傅的老謀深算之餘,倒也平靜了下來,隻吩咐龍影衛周正昃也不必著急,隻一樁樁一件件,事無巨細,都審的清清楚楚才罷。
太傅既已有了把握折去其長子這一房,他便也不必客氣,必要謀定而後動,隻將這一枝砍的幹幹淨淨,再難複生,才算不負太傅這“大義滅親”之德!
這麽想著,趙禹宸仍舊滿麵溫和的叫了宮人去扶了太傅起來,又說著太傅身子不好,不該多飲,這宴席之上又這般吵鬧,再累壞了太傅便更是傷了國之棟梁。
這麽說著,趙禹宸又不顧太傅的連連推辭,叫淑妃去親自陪了太傅,暫且去後頭僻靜處歇息片刻,緩緩神。
淑妃聞言,也同樣感恩戴德的屈膝謝了,與太傅一並謝恩之後,隻得當真往後避了迴去。
一直纏著“董姐姐”的宋玉輪見淑妃走了,自然也不會在趙禹宸與蘇明珠這兩個人麵前多留,行過禮後,也利落的轉身去了。
眼見著周遭總算是清靜了下來,趙禹宸這才緩緩的長舒了一口氣,他轉過身,犯下心中的諸多算計,便重新看向了他左側的貴妃。
這一看之下,趙禹宸卻不禁一愣,在席間燦若白日的燭火照耀下,便瞧見蘇明珠的麵頰嫣紅,隻比塗了胭脂的紅唇還更添幾分豔色。
她的底子白,這麵頰的嫣紅便格外的明顯,在這嫣紅的麵頰映襯下,一雙剪水雙眸也格外的濕濕潤潤,帶了水汽一般。
她原本就長相明豔,此刻再加了這幅情態,便越發露出幾分風流的媚意來。
趙禹宸隻瞧得心頭一跳,他轉過身,開口問道:“這是怎麽了?喝多了不曾?”
蘇明珠聞言側眸,對著他眨了眨眼,嘴角便露出幾分笑意來,隻歡快道:“我隻跟著你喝了三杯,怎的會多?”
方才席間百官慶賀之時,一敬蘇戰大勝之功,二敬君王仁厚之德,三敬大燾這太平盛世,眾人的確是一起飲了三杯酒。
可趙禹宸聽著這近乎嬌嗔的歡快的迴話,心下卻反而又是一頓。
明珠酒量的確不成的……他怎的忘了?
六歲之時,他便在蘇府,在明珠的挑唆下一起尋了一壺果子酒來。
當時他們兩個遮遮掩掩,尋了各種借口打發了丫鬟侍從,隻他們兩個尋了蘇府假山裏的一處僻靜無人之處。
明珠當時隻喝了三杯,便也是這般的霞飛雙鬢,倒也不是真醉,隻是越發的愛笑愛鬧,比尋常更添了幾分微醺的愜意。
他當時瞧著不對,不敢再叫明珠繼續,隻自己搶著將剩下的一壺都一飲而盡,然後便結結實實的躺下睡了半日,等再醒來,日頭都已落下了院牆,身邊隻一個小小的明珠抱膝守著他,笑眯眯的道:“可算醒了,我就怕你要在這睡一夜,那我就得出去找人,肯定要被娘親狠狠教訓一遭了。”
即便沒有過夜,他們兩個失蹤這半日也已鬧的沸沸揚揚,連宮中母後都驚動了,險些要不顧身孕,親自出宮找過來。
此刻迴想起來,這算是一向循規蹈矩的他,做出的最出格的一樁事了。
趙禹宸不明緣故,難免便想到了他來赴宴之前在昭陽宮裏與明珠說過的的話語。
他下午所說之言,乃是滿腔真心,卻得來了貴妃如臨大敵一般的慌亂嫌棄,他心下自然是委屈不滿的,但說實話,自打他有了這讀心術之後,所聽到的眾人心聲,比這更叫他震怒委屈的也多得是,更何況,相較之下,最起碼明珠還是真心在意他,且之前是因著他識人不清,待她諸多錯怪,又有了蘇家的擔憂,才會如此,他難免就會比對旁人更添了幾分體諒。
過了這一下午,趙禹宸委屈不滿的心情多少還是緩解了些,此刻見了貴妃這般戒備小心之態,一時間甚至都忍不住有些沉思了起來:
他是不是操之過急,比起以往來,變的太快,太突兀,難免就會叫人暗自疑心?
如此說來,倒也難怪明珠如此。
這麽一想,趙禹宸便略微平靜了些,迴過神,坐下那文官的恭賀之詞都已說罷,又有旁人也起身讚了起來,他隨意聽著,又隨口應了幾句,也又順勢讚了一番蘇將軍的卓越軍功,與百官用舉酒盞,賀了一迴蘇戰夫婦,賀了一迴他這帝王,又賀了一迴這太平盛世,三巡酒畢,便就順勢在這一派煊赫的熱鬧裏上了歌舞,守在殿外的宮人們也給眾人依次上了酒菜。
到了這個時候,席間就可以略微鬆快一些,在清平樂的掩蓋之下,眾人可以飲酒用膳,起身更衣,有相熟的,也可以略微走動閑談一番。
右側淑妃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一般,呈上來的菜式都隻略略沾了沾唇,便擦了擦嘴角再不肯多用,也並未說些什麽,隻是略微低頭姿態嫻雅的坐著。
隻不過未過多久,下頭的宋玉輪便忽的跑了上來,一口一個董姐姐的叫著,嘰嘰喳喳,抱怨著之前宮裏嬤嬤對她管教極多,又不許她出門,這一遭好不容易才出來,許久沒見董姐姐,怎的也不派人去找我雲雲……
玉輪的說話聲有些咶噪,趙禹宸微微皺了眉頭,一旁的淑妃便立即察覺到了一般,抬高了聲音柔聲道:“好玉輪,你略低著些,莫吵著陛下,我身上這病還未大好,還有些頭疼呢。”
淑妃這般一說,宋玉輪的聲音果然小了許多,隻低頭問道:“董姐姐病了?可厲害?怎的未聽說過?”
趙禹宸順勢迴頭,便瞧見淑妃果然正在抬眸瞧著他,眼神專注,眸光濕潤,仿佛藏著數不清的情意,與他對視之後似是一愣,接著便有些羞慚一般,微微垂眸頷首,側過了頭去。
叫玉輪小聲體現自個的體貼溫存,用病體未愈來與他求憐示弱,最後再暗送秋波表出情意,嗯,若是從前,他看見這一幕,應該是會心軟,又憐惜淑妃這陣子受的冷待吧。
隻可惜,自從有了讀心術之後,聽多了眾人心聲,他此刻不用凝神去聽,便已能將淑妃的目的手段瞧的清清楚楚。
趙禹宸抬手飲了一杯濁酒,略微蓋下了些自己漠然的目光。
因著今日的酒宴是為了慶賀西北大勝,與蘇戰的軍功而辦,他擔心梁王若是出現,又會故意說些攀扯的荒謬之言叫蘇將軍多心,更叫明珠不悅,這才有意沒叫梁王進宮赴宴。
但此刻見了淑妃這般作態,他卻是忍不住想著,若是宣了梁王在前,卻不知淑妃還能否這般冷靜的算計於他?
【哎,這宴席上的酒菜,煮出來熱了又涼涼了又熱,都沒什麽味。熱菜都吃不得,要我說,也就是那一道冷醃豬腳了,醃菜不怕壞,又是冷的,沒失了味……剛嚐了一隻,嗯……要的就是豬腳心裏那一口啊……軟、爛、鹹、香、那個可口喲——吸溜溜——等席散了,咱家得再好好的啃上幾隻!】
在上前上菜的魏安心聲裏迴過神來,趙禹宸的目光就也忍不住在在桌案上尋到了這一道冷醃豬腳,色暗無味,放在最角落處,瞧著平平無奇。
趙禹宸咬了一口,隻覺鮮香滿口,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他便搖搖頭,暫且放下了淑妃,隻轉身又與還在出神的蘇明珠溫聲開口道:“明珠,你不勝酒力,才已飲了三杯,不可再多飲,這豬腳滋味極好,你先嚐嚐墊補著。”
陛下都這般開口了,一旁自有侍膳的宮人將這豬腳夾到了蘇明珠的麵前,她迴過神來,低頭看瞧見了碟子上一隻黑乎乎,油汪汪,瞧著毫不起眼的豬蹄,一時頗有些猶豫了起來。
【真的假的……這嚐上一口,嘴上的胭脂得掉一半吧?說不定臉上的粉都擦上油……怕不是記仇……故意害我?】
啊?還有這麽一說?朕不知道啊!趙禹宸一時啞然,竟是愣在了原處。
雖然心裏是這麽想著,但按著規矩,帝王賜下的菜,是不能拒絕的,更何況蘇明珠才從二哥那一番警醒的話語裏走出來,疑心趙禹宸這般作態是別有用心,就越發不敢推辭,反而咬牙低頭,謝過了這恩德,便當真去拿了象牙筷。
趙禹宸隻瞧著又是無措,又是焦急,有心攔下,又覺著這般實在是反複無常,全無道理,眼看著明珠已端起菜碟,滿麵凝重的尋著可以下口,又不沾染唇脂的地方,他直覺明珠這一口咬下去這賬一定又得記在自個的頭上,一時也顧不得那許多,忽的起身叫了一句:“等等。”
在蘇明珠詫異的目光下,趙禹宸輕咳一聲,將那碟子上的豬腳端了過來,又吩咐魏安拿了銀刀來,親自將這豬腳最中的地方一點點的切下來,這才叫宮人重新送了迴去,溫聲道:“是朕疏忽了,如此正好入口。”
滿以為這般就無礙了,但趙禹宸凝神聽去,明珠心聲竟是越發小心了起來——
【……居然這麽細心,太不像你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還能這樣?趙禹宸心下滿是無奈委屈,偏偏麵上一點不能露,正憋氣之時,這樣的舉動落在周遭宗室重臣的眼裏,一個個的皆對蘇家越發在意,更有幾個殷勤識趣的,立即開口讚揚起了陛下與貴妃的情深義重,伉儷情深雲雲。
“瞧她那張狂樣子,若不是……”右邊宋玉輪看著忍不住的開口抱怨了起來,前麵還很是清楚,後麵許是叫淑妃攔了,勸了幾句,便低了下去,聽不出又說了些什麽。
但即便如此,趙禹宸不留神間,身旁董淑妃那不忿的心聲卻還是清楚的傳了過來——
【一時長短算的了什麽?如今蘇家正在勢頭上,陛下有意抬舉你罷了,我且不與你計較,等得蘇家遭了陛下疑心獲罪,我倒看你還能囂張到幾時!】
【哼?伉儷情深,你一個妾,算什麽伉儷情深,我中宮為後,我遲早要將你打入冷宮,過得生不如死才罷!】
聽著淑妃這樣的心聲,趙禹宸暗暗皺眉,嫌惡之餘,卻也像被什麽提醒了一般,心頭忽的一動。
沒錯,他知道明珠為何對他諸多懷疑戒備了!
疑心他猜忌蘇家功高震主,日後會在董家梁王等人的挑唆之下對蘇家出手固然是一段,另一頭,也是因著明珠如今才位居貴妃,雖已是後宮之首,但不是中宮皇後,終究是妾,並不是真正的夫妻一體!
都不為夫妻,又談何舉案齊眉,伉儷情深?
也難怪下午聽了他的話後便心存猶疑,並不在意,都是他一時疏忽,忘了這個,又說的太過著急的緣故!
這麽一想,趙禹宸的心中瞬間清明,他側過頭看著正小口吃著冷醃豬腳,麵上似有讚歎的明珠,這麽長時間以來,心下終於是一派坦然。
不成,如今提還太早,隻會叫明珠越發懷疑罷了。不過他此刻並不需太過在意,操之過急,等得他揭穿了太傅的不臣私心,廢去董氏,最好能肅清朝綱,叫蘇家急流勇退,真真正正的放下心來,再無鳥盡弓藏之憂。
等到了那時,他便再尋機會,與明珠重新開口,冊她為後,與她夫妻一體,名正言順的舉案齊眉,相守一世!
第51章
這麽一想,趙禹宸便好似終於徹底想明白了一般,心下一時釋然,隻眉目舒展的又飲了一口酒。
心下一鬆之後,趙禹宸再往下看去,便也瞧見了離他最近,剛剛升為太尉的蘇將軍桌案之前,正有文物官員流水一般的一個個上前恭賀不停,連貌雄聲巨的蘇夫人,也在水榭之外,正被一團雲鬢華衣的夫人擁簇著,個比個的殷勤周到,當真是一副烈火烹油,一唿百應的勢頭。
這還是在禦前,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呢,蘇家都已是這般顯赫,更何況私下背人之處?
若是從前,他應當會這般想吧……趙禹宸低頭又飲了一口溫熱的黃酒,此刻心下卻是一片清明———
事實上並非如此,蘇家在朝中從來都沒有這般威勢。
趙禹宸垂了雙眸,他還記得,蘇戰領兵在外的這兩年裏,朝中對蘇家、對西北的議論就從未斷過。
尤其打今年開春之後,正是青黃不接之時,朝中糧草亦不富餘,一過大年,朝堂之上為了西北糧餉的事隻爭的是焦頭爛額,戶部算著西北這一年多所耗的糧餉,隻恨不得將算盤撥拉出火花,嚷嚷著這錢足夠大燾再開一條運河,再建一座前朝最高的雲殿,一洲百姓飽腹三年,拿來送給戎狄議和都足夠兩三次了!
這話其實是有先例的,在趙禹辰登基之前,先帝在位時,大燾就已與戎狄議過和兩迴和,兩次所耗費的錢糧數目都還記錄在冊,若趙禹宸剛剛登基之時,戎狄又借著苦寒之名與大燾討糧草,求“恩典,”趙禹辰決意不肯再這般養虎為患,執意要出兵征討,這場仗,還不一定能打得起來,甚至直到西北大捷之前,朝中私下裏還有言論,隻說是他年輕氣盛,好大喜功,蘇戰更是屈意媚上,隻求一家之功,不顧黎民蒼生,生靈塗炭。
大燾打太祖卸兵權,興科舉起,就一直重文輕武,朝中即便是同品的官員,文官也要比武將更貴重幾分,事實上,若非蘇將軍這一仗勝的還算及時,想來朝中馬上就該有人上奏,論一論蘇家作戰不利、甚至於養匪為患,擁兵自重的罪名了。
這樣在文臣眼中與他們背道而馳、壓根不放在眼裏的武將之首,如何能勝了一場,迴朝之後便這般的一唿百應,百官擁簇?
他的氣節顏麵呢,竟是丁點兒不要了不曾?
而縱觀朝堂,能叫他們不顧風骨,這般殷勤吹捧著大勝歸來的蘇戰,齊心協力的將整個蘇家都架上火去的人——
卻也隻有一個曆經三朝,姻親遍地,門生無數,又極得他這個帝王“真心依賴”的文官之首,董峯,董太傅了。
想必,今日這宴席之上,且還隻是一個開始,之後他的太傅,會叫這一幕幕一次次的在他眼前出現,直到將這懷疑的種子播下,發芽生根,由不得他日思夜想,坐立難安,直到出手將蘇家連根拔起才罷。
也難怪貴妃心下諸多顧忌,竟是丁點兒不肯相信他的真心,想必明珠那般通透,又有跟朕自小一並長大的情分,隻是對朕知之甚詳罷了。
隻可惜,太傅,朕雖說的確是你一手教導啟蒙,照著你框出的模子一日日的長到了今日,但從今往後,卻再不是任你修剪操縱的盆栽傀儡。
如今朝中大患,不是已經打算交還兵權的蘇家,而是叫整個朝堂都抱團結黨,唯以太傅您馬首是瞻的董家啊!
趙禹宸這麽想著,放下了酒杯,對於眼前的太傅與淑妃祖孫兩個,卻也是格外的平心靜氣,甚至還能叫如從前一般無二的問過了董太傅的身子,囑咐他好好將養,又吩咐太醫好好照料,日日將脈案呈上來給他過目。
一旁魏安恭敬應了,董太傅見狀,便也極有規矩的起身上前,恭恭敬敬的謝了恩,觀其顏色,竟是與從前毫無差別。
看著這般毫無異狀的太傅,趙禹宸也不禁生出幾分真心的敬佩。
之前他聽出珺州布政使李君壬表麵兩袖清風,實則卻是中飽私囊,國之蛀蟲,故而獨斷專行,將其壓進了龍影衛昭獄。
之後,他更是機緣巧合,從淑妃的心聲裏聽出了這李君壬乃是董家姻親,他犯下的許多罪狀也都與董家脫不開幹係。
知道這樁事後,原本已經應該從昭獄移出到刑部的李君壬便這般繼續在昭獄裏常住了下來,他已吩咐龍影衛再細細的審,定要將李君壬私下裏與董家的勾結審的清清楚楚才罷。
與此同時,有了淑妃的提醒,趙禹宸也在等著,想看看太傅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會使出什麽手段來為董家開脫。
依著趙禹宸的想法,太傅知道之後,要不然便是對李君壬出手,將所有罪名都推到李君壬一人的身上,最好鬧個死無對證才罷,要不然,便是該立保李君壬,私下裏煽動朝臣上奏,將李君壬從昭獄之中保出來,能李家無事,自然也不會牽連出董家。
而多動則多錯,不論董家選了哪一種,他冷眼旁觀,以靜製動,都總能順勢尋著董家的錯處與破綻。
但叫趙禹宸詫異的是,他這些日子等了這麽久,太傅卻是哪一種都沒有選!
太傅什麽都沒幹,他對獄中的李君壬不聞不問,不管不顧,隻好像當真對此事毫不知情,亦或者李君壬所犯的罪狀絲毫不曾牽連到董家一般!
趙禹宸等了這許久,一直等到確定了太傅當真不會出手,也一直等到自己也漸漸琢磨了過來,眼下這般情形,對董家來說,的確是一動不如一靜。
李君壬的妹子嫁的太傅長子董政,他中飽私囊,貪汙賑災錢糧等惡事,也的確都是通過長房董政之相互勾結。
隻要太傅不承認,不肖子孫這個東西,誰家沒幾個?太傅此刻不動聲色,隻做出這般諸事不知的模樣,即便日後當真事發,犯錯的也是長子一房,太傅曆經三朝的功臣元老,於情於理,不會因著兒子的錯處而受牽連。
對於董家來說,根基在於曆經三朝的太傅,董家的所有子弟,不論有出息還是沒出息,身上有無功名,能夠在朝堂之上走的穩穩妥妥,都是憑借著太傅董峯這一棵擎天大樹,而不是任何一房。
更莫提,隻要有太傅在,即便其長子董政落罪,還有之下的孫輩幼兒,在這擎天大樹的蔭蔽之下,這長房也遲早有起複的一天。
想明白太傅是決計不會為了自己的長子沾濕了自己的鞋底,趙禹宸敬佩太傅的老謀深算之餘,倒也平靜了下來,隻吩咐龍影衛周正昃也不必著急,隻一樁樁一件件,事無巨細,都審的清清楚楚才罷。
太傅既已有了把握折去其長子這一房,他便也不必客氣,必要謀定而後動,隻將這一枝砍的幹幹淨淨,再難複生,才算不負太傅這“大義滅親”之德!
這麽想著,趙禹宸仍舊滿麵溫和的叫了宮人去扶了太傅起來,又說著太傅身子不好,不該多飲,這宴席之上又這般吵鬧,再累壞了太傅便更是傷了國之棟梁。
這麽說著,趙禹宸又不顧太傅的連連推辭,叫淑妃去親自陪了太傅,暫且去後頭僻靜處歇息片刻,緩緩神。
淑妃聞言,也同樣感恩戴德的屈膝謝了,與太傅一並謝恩之後,隻得當真往後避了迴去。
一直纏著“董姐姐”的宋玉輪見淑妃走了,自然也不會在趙禹宸與蘇明珠這兩個人麵前多留,行過禮後,也利落的轉身去了。
眼見著周遭總算是清靜了下來,趙禹宸這才緩緩的長舒了一口氣,他轉過身,犯下心中的諸多算計,便重新看向了他左側的貴妃。
這一看之下,趙禹宸卻不禁一愣,在席間燦若白日的燭火照耀下,便瞧見蘇明珠的麵頰嫣紅,隻比塗了胭脂的紅唇還更添幾分豔色。
她的底子白,這麵頰的嫣紅便格外的明顯,在這嫣紅的麵頰映襯下,一雙剪水雙眸也格外的濕濕潤潤,帶了水汽一般。
她原本就長相明豔,此刻再加了這幅情態,便越發露出幾分風流的媚意來。
趙禹宸隻瞧得心頭一跳,他轉過身,開口問道:“這是怎麽了?喝多了不曾?”
蘇明珠聞言側眸,對著他眨了眨眼,嘴角便露出幾分笑意來,隻歡快道:“我隻跟著你喝了三杯,怎的會多?”
方才席間百官慶賀之時,一敬蘇戰大勝之功,二敬君王仁厚之德,三敬大燾這太平盛世,眾人的確是一起飲了三杯酒。
可趙禹宸聽著這近乎嬌嗔的歡快的迴話,心下卻反而又是一頓。
明珠酒量的確不成的……他怎的忘了?
六歲之時,他便在蘇府,在明珠的挑唆下一起尋了一壺果子酒來。
當時他們兩個遮遮掩掩,尋了各種借口打發了丫鬟侍從,隻他們兩個尋了蘇府假山裏的一處僻靜無人之處。
明珠當時隻喝了三杯,便也是這般的霞飛雙鬢,倒也不是真醉,隻是越發的愛笑愛鬧,比尋常更添了幾分微醺的愜意。
他當時瞧著不對,不敢再叫明珠繼續,隻自己搶著將剩下的一壺都一飲而盡,然後便結結實實的躺下睡了半日,等再醒來,日頭都已落下了院牆,身邊隻一個小小的明珠抱膝守著他,笑眯眯的道:“可算醒了,我就怕你要在這睡一夜,那我就得出去找人,肯定要被娘親狠狠教訓一遭了。”
即便沒有過夜,他們兩個失蹤這半日也已鬧的沸沸揚揚,連宮中母後都驚動了,險些要不顧身孕,親自出宮找過來。
此刻迴想起來,這算是一向循規蹈矩的他,做出的最出格的一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