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側妃見狀,連忙上前接過小丫鬟手裏的衣裳,還有那件金絲軟甲 ,親自伺候豫親王穿戴起來。
“這等事,讓丫鬟來做就是了,哪裏用得著你?”俯身瞧著孟側妃半跪地上替他係玉帶,豫親王伸手扶她,“趕緊起來,莫要做出此態,到是輕賤了你自己。”
“王爺,您今日就要出征,還是讓妾身伺候您吧。”孟側妃並不依從,跪著給他係上玉帶,穿起朝靴,“妾身還記得,咱們初至豫州,您第一次領兵出征的時候,妾身便是如此服侍的您,那一迴,您旗開得勝,凱旋而歸,此番,哪怕就是討個好彩頭,妾身都得好生伺候您一迴兒。”
“你啊。”豫親王搖頭失笑,眸光裏閃過一絲迴憶,仿佛想起了往昔。
孟側妃默默無聲的服侍著他。
豫親王亦未阻止。
“王爺,娘娘,早膳備得了。”瞧王爺穿戴整齊,感覺分寸差不多了,侍棋輕聲稟告。
孟側妃便趕緊說:“王爺,您在妾身這兒用膳吧~~”
“嘶,這……”豫親王擰眉,有些猶豫。
今日正是他出征宛州,欲跟姚千枝比出高下之日。按理,他該到唐王妃處——畢竟,唐家損失慘重,他自該安撫,且,戰場就在宛州,那是唐家的地盤,他得對唐家表示出示好之意,但……
“王爺~~”孟側妃拽著他衣袖,眸中盈盈有淚。
“罷了。”豫親王長歎一聲,“擺膳吧。”
“謝王爺,妾,妾身是真舍不得您。”孟側妃哽咽著,“那姚姓女如此厲害,連唐將軍都損落她手中,聽說她還會妖術……王爺您乃是真命天子,自然是百邪不侵,然,妾身不過一介小女子,終歸忍不住擔憂……”
“王爺,您可千萬保重已身,妾身和孩子們都在府裏等著您迴來呢,若沒有您,妾身和孩子們……”她梨花帶雨的說著,神色有些欲言又止。
四、五十歲的人了,難為她做出此態,竟還不顯突兀。
不得不說,保養的確實是好。
“你啊……”豫親王搖了搖頭,瞧了她一眼,表情有些莫名,然而,到底還是妥協了,“你且放心,本王自會安排好,不會讓人……害了曲裳的性命。”
“她到底是本王的親生女兒,你當本王鐵石心腸不成?”他伸手撫了撫孟側妃的頭發,“莫要害怕,有本王在。”
“王爺~~”孟側妃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幾乎有些泣聲,“都,都是妾身娘家不好,那般迂腐,竟敢逼迫王爺,生生要裳兒性命,一邊是父兄族人,一邊是王爺和裳兒,妾身這心跟油煎似的,恨不得直接死了……”
“妾身知道沒教好裳兒,讓她給王爺惹了禍事,但,十月懷胎,那是妾身養出來的孩子,哪裏舍得白白葬送了她……”
拿楚曲裳做引子,唐、孟兩家的爭鬥,並未隨著唐頌隕落而終止,反而,因為唐家大敗,勢力驟減,孟家不依不饒,定要打壓下他家,用‘大義滅親’的行為,來顯示楚敦和楚玫兩位公子的‘清白’。
咄咄逼人,孟逢釋和孟良久舉著‘禮教規矩’做武器,扇動徐、豫兩州百姓,一次次的進言到豫親王當前,懇求他‘處置’王女……而這其中,除了真被嚇尿的楚曲裳之外,最煎熬兩難的,當然就是孟側妃。
一邊是娘家、兒子(x2)、清譽、甚至還牽扯到王位繼承……一邊是女兒的性命,孟側妃糾結痛苦了很久,終於還是選擇了先保住女兒。
雖然,無論是孟家還是兒子們,都給她施加了不少壓力,且,孫子被唐王妃抱走,兒媳婦很是埋怨她,天秤重量本該傾斜向兒子,但,女兒那邊是命啊!!
不管是娘家、兒子、清譽,還是繼承權……都不是一錘定音的事,哪怕王爺懷疑了,她總有時間能慢慢挽迴,可女兒的命要是沒了,就真的迴不來了。
她打小養大的女兒,那麽嬌嬌軟軟,讓她眼睜睜看著沒了命,孟側妃思量了無數個無眠的夜晚,“我舍不的……”她抽泣著說。
“罷了罷了,莫要哭了,本王不是答應了你嗎?”豫親王神色溫和的輕哄著,“今天本王都要出征了,你這哭哭啼啼的多不吉利,趕緊收了淚,否則本王要治你的罪了。”
“哎啊哎啊,妾身真是傻了。”仿佛才反應過來,孟側妃忙不迭的抹淚,都顧不上掏帕子了,就那麽直接用袖子擦,“您都要出征了,妾身還拿這些小事來煩您,真是,真是太不該了……”但,她也沒有辦法,不得不這麽做啊。
豫親王都要走了,孟家還咄咄逼人,唐家受了大難,心裏還深恨她女兒,肯定不會在出麵阻攔,她女兒沒人護著,不就要涼了嗎?
不趁著豫親王還在的當口兒,討個‘禦旨’,要點侍衛……孟側妃怎麽保下女兒?
“算了,本王不怪你,用膳吧。”豫親王溫聲。
孟側妃趕緊點頭,“哎,哎。”拿出帕子,沾水擦了擦臉,兩人攜手出了裏間兒。
外頭,侍棋早吩咐擺上桌子,待主子們落座,就端上七碟八碗。孟側妃殷勤執筷布菜,伺候著豫親王用膳,席間自然是說不盡的好話兒,把他捧哄的身心舒泰……
早膳用罷,豫親王出府率軍出征,孟側妃坐著王府馬車,一路跟隨其後,行至碼頭,瞧著大軍登船,航行出發,直到江麵兒在看不見船影兒了,她這才返身迴府。
滿身疲憊迴到東院,還未等孟側妃喘口氣兒呢,楚曲裳就來了,“娘~~”小心翼翼瞧著親娘,她怯聲聲的喚。
這段日子,她真是受了不少折磨,漫天的罵聲,親外祖家口口聲聲要她性命。親哥哥一瞧見她就表情複雜的皺眉,連嫂子們都不待見她了……
甚至,她隱隱得了風聲,她的存在妨礙了哥哥,害得他們被父親懷疑,哥哥們惱了她,欲除之而後快……
父王膝下姐妹六個,楚曲裳能脫穎而出,就是仗著兩個親哥哥的勢,如今,哥哥們竟然要放棄了她,她真的慌了。
徹底收起張狂模樣,老老實實縮府裏不敢出門,她每日‘行程’就是賴要親娘院裏,跟前跟後,聽話聽說,真真是,自打出生起,就沒這麽孝順過,“父王……怎麽說?”搭著肩膀,她雙手握胸前,一臉的緊張。
“放心,無事的。”孟側妃看了她一眼,滿麵的恨鐵不成鋼,“你啊,就會給我惹禍,收拾不盡的爛攤子。”她數落著,伸手掐女兒腰間的軟肉。
“娘,我錯了。”楚曲裳淚目,躲都不敢躲。
母女倆就這麽糾纏著,根本沒有發現,院子角落裏掃灑的粗使小丫鬟,那暗暗窺視的目光。
——
豫親王府,正院。
唐王妃正跪在佛堂裏撿佛豆兒,聽見外頭隱隱有人聲,她轉頭,輕聲道:“進來。”
簾子一動,柏嬤嬤和香陽垂頭走進來。
兩人都不說話。
“王爺……啟程了?”唐王妃麵無表情的開口。
“呃,是。”柏嬤嬤和香陽對視一眼,咬唇應聲,表情似是難堪,似是不憤,還隱隱有些恐懼。
豫親王出征這麽大的事,竟都沒來知會王妃一聲,還得她們出院打聽才知曉詳情,這內裏深意……
是因為世子爺沒了?
是因為王爺被孟側妃哄住了?
還是因為唐將軍損落,宛州連失三城,所以,在王爺麵前,她們王妃已經沒了體麵?
怎麽追究怎麽害怕,柏嬤嬤和香陽心裏都慎著呢。
“哦,從孟氏那走的?”到是唐王妃頗為淡然,頭不抬,眼不掀,一點都不驚訝,“到不像她的作派,她那人,一慣要裏子也要麵子,謹守規矩,從來不會下我的臉,壞了她的‘賢良’名聲,怎麽這迴到出了手?”
“大哥沒了,唐家落了下風,她膝下兩個兒子,明明穩坐釣魚台,到這麽沉不住氣?不是她的作風啊!”她緩聲,嘴角掛著抹諷刺的笑。
柏嬤嬤和香陽互相望望,“娘娘,側妃……應是為了三姑娘吧。”柏嬤嬤就說。
“沒看出來,到還是個慈母。”唐王妃挑眉,輕輕拔弄著碗裏的佛豆兒。
佛堂裏,一時便安靜了下來。
好半晌,室內佛香嫋嫋,繚繞上升,帶著股子淡淡的青煙,唐王妃跪坐瞧著,目不轉睛,口中卻問,“方才,你們在外頭鬧什麽?”
“呃,這……娘娘,是,是四姑娘,咳咳咳,是唐侍妾求見您,說要給您請安,老奴說了您正禮佛,讓她門口磕個頭就是,但,許,許是她太摯誠了,聲音略有些大,就把小世子吵醒了,哭了兩嗓子……”柏嬤嬤迴答的一臉艱難。
神色很是難堪。
“嗬嗬……”唐王妃默默聽著,唇邊露出抹苦澀的笑。
那唐侍妾是此番唐家送進豫親王府的姑娘,乃是旁枝庶出,說白了就是替她生孩子來的,用不著多好的人才,沒得浪費……
於是,唐侍妾相貌很美豔,腦子不大聰明,規矩是能守,然日常總難免鬧些笑話兒。
至於小世子……就是楚玫的小兒子,被抱到她院裏養,防備著萬一豫親王‘不行’,唐侍妾生不出來,便過繼到她兒子膝下,充做嫡孫。
“好生把她打發走,莫要為難她。”唐王妃幽幽一歎,那小侍妾旁枝庶脈,小戶人家養出來的,今年將將十五歲,不過一副好相貌便被挑了來,懵懵懂懂的甚事都不明白……
她的敏兒若沒喪過兩妻,而是正常歲數生子,她孫女怕都有那小侍妾大了,哪會跟她計較,不過……“小世子,抱過來我瞧瞧。”唐王妃臉頰肌肉突然抽了抽,仿佛很艱難的說。
“是。”香陽連忙應聲,窺了柏嬤嬤一眼,返身快步出佛堂。
柏嬤嬤瞧著唐王妃,欲言又止。
唐王妃則跪坐著,慢慢撿起佛豆。
沒一會兒的功夫,香陽匆匆返迴,掀起簾子,奶嬤嬤抱著個裹的福娃娃似的男童進來了。
“奴婢叩見王妃娘娘。”跪地磕頭,她抓住男童的小手,替他請安,“孫兒給祖母磕頭,祖母壽長百年。”
小小男童不過周歲,剛剛會踉蹌著走路,嘴裏‘伊伊呀呀’的,露出幾顆米粒大小的牙,本能的追逐色彩,他被裝在玉碗裏的佛豆吸引,‘張牙舞爪’的往前撲,“要,要,豆豆……”
“給,給他。”唐王妃麵色僵硬的揮手。
柏嬤嬤趕緊把佛豆端過來,遞給小世子,看他抓著把玩,將佛豆撒的滿地都是,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小世子眉開眼笑,支愣著小腿兒追著豆子跑,‘咯咯’的笑,奶嬤嬤和香陽一前一後跟著,小心提防他摔倒。
唐王妃就跪坐那裏,直愣愣的看著他。
小小孩童粗胳膊粗腿兒,臉頰鼓鼓還沒褪下奶膘兒,揮舞著手,他追著滿地亂滾的佛豆,突然跑到唐王妃跟前,一個踉蹌跌倒了,小手抓住她的裙子,“祖,祖祖,疼~~”晶瑩的黑葡萄大眼眨出淚花兒。
垂頭看著他,唐王妃的臉劇烈抽搐起來,驟然身形蜷縮,“啊,啊!!”喉間發出瀕死般的‘哢哢’聲,她整個身子都顫抖著,形狀很是駭人。
“娘娘,娘娘!”柏嬤嬤慌張跑過來,撲身跪著伸手扶她。
小世子被嚇的跌坐地上,‘哇哇’的哭。
“把他帶走,帶走。”唐王妃止不住的顫抖,臉色發青,口中高喊,“我不想看見他,快把他帶走!!”
“是,是,娘娘!”香陽急的一把抱起小世子,不顧他的哭嚷,把他塞到奶嬤嬤懷裏,“娘娘身體不適,你跪安吧。”
“奴婢告退。”奶嬤嬤不敢怠慢,瑟縮抱著小世子,返身一溜煙就沒影兒了。
佛堂裏,柏嬤嬤和香陽圍著唐王妃,又是拍背又是揉胸口,好半晌兒,見她憋著的那口氣算緩上來了,‘哇’的一聲,痛哭起來,“我不行,我做不到……”
“那不是我孫子,他不是敏兒的孩子……我,我疼不了他,一看見他心口就擰著疼,嬤嬤,我該怎麽辦呐?”放聲嚎陶,這是自楚敏身死的消息傳來後,唐王妃第一次失態。
“娘娘,不礙的,不礙的,您還有唐侍妾,她,她會生個好孩兒的!”柏嬤嬤抱著唐王妃,心疼的直掉淚。
“不是,她生的不是我敏兒,跟我敏兒沒關係,不一樣,那不一樣的。”唐王妃悲泣著搖頭,正院上空,迴蕩著她的哭聲。
豫親王率軍走了,這消息胡逆和招娣自然不會不知道,第一時間派人稟告自家主公,他倆拿著細作呈上的,豫親王府那一正一側兩位妃子的‘報告’,陷入深思。
——
豫州這邊出了什麽情況,姚千枝根本就不知道,此刻,她正坐著自家大鐵船,順著相江水流,一路往鑫城奔呢。
——那裏是唐家的‘大本營’,打下那裏,宛州基本就歸她了。
“豫親王來了?哎呦,真是……我還以為他趕不上了呢。”甲板擺著大案,姚千枝把秘信隨手給苦刺,“你瞧瞧,他應是能比咱們早到一步,嗬嗬,真是上趕著……”
“來送死的。”苦刺含笑接口。
姚千枝就給了她個讚賞眼神。
一隻羊是趕,兩隻羊是放……反正她們都要打鑫城,多個豫親王不算什麽,姚千枝隨口提了一句,並沒大往心裏去,反到問起了旁的,“五娘怎麽樣了?身體好些沒有?”
那日相江口大戰,郭五娘炸船刺將,是立了大功的,不過,臘月寒天水裏泡了一個多時辰,兩百水鬼隊歸來,一個沒落,盡數風寒臥床了!
俱都起了高熱。
“這等事,讓丫鬟來做就是了,哪裏用得著你?”俯身瞧著孟側妃半跪地上替他係玉帶,豫親王伸手扶她,“趕緊起來,莫要做出此態,到是輕賤了你自己。”
“王爺,您今日就要出征,還是讓妾身伺候您吧。”孟側妃並不依從,跪著給他係上玉帶,穿起朝靴,“妾身還記得,咱們初至豫州,您第一次領兵出征的時候,妾身便是如此服侍的您,那一迴,您旗開得勝,凱旋而歸,此番,哪怕就是討個好彩頭,妾身都得好生伺候您一迴兒。”
“你啊。”豫親王搖頭失笑,眸光裏閃過一絲迴憶,仿佛想起了往昔。
孟側妃默默無聲的服侍著他。
豫親王亦未阻止。
“王爺,娘娘,早膳備得了。”瞧王爺穿戴整齊,感覺分寸差不多了,侍棋輕聲稟告。
孟側妃便趕緊說:“王爺,您在妾身這兒用膳吧~~”
“嘶,這……”豫親王擰眉,有些猶豫。
今日正是他出征宛州,欲跟姚千枝比出高下之日。按理,他該到唐王妃處——畢竟,唐家損失慘重,他自該安撫,且,戰場就在宛州,那是唐家的地盤,他得對唐家表示出示好之意,但……
“王爺~~”孟側妃拽著他衣袖,眸中盈盈有淚。
“罷了。”豫親王長歎一聲,“擺膳吧。”
“謝王爺,妾,妾身是真舍不得您。”孟側妃哽咽著,“那姚姓女如此厲害,連唐將軍都損落她手中,聽說她還會妖術……王爺您乃是真命天子,自然是百邪不侵,然,妾身不過一介小女子,終歸忍不住擔憂……”
“王爺,您可千萬保重已身,妾身和孩子們都在府裏等著您迴來呢,若沒有您,妾身和孩子們……”她梨花帶雨的說著,神色有些欲言又止。
四、五十歲的人了,難為她做出此態,竟還不顯突兀。
不得不說,保養的確實是好。
“你啊……”豫親王搖了搖頭,瞧了她一眼,表情有些莫名,然而,到底還是妥協了,“你且放心,本王自會安排好,不會讓人……害了曲裳的性命。”
“她到底是本王的親生女兒,你當本王鐵石心腸不成?”他伸手撫了撫孟側妃的頭發,“莫要害怕,有本王在。”
“王爺~~”孟側妃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幾乎有些泣聲,“都,都是妾身娘家不好,那般迂腐,竟敢逼迫王爺,生生要裳兒性命,一邊是父兄族人,一邊是王爺和裳兒,妾身這心跟油煎似的,恨不得直接死了……”
“妾身知道沒教好裳兒,讓她給王爺惹了禍事,但,十月懷胎,那是妾身養出來的孩子,哪裏舍得白白葬送了她……”
拿楚曲裳做引子,唐、孟兩家的爭鬥,並未隨著唐頌隕落而終止,反而,因為唐家大敗,勢力驟減,孟家不依不饒,定要打壓下他家,用‘大義滅親’的行為,來顯示楚敦和楚玫兩位公子的‘清白’。
咄咄逼人,孟逢釋和孟良久舉著‘禮教規矩’做武器,扇動徐、豫兩州百姓,一次次的進言到豫親王當前,懇求他‘處置’王女……而這其中,除了真被嚇尿的楚曲裳之外,最煎熬兩難的,當然就是孟側妃。
一邊是娘家、兒子(x2)、清譽、甚至還牽扯到王位繼承……一邊是女兒的性命,孟側妃糾結痛苦了很久,終於還是選擇了先保住女兒。
雖然,無論是孟家還是兒子們,都給她施加了不少壓力,且,孫子被唐王妃抱走,兒媳婦很是埋怨她,天秤重量本該傾斜向兒子,但,女兒那邊是命啊!!
不管是娘家、兒子、清譽,還是繼承權……都不是一錘定音的事,哪怕王爺懷疑了,她總有時間能慢慢挽迴,可女兒的命要是沒了,就真的迴不來了。
她打小養大的女兒,那麽嬌嬌軟軟,讓她眼睜睜看著沒了命,孟側妃思量了無數個無眠的夜晚,“我舍不的……”她抽泣著說。
“罷了罷了,莫要哭了,本王不是答應了你嗎?”豫親王神色溫和的輕哄著,“今天本王都要出征了,你這哭哭啼啼的多不吉利,趕緊收了淚,否則本王要治你的罪了。”
“哎啊哎啊,妾身真是傻了。”仿佛才反應過來,孟側妃忙不迭的抹淚,都顧不上掏帕子了,就那麽直接用袖子擦,“您都要出征了,妾身還拿這些小事來煩您,真是,真是太不該了……”但,她也沒有辦法,不得不這麽做啊。
豫親王都要走了,孟家還咄咄逼人,唐家受了大難,心裏還深恨她女兒,肯定不會在出麵阻攔,她女兒沒人護著,不就要涼了嗎?
不趁著豫親王還在的當口兒,討個‘禦旨’,要點侍衛……孟側妃怎麽保下女兒?
“算了,本王不怪你,用膳吧。”豫親王溫聲。
孟側妃趕緊點頭,“哎,哎。”拿出帕子,沾水擦了擦臉,兩人攜手出了裏間兒。
外頭,侍棋早吩咐擺上桌子,待主子們落座,就端上七碟八碗。孟側妃殷勤執筷布菜,伺候著豫親王用膳,席間自然是說不盡的好話兒,把他捧哄的身心舒泰……
早膳用罷,豫親王出府率軍出征,孟側妃坐著王府馬車,一路跟隨其後,行至碼頭,瞧著大軍登船,航行出發,直到江麵兒在看不見船影兒了,她這才返身迴府。
滿身疲憊迴到東院,還未等孟側妃喘口氣兒呢,楚曲裳就來了,“娘~~”小心翼翼瞧著親娘,她怯聲聲的喚。
這段日子,她真是受了不少折磨,漫天的罵聲,親外祖家口口聲聲要她性命。親哥哥一瞧見她就表情複雜的皺眉,連嫂子們都不待見她了……
甚至,她隱隱得了風聲,她的存在妨礙了哥哥,害得他們被父親懷疑,哥哥們惱了她,欲除之而後快……
父王膝下姐妹六個,楚曲裳能脫穎而出,就是仗著兩個親哥哥的勢,如今,哥哥們竟然要放棄了她,她真的慌了。
徹底收起張狂模樣,老老實實縮府裏不敢出門,她每日‘行程’就是賴要親娘院裏,跟前跟後,聽話聽說,真真是,自打出生起,就沒這麽孝順過,“父王……怎麽說?”搭著肩膀,她雙手握胸前,一臉的緊張。
“放心,無事的。”孟側妃看了她一眼,滿麵的恨鐵不成鋼,“你啊,就會給我惹禍,收拾不盡的爛攤子。”她數落著,伸手掐女兒腰間的軟肉。
“娘,我錯了。”楚曲裳淚目,躲都不敢躲。
母女倆就這麽糾纏著,根本沒有發現,院子角落裏掃灑的粗使小丫鬟,那暗暗窺視的目光。
——
豫親王府,正院。
唐王妃正跪在佛堂裏撿佛豆兒,聽見外頭隱隱有人聲,她轉頭,輕聲道:“進來。”
簾子一動,柏嬤嬤和香陽垂頭走進來。
兩人都不說話。
“王爺……啟程了?”唐王妃麵無表情的開口。
“呃,是。”柏嬤嬤和香陽對視一眼,咬唇應聲,表情似是難堪,似是不憤,還隱隱有些恐懼。
豫親王出征這麽大的事,竟都沒來知會王妃一聲,還得她們出院打聽才知曉詳情,這內裏深意……
是因為世子爺沒了?
是因為王爺被孟側妃哄住了?
還是因為唐將軍損落,宛州連失三城,所以,在王爺麵前,她們王妃已經沒了體麵?
怎麽追究怎麽害怕,柏嬤嬤和香陽心裏都慎著呢。
“哦,從孟氏那走的?”到是唐王妃頗為淡然,頭不抬,眼不掀,一點都不驚訝,“到不像她的作派,她那人,一慣要裏子也要麵子,謹守規矩,從來不會下我的臉,壞了她的‘賢良’名聲,怎麽這迴到出了手?”
“大哥沒了,唐家落了下風,她膝下兩個兒子,明明穩坐釣魚台,到這麽沉不住氣?不是她的作風啊!”她緩聲,嘴角掛著抹諷刺的笑。
柏嬤嬤和香陽互相望望,“娘娘,側妃……應是為了三姑娘吧。”柏嬤嬤就說。
“沒看出來,到還是個慈母。”唐王妃挑眉,輕輕拔弄著碗裏的佛豆兒。
佛堂裏,一時便安靜了下來。
好半晌,室內佛香嫋嫋,繚繞上升,帶著股子淡淡的青煙,唐王妃跪坐瞧著,目不轉睛,口中卻問,“方才,你們在外頭鬧什麽?”
“呃,這……娘娘,是,是四姑娘,咳咳咳,是唐侍妾求見您,說要給您請安,老奴說了您正禮佛,讓她門口磕個頭就是,但,許,許是她太摯誠了,聲音略有些大,就把小世子吵醒了,哭了兩嗓子……”柏嬤嬤迴答的一臉艱難。
神色很是難堪。
“嗬嗬……”唐王妃默默聽著,唇邊露出抹苦澀的笑。
那唐侍妾是此番唐家送進豫親王府的姑娘,乃是旁枝庶出,說白了就是替她生孩子來的,用不著多好的人才,沒得浪費……
於是,唐侍妾相貌很美豔,腦子不大聰明,規矩是能守,然日常總難免鬧些笑話兒。
至於小世子……就是楚玫的小兒子,被抱到她院裏養,防備著萬一豫親王‘不行’,唐侍妾生不出來,便過繼到她兒子膝下,充做嫡孫。
“好生把她打發走,莫要為難她。”唐王妃幽幽一歎,那小侍妾旁枝庶脈,小戶人家養出來的,今年將將十五歲,不過一副好相貌便被挑了來,懵懵懂懂的甚事都不明白……
她的敏兒若沒喪過兩妻,而是正常歲數生子,她孫女怕都有那小侍妾大了,哪會跟她計較,不過……“小世子,抱過來我瞧瞧。”唐王妃臉頰肌肉突然抽了抽,仿佛很艱難的說。
“是。”香陽連忙應聲,窺了柏嬤嬤一眼,返身快步出佛堂。
柏嬤嬤瞧著唐王妃,欲言又止。
唐王妃則跪坐著,慢慢撿起佛豆。
沒一會兒的功夫,香陽匆匆返迴,掀起簾子,奶嬤嬤抱著個裹的福娃娃似的男童進來了。
“奴婢叩見王妃娘娘。”跪地磕頭,她抓住男童的小手,替他請安,“孫兒給祖母磕頭,祖母壽長百年。”
小小男童不過周歲,剛剛會踉蹌著走路,嘴裏‘伊伊呀呀’的,露出幾顆米粒大小的牙,本能的追逐色彩,他被裝在玉碗裏的佛豆吸引,‘張牙舞爪’的往前撲,“要,要,豆豆……”
“給,給他。”唐王妃麵色僵硬的揮手。
柏嬤嬤趕緊把佛豆端過來,遞給小世子,看他抓著把玩,將佛豆撒的滿地都是,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小世子眉開眼笑,支愣著小腿兒追著豆子跑,‘咯咯’的笑,奶嬤嬤和香陽一前一後跟著,小心提防他摔倒。
唐王妃就跪坐那裏,直愣愣的看著他。
小小孩童粗胳膊粗腿兒,臉頰鼓鼓還沒褪下奶膘兒,揮舞著手,他追著滿地亂滾的佛豆,突然跑到唐王妃跟前,一個踉蹌跌倒了,小手抓住她的裙子,“祖,祖祖,疼~~”晶瑩的黑葡萄大眼眨出淚花兒。
垂頭看著他,唐王妃的臉劇烈抽搐起來,驟然身形蜷縮,“啊,啊!!”喉間發出瀕死般的‘哢哢’聲,她整個身子都顫抖著,形狀很是駭人。
“娘娘,娘娘!”柏嬤嬤慌張跑過來,撲身跪著伸手扶她。
小世子被嚇的跌坐地上,‘哇哇’的哭。
“把他帶走,帶走。”唐王妃止不住的顫抖,臉色發青,口中高喊,“我不想看見他,快把他帶走!!”
“是,是,娘娘!”香陽急的一把抱起小世子,不顧他的哭嚷,把他塞到奶嬤嬤懷裏,“娘娘身體不適,你跪安吧。”
“奴婢告退。”奶嬤嬤不敢怠慢,瑟縮抱著小世子,返身一溜煙就沒影兒了。
佛堂裏,柏嬤嬤和香陽圍著唐王妃,又是拍背又是揉胸口,好半晌兒,見她憋著的那口氣算緩上來了,‘哇’的一聲,痛哭起來,“我不行,我做不到……”
“那不是我孫子,他不是敏兒的孩子……我,我疼不了他,一看見他心口就擰著疼,嬤嬤,我該怎麽辦呐?”放聲嚎陶,這是自楚敏身死的消息傳來後,唐王妃第一次失態。
“娘娘,不礙的,不礙的,您還有唐侍妾,她,她會生個好孩兒的!”柏嬤嬤抱著唐王妃,心疼的直掉淚。
“不是,她生的不是我敏兒,跟我敏兒沒關係,不一樣,那不一樣的。”唐王妃悲泣著搖頭,正院上空,迴蕩著她的哭聲。
豫親王率軍走了,這消息胡逆和招娣自然不會不知道,第一時間派人稟告自家主公,他倆拿著細作呈上的,豫親王府那一正一側兩位妃子的‘報告’,陷入深思。
——
豫州這邊出了什麽情況,姚千枝根本就不知道,此刻,她正坐著自家大鐵船,順著相江水流,一路往鑫城奔呢。
——那裏是唐家的‘大本營’,打下那裏,宛州基本就歸她了。
“豫親王來了?哎呦,真是……我還以為他趕不上了呢。”甲板擺著大案,姚千枝把秘信隨手給苦刺,“你瞧瞧,他應是能比咱們早到一步,嗬嗬,真是上趕著……”
“來送死的。”苦刺含笑接口。
姚千枝就給了她個讚賞眼神。
一隻羊是趕,兩隻羊是放……反正她們都要打鑫城,多個豫親王不算什麽,姚千枝隨口提了一句,並沒大往心裏去,反到問起了旁的,“五娘怎麽樣了?身體好些沒有?”
那日相江口大戰,郭五娘炸船刺將,是立了大功的,不過,臘月寒天水裏泡了一個多時辰,兩百水鬼隊歸來,一個沒落,盡數風寒臥床了!
俱都起了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