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唐家庇護,肯定是得付出代價的。
兩家爭鬥越發升級,互相撕咬的風聲水起,日月無光,把原本準備啟程的豫親王,生生留了下來。
“得了招娣的情報,孟部長確實是大哭過一場。”姚千蔓輕聲,眉頭微挑,“不過,到不是因為孟餘的死,她是哭井氏……”
“哭她?為什麽?”姚千枝疑惑,“她不是活著嗎?”
“就是活著,所以才哭啊!”姚千蔓輕聲。
“嗯?”姚千枝理解不了。
“昔日孟部長遭難,井氏說什麽‘全節’,是口口聲聲讓她死的,此一迴,雖然事有不同,然而結果是差不多……井氏要是聽了孟家的話,就那麽吊死唐家門口,孟部長還能說她娘就是糊塗人,是真打心裏信那套東西,不是一丁點都不疼她,但如今,井氏她……哪怕背叛夫家,人家都要求活!”
“那孟部長算什麽?”姚千蔓長歎,眼裏滿是同情,“女兒就得死,她自己就能活,什麽三從不三從的,無非就是不在乎罷了。”
“這……”姚千枝抿抿唇,一時都不知說什麽了。
兩世做人,她從來沒嚐過這種滋味,前世有義父,父女活的肆意,槍林彈雨裏隨便浪兒,今生有姚家人,疼愛她非常,讓她享受到了更外一種家人的感覺。
像孟央這等爹不疼娘不愛的,“她真夠倒黴的。”姚千枝由衷說了一句。
“誰說不是呢。”姚千蔓就點頭,“幸好大真衝人是真心對她,祖孫倆一樣能活的自在。”
“那到是,這天底下,誰沒了誰不能活?”姚千枝讚同,複而蹙眉,“不過……晚年失子,大衝真人怎麽樣了?”
那老頭兒七十多歲,眼看奔八十的人了,兒子死的那麽慘,別在受不了出什麽禍事,那就麻煩了。
“這你到不用擔心,他老人家已經往燕京來了。”姚千蔓就說。
姚千枝滿麵驚訝,“這漫天大雪,凍死人的時節,他那麽大歲數個老頭兒,他奔波什麽啊?”
大衝真人一慣充州教書,那地界兒離燕京挺遠,就他那歲數,那腿腳,在加上眼下這季節,一走半年都有可能,他來幹什麽?
“孟部長懷孕了,大衝真人眼看要有第四代,怎麽就不能讓人家來看看?”姚千蔓眼珠一轉,突然笑著扔下個炸雷。
“啊?”姚千枝瞬間就驚了,兩眼晴瞪的滾圓,“懷,懷孕了?跟誰啊?”她怎麽不知道?
“你問我,我問誰啊?”姚千蔓把手一攤,“事實上,或許連孟部長都不知道呢。”
孟央慣來是愛美人兒的,自許風流不下流,哪怕長的不好看,但她是真才女,很有一番‘名士自風流’的作派,不拘是崇明學堂,還是宣傳部,她的迷弟迷妹們多了……
半年前,研究所那邊用橡膠做出了套套,孟央就是姚家軍高層裏頭一個願意用的,不過,終歸是試驗品,那個質量吧,確實是不太靠譜,這不是……用了半年多,一個不小心就中標了嗎?
“孟部長喜顏色,不大愛拘小節……”不說看一路,睡一路吧,有那兩、三眼間瞧見的俊美小郎君,她就愛燎個閑兒,彼此‘情投意和’了,一夜風流什麽的,她並不拒絕。
和則來,不和則散,大家都不是求什麽天長地久的人,孟央的每一段戀情,基本都不超過兩個月,最短的三、五天就分了,“孟部長有孕不過月餘,她說那段日子,她剛得著孟餘和井氏的消息,心裏煩亂痛楚的很,生活就‘放縱’了點兒,如今想查生父,估摸著是查不到了……”姚千蔓說的略帶愁容。
“其實,我覺得,她根本就不想查。”姚千枝聳聳肩,“央兒慣來愛自由,查到了能怎麽樣?難道要成親嗎?她又不缺男人,生了孩子跟著她姓孟,有什麽不好的?”
“哦?你覺得這樣沒什麽嗎?”姚千蔓瞧了她一眼,“孟部長是未婚生子啊。”
“她的肚子,她願意生,她能養活,關我什麽事?”姚千枝不由搖頭,“反正,她自個兒情願,大衝真人能接受,人家成沒成親,生幾個孩子?我一個外人,做甚往裏摻合?”
難道是嫌打天下還不夠忙嗎?
“哈哈,你說的到是在理,難為孟部長還怕你覺得她放肆,讓我幫著探探你的口風呢!”姚千蔓就眯眼笑著。
哪怕是女主當政,姚家軍終歸還未問鼎,徐州那邊,楚曲裳堂堂王女,都因為丈夫死了,她獨自逃生,讓罵的不知今昔是何昔,那名聲頂風臭出四十裏。孟央這邊……死了丈夫,百花遍地不說,還鬧出了懷孕的事兒……確實是有點過份了。
難怪她忑忐不安。
隻是,姚千枝明顯不太在乎這等事,隨意擺擺手,“她懷孕……你剛才說月餘?那還正是危險的時候,先讓她好好養著吧,禮部的事兒暫且放下,等她這胎坐穩了在說。”
孟央進了燕京,自然把宣傳部那攤活計帶了過來,姚千枝將其歸入禮部,她就做了個三品侍郎……“嘶,日後,等我登基,咱們軍裏的姑娘都會位例朝堂,產假這個問題還是得琢磨琢磨,我這邊放央兒兩月假期,讓她把這事例出個章程來吧。”她輕聲吩咐。
“好。”姚千蔓自然沒有不應允的道理。
兩人就這麽站在花園裏,一邊說話一邊賞景,沒一會兒的功夫,烏雲遮日,天空飄撒撒落下雪花,如同飛舞的精靈,越下越大,漸漸成鵝毛之勢。
寒風凜凜、大雪埋膝,披著狐狸皮鬥篷、戴著銀灰鼠的帽子,兩姐妹凍的跟孫子一樣,哪怕還有事沒商量完,都受不住冷風灌頂,灰溜溜的迴屋了。
今日,正是臘月二十八,眼瞧就要過年了,攝政王府裏,除了遠在婆娜彎的姚千葉和依然駐守充州的姚千朵,餘者,姚家滿門齊聚燕京。
畢竟,姚千枝都‘招喚’了,口口聲聲‘孝順’,他們又哪能拒絕呢?
姚敬榮和季老夫人打頭,下頭四房兒子、媳婦們隨侍,孫女們且不提,但孫子們是一個不差的都跟來了。
這幫人——長輩們年紀大了,自然富貴安穩度日就好,不需要在‘奔波辛苦’。孩子們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這裏,就暫時還在軍中任職。
不想讓姚家男人們,摻合進還沒被她們徹底控製住的大晉朝堂——姚千枝用此做借口,將他們圈在了‘安全’地盤。
至於姚家人嘛,不知是真明白,還是裝糊塗,反正沒人提出異議,大夥兒享福的享福,幹勁十足的幹勁十足,直到近幾日眼瞧過年,姚千枝按慣例給放了年假,大夥兒就都聚到攝政王府,承歡姚敬榮和季老夫人膝下,等待著一塊兒過年。
不得不說,提防歸提提,那是女性爭權的正常操作。但是,姚家人一慣是挺美滿和諧,沒出什麽鬧心的人物,也沒誰野心勃勃想搞事,姚千枝樂得享受家族溫暖……
步出花園,兩姐妹肩挨肩,手挽手,頂著漫天鵝毛大雪迴到正屋,一步邁進門檻兒,入目所見,就是姚家十多口子圍坐一起,正吃火鍋兒呢。
熱氣騰騰、鮮香辛辣的味道撲鼻而來,引得兩姐妹直搓搓手。
“哎呦,千蔓,千枝,你們倆哪裏扒雪了,怎麽成了這樣?”屋裏,一抬頭瞧見她們,季老夫人趕緊起身迎上前,伸手拍打著她們身上的雪花,“瞧瞧這凍的,小姑娘家家的最怕寒氣,哪能這麽作踐身子?”她攥著兩孫女的手,一邊往裏引,一邊心疼的數落。
“不礙的,我們穿的厚。”倆姐妹便笑著進了裏間,自有丫鬟上前伺候著換了衣裳,洗了洗手臉,眾人按各自輩份見禮,隨後便圍坐一起,開始邊吃邊聊。
不得不說,大冬天的吃火鍋,確實是種享受,新鮮的牛、羊肉,各色鮮菜往熱氣騰騰,沸滾著辛辣味的湯底裏一倒,紅通通的辣油兒,芝麻調的醬,兩口下肚,額頭熱汗就下來了。
姚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大夥兒想起什麽說什麽,姚千枝夾了筷子飽滿湯汗的凍豆腐,一邊抹醬料,一邊笑眯眯的轉頭,“老姨奶,您這胃口夠好的,這歲數了真是一口好牙。”
敬陪末座,鍾老姨奶將羊肉涮了三息就扔嘴裏,聞言就‘哈哈’的笑,“人老了老了,就得吃好喝好,我這口牙啊……你跟姥娘一樣,東門口郭匠人給修補的,別看外頭白白淨淨,一顆不少,其實啊,那裏頭全是假的,當不得真,就一個糊弄事兒……”
都住在攝政王府裏,此迴聚宴,不單是姚家人,就連薑母一家子,並鍾老姨奶都有幸參加。
許是如今,姚家太富貴了,麵對她們,薑正、鍾氏、薑湖、薑巧兒,就連薑母都有點不自在,態度很拘謹,到是鍾老姨奶敞亮些,能陪季老夫人閑話家常,哪怕多是市井粗言,亦能應付得了牌麵兒。
而且,她是逃過難的人,跟姚家這流放的,就挺有共同語言。
“您老說的對,人就活個自在嘛。”姚千枝對這老太太印象不錯,就跟她聊了兩句。
“咱們這年歲,胃口好了,身體才能好。”季老夫人插嘴進來。
“那我看娘是真的好,今兒吃的比我還多呢。”一旁,李氏跟著湊趣兒。
“可不是嘛……”
大夥兒都七嘴八舌的玩笑起來,這個給老娘夾筷子羊肉,那個給兒子舀碗清湯兒,場麵一時很是溫馨熱鬧。
足足幹掉整整兩隻活羊,半扇牛肉,並三筐鮮菜,吃飽喝足撤桌兒上鮮湯,有一口沒有一口的喝著,大夥兒圍坐爐前閑聊,正嘻嘻哈哈的笑鬧著……
突然,一直坐在薑氏身邊,懷裏抱著外孫兒姚小郎,薑母轉頭,突的對季老夫人開口,“老親家,咱們家小郎眼瞧都快十歲了,這半大不小的孩子,咋沒讓他進個學啥的?枝兒都是王爺老千歲了,那有學問的貴族老爺,那個啥的國子監……就是翰林老爺給教書的地方,咋沒把咱們家小郎送過去啊?”
“這麽大的男娃娃,總悶家裏跟小姑娘似的養活,日後咋頂門立戶啊?”她說。
薑老夫人刹時啞然,臉色僵硬起來。
屋裏,原本熱熱鬧鬧的氣氛,瞬間鴉雀無聲。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昔日, 姚家抄家流放那會兒,姚小郎不過是個剛剛周歲的奶娃娃。
一走三個月的流放路, 他是在大人們懷裏熬過來的, 姚家這一群, 上至季老夫人,下至姚青椒, 誰沒抱著他, 背著他, 累的幾乎斷氣呢。
周歲的娃娃還沒徹底斷奶, 然而,流放路上, 能吃上口飯——都不敢說熱飯,就算不錯了, 上哪兒尋奶給他喝?不管是涼窩窩頭, 熱玉米麵兒,路上摘的野菜, 隨手打來的兔子,但凡是熟的, 趕上誰算誰,放嘴裏細細嚼碎了, 就往姚小郎嘴裏抹。
把個小娃娃吃的,三,四天解不出手來。
憋的小臉直泛青,疼的哇哇哭。
把大人們心疼的啊, 都不說姚天達和薑氏了,連姚千枝都覺得滿心不是滋味,生怕這孩子會半路夭折。
——他太小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頭,不知怎麽混起的,姚家滿頭霧水的跟著姚千枝起勢,一路坐火箭似的筆直上升,直至攝政王位,眼瞧問鼎天下……礙於她的性別,礙於身處的時代,姚家男人的地位就很尷尬,其中,姚小郎自然最甚……
他是姚千枝的親弟弟,是按理,會繼承姚家三房家業的男丁。
父母在世,兒女沒有置產的權利,女兒不管多能幹,除了嫁妝外,她不能帶走自家任何東西——這是無論律法,還是民俗,都承認的‘真理’。
姚千枝打下的諾大江山,要說傳給姚小郎,完全說的過去。
然而,姚家人——上至姚敬榮,下至姚天達,沒一個敢這麽想。
自家的孩子是什麽性格,他們太了解了,都不說千枝了。就家裏這輩女孩們——千蔓、千葉、千朵……真是哪個都不好惹,若是千枝哪天真一個想不開,想傳位給家裏人……
嗬嗬,哪裏輪的到姚小郎?
三個姐姐都分不夠呢!
小小孩童敢上來搶,不活撕了他!
權利鬥爭的殘酷,當了半輩子底層官,姚敬榮太清楚了,打從姚千枝做上提督位,露出爭天下的意思,他就把小孫孫抱到了身邊,識字、開蒙……都是他和季老夫人手把手教出來的,一個勁兒的把他往富貴閑人上頭養……
其用力之猛——孩子都快十歲了,連個大名都沒有。
對此,姚千枝很領情,就算是提防了,亦不過正常操作,從來沒說擺什麽王爺架子,家裏還得分個主啊臣啊的,長輩們‘三丫頭’,兄弟們‘三姐姐、三妹妹’的喚,她從來都笑眯眯的應聲,並沒有生份的意思……
對此,姚家長輩們是很欣慰的。
他們從來都不是有野.心的人,孩子們沒學壞,有個活計幹,一家平平安安的團圓一處,這就可以了。
要什麽登高問鼎啊?他們沒有金鋼鑽,就不攬瓷器活,要不是千枝,他們還小河村裏刨地呢,哪有如今的富貴安穩?
孩子都攝政王了,他們老太爺、太夫人,連皇族宗室都對他們笑臉相迎,喊他們‘貴人’……憑甚還不滿足啊?
哪怕是看似受了最‘不公平’待遇,連名字都沒給起的姚小郎,若沒他姐姐前頭撐著,什麽富貴閑人?這會兒指不定田間地頭,怎麽刨坑抓耗子,挖冬糧呢?
“這,這……如今外頭亂的很,孩子還小,自家教著就行了,我們家老頭子是二榜進士,天達也是舉人出身,有他們倆,還用什麽旁人啊,盡夠了。”季老夫人嘴嘴抽著,強硬擠出個笑臉兒,如此應答著。
“哎喲,親家老爺和女婿的問學,那是沒得說。”薑母沒旁的意思,她真是想到什麽說什麽,被季老夫人拐走了話題,她就拍著腿感歎,“如今這市麵兒,是夠亂的,前兒我跟廚房的婆子閑聊,說起這冬菜價太貴,跟舊年比,足足翻了一倍,結果,您猜她怎麽說?”
“怎麽說?”季老夫人巴不得她趕緊轉話題,連忙跟進。
薑母兩手一拍,“說是相江水流讓斷了,江口那裏駐著兵營,大船進不來,你說這不是玩笑嗎?我早聽青梅提過,咱們府裏進的冬菜,都是效外莊子出的,跟大船有什麽關係?我看就是廚房那邊貪了銀子……”
“老親家,您家如今是家大業大,但日子過的簡省些總沒錯,枝兒她們掙點家業不容易,哪好便宜了別人?”她一副語重心常的模樣。
季老夫人就連連點頭,“老嫂子,你放心,我迴頭就讓她們查。”
一旁,四房宋氏趕緊接口,“老嬸,都是我的錯處,多虧您提醒了。”
“可不是嘛,老嬸子是過日子人。”李氏緊步跟進。
“親家老成之言,你們做晚輩的聽著就是。”姚敬榮同樣開口。
兩家爭鬥越發升級,互相撕咬的風聲水起,日月無光,把原本準備啟程的豫親王,生生留了下來。
“得了招娣的情報,孟部長確實是大哭過一場。”姚千蔓輕聲,眉頭微挑,“不過,到不是因為孟餘的死,她是哭井氏……”
“哭她?為什麽?”姚千枝疑惑,“她不是活著嗎?”
“就是活著,所以才哭啊!”姚千蔓輕聲。
“嗯?”姚千枝理解不了。
“昔日孟部長遭難,井氏說什麽‘全節’,是口口聲聲讓她死的,此一迴,雖然事有不同,然而結果是差不多……井氏要是聽了孟家的話,就那麽吊死唐家門口,孟部長還能說她娘就是糊塗人,是真打心裏信那套東西,不是一丁點都不疼她,但如今,井氏她……哪怕背叛夫家,人家都要求活!”
“那孟部長算什麽?”姚千蔓長歎,眼裏滿是同情,“女兒就得死,她自己就能活,什麽三從不三從的,無非就是不在乎罷了。”
“這……”姚千枝抿抿唇,一時都不知說什麽了。
兩世做人,她從來沒嚐過這種滋味,前世有義父,父女活的肆意,槍林彈雨裏隨便浪兒,今生有姚家人,疼愛她非常,讓她享受到了更外一種家人的感覺。
像孟央這等爹不疼娘不愛的,“她真夠倒黴的。”姚千枝由衷說了一句。
“誰說不是呢。”姚千蔓就點頭,“幸好大真衝人是真心對她,祖孫倆一樣能活的自在。”
“那到是,這天底下,誰沒了誰不能活?”姚千枝讚同,複而蹙眉,“不過……晚年失子,大衝真人怎麽樣了?”
那老頭兒七十多歲,眼看奔八十的人了,兒子死的那麽慘,別在受不了出什麽禍事,那就麻煩了。
“這你到不用擔心,他老人家已經往燕京來了。”姚千蔓就說。
姚千枝滿麵驚訝,“這漫天大雪,凍死人的時節,他那麽大歲數個老頭兒,他奔波什麽啊?”
大衝真人一慣充州教書,那地界兒離燕京挺遠,就他那歲數,那腿腳,在加上眼下這季節,一走半年都有可能,他來幹什麽?
“孟部長懷孕了,大衝真人眼看要有第四代,怎麽就不能讓人家來看看?”姚千蔓眼珠一轉,突然笑著扔下個炸雷。
“啊?”姚千枝瞬間就驚了,兩眼晴瞪的滾圓,“懷,懷孕了?跟誰啊?”她怎麽不知道?
“你問我,我問誰啊?”姚千蔓把手一攤,“事實上,或許連孟部長都不知道呢。”
孟央慣來是愛美人兒的,自許風流不下流,哪怕長的不好看,但她是真才女,很有一番‘名士自風流’的作派,不拘是崇明學堂,還是宣傳部,她的迷弟迷妹們多了……
半年前,研究所那邊用橡膠做出了套套,孟央就是姚家軍高層裏頭一個願意用的,不過,終歸是試驗品,那個質量吧,確實是不太靠譜,這不是……用了半年多,一個不小心就中標了嗎?
“孟部長喜顏色,不大愛拘小節……”不說看一路,睡一路吧,有那兩、三眼間瞧見的俊美小郎君,她就愛燎個閑兒,彼此‘情投意和’了,一夜風流什麽的,她並不拒絕。
和則來,不和則散,大家都不是求什麽天長地久的人,孟央的每一段戀情,基本都不超過兩個月,最短的三、五天就分了,“孟部長有孕不過月餘,她說那段日子,她剛得著孟餘和井氏的消息,心裏煩亂痛楚的很,生活就‘放縱’了點兒,如今想查生父,估摸著是查不到了……”姚千蔓說的略帶愁容。
“其實,我覺得,她根本就不想查。”姚千枝聳聳肩,“央兒慣來愛自由,查到了能怎麽樣?難道要成親嗎?她又不缺男人,生了孩子跟著她姓孟,有什麽不好的?”
“哦?你覺得這樣沒什麽嗎?”姚千蔓瞧了她一眼,“孟部長是未婚生子啊。”
“她的肚子,她願意生,她能養活,關我什麽事?”姚千枝不由搖頭,“反正,她自個兒情願,大衝真人能接受,人家成沒成親,生幾個孩子?我一個外人,做甚往裏摻合?”
難道是嫌打天下還不夠忙嗎?
“哈哈,你說的到是在理,難為孟部長還怕你覺得她放肆,讓我幫著探探你的口風呢!”姚千蔓就眯眼笑著。
哪怕是女主當政,姚家軍終歸還未問鼎,徐州那邊,楚曲裳堂堂王女,都因為丈夫死了,她獨自逃生,讓罵的不知今昔是何昔,那名聲頂風臭出四十裏。孟央這邊……死了丈夫,百花遍地不說,還鬧出了懷孕的事兒……確實是有點過份了。
難怪她忑忐不安。
隻是,姚千枝明顯不太在乎這等事,隨意擺擺手,“她懷孕……你剛才說月餘?那還正是危險的時候,先讓她好好養著吧,禮部的事兒暫且放下,等她這胎坐穩了在說。”
孟央進了燕京,自然把宣傳部那攤活計帶了過來,姚千枝將其歸入禮部,她就做了個三品侍郎……“嘶,日後,等我登基,咱們軍裏的姑娘都會位例朝堂,產假這個問題還是得琢磨琢磨,我這邊放央兒兩月假期,讓她把這事例出個章程來吧。”她輕聲吩咐。
“好。”姚千蔓自然沒有不應允的道理。
兩人就這麽站在花園裏,一邊說話一邊賞景,沒一會兒的功夫,烏雲遮日,天空飄撒撒落下雪花,如同飛舞的精靈,越下越大,漸漸成鵝毛之勢。
寒風凜凜、大雪埋膝,披著狐狸皮鬥篷、戴著銀灰鼠的帽子,兩姐妹凍的跟孫子一樣,哪怕還有事沒商量完,都受不住冷風灌頂,灰溜溜的迴屋了。
今日,正是臘月二十八,眼瞧就要過年了,攝政王府裏,除了遠在婆娜彎的姚千葉和依然駐守充州的姚千朵,餘者,姚家滿門齊聚燕京。
畢竟,姚千枝都‘招喚’了,口口聲聲‘孝順’,他們又哪能拒絕呢?
姚敬榮和季老夫人打頭,下頭四房兒子、媳婦們隨侍,孫女們且不提,但孫子們是一個不差的都跟來了。
這幫人——長輩們年紀大了,自然富貴安穩度日就好,不需要在‘奔波辛苦’。孩子們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這裏,就暫時還在軍中任職。
不想讓姚家男人們,摻合進還沒被她們徹底控製住的大晉朝堂——姚千枝用此做借口,將他們圈在了‘安全’地盤。
至於姚家人嘛,不知是真明白,還是裝糊塗,反正沒人提出異議,大夥兒享福的享福,幹勁十足的幹勁十足,直到近幾日眼瞧過年,姚千枝按慣例給放了年假,大夥兒就都聚到攝政王府,承歡姚敬榮和季老夫人膝下,等待著一塊兒過年。
不得不說,提防歸提提,那是女性爭權的正常操作。但是,姚家人一慣是挺美滿和諧,沒出什麽鬧心的人物,也沒誰野心勃勃想搞事,姚千枝樂得享受家族溫暖……
步出花園,兩姐妹肩挨肩,手挽手,頂著漫天鵝毛大雪迴到正屋,一步邁進門檻兒,入目所見,就是姚家十多口子圍坐一起,正吃火鍋兒呢。
熱氣騰騰、鮮香辛辣的味道撲鼻而來,引得兩姐妹直搓搓手。
“哎呦,千蔓,千枝,你們倆哪裏扒雪了,怎麽成了這樣?”屋裏,一抬頭瞧見她們,季老夫人趕緊起身迎上前,伸手拍打著她們身上的雪花,“瞧瞧這凍的,小姑娘家家的最怕寒氣,哪能這麽作踐身子?”她攥著兩孫女的手,一邊往裏引,一邊心疼的數落。
“不礙的,我們穿的厚。”倆姐妹便笑著進了裏間,自有丫鬟上前伺候著換了衣裳,洗了洗手臉,眾人按各自輩份見禮,隨後便圍坐一起,開始邊吃邊聊。
不得不說,大冬天的吃火鍋,確實是種享受,新鮮的牛、羊肉,各色鮮菜往熱氣騰騰,沸滾著辛辣味的湯底裏一倒,紅通通的辣油兒,芝麻調的醬,兩口下肚,額頭熱汗就下來了。
姚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大夥兒想起什麽說什麽,姚千枝夾了筷子飽滿湯汗的凍豆腐,一邊抹醬料,一邊笑眯眯的轉頭,“老姨奶,您這胃口夠好的,這歲數了真是一口好牙。”
敬陪末座,鍾老姨奶將羊肉涮了三息就扔嘴裏,聞言就‘哈哈’的笑,“人老了老了,就得吃好喝好,我這口牙啊……你跟姥娘一樣,東門口郭匠人給修補的,別看外頭白白淨淨,一顆不少,其實啊,那裏頭全是假的,當不得真,就一個糊弄事兒……”
都住在攝政王府裏,此迴聚宴,不單是姚家人,就連薑母一家子,並鍾老姨奶都有幸參加。
許是如今,姚家太富貴了,麵對她們,薑正、鍾氏、薑湖、薑巧兒,就連薑母都有點不自在,態度很拘謹,到是鍾老姨奶敞亮些,能陪季老夫人閑話家常,哪怕多是市井粗言,亦能應付得了牌麵兒。
而且,她是逃過難的人,跟姚家這流放的,就挺有共同語言。
“您老說的對,人就活個自在嘛。”姚千枝對這老太太印象不錯,就跟她聊了兩句。
“咱們這年歲,胃口好了,身體才能好。”季老夫人插嘴進來。
“那我看娘是真的好,今兒吃的比我還多呢。”一旁,李氏跟著湊趣兒。
“可不是嘛……”
大夥兒都七嘴八舌的玩笑起來,這個給老娘夾筷子羊肉,那個給兒子舀碗清湯兒,場麵一時很是溫馨熱鬧。
足足幹掉整整兩隻活羊,半扇牛肉,並三筐鮮菜,吃飽喝足撤桌兒上鮮湯,有一口沒有一口的喝著,大夥兒圍坐爐前閑聊,正嘻嘻哈哈的笑鬧著……
突然,一直坐在薑氏身邊,懷裏抱著外孫兒姚小郎,薑母轉頭,突的對季老夫人開口,“老親家,咱們家小郎眼瞧都快十歲了,這半大不小的孩子,咋沒讓他進個學啥的?枝兒都是王爺老千歲了,那有學問的貴族老爺,那個啥的國子監……就是翰林老爺給教書的地方,咋沒把咱們家小郎送過去啊?”
“這麽大的男娃娃,總悶家裏跟小姑娘似的養活,日後咋頂門立戶啊?”她說。
薑老夫人刹時啞然,臉色僵硬起來。
屋裏,原本熱熱鬧鬧的氣氛,瞬間鴉雀無聲。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昔日, 姚家抄家流放那會兒,姚小郎不過是個剛剛周歲的奶娃娃。
一走三個月的流放路, 他是在大人們懷裏熬過來的, 姚家這一群, 上至季老夫人,下至姚青椒, 誰沒抱著他, 背著他, 累的幾乎斷氣呢。
周歲的娃娃還沒徹底斷奶, 然而,流放路上, 能吃上口飯——都不敢說熱飯,就算不錯了, 上哪兒尋奶給他喝?不管是涼窩窩頭, 熱玉米麵兒,路上摘的野菜, 隨手打來的兔子,但凡是熟的, 趕上誰算誰,放嘴裏細細嚼碎了, 就往姚小郎嘴裏抹。
把個小娃娃吃的,三,四天解不出手來。
憋的小臉直泛青,疼的哇哇哭。
把大人們心疼的啊, 都不說姚天達和薑氏了,連姚千枝都覺得滿心不是滋味,生怕這孩子會半路夭折。
——他太小了!
好不容易到了地頭,不知怎麽混起的,姚家滿頭霧水的跟著姚千枝起勢,一路坐火箭似的筆直上升,直至攝政王位,眼瞧問鼎天下……礙於她的性別,礙於身處的時代,姚家男人的地位就很尷尬,其中,姚小郎自然最甚……
他是姚千枝的親弟弟,是按理,會繼承姚家三房家業的男丁。
父母在世,兒女沒有置產的權利,女兒不管多能幹,除了嫁妝外,她不能帶走自家任何東西——這是無論律法,還是民俗,都承認的‘真理’。
姚千枝打下的諾大江山,要說傳給姚小郎,完全說的過去。
然而,姚家人——上至姚敬榮,下至姚天達,沒一個敢這麽想。
自家的孩子是什麽性格,他們太了解了,都不說千枝了。就家裏這輩女孩們——千蔓、千葉、千朵……真是哪個都不好惹,若是千枝哪天真一個想不開,想傳位給家裏人……
嗬嗬,哪裏輪的到姚小郎?
三個姐姐都分不夠呢!
小小孩童敢上來搶,不活撕了他!
權利鬥爭的殘酷,當了半輩子底層官,姚敬榮太清楚了,打從姚千枝做上提督位,露出爭天下的意思,他就把小孫孫抱到了身邊,識字、開蒙……都是他和季老夫人手把手教出來的,一個勁兒的把他往富貴閑人上頭養……
其用力之猛——孩子都快十歲了,連個大名都沒有。
對此,姚千枝很領情,就算是提防了,亦不過正常操作,從來沒說擺什麽王爺架子,家裏還得分個主啊臣啊的,長輩們‘三丫頭’,兄弟們‘三姐姐、三妹妹’的喚,她從來都笑眯眯的應聲,並沒有生份的意思……
對此,姚家長輩們是很欣慰的。
他們從來都不是有野.心的人,孩子們沒學壞,有個活計幹,一家平平安安的團圓一處,這就可以了。
要什麽登高問鼎啊?他們沒有金鋼鑽,就不攬瓷器活,要不是千枝,他們還小河村裏刨地呢,哪有如今的富貴安穩?
孩子都攝政王了,他們老太爺、太夫人,連皇族宗室都對他們笑臉相迎,喊他們‘貴人’……憑甚還不滿足啊?
哪怕是看似受了最‘不公平’待遇,連名字都沒給起的姚小郎,若沒他姐姐前頭撐著,什麽富貴閑人?這會兒指不定田間地頭,怎麽刨坑抓耗子,挖冬糧呢?
“這,這……如今外頭亂的很,孩子還小,自家教著就行了,我們家老頭子是二榜進士,天達也是舉人出身,有他們倆,還用什麽旁人啊,盡夠了。”季老夫人嘴嘴抽著,強硬擠出個笑臉兒,如此應答著。
“哎喲,親家老爺和女婿的問學,那是沒得說。”薑母沒旁的意思,她真是想到什麽說什麽,被季老夫人拐走了話題,她就拍著腿感歎,“如今這市麵兒,是夠亂的,前兒我跟廚房的婆子閑聊,說起這冬菜價太貴,跟舊年比,足足翻了一倍,結果,您猜她怎麽說?”
“怎麽說?”季老夫人巴不得她趕緊轉話題,連忙跟進。
薑母兩手一拍,“說是相江水流讓斷了,江口那裏駐著兵營,大船進不來,你說這不是玩笑嗎?我早聽青梅提過,咱們府裏進的冬菜,都是效外莊子出的,跟大船有什麽關係?我看就是廚房那邊貪了銀子……”
“老親家,您家如今是家大業大,但日子過的簡省些總沒錯,枝兒她們掙點家業不容易,哪好便宜了別人?”她一副語重心常的模樣。
季老夫人就連連點頭,“老嫂子,你放心,我迴頭就讓她們查。”
一旁,四房宋氏趕緊接口,“老嬸,都是我的錯處,多虧您提醒了。”
“可不是嘛,老嬸子是過日子人。”李氏緊步跟進。
“親家老成之言,你們做晚輩的聽著就是。”姚敬榮同樣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