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逆就歎了口氣,“我說的,自然是咱們家王爺,攝政王爺……”
“哎喲喲,你不說,我都沒反應過來。”招娣就笑眯眯的。
兩人邊走邊說,漸行漸遠。
——
香脂閣一場大鬧,以豫親王府府衛跨馬而來結束。
正義群眾們——唐家人、姚家軍見勢不妙,原地一轟而散,花枝巷七扭八拐的,他們跑的還挺快,府衛們急著解救主子姑娘,分派了人追……結果沒追上,便喪喪然,先把楚曲裳從窗戶邊兒‘摘’下來了。
身上紅一道兒黑一道兒,被砸的全是胭脂粉,楚曲裳衣衫淩亂,披頭散發,整個人狼狽的不行,臉頰脖頸都是劃傷,身上被打砸的青紫不堪,她捂著嘴抽噎,又疼又怕。
“三姑娘,屬下們抓住兩個領頭犯上的……”一旁,有侍衛小聲來迴稟。
楚曲裳下意識的瑟縮,抽泣著望過去,就見被侍衛五花大綁送到她麵前的——正是孟餘和井氏。
唐家人和姚家軍……人家早早就有準備,一見情況不對,那是撒腿就跑,他們還有人接應相助,真是眨眼就沒影兒了。但,孟餘和井氏是真什麽都不知道,為了‘正義’而來的,人家跑了沒管他們,他們可不就讓人抓住了嗎?
五花大綁,按脖子跪下,這等待遇,很容易讓孟餘和井氏想起,某些不那麽愉快的迴憶——他們在楊城,被女兒捆豬似的捆在小宅子裏——拚命掙紮著,他們剛想開口。
楚曲裳上前一步,揚起手,使盡全身力道,一個大耳光扇過來。
就聽‘啪’一聲脆響,孟餘直接被打倒在地。
“相公……”一旁,井氏悲戚戚喚了聲,哪怕被捆著,都想往前仆。
楚曲裳銀牙咬碎,抬腳照著井氏的肚子給了一下。
井氏被踢的麵容扭曲,應聲而倒。
“你們兩個,混帳!大膽!我要誅你們九族,那些賤民,那些酸生,他們怎麽敢,怎麽敢!!”不管是通身的狼狽,還是肉體的疼痛,都比不得精神上的羞辱,但凡想起,方才她都被逼的騎窗框,一腳裏一腳外,楚曲裳整個人都快氣炸了!
“逆賊!犯上!”嘴唇直哆嗦,她咆哮著一腳一腳的踩孟餘和井氏,根本不顧是頭是臉,反正挨肉就踢,手裏同樣不閑著,身旁的博古架子裏,不拘有什麽,抓過來就往兩人頭臉上摔。
孟餘和井氏被打的滿地翻滾,頭臉讓踢的青腫不堪,嘴裏‘哎哎’的喊疼,突的……“嗷!!!孟餘猛然嚎叫,其聲音之慘烈,就跟殺豬似的,到嚇的楚曲裳停了手,俯視一下,不由有些愣了。
原來,不知拿什麽砸的,她竟把孟餘一隻眼睛打瞎了。
滿臉都是血,眼球稀爛的糊在眼眶裏,孟餘整個身子都抽搐著,嘴拚命的嚎叫,“哎啊!!娘啊,族長,大伯……救命!!”他疼的屎尿齊流,就像離水的魚似的,扭曲騰動著,喪死掙紮。
“相公,相公~~”井氏嚎陶著往前撲,嘴裏淒厲著喊,“三姑娘,他是你舅舅啊,你怎麽能毆打長輩……”
一下子把孟餘打瞎了,楚曲裳同樣有點怔,不管是哪州哪地的風氣,不管長輩做了什麽,她當侄女的把堂舅舅打瞎了,這,這到哪兒都說不過去,尤其還是徐、豫兩州這樣的地方,且,孟餘還是大衝真人的兒子,哪怕那人如今供職北地,但,在徐州那地介兒,大衝真人的名聲,簡直不要太響亮啊。
孟餘做為他的獨子,同樣是有聲望的。
“我,我……迴府,來人,迴府。”忍不住有些心慌,楚曲裳狠狠跺腳,照著井氏的嘴踩了兩下,隨後,都沒在管他們倆,轉身匆匆下樓了。
二樓裏,府衛們瞧著蠕動磨蹭的滿地都是血,翻沸的屋裏跟殺豬現場,還不停嗷嗷慘叫的孟餘,一時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後,還是府衛首領上前,大掌揪住兩夫妻的脖領子,把他們帶下了樓。
追著楚曲裳,他們一路往豫親王府去了。
——
迴得府內,楚曲裳頭沒梳,臉沒洗,就那麽披頭散發,衣衫淩亂的跑到親娘孟側妃那裏哭訴,這是十月懷胎生下的親生女兒,見她滿身傷痕,鼻青臉腫的模樣,孟側妃怎麽可能不心疼?
哪怕女兒闖了禍——孟餘被打瞎了,她恨歸恨,總不能不管。
堂堂親王側妃,宗室王女,這麽讓人欺負到頭上,堵著門要沉塘……就算孟側妃是孟家庶女出身,從小一樣枕邊擺著‘女四書’,但她是嫡枝主脈,上有親爹、下有姨娘,這裏頭的道道,她是門清兒……
什麽‘三從四德’?這玩意拿來製約別人就算了,自個兒往自個兒身上套?是不是傻?
進王府這麽多年,她靠著‘溫柔恭順’生了二子一女,做了府裏二把手,哪怕需要在唐王妃麵前低頭,但是,她的兒子都留在了豫州,打小親爹麵前長大,就算是個側妃,她保住兒子啊!
——麵子無所謂,人家有裏子!!
把兒子視做終身依靠,孟側妃同樣疼愛女兒,否則,打小兒不受溺愛的孩子,養不成楚曲裳那麽張揚的性格,瞧見女兒如此狼狽,差點沒了命,她不由大怒,言語敲打過府衛,拉著女兒直奔書房,她求見了豫親王。
跪地就是好一通哭訴,真真萬般可憐,千般無奈,就連孟餘的眼瞎,都成了‘亂民舉禍’的時候,不知被誰‘誤傷’的。
稟告了豫親王,得了他‘做主’的保證,孟側妃馬不停蹄派了兒子楚敦迴娘家,將其中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還寫信泣問生父‘放孟餘出來是什麽意思?難不成真要逼死女兒和孫女才能罷休嗎?’
這封信,楚敦是當著孟逢釋和孟久良的麵兒親口念的,這其中意思——是哀求還是質問?誰還能想不明白啊?
“孟餘那個蠢貨……還特麽砸手裏了!!”連連保證著送走楚敦,孟久良迴身,把牙都快咬碎了,“這事跟他有什麽關係?犯的著他冒出個烏龜..頭,逞哪門子威風?活該讓人打瞎了!!”
“他出來……這算什麽?孟家大義滅親?真特麽的!!”把牙‘嘎吱嘎吱’響,他的臉都漲成豬肝色了。
“養他那會兒,竟沒想那麽多!”孟逢釋身體顫微微的,麵上無甚表情,心裏其實已經悔透了腔兒,腸子都快綠了。
當初,大衝真人不服教管,駁了族裏安排的親事不說,朝堂當官亦不從族中之令,兩相已然頗多齷蹉,待他妻亡辭官,沒了高位,族裏自然要管教‘不孝兒孫’,免得晚輩有樣學樣,就逼得他出家做了真人,又把他獨子要過來,算是個挾製。
孟逢釋和大衝真人是同輩,打小兒就被對著,別人家的孩子——尤其那孩子還是個真天才,這其中的痛楚,自然就不用提。半是嫉妒,半是鄙夷,他把孟餘要到手裏,親自教養成了如今這樣……本算是平生一件得意之事,哪成想……
這破孩崽子沒氣死老爹就罷了,竟然還反噬到他頭上了!!
孟逢釋兩股顫顫,胃裏一個勁兒的翻沸,都快嘔吐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說今天把豫州完事,轉大枝枝那邊,結果,一寫孟餘兩口挨打,哎嘛簡直順的不行,那叫一個嗨,一時不慎多寫了半章……燕京那邊,明天在說吧……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做為孟家較出名的大儒子嗣, 孟餘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把最近風頭最甚的‘逆婦’——豫親王女楚曲裳給堵胭脂輔裏, 生生要拿人家沉塘, 這件事, 算是徹底鬧大了。
唐家率先出頭,唐老族長帶著兒子唐諸親自堵了孟逢釋的門, 口口聲聲‘他家媳婦, 生死於孟家何礙’, 言他家‘逆亂犯上、草菅人命’, 孟家呢,草草抓著孟餘被打瞎了眼, 苦苦搪塞,偏偏還不敢多指責什麽, 亦不敢捅破‘真相’, 終歸,打瞎孟餘眼的, 是豫親王女。
他們都是依附豫親王才能存在的,孟餘膽大包天敢沉塘人家閨女, 這操作……簡直是‘喪心病狂’了。
孟家的態度——不得不說,確實是退讓的。隻是, 唐家哪裏會輕饒?
步步緊逼,一點‘和解’的意思都沒有,且,三州裏不知怎麽, 從哪兒刮來了一股邪風,生生把昔日燕京逼宮失敗,以及楚敏、唐睨喪了性命的原因,扣在了楚曲裳——呃,準備說來,是孟家和楚敦、楚玫腦袋上,硬生生說孟餘所謂的‘大義滅親’,就是要‘殺人滅口’,講的還有理有據,分析的頭頭是道……
甚至,還有楚敏的舊部出麵,隱隱往出帶著這樣口風。
唐家拿住把柄,自然更加不能善罷幹休。
擺出架勢,他們誓要把天捅出個窟窿來……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如果大罪,孟家怎麽敢承認?唾麵自幹都不趕趟兒了,這時節的退讓,就是明晃晃心虛!不能笑盈盈迎接從天而降的屎盆子,孟家在顧不得豫親王怎麽想的,抓出井氏,把孟餘受傷的‘真相’透露出來,且,天天將他拿出來‘展覽’,生生揪住楚曲裳‘毆打’長輩至殘這一點來說事。
隨後,風聲就有點迴轉了。
不管怎麽說,孟餘是長輩,還是大衝真人親子,楚曲裳生生把人打瞎了,這確實有點說不出過去。
乘勝追擊,哪怕心裏嘔的像吃了屎一樣,孟逢釋和孟久良都親自出麵支持了孟餘的‘做法’,沉塘什麽的,或許過於偏激,然而,‘大逆之婦’人人得而誅之,他們孟家乃大聖賢之後,不懼權貴、不養敗類,家中子弟犯了錯,他們就‘大義滅親’啦!
哪怕因此得罪豫親王,他們都不懼怕!
這是聖賢之後,是讀書人的風骨!
孟家人叫囂著放出這等口風,看似傲骨凜凜,實則,心裏都苦透腔了。
沒辦法啊,他們要是不支持孟餘,不如此放話……難不成真承認了沉塘楚曲裳,是為了‘殺人滅口’嗎?
迎頭接個屎盆子和迎頭接個熱炭爐,那受傷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孟家‘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跟唐家和楚曲裳硬頂了起來,三州終歸是那樣風氣,他們如此行事,到還得了不少讚歎……唐家,便漸漸落了下風。
不過,這正中他們的下懷,被指責‘仗勢欺人、包庇罪婦’,唐王妃哭奔著找了豫親王,拽著他來至孟側妃處‘講理’,口口聲聲‘天下哪有這麽狠心的母親,竟要讓女兒填命進來養她名聲’……
把個孟側妃給委屈的啊,哭都快找不準調兒了,跪地就磕頭,連‘冤枉’都不敢喊。
楚曲裳抱著親爹的腿‘嗷嗷’哭。
唐王妃借機提出要抱走楚玫的小兒子,孟側妃和楚曲裳肯定不願意……
場麵亂成一團。
內宅,豫親王被妻妾兒女鬧的不成樣子,外頭,唐老族長帶著唐諸堵了他的門,直言‘孟家欺人太甚,管天管地都不夠,還管到他家內宅,要殺他家兒媳’……
無論楚曲裳如何不爭氣,都是豫親王的親生女兒,一定程度就代表著他,上位者的尊嚴不容踐踏,孟家敢這麽做,還做的這麽‘理直氣壯’,他難免自感其身——今日,他們能同此對楚曲裳,明日,會不會同樣如此對他呢?
哪怕知道這樣的可能性很小,但,豫親王還是控製不住的想懷疑。
生中怒了,他隨後便出麵相助唐家,把孟逢釋和孟久良叫過來親自垂問,態度冷淡,微帶指責,還同意了唐王妃的請求,把楚玫的小兒子抱到了她院裏……
他這般表態,就讓孟家忍不住暗自思忖:王爺是不是聽信了謠言,真的懷疑楚敏和唐睨的死,跟孟家有關係?
心中不安惶恐,他們隻能更加堅決的表示,他們就是‘大義滅親’,根本沒有旁的意思……
自此,三州徹底亂成一團。
——
燕京、攝政王府。
冬日寒風卷著大雪,飄飄灑灑落了一院子,寒鬆勁柏掛著冰針兒,假山池魚蓋滿霜雪,瞧著玲瓏賜透,陽光一照,幹幹淨淨,仿佛冰雪世界般。
姚千枝背手站在院子裏,身上披著件白狐狸皮的鬥篷,遙遙瞧著雪景。
不遠處,姚千蔓踩著大雪,艱難的走近前,伸手遞過封信來。
姚千枝接過,展開看了兩眼,嘖嘖兩聲,“嘖嘖嘖,這大過年的,我都替豫親王鬧心。”她搖頭,頗有幾分幸災樂禍之意。
“原本,我說鬧事……不過是琢磨著拖個月餘功夫,耗到南寅他們到了就是,哪成想……”迴頭望望園裏,處處張燈結采,好一派熱鬧場景,她不由歎道:“這都過年了呀……”
從十月初生生耗到一月末,轉眼就第二年翻頭兒了,他們這是準備開了春兒在打嗎?
“要不是豫親王‘平衡’手段玩的太過,孟、唐兩家積怨已深,這事啊,且鬧不到這等程度。”姚千蔓就撇了撇嘴,“這會子,孟餘死了,有了人命在裏麵,事情就算徹底僵住,不分出個勝負高低,孟、唐家肯定不能善罷甘休,豫親王……嗬嗬,就算開了春兒,他恐怕都拖不出身來……”
豫州那邊有招娣和胡逆,自然斷不了消息,每隔三天一次的飛鴿傳書,豫州的大戲,姚千枝簡直跟看實況轉播似的。
尤其,招娣是崇明學堂出身,如今還在宣傳部任職,她那把筆杆子,是得了孟央親傳的,寫起秘信來那叫一個妙筆生花,看的姚千枝簡直身臨其境,樂不思蜀。
畢竟,那熱鬧,真是百年難得一見。
“唉,這孟餘……”姚千枝蹙了蹙眉頭,“死了就死了,到沒人可惜他,就是央兒那兒……那終歸是她親爹,哪怕不在乎了,然此一番是她親手把人送出來的,結果一命歸了西,我恐怕她心裏總有些難受……”
孟餘是早產的孩子,自小沒長在親爹娘身邊,孟逢釋哪怕養了他,也不算多精細,底子就沒打好,這幾年顛沛流離,擔驚受怕,身體本就挺虛弱,一路風塵剛邁進豫州,就被楚曲裳打瞎了眼,這就算了,他到底歲數不大,好好將養還能養過來,不過……
孟家拿他‘展覽’,用他當個‘活招牌’,時不時拉出來溜溜,拿著他賣慘,結果……就孟餘那身子骨兒,根本承受不起,臘月剛過,他就咽氣了。
死的時候,瞎了的眼化膿,半邊臉都爛透了,那模樣真是挺淒慘。
丈夫一死,井氏徹底懵了,懦懦不知如何是好,孟家不耐煩留她,又想把事情鬧開,就逼她殉節,想讓她吊死在唐家門口,但是,井氏確實是正經的徐州女兒,從小三從四德養起來的,然,到底,她是個人,能跑能跳,是個會喘氣的活物兒……
螻蟻尚且偷生,豬要被宰的時候都要叫喚,何況井氏一個大活人,寒冬臘月的時節,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她被孟家明是勸,實則逼的送到唐家門口,手裏還拿根上吊繩兒,心裏惶恐驚懼到極點,反生了股求生欲.望,拚了命似的‘咣咣’砸唐家大門,又有姚家軍暗地相助,拖住孟家人……井氏終是被唐家救起來了。
隨後,借著這事,唐家張口就咬孟家,說是他們殺了孟餘,意圖栽贓陷害,至於證人——就是井氏了。
“哎喲喲,你不說,我都沒反應過來。”招娣就笑眯眯的。
兩人邊走邊說,漸行漸遠。
——
香脂閣一場大鬧,以豫親王府府衛跨馬而來結束。
正義群眾們——唐家人、姚家軍見勢不妙,原地一轟而散,花枝巷七扭八拐的,他們跑的還挺快,府衛們急著解救主子姑娘,分派了人追……結果沒追上,便喪喪然,先把楚曲裳從窗戶邊兒‘摘’下來了。
身上紅一道兒黑一道兒,被砸的全是胭脂粉,楚曲裳衣衫淩亂,披頭散發,整個人狼狽的不行,臉頰脖頸都是劃傷,身上被打砸的青紫不堪,她捂著嘴抽噎,又疼又怕。
“三姑娘,屬下們抓住兩個領頭犯上的……”一旁,有侍衛小聲來迴稟。
楚曲裳下意識的瑟縮,抽泣著望過去,就見被侍衛五花大綁送到她麵前的——正是孟餘和井氏。
唐家人和姚家軍……人家早早就有準備,一見情況不對,那是撒腿就跑,他們還有人接應相助,真是眨眼就沒影兒了。但,孟餘和井氏是真什麽都不知道,為了‘正義’而來的,人家跑了沒管他們,他們可不就讓人抓住了嗎?
五花大綁,按脖子跪下,這等待遇,很容易讓孟餘和井氏想起,某些不那麽愉快的迴憶——他們在楊城,被女兒捆豬似的捆在小宅子裏——拚命掙紮著,他們剛想開口。
楚曲裳上前一步,揚起手,使盡全身力道,一個大耳光扇過來。
就聽‘啪’一聲脆響,孟餘直接被打倒在地。
“相公……”一旁,井氏悲戚戚喚了聲,哪怕被捆著,都想往前仆。
楚曲裳銀牙咬碎,抬腳照著井氏的肚子給了一下。
井氏被踢的麵容扭曲,應聲而倒。
“你們兩個,混帳!大膽!我要誅你們九族,那些賤民,那些酸生,他們怎麽敢,怎麽敢!!”不管是通身的狼狽,還是肉體的疼痛,都比不得精神上的羞辱,但凡想起,方才她都被逼的騎窗框,一腳裏一腳外,楚曲裳整個人都快氣炸了!
“逆賊!犯上!”嘴唇直哆嗦,她咆哮著一腳一腳的踩孟餘和井氏,根本不顧是頭是臉,反正挨肉就踢,手裏同樣不閑著,身旁的博古架子裏,不拘有什麽,抓過來就往兩人頭臉上摔。
孟餘和井氏被打的滿地翻滾,頭臉讓踢的青腫不堪,嘴裏‘哎哎’的喊疼,突的……“嗷!!!孟餘猛然嚎叫,其聲音之慘烈,就跟殺豬似的,到嚇的楚曲裳停了手,俯視一下,不由有些愣了。
原來,不知拿什麽砸的,她竟把孟餘一隻眼睛打瞎了。
滿臉都是血,眼球稀爛的糊在眼眶裏,孟餘整個身子都抽搐著,嘴拚命的嚎叫,“哎啊!!娘啊,族長,大伯……救命!!”他疼的屎尿齊流,就像離水的魚似的,扭曲騰動著,喪死掙紮。
“相公,相公~~”井氏嚎陶著往前撲,嘴裏淒厲著喊,“三姑娘,他是你舅舅啊,你怎麽能毆打長輩……”
一下子把孟餘打瞎了,楚曲裳同樣有點怔,不管是哪州哪地的風氣,不管長輩做了什麽,她當侄女的把堂舅舅打瞎了,這,這到哪兒都說不過去,尤其還是徐、豫兩州這樣的地方,且,孟餘還是大衝真人的兒子,哪怕那人如今供職北地,但,在徐州那地介兒,大衝真人的名聲,簡直不要太響亮啊。
孟餘做為他的獨子,同樣是有聲望的。
“我,我……迴府,來人,迴府。”忍不住有些心慌,楚曲裳狠狠跺腳,照著井氏的嘴踩了兩下,隨後,都沒在管他們倆,轉身匆匆下樓了。
二樓裏,府衛們瞧著蠕動磨蹭的滿地都是血,翻沸的屋裏跟殺豬現場,還不停嗷嗷慘叫的孟餘,一時麵麵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後,還是府衛首領上前,大掌揪住兩夫妻的脖領子,把他們帶下了樓。
追著楚曲裳,他們一路往豫親王府去了。
——
迴得府內,楚曲裳頭沒梳,臉沒洗,就那麽披頭散發,衣衫淩亂的跑到親娘孟側妃那裏哭訴,這是十月懷胎生下的親生女兒,見她滿身傷痕,鼻青臉腫的模樣,孟側妃怎麽可能不心疼?
哪怕女兒闖了禍——孟餘被打瞎了,她恨歸恨,總不能不管。
堂堂親王側妃,宗室王女,這麽讓人欺負到頭上,堵著門要沉塘……就算孟側妃是孟家庶女出身,從小一樣枕邊擺著‘女四書’,但她是嫡枝主脈,上有親爹、下有姨娘,這裏頭的道道,她是門清兒……
什麽‘三從四德’?這玩意拿來製約別人就算了,自個兒往自個兒身上套?是不是傻?
進王府這麽多年,她靠著‘溫柔恭順’生了二子一女,做了府裏二把手,哪怕需要在唐王妃麵前低頭,但是,她的兒子都留在了豫州,打小親爹麵前長大,就算是個側妃,她保住兒子啊!
——麵子無所謂,人家有裏子!!
把兒子視做終身依靠,孟側妃同樣疼愛女兒,否則,打小兒不受溺愛的孩子,養不成楚曲裳那麽張揚的性格,瞧見女兒如此狼狽,差點沒了命,她不由大怒,言語敲打過府衛,拉著女兒直奔書房,她求見了豫親王。
跪地就是好一通哭訴,真真萬般可憐,千般無奈,就連孟餘的眼瞎,都成了‘亂民舉禍’的時候,不知被誰‘誤傷’的。
稟告了豫親王,得了他‘做主’的保證,孟側妃馬不停蹄派了兒子楚敦迴娘家,將其中利弊分析的頭頭是道,還寫信泣問生父‘放孟餘出來是什麽意思?難不成真要逼死女兒和孫女才能罷休嗎?’
這封信,楚敦是當著孟逢釋和孟久良的麵兒親口念的,這其中意思——是哀求還是質問?誰還能想不明白啊?
“孟餘那個蠢貨……還特麽砸手裏了!!”連連保證著送走楚敦,孟久良迴身,把牙都快咬碎了,“這事跟他有什麽關係?犯的著他冒出個烏龜..頭,逞哪門子威風?活該讓人打瞎了!!”
“他出來……這算什麽?孟家大義滅親?真特麽的!!”把牙‘嘎吱嘎吱’響,他的臉都漲成豬肝色了。
“養他那會兒,竟沒想那麽多!”孟逢釋身體顫微微的,麵上無甚表情,心裏其實已經悔透了腔兒,腸子都快綠了。
當初,大衝真人不服教管,駁了族裏安排的親事不說,朝堂當官亦不從族中之令,兩相已然頗多齷蹉,待他妻亡辭官,沒了高位,族裏自然要管教‘不孝兒孫’,免得晚輩有樣學樣,就逼得他出家做了真人,又把他獨子要過來,算是個挾製。
孟逢釋和大衝真人是同輩,打小兒就被對著,別人家的孩子——尤其那孩子還是個真天才,這其中的痛楚,自然就不用提。半是嫉妒,半是鄙夷,他把孟餘要到手裏,親自教養成了如今這樣……本算是平生一件得意之事,哪成想……
這破孩崽子沒氣死老爹就罷了,竟然還反噬到他頭上了!!
孟逢釋兩股顫顫,胃裏一個勁兒的翻沸,都快嘔吐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說今天把豫州完事,轉大枝枝那邊,結果,一寫孟餘兩口挨打,哎嘛簡直順的不行,那叫一個嗨,一時不慎多寫了半章……燕京那邊,明天在說吧……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做為孟家較出名的大儒子嗣, 孟餘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的把最近風頭最甚的‘逆婦’——豫親王女楚曲裳給堵胭脂輔裏, 生生要拿人家沉塘, 這件事, 算是徹底鬧大了。
唐家率先出頭,唐老族長帶著兒子唐諸親自堵了孟逢釋的門, 口口聲聲‘他家媳婦, 生死於孟家何礙’, 言他家‘逆亂犯上、草菅人命’, 孟家呢,草草抓著孟餘被打瞎了眼, 苦苦搪塞,偏偏還不敢多指責什麽, 亦不敢捅破‘真相’, 終歸,打瞎孟餘眼的, 是豫親王女。
他們都是依附豫親王才能存在的,孟餘膽大包天敢沉塘人家閨女, 這操作……簡直是‘喪心病狂’了。
孟家的態度——不得不說,確實是退讓的。隻是, 唐家哪裏會輕饒?
步步緊逼,一點‘和解’的意思都沒有,且,三州裏不知怎麽, 從哪兒刮來了一股邪風,生生把昔日燕京逼宮失敗,以及楚敏、唐睨喪了性命的原因,扣在了楚曲裳——呃,準備說來,是孟家和楚敦、楚玫腦袋上,硬生生說孟餘所謂的‘大義滅親’,就是要‘殺人滅口’,講的還有理有據,分析的頭頭是道……
甚至,還有楚敏的舊部出麵,隱隱往出帶著這樣口風。
唐家拿住把柄,自然更加不能善罷幹休。
擺出架勢,他們誓要把天捅出個窟窿來……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如果大罪,孟家怎麽敢承認?唾麵自幹都不趕趟兒了,這時節的退讓,就是明晃晃心虛!不能笑盈盈迎接從天而降的屎盆子,孟家在顧不得豫親王怎麽想的,抓出井氏,把孟餘受傷的‘真相’透露出來,且,天天將他拿出來‘展覽’,生生揪住楚曲裳‘毆打’長輩至殘這一點來說事。
隨後,風聲就有點迴轉了。
不管怎麽說,孟餘是長輩,還是大衝真人親子,楚曲裳生生把人打瞎了,這確實有點說不出過去。
乘勝追擊,哪怕心裏嘔的像吃了屎一樣,孟逢釋和孟久良都親自出麵支持了孟餘的‘做法’,沉塘什麽的,或許過於偏激,然而,‘大逆之婦’人人得而誅之,他們孟家乃大聖賢之後,不懼權貴、不養敗類,家中子弟犯了錯,他們就‘大義滅親’啦!
哪怕因此得罪豫親王,他們都不懼怕!
這是聖賢之後,是讀書人的風骨!
孟家人叫囂著放出這等口風,看似傲骨凜凜,實則,心裏都苦透腔了。
沒辦法啊,他們要是不支持孟餘,不如此放話……難不成真承認了沉塘楚曲裳,是為了‘殺人滅口’嗎?
迎頭接個屎盆子和迎頭接個熱炭爐,那受傷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孟家‘大義凜然’的站出來,跟唐家和楚曲裳硬頂了起來,三州終歸是那樣風氣,他們如此行事,到還得了不少讚歎……唐家,便漸漸落了下風。
不過,這正中他們的下懷,被指責‘仗勢欺人、包庇罪婦’,唐王妃哭奔著找了豫親王,拽著他來至孟側妃處‘講理’,口口聲聲‘天下哪有這麽狠心的母親,竟要讓女兒填命進來養她名聲’……
把個孟側妃給委屈的啊,哭都快找不準調兒了,跪地就磕頭,連‘冤枉’都不敢喊。
楚曲裳抱著親爹的腿‘嗷嗷’哭。
唐王妃借機提出要抱走楚玫的小兒子,孟側妃和楚曲裳肯定不願意……
場麵亂成一團。
內宅,豫親王被妻妾兒女鬧的不成樣子,外頭,唐老族長帶著唐諸堵了他的門,直言‘孟家欺人太甚,管天管地都不夠,還管到他家內宅,要殺他家兒媳’……
無論楚曲裳如何不爭氣,都是豫親王的親生女兒,一定程度就代表著他,上位者的尊嚴不容踐踏,孟家敢這麽做,還做的這麽‘理直氣壯’,他難免自感其身——今日,他們能同此對楚曲裳,明日,會不會同樣如此對他呢?
哪怕知道這樣的可能性很小,但,豫親王還是控製不住的想懷疑。
生中怒了,他隨後便出麵相助唐家,把孟逢釋和孟久良叫過來親自垂問,態度冷淡,微帶指責,還同意了唐王妃的請求,把楚玫的小兒子抱到了她院裏……
他這般表態,就讓孟家忍不住暗自思忖:王爺是不是聽信了謠言,真的懷疑楚敏和唐睨的死,跟孟家有關係?
心中不安惶恐,他們隻能更加堅決的表示,他們就是‘大義滅親’,根本沒有旁的意思……
自此,三州徹底亂成一團。
——
燕京、攝政王府。
冬日寒風卷著大雪,飄飄灑灑落了一院子,寒鬆勁柏掛著冰針兒,假山池魚蓋滿霜雪,瞧著玲瓏賜透,陽光一照,幹幹淨淨,仿佛冰雪世界般。
姚千枝背手站在院子裏,身上披著件白狐狸皮的鬥篷,遙遙瞧著雪景。
不遠處,姚千蔓踩著大雪,艱難的走近前,伸手遞過封信來。
姚千枝接過,展開看了兩眼,嘖嘖兩聲,“嘖嘖嘖,這大過年的,我都替豫親王鬧心。”她搖頭,頗有幾分幸災樂禍之意。
“原本,我說鬧事……不過是琢磨著拖個月餘功夫,耗到南寅他們到了就是,哪成想……”迴頭望望園裏,處處張燈結采,好一派熱鬧場景,她不由歎道:“這都過年了呀……”
從十月初生生耗到一月末,轉眼就第二年翻頭兒了,他們這是準備開了春兒在打嗎?
“要不是豫親王‘平衡’手段玩的太過,孟、唐兩家積怨已深,這事啊,且鬧不到這等程度。”姚千蔓就撇了撇嘴,“這會子,孟餘死了,有了人命在裏麵,事情就算徹底僵住,不分出個勝負高低,孟、唐家肯定不能善罷甘休,豫親王……嗬嗬,就算開了春兒,他恐怕都拖不出身來……”
豫州那邊有招娣和胡逆,自然斷不了消息,每隔三天一次的飛鴿傳書,豫州的大戲,姚千枝簡直跟看實況轉播似的。
尤其,招娣是崇明學堂出身,如今還在宣傳部任職,她那把筆杆子,是得了孟央親傳的,寫起秘信來那叫一個妙筆生花,看的姚千枝簡直身臨其境,樂不思蜀。
畢竟,那熱鬧,真是百年難得一見。
“唉,這孟餘……”姚千枝蹙了蹙眉頭,“死了就死了,到沒人可惜他,就是央兒那兒……那終歸是她親爹,哪怕不在乎了,然此一番是她親手把人送出來的,結果一命歸了西,我恐怕她心裏總有些難受……”
孟餘是早產的孩子,自小沒長在親爹娘身邊,孟逢釋哪怕養了他,也不算多精細,底子就沒打好,這幾年顛沛流離,擔驚受怕,身體本就挺虛弱,一路風塵剛邁進豫州,就被楚曲裳打瞎了眼,這就算了,他到底歲數不大,好好將養還能養過來,不過……
孟家拿他‘展覽’,用他當個‘活招牌’,時不時拉出來溜溜,拿著他賣慘,結果……就孟餘那身子骨兒,根本承受不起,臘月剛過,他就咽氣了。
死的時候,瞎了的眼化膿,半邊臉都爛透了,那模樣真是挺淒慘。
丈夫一死,井氏徹底懵了,懦懦不知如何是好,孟家不耐煩留她,又想把事情鬧開,就逼她殉節,想讓她吊死在唐家門口,但是,井氏確實是正經的徐州女兒,從小三從四德養起來的,然,到底,她是個人,能跑能跳,是個會喘氣的活物兒……
螻蟻尚且偷生,豬要被宰的時候都要叫喚,何況井氏一個大活人,寒冬臘月的時節,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她被孟家明是勸,實則逼的送到唐家門口,手裏還拿根上吊繩兒,心裏惶恐驚懼到極點,反生了股求生欲.望,拚了命似的‘咣咣’砸唐家大門,又有姚家軍暗地相助,拖住孟家人……井氏終是被唐家救起來了。
隨後,借著這事,唐家張口就咬孟家,說是他們殺了孟餘,意圖栽贓陷害,至於證人——就是井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