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成為男主退親未婚妻以後 作者:白日上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說話啊!”
“你說說看,就你這十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德行,怎麽就能叫人家小姐姐這般癡情,對著你這張冷臉日日給你寫情書?我看啊,不要幾天,你繼續這樣,人家就該移情別戀了。”
“老祖宗認為她……有幾分真心?”
崔望眸光幽沉,負手望向窗外,那兒是一片光禿禿的枝丫,還未抽條。
“十分!百分!真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要老祖宗我有你這張臉,後宮從一到萬海了去嘍!還得個個死心塌地的。”老祖宗摸了摸自己臉,悻悻道,“可惜生了長娃娃臉,小姐姐都當我是弟弟……死了,就更不成了。”
“咦?”就在老祖宗要敘說往日“淒涼”時,突然驚詫地叫了一聲,往識海裏盯了半天才形容古怪道,“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說罷,剛才還嚷嚷著不要打濕一身衣裳的老祖宗往識海中一衝,直接遁到了水麵下,半天沒上來。
崔望拂袖,將赤木盒合上。
真心……
風中傳過不知誰的歎息,不一會兒,又消散了。
————
容怡亭主生辰當日,鄭菀起了個大早。
生辰宴在燕春園辦,離鄭府不過一刻的距離,她不著急去,對著鏡子由胭脂細細妝扮。
“小娘子今日可還要描那梅花鈿?上林宴那迴您大出風頭,如今京中貴女都愛在眉心點個梅花呢。”
“不必。”
鄭菀搖頭,第一迴 見崔望,要隆重出場,所以貼了梅花鈿披了雲錦裙,可今日是要去扮那嬌嬌弱女的,自不好還和上迴那般。
“今日是容怡亭主生辰,不必鋒芒太過搶了主人家風頭,徒惹人家不快。”
鄭菀隻淨了麵,細細在麵上、頸上、手上抹上了雪花膏,口脂也選了素淡的,塗上去,唇上寡淡得很,一點血色都沒有。
“您這般,倒像是生了場大病似的。”
胭脂想為她點一些香粉鋪新來的水胭脂,讓她氣色好些。
鏍黛隱約摸到點小娘子的想法,阻止了胭脂,“小娘子可不是生了場大病?何必打腫臉充胖子,這般便好。”
人家生辰,衣裳不好穿得太素,選了桃粉的宮紗,齊胸襦裙,裙邊一圈桃紋,春寒料峭,旁人已經是輕紗旖旎,鄭菀仍披了一件荼白大氅,大氅領口一圈細絨絨的領口,襯得那張小臉越發白淨。
“這般一打扮,倒顯得小娘子越發清減了。”
胭脂咕噥了一聲,見小娘子和鏍黛都不作聲,也便作罷了。
鄭菀在簪子裏挑來挑去,到底沒挑雞血石簪子,她想,既然崔望不問,她便不提,把這段“過渡”含糊過去便是。
“走罷。”
這次王氏與鄭菀同坐了一輛車,很快便到了燕春園外,大長公主身邊的嬤嬤便等候在外,將兩人一同迎了過去。
“今日正逢沐休,聖人放話說咱家亭主難得大辦,特特遣了太子過來與亭主慶壽,如今一幫小年輕的都在那梨落苑頑,菀娘也不必與我們這幫老的呆,自去找姐妹們頑。”
大長公主給鄭菀打了個眼兒,讓她自便。
鄭菀謝過大長公主體恤,與母親說了幾句閑話,便領著鏍黛,由帶路的小侍女帶去了梨落苑。
“國師大人可來了?”
路上她問,神情切切。
“未聽聞國師大人前來的消息。”小侍女大約也聽說了最近京中傳聞,既佩服鄭家這位貴女的“勇氣”,又憐憫她一腔癡情無處寄的境遇。
再是貴女又如何呢,也有得不到的東西。
“倒是太子,晉王,懷王殿下他們都來了,喏,正與亭主、縣主他們在亭子裏頑呢。”
鄭菀抬頭,果然見在月亮門後的流水假山後的梨迦亭上,一群兒郎小娘子們正對盅玩耍。白梨的花苞堪堪露頭,隻見一片新綠。
“菀娘!快來這兒!”
今日的壽星容怡亭主頑得小臉紅撲撲,遠遠見一麗人來,定睛一看,果真是她,忙舉了手喚她過去。
上得梨迦亭,鄭菀將大氅解了交給鏍黛,眾人才見她幾乎弱不勝衣,縱是穿了一身宮粉紗,一張臉依然白得沒甚血氣,瘦了一圈倒顯得那雙黑黝黝的眼睛越發大了。
鄭家小娘子從來都是神氣昂揚,何時在外人麵前露過怯?
這般弱質纖纖、好不堪憐的模樣,倒叫眾人對那傳言信了十分。閨秀們大都心中暢快,兒郎們心中滋味便不那麽一樣了,從來是驕橫的美人讓人望而生畏,如今這美人一朝受挫,露出這般嬌怯、柔弱之樣,反倒讓人心裏越發癢了。
容沁自然是毫不客氣的。
當日石舫上,國師大人露了真容,在場哪位待字閨中的小娘子不春心大動,那般模樣,便是沒那大神通,她也肯嫁的,可偏偏這般天人一般的人兒,居然對鄭菀格外垂青——眼看她高樓要塌了,誰料又來一百丈天闕給她坐臥,豈不叫人咬碎銀牙,恨得咬牙切齒?
是以在聽聞鄭菀療傷期間,將國師大人得罪得死死的,再不肯登門,連表情函一封都沒迴的消息時,容沁當晚都多吃了一碗飯。
“菀娘,身體這般不好,還不若在府中多休養休養?畢竟現在也沒國師給你療傷了。”容沁一臉關切。
鄭菀睜著一雙大眼,先是神傷,很快便又打起精神,“容怡亭主生辰,我自不好缺席。”
“大好的日子,你——”
蔣三娘子向來是容沁指哪兒便打哪兒,“——誰不知道你鄭氏菀娘,連退了兩次親,亭主還未議親,你這般來,莫不是想將晦氣傳給她?”
柳二娘子覷著太子麵色,連忙打圓場:
“莫要這般說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鄭小娘子也不過是最近……”
“是啊,好不容易攀上一尊大佛,又臭脾氣將人給得罪了,可不是得悔斷了場子?”
鄭菀心裏數著跟班一、跟班二、跟班三,告訴自己莫要在意,她來,不就是為了讓那個神識海了去的崔望看一看,她現在的境遇麽。
柔弱嬌怯的女人,這柔弱嬌怯便是她的武器。
兒郎們想幫腔說兩句,可這事兒,不過是女子之間閑話,哪裏插得上話。
“國師大人來了。”
便在這時,梨落苑的管事匆匆前來通報,額上的汗還在滴,一道雪色的身影便已經出現在了小徑之上。
大袖寬袍,青絲如瀑,他仿佛沐著一身風雪而來,可這風雪拂到鄭菀的麵上時,是柔的、溫的。
她彎起了一雙眼睛,甜蜜地笑了。啊呀,又賭對了呢。
第17章 虛妄術
崔望一雙俊目睇來,似誰也沒看,可在場的所有人都覺著,他仿佛看了自己。
太子看著他拾級而上,不知為何,又突然轉頭去看鄭菀,見她眸光婉轉,如瀲灩的波光落到那人身上,心裏便像是吃了黃蓮苦瓜,又苦又澀。
容沁一張俏臉早已翻紅,縱是口舌伶俐,到此時也不過道出一句:“國師大人……也來了啊。”
也不知方才那咄咄逼人之態,有沒有落入國師大人的眼睛。
“國、國師大人,”容怡素來對崔望多有懼怕,此時牙關都在抖,“前日下人送貼,還說您、您不來了呢……”
“亭主莫非是不歡迎國師大人來?”蔣三娘子翻了個白眼兒。
這亭主生來便十分蠢笨,連好聽話都不會說,不過,好歹有自知之明,不會妄圖想去摘天邊高高掛起的太陽。
而鄭菀想摘太陽,她便十分看不慣了。
大家都是地上的螻蟻,憑什麽有人就想擺脫宿命與日同輝,實在是礙眼,礙眼極了。
是以,當蔣三娘子看著國師大人一步步拾級而來,停頓在鄭菀身邊時,一顆心便高高吊起,拚命祈禱傳言為真。
那鄭氏菀娘千千萬萬要將國師大人得罪死了才好!
鄭菀盈盈福身,似是風中一朵弱不禁風的花:
“崔先生。”
崔望頓了一頓,他鼻尖又聞到了一股桃香,放在平時,他是極厭這等甜膩的氣味的。隻是近些日子,卻總是恍惚。
“唔。”
他頷首,眉目在聞到那股桃香時鎖得死緊,於外人看來,這便是徹底厭棄了,連說一聲都嫌煩。
這時,早站起來的太子、晉王、懷王等人紛紛迎他去坐。今日壽星是容怡,大家四散坐開,是以倒也沒什麽地位尊卑,全圍坐一堆。
崔望落了座。
鄭菀也被容怡迎入了座,好巧不巧的,兩人正坐了對麵。四周都是熟麵孔,身份差一些的都在梨迦亭外,是以這數一數,亭上也不過十五六人。
崔望在座,恰似一座大山壓下來,原先活潑些的小娘子兒郎們個個大氣不敢喘一聲,氣氛一時遲滯了下來。
容沁幹脆一拍掌:
“不若……我們繼續?”
“國師大人恐怕還未頑過我們凡間的這些小玩意兒。”
容沁近來聽了許多宮中消息,知道這位國師恐怕是天上來的,想來想去,也就現在這個新鮮些。“最近上京流行一種頑法,叫‘擊鼓傳花’。鼓停花落,花落何人處,那人便要受在場人指使,做一件事兒,不拘什麽事兒,不傷天害理就成;問話也可,迴話必須真心,否則,需要接受懲罰。”
精致的七彩繡球正被旁邊的侍女捧在手裏,一小廝拿了鼓槌侍立一旁,顯然是兩人的到來中斷了遊戲。
“國師大人豈會頑這等小兒戲耍?”
“不不不,國師大人不若去演武場……”
懷王、晉王搖頭。
“不必,入鄉隨俗。”
誰也沒想,國師大人竟如此平易近人,容沁振作精神,一拍手示意下人開始。
“咚咚咚咚咚咚”的鼓點有節奏地敲起來,人人都閉上了眼睛。
鄭菀也跟著閉上了眼睛,閉眼前,她還往崔望處看了一眼,卻隻看到他微闔的雙目,睫毛長而翹,像一排齊齊的刷子。
崔望似有所感睜開眼來,鄭菀連忙閉上眼睛,眼皮微動,一副被人抓包了的羞澀樣,連臉頰都酡紅一片。
他又閉上了眼睛。
“停!”
鼓點停!
繡球花出人意料地落到了太子手裏,他方才不知在想什麽,竟想出了神,沒及時將繡球花傳出去。
容沁自也不好為難自己的堂兄,將來的一國之主,想了想,便讓他去中苑摘一朵花,送與座中心儀之人。
“你說說看,就你這十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德行,怎麽就能叫人家小姐姐這般癡情,對著你這張冷臉日日給你寫情書?我看啊,不要幾天,你繼續這樣,人家就該移情別戀了。”
“老祖宗認為她……有幾分真心?”
崔望眸光幽沉,負手望向窗外,那兒是一片光禿禿的枝丫,還未抽條。
“十分!百分!真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要老祖宗我有你這張臉,後宮從一到萬海了去嘍!還得個個死心塌地的。”老祖宗摸了摸自己臉,悻悻道,“可惜生了長娃娃臉,小姐姐都當我是弟弟……死了,就更不成了。”
“咦?”就在老祖宗要敘說往日“淒涼”時,突然驚詫地叫了一聲,往識海裏盯了半天才形容古怪道,“我得好好研究研究。”
說罷,剛才還嚷嚷著不要打濕一身衣裳的老祖宗往識海中一衝,直接遁到了水麵下,半天沒上來。
崔望拂袖,將赤木盒合上。
真心……
風中傳過不知誰的歎息,不一會兒,又消散了。
————
容怡亭主生辰當日,鄭菀起了個大早。
生辰宴在燕春園辦,離鄭府不過一刻的距離,她不著急去,對著鏡子由胭脂細細妝扮。
“小娘子今日可還要描那梅花鈿?上林宴那迴您大出風頭,如今京中貴女都愛在眉心點個梅花呢。”
“不必。”
鄭菀搖頭,第一迴 見崔望,要隆重出場,所以貼了梅花鈿披了雲錦裙,可今日是要去扮那嬌嬌弱女的,自不好還和上迴那般。
“今日是容怡亭主生辰,不必鋒芒太過搶了主人家風頭,徒惹人家不快。”
鄭菀隻淨了麵,細細在麵上、頸上、手上抹上了雪花膏,口脂也選了素淡的,塗上去,唇上寡淡得很,一點血色都沒有。
“您這般,倒像是生了場大病似的。”
胭脂想為她點一些香粉鋪新來的水胭脂,讓她氣色好些。
鏍黛隱約摸到點小娘子的想法,阻止了胭脂,“小娘子可不是生了場大病?何必打腫臉充胖子,這般便好。”
人家生辰,衣裳不好穿得太素,選了桃粉的宮紗,齊胸襦裙,裙邊一圈桃紋,春寒料峭,旁人已經是輕紗旖旎,鄭菀仍披了一件荼白大氅,大氅領口一圈細絨絨的領口,襯得那張小臉越發白淨。
“這般一打扮,倒顯得小娘子越發清減了。”
胭脂咕噥了一聲,見小娘子和鏍黛都不作聲,也便作罷了。
鄭菀在簪子裏挑來挑去,到底沒挑雞血石簪子,她想,既然崔望不問,她便不提,把這段“過渡”含糊過去便是。
“走罷。”
這次王氏與鄭菀同坐了一輛車,很快便到了燕春園外,大長公主身邊的嬤嬤便等候在外,將兩人一同迎了過去。
“今日正逢沐休,聖人放話說咱家亭主難得大辦,特特遣了太子過來與亭主慶壽,如今一幫小年輕的都在那梨落苑頑,菀娘也不必與我們這幫老的呆,自去找姐妹們頑。”
大長公主給鄭菀打了個眼兒,讓她自便。
鄭菀謝過大長公主體恤,與母親說了幾句閑話,便領著鏍黛,由帶路的小侍女帶去了梨落苑。
“國師大人可來了?”
路上她問,神情切切。
“未聽聞國師大人前來的消息。”小侍女大約也聽說了最近京中傳聞,既佩服鄭家這位貴女的“勇氣”,又憐憫她一腔癡情無處寄的境遇。
再是貴女又如何呢,也有得不到的東西。
“倒是太子,晉王,懷王殿下他們都來了,喏,正與亭主、縣主他們在亭子裏頑呢。”
鄭菀抬頭,果然見在月亮門後的流水假山後的梨迦亭上,一群兒郎小娘子們正對盅玩耍。白梨的花苞堪堪露頭,隻見一片新綠。
“菀娘!快來這兒!”
今日的壽星容怡亭主頑得小臉紅撲撲,遠遠見一麗人來,定睛一看,果真是她,忙舉了手喚她過去。
上得梨迦亭,鄭菀將大氅解了交給鏍黛,眾人才見她幾乎弱不勝衣,縱是穿了一身宮粉紗,一張臉依然白得沒甚血氣,瘦了一圈倒顯得那雙黑黝黝的眼睛越發大了。
鄭家小娘子從來都是神氣昂揚,何時在外人麵前露過怯?
這般弱質纖纖、好不堪憐的模樣,倒叫眾人對那傳言信了十分。閨秀們大都心中暢快,兒郎們心中滋味便不那麽一樣了,從來是驕橫的美人讓人望而生畏,如今這美人一朝受挫,露出這般嬌怯、柔弱之樣,反倒讓人心裏越發癢了。
容沁自然是毫不客氣的。
當日石舫上,國師大人露了真容,在場哪位待字閨中的小娘子不春心大動,那般模樣,便是沒那大神通,她也肯嫁的,可偏偏這般天人一般的人兒,居然對鄭菀格外垂青——眼看她高樓要塌了,誰料又來一百丈天闕給她坐臥,豈不叫人咬碎銀牙,恨得咬牙切齒?
是以在聽聞鄭菀療傷期間,將國師大人得罪得死死的,再不肯登門,連表情函一封都沒迴的消息時,容沁當晚都多吃了一碗飯。
“菀娘,身體這般不好,還不若在府中多休養休養?畢竟現在也沒國師給你療傷了。”容沁一臉關切。
鄭菀睜著一雙大眼,先是神傷,很快便又打起精神,“容怡亭主生辰,我自不好缺席。”
“大好的日子,你——”
蔣三娘子向來是容沁指哪兒便打哪兒,“——誰不知道你鄭氏菀娘,連退了兩次親,亭主還未議親,你這般來,莫不是想將晦氣傳給她?”
柳二娘子覷著太子麵色,連忙打圓場:
“莫要這般說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鄭小娘子也不過是最近……”
“是啊,好不容易攀上一尊大佛,又臭脾氣將人給得罪了,可不是得悔斷了場子?”
鄭菀心裏數著跟班一、跟班二、跟班三,告訴自己莫要在意,她來,不就是為了讓那個神識海了去的崔望看一看,她現在的境遇麽。
柔弱嬌怯的女人,這柔弱嬌怯便是她的武器。
兒郎們想幫腔說兩句,可這事兒,不過是女子之間閑話,哪裏插得上話。
“國師大人來了。”
便在這時,梨落苑的管事匆匆前來通報,額上的汗還在滴,一道雪色的身影便已經出現在了小徑之上。
大袖寬袍,青絲如瀑,他仿佛沐著一身風雪而來,可這風雪拂到鄭菀的麵上時,是柔的、溫的。
她彎起了一雙眼睛,甜蜜地笑了。啊呀,又賭對了呢。
第17章 虛妄術
崔望一雙俊目睇來,似誰也沒看,可在場的所有人都覺著,他仿佛看了自己。
太子看著他拾級而上,不知為何,又突然轉頭去看鄭菀,見她眸光婉轉,如瀲灩的波光落到那人身上,心裏便像是吃了黃蓮苦瓜,又苦又澀。
容沁一張俏臉早已翻紅,縱是口舌伶俐,到此時也不過道出一句:“國師大人……也來了啊。”
也不知方才那咄咄逼人之態,有沒有落入國師大人的眼睛。
“國、國師大人,”容怡素來對崔望多有懼怕,此時牙關都在抖,“前日下人送貼,還說您、您不來了呢……”
“亭主莫非是不歡迎國師大人來?”蔣三娘子翻了個白眼兒。
這亭主生來便十分蠢笨,連好聽話都不會說,不過,好歹有自知之明,不會妄圖想去摘天邊高高掛起的太陽。
而鄭菀想摘太陽,她便十分看不慣了。
大家都是地上的螻蟻,憑什麽有人就想擺脫宿命與日同輝,實在是礙眼,礙眼極了。
是以,當蔣三娘子看著國師大人一步步拾級而來,停頓在鄭菀身邊時,一顆心便高高吊起,拚命祈禱傳言為真。
那鄭氏菀娘千千萬萬要將國師大人得罪死了才好!
鄭菀盈盈福身,似是風中一朵弱不禁風的花:
“崔先生。”
崔望頓了一頓,他鼻尖又聞到了一股桃香,放在平時,他是極厭這等甜膩的氣味的。隻是近些日子,卻總是恍惚。
“唔。”
他頷首,眉目在聞到那股桃香時鎖得死緊,於外人看來,這便是徹底厭棄了,連說一聲都嫌煩。
這時,早站起來的太子、晉王、懷王等人紛紛迎他去坐。今日壽星是容怡,大家四散坐開,是以倒也沒什麽地位尊卑,全圍坐一堆。
崔望落了座。
鄭菀也被容怡迎入了座,好巧不巧的,兩人正坐了對麵。四周都是熟麵孔,身份差一些的都在梨迦亭外,是以這數一數,亭上也不過十五六人。
崔望在座,恰似一座大山壓下來,原先活潑些的小娘子兒郎們個個大氣不敢喘一聲,氣氛一時遲滯了下來。
容沁幹脆一拍掌:
“不若……我們繼續?”
“國師大人恐怕還未頑過我們凡間的這些小玩意兒。”
容沁近來聽了許多宮中消息,知道這位國師恐怕是天上來的,想來想去,也就現在這個新鮮些。“最近上京流行一種頑法,叫‘擊鼓傳花’。鼓停花落,花落何人處,那人便要受在場人指使,做一件事兒,不拘什麽事兒,不傷天害理就成;問話也可,迴話必須真心,否則,需要接受懲罰。”
精致的七彩繡球正被旁邊的侍女捧在手裏,一小廝拿了鼓槌侍立一旁,顯然是兩人的到來中斷了遊戲。
“國師大人豈會頑這等小兒戲耍?”
“不不不,國師大人不若去演武場……”
懷王、晉王搖頭。
“不必,入鄉隨俗。”
誰也沒想,國師大人竟如此平易近人,容沁振作精神,一拍手示意下人開始。
“咚咚咚咚咚咚”的鼓點有節奏地敲起來,人人都閉上了眼睛。
鄭菀也跟著閉上了眼睛,閉眼前,她還往崔望處看了一眼,卻隻看到他微闔的雙目,睫毛長而翹,像一排齊齊的刷子。
崔望似有所感睜開眼來,鄭菀連忙閉上眼睛,眼皮微動,一副被人抓包了的羞澀樣,連臉頰都酡紅一片。
他又閉上了眼睛。
“停!”
鼓點停!
繡球花出人意料地落到了太子手裏,他方才不知在想什麽,竟想出了神,沒及時將繡球花傳出去。
容沁自也不好為難自己的堂兄,將來的一國之主,想了想,便讓他去中苑摘一朵花,送與座中心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