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成為男主退親未婚妻以後 作者:白日上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簪子是昨日老爺一大清早便送來的,鏍黛瞧著還沒甚珍貴,偏小娘子喜歡,生生把玩了一日,連睡覺都要握著。
“掉了。”
“可——”
“沒甚可是,”鄭菀打斷她,“莫要與我阿娘說,免得她擔心。”
“可這樣一來,小娘子您便沒束發的了。”
鄭菀笑笑,探手出去,雪色皚皚,窗外一枝紅梅如蠟染,她指著,“便簪這梅花罷。”
翠鳥兒忽地一拍翅膀,飛出窗外,不一會,便消失在了雲端。
鄭菀怔怔看著出了會神,卻聽腦後鏍黛一聲:
“小娘子,好了。”
銅鏡內,隱隱綽綽照出一道人影。
時間倉促,並未綰什麽複雜的高髻,隻以雲錦同色的絲絛在頭頂打了個巧結,其餘長發潑墨一般披在腦後。
耳飾珍珠鐺,眉點梅花鈿,長裙曳地,亭亭嫋嫋,再看不出方才的一絲狼狽。
“不錯。”
鄭菀讚了一聲。
大麾來時,還備了一份一模一樣的,鄭菀披上,雙手攏在袖籠裏,沿抄手遊廊出了淨房,便徑直向蘭澤苑去。
苑內已來了許許多多人,不拘男女,來來去去盡是些熟麵孔,隻是朝鄭菀投來的眼神,透著那麽絲古怪。
鄭菀上了廊,還未進門,便見一鵝黃裙裳的勳貴女郎悄悄兒從側間過來,瑤扇抵唇,聲音放得很低:
“菀娘莫去,太子……也在裏麵。”
上林宴是一歲一度百官同樂慶賀豐年之宴,更是適齡的兒郎和小娘子們相看之宴,男女同席,不拘禮數,自然有簪花贈情的傳統。
太子在裏麵,也不甚稀奇。
鄭菀認出來人。
這人是大長公主安慶之女容怡,也不知大長公主這般跋扈的性子是如何養女兒的,堂堂亭主卻生得怯懦柔弱,被區區一五品官家的女兒欺辱上頭,有一迴她看不過眼代她斥了對方,倒叫這人一直惦記著。
夢中這人,也是唯一一位敢在鄭家流放後,涼亭贈盞以酬故人的送行人。
她目光不由放柔:
“無妨。”
“莫、莫去,她們早商量好了要戲弄於你!”
眼看鄭菀還要往裏去,容怡急急道,一張臉憋得通紅。
勳貴與世家,從來是兩個圈子。
鄭家眼看落難,最後來通知她的,卻隻有這麽一位勳貴圈子裏八竿子打不著的貴女,鄭菀暗歎了口氣:
“亦無妨。”
她等的,便是這一刻。
餌料已下,戲已開鑼,崔望,你來,還是不來?
第5章 巧做戲
“鄭小娘子請。”
一進門,便是一座八扇黃花梨落地屏風格擋,繞過屏風,一位著荷色孺服的侍女迎了上來。
鄭菀脫下羽氅交入她手中,屋內設有火牆,東西南北四角還點著銅鏤壁爐,才走了這麽幾步,在外凍了一遭的手腳便都暖和起來。
“亭主,鄭小娘子,長公主與太子殿下他們都去了風波亭。”
“咦,風波亭竟開了?”
這風波亭位於蘭澤苑後院,毗鄰水榭石舫,九曲十八彎,四麵臨水,底下是久負盛名的驪泗湯,常年不冷不熱、不幹不燥,極是宜人。
可容怡分明記得,今日這風波亭連同水榭石舫悉數不開,隻接待一位貴客。
侍女垂首:“是,國師大人發了話,說既是百官同樂,實不必顧慮他。諸位大人們便都進去了。”
“哦,國師大人發了話?”
鄭菀轉過頭來,這時她已走到正屋後門,踏上了通往後苑的迴廊。
“是。”
“可還有旁的吩咐?”
“沒有。”
“菀娘,你——”眼看鄭菀還欲往前,容怡跺了跺腳,追了出去,期期艾艾地道,“國、國師大人忒嚇人,菀、菀娘你莫、莫去。”
“他在,我才更要去。”
鄭菀勾了勾嘴角,見容怡扭扭捏捏要跟來,“一會自找你母親去,莫要跟著我。”
容怡懨懨應了一聲。
兩人沿著迴廊走了不到一會,便看到了水榭石舫,風波亭一角在其後若隱若現。
此時際頭頂是大雪紛揚,底下是水榭閣台,驪泗湯流經之地,隻讓人覺溫暖如春,如行走於江南煙雨、綠柳楊堤之上。
小娘子、兒郎們穿著鮮亮的衣裳,穿梭於迴廊,曲水流觴,彈奏賦詩;石舫上,更有弦歌陣陣,舞樂紛紛。
“菀娘,你在想什麽?”
容怡小心翼翼地看向她。
鄭菀看著這四時之景:“我在想,這世道果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歲歲不同。不過——”
她突然笑了,“我鄭菀,不信命呢。”
活在書裏又如何?
不是主角兒又如何?
上蒼既肯降她一線生機,自不會將前路完全堵死。
若完全依書中所言,她該泡在一苑之隔的瀾珀湖裏,等著梁國公府家的紈絝來救,眾目睽睽,清白盡失,再一並失卻生孕之能才是。
可如今,她沒去瀾珀湖,反來了這驪泗湯,書中風波亭未開,如今也開了——可見蚍蜉雖小,亦有撼地之能。
容怡怔怔地看著她,忽而喃喃道了一句:
“菀、菀娘,你這般……真美。”
鄭菀卻不欲再說,抬腳上了水榭的台階:
“走罷。”
未上第二階,旁刺裏一道風,一梳著雙丫髻的侍女捧著果盤匆匆經過,上台階時未站穩便“啪嗒”摔了個實。
果盤沒拿住,果子咕嚕嚕來了個天女散花,滾了一地。
鄭菀反應不及,左腳直接踩上了一粒無花果,踉踉蹌蹌著要倒時,順手扶住了旁邊的欄杆,才碰便意識到,這欄杆給人做了手腳——
“啪”,斷了。
翠碧色雲錦紗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鄭菀往後仰時,欣慰地看到,事先安排在身邊的侍女已經一躍而起,準備救她了。
一陣熟悉的風過。
風裏帶著雪的涼意、帶著風的刺骨,以及若有似無的蘭草香氣——鄭菀還未反應過來,便已被人攔腰一把虛虛攬住,帶到了水榭對麵的石舫上。
在一片叫好聲裏,鄭菀怔怔地看著對方。
年輕郎君身披靛青袍,腰係鴟吻帶,麵目平平無奇,偏偏有一雙極其美麗的眼睛,——或者說,用美,還遠遠不夠。
那雙眼裏,藏著星辰萬裏、瀚海荒漠,藏著天山雪、雲中月,美得不似人間所有。
再看去,卻又什麽都沒有了。
隻餘一片波瀾不驚的死寂。
鄭菀迴神時,對方已經將她輕輕放在了地上:
“小娘子且小心些。”
崔望。
鄭菀視線在他腰間的絛帶、身上的長袍上轉過一圈,立時明白過來。
他因著那塊雞血石,對她起了疑惑和好奇,也才有了如今這般及時的相助之舉。
好奇好啊。
世間所有的情緣,都來源於好奇。
不過,她還需小心再小心,仙家手段萬端,雀鳥不過其一,她需得小心防範。
“多謝郎君,不知如何稱唿?”
鄭菀盈盈拜謝。
崔望垂目瞥了眼她泛紅的眼皮,以及睫毛下沾染著的一點淚珠兒,頷首略作示意:“不必言謝。”
說罷,便轉身告辭,徑直去了二樓艙房。
“這郎君好生無禮!”
容怡氣喘籲籲地穿過水榭,來到與之相對的石舫一樓時,隻看到鄭菀熱臉貼人冷臉的一幕。
鄭菀搖搖頭,頰生緋暈,麵現恍惚:“不,亭主說得不對,這位郎君縱俠行義、威武不凡,真真……”
了不得。
她未說下去,可流露出的小女兒情態卻讓旁邊經過之人都看呆了。
容怡心道不好。
那位郎君確實身手不凡,居然能帶著菀娘踏水淩空,飛到與水榭三丈之隔的石舫之上,可……可也不代表,菀娘便要看上他!
“掉了。”
“可——”
“沒甚可是,”鄭菀打斷她,“莫要與我阿娘說,免得她擔心。”
“可這樣一來,小娘子您便沒束發的了。”
鄭菀笑笑,探手出去,雪色皚皚,窗外一枝紅梅如蠟染,她指著,“便簪這梅花罷。”
翠鳥兒忽地一拍翅膀,飛出窗外,不一會,便消失在了雲端。
鄭菀怔怔看著出了會神,卻聽腦後鏍黛一聲:
“小娘子,好了。”
銅鏡內,隱隱綽綽照出一道人影。
時間倉促,並未綰什麽複雜的高髻,隻以雲錦同色的絲絛在頭頂打了個巧結,其餘長發潑墨一般披在腦後。
耳飾珍珠鐺,眉點梅花鈿,長裙曳地,亭亭嫋嫋,再看不出方才的一絲狼狽。
“不錯。”
鄭菀讚了一聲。
大麾來時,還備了一份一模一樣的,鄭菀披上,雙手攏在袖籠裏,沿抄手遊廊出了淨房,便徑直向蘭澤苑去。
苑內已來了許許多多人,不拘男女,來來去去盡是些熟麵孔,隻是朝鄭菀投來的眼神,透著那麽絲古怪。
鄭菀上了廊,還未進門,便見一鵝黃裙裳的勳貴女郎悄悄兒從側間過來,瑤扇抵唇,聲音放得很低:
“菀娘莫去,太子……也在裏麵。”
上林宴是一歲一度百官同樂慶賀豐年之宴,更是適齡的兒郎和小娘子們相看之宴,男女同席,不拘禮數,自然有簪花贈情的傳統。
太子在裏麵,也不甚稀奇。
鄭菀認出來人。
這人是大長公主安慶之女容怡,也不知大長公主這般跋扈的性子是如何養女兒的,堂堂亭主卻生得怯懦柔弱,被區區一五品官家的女兒欺辱上頭,有一迴她看不過眼代她斥了對方,倒叫這人一直惦記著。
夢中這人,也是唯一一位敢在鄭家流放後,涼亭贈盞以酬故人的送行人。
她目光不由放柔:
“無妨。”
“莫、莫去,她們早商量好了要戲弄於你!”
眼看鄭菀還要往裏去,容怡急急道,一張臉憋得通紅。
勳貴與世家,從來是兩個圈子。
鄭家眼看落難,最後來通知她的,卻隻有這麽一位勳貴圈子裏八竿子打不著的貴女,鄭菀暗歎了口氣:
“亦無妨。”
她等的,便是這一刻。
餌料已下,戲已開鑼,崔望,你來,還是不來?
第5章 巧做戲
“鄭小娘子請。”
一進門,便是一座八扇黃花梨落地屏風格擋,繞過屏風,一位著荷色孺服的侍女迎了上來。
鄭菀脫下羽氅交入她手中,屋內設有火牆,東西南北四角還點著銅鏤壁爐,才走了這麽幾步,在外凍了一遭的手腳便都暖和起來。
“亭主,鄭小娘子,長公主與太子殿下他們都去了風波亭。”
“咦,風波亭竟開了?”
這風波亭位於蘭澤苑後院,毗鄰水榭石舫,九曲十八彎,四麵臨水,底下是久負盛名的驪泗湯,常年不冷不熱、不幹不燥,極是宜人。
可容怡分明記得,今日這風波亭連同水榭石舫悉數不開,隻接待一位貴客。
侍女垂首:“是,國師大人發了話,說既是百官同樂,實不必顧慮他。諸位大人們便都進去了。”
“哦,國師大人發了話?”
鄭菀轉過頭來,這時她已走到正屋後門,踏上了通往後苑的迴廊。
“是。”
“可還有旁的吩咐?”
“沒有。”
“菀娘,你——”眼看鄭菀還欲往前,容怡跺了跺腳,追了出去,期期艾艾地道,“國、國師大人忒嚇人,菀、菀娘你莫、莫去。”
“他在,我才更要去。”
鄭菀勾了勾嘴角,見容怡扭扭捏捏要跟來,“一會自找你母親去,莫要跟著我。”
容怡懨懨應了一聲。
兩人沿著迴廊走了不到一會,便看到了水榭石舫,風波亭一角在其後若隱若現。
此時際頭頂是大雪紛揚,底下是水榭閣台,驪泗湯流經之地,隻讓人覺溫暖如春,如行走於江南煙雨、綠柳楊堤之上。
小娘子、兒郎們穿著鮮亮的衣裳,穿梭於迴廊,曲水流觴,彈奏賦詩;石舫上,更有弦歌陣陣,舞樂紛紛。
“菀娘,你在想什麽?”
容怡小心翼翼地看向她。
鄭菀看著這四時之景:“我在想,這世道果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歲歲不同。不過——”
她突然笑了,“我鄭菀,不信命呢。”
活在書裏又如何?
不是主角兒又如何?
上蒼既肯降她一線生機,自不會將前路完全堵死。
若完全依書中所言,她該泡在一苑之隔的瀾珀湖裏,等著梁國公府家的紈絝來救,眾目睽睽,清白盡失,再一並失卻生孕之能才是。
可如今,她沒去瀾珀湖,反來了這驪泗湯,書中風波亭未開,如今也開了——可見蚍蜉雖小,亦有撼地之能。
容怡怔怔地看著她,忽而喃喃道了一句:
“菀、菀娘,你這般……真美。”
鄭菀卻不欲再說,抬腳上了水榭的台階:
“走罷。”
未上第二階,旁刺裏一道風,一梳著雙丫髻的侍女捧著果盤匆匆經過,上台階時未站穩便“啪嗒”摔了個實。
果盤沒拿住,果子咕嚕嚕來了個天女散花,滾了一地。
鄭菀反應不及,左腳直接踩上了一粒無花果,踉踉蹌蹌著要倒時,順手扶住了旁邊的欄杆,才碰便意識到,這欄杆給人做了手腳——
“啪”,斷了。
翠碧色雲錦紗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鄭菀往後仰時,欣慰地看到,事先安排在身邊的侍女已經一躍而起,準備救她了。
一陣熟悉的風過。
風裏帶著雪的涼意、帶著風的刺骨,以及若有似無的蘭草香氣——鄭菀還未反應過來,便已被人攔腰一把虛虛攬住,帶到了水榭對麵的石舫上。
在一片叫好聲裏,鄭菀怔怔地看著對方。
年輕郎君身披靛青袍,腰係鴟吻帶,麵目平平無奇,偏偏有一雙極其美麗的眼睛,——或者說,用美,還遠遠不夠。
那雙眼裏,藏著星辰萬裏、瀚海荒漠,藏著天山雪、雲中月,美得不似人間所有。
再看去,卻又什麽都沒有了。
隻餘一片波瀾不驚的死寂。
鄭菀迴神時,對方已經將她輕輕放在了地上:
“小娘子且小心些。”
崔望。
鄭菀視線在他腰間的絛帶、身上的長袍上轉過一圈,立時明白過來。
他因著那塊雞血石,對她起了疑惑和好奇,也才有了如今這般及時的相助之舉。
好奇好啊。
世間所有的情緣,都來源於好奇。
不過,她還需小心再小心,仙家手段萬端,雀鳥不過其一,她需得小心防範。
“多謝郎君,不知如何稱唿?”
鄭菀盈盈拜謝。
崔望垂目瞥了眼她泛紅的眼皮,以及睫毛下沾染著的一點淚珠兒,頷首略作示意:“不必言謝。”
說罷,便轉身告辭,徑直去了二樓艙房。
“這郎君好生無禮!”
容怡氣喘籲籲地穿過水榭,來到與之相對的石舫一樓時,隻看到鄭菀熱臉貼人冷臉的一幕。
鄭菀搖搖頭,頰生緋暈,麵現恍惚:“不,亭主說得不對,這位郎君縱俠行義、威武不凡,真真……”
了不得。
她未說下去,可流露出的小女兒情態卻讓旁邊經過之人都看呆了。
容怡心道不好。
那位郎君確實身手不凡,居然能帶著菀娘踏水淩空,飛到與水榭三丈之隔的石舫之上,可……可也不代表,菀娘便要看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