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宇離開外城後,外城進入一級戰備。
(內城)
昊宇剛迴到內城,就看到了風氏的護衛們在府邸內集結,而領導這些的就是自己的父親。雖然老將軍已經退出政壇有些年頭了,但看到這個不成器的小子,隻能重新出山了。昊宇衝進風氏的府邸,迎麵撞上了風老將軍的戰馬。馬受驚,提高前蹄將昊宇踢倒在地。
昊宇也不站起來,索性跪在地上,擋住了這些人的去路。昊宇不敢抬頭,他怕看到自己父親。老將軍已年近古稀,身體雖還硬朗,但頭髮已經花白了。風一吹,好像一片蘆花在盪。老將軍騎在馬上,背有些躬,他是個老人了。
“你讓開。”老將軍的聲音不大,但有著不容抗拒的力量。昊宇沒有動,頭沉得更低了。“這就是你的反抗?沒有一場鬥爭是在乞求中完成的。有兩條路。要麽站起來,堂堂正正地阻止我們;要麽立刻讓開,在府邸內好好待著。”
昊宇仍舊跪著,手抓著衣角發皺。他知道自己的聲音像蚊子哼哼,但他還是要說:“不要再殺人了,不要再犯錯了。為什麽一定要用別人的血為自己鋪路?為什麽不能放棄權利?”他的聲音帶著哭腔,他覺得自己要哭出來了。
“哎。”老將軍嘆了口氣:“昊宇,如果我們不強勢地掌控神族,我們的親人就會過著外城民眾的日子,甚至是魔族俘虜的日子。這,是強者的世道。”昊宇抬了下頭,他第一次覺得這麽的痛苦,這麽的絕望。這,是強者的世道。強者,強者。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讓開的,也不知道自己怎麽翻身上馬去外城的。隻知道耳旁那個強有力的聲音一直在迴放父親的最後那段話,無數遍的,循環式的。
弱者呢?活該去死嗎?他們不曾傷害任何人,不曾做錯任何事。這就是好人的好報嗎?
一聲令下,四處皆是靈光,血海吞噬了一切。他揮劍,白光所到之處,皆為灰燼。銀白色的戰衣上染上了血,他拚力在包圍中殺出一條條血路。他將劍舉起、落下,隻剩下機械的重複。他,看見了自己身上的血,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昊宇不明白,這是什麽世道啊。他,隻是覺得眼前一黑,後麵的就不知道了。
因為昊宇的“通風報信”,外城沒有被拿下。長老會卻在此時通過決議,收迴了風氏的一切政權。風老將軍因為私自帶兵出征,要對這件事負全部責任,押入大牢,終身□□。
昊宇再清醒的時候,正好是長老會派人來收押他父親的時候。他站在窗邊,看著那個身影小下去。這一切,就好像小時候,父親離家去辦事一樣。可他知道,這次,父親不會迴來了。風氏的府邸很快被查封,曾經的輝煌好似曇花一現,如今沒有了往日痕跡。周圍的一切,熟悉著,陌生著。
昊宇終於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模糊了視線。他不知道自己都幹了什麽,自己才是害了所有親人的惡人。可是,明明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為什麽會來到錯誤的地方?他支撐著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卻直接滑到了地上。他不想起來,這樣總有一種家人會來扶自己的錯覺。他很想去找先知者,如果真的有的話,去問一問:什麽是正?什麽是邪?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他聽見有人大笑著,他看見周圍的景物飛速變換著,他被兩個侍衛架著。他聽到有個侍衛說:“風昊宇笑什麽,他一定是瘋了。一個瘋子,跑那麽快。”瘋了,原來是瘋了呀。
(外城)
這條路,一定是對的嗎?
玹憶站在小時候常來的閣樓上,望著樓下來來往往的人。外城已經熱鬧起來了,比原來的安靜更讓人心安。風氏的消息傳的很快,外城的百姓都在抹殺掉風氏的痕跡,看來恨他們的人不少。但是,玹憶還是無法理解自己在聽到昊宇的消息之後的冷靜和果斷,她讓外城進入了一級戰備。不管自己是有心,還是無意,都利用了昊宇,利用了一個完全沒有參與任何陰謀的人,利用了一心在幫自己的哥哥。如果說自己選擇要保護一部分人,就要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為代價,這條路,一定是對的嗎?退一萬步說,隻要路是對的,就真的不怕遙遠嗎?
顧燁這時在屋子裏躺著,這段時間在神族的是是非非,他都已經不能像之前聽故事一樣的置身事外,他已經走進了故事中經歷著這些事。他本著想揭開案件的真相一點點的調查,事件的原委也一點點浮出水麵。但現在,他真的想問真相有這麽重要嗎?知道了真相,神族政壇大亂,風氏傾頹,巫鹹瘋癲,沒有一個人開心,沒有一個人好過。曾經堅信的,現在懷疑了;曾經熱愛的,現在害怕了。對於一個偵探來說,真相是個什麽東西;而對於一個人來說,真相又是個什麽東西。
思琰很少思索復仇這件事的對錯,因為他所處的環境,任何質疑自己思想的事都很危險。但偶爾放開自己的立場,以絕對視角來看這一切,就會覺得自己的思想在宏大的三界文明中很淺薄。不過這種感覺也隻是一瞬間的,畢竟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視角、自己立場下的,在自己的感情和理性的控製下做出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決定。這世上,本沒有什麽對錯,隻是立場不同,視角不同。他站在極寒之地,看著外城的邊界。月光撒下來,柔和地撫摸著世界。
每個人都在思考,思考自己的路。
☆、外城獨立,復仇終結
第十二章
神族的政壇總有一種奇特的能力,無論經歷了什麽動盪,無論哪個家族升起或倒下,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到舊製度上,不管誰在台上。確實,一般來說,奴隸翻身,是不會輕易改變奴隸主的稱號的。不過,這次的恢復僅限內城,外城絲毫沒有受到這種影響。內城和外城的差異很大,這樣下去分裂是遲早的事。
此時,外城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獨立的最後準備。思想準備已經早就開始了,可以承認做得不錯;武力準備也差不多了,對付內城已經沒有問題了。玹憶此刻隻擔心魔族這時候過來插一腳,她也知道思琰對魔君的計劃,現在倒是可以用來牽製魔族。這樣一來,思琰的復仇計劃就可以和外城獨立同時完成,確實是不錯的方法。所以,玹憶打算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就去找思琰商量。
顧燁這段時間和雷晨的關係混得很好,可能因為雷晨對人族的文化很是癡迷,溝通起來沒什麽障礙。顧燁和雷晨竟然成為了酒肆裏的常客。而顧燁又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嘻嘻哈哈的模樣,他和酒肆裏小貓的關係也不錯,隻是貓跟他關係不好就是了。
(魔族)
思琰少見的沒有下棋,也沒有對著棋盤發呆。他站在院子裏,看著院子裏的一棵大樹。這棵樹從他出生就在這,二十五個春夏秋冬,就這樣立在這。思琰以為母親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她死在了極寒之地;他也以為和自己一樣的俘虜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他們從不理解自己的行為;他還以為那些在大戰中死去的人墳墓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外城那裏已經化成了山丘。他也清楚,現在隻剩一步了,魔君。他有點不明白自己的傷感和迷茫因何而生,但就是莫名的彷徨。
</br>
(內城)
昊宇剛迴到內城,就看到了風氏的護衛們在府邸內集結,而領導這些的就是自己的父親。雖然老將軍已經退出政壇有些年頭了,但看到這個不成器的小子,隻能重新出山了。昊宇衝進風氏的府邸,迎麵撞上了風老將軍的戰馬。馬受驚,提高前蹄將昊宇踢倒在地。
昊宇也不站起來,索性跪在地上,擋住了這些人的去路。昊宇不敢抬頭,他怕看到自己父親。老將軍已年近古稀,身體雖還硬朗,但頭髮已經花白了。風一吹,好像一片蘆花在盪。老將軍騎在馬上,背有些躬,他是個老人了。
“你讓開。”老將軍的聲音不大,但有著不容抗拒的力量。昊宇沒有動,頭沉得更低了。“這就是你的反抗?沒有一場鬥爭是在乞求中完成的。有兩條路。要麽站起來,堂堂正正地阻止我們;要麽立刻讓開,在府邸內好好待著。”
昊宇仍舊跪著,手抓著衣角發皺。他知道自己的聲音像蚊子哼哼,但他還是要說:“不要再殺人了,不要再犯錯了。為什麽一定要用別人的血為自己鋪路?為什麽不能放棄權利?”他的聲音帶著哭腔,他覺得自己要哭出來了。
“哎。”老將軍嘆了口氣:“昊宇,如果我們不強勢地掌控神族,我們的親人就會過著外城民眾的日子,甚至是魔族俘虜的日子。這,是強者的世道。”昊宇抬了下頭,他第一次覺得這麽的痛苦,這麽的絕望。這,是強者的世道。強者,強者。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讓開的,也不知道自己怎麽翻身上馬去外城的。隻知道耳旁那個強有力的聲音一直在迴放父親的最後那段話,無數遍的,循環式的。
弱者呢?活該去死嗎?他們不曾傷害任何人,不曾做錯任何事。這就是好人的好報嗎?
一聲令下,四處皆是靈光,血海吞噬了一切。他揮劍,白光所到之處,皆為灰燼。銀白色的戰衣上染上了血,他拚力在包圍中殺出一條條血路。他將劍舉起、落下,隻剩下機械的重複。他,看見了自己身上的血,不知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昊宇不明白,這是什麽世道啊。他,隻是覺得眼前一黑,後麵的就不知道了。
因為昊宇的“通風報信”,外城沒有被拿下。長老會卻在此時通過決議,收迴了風氏的一切政權。風老將軍因為私自帶兵出征,要對這件事負全部責任,押入大牢,終身□□。
昊宇再清醒的時候,正好是長老會派人來收押他父親的時候。他站在窗邊,看著那個身影小下去。這一切,就好像小時候,父親離家去辦事一樣。可他知道,這次,父親不會迴來了。風氏的府邸很快被查封,曾經的輝煌好似曇花一現,如今沒有了往日痕跡。周圍的一切,熟悉著,陌生著。
昊宇終於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模糊了視線。他不知道自己都幹了什麽,自己才是害了所有親人的惡人。可是,明明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為什麽會來到錯誤的地方?他支撐著找了一把椅子坐下,卻直接滑到了地上。他不想起來,這樣總有一種家人會來扶自己的錯覺。他很想去找先知者,如果真的有的話,去問一問:什麽是正?什麽是邪?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他聽見有人大笑著,他看見周圍的景物飛速變換著,他被兩個侍衛架著。他聽到有個侍衛說:“風昊宇笑什麽,他一定是瘋了。一個瘋子,跑那麽快。”瘋了,原來是瘋了呀。
(外城)
這條路,一定是對的嗎?
玹憶站在小時候常來的閣樓上,望著樓下來來往往的人。外城已經熱鬧起來了,比原來的安靜更讓人心安。風氏的消息傳的很快,外城的百姓都在抹殺掉風氏的痕跡,看來恨他們的人不少。但是,玹憶還是無法理解自己在聽到昊宇的消息之後的冷靜和果斷,她讓外城進入了一級戰備。不管自己是有心,還是無意,都利用了昊宇,利用了一個完全沒有參與任何陰謀的人,利用了一心在幫自己的哥哥。如果說自己選擇要保護一部分人,就要以犧牲另一部分人為代價,這條路,一定是對的嗎?退一萬步說,隻要路是對的,就真的不怕遙遠嗎?
顧燁這時在屋子裏躺著,這段時間在神族的是是非非,他都已經不能像之前聽故事一樣的置身事外,他已經走進了故事中經歷著這些事。他本著想揭開案件的真相一點點的調查,事件的原委也一點點浮出水麵。但現在,他真的想問真相有這麽重要嗎?知道了真相,神族政壇大亂,風氏傾頹,巫鹹瘋癲,沒有一個人開心,沒有一個人好過。曾經堅信的,現在懷疑了;曾經熱愛的,現在害怕了。對於一個偵探來說,真相是個什麽東西;而對於一個人來說,真相又是個什麽東西。
思琰很少思索復仇這件事的對錯,因為他所處的環境,任何質疑自己思想的事都很危險。但偶爾放開自己的立場,以絕對視角來看這一切,就會覺得自己的思想在宏大的三界文明中很淺薄。不過這種感覺也隻是一瞬間的,畢竟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視角、自己立場下的,在自己的感情和理性的控製下做出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決定。這世上,本沒有什麽對錯,隻是立場不同,視角不同。他站在極寒之地,看著外城的邊界。月光撒下來,柔和地撫摸著世界。
每個人都在思考,思考自己的路。
☆、外城獨立,復仇終結
第十二章
神族的政壇總有一種奇特的能力,無論經歷了什麽動盪,無論哪個家族升起或倒下,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到舊製度上,不管誰在台上。確實,一般來說,奴隸翻身,是不會輕易改變奴隸主的稱號的。不過,這次的恢復僅限內城,外城絲毫沒有受到這種影響。內城和外城的差異很大,這樣下去分裂是遲早的事。
此時,外城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獨立的最後準備。思想準備已經早就開始了,可以承認做得不錯;武力準備也差不多了,對付內城已經沒有問題了。玹憶此刻隻擔心魔族這時候過來插一腳,她也知道思琰對魔君的計劃,現在倒是可以用來牽製魔族。這樣一來,思琰的復仇計劃就可以和外城獨立同時完成,確實是不錯的方法。所以,玹憶打算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就去找思琰商量。
顧燁這段時間和雷晨的關係混得很好,可能因為雷晨對人族的文化很是癡迷,溝通起來沒什麽障礙。顧燁和雷晨竟然成為了酒肆裏的常客。而顧燁又恢復了一如既往的嘻嘻哈哈的模樣,他和酒肆裏小貓的關係也不錯,隻是貓跟他關係不好就是了。
(魔族)
思琰少見的沒有下棋,也沒有對著棋盤發呆。他站在院子裏,看著院子裏的一棵大樹。這棵樹從他出生就在這,二十五個春夏秋冬,就這樣立在這。思琰以為母親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她死在了極寒之地;他也以為和自己一樣的俘虜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他們從不理解自己的行為;他還以為那些在大戰中死去的人墳墓會陪自己到最後,結果外城那裏已經化成了山丘。他也清楚,現在隻剩一步了,魔君。他有點不明白自己的傷感和迷茫因何而生,但就是莫名的彷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