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將府千金不佛係(穿書) 作者:駢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1章
江茗前腳剛踏進自己小院,就聽見院子一角熱鬧非凡。雜役的聲音和丫鬟的聲音混在一起,笑聲、叫聲、嬉鬧聲此起彼伏。雖已經壓著聲響了,卻仍掩不住那股喜氣騰騰,甚至都沒人發現主子已經迴來了。
憐鶯聽了這聲響,臉色有些緊張,忙著就要去那頭招唿。江茗擺了擺手,自己放輕腳步,朝著那處走去。
“大大大大!哎喲——”
下人們都圍在一張石桌邊上,樹上掛了盞燈籠,橙紅色的光將周圍照的暖洋洋的。有人抄著手,有人按著桌沿兒,中間有個小廝搖晃著手裏的木頭杯子,“哢噠”一聲落在桌麵上。然後麵露笑意的環顧一周,嘴裏說著:“開了啊。”
這時他猛然看見站在幾人身後的江茗,嚇得臉都青了,也顧不得說些什麽,忙著就要收東西。
江茗捧著暖爐,笑道:“別急,我也押個,就押個豹子吧。飛浮,去我屋裏拿二十兩碎銀子。”
飛浮得了話,連忙去了。一眾下人互看了一眼,其中有個丫鬟連忙站出來解釋:“小姐,我們這是……”
江茗擺了擺手:“過年,玩玩又怎麽了?合著別人過年,咱們就得在院子裏掃地不成?”
一眾下人聽了江茗這話,這才又放心大膽的玩了起來。
若說一開始這院子裏還有下人對江茗冷眼旁觀,亦或是被人蠱惑,自打惜雋那事兒之後,一個個也都皮老實了起來。
加上江茗自己事兒也少,對下人不差,那些老實勤快少搬弄是非的,在江茗這兒反而得了不少的賞錢。這才沒多久,這園子裏的下人倒過成了整個江府最滋潤的那一批。
江茗跟著下人們玩了一會兒,借著名頭賞了下人些銀子,這處紅火鬧騰,倒是比江衡那頭的年夜飯有意思多了。所以說人呐,還是得自己找樂子。權勢有了、銀子也不少,卻非得活的硬邦邦的,多沒勁兒。
“咚——”的一聲,皇宮中傳來了一聲恢弘鼓聲。此刻正是三更天,大胤一年一次的禁中除夜開始了。
院子裏原本還興高采烈的下人們聽了這鼓聲,俱都抬起頭:“除夜開始了?”
“去年宛小姐讓我去理衣服,我都沒來得及看,今年斷斷不能缺了。”
“去年前年我都看了。從角門繞出去的,今年……”說話的小廝偷摸摸看了江茗一眼,後半句話就沒說出口。
憐鶯見江茗不解,在旁解釋道:“小姐初迴華京,自然是不知道的。這每年初一,三更天時,便會有教坊司的藝人打扮成神鬼,由皇宮裏出來,繞著華京四十八坊轉一圈,意為驅鬼。尋常百姓家平日難得見到宮內的雜耍,所以年年都等到這個時候,便從家裏出去湊熱鬧。”
江茗恍然大悟,這同臨安府的驅鬼十分相像。
臨安府是初一早上開門,門口便會有各式民間藝人裝扮成鬼的模樣,街坊出錢讓他們離開,就等於是真正的惡鬼拿了銀兩走了,保得一年家中無邪祟、平平安安。
這在臨安叫“打野嗬”。如今到了華京,皇家自然參與到這當中來,一方麵給百姓尋個熱鬧,一方麵代表天子與民同樂。
見院子裏的下人此刻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江茗自然也不想剝了他們這大年初一的快樂,便點了點頭:“都去看看吧。”
一群下人喜出望外,生怕江茗反悔似的,全都一溜煙兒似的奔向小角門。
江茗看向還老實呆在自己身邊的憐鶯:“你也不用在這兒跟著我伺候了,我也沒見過,咱們一起出去瞧瞧。”
待到了角門,江茗又跟著下人一起繞到了街巷口子去。她聽著遠處敲鑼打鼓,那一條大隊浩浩蕩蕩的湧來,隊伍周圍圍了不少平民,俱都喜氣洋洋,指著那隊伍不知說些什麽。
除夜隊伍花枝招展,看那樣子是早已經準備好了的,皇宮裏的教坊司又不是普通民間雜耍,倒有些美哉妙哉的意味。
前方四人是皇城司的班直,穿著正統兵服,洗的筆挺,昂首挺胸的在前方開道。身後跟著八人,手中提著統一顏色的大紅燈籠,將周圍的景象映的分明。
再往後是輛人拉的大車,上麵有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下麵拉車的俱是些小鬼裝扮,臉上塗的五顏六色,神態哀苦。他們拉著的大車正中是個高台,上麵站著個伶工裝扮的鍾馗,穿著一身魁梧銀甲,氣勢洶洶。
這車下方也有小燈籠若幹,後麵還有,一路燈火璀璨,將這夜裏的華京城照的如同白晝,不知要費上多少油火。
大車過去,下麵是黑白無常二鬼使,手中拿著大幡,每隔幾步就舞的虎虎生風,姿勢動作煞是好看。過了個人群,下麵唿唿叫好。
黑白無常過後,便是掌管天幹地支的六丁六甲十二神。他們一半臉上塗得粉白,一半塗得黢黑,俱都身著金甲玄袍,身上掛著碧色絲帶,隨著每一步的行進,那絲帶飛起,好似真的天神一般。
有孩童從人群裏擠了出來,衝到那甲子神祗前麵,捧著兩粒糖笑個不停。那神祗伶工見狀,衝孩童做了個鬼臉,伸手抓過糖,手裏一抖,兩顆糖變成一把,又塞迴了孩童的懷裏。
人群中響起了叫好聲,他家孩童也紛紛衝了上去,將那甲子神祗擠在中間,遞上手裏的糖。甲子神祗麵露愁容,耍了個花槍,人轉眼就不見了蹤影,留著一地的孩童懵在當場,不知發生了什麽。
十二神祗過後,又是一輛大車,上麵站著憨態可掬的土地爺,衝著下麵人群不停拱手行禮。
這隊伍從皇宮而出,一路帶了無數的百姓向前走,他們這方便要從東華門出去,轉到龍池灣,也就是所謂的“埋祟”而散。
眼見著跟著的人越來越多,這支隊伍也快走到了江茗他們附近。
土地爺身後是四列五排的天兵,神態威嚴,腳下踩著鐵片打的鞋子,走起路來響起整齊的聲響,好似千軍萬馬路過似的。
再往後,便又來了個高台,那台子上站了個判官。內衫暗紅,外麵套了素白色的外衫,越到手腕、腳腕處顏色便漸漸加深,最後成了灰藍色。腰間是暗色的幾股棉繩搓成,對襟在此一收,整個人便顯得身姿挺拔。
頭上用湖藍綢緞隨意紮了起來,兩鬢散下些許發絲,顯得人俊逸出塵。可若想知道這臉長成什麽模樣,又實在不可。隻因他那臉上又有塊白色透紗,從額頭中間開始,一直遮住了眼睛,露了些鼻子在外麵,卻已然能知道那山脊高挺。
他手裏拿了支金屬管的毛筆,筆尖膨大,白色的毫毛頂端有一星紅色。和前麵的伶工不同,他站在這台子上倒顯得閑散,沒什麽花樣擺出來,實在是這隊伍中一個特別的存在。
但這判官下麵跟著人也實在不少,別人靠那儺戲來吸引人,他靠的卻是這半露不露的臉。大胤民風開放,一群女子跟在後麵笑嘻嘻的,互相說著些什麽。
判官後麵跟的是個惡鬼,為何單獨拎出來說?隻因這惡鬼和前麵拉車的那些小鬼有些不同,身材更為魁梧不說,走起路來還頗有架勢,好似根本不俱前方的神兵鬼將一般,還動不動就朝周圍的人齜牙咧嘴,嚇哭了好幾個孩童。看他那神情,還美滋滋的十分得意。
前頭的判官聽著響,迴頭看了那惡鬼一眼,從一旁抽了個小擺設物件,轉手扔在那惡鬼腦袋上。
惡鬼猛地被一打,有點發懵,轉頭仰視判官。因著判官蒙著眼睛,誰也不知道他此刻的眼神,卻都看見那惡鬼安生了許多,乖乖的跟在隊伍後麵前進。
眾人以為這是什麽判官降鬼環節,跟著叫起好來。那判官倒也沒理他人,繼續杵在自己的台子上。
但不說這判官,江茗總覺得這惡鬼似是在哪兒見過。
邊上搖搖晃晃,從隊伍裏走出一個帶著麵具的符官,沿路發了些木製的麵具,眾人戴上,符官便在一旁裝出驅鬼的模樣,將路旁的眾人更加帶進了這場雜戲當中。
江茗接了個麵具過來,戴在臉上也跟著玩。
眼看著這高台就要過了巷口,那判官突然轉過頭來往下看了一眼。
“哎!你們看,那判官看過來了!莫不是咱們這裏有誰到時候了,要被這判官勾了生死簿?”江茗身旁有個人說道。
“大過年的別胡說!”有人嗬斥道。
還有女子在旁咯咯笑個不同:“這麽俊的判官,不勾命也給他。”
也是真被他們說著了,那判官突然從高台上縱身躍了下來,往前走了兩步,站在江茗麵前,引得周圍的女子一陣驚唿。
飛浮在一旁瞪著眼睛,要看這判官究竟要對自家小姐做些什麽。
判官像模像樣的拿出一本冊子,一手判官筆在上圈了一下。再抬頭看江茗的時候,嘴角勾起,把那“生死簿”往飛浮手裏一塞:“送你了。”
“啊?”飛浮還沒反應過來,那判官抓著江茗的手,轉身就鑽進的人潮當中。
“喂!”見那判官跑了,那惡鬼大喊一聲,也跟著衝了出去。
鑼鼓聲陣陣,路人一派喜氣洋洋,十二神皆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哄得路人陣陣發笑;灶神爺身後跟了一群供香的,一路跟著拜;符官手裏拎著各色果子,見人就給;翻跟頭的、耍雜耍的、帶著彩繪麵具做儺戲的,將街道填充的緊湊,轉眼就沒了兩人的蹤影。
憐鶯在旁見了,一臉驚慌:“這……這怎麽辦?小姐被判官擄了去了!”
飛浮正瞪著眼睛在人群裏找,聽了這話,條件反射的迴道:“哪裏有,小姐明明是迴去睡覺了,你看錯了,那不是小姐。”不管怎樣,周圍這麽多人看著,先要維護小姐的名聲。
憐鶯看著一本正經說瞎話的飛浮,問道:“那人你認識?小姐認識?”
飛浮沉默片刻:“不認識,沒見過,小姐就是累了,迴去休息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男主又發瘋了,仗著臉好為所欲為。
這個禁中除夜的習俗,其實也是曆史上實名存在的,出自《夢梁錄》。
第72章
飛浮不是眼瞎,自然看出來那遮了半張臉的判官是誰。但是周圍的人並未看出來,否則還能跟在他後麵笑鬧?早就一哄而散了。
那判官隔著江茗的衣袖握著她的手腕,兩人穿過人海,轉進了條小巷,這才稍歇。
小巷裏僻靜,外麵的光亮照進來一些,便驅趕了濃烈的黑夜。
遠處是除夕夜裏開始,一直到初一早晨才散場的市集。一年一度的市集,華京大開城禁,允許外麵的商人加入這場“盛宴”。還有些藩國商人,也都趕著這日來京中售賣商品。平日裏看的見的,看不見的貨物俱都被擺在了台麵上,供人采買。
雖然大部分人都被禁中除夜吸引了目光,但華京裏仍有些人是看疲了的,又想趕這新年的彩頭,便在市集裏轉轉,尋些新鮮玩意兒。
但熱鬧是外麵的,和這處小巷無關。
判官這時鬆了手,從袖袋中拿住一個精致小盒,送到江茗麵前,示意她接過去。江茗看了一眼那小木盒,上麵的紋路她如何不識,正是太和樓的手筆。
江茗接過木盒,也不急著打開,而是抬頭看向眼前的判官,說道:“跑了一路,眼罩還不摘了?”大抵是因為看不見其他的五官,反而顯得那唇角愈發好看了。
那唇角微微勾起,這動作江茗實在是太熟了,若不是認出眼前這人,她也不會隨意跟著人在京中亂跑。
判官撩起眼罩,一雙妙目展露出來,像是引了這黑夜中的無數星光,精彩紛繁的儺戲都比不上其萬一。即便是看慣了他原本的那雙眼睛,江茗還是被這幅樣子震撼了須臾。
殷楚笑道:“你眼神倒好。”
江茗顛了顛手裏的盒子,眉頭一揚,心裏想著:你以為我是電視劇上那些眼瞎的?戴個口罩就看不出來你是哪個了?
不過有一點,她倒是不解,便問道:“世子怎麽在這儺戲當中?”
殷楚神情凝滯了一瞬,但下一刻又恢複了常態,他迴道:“皇上有令,讓我跟著走一趟,算是替皇家出麵驅鬼。”
江茗心裏冷笑,說是替皇家出麵驅鬼,其實不就是趁機在重臣麵前落了殷楚的麵子——一個堂堂世子,竟然要和儺戲藝人混在一起,供人玩笑。
不過這殷楚也是無狀,靖文帝都下了命,他竟然一半就跑了,也不虧他被人點評任意妄為。
可跑了歸跑了,江茗還是覺得他過得辛苦,便誇了他一句:“你在上麵看著也好看。”
“真的?你有仔細看?”殷楚解下眼上蓋著的布子,隨口問道。
江茗笑著迴道:“真的,後麵可是跟了一眾女子呢。”
她哪兒來的仔細看,對她來說,這真是還不如那甲子神祗變戲法好看,甚至不如後麵那隻惡鬼兇神惡煞的有意思。不過若是那群女子知道這是昭南王世子,怕是又要嚇得花容失色。
殷楚衝她點了下頭,說道:“給你的,喬靳說那些傷藥是你提的,算作迴禮。”
江茗看著手裏那盒子,有口難言。這昭南王世子什麽意思?拿著自己的銀子來迴禮自己?
殷楚那頭又說:“我前兩天看了一眼,你還排著號子。”他看著江茗那欲言又止的臉色,補充了一句:“銀子我是給了喬靳的,既然是送禮,斷不能拿了別人的來送。”
這點倒是出乎江茗的意料,她前幾日聽喬靳提了那麽一嘴,說是昭南王世子來太和樓定了套首飾。當日喬靳像是有話難開口,江茗還以為是因為殷楚沒交銀子。但她覺得他原本就是太和樓的靠山,拿套東西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並沒有放在心上。
誰知道,今日這套首飾竟然到了自己手裏,還白賺了殷楚的銀子。
既然這樣——豈有不收之理?
“多謝了。”江茗笑道:“隻是我沒什麽可以迴敬世子的。”
“用了你那丫鬟兩罐藥膏,罷了。”殷楚說道。
江茗見他取下帶子的時候,掛蹭到頭上束發發帶,發辮有些淩亂,歪歪扭扭的似乎要掉下來了,便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轉過身來。
殷楚不解,但還是按著辦了。
江茗前腳剛踏進自己小院,就聽見院子一角熱鬧非凡。雜役的聲音和丫鬟的聲音混在一起,笑聲、叫聲、嬉鬧聲此起彼伏。雖已經壓著聲響了,卻仍掩不住那股喜氣騰騰,甚至都沒人發現主子已經迴來了。
憐鶯聽了這聲響,臉色有些緊張,忙著就要去那頭招唿。江茗擺了擺手,自己放輕腳步,朝著那處走去。
“大大大大!哎喲——”
下人們都圍在一張石桌邊上,樹上掛了盞燈籠,橙紅色的光將周圍照的暖洋洋的。有人抄著手,有人按著桌沿兒,中間有個小廝搖晃著手裏的木頭杯子,“哢噠”一聲落在桌麵上。然後麵露笑意的環顧一周,嘴裏說著:“開了啊。”
這時他猛然看見站在幾人身後的江茗,嚇得臉都青了,也顧不得說些什麽,忙著就要收東西。
江茗捧著暖爐,笑道:“別急,我也押個,就押個豹子吧。飛浮,去我屋裏拿二十兩碎銀子。”
飛浮得了話,連忙去了。一眾下人互看了一眼,其中有個丫鬟連忙站出來解釋:“小姐,我們這是……”
江茗擺了擺手:“過年,玩玩又怎麽了?合著別人過年,咱們就得在院子裏掃地不成?”
一眾下人聽了江茗這話,這才又放心大膽的玩了起來。
若說一開始這院子裏還有下人對江茗冷眼旁觀,亦或是被人蠱惑,自打惜雋那事兒之後,一個個也都皮老實了起來。
加上江茗自己事兒也少,對下人不差,那些老實勤快少搬弄是非的,在江茗這兒反而得了不少的賞錢。這才沒多久,這園子裏的下人倒過成了整個江府最滋潤的那一批。
江茗跟著下人們玩了一會兒,借著名頭賞了下人些銀子,這處紅火鬧騰,倒是比江衡那頭的年夜飯有意思多了。所以說人呐,還是得自己找樂子。權勢有了、銀子也不少,卻非得活的硬邦邦的,多沒勁兒。
“咚——”的一聲,皇宮中傳來了一聲恢弘鼓聲。此刻正是三更天,大胤一年一次的禁中除夜開始了。
院子裏原本還興高采烈的下人們聽了這鼓聲,俱都抬起頭:“除夜開始了?”
“去年宛小姐讓我去理衣服,我都沒來得及看,今年斷斷不能缺了。”
“去年前年我都看了。從角門繞出去的,今年……”說話的小廝偷摸摸看了江茗一眼,後半句話就沒說出口。
憐鶯見江茗不解,在旁解釋道:“小姐初迴華京,自然是不知道的。這每年初一,三更天時,便會有教坊司的藝人打扮成神鬼,由皇宮裏出來,繞著華京四十八坊轉一圈,意為驅鬼。尋常百姓家平日難得見到宮內的雜耍,所以年年都等到這個時候,便從家裏出去湊熱鬧。”
江茗恍然大悟,這同臨安府的驅鬼十分相像。
臨安府是初一早上開門,門口便會有各式民間藝人裝扮成鬼的模樣,街坊出錢讓他們離開,就等於是真正的惡鬼拿了銀兩走了,保得一年家中無邪祟、平平安安。
這在臨安叫“打野嗬”。如今到了華京,皇家自然參與到這當中來,一方麵給百姓尋個熱鬧,一方麵代表天子與民同樂。
見院子裏的下人此刻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江茗自然也不想剝了他們這大年初一的快樂,便點了點頭:“都去看看吧。”
一群下人喜出望外,生怕江茗反悔似的,全都一溜煙兒似的奔向小角門。
江茗看向還老實呆在自己身邊的憐鶯:“你也不用在這兒跟著我伺候了,我也沒見過,咱們一起出去瞧瞧。”
待到了角門,江茗又跟著下人一起繞到了街巷口子去。她聽著遠處敲鑼打鼓,那一條大隊浩浩蕩蕩的湧來,隊伍周圍圍了不少平民,俱都喜氣洋洋,指著那隊伍不知說些什麽。
除夜隊伍花枝招展,看那樣子是早已經準備好了的,皇宮裏的教坊司又不是普通民間雜耍,倒有些美哉妙哉的意味。
前方四人是皇城司的班直,穿著正統兵服,洗的筆挺,昂首挺胸的在前方開道。身後跟著八人,手中提著統一顏色的大紅燈籠,將周圍的景象映的分明。
再往後是輛人拉的大車,上麵有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下麵拉車的俱是些小鬼裝扮,臉上塗的五顏六色,神態哀苦。他們拉著的大車正中是個高台,上麵站著個伶工裝扮的鍾馗,穿著一身魁梧銀甲,氣勢洶洶。
這車下方也有小燈籠若幹,後麵還有,一路燈火璀璨,將這夜裏的華京城照的如同白晝,不知要費上多少油火。
大車過去,下麵是黑白無常二鬼使,手中拿著大幡,每隔幾步就舞的虎虎生風,姿勢動作煞是好看。過了個人群,下麵唿唿叫好。
黑白無常過後,便是掌管天幹地支的六丁六甲十二神。他們一半臉上塗得粉白,一半塗得黢黑,俱都身著金甲玄袍,身上掛著碧色絲帶,隨著每一步的行進,那絲帶飛起,好似真的天神一般。
有孩童從人群裏擠了出來,衝到那甲子神祗前麵,捧著兩粒糖笑個不停。那神祗伶工見狀,衝孩童做了個鬼臉,伸手抓過糖,手裏一抖,兩顆糖變成一把,又塞迴了孩童的懷裏。
人群中響起了叫好聲,他家孩童也紛紛衝了上去,將那甲子神祗擠在中間,遞上手裏的糖。甲子神祗麵露愁容,耍了個花槍,人轉眼就不見了蹤影,留著一地的孩童懵在當場,不知發生了什麽。
十二神祗過後,又是一輛大車,上麵站著憨態可掬的土地爺,衝著下麵人群不停拱手行禮。
這隊伍從皇宮而出,一路帶了無數的百姓向前走,他們這方便要從東華門出去,轉到龍池灣,也就是所謂的“埋祟”而散。
眼見著跟著的人越來越多,這支隊伍也快走到了江茗他們附近。
土地爺身後是四列五排的天兵,神態威嚴,腳下踩著鐵片打的鞋子,走起路來響起整齊的聲響,好似千軍萬馬路過似的。
再往後,便又來了個高台,那台子上站了個判官。內衫暗紅,外麵套了素白色的外衫,越到手腕、腳腕處顏色便漸漸加深,最後成了灰藍色。腰間是暗色的幾股棉繩搓成,對襟在此一收,整個人便顯得身姿挺拔。
頭上用湖藍綢緞隨意紮了起來,兩鬢散下些許發絲,顯得人俊逸出塵。可若想知道這臉長成什麽模樣,又實在不可。隻因他那臉上又有塊白色透紗,從額頭中間開始,一直遮住了眼睛,露了些鼻子在外麵,卻已然能知道那山脊高挺。
他手裏拿了支金屬管的毛筆,筆尖膨大,白色的毫毛頂端有一星紅色。和前麵的伶工不同,他站在這台子上倒顯得閑散,沒什麽花樣擺出來,實在是這隊伍中一個特別的存在。
但這判官下麵跟著人也實在不少,別人靠那儺戲來吸引人,他靠的卻是這半露不露的臉。大胤民風開放,一群女子跟在後麵笑嘻嘻的,互相說著些什麽。
判官後麵跟的是個惡鬼,為何單獨拎出來說?隻因這惡鬼和前麵拉車的那些小鬼有些不同,身材更為魁梧不說,走起路來還頗有架勢,好似根本不俱前方的神兵鬼將一般,還動不動就朝周圍的人齜牙咧嘴,嚇哭了好幾個孩童。看他那神情,還美滋滋的十分得意。
前頭的判官聽著響,迴頭看了那惡鬼一眼,從一旁抽了個小擺設物件,轉手扔在那惡鬼腦袋上。
惡鬼猛地被一打,有點發懵,轉頭仰視判官。因著判官蒙著眼睛,誰也不知道他此刻的眼神,卻都看見那惡鬼安生了許多,乖乖的跟在隊伍後麵前進。
眾人以為這是什麽判官降鬼環節,跟著叫起好來。那判官倒也沒理他人,繼續杵在自己的台子上。
但不說這判官,江茗總覺得這惡鬼似是在哪兒見過。
邊上搖搖晃晃,從隊伍裏走出一個帶著麵具的符官,沿路發了些木製的麵具,眾人戴上,符官便在一旁裝出驅鬼的模樣,將路旁的眾人更加帶進了這場雜戲當中。
江茗接了個麵具過來,戴在臉上也跟著玩。
眼看著這高台就要過了巷口,那判官突然轉過頭來往下看了一眼。
“哎!你們看,那判官看過來了!莫不是咱們這裏有誰到時候了,要被這判官勾了生死簿?”江茗身旁有個人說道。
“大過年的別胡說!”有人嗬斥道。
還有女子在旁咯咯笑個不同:“這麽俊的判官,不勾命也給他。”
也是真被他們說著了,那判官突然從高台上縱身躍了下來,往前走了兩步,站在江茗麵前,引得周圍的女子一陣驚唿。
飛浮在一旁瞪著眼睛,要看這判官究竟要對自家小姐做些什麽。
判官像模像樣的拿出一本冊子,一手判官筆在上圈了一下。再抬頭看江茗的時候,嘴角勾起,把那“生死簿”往飛浮手裏一塞:“送你了。”
“啊?”飛浮還沒反應過來,那判官抓著江茗的手,轉身就鑽進的人潮當中。
“喂!”見那判官跑了,那惡鬼大喊一聲,也跟著衝了出去。
鑼鼓聲陣陣,路人一派喜氣洋洋,十二神皆拿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哄得路人陣陣發笑;灶神爺身後跟了一群供香的,一路跟著拜;符官手裏拎著各色果子,見人就給;翻跟頭的、耍雜耍的、帶著彩繪麵具做儺戲的,將街道填充的緊湊,轉眼就沒了兩人的蹤影。
憐鶯在旁見了,一臉驚慌:“這……這怎麽辦?小姐被判官擄了去了!”
飛浮正瞪著眼睛在人群裏找,聽了這話,條件反射的迴道:“哪裏有,小姐明明是迴去睡覺了,你看錯了,那不是小姐。”不管怎樣,周圍這麽多人看著,先要維護小姐的名聲。
憐鶯看著一本正經說瞎話的飛浮,問道:“那人你認識?小姐認識?”
飛浮沉默片刻:“不認識,沒見過,小姐就是累了,迴去休息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男主又發瘋了,仗著臉好為所欲為。
這個禁中除夜的習俗,其實也是曆史上實名存在的,出自《夢梁錄》。
第72章
飛浮不是眼瞎,自然看出來那遮了半張臉的判官是誰。但是周圍的人並未看出來,否則還能跟在他後麵笑鬧?早就一哄而散了。
那判官隔著江茗的衣袖握著她的手腕,兩人穿過人海,轉進了條小巷,這才稍歇。
小巷裏僻靜,外麵的光亮照進來一些,便驅趕了濃烈的黑夜。
遠處是除夕夜裏開始,一直到初一早晨才散場的市集。一年一度的市集,華京大開城禁,允許外麵的商人加入這場“盛宴”。還有些藩國商人,也都趕著這日來京中售賣商品。平日裏看的見的,看不見的貨物俱都被擺在了台麵上,供人采買。
雖然大部分人都被禁中除夜吸引了目光,但華京裏仍有些人是看疲了的,又想趕這新年的彩頭,便在市集裏轉轉,尋些新鮮玩意兒。
但熱鬧是外麵的,和這處小巷無關。
判官這時鬆了手,從袖袋中拿住一個精致小盒,送到江茗麵前,示意她接過去。江茗看了一眼那小木盒,上麵的紋路她如何不識,正是太和樓的手筆。
江茗接過木盒,也不急著打開,而是抬頭看向眼前的判官,說道:“跑了一路,眼罩還不摘了?”大抵是因為看不見其他的五官,反而顯得那唇角愈發好看了。
那唇角微微勾起,這動作江茗實在是太熟了,若不是認出眼前這人,她也不會隨意跟著人在京中亂跑。
判官撩起眼罩,一雙妙目展露出來,像是引了這黑夜中的無數星光,精彩紛繁的儺戲都比不上其萬一。即便是看慣了他原本的那雙眼睛,江茗還是被這幅樣子震撼了須臾。
殷楚笑道:“你眼神倒好。”
江茗顛了顛手裏的盒子,眉頭一揚,心裏想著:你以為我是電視劇上那些眼瞎的?戴個口罩就看不出來你是哪個了?
不過有一點,她倒是不解,便問道:“世子怎麽在這儺戲當中?”
殷楚神情凝滯了一瞬,但下一刻又恢複了常態,他迴道:“皇上有令,讓我跟著走一趟,算是替皇家出麵驅鬼。”
江茗心裏冷笑,說是替皇家出麵驅鬼,其實不就是趁機在重臣麵前落了殷楚的麵子——一個堂堂世子,竟然要和儺戲藝人混在一起,供人玩笑。
不過這殷楚也是無狀,靖文帝都下了命,他竟然一半就跑了,也不虧他被人點評任意妄為。
可跑了歸跑了,江茗還是覺得他過得辛苦,便誇了他一句:“你在上麵看著也好看。”
“真的?你有仔細看?”殷楚解下眼上蓋著的布子,隨口問道。
江茗笑著迴道:“真的,後麵可是跟了一眾女子呢。”
她哪兒來的仔細看,對她來說,這真是還不如那甲子神祗變戲法好看,甚至不如後麵那隻惡鬼兇神惡煞的有意思。不過若是那群女子知道這是昭南王世子,怕是又要嚇得花容失色。
殷楚衝她點了下頭,說道:“給你的,喬靳說那些傷藥是你提的,算作迴禮。”
江茗看著手裏那盒子,有口難言。這昭南王世子什麽意思?拿著自己的銀子來迴禮自己?
殷楚那頭又說:“我前兩天看了一眼,你還排著號子。”他看著江茗那欲言又止的臉色,補充了一句:“銀子我是給了喬靳的,既然是送禮,斷不能拿了別人的來送。”
這點倒是出乎江茗的意料,她前幾日聽喬靳提了那麽一嘴,說是昭南王世子來太和樓定了套首飾。當日喬靳像是有話難開口,江茗還以為是因為殷楚沒交銀子。但她覺得他原本就是太和樓的靠山,拿套東西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並沒有放在心上。
誰知道,今日這套首飾竟然到了自己手裏,還白賺了殷楚的銀子。
既然這樣——豈有不收之理?
“多謝了。”江茗笑道:“隻是我沒什麽可以迴敬世子的。”
“用了你那丫鬟兩罐藥膏,罷了。”殷楚說道。
江茗見他取下帶子的時候,掛蹭到頭上束發發帶,發辮有些淩亂,歪歪扭扭的似乎要掉下來了,便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轉過身來。
殷楚不解,但還是按著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