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澤剛轉身,韓二郎韓三郎聽到聲音,已經跑了過來,他們問道:“爹娘,怎麽了?”
韓有田眯著眼睛,臉上怒意已經收斂,此時看不出什麽情緒,他麵無表情的問道:“你大姐過來勸說我們分家,你們怎麽看?”
韓二郎韓三郎怔住了,便是他們要分家,同大姐又有何關係?
鄭氏吳氏也跟著過來了,聽到韓有田的話,臉上露出喜意。
韓有田掃了一圈屋裏的人,瞄到了兩個小兒媳臉上的喜意,他再次問道:“對於分家,你們是怎麽看的?”
韓二郎韓三郎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什麽。
鄭氏暗暗著急,搶先說道:“爹,咱們就把家分了吧。我們願意分家。”
韓二郎瞪了眼鄭氏。
鄭氏梗著脖子,自覺自己沒錯。
韓大丫眼裏閃過一抹笑意,鬧吧鬧吧,鬧得韓澤靜不下心讀書寫字,看他怎麽考秀才。
吳氏見二嫂已經開口,小聲說道:“爹,我,我也同意分家。”
韓有田冷笑一聲,“看來你們都想分家?”
屋裏人都沒吭聲。
韓有田又道:“如果我不讓你們分家,就是我的不對?”
韓二郎忙不迭說道:“爹,沒這迴事,人大分家樹大分支,家裏人多......”
韓有田哼一聲:“說什麽人大分家樹大分支,不過是看著你們大哥生病讀書用了銀錢,你們不願罷了。”
韓二郎韓三郎滿臉羞愧,鄭氏吳氏倒沒什麽感覺,公公說的是大實話,她們本就嫌棄家裏銀錢多數都用在了老大身上。興他們做,還不興她們說了,沒那麽好的事情。
韓有田環視一眼幾人:“不管你們怎麽鬧,這個家我不答應分。”
韓二郎韓三郎以及鄭氏吳氏都很失望。鬧了一場,甚至大姑姐都出了麵,爹依然不願分家,他們也沒了法子,總不能逼著爹分家,真把爹逼出好歹來,他們真是不孝了。
韓大丫沒想都到了這般地步,爹娘還不願分家,她想說些什麽,還沒開口,韓有田嚴厲的目光就落到了她身上:“大丫,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你嫁人之後幫了娘家許多忙,我們都知道,也記你的情,可不代表你能插手娘家的事情。”
韓大丫低著頭,不敢多說,說多了怕引起他們的懷疑,但心底卻十分不屑,如果不是要攪合韓澤讀書,她吃飽了撐的,才來管娘家的事情,讓別人知道了,該怎麽說她?
韓澤左右看看,適時的站了出來,緩緩的說道:“爹娘,二弟三弟,倘使明年四月份的院試,再次暈倒在考中,或是考不中,我便歇了心思,今後再不參加科考了。”
屋裏人包括韓大丫都齊齊看向他,韓有田韓老婆子麵帶遲疑,考不中再考,哪能不考了呢。
韓澤笑了笑,繼續說道:“至於明年考試的銀錢,爹娘也不用操心,我身子好了,每日幫書館抄書,想必能湊齊銀子考試。”
韓有田老兩口沒說話,韓二郎夫妻倆以及韓三郎夫妻倆倒是鬆口氣,隻要大哥科舉考試不用家裏出銀錢,他們便沒什麽好說的。
韓澤又看向韓二郎韓三郎,說道:“二郎三郎,這麽多年委屈你們倆了。大哥身子不好,還要讀書。單我一人便花去家裏大部分銀錢,偏生身子不中用,讀書沒讀出什麽名堂,便是個秀才也沒考中,大哥慚愧啊。你們放心,倘若明年大哥依然考不中秀才,我答應與你們分家。僥幸大哥成了秀才,分家的事,咱們再不要提了,行嗎?”
原身讓他照顧好家人,兩個弟弟也是家人,肯定也要照顧。
考不中秀才便分家,考中秀才便不分家。這分明是為了照顧他們。
韓二郎韓三郎慢慢的垂下了頭,他們確實委屈,但一向驕傲的大哥竟然向他們道歉,不得不說,這震撼到了他們,也讓他們萬分內疚。
大哥身子不好,並不是他願意的,他們是一家子人,事事斤斤計較,就有點為難大哥的嫌疑。大哥卻沒當迴事,依然願意為他們考慮,可見大哥從沒怪過他們。
這時候別說二郎三郎,便是鄭氏吳氏也無話可說,大哥的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她們再提分家的事情,就顯得不近人情了。罷了罷了,一切等到明年再說。
韓有田重重的歎口氣,大兒子已經安排了一切,他還能說什麽,隻能什麽都不說。
韓老婆子也沒什麽好說的。幾個孩子什麽脾性,她都清楚,老大不是涼薄人,等他中了秀才,有二郎三郎受益的時候。
分家的事情就此作罷,韓澤看了眼韓大姐,幽幽的問道:“大姐,你是不是生我氣了?”
韓大丫心裏確實有氣,她掩飾的很好,韓澤是如何看出來的?她故作一愣,看向他問道:“這話是怎麽說的,我生什麽氣?”
韓澤輕輕一歎:“大姐果然生我氣了。我不該讓錦繡與春雪爭奪師傅,畢竟大姐幫了我這麽多忙,我們如此做,就顯得忘恩負義了。”
韓大丫沉默不語,韓錦繡已經拜了呂婆婆為師,韓澤便是道歉又有什麽用。在她心裏韓澤本就是個白眼狼,她便是生氣又如何?
韓二郎韓三郎兩人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情,而且大哥都已經道歉,這事就該過去了。
韓澤環視眾人一眼,然後看向韓大丫,語氣中帶了點責怪:“大姐生我的氣,心中有火,盡管朝我發。你勸爹娘與我們兄弟分家,便十分不該。萬一爹娘賭氣,氣壞身子怎麽辦?”
韓有田和韓老婆子卻皺起了眉頭,心裏也不舒服。大丫也太較真,不過是呂婆婆收了錦繡為徒,沒收春雪,她便如此生氣,迴了娘家,竟然攛掇他們分家,實在不該。
韓大丫看到爹娘變了臉色,忙道:“是二郎三郎媳婦讓我迴來勸說你們的。”
鄭氏吳氏低著頭,看著鞋尖,當自己不存在。
韓澤苦笑一聲,“換成往常,大姐肯定會勸解她們,讓她們不要分家。這次不僅沒勸解她們,反而答應她們,迴來慫恿爹娘分家。”
頓了頓又道:“大姐明知道咱們村,但凡爹娘健在的人家,就沒有分家的。假如咱們真的分家了,咱家還有名聲可言嗎?便是我考中秀才,被人知道家中的情況,也會讓人說道的。說來說去,大姐還是生我的氣了。”
韓大丫一時竟也找不出話迴他,她心裏冷冷一笑,不愧是讀書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想了想,她說道:“我沒想那麽多,隻是聽二郎三郎媳婦說的那麽可憐,我便想著分了家也好,免得你們鬧騰。”
大閨女迴來勸說他們分家,哪怕她曾經幫襯了娘家許多,韓老婆子對她也起了埋怨,不高興地說:“你明知道分家名聲不好聽,還勸說我們分家,安了什麽心?就因為我們沒讓錦繡放棄拜呂婆婆為師?你就恨上了我們?”
“娘,我怎麽可能會那樣想呢?”
韓大丫真是白口莫辯,惱怒的想迴娘家勸說他們分家,真是她重生以來做的最失敗的一件事情。她怎麽就一時鬼迷心竅答應二郎三郎媳婦迴來勸說爹娘分家呢?這不是給韓澤找茬,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你沒那樣想,你卻實實在在這樣做了。”
韓老婆子憤怒的說道,閨女這迴實在是太讓她失望了,她一個外嫁女,怎麽就能摻和娘家的事呢?而且還是分家的大事情。這麽大個人了,她難道不知道什麽事該管,什麽事不該管嗎?
既然知道還如此做了,可見她就是像韓澤說的那樣,在生他們的氣呢。
想到此韓老婆子更加生氣,大閨女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慫恿他們分家,以後再有不公平的事情,難免不會怨恨他們,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
至於大閨女對娘家的幫襯,此時此刻,她完全忘記了,隻剩下對大閨女的埋怨。
韓大丫見她娘臉色不好,一驚,她在爹娘麵前做了那麽久的好閨女,眼看著好閨女的形象就要崩塌,她急忙說道:“娘,我真的沒有其他想法。隻是不忍幾個弟弟天天吵鬧而已。”
韓澤在旁邊輕聲說道:“大姐,我們並沒有天天吵鬧。”
二郎三郎也齊聲道:“大姐,我們沒有吵鬧。”
韓有田忽然說道:“大丫,你先迴家去吧。至於分家的事,你就別摻和了,你管好自家的事便好了。”
韓大丫看看爹娘,又瞅瞅韓澤,賭氣道:“爹娘,我真沒有其他想法。如果我有其他想法,便不會幫襯娘家。你們不能為一點點小事情就否定我啊。”
韓有田揮揮手,“你應該知道分家並不是小事情。你幫襯了娘家,我們都記得呢。今後讓你大弟迴報你。”
韓老婆子也說道:“你幫襯了娘家不代表就能插手娘家的事情。”
韓大丫恨恨的離開了。
韓老婆子看看大閨女的背影,歎道:“沒想大丫心眼這麽小,為了一點點小事情,就惱了家裏,竟然還攛掇我們分家,也不知道她咋想的。”
鄭氏撇嘴,是誰說大姑姐心眼不小的?
韓老婆子又看向兩個小兒媳婦,恨聲道:“還有你們兩個不省心的,什麽事情不能在家裏說,非要鬧到你們大姐家去?”
二郎三郎媳婦鵪鶉似的,縮在一邊什麽都不敢說,今天這事也是她們衝動了。
第96章 病秧子爸爸7
這幾日家裏有了糧, 韓老婆子又讓三個兒媳婦輪流著做飯,兒子大了, 娶了兒媳婦, 孫子都六七個了,總不能還讓她一個老婆子伺候一家老小吃喝。老二老三媳婦大手大腳,一點兒不知道節省,這沒什麽,有她在旁邊盯著,諒她們也不敢有啥小動作。
王采薇便不說了, 她向來聽婆婆話。三郎媳婦吳氏嫁進韓家幾年隻得一個閨女,底氣不足, 縱使心底不情願, 婆婆說什麽是什麽, 婆婆讓舀多少米便舀多少, 生不出絲毫反抗之心。
二郎媳婦鄭氏娘家兄弟多, 自覺給韓家生了兩個小子,在婆家麵前腰杆子挺的直。當著婆婆的麵, 讓舀多少米便舀多少米, 等婆婆轉身出了灶房, 她又偷偷摸摸的舀了半碗米淘幹淨倒鍋裏, 心裏想著婆婆知曉了, 也沒什麽, 隻要能吃飽飯, 不過是挨頓罵。
韓老婆子做了一輩子飯, 一把米和大半碗米熬粥的差別,她一眼就能瞧出來。別說她能看出來,家裏任何人都能瞧出來,往常一碗粥用筷子憋足勁撈不出兩粒米,清湯寡水的,一眼就能瞅到碗底兒了。這會兒碗裏不僅能撈出米了,一人還能扒拉幾口,傻子才看不出差別。
韓老婆子當即就黑了臉,這個陽奉陰違的敗家娘們兒,嘴一張就要罵開來。
鄭氏縮著肩膀當自己不存在,反正婆婆常常罵她,習慣了便好。吳氏偷偷覷了眼二嫂,心中極為佩服,這就是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差距,打死她,她也不敢違背婆婆的意願的,忍不住羨慕,要是她能生個兒子就好了。
韓澤頗為好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家裏大人孩子全都一臉菜色,想吃頓飽飯,這沒什麽錯處,他能理解鄭氏。
他適時的攔截:“娘,我身子已經好了,每日抄書也能掙些銀錢,飯菜不管好賴,總該讓爹娘孩子們填飽肚子。”
鄭氏緊繃的身子一鬆,旁人的勸說,婆婆聽不進去,但大哥的話,婆婆肯定能聽進去。她習慣了挨罵不假,可她又不是賤皮子,誰有事無事喜歡找罵不成,倒也感激大哥幫她說話。
果然,韓澤一開口,韓老婆子情緒緩和了,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用筷子撈撈碗裏的米,依然非常心疼,在心裏不停罵敗家娘們,卻也在心裏琢磨開來,又仔細瞧著幾個孩子,見他們全都縮著頭,恨不得埋到桌底下去,她有那麽可怕嗎?
她有點不快,清了清嗓子,沒好聲的道:“行了,我也沒說啥,瞧你們一個個嚇得。這迴就算了,下迴做飯,可不能偷偷添米,不然饒不了你們。一個家,沒點規矩還是不行的。”
韓澤不疾不徐的勸道:“娘,不過幾日功夫,我便抄了十本書,能得到不少工錢。娘不用太緊著吃食,不管如何還是要填飽肚子。”
韓老婆子當然知道大兒子抄書能得不少工錢,可家裏欠著債,老大明年還要去參加科舉考試,處處要用銀子,不節省著點,到時候沒了銀子,耽誤老大科考咋整?
韓澤明白韓老婆子的擔憂,他說道:“娘,欠大姐家的賬,隻能慢慢還,我想大姐不會介意的。”
韓老婆子沉默片刻,低聲道:“你大姐那裏倒也好說。可欠村裏人的銀子......”
韓澤又道:“至於欠村裏人的銀子,等咱們手裏稍微寬裕些,便還了吧。”
韓老婆子還能咋說,隻能依著老大。老大這幾年讀書治病,花了不少銀子,外麵的欠債,也都是因著他,想來他心裏也很焦急,偏生這麽多年也沒考中秀才,想必心裏也不好過,想到這裏,她啥都不想說了,說多了,那是難為兒子,擺擺手說道:“吃飯吧。”
鄭氏逃過一劫,今後還不用偷摸著做飯,頭皮一鬆。想到有此結果,都是大伯子的功勞,難得的有點羞愧。
不過那羞愧也隻那麽一下子,那愧疚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家裏為什麽吃不飽飯,還不是因著大伯子,但凡他有點良心,就不會依著婆婆讓家裏人餓肚子。
不到一百斤糧食,一家十幾口人,真要可著肚子吃,吃不了多久。好在韓澤抄書的工錢很快便能得到,有了銀錢,便可以買糧。
先韓澤為了練字,抄書寫字的手速稍慢,待到他把原身與他的字相融合,手速便快了,一日功夫抄一本《三字經》不成問題。不過一旬功夫,韓澤便抄了七本《三字經》,五本《百家姓》,五本《千字文》。
把書拿到鎮上,書館掌櫃看了後很是滿意,合計過後,按照當初說定的工錢,給了他五百四十文錢。走出書館,王采薇說道:“相公,你十日掙得銀子比我一個月掙得還多。”
她說著,滿臉的笑意,語調裏有著濃濃的自豪感,可見嘴上說著心裏並沒有為相公比她掙的銀錢多而難過。
韓澤笑笑,說道:“讀了這麽些年書,也就這會兒掙到銀錢了,也沒甚好說的。咱們去買糧吧。”
王采薇可不那樣認為,也不是人人都會讀書的,兩人說著拐個彎,便到了糧行,同樣買了米麵,花去三百文錢。迴來時路過菜市,韓澤站在肉攤子前不走了,看向王采薇提議:“買兩斤肉迴去。”
王采薇麵有難色,一斤肉便要十幾文錢,兩斤肉錢,可以買幾斤糧了。
韓澤笑著道:“買兩斤肉吧,家裏好久沒見肉味了,孩子們都饞了。”
不說孩子們便是大人也該饞嘴了。
王采薇咬咬牙,以前手裏沒有一文錢,倒也罷了。現在手裏有了銀錢,不過是兩斤肉,買吧,買吧。說著就讓老板稱了兩斤肉。
迴到家裏,韓老婆子看到兩人又買了米麵,她皺眉滿臉不讚同:“家裏糧還沒吃完,怎麽又買了糧。”
韓有田眯著眼睛,臉上怒意已經收斂,此時看不出什麽情緒,他麵無表情的問道:“你大姐過來勸說我們分家,你們怎麽看?”
韓二郎韓三郎怔住了,便是他們要分家,同大姐又有何關係?
鄭氏吳氏也跟著過來了,聽到韓有田的話,臉上露出喜意。
韓有田掃了一圈屋裏的人,瞄到了兩個小兒媳臉上的喜意,他再次問道:“對於分家,你們是怎麽看的?”
韓二郎韓三郎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什麽。
鄭氏暗暗著急,搶先說道:“爹,咱們就把家分了吧。我們願意分家。”
韓二郎瞪了眼鄭氏。
鄭氏梗著脖子,自覺自己沒錯。
韓大丫眼裏閃過一抹笑意,鬧吧鬧吧,鬧得韓澤靜不下心讀書寫字,看他怎麽考秀才。
吳氏見二嫂已經開口,小聲說道:“爹,我,我也同意分家。”
韓有田冷笑一聲,“看來你們都想分家?”
屋裏人都沒吭聲。
韓有田又道:“如果我不讓你們分家,就是我的不對?”
韓二郎忙不迭說道:“爹,沒這迴事,人大分家樹大分支,家裏人多......”
韓有田哼一聲:“說什麽人大分家樹大分支,不過是看著你們大哥生病讀書用了銀錢,你們不願罷了。”
韓二郎韓三郎滿臉羞愧,鄭氏吳氏倒沒什麽感覺,公公說的是大實話,她們本就嫌棄家裏銀錢多數都用在了老大身上。興他們做,還不興她們說了,沒那麽好的事情。
韓有田環視一眼幾人:“不管你們怎麽鬧,這個家我不答應分。”
韓二郎韓三郎以及鄭氏吳氏都很失望。鬧了一場,甚至大姑姐都出了麵,爹依然不願分家,他們也沒了法子,總不能逼著爹分家,真把爹逼出好歹來,他們真是不孝了。
韓大丫沒想都到了這般地步,爹娘還不願分家,她想說些什麽,還沒開口,韓有田嚴厲的目光就落到了她身上:“大丫,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你嫁人之後幫了娘家許多忙,我們都知道,也記你的情,可不代表你能插手娘家的事情。”
韓大丫低著頭,不敢多說,說多了怕引起他們的懷疑,但心底卻十分不屑,如果不是要攪合韓澤讀書,她吃飽了撐的,才來管娘家的事情,讓別人知道了,該怎麽說她?
韓澤左右看看,適時的站了出來,緩緩的說道:“爹娘,二弟三弟,倘使明年四月份的院試,再次暈倒在考中,或是考不中,我便歇了心思,今後再不參加科考了。”
屋裏人包括韓大丫都齊齊看向他,韓有田韓老婆子麵帶遲疑,考不中再考,哪能不考了呢。
韓澤笑了笑,繼續說道:“至於明年考試的銀錢,爹娘也不用操心,我身子好了,每日幫書館抄書,想必能湊齊銀子考試。”
韓有田老兩口沒說話,韓二郎夫妻倆以及韓三郎夫妻倆倒是鬆口氣,隻要大哥科舉考試不用家裏出銀錢,他們便沒什麽好說的。
韓澤又看向韓二郎韓三郎,說道:“二郎三郎,這麽多年委屈你們倆了。大哥身子不好,還要讀書。單我一人便花去家裏大部分銀錢,偏生身子不中用,讀書沒讀出什麽名堂,便是個秀才也沒考中,大哥慚愧啊。你們放心,倘若明年大哥依然考不中秀才,我答應與你們分家。僥幸大哥成了秀才,分家的事,咱們再不要提了,行嗎?”
原身讓他照顧好家人,兩個弟弟也是家人,肯定也要照顧。
考不中秀才便分家,考中秀才便不分家。這分明是為了照顧他們。
韓二郎韓三郎慢慢的垂下了頭,他們確實委屈,但一向驕傲的大哥竟然向他們道歉,不得不說,這震撼到了他們,也讓他們萬分內疚。
大哥身子不好,並不是他願意的,他們是一家子人,事事斤斤計較,就有點為難大哥的嫌疑。大哥卻沒當迴事,依然願意為他們考慮,可見大哥從沒怪過他們。
這時候別說二郎三郎,便是鄭氏吳氏也無話可說,大哥的話已經說到這份上,她們再提分家的事情,就顯得不近人情了。罷了罷了,一切等到明年再說。
韓有田重重的歎口氣,大兒子已經安排了一切,他還能說什麽,隻能什麽都不說。
韓老婆子也沒什麽好說的。幾個孩子什麽脾性,她都清楚,老大不是涼薄人,等他中了秀才,有二郎三郎受益的時候。
分家的事情就此作罷,韓澤看了眼韓大姐,幽幽的問道:“大姐,你是不是生我氣了?”
韓大丫心裏確實有氣,她掩飾的很好,韓澤是如何看出來的?她故作一愣,看向他問道:“這話是怎麽說的,我生什麽氣?”
韓澤輕輕一歎:“大姐果然生我氣了。我不該讓錦繡與春雪爭奪師傅,畢竟大姐幫了我這麽多忙,我們如此做,就顯得忘恩負義了。”
韓大丫沉默不語,韓錦繡已經拜了呂婆婆為師,韓澤便是道歉又有什麽用。在她心裏韓澤本就是個白眼狼,她便是生氣又如何?
韓二郎韓三郎兩人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情,而且大哥都已經道歉,這事就該過去了。
韓澤環視眾人一眼,然後看向韓大丫,語氣中帶了點責怪:“大姐生我的氣,心中有火,盡管朝我發。你勸爹娘與我們兄弟分家,便十分不該。萬一爹娘賭氣,氣壞身子怎麽辦?”
韓有田和韓老婆子卻皺起了眉頭,心裏也不舒服。大丫也太較真,不過是呂婆婆收了錦繡為徒,沒收春雪,她便如此生氣,迴了娘家,竟然攛掇他們分家,實在不該。
韓大丫看到爹娘變了臉色,忙道:“是二郎三郎媳婦讓我迴來勸說你們的。”
鄭氏吳氏低著頭,看著鞋尖,當自己不存在。
韓澤苦笑一聲,“換成往常,大姐肯定會勸解她們,讓她們不要分家。這次不僅沒勸解她們,反而答應她們,迴來慫恿爹娘分家。”
頓了頓又道:“大姐明知道咱們村,但凡爹娘健在的人家,就沒有分家的。假如咱們真的分家了,咱家還有名聲可言嗎?便是我考中秀才,被人知道家中的情況,也會讓人說道的。說來說去,大姐還是生我的氣了。”
韓大丫一時竟也找不出話迴他,她心裏冷冷一笑,不愧是讀書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
想了想,她說道:“我沒想那麽多,隻是聽二郎三郎媳婦說的那麽可憐,我便想著分了家也好,免得你們鬧騰。”
大閨女迴來勸說他們分家,哪怕她曾經幫襯了娘家許多,韓老婆子對她也起了埋怨,不高興地說:“你明知道分家名聲不好聽,還勸說我們分家,安了什麽心?就因為我們沒讓錦繡放棄拜呂婆婆為師?你就恨上了我們?”
“娘,我怎麽可能會那樣想呢?”
韓大丫真是白口莫辯,惱怒的想迴娘家勸說他們分家,真是她重生以來做的最失敗的一件事情。她怎麽就一時鬼迷心竅答應二郎三郎媳婦迴來勸說爹娘分家呢?這不是給韓澤找茬,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你沒那樣想,你卻實實在在這樣做了。”
韓老婆子憤怒的說道,閨女這迴實在是太讓她失望了,她一個外嫁女,怎麽就能摻和娘家的事呢?而且還是分家的大事情。這麽大個人了,她難道不知道什麽事該管,什麽事不該管嗎?
既然知道還如此做了,可見她就是像韓澤說的那樣,在生他們的氣呢。
想到此韓老婆子更加生氣,大閨女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慫恿他們分家,以後再有不公平的事情,難免不會怨恨他們,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
至於大閨女對娘家的幫襯,此時此刻,她完全忘記了,隻剩下對大閨女的埋怨。
韓大丫見她娘臉色不好,一驚,她在爹娘麵前做了那麽久的好閨女,眼看著好閨女的形象就要崩塌,她急忙說道:“娘,我真的沒有其他想法。隻是不忍幾個弟弟天天吵鬧而已。”
韓澤在旁邊輕聲說道:“大姐,我們並沒有天天吵鬧。”
二郎三郎也齊聲道:“大姐,我們沒有吵鬧。”
韓有田忽然說道:“大丫,你先迴家去吧。至於分家的事,你就別摻和了,你管好自家的事便好了。”
韓大丫看看爹娘,又瞅瞅韓澤,賭氣道:“爹娘,我真沒有其他想法。如果我有其他想法,便不會幫襯娘家。你們不能為一點點小事情就否定我啊。”
韓有田揮揮手,“你應該知道分家並不是小事情。你幫襯了娘家,我們都記得呢。今後讓你大弟迴報你。”
韓老婆子也說道:“你幫襯了娘家不代表就能插手娘家的事情。”
韓大丫恨恨的離開了。
韓老婆子看看大閨女的背影,歎道:“沒想大丫心眼這麽小,為了一點點小事情,就惱了家裏,竟然還攛掇我們分家,也不知道她咋想的。”
鄭氏撇嘴,是誰說大姑姐心眼不小的?
韓老婆子又看向兩個小兒媳婦,恨聲道:“還有你們兩個不省心的,什麽事情不能在家裏說,非要鬧到你們大姐家去?”
二郎三郎媳婦鵪鶉似的,縮在一邊什麽都不敢說,今天這事也是她們衝動了。
第96章 病秧子爸爸7
這幾日家裏有了糧, 韓老婆子又讓三個兒媳婦輪流著做飯,兒子大了, 娶了兒媳婦, 孫子都六七個了,總不能還讓她一個老婆子伺候一家老小吃喝。老二老三媳婦大手大腳,一點兒不知道節省,這沒什麽,有她在旁邊盯著,諒她們也不敢有啥小動作。
王采薇便不說了, 她向來聽婆婆話。三郎媳婦吳氏嫁進韓家幾年隻得一個閨女,底氣不足, 縱使心底不情願, 婆婆說什麽是什麽, 婆婆讓舀多少米便舀多少, 生不出絲毫反抗之心。
二郎媳婦鄭氏娘家兄弟多, 自覺給韓家生了兩個小子,在婆家麵前腰杆子挺的直。當著婆婆的麵, 讓舀多少米便舀多少米, 等婆婆轉身出了灶房, 她又偷偷摸摸的舀了半碗米淘幹淨倒鍋裏, 心裏想著婆婆知曉了, 也沒什麽, 隻要能吃飽飯, 不過是挨頓罵。
韓老婆子做了一輩子飯, 一把米和大半碗米熬粥的差別,她一眼就能瞧出來。別說她能看出來,家裏任何人都能瞧出來,往常一碗粥用筷子憋足勁撈不出兩粒米,清湯寡水的,一眼就能瞅到碗底兒了。這會兒碗裏不僅能撈出米了,一人還能扒拉幾口,傻子才看不出差別。
韓老婆子當即就黑了臉,這個陽奉陰違的敗家娘們兒,嘴一張就要罵開來。
鄭氏縮著肩膀當自己不存在,反正婆婆常常罵她,習慣了便好。吳氏偷偷覷了眼二嫂,心中極為佩服,這就是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差距,打死她,她也不敢違背婆婆的意願的,忍不住羨慕,要是她能生個兒子就好了。
韓澤頗為好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家裏大人孩子全都一臉菜色,想吃頓飽飯,這沒什麽錯處,他能理解鄭氏。
他適時的攔截:“娘,我身子已經好了,每日抄書也能掙些銀錢,飯菜不管好賴,總該讓爹娘孩子們填飽肚子。”
鄭氏緊繃的身子一鬆,旁人的勸說,婆婆聽不進去,但大哥的話,婆婆肯定能聽進去。她習慣了挨罵不假,可她又不是賤皮子,誰有事無事喜歡找罵不成,倒也感激大哥幫她說話。
果然,韓澤一開口,韓老婆子情緒緩和了,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用筷子撈撈碗裏的米,依然非常心疼,在心裏不停罵敗家娘們,卻也在心裏琢磨開來,又仔細瞧著幾個孩子,見他們全都縮著頭,恨不得埋到桌底下去,她有那麽可怕嗎?
她有點不快,清了清嗓子,沒好聲的道:“行了,我也沒說啥,瞧你們一個個嚇得。這迴就算了,下迴做飯,可不能偷偷添米,不然饒不了你們。一個家,沒點規矩還是不行的。”
韓澤不疾不徐的勸道:“娘,不過幾日功夫,我便抄了十本書,能得到不少工錢。娘不用太緊著吃食,不管如何還是要填飽肚子。”
韓老婆子當然知道大兒子抄書能得不少工錢,可家裏欠著債,老大明年還要去參加科舉考試,處處要用銀子,不節省著點,到時候沒了銀子,耽誤老大科考咋整?
韓澤明白韓老婆子的擔憂,他說道:“娘,欠大姐家的賬,隻能慢慢還,我想大姐不會介意的。”
韓老婆子沉默片刻,低聲道:“你大姐那裏倒也好說。可欠村裏人的銀子......”
韓澤又道:“至於欠村裏人的銀子,等咱們手裏稍微寬裕些,便還了吧。”
韓老婆子還能咋說,隻能依著老大。老大這幾年讀書治病,花了不少銀子,外麵的欠債,也都是因著他,想來他心裏也很焦急,偏生這麽多年也沒考中秀才,想必心裏也不好過,想到這裏,她啥都不想說了,說多了,那是難為兒子,擺擺手說道:“吃飯吧。”
鄭氏逃過一劫,今後還不用偷摸著做飯,頭皮一鬆。想到有此結果,都是大伯子的功勞,難得的有點羞愧。
不過那羞愧也隻那麽一下子,那愧疚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家裏為什麽吃不飽飯,還不是因著大伯子,但凡他有點良心,就不會依著婆婆讓家裏人餓肚子。
不到一百斤糧食,一家十幾口人,真要可著肚子吃,吃不了多久。好在韓澤抄書的工錢很快便能得到,有了銀錢,便可以買糧。
先韓澤為了練字,抄書寫字的手速稍慢,待到他把原身與他的字相融合,手速便快了,一日功夫抄一本《三字經》不成問題。不過一旬功夫,韓澤便抄了七本《三字經》,五本《百家姓》,五本《千字文》。
把書拿到鎮上,書館掌櫃看了後很是滿意,合計過後,按照當初說定的工錢,給了他五百四十文錢。走出書館,王采薇說道:“相公,你十日掙得銀子比我一個月掙得還多。”
她說著,滿臉的笑意,語調裏有著濃濃的自豪感,可見嘴上說著心裏並沒有為相公比她掙的銀錢多而難過。
韓澤笑笑,說道:“讀了這麽些年書,也就這會兒掙到銀錢了,也沒甚好說的。咱們去買糧吧。”
王采薇可不那樣認為,也不是人人都會讀書的,兩人說著拐個彎,便到了糧行,同樣買了米麵,花去三百文錢。迴來時路過菜市,韓澤站在肉攤子前不走了,看向王采薇提議:“買兩斤肉迴去。”
王采薇麵有難色,一斤肉便要十幾文錢,兩斤肉錢,可以買幾斤糧了。
韓澤笑著道:“買兩斤肉吧,家裏好久沒見肉味了,孩子們都饞了。”
不說孩子們便是大人也該饞嘴了。
王采薇咬咬牙,以前手裏沒有一文錢,倒也罷了。現在手裏有了銀錢,不過是兩斤肉,買吧,買吧。說著就讓老板稱了兩斤肉。
迴到家裏,韓老婆子看到兩人又買了米麵,她皺眉滿臉不讚同:“家裏糧還沒吃完,怎麽又買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