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始終有天,白雲上麵的世界無人知曉。白雲下麵的奧妙又有幾人堪破?
當貔梟撲向殷默的那一刻,殷默的腰間懸掛的藍石公突然湛起了藍色光芒。
貔梟淩厲的攻勢硬生生的被藍色光芒擋住,似有堵無形的牆擋住。
離弦的箭突然停止,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墜落。
貔梟很詭異的一個翻身迅速落在樹幹,喉間發出“咕咕”的聲音,沒有了先前的暴戾,聲線中多了幾分溫順。
……
遠方,商山,草廬外,空坪。
煙霧重鎖,青山壁黛,翠竹飛鳶。
一位少年麵如冠玉,正在背誦論語,聲調甚是清揚,在他對麵的是四個相貌古怪的老儒,為首的一位老者頭戴儒冠,形容枯槁,麵目犁黑。一雙眸子犀利深邃。
枯槁老者問道“逸兒,你解釋下有朋自遠方來,為什麽不亦樂乎”老者帶著幾分嚴肅表情詢問少年。
“大師傅,子又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必須遠遊時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有要事在身還能抽空來看望朋友,這種朋友一定是值得交的朋友,所以不亦樂乎。不知逸兒理解的對否?”
“妙哉,逸兒能融會貫通,有自己的思考,似你這般年紀,已是不易。”
旁邊另一位老者體形雄壯,額頭的抬頭紋深陷,麵色古鬆,對著麵目犁黑的老者說道:“唐秉兄,先別誇逸兒”
“逸兒,你入座,二師傅來考究一下你的琴藝。”老者對少年指了指旁邊的琴案。
隻見冠玉少年緩緩入座,右手拇指食指扣成圓環,先是輕柔的搖弦,琴聲悠蕩散開,飄飄入境,少年左手指法一變,開始刮弦,琴聲如流水聲清澈淙淙,悠揚不絕,突然少年身形一晃,右手也隨著身形擺動,螺旋式的在琴麵上刮奏,琴聲中的水流聲越來越急,竟如流水湍湍旋渦之聲。漸漸的,左手四指壓弦,指勢輪流上下起伏,,右手由刮奏漸變為掃弦,弦音由弱漸強越來越急,大有風雨欲來天地動色之音。四周的空氣凝重了好多,添了幾分肅肅之氣。
抬頭紋老者得意的鼓掌:“好一曲《風雨入江》!好個何逸!凡人三指壓弦已非易事,逸兒能自創四指,一心兩手分用之下,尚能把,變徵,變宮之音彈奏的到位,何逸!何易啊!”
“周術兄你也別太得意了”旁邊的一位麵色白皙老者對著大是得意的老者說道。“讓我再來考較下逸兒的棋道”
“是,四師傅”何逸應道,話音未完。一旁一位麵容紅潤的老者搶著說:“崔廣,你的棋道太過枯燥,花費時間太多,還是讓我先考較下逸兒的畫功”
“不妥,不妥,吳實兄所授之畫功也是個花時間的功課,還是讓我與逸兒先對弈一局,好幾天沒弈棋了,手正癢著呢。”
被喚作四師傅的崔廣頓時與吳實爭吵起來。兩老爭的麵紅耳赤。
何逸大是尷尬,對兩位師傅一揖說道:“三師傅,四師傅,請莫爭吵,逸兒鬥膽冒犯,一手弈棋,一手繪畫。不知可否?”
被稱為大師傅的唐秉大笑“妙哉,妙哉!好個兩全其美!你們兩個就別爭吵了,博弈之法:寧輸數子,勿失一先。崔廣,既然如此,你就讓逸兒先手,以表公平。”方才與何逸論琴的老二周術也頷首默許。
這四位稀奇古怪的老者正是名震天下的商山四皓,四位都是避秦“焚書坑儒”禍亂的大儒,結伴商山隱世。為首的叫做唐秉,博覽群書。因早年讀書刻苦,時常懸梁刺股,落下個麵容枯槁的後遺症,雖後期得奇遇習武,筋骨都有所改變,但麵色卻是依舊當年。麵容古鬆,抬頭紋頗深的叫做周術,精通音律,所用兵器乃是一把玉蕭,為當年蕭史乘龍飛升所留,奏起可通鬼神。老三吳實,擅使判官筆,難得一手丹青妙字,且精通六國文字。老四崔廣,也是位飽學大儒,甚嗜博弈之道,暗器功夫更是一流,一甲子前就以一手“天羅地網”成名江湖。
何逸便是他們的唯一傳人。
何逸微微一笑,對著崔廣說道:“四師傅,逸兒就失禮了,但凡博弈之盤總以十七縱橫為盤,不若今日改為十九縱橫之盤,且棋子數目也剛好增加,合十九農節氣之數,三百六十周天之數,增加博弈變化樂趣。”
崔廣一聽,大喜。一把搶過吳實的判官鐵筆,片刻就在地上畫出縱橫共十九道的棋盤。
要知嗜棋之人,一日不染棋便是技癢,當何逸與其他幾位師傅學習之時,崔廣便經常左右手互弈以解苦悶,如今聽的何逸說出這般話來,前所未有,宛若出現一番新的天地,如何不喜?
恰好不遠處一隻孔雀似被這裏的聲音所驚,失措展翅,飛上枝頭。吳實說道:“逸兒,就作一幅孔雀升墩圖吧。”
“是,三師傅”何逸右手握筆,蘸墨,聚力運氣至筆尖,一點濃墨點在棋盤天元處,宛如黑子。接著一揮筆在帛上,一枝樹幹瞬成。
須知大凡精通弈道者鮮有起手落在天元處,因為圍棋有一說“金角銀邊草肚”,中央處至少需要十手棋才可以做活,除非極強的自信才有這麽下先手的。 現代棋道中先手天元是對對手的不敬,然秦漢時並無此一說。何逸更不知今日一弈首創十九縱橫棋盤居然影響了後世的棋道。
吳術雖不精通此道,但與崔廣交往甚深,對弈道也目濡耳染,知道這一先手的托大。不由為何逸捏一把汗,一旁的唐秉卻微笑不語觀棋。
崔廣見何逸先手如此,“咦”了一下,判官鐵筆一揮,棋盤上出現一白點,這一手占了小目位一子。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幾柱香之後,何逸把筆一蘸,棋盤上一點,迅速轉筆在帛上也是一點,完成了孔雀的眼睛。一心兩用後,一幅孔雀升墩圖已經完成。
吳實見畫,讚口不絕:“逸兒的眼力越來越好了,孔雀升墩必是左腳先邁,難得逸兒片刻間觀察的如此細微,這最後一筆實為點睛之作,更難的是旁邊布局的月季樹,栩栩如生,要知月季最為難畫,不同四季裏,早晚不同時辰裏,花蕊、花葉變化很大,各不相同。這樹斜枝月季,畫的花蕊、花葉,絲毫不差。”
“全是三師傅教導有方,逸兒獻醜了。”
一旁的崔廣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片刻後,對何逸說道:“厲害!後浪推前浪啊。先手天元,而後聲東擊西,虛虛實實,大有運籌帷幄之氣,伏可退,進可趨。秒手!為師輸的心服口服。”
唐秉對何逸說道“逸兒的靈秀,已得師傅們的真傳,今日師傅再教你一首《紫芝歌》。逸兒可看好了。”
高亢的歌聲響起,“莫莫高山,深穀逶迤。”唐秉邊吟唱邊出拳,讀到高山時,雙手前伸,畫了半圈,狀如高山,突又收迴,向前迷蹤出拳。剛好配上逶迤二字。
“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誌。”唐秉邊念邊出拳,配合詩歌意境竟是一套高深的拳法。拳風獵獵,周圍落葉紛飛。
唐秉收拳,對何逸說道:“逸兒,學會了嗎?”
“逸兒愚鈍,看了一遍大師傅的拳法,竟是忘記了一半。”
“很好,為師再給你演示一遍,看仔細了。”
“莫莫高山,深穀逶迤。”這次的唐秉竟是伸出右腳後退一步,念到高山時,借勢淩空飛起,仿若飛縱攀爬高山,一個劈叉隨著深穀逶迤的聲音雙腿交叉剪刀式向前踢出,“曄曄紫芝,可以療饑……”隨著朗誦聲一套拳法演示完畢。奇怪的是,第二次的招式與第一次所演示完全不同。
“逸兒,學會了嗎”
“迴大師傅,學會一半了,師傅這套紫芝拳讓徒兒對武學一道又有新的感悟。”何逸沉思半響後迴答。
“甚妙!逸兒的悟性果然非凡,記住了,但凡武功切莫被招式所束縛,重在意境。意境一旦領悟,招式配合起來自然不滯泄,需知但凡招式都是人之所創,不可拘泥,這一切需要逸兒日後慢慢體會。從你拜師至今,今年也二十歲了,年輕人該下山入世磨礪去,這套拳法當作為師送你的禮物。”
何逸大驚:“啊!師傅,你要趕我走?是不是逸兒做錯了什麽事情,弟子願受重罰,千萬別趕逸兒走啊。”
“時下暴秦無道,天下群雄紛爭,師傅幾個都是老骨頭了,不願再插手世事,逸兒也需成家立業,總不能陪我們這些老骨頭一輩子吧。好男兒應誌在四方,拯救萬民出水火,才不枉四位師傅的一番調教。”
何逸正自不舍,突然遠處傳來了一陣聲音,“什麽事情這麽熱鬧,幾位老猴兒今日怎有此雅興一齊出來曬太陽啊。”聲音越來越近,遠山一個人影飛縱而來,速度如風。
人影落地,是個老儒,臉色醉暈,腰間挎著個大酒葫蘆。周術對著老儒大笑“什麽風把酈食其兄給吹來了?來的正好,今日剛好是逸兒出師之日,你個老猴兒可要給逸兒準備點禮物。”
酈食其大笑,指者腰間酒葫蘆一拍:“來的匆忙,不曾準備,就連我這葫蘆裏也是空的。”
一旁的崔廣對著何逸使了個眼色,何逸領會,上前對著酈食其一揖:“酈師伯,今日正好是逸兒下山的日子,逸兒正舍不得眾位師傅,師伯未曾準備禮物,正好我可以多拖延幾日。”
“呀,這麽一說,可不能耽誤了你的時辰,也好,師伯就教你一套逍遙遊。”
唐秉一聽甚喜,趕緊對何逸說道:“逍遙遊是天下第一輕功,難得師伯肯傳授與你,還不快謝過師伯。
酈食其當下把逸兒叫到一旁,言傳身教,如何運氣發功示範了一遍,四位師傅也不去旁觀。
片刻何逸麵有喜色與酈食其同歸,顯是已掌握逍遙遊法門。
周術拍了拍何逸肩膀,說道:“今日逸兒一走,不知何日再見,逸兒初出江湖,需要一把稱手的名器,為師就把這柄玉蕭‘尺八’送給你當禮物了。”
“啊,哪師傅你用什麽呢?”
“放心,師傅淡泊已久,‘尺八’陪我已經有一甲子沒動了,正好讓它陪逸兒再顯身手。”
“周術兄如此大方,看來我崔廣不送點好禮物是不行了。”崔廣從手上脫下戒指,逸兒,這是為師自創的‘花雨戒’,緊急時刻可碰動機樞,發出無數細小暗器,此戒精妙之處,可以連續發射三次,倘敵方人眾,可救急一時。威力甚大,切記,不可濫用。”
一旁的吳實也遞過幾張麵具與一本書說道:“為師擅長丹青,繪製了幾張麵具,戴上之後易容,就算至熟之人也絕對認識不出你,這裏還有一本《易容術》之書,逸兒拿著,日後闖蕩江湖定有用途。”
夕陽西下,斜射商山,投影大地,影子如偌大一個“商”字籠罩在大地。。
何逸的身影漸漸遠去,傳來歌聲:
“一日為師兮,終身父。
廿載加恩兮,何為圖?
豐我羽翼兮,今已足。
念此一去兮,踏江湖。
北溟有鯤兮,曾作魚!
化為大鵬兮,向何處?
扶搖振翅兮,九霄肅。
不嘯風雲兮,誓不複!”
當貔梟撲向殷默的那一刻,殷默的腰間懸掛的藍石公突然湛起了藍色光芒。
貔梟淩厲的攻勢硬生生的被藍色光芒擋住,似有堵無形的牆擋住。
離弦的箭突然停止,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墜落。
貔梟很詭異的一個翻身迅速落在樹幹,喉間發出“咕咕”的聲音,沒有了先前的暴戾,聲線中多了幾分溫順。
……
遠方,商山,草廬外,空坪。
煙霧重鎖,青山壁黛,翠竹飛鳶。
一位少年麵如冠玉,正在背誦論語,聲調甚是清揚,在他對麵的是四個相貌古怪的老儒,為首的一位老者頭戴儒冠,形容枯槁,麵目犁黑。一雙眸子犀利深邃。
枯槁老者問道“逸兒,你解釋下有朋自遠方來,為什麽不亦樂乎”老者帶著幾分嚴肅表情詢問少年。
“大師傅,子又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必須遠遊時一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有要事在身還能抽空來看望朋友,這種朋友一定是值得交的朋友,所以不亦樂乎。不知逸兒理解的對否?”
“妙哉,逸兒能融會貫通,有自己的思考,似你這般年紀,已是不易。”
旁邊另一位老者體形雄壯,額頭的抬頭紋深陷,麵色古鬆,對著麵目犁黑的老者說道:“唐秉兄,先別誇逸兒”
“逸兒,你入座,二師傅來考究一下你的琴藝。”老者對少年指了指旁邊的琴案。
隻見冠玉少年緩緩入座,右手拇指食指扣成圓環,先是輕柔的搖弦,琴聲悠蕩散開,飄飄入境,少年左手指法一變,開始刮弦,琴聲如流水聲清澈淙淙,悠揚不絕,突然少年身形一晃,右手也隨著身形擺動,螺旋式的在琴麵上刮奏,琴聲中的水流聲越來越急,竟如流水湍湍旋渦之聲。漸漸的,左手四指壓弦,指勢輪流上下起伏,,右手由刮奏漸變為掃弦,弦音由弱漸強越來越急,大有風雨欲來天地動色之音。四周的空氣凝重了好多,添了幾分肅肅之氣。
抬頭紋老者得意的鼓掌:“好一曲《風雨入江》!好個何逸!凡人三指壓弦已非易事,逸兒能自創四指,一心兩手分用之下,尚能把,變徵,變宮之音彈奏的到位,何逸!何易啊!”
“周術兄你也別太得意了”旁邊的一位麵色白皙老者對著大是得意的老者說道。“讓我再來考較下逸兒的棋道”
“是,四師傅”何逸應道,話音未完。一旁一位麵容紅潤的老者搶著說:“崔廣,你的棋道太過枯燥,花費時間太多,還是讓我先考較下逸兒的畫功”
“不妥,不妥,吳實兄所授之畫功也是個花時間的功課,還是讓我與逸兒先對弈一局,好幾天沒弈棋了,手正癢著呢。”
被喚作四師傅的崔廣頓時與吳實爭吵起來。兩老爭的麵紅耳赤。
何逸大是尷尬,對兩位師傅一揖說道:“三師傅,四師傅,請莫爭吵,逸兒鬥膽冒犯,一手弈棋,一手繪畫。不知可否?”
被稱為大師傅的唐秉大笑“妙哉,妙哉!好個兩全其美!你們兩個就別爭吵了,博弈之法:寧輸數子,勿失一先。崔廣,既然如此,你就讓逸兒先手,以表公平。”方才與何逸論琴的老二周術也頷首默許。
這四位稀奇古怪的老者正是名震天下的商山四皓,四位都是避秦“焚書坑儒”禍亂的大儒,結伴商山隱世。為首的叫做唐秉,博覽群書。因早年讀書刻苦,時常懸梁刺股,落下個麵容枯槁的後遺症,雖後期得奇遇習武,筋骨都有所改變,但麵色卻是依舊當年。麵容古鬆,抬頭紋頗深的叫做周術,精通音律,所用兵器乃是一把玉蕭,為當年蕭史乘龍飛升所留,奏起可通鬼神。老三吳實,擅使判官筆,難得一手丹青妙字,且精通六國文字。老四崔廣,也是位飽學大儒,甚嗜博弈之道,暗器功夫更是一流,一甲子前就以一手“天羅地網”成名江湖。
何逸便是他們的唯一傳人。
何逸微微一笑,對著崔廣說道:“四師傅,逸兒就失禮了,但凡博弈之盤總以十七縱橫為盤,不若今日改為十九縱橫之盤,且棋子數目也剛好增加,合十九農節氣之數,三百六十周天之數,增加博弈變化樂趣。”
崔廣一聽,大喜。一把搶過吳實的判官鐵筆,片刻就在地上畫出縱橫共十九道的棋盤。
要知嗜棋之人,一日不染棋便是技癢,當何逸與其他幾位師傅學習之時,崔廣便經常左右手互弈以解苦悶,如今聽的何逸說出這般話來,前所未有,宛若出現一番新的天地,如何不喜?
恰好不遠處一隻孔雀似被這裏的聲音所驚,失措展翅,飛上枝頭。吳實說道:“逸兒,就作一幅孔雀升墩圖吧。”
“是,三師傅”何逸右手握筆,蘸墨,聚力運氣至筆尖,一點濃墨點在棋盤天元處,宛如黑子。接著一揮筆在帛上,一枝樹幹瞬成。
須知大凡精通弈道者鮮有起手落在天元處,因為圍棋有一說“金角銀邊草肚”,中央處至少需要十手棋才可以做活,除非極強的自信才有這麽下先手的。 現代棋道中先手天元是對對手的不敬,然秦漢時並無此一說。何逸更不知今日一弈首創十九縱橫棋盤居然影響了後世的棋道。
吳術雖不精通此道,但與崔廣交往甚深,對弈道也目濡耳染,知道這一先手的托大。不由為何逸捏一把汗,一旁的唐秉卻微笑不語觀棋。
崔廣見何逸先手如此,“咦”了一下,判官鐵筆一揮,棋盤上出現一白點,這一手占了小目位一子。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幾柱香之後,何逸把筆一蘸,棋盤上一點,迅速轉筆在帛上也是一點,完成了孔雀的眼睛。一心兩用後,一幅孔雀升墩圖已經完成。
吳實見畫,讚口不絕:“逸兒的眼力越來越好了,孔雀升墩必是左腳先邁,難得逸兒片刻間觀察的如此細微,這最後一筆實為點睛之作,更難的是旁邊布局的月季樹,栩栩如生,要知月季最為難畫,不同四季裏,早晚不同時辰裏,花蕊、花葉變化很大,各不相同。這樹斜枝月季,畫的花蕊、花葉,絲毫不差。”
“全是三師傅教導有方,逸兒獻醜了。”
一旁的崔廣愁眉不展,若有所思,片刻後,對何逸說道:“厲害!後浪推前浪啊。先手天元,而後聲東擊西,虛虛實實,大有運籌帷幄之氣,伏可退,進可趨。秒手!為師輸的心服口服。”
唐秉對何逸說道“逸兒的靈秀,已得師傅們的真傳,今日師傅再教你一首《紫芝歌》。逸兒可看好了。”
高亢的歌聲響起,“莫莫高山,深穀逶迤。”唐秉邊吟唱邊出拳,讀到高山時,雙手前伸,畫了半圈,狀如高山,突又收迴,向前迷蹤出拳。剛好配上逶迤二字。
“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誌。”唐秉邊念邊出拳,配合詩歌意境竟是一套高深的拳法。拳風獵獵,周圍落葉紛飛。
唐秉收拳,對何逸說道:“逸兒,學會了嗎?”
“逸兒愚鈍,看了一遍大師傅的拳法,竟是忘記了一半。”
“很好,為師再給你演示一遍,看仔細了。”
“莫莫高山,深穀逶迤。”這次的唐秉竟是伸出右腳後退一步,念到高山時,借勢淩空飛起,仿若飛縱攀爬高山,一個劈叉隨著深穀逶迤的聲音雙腿交叉剪刀式向前踢出,“曄曄紫芝,可以療饑……”隨著朗誦聲一套拳法演示完畢。奇怪的是,第二次的招式與第一次所演示完全不同。
“逸兒,學會了嗎”
“迴大師傅,學會一半了,師傅這套紫芝拳讓徒兒對武學一道又有新的感悟。”何逸沉思半響後迴答。
“甚妙!逸兒的悟性果然非凡,記住了,但凡武功切莫被招式所束縛,重在意境。意境一旦領悟,招式配合起來自然不滯泄,需知但凡招式都是人之所創,不可拘泥,這一切需要逸兒日後慢慢體會。從你拜師至今,今年也二十歲了,年輕人該下山入世磨礪去,這套拳法當作為師送你的禮物。”
何逸大驚:“啊!師傅,你要趕我走?是不是逸兒做錯了什麽事情,弟子願受重罰,千萬別趕逸兒走啊。”
“時下暴秦無道,天下群雄紛爭,師傅幾個都是老骨頭了,不願再插手世事,逸兒也需成家立業,總不能陪我們這些老骨頭一輩子吧。好男兒應誌在四方,拯救萬民出水火,才不枉四位師傅的一番調教。”
何逸正自不舍,突然遠處傳來了一陣聲音,“什麽事情這麽熱鬧,幾位老猴兒今日怎有此雅興一齊出來曬太陽啊。”聲音越來越近,遠山一個人影飛縱而來,速度如風。
人影落地,是個老儒,臉色醉暈,腰間挎著個大酒葫蘆。周術對著老儒大笑“什麽風把酈食其兄給吹來了?來的正好,今日剛好是逸兒出師之日,你個老猴兒可要給逸兒準備點禮物。”
酈食其大笑,指者腰間酒葫蘆一拍:“來的匆忙,不曾準備,就連我這葫蘆裏也是空的。”
一旁的崔廣對著何逸使了個眼色,何逸領會,上前對著酈食其一揖:“酈師伯,今日正好是逸兒下山的日子,逸兒正舍不得眾位師傅,師伯未曾準備禮物,正好我可以多拖延幾日。”
“呀,這麽一說,可不能耽誤了你的時辰,也好,師伯就教你一套逍遙遊。”
唐秉一聽甚喜,趕緊對何逸說道:“逍遙遊是天下第一輕功,難得師伯肯傳授與你,還不快謝過師伯。
酈食其當下把逸兒叫到一旁,言傳身教,如何運氣發功示範了一遍,四位師傅也不去旁觀。
片刻何逸麵有喜色與酈食其同歸,顯是已掌握逍遙遊法門。
周術拍了拍何逸肩膀,說道:“今日逸兒一走,不知何日再見,逸兒初出江湖,需要一把稱手的名器,為師就把這柄玉蕭‘尺八’送給你當禮物了。”
“啊,哪師傅你用什麽呢?”
“放心,師傅淡泊已久,‘尺八’陪我已經有一甲子沒動了,正好讓它陪逸兒再顯身手。”
“周術兄如此大方,看來我崔廣不送點好禮物是不行了。”崔廣從手上脫下戒指,逸兒,這是為師自創的‘花雨戒’,緊急時刻可碰動機樞,發出無數細小暗器,此戒精妙之處,可以連續發射三次,倘敵方人眾,可救急一時。威力甚大,切記,不可濫用。”
一旁的吳實也遞過幾張麵具與一本書說道:“為師擅長丹青,繪製了幾張麵具,戴上之後易容,就算至熟之人也絕對認識不出你,這裏還有一本《易容術》之書,逸兒拿著,日後闖蕩江湖定有用途。”
夕陽西下,斜射商山,投影大地,影子如偌大一個“商”字籠罩在大地。。
何逸的身影漸漸遠去,傳來歌聲:
“一日為師兮,終身父。
廿載加恩兮,何為圖?
豐我羽翼兮,今已足。
念此一去兮,踏江湖。
北溟有鯤兮,曾作魚!
化為大鵬兮,向何處?
扶搖振翅兮,九霄肅。
不嘯風雲兮,誓不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