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城。
大風吹來,城牆到處可見的“項”字旌旗獵獵作響,篝火通明。
城頭,項羽與項梁。
“羽兒,霸王劍威力無窮,死在這劍上的魂魄更是不計其數,終是戾氣太盛,叔父擔心你控製不住,反受其所製,會對你不利啊。”
項羽披一身戰甲,兩指扣環,輕輕的擊打著劍鞘。若有所思後言道。
“叔父,但凡成大事者,總要付出代價,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叔父不用為羽兒擔心,何況劍下亡魂,生時我都不懼,死後還怕什麽,男兒丈夫,生定當為人中之傑,才不枉堂堂七尺之軀。更何況有霸王在手,敢問天下誰是英雄?”
“對了,叔父,羽兒近日接連兩夜都做了個同樣的夢,夢見一女子著黃色舞衣,翩翩起舞,羽兒拔劍與她共舞,那女子麵容又甚是模糊,不知何解?”
“竟有此夢?羽兒,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若是重複一夢,必有征兆,待叔父幫你占上一卦解夢。”
隻見項梁閉眼微微掐指,半晌。麵帶笑容說道:“大吉大吉!女子起舞意為有風,該為巽卦,羽兒拔劍,劍為金屬於兌卦,‘巽下兌上’是個《大過》卦象,連做兩次同樣的夢,取其二爻變之意解之為: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枯楊生稊,老夫得少妻,哈哈!羽兒要走桃花運了,項門也該有後了。”
城頭,風起,戰袍飄逸。
夜幕再次襲來,黑暗漸漸隱向遠方的郊外。
夜幕中,是誰在輕拭著琴案。
鼓角聲聲,是誰在撥弄著刀戈。
一塘清水,是誰撩起秋波……
城郊,柴扉內,燈下,檀香嫋嫋。
一鶴發老者,麵容慈祥,身形有些佝僂,一邊撫著琴,奏著《行香子》,一黃衣女子和著歌起舞,美目盼兮,水袖飄逸,衣褶盈動,淩波微步。
“且飲千鍾,心與誰同。
歎流年、往事成風。
繁華屈指,過眼皆空。
恨花兒開,花兒謝,太匆匆……”
黃衣女子水袖一揮,足尖頂起,旋了幾圈,裙擺飄曳,宛如秋菊,灑下點點金黃。
“空杯映月,歲歲相逢。
奈離情、難寄萍蹤。
此時心緒,水遠山重。
又幾迴哭,幾迴笑,幾迴瘋?”
“噗”的一聲,樂曲嘎然而止,一根斷弦箭一般彈飛到半空,撫琴老者眉心一皺,心猛然跳了一下,隨著琴弦斷裂的一瞬間。
黃衣女子也停下了曼妙舞步,疑慮的向老者問道:“亞父,怎麽了,怎麽突的出現斷弦之音?”
老者捋著白須,緩緩說道:“虞姬,斷弦之音,必有蹊蹺,你去門外看看,是否有客。”
原來這位黃衣女子名叫虞姬。
虞姬輕輕移步,推開柴扉。
“啊!亞父,快來!” 虞姬花容一顫,失色大叫。
範增聞聲而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白衣女子,渾身濕透昏倒在門前,麵色慘白,牙關緊閉,手中卻緊拽著一塊形如玉佩但是泛著藍光的石頭。
“先扶她進來,你去準備點甘草,幹薑,大棗熬湯,亞父自有安排。”
黎明前的長夜最是漫長,夜繼續黑暗,直到吞噬了柴扉內最後星點燈光,隨著燈火熄滅後散發的一絲青煙籠罩開來……
內室。
殷默仿佛經曆過數次輪迴,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夢裏自己在渺無邊際的河道裏掙紮漂浮……惡魔獰笑的舉劍……肩膀被貓頭鷹抓了一下,流出血滴,血滴一點一滴的融入河道,彌漫開來,化為血海,血海中不斷湧現出熟悉的麵孔,然後冒出爹永不瞑目的眼睛……
“啊!!!!!!!!!!!”
“亞父,快!姑娘醒了。” 虞姬急切的叫道。
“爹!爹!!爹!!!”噩夢中殷默醒來,麵色依然蒼白,顯是怕冷,渾身蜷縮,一臉驚恐“我。。。我在哪裏。。。水。。。水。。。好多血水。。。”
“姑娘,老夫範增,這是我義女虞姬,昨夜姑娘暈倒在老夫門口,老夫幫你搭過脈象,寸口三部數脈皆混亂不肴,定是受過重大刺激,又加浸泡水中,姑娘現在身體太過虛弱,既然到此,算是我們有緣,山野陋室,就我與我義女在此居住,姑娘不必驚慌,暫且在山野鄙室少住幾日調養。”
殷默再次醒來,已能下床活動,臉色依舊蒼白,但已有些許紅潤。
你見過大海中的燈塔嗎?
驚濤駭浪中一星燈火永不滅。
你見過冬天的梅花嗎?
皚皚白雪下,掩蓋不了一抹強紅。
世界上有兩種人,被挫折打擊後頹靡不振的那一種永遠沒有明天,另外一種卻可以百煉成鋼。
室外,虞姬著一身粉紅衣裳,黃色的鑲邊,宛如三月桃蕾怒放。
範增捋著白須,佝僂的身形掩蓋不了一副仙風道骨。
“亞父,殷姑娘應該沒事吧?”
“雖然溺水,但元氣已經恢複,再調養幾日就無大礙,隻是脈象上看,她受過很大的刺激,小小年紀,隻怕心病難醫啊。”
經曆黑暗後再見陽光,會覺的溫暖。經曆酷暑後再見陽光,會覺的眩暈。
經曆暴雨後再見陽光,會覺的新鮮。
然陽光卻從不曾改變,也不會為誰而去改變。
這樣的一縷午後陽光中,殷默再次聞到了花香。
但凡大煎大熬過的人,性格總會恩怨分明,殷默也不例外。
“虞姐姐,你和範老伯的救命之恩默兒銘記在心,默兒還有需要塵事纏身,隻能來日有緣再報,打擾了數日,我也該告辭了。”
“姑娘要走,老夫也不強留,山高水長,有緣再聚。”範增從懷裏摸出一塊藍石頭遞給殷默,“當日老夫救你之時,姑娘手裏緊拽著這塊奇石,想是至關重要之物,替姑娘保管了,今日姑娘要走,原物奉還,不知姑娘準備去往何處。”
殷默接過藍石公,睹物思人,潸然淚下。
前幾天還撫摩石頭的人已不在,石頭卻還是石頭,千萬年後依然是塊石頭,千萬年後還有誰在?
自從慘變後驚醒,幸好地下石室還有另外一個出口可以逃生,出口卻是連著河道,殷默想死,帶著絕望跳入河道。
當河水蔓延到鼻孔時,冰涼的刺激卻讓殷默有了強烈的求生欲望,必須活下去,為了活下去而活著。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
那一刻,殷默學會了堅定。
而死人是永遠沒有堅定的意誌的,連哭的權利都沒。
活著的人未來的方向又在哪裏?
道別虞姬與範增之後,第一件事,殷默決定去趟橄欖樹,畢竟父親最後的心願是要陪她一起去看看貔梟。
殷默拿出藍石公,左手握著,右手緩緩在上麵劃動“貔梟”二字,地上漸漸浮現出一行藍字:
“貔梟者,洪荒時期,汲天地戾氣,化太極陰陽二氣為爪,四象為翼,八卦為羽,五行為目,誕於北荒,後被黃帝降服。曾助黃帝大破防風氏,黃帝薨,貔梟不知所終,此梟喜食橄欖,概因橄欖為忠果故。”
……
會稽城內,一切都沒改變,仍然是四麵八方湧入的難民,唯一變化的是城頭的旗號已變成了“項”字。
四周都是湧動的人流,為名,為利,為情勞累忙碌,誰也不會去注意一棵橄欖樹,更不會去注意樹上有個女子。
殷默敏捷的竄上樹幹,這個軌跡之前已經發生過有數百次了,人生又何嚐不是一直在重複相同的軌跡。
再次見到偌大的鳥巢,鳥巢空空,零星的幾根羽毛與一堆橄欖籽下,那塊破舊發黃的布帛還在。
殷默拿過布帛,仔細端倪。
布帛上記載:“吾姓公孫,名曰軒轅,參悟天道,三戰阪泉,後征蚩尤,人謂梟雄,世人多以訛傳訛,不知吾為一雄,吾之愛梟,亦為一雄,一梟一人,合為梟雄。後得瑞寶‘河圖洛書’,又於崆峒山得廣成子授《自然經》一卷,終參透天人,留有《陰符經》一書”
看到了先前被貓頭鷹所遮住的文字,殷默大為驚訝,原來《陰符經》是黃帝融會貫通‘河圖洛書’《自然經》所著。可是現在流傳下來的《陰符經》根本不見什麽神奇,醫者見醫,道者見道,儒者見儒,卜者見蓍的一本無稽之書。帶著疑問殷默繼續看著布帛記載。
“世人好事者牽強以為醫道儒蓍之書,實不知需配以陰符圖,能速集天地之氣,漸臻天人合一之境,此陰符圖,遺於商山之口。”原來還有個陰符圖,殷默看著入神,讀到商山二字,憶起父親曾經說過藍石公於商山獲得。腦中浮現出父親音容,不禁淚下。到底這個商山之口在何處呢?
殷默繼續讀下去,“吾之愛梟,名曰貔梟,上古神物,通靈之至,嗜食橄欖,此梟之眼可視地底之金礦,有緣人可得之,望得之者能……”。
殷默正自看著,忽然感覺有雙眼睛正盯著她望,抬頭一看,原來貔梟不知什麽時候出現,發現有人逼近它的巢穴,喉頭發出不滿“咕咕”的叫聲,眼神還是那般陰戾,惡狠狠的盯著殷默。
殷默怔怔的望著貔梟,不知該如何應付。
突然貔梟扇動了下翅膀,四周空氣瞬時凝聚,一股寒氣撲麵而至。
人在極度恐懼時的第一本能就是發呆,貔梟伸動利爪向大腦一片空白的殷默飛襲而來。
大風吹來,城牆到處可見的“項”字旌旗獵獵作響,篝火通明。
城頭,項羽與項梁。
“羽兒,霸王劍威力無窮,死在這劍上的魂魄更是不計其數,終是戾氣太盛,叔父擔心你控製不住,反受其所製,會對你不利啊。”
項羽披一身戰甲,兩指扣環,輕輕的擊打著劍鞘。若有所思後言道。
“叔父,但凡成大事者,總要付出代價,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叔父不用為羽兒擔心,何況劍下亡魂,生時我都不懼,死後還怕什麽,男兒丈夫,生定當為人中之傑,才不枉堂堂七尺之軀。更何況有霸王在手,敢問天下誰是英雄?”
“對了,叔父,羽兒近日接連兩夜都做了個同樣的夢,夢見一女子著黃色舞衣,翩翩起舞,羽兒拔劍與她共舞,那女子麵容又甚是模糊,不知何解?”
“竟有此夢?羽兒,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若是重複一夢,必有征兆,待叔父幫你占上一卦解夢。”
隻見項梁閉眼微微掐指,半晌。麵帶笑容說道:“大吉大吉!女子起舞意為有風,該為巽卦,羽兒拔劍,劍為金屬於兌卦,‘巽下兌上’是個《大過》卦象,連做兩次同樣的夢,取其二爻變之意解之為: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枯楊生稊,老夫得少妻,哈哈!羽兒要走桃花運了,項門也該有後了。”
城頭,風起,戰袍飄逸。
夜幕再次襲來,黑暗漸漸隱向遠方的郊外。
夜幕中,是誰在輕拭著琴案。
鼓角聲聲,是誰在撥弄著刀戈。
一塘清水,是誰撩起秋波……
城郊,柴扉內,燈下,檀香嫋嫋。
一鶴發老者,麵容慈祥,身形有些佝僂,一邊撫著琴,奏著《行香子》,一黃衣女子和著歌起舞,美目盼兮,水袖飄逸,衣褶盈動,淩波微步。
“且飲千鍾,心與誰同。
歎流年、往事成風。
繁華屈指,過眼皆空。
恨花兒開,花兒謝,太匆匆……”
黃衣女子水袖一揮,足尖頂起,旋了幾圈,裙擺飄曳,宛如秋菊,灑下點點金黃。
“空杯映月,歲歲相逢。
奈離情、難寄萍蹤。
此時心緒,水遠山重。
又幾迴哭,幾迴笑,幾迴瘋?”
“噗”的一聲,樂曲嘎然而止,一根斷弦箭一般彈飛到半空,撫琴老者眉心一皺,心猛然跳了一下,隨著琴弦斷裂的一瞬間。
黃衣女子也停下了曼妙舞步,疑慮的向老者問道:“亞父,怎麽了,怎麽突的出現斷弦之音?”
老者捋著白須,緩緩說道:“虞姬,斷弦之音,必有蹊蹺,你去門外看看,是否有客。”
原來這位黃衣女子名叫虞姬。
虞姬輕輕移步,推開柴扉。
“啊!亞父,快來!” 虞姬花容一顫,失色大叫。
範增聞聲而至,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白衣女子,渾身濕透昏倒在門前,麵色慘白,牙關緊閉,手中卻緊拽著一塊形如玉佩但是泛著藍光的石頭。
“先扶她進來,你去準備點甘草,幹薑,大棗熬湯,亞父自有安排。”
黎明前的長夜最是漫長,夜繼續黑暗,直到吞噬了柴扉內最後星點燈光,隨著燈火熄滅後散發的一絲青煙籠罩開來……
內室。
殷默仿佛經曆過數次輪迴,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夢裏自己在渺無邊際的河道裏掙紮漂浮……惡魔獰笑的舉劍……肩膀被貓頭鷹抓了一下,流出血滴,血滴一點一滴的融入河道,彌漫開來,化為血海,血海中不斷湧現出熟悉的麵孔,然後冒出爹永不瞑目的眼睛……
“啊!!!!!!!!!!!”
“亞父,快!姑娘醒了。” 虞姬急切的叫道。
“爹!爹!!爹!!!”噩夢中殷默醒來,麵色依然蒼白,顯是怕冷,渾身蜷縮,一臉驚恐“我。。。我在哪裏。。。水。。。水。。。好多血水。。。”
“姑娘,老夫範增,這是我義女虞姬,昨夜姑娘暈倒在老夫門口,老夫幫你搭過脈象,寸口三部數脈皆混亂不肴,定是受過重大刺激,又加浸泡水中,姑娘現在身體太過虛弱,既然到此,算是我們有緣,山野陋室,就我與我義女在此居住,姑娘不必驚慌,暫且在山野鄙室少住幾日調養。”
殷默再次醒來,已能下床活動,臉色依舊蒼白,但已有些許紅潤。
你見過大海中的燈塔嗎?
驚濤駭浪中一星燈火永不滅。
你見過冬天的梅花嗎?
皚皚白雪下,掩蓋不了一抹強紅。
世界上有兩種人,被挫折打擊後頹靡不振的那一種永遠沒有明天,另外一種卻可以百煉成鋼。
室外,虞姬著一身粉紅衣裳,黃色的鑲邊,宛如三月桃蕾怒放。
範增捋著白須,佝僂的身形掩蓋不了一副仙風道骨。
“亞父,殷姑娘應該沒事吧?”
“雖然溺水,但元氣已經恢複,再調養幾日就無大礙,隻是脈象上看,她受過很大的刺激,小小年紀,隻怕心病難醫啊。”
經曆黑暗後再見陽光,會覺的溫暖。經曆酷暑後再見陽光,會覺的眩暈。
經曆暴雨後再見陽光,會覺的新鮮。
然陽光卻從不曾改變,也不會為誰而去改變。
這樣的一縷午後陽光中,殷默再次聞到了花香。
但凡大煎大熬過的人,性格總會恩怨分明,殷默也不例外。
“虞姐姐,你和範老伯的救命之恩默兒銘記在心,默兒還有需要塵事纏身,隻能來日有緣再報,打擾了數日,我也該告辭了。”
“姑娘要走,老夫也不強留,山高水長,有緣再聚。”範增從懷裏摸出一塊藍石頭遞給殷默,“當日老夫救你之時,姑娘手裏緊拽著這塊奇石,想是至關重要之物,替姑娘保管了,今日姑娘要走,原物奉還,不知姑娘準備去往何處。”
殷默接過藍石公,睹物思人,潸然淚下。
前幾天還撫摩石頭的人已不在,石頭卻還是石頭,千萬年後依然是塊石頭,千萬年後還有誰在?
自從慘變後驚醒,幸好地下石室還有另外一個出口可以逃生,出口卻是連著河道,殷默想死,帶著絕望跳入河道。
當河水蔓延到鼻孔時,冰涼的刺激卻讓殷默有了強烈的求生欲望,必須活下去,為了活下去而活著。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
那一刻,殷默學會了堅定。
而死人是永遠沒有堅定的意誌的,連哭的權利都沒。
活著的人未來的方向又在哪裏?
道別虞姬與範增之後,第一件事,殷默決定去趟橄欖樹,畢竟父親最後的心願是要陪她一起去看看貔梟。
殷默拿出藍石公,左手握著,右手緩緩在上麵劃動“貔梟”二字,地上漸漸浮現出一行藍字:
“貔梟者,洪荒時期,汲天地戾氣,化太極陰陽二氣為爪,四象為翼,八卦為羽,五行為目,誕於北荒,後被黃帝降服。曾助黃帝大破防風氏,黃帝薨,貔梟不知所終,此梟喜食橄欖,概因橄欖為忠果故。”
……
會稽城內,一切都沒改變,仍然是四麵八方湧入的難民,唯一變化的是城頭的旗號已變成了“項”字。
四周都是湧動的人流,為名,為利,為情勞累忙碌,誰也不會去注意一棵橄欖樹,更不會去注意樹上有個女子。
殷默敏捷的竄上樹幹,這個軌跡之前已經發生過有數百次了,人生又何嚐不是一直在重複相同的軌跡。
再次見到偌大的鳥巢,鳥巢空空,零星的幾根羽毛與一堆橄欖籽下,那塊破舊發黃的布帛還在。
殷默拿過布帛,仔細端倪。
布帛上記載:“吾姓公孫,名曰軒轅,參悟天道,三戰阪泉,後征蚩尤,人謂梟雄,世人多以訛傳訛,不知吾為一雄,吾之愛梟,亦為一雄,一梟一人,合為梟雄。後得瑞寶‘河圖洛書’,又於崆峒山得廣成子授《自然經》一卷,終參透天人,留有《陰符經》一書”
看到了先前被貓頭鷹所遮住的文字,殷默大為驚訝,原來《陰符經》是黃帝融會貫通‘河圖洛書’《自然經》所著。可是現在流傳下來的《陰符經》根本不見什麽神奇,醫者見醫,道者見道,儒者見儒,卜者見蓍的一本無稽之書。帶著疑問殷默繼續看著布帛記載。
“世人好事者牽強以為醫道儒蓍之書,實不知需配以陰符圖,能速集天地之氣,漸臻天人合一之境,此陰符圖,遺於商山之口。”原來還有個陰符圖,殷默看著入神,讀到商山二字,憶起父親曾經說過藍石公於商山獲得。腦中浮現出父親音容,不禁淚下。到底這個商山之口在何處呢?
殷默繼續讀下去,“吾之愛梟,名曰貔梟,上古神物,通靈之至,嗜食橄欖,此梟之眼可視地底之金礦,有緣人可得之,望得之者能……”。
殷默正自看著,忽然感覺有雙眼睛正盯著她望,抬頭一看,原來貔梟不知什麽時候出現,發現有人逼近它的巢穴,喉頭發出不滿“咕咕”的叫聲,眼神還是那般陰戾,惡狠狠的盯著殷默。
殷默怔怔的望著貔梟,不知該如何應付。
突然貔梟扇動了下翅膀,四周空氣瞬時凝聚,一股寒氣撲麵而至。
人在極度恐懼時的第一本能就是發呆,貔梟伸動利爪向大腦一片空白的殷默飛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