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家老將這是勸告,但更多的是威脅,他們就差沒有明說,一旦楚九歌走出這個門,他們就不會管楚九歌的生死。
楚九歌看了他們一眼,神色微冷的道:“你們派個人過來,我把用藥的方法教給你們。”
“楚姑娘……”應家老將還要勸說,卻被楚九歌打斷:“我楚九歌不是你應家請的府醫,你們應家確定要留我?又留得住我?你們應家……不怕北王報複嗎?”
現在的應家可不是當年的應家,現在的應池也不是當年的應池。現在的應池,身後隻有一個還未站穩腳步的應頤,而且應頤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護著應池。
這樣的應家,根本承受不起北王府的怒火。
“楚姑娘,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應家從來沒有想過與北王府為敵。”怎麽好好的,就變成北王要報複他們了?
“阻攔我給北王醫治,難道不是為敵?你們不會和應池一樣天真,天真的認為隻要不把刀紮進人家的心口,就不是殺人吧?你們阻攔我去前線,就是等同於謀殺北王,你們確定北王府的人會放過你們嗎?”楚九歌神色凝重,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冷漠。
她真的是被應家人氣到了,也被應池氣到了。
她照看應池,雖有應頤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是因為應池這個人,不然她不招惹應池就行了。
她照看應池是出於情份,應池不會以為,他們之間的那點兒情分,能容得他一次又一次的任性吧?
她想,應池還是沒有長大,至少他到現在還不明白,那個會包容他一切任性舉動的老人,已經死了。
這世間再也沒有第二個人,會像鎮國長公主一樣,包容他所有的任性,就是應頤也做不到。
或者說,應頤沒有那個能力。
楚九歌見他們慘白著臉不言語,聲音冰冷的警告道:“你們別蠢的被人利用,被人當槍使了。我給應池留下足夠的藥,他的疫症就是好不了,也不會更壞。我去不去前線,對你們有什麽影響?北王死了,對你們有什麽好處?”
“我們……”應家老將雖然自傲,但人並不蠢,楚九歌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們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派人來照顧應池,幫我離開這裏。你們最好找一個身量和我差不多的人進來。”楚九歌不僅說服應家老將,還策反他們幫忙,美其名曰:將功折罪。
應家老將雖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楚九歌說得有道理……
說服了應家老將後,楚九歌無事人一般迴到疫區,來到應池的住處,也不管應池有沒有在聽,當著應池的麵,就一句一句背醫理,背藥方……
應池聽得一臉懵,幾次想要打斷楚九歌的話,問她這是幹什麽?
楚九歌卻全然不搭理他,一口氣不斷的往下背,背到最後……應池睡著了。
國師收到消息,得到楚九歌沒有任何異常,仍安心的呆在疫區,頓時鬆了口氣。
“別讓楚九歌離開疫區,明白嗎?”楚九歌太謹慎了,又懂醫理,平時吃食都會檢查,想要讓楚九歌染上福壽膏的癮,怕是沒有那麽容易。
是以,在沒有拿到解藥前,楚九歌絕不能離開疫區,絕不能出事。
“是,大人。”國師的手下,不敢表現出半點不滿,低頭應了下去,可天知道這事有多難辦!
那些要楚九歌命的人,不僅在外麵等著,也試圖往疫區裏闖,而更叫人麻煩的是,楚九歌這個女人半點不懂事,還想要出去,簡直是嫌命長。
為了不讓楚九歌有機會出來,為了不讓殺手有機會潛入疫區,整個疫區戒嚴了,國師的人十二時辰不斷的守在外麵,整個疫區不許人進,自然也不許人出。
應將的人正好趕在疫區戒嚴前進入疫區,來了兩個,與楚九歌的身量差不多,他們兩人還帶了大量的糧食和草藥,這些草藥都是楚九歌指名非要不可的。
“東西都在這裏,楚姑娘你看看,還差什麽嗎?”來的兩個人年紀都不輕,正因為年紀大,老縮了,看著才與楚九歌的身高差不多。
“夠了。”不僅僅有藥材,還有炮製藥材的工具,東西很全,她要配幾劑簡單的藥,不成問題。
“楚姑娘,要不要跟應少……”
“不用!你們應少經不起事,別告訴他,藥我給你留好。藥理和藥方我也整理出來了,你們不懂沒有關係,跟著做就行了。”應池才染上時疫,病情算不得嚴重,她用重要,隻需要三劑就無事,後續隻要調理就行了。
她要離開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第615章 計劃,就這麽離開了
楚九歌神神秘秘,又是尋與她身量相仿的人,又是讓人帶大量的藥材進入疫區,要說她沒有離開的打算,誰也不信,但是……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兩個與他身量相仿的人身上時,楚九歌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疫區。
那兩人,確實扮作楚九歌的樣子呆在疫區,但楚九歌卻沒有用那兩人的身份離開,而是……
以死屍的身份離開的!
疫區每天都有人死於疫症,死於疫症的人身上大多潰爛,這些屍首本身就是疫症源,檢查的人根本不會仔細看,也不敢仔細看,就怕多看一眼,便染上了疫症。
楚九歌用藥,讓自己臉上、手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潰爛,又給自己抹了特殊的藥汁,露在外麵的肌膚看上去灰敗蠟黃,和死人沒有什麽兩樣。
混在另外兩俱屍體中,楚九歌比真死人還像死人,檢查的士兵隻看了一眼,就叫抬屍的人趕緊抬出去:“快點燒了,別放在這裏。年過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這些屍體多放一秒,我們染病的機會就高一分。”
“聽說,在蘇家的主持下,瀾城那些染上疫症的人都被處死了,咱們這要把這些人養到什麽時候?”看守的士兵,一臉煩躁的抱怨道。
“不僅僅是瀾城,我聽說除了咱們襄城,其他幾座城都處理幹淨了。過年後,他們那就沒有染了時疫的病人,也就咱們襄城還留著這些人。你說……大人這也太心善了,每天花這麽多糧食養著這些廢人,也不知圖什麽。”
“你懂什麽,有這些人在……朝廷就會撥救災款下來,每個月往上報也有政績。沒了這些人,哪來的功勞。”
……
守門的兩個小兵抱怨了半天,但後麵的話楚九歌就沒有聽到了,她已經被人抬走了。
染時疫而死的人,屍首都會統一焚燒。焚燒的地方在城外一座深山裏,此舉也是為了隔絕感染源。
襄城這位父母官雖然不作為,但比起瀾城幾地的官員,他好歹還做了點事,沒有徹底的泯滅良心。
楚九歌作為屍體,被人從疫區抬出來後,走了不到半刻鍾,就被人當成貨物一般丟在板車上,而楚九歌很悲催,她被丟在中間,上麵還壓了一俱屍體。
“倒黴!”楚九歌在心裏罵了一句,好在板車顛簸,推馬車的老漢又十分不忿,一路顛的厲害,能把“死人”顛活。
不過,這也方便了楚九歌。
板車一動,楚九歌就一點一點的,將壓在她身上的屍體推開,然後又借著顛簸的力道,讓自己壓在一眾屍首上麵。做好這一切,楚九歌就開始等,等……
應家老將說的那個水潭。
行動前,她就讓應家老將把一切都打聽好了,知道運送屍體的板車,會路過一個小水潭。
那水潭很深,水很渾濁,沒有人飲用那裏水,一俱“屍首”落下去,那運送屍體的人絕不會費功夫去打撈,當然……
他也不會上報出去,隻會當作這事沒有發生。
板車緩慢而顛簸的往山裏走,隨著板車離山裏越來越近,天色也漸漸的暗了下來,楚九歌躺在板車上,在心裏不斷默數,當她數到十的時候,便漸漸感覺四周的寒氣更重了。
她知道,離那個水潭進了。
九!
楚九歌在心裏,默默的數了一下,馬車一動,她又數了一下……
當倒數到三的時候,楚九歌知道時機到了。
“啪!”趁板車顛簸的時候,楚九歌估算好方位,將藏在懷裏的屍體丟在車輪下。
“嘭……”車輪硌到了石頭,猛地停了下來,慣性作用下,板車往前一聳,又往後滑,板車的屍首被這麽一顛,最外側的那俱已僵硬的屍體就滑了下去……
“哎呀,這倒黴事。”運送屍體的老漢,罵了一聲,但還是認命的放下板車,去抬地上的屍體……
就是這個時候了!
透過薄薄的白布,楚九歌看到了對方的動作,在那老漢走到板車前,楚九歌動了……
“咚……”楚九歌從板車上滾下來,不等老漢反應過來,又在地上滾了兩圈,然後落入了水潭裏。
“啊……”那老漢迴頭,隻看到楚九歌滾入水潭的畫麵,連忙伸手,可還是晚了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楚九歌滾入水潭水中。
老漢反應過來,快步跑到水潭邊,卻什麽也看不到了。
“這一趟真是晦氣,好在這是死水,沒人喝,不然……事情就麻煩了。”那老漢低罵一聲,左右看了看,見無人看到,也不敢停留,飛快的把地上的屍體丟上板車,推著板車就跑了。
那速度,比先前快了一倍不止。
趁著沒人發現,他得趕緊把這些屍體燒了,絕不能讓人知道,有一俱染了疫症的屍首落到水裏。
老漢推著板車一走,楚九歌就從水裏浮了出來。
“冷死我了。”從水裏冒出來的刹那,寒風一吹,楚九歌直哆嗦。
這水,不僅僅是冷而是冰,而且又臭又髒,簡直不能忍。
楚九歌三兩遊到岸邊,爬上了岸後,考慮到自己身上的衣服,沾了染疫症而死的屍體,毫不猶豫的脫了,綁了一塊石頭,丟入水裏。
她倒是想要用火燒了,她身上也有用油紙包的火折子,可濕淋淋的衣服,她要怎麽才能燒得著?
處理了髒衣服後,楚九歌又將痕跡一一抹掉,這才走進一旁的樹林裏,找到應家老將說的山洞,從裏麵找出他們備好的衣物。
一時半刻的,應家老將也沒有辦法去給楚九歌買新衣服,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買女子的衣服。
山洞裏麵放的是應池的舊衣服,楚九歌穿稍稍有些大了,但現在不是計較這些人時候。
楚九歌換上應池的衣服,扮作少年的模樣,把濕衣服埋在山洞裏,又出去了一趟,將外麵的痕跡全部清理幹淨了,這才背著包袱往山裏走。
現在,外麵都是盯著她的人,山裏才是最安全的。
隻要躲過這幾天,外麵那些人以為她已經走遠了,她再出去就安全了……
第616章 很蠢,她選擇救北王
楚九歌從疫區失蹤了!
沒有人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疫區的;也沒有人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疫區的,甚至……
沒有人知道,她現在是躲在疫區的某個角落,還是已經走了。
“楚九歌呢?”最先發現楚九歌不見的,是應池。
應家的老將沒有瞞應池,將楚九歌的話轉述給了他:“楚姑娘說,你的病再吃三劑藥就好了,醫治時疫的藥方,楚姑娘也默寫出來了,藥材也備好了。少爺你隻要按方抓藥,大部分得了疫症的病人都能痊愈,少數病重的,楚姑娘就沒有辦法了。”
“我問你,楚九歌呢?”應池剛染上時疫,楚九歌就為他醫治,他的身體很好,並沒有被疫症拖垮,吼起人來,中氣十足。
“楚姑娘說,少爺你想憑功入仕,她就把功勞全部留給你,憑借醫好時疫的功勞,再加上咱們應家的人脈,稍稍運作一下,少爺你肯定能入朝為斷。”照顧應池的應家老將,繼續勸說道。
應池卻更不耐煩,大聲吼道:“我問你!楚九歌在哪裏!說……你們是不是有什麽隱瞞我?”
“少爺,楚姑娘在哪,不影響咱們的事。” 應家老將不解應池為什麽發這麽大的火。
事情,如了他們的願,不是嗎?
隻要疫症治好了,楚九歌在哪裏,重要嗎?
“你告訴我,楚九歌在哪裏?發生了什麽事?”是不重要,但楚九歌的安危很重要,他是想要冒險,拿自己的命去冒險,但是……
楚九歌看了他們一眼,神色微冷的道:“你們派個人過來,我把用藥的方法教給你們。”
“楚姑娘……”應家老將還要勸說,卻被楚九歌打斷:“我楚九歌不是你應家請的府醫,你們應家確定要留我?又留得住我?你們應家……不怕北王報複嗎?”
現在的應家可不是當年的應家,現在的應池也不是當年的應池。現在的應池,身後隻有一個還未站穩腳步的應頤,而且應頤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護著應池。
這樣的應家,根本承受不起北王府的怒火。
“楚姑娘,你這是什麽意思?我們應家從來沒有想過與北王府為敵。”怎麽好好的,就變成北王要報複他們了?
“阻攔我給北王醫治,難道不是為敵?你們不會和應池一樣天真,天真的認為隻要不把刀紮進人家的心口,就不是殺人吧?你們阻攔我去前線,就是等同於謀殺北王,你們確定北王府的人會放過你們嗎?”楚九歌神色凝重,眼神是前所未有的冷漠。
她真的是被應家人氣到了,也被應池氣到了。
她照看應池,雖有應頤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是因為應池這個人,不然她不招惹應池就行了。
她照看應池是出於情份,應池不會以為,他們之間的那點兒情分,能容得他一次又一次的任性吧?
她想,應池還是沒有長大,至少他到現在還不明白,那個會包容他一切任性舉動的老人,已經死了。
這世間再也沒有第二個人,會像鎮國長公主一樣,包容他所有的任性,就是應頤也做不到。
或者說,應頤沒有那個能力。
楚九歌見他們慘白著臉不言語,聲音冰冷的警告道:“你們別蠢的被人利用,被人當槍使了。我給應池留下足夠的藥,他的疫症就是好不了,也不會更壞。我去不去前線,對你們有什麽影響?北王死了,對你們有什麽好處?”
“我們……”應家老將雖然自傲,但人並不蠢,楚九歌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們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你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派人來照顧應池,幫我離開這裏。你們最好找一個身量和我差不多的人進來。”楚九歌不僅說服應家老將,還策反他們幫忙,美其名曰:將功折罪。
應家老將雖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楚九歌說得有道理……
說服了應家老將後,楚九歌無事人一般迴到疫區,來到應池的住處,也不管應池有沒有在聽,當著應池的麵,就一句一句背醫理,背藥方……
應池聽得一臉懵,幾次想要打斷楚九歌的話,問她這是幹什麽?
楚九歌卻全然不搭理他,一口氣不斷的往下背,背到最後……應池睡著了。
國師收到消息,得到楚九歌沒有任何異常,仍安心的呆在疫區,頓時鬆了口氣。
“別讓楚九歌離開疫區,明白嗎?”楚九歌太謹慎了,又懂醫理,平時吃食都會檢查,想要讓楚九歌染上福壽膏的癮,怕是沒有那麽容易。
是以,在沒有拿到解藥前,楚九歌絕不能離開疫區,絕不能出事。
“是,大人。”國師的手下,不敢表現出半點不滿,低頭應了下去,可天知道這事有多難辦!
那些要楚九歌命的人,不僅在外麵等著,也試圖往疫區裏闖,而更叫人麻煩的是,楚九歌這個女人半點不懂事,還想要出去,簡直是嫌命長。
為了不讓楚九歌有機會出來,為了不讓殺手有機會潛入疫區,整個疫區戒嚴了,國師的人十二時辰不斷的守在外麵,整個疫區不許人進,自然也不許人出。
應將的人正好趕在疫區戒嚴前進入疫區,來了兩個,與楚九歌的身量差不多,他們兩人還帶了大量的糧食和草藥,這些草藥都是楚九歌指名非要不可的。
“東西都在這裏,楚姑娘你看看,還差什麽嗎?”來的兩個人年紀都不輕,正因為年紀大,老縮了,看著才與楚九歌的身高差不多。
“夠了。”不僅僅有藥材,還有炮製藥材的工具,東西很全,她要配幾劑簡單的藥,不成問題。
“楚姑娘,要不要跟應少……”
“不用!你們應少經不起事,別告訴他,藥我給你留好。藥理和藥方我也整理出來了,你們不懂沒有關係,跟著做就行了。”應池才染上時疫,病情算不得嚴重,她用重要,隻需要三劑就無事,後續隻要調理就行了。
她要離開的消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第615章 計劃,就這麽離開了
楚九歌神神秘秘,又是尋與她身量相仿的人,又是讓人帶大量的藥材進入疫區,要說她沒有離開的打算,誰也不信,但是……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那兩個與他身量相仿的人身上時,楚九歌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疫區。
那兩人,確實扮作楚九歌的樣子呆在疫區,但楚九歌卻沒有用那兩人的身份離開,而是……
以死屍的身份離開的!
疫區每天都有人死於疫症,死於疫症的人身上大多潰爛,這些屍首本身就是疫症源,檢查的人根本不會仔細看,也不敢仔細看,就怕多看一眼,便染上了疫症。
楚九歌用藥,讓自己臉上、手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潰爛,又給自己抹了特殊的藥汁,露在外麵的肌膚看上去灰敗蠟黃,和死人沒有什麽兩樣。
混在另外兩俱屍體中,楚九歌比真死人還像死人,檢查的士兵隻看了一眼,就叫抬屍的人趕緊抬出去:“快點燒了,別放在這裏。年過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這些屍體多放一秒,我們染病的機會就高一分。”
“聽說,在蘇家的主持下,瀾城那些染上疫症的人都被處死了,咱們這要把這些人養到什麽時候?”看守的士兵,一臉煩躁的抱怨道。
“不僅僅是瀾城,我聽說除了咱們襄城,其他幾座城都處理幹淨了。過年後,他們那就沒有染了時疫的病人,也就咱們襄城還留著這些人。你說……大人這也太心善了,每天花這麽多糧食養著這些廢人,也不知圖什麽。”
“你懂什麽,有這些人在……朝廷就會撥救災款下來,每個月往上報也有政績。沒了這些人,哪來的功勞。”
……
守門的兩個小兵抱怨了半天,但後麵的話楚九歌就沒有聽到了,她已經被人抬走了。
染時疫而死的人,屍首都會統一焚燒。焚燒的地方在城外一座深山裏,此舉也是為了隔絕感染源。
襄城這位父母官雖然不作為,但比起瀾城幾地的官員,他好歹還做了點事,沒有徹底的泯滅良心。
楚九歌作為屍體,被人從疫區抬出來後,走了不到半刻鍾,就被人當成貨物一般丟在板車上,而楚九歌很悲催,她被丟在中間,上麵還壓了一俱屍體。
“倒黴!”楚九歌在心裏罵了一句,好在板車顛簸,推馬車的老漢又十分不忿,一路顛的厲害,能把“死人”顛活。
不過,這也方便了楚九歌。
板車一動,楚九歌就一點一點的,將壓在她身上的屍體推開,然後又借著顛簸的力道,讓自己壓在一眾屍首上麵。做好這一切,楚九歌就開始等,等……
應家老將說的那個水潭。
行動前,她就讓應家老將把一切都打聽好了,知道運送屍體的板車,會路過一個小水潭。
那水潭很深,水很渾濁,沒有人飲用那裏水,一俱“屍首”落下去,那運送屍體的人絕不會費功夫去打撈,當然……
他也不會上報出去,隻會當作這事沒有發生。
板車緩慢而顛簸的往山裏走,隨著板車離山裏越來越近,天色也漸漸的暗了下來,楚九歌躺在板車上,在心裏不斷默數,當她數到十的時候,便漸漸感覺四周的寒氣更重了。
她知道,離那個水潭進了。
九!
楚九歌在心裏,默默的數了一下,馬車一動,她又數了一下……
當倒數到三的時候,楚九歌知道時機到了。
“啪!”趁板車顛簸的時候,楚九歌估算好方位,將藏在懷裏的屍體丟在車輪下。
“嘭……”車輪硌到了石頭,猛地停了下來,慣性作用下,板車往前一聳,又往後滑,板車的屍首被這麽一顛,最外側的那俱已僵硬的屍體就滑了下去……
“哎呀,這倒黴事。”運送屍體的老漢,罵了一聲,但還是認命的放下板車,去抬地上的屍體……
就是這個時候了!
透過薄薄的白布,楚九歌看到了對方的動作,在那老漢走到板車前,楚九歌動了……
“咚……”楚九歌從板車上滾下來,不等老漢反應過來,又在地上滾了兩圈,然後落入了水潭裏。
“啊……”那老漢迴頭,隻看到楚九歌滾入水潭的畫麵,連忙伸手,可還是晚了一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楚九歌滾入水潭水中。
老漢反應過來,快步跑到水潭邊,卻什麽也看不到了。
“這一趟真是晦氣,好在這是死水,沒人喝,不然……事情就麻煩了。”那老漢低罵一聲,左右看了看,見無人看到,也不敢停留,飛快的把地上的屍體丟上板車,推著板車就跑了。
那速度,比先前快了一倍不止。
趁著沒人發現,他得趕緊把這些屍體燒了,絕不能讓人知道,有一俱染了疫症的屍首落到水裏。
老漢推著板車一走,楚九歌就從水裏浮了出來。
“冷死我了。”從水裏冒出來的刹那,寒風一吹,楚九歌直哆嗦。
這水,不僅僅是冷而是冰,而且又臭又髒,簡直不能忍。
楚九歌三兩遊到岸邊,爬上了岸後,考慮到自己身上的衣服,沾了染疫症而死的屍體,毫不猶豫的脫了,綁了一塊石頭,丟入水裏。
她倒是想要用火燒了,她身上也有用油紙包的火折子,可濕淋淋的衣服,她要怎麽才能燒得著?
處理了髒衣服後,楚九歌又將痕跡一一抹掉,這才走進一旁的樹林裏,找到應家老將說的山洞,從裏麵找出他們備好的衣物。
一時半刻的,應家老將也沒有辦法去給楚九歌買新衣服,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去買女子的衣服。
山洞裏麵放的是應池的舊衣服,楚九歌穿稍稍有些大了,但現在不是計較這些人時候。
楚九歌換上應池的衣服,扮作少年的模樣,把濕衣服埋在山洞裏,又出去了一趟,將外麵的痕跡全部清理幹淨了,這才背著包袱往山裏走。
現在,外麵都是盯著她的人,山裏才是最安全的。
隻要躲過這幾天,外麵那些人以為她已經走遠了,她再出去就安全了……
第616章 很蠢,她選擇救北王
楚九歌從疫區失蹤了!
沒有人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疫區的;也沒有人知道,她是什麽時候離開疫區的,甚至……
沒有人知道,她現在是躲在疫區的某個角落,還是已經走了。
“楚九歌呢?”最先發現楚九歌不見的,是應池。
應家的老將沒有瞞應池,將楚九歌的話轉述給了他:“楚姑娘說,你的病再吃三劑藥就好了,醫治時疫的藥方,楚姑娘也默寫出來了,藥材也備好了。少爺你隻要按方抓藥,大部分得了疫症的病人都能痊愈,少數病重的,楚姑娘就沒有辦法了。”
“我問你,楚九歌呢?”應池剛染上時疫,楚九歌就為他醫治,他的身體很好,並沒有被疫症拖垮,吼起人來,中氣十足。
“楚姑娘說,少爺你想憑功入仕,她就把功勞全部留給你,憑借醫好時疫的功勞,再加上咱們應家的人脈,稍稍運作一下,少爺你肯定能入朝為斷。”照顧應池的應家老將,繼續勸說道。
應池卻更不耐煩,大聲吼道:“我問你!楚九歌在哪裏!說……你們是不是有什麽隱瞞我?”
“少爺,楚姑娘在哪,不影響咱們的事。” 應家老將不解應池為什麽發這麽大的火。
事情,如了他們的願,不是嗎?
隻要疫症治好了,楚九歌在哪裏,重要嗎?
“你告訴我,楚九歌在哪裏?發生了什麽事?”是不重要,但楚九歌的安危很重要,他是想要冒險,拿自己的命去冒險,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