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心情不好,打!
北王心情好,也打!
做人能不能別這麽不要臉?
有本事了不起?
有本事我們正麵打,別每次都用戰術,還每次都用不一樣的戰術,真不知北王的腦子裏怎麽有那麽多戰術。
北王他打小拿兵書當飯吃嗎?
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的將領氣得不行,他們也不再躲在後方,而是和北王一樣衝在最前前線:“誓死,也要給我守住這座城,聽到沒有?”
他們已經連失了八座城,連年都是閉著眼睛過的,皇上一點賞賜也沒有,要是此城再失,他們都沒臉上報……
“拿不迴言城,你們不用睡了。”北王同樣警告身後的侍衛,但這話理多的像是嚇小孩子,偏偏他身後的那群人就吃這套。
北王一身令下,他身後的士兵便像是瘋了一般,將剛剛改進的投石車推出來,瘋了似的往城牆上擲……
與石頭一同擲上城牆的,還有帶火的火球,
說是火球,不過是石頭外麵纏一層,浸了火油的棉布,短時間內能燒起來,殺傷力不算大,但是……
嚇人呀!
一塊塊帶火的石頭飛過來,誰知道哪塊石頭會砸到自己,守城的小兵看到這陣仗,著實有些懵了,再加上這段時間對上北王就必敗,他們對此戰著實沒有什麽信心,不管上頭的將領怎麽說,他們都隻顧著躲,完全沒有守城的意思,更不用提反擊了。
這也不能怪西鳳、南涼和北林的士兵如此消極,實在他們沒有守城的動力。
守城不比攻城,攻城之戰雖然苦,但破城而入後,金銀財寶怎麽也有他們一分。
現在呢?
他們腳下的是東林的城池,城池中值錢的東西他們全部拿走了,餘下的老人、孩子不能殺,女人不能碰,甚至……
每天還要廢糧草養著他們,生怕城中有人餓死,北王把賬算到他們頭上。
這種情況下,別說他們本就被北王打得信心全無,就算信心滿滿也不願意打呀。
打仗是為了什麽?
吃飽、發財,要能升官最好,不能……那好歹也要守衛自己的國家吧?
可他們在做什麽?
守一座沒有任何利益可圖的敵國城池。
有什麽他們都在想,上麵的人到底在想什麽?
這麽一座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城,他們守著有什麽用?
守住了,這城就能劃到他們國家去?
依北王現在的衝勢,依東林上下現在的團結,怕是……
難了!
第608章 和談,醫術再好又如何
北王在前線如魚得水,便是大年初一也沒有擋住他進攻的腳步,套北王那句話……
最好的新年禮物,就是打個勝仗。
對北王這樣的戰爭狂人來說,過不過年什麽的一點也不重要,他孤身一個人,過年也沒有人給他送個隻字片語的,與其在營帳內看書,不如找北林、西鳳和南涼的人打一仗。
他北天驕大過年的,一個人孤身在大營,南涼、西鳳和北林的兵,想要在東林過一個好年?
開什麽玩笑!
大年三十打!
大年初一打!
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一天,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都在吃敗仗中度過的,消息傳到國內,三國的皇帝這個年也沒有辦法過了,前線的將士就更不用提了,半點過新年的氣氛都沒有……
新年賞賜?
別想!
一連失了八座城,自打與北王交手,就沒有贏過,還想要賞賜,沒有在新年期間發聖旨罵人,就是北林三國皇上寬容了。
這個年,北林、南涼和西鳳的皇帝過得很憋屈。東林的皇帝也好不到哪裏去……
前線捷報連連,與捷報一同發來的,還有北王催糧草的折子。
就算沒有要糧草的折子,皇上也高興不起來。
大過年的,北王在前線捷報頻頻,他這個當皇帝的,就算無法親自去前線犒賞三軍,也得賞下東西吧?
不然,怎麽對得起在前線廝殺的將士?
賞給三軍的東西,酒肉不能少,立下這麽大的功勞,金銀財寶不能少,可是……
國庫哪裏有銀子?
戶部哪來的糧草?
更不用說,北王每收迴一座城,城中的百姓都需要朝廷發糧救災,不然城中的百姓沒有死在北林、西鳳和南涼人的手裏,反倒活活餓死了,那就是他這個皇上的罪過了。
想著這一筆筆的支出,皇上頭都痛了,恨不得,恨不得……
城中的百姓全都被屠盡了的好。
城中百姓被屠盡了,那是北王的錯,這人要餓死了,那就是他這個皇帝的錯。
處處要糧,處處要銀,國庫隻進不出,這個年皇上過得很糟心,哪怕宸妃迴宮,心愛的兒子認了迴來,也無法叫皇上開心半分。
是以,等到元宵過後,收到西鳳、南涼和北林遞來的談和國書,皇上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
和談!
現在馬上立刻必須和談,再不和談,國庫都要打空了,再不和談,北王都要被他捧到天上去了。
他是要捧殺北王,並不是要把北王捧到神壇上去。
北王的功勞越來越大,大到是個人都無法忽視,他不過是隨意誇讚兩句,朝野上下就全是讚美北王的聲音,再這麽下去,他心愛的孩子就算繼位了,也是一個傀儡,這是他不能允許的。
在北王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收複失地的時候,朝廷下旨,讓北王停戰,朝廷會派大臣前來,與對北林、西鳳和南涼三國和談。
收到聖旨的刹那,軍中的將士不幹了……
他們一直在打勝仗,為什麽要和談?
他們還有六座城在北林、南涼和西鳳的手中,這個時候和談,他們能占什麽便宜?
為什麽不能等十座城都收迴來了,再和談?
為什麽不能等他們的大軍,打到南涼,打到西鳳,打到北林再和談?
軍中的將士有許多許多不解,但這些都與朝廷無關!
朝廷決定了和談,就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力為轉移。
不過,皇上好歹沒有昏了頭,知道這個時候,北王在前線就是定海神針,是震懾北林、西鳳和南涼的神器,沒有把北王召迴京城,不然軍中的將士更是不忿了。
與軍中眾將幹的不滿不同,北王收到和談的消息,十分淡定。甚至在軍中將士不滿的時候,北王還站出來鎮壓了:“好了,不就是談和嗎?談還沒有談,你們急什麽?”
和談!
談和!
不過是前後順序對調一下,但意思卻完全相反,旁人有沒有聽出這其中的不同,北王的親兵不知,但他們卻聽出來了……
這次四國和談,怕是沒有容易。
和談使者還未到,但雙方已各自掛了免戰牌,北王這個時候就是有一肚子不得勁,也沒有辦法拿西鳳、南涼和北林人出氣了。
當然,這三國的人也不敢挑釁北王。
北王這人……
他願意講理的時候,才能講理。不願意,先揍你一頓,你也奈何不了他。
要知道,這個時候和談對任何人都有利,唯獨對北王最無利,指不定北王就在等他們挑釁,好借機破壞四國的和談。
他們,絕不會如北王的願!
哪怕憋屈到吐血,也不會讓北王有機會找到錯……
進入和談期,北王整個人就閑了下來,先前對楚九歌的情況是一天一問,現在改成了一個時辰問了一次:“楚九歌還在給國師治病?”
這都治了多久?前前後後得快有一個月了,從年前治到年後,楚九歌這是有多閑,才會在襄城跟國師耗這麽久?
“是的,王爺。”暗衛每天重複數遍,但不敢有片刻的懈怠,每一次北王尋問,他們都像是第一次聽到一樣,迴答得十分有力。
“楚九歌備的那些藥呢?還沒有用完?”北王每一次問起,也像是第一次尋問一樣,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的慵懶與隨意。
他,真的就是那麽隨意一問,他對襄城的疫症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
現在在襄城裏的那個人。
“迴王爺的話,沒有!”那些得了疫症的病人,根本不相信楚九歌配得藥,能醫好疫症。
在應池的極力勸說下,倒是有幾個人試了,但是……
喝了兩天沒有見效後,那群人就放棄了,不僅如此,還指著應池罵,罵應池拿無用的藥坑害他們。
丹醫堂的人就等著看楚九歌的笑話,時不時就拿這事笑話楚九歌,楚九歌在堅持一段時間,發現那些得疫症的病人,怎麽勸也無用後,也就放棄了。
大夫是人不是神,她能跟閻王搶命,也得看病人同不同意,且……
自古以來,隻有病人求大夫醫治的,沒有大夫求著病人用他的藥的。
倒不是說大夫沒有醫者仁心,而是……
第609章 自私,權利比人命重要
醫者的仁心不是這麽用的!
北王心情好,也打!
做人能不能別這麽不要臉?
有本事了不起?
有本事我們正麵打,別每次都用戰術,還每次都用不一樣的戰術,真不知北王的腦子裏怎麽有那麽多戰術。
北王他打小拿兵書當飯吃嗎?
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的將領氣得不行,他們也不再躲在後方,而是和北王一樣衝在最前前線:“誓死,也要給我守住這座城,聽到沒有?”
他們已經連失了八座城,連年都是閉著眼睛過的,皇上一點賞賜也沒有,要是此城再失,他們都沒臉上報……
“拿不迴言城,你們不用睡了。”北王同樣警告身後的侍衛,但這話理多的像是嚇小孩子,偏偏他身後的那群人就吃這套。
北王一身令下,他身後的士兵便像是瘋了一般,將剛剛改進的投石車推出來,瘋了似的往城牆上擲……
與石頭一同擲上城牆的,還有帶火的火球,
說是火球,不過是石頭外麵纏一層,浸了火油的棉布,短時間內能燒起來,殺傷力不算大,但是……
嚇人呀!
一塊塊帶火的石頭飛過來,誰知道哪塊石頭會砸到自己,守城的小兵看到這陣仗,著實有些懵了,再加上這段時間對上北王就必敗,他們對此戰著實沒有什麽信心,不管上頭的將領怎麽說,他們都隻顧著躲,完全沒有守城的意思,更不用提反擊了。
這也不能怪西鳳、南涼和北林的士兵如此消極,實在他們沒有守城的動力。
守城不比攻城,攻城之戰雖然苦,但破城而入後,金銀財寶怎麽也有他們一分。
現在呢?
他們腳下的是東林的城池,城池中值錢的東西他們全部拿走了,餘下的老人、孩子不能殺,女人不能碰,甚至……
每天還要廢糧草養著他們,生怕城中有人餓死,北王把賬算到他們頭上。
這種情況下,別說他們本就被北王打得信心全無,就算信心滿滿也不願意打呀。
打仗是為了什麽?
吃飽、發財,要能升官最好,不能……那好歹也要守衛自己的國家吧?
可他們在做什麽?
守一座沒有任何利益可圖的敵國城池。
有什麽他們都在想,上麵的人到底在想什麽?
這麽一座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城,他們守著有什麽用?
守住了,這城就能劃到他們國家去?
依北王現在的衝勢,依東林上下現在的團結,怕是……
難了!
第608章 和談,醫術再好又如何
北王在前線如魚得水,便是大年初一也沒有擋住他進攻的腳步,套北王那句話……
最好的新年禮物,就是打個勝仗。
對北王這樣的戰爭狂人來說,過不過年什麽的一點也不重要,他孤身一個人,過年也沒有人給他送個隻字片語的,與其在營帳內看書,不如找北林、西鳳和南涼的人打一仗。
他北天驕大過年的,一個人孤身在大營,南涼、西鳳和北林的兵,想要在東林過一個好年?
開什麽玩笑!
大年三十打!
大年初一打!
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一天,南涼、西鳳和北林三國,都在吃敗仗中度過的,消息傳到國內,三國的皇帝這個年也沒有辦法過了,前線的將士就更不用提了,半點過新年的氣氛都沒有……
新年賞賜?
別想!
一連失了八座城,自打與北王交手,就沒有贏過,還想要賞賜,沒有在新年期間發聖旨罵人,就是北林三國皇上寬容了。
這個年,北林、南涼和西鳳的皇帝過得很憋屈。東林的皇帝也好不到哪裏去……
前線捷報連連,與捷報一同發來的,還有北王催糧草的折子。
就算沒有要糧草的折子,皇上也高興不起來。
大過年的,北王在前線捷報頻頻,他這個當皇帝的,就算無法親自去前線犒賞三軍,也得賞下東西吧?
不然,怎麽對得起在前線廝殺的將士?
賞給三軍的東西,酒肉不能少,立下這麽大的功勞,金銀財寶不能少,可是……
國庫哪裏有銀子?
戶部哪來的糧草?
更不用說,北王每收迴一座城,城中的百姓都需要朝廷發糧救災,不然城中的百姓沒有死在北林、西鳳和南涼人的手裏,反倒活活餓死了,那就是他這個皇上的罪過了。
想著這一筆筆的支出,皇上頭都痛了,恨不得,恨不得……
城中的百姓全都被屠盡了的好。
城中百姓被屠盡了,那是北王的錯,這人要餓死了,那就是他這個皇帝的錯。
處處要糧,處處要銀,國庫隻進不出,這個年皇上過得很糟心,哪怕宸妃迴宮,心愛的兒子認了迴來,也無法叫皇上開心半分。
是以,等到元宵過後,收到西鳳、南涼和北林遞來的談和國書,皇上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
和談!
現在馬上立刻必須和談,再不和談,國庫都要打空了,再不和談,北王都要被他捧到天上去了。
他是要捧殺北王,並不是要把北王捧到神壇上去。
北王的功勞越來越大,大到是個人都無法忽視,他不過是隨意誇讚兩句,朝野上下就全是讚美北王的聲音,再這麽下去,他心愛的孩子就算繼位了,也是一個傀儡,這是他不能允許的。
在北王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收複失地的時候,朝廷下旨,讓北王停戰,朝廷會派大臣前來,與對北林、西鳳和南涼三國和談。
收到聖旨的刹那,軍中的將士不幹了……
他們一直在打勝仗,為什麽要和談?
他們還有六座城在北林、南涼和西鳳的手中,這個時候和談,他們能占什麽便宜?
為什麽不能等十座城都收迴來了,再和談?
為什麽不能等他們的大軍,打到南涼,打到西鳳,打到北林再和談?
軍中的將士有許多許多不解,但這些都與朝廷無關!
朝廷決定了和談,就不會以任何人的意誌力為轉移。
不過,皇上好歹沒有昏了頭,知道這個時候,北王在前線就是定海神針,是震懾北林、西鳳和南涼的神器,沒有把北王召迴京城,不然軍中的將士更是不忿了。
與軍中眾將幹的不滿不同,北王收到和談的消息,十分淡定。甚至在軍中將士不滿的時候,北王還站出來鎮壓了:“好了,不就是談和嗎?談還沒有談,你們急什麽?”
和談!
談和!
不過是前後順序對調一下,但意思卻完全相反,旁人有沒有聽出這其中的不同,北王的親兵不知,但他們卻聽出來了……
這次四國和談,怕是沒有容易。
和談使者還未到,但雙方已各自掛了免戰牌,北王這個時候就是有一肚子不得勁,也沒有辦法拿西鳳、南涼和北林人出氣了。
當然,這三國的人也不敢挑釁北王。
北王這人……
他願意講理的時候,才能講理。不願意,先揍你一頓,你也奈何不了他。
要知道,這個時候和談對任何人都有利,唯獨對北王最無利,指不定北王就在等他們挑釁,好借機破壞四國的和談。
他們,絕不會如北王的願!
哪怕憋屈到吐血,也不會讓北王有機會找到錯……
進入和談期,北王整個人就閑了下來,先前對楚九歌的情況是一天一問,現在改成了一個時辰問了一次:“楚九歌還在給國師治病?”
這都治了多久?前前後後得快有一個月了,從年前治到年後,楚九歌這是有多閑,才會在襄城跟國師耗這麽久?
“是的,王爺。”暗衛每天重複數遍,但不敢有片刻的懈怠,每一次北王尋問,他們都像是第一次聽到一樣,迴答得十分有力。
“楚九歌備的那些藥呢?還沒有用完?”北王每一次問起,也像是第一次尋問一樣,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的慵懶與隨意。
他,真的就是那麽隨意一問,他對襄城的疫症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
現在在襄城裏的那個人。
“迴王爺的話,沒有!”那些得了疫症的病人,根本不相信楚九歌配得藥,能醫好疫症。
在應池的極力勸說下,倒是有幾個人試了,但是……
喝了兩天沒有見效後,那群人就放棄了,不僅如此,還指著應池罵,罵應池拿無用的藥坑害他們。
丹醫堂的人就等著看楚九歌的笑話,時不時就拿這事笑話楚九歌,楚九歌在堅持一段時間,發現那些得疫症的病人,怎麽勸也無用後,也就放棄了。
大夫是人不是神,她能跟閻王搶命,也得看病人同不同意,且……
自古以來,隻有病人求大夫醫治的,沒有大夫求著病人用他的藥的。
倒不是說大夫沒有醫者仁心,而是……
第609章 自私,權利比人命重要
醫者的仁心不是這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