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沈珂心裏存了疑竇,終是想著錦秋地位尷尬,難免還是對她存有愧疚之意,又想著自己剛剛婚,不便納她為姨娘,便是真要納她,也需等蘇玉妍生了孩子,方才合情合理。
沈珂不說,卻不代表蘇玉妍不知。先前錦秋尚未進屋時,她就知道這丫頭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不是來生事,就是來裝可憐,所以就打算放下主母架子跟她談一談,也順便提醒她做好一個丫頭本分,不料竟會突然被她撞倒,當時她本想點穿,卻想著沈珂心裏存了偏見未必肯信,便忍了沒說,此時又見沈珂有意岔開話題,便知他心裏對這錦秋是另眼相看,心裏自是像吃了酸梅子似,滿心滿口都是酸溜溜,可又不能明著跟一個身份低微丫頭爭風吃醋,便索性裝出心無城府樣子來,當作什麽事也沒發生。她就不信,她還鬥不過區區一個通房丫頭了!
因此,夫妻兩人各懷心思,雖然都麵帶笑容,卻少了先前那種親密無間,好兩人都為梁惠君事操著心,倒也沒顯出什麽隔閡來。
不過,蘇玉妍畢竟是個心思細密女子,管沈珂什麽都沒說,她還是覺出了錦秋這個女人對她潛威脅。這個時代,注定男人會擁有三妻四妾,特別是身份高貴男人,是擁有無數姬妾,沈珂雖是無名之輩,可他卻是定遠侯之嫡長孫,不管她願不願意,將來都必須接受他接二連三納妾事實。她不是個思想開放人,無法容忍別女人與自己共同擁有同一個男人,這也是她當初嫁給沈珂之前猶豫原因。但沈珂是個好人,錯過了他,也許會成為她一輩子遺憾,所以,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同時也作好了他將來納妾心理準備。可當真正麵臨著這樣難題時,她心裏難過還是無法用言語表述。
她不能怨沈珂。沈珂不僅儀表飄逸出眾,還擁有定遠侯嫡長孫以及沈貴妃胞弟特殊身份,就算他素有浪蕩子弟名聲。卻還是無法阻擋無數女性對他愛慕,錦秋不過是個小小丫頭,自然不能免俗,何況兩人之間還可能存某種曖昧關係,她想成為他妾室,想著有朝一日飛上枝頭變鳳凰,也情理之中。
既然不關沈珂事。那她隻能自己想辦法了。當然,她不是小人,不會使用那些見不得人卑鄙手段,隻能從明麵上想辦法,而且還必須是能讓沈珂接受光明正大辦法。
錦秋已經不小了,也到了該嫁人年紀,按理說,她可以為錦秋揀個年紀相當、身份相當男人,把她名正言順地嫁出去。這樣一來,不僅拔去了錦秋這顆眼中釘,還能給其他丫頭一個警示,可謂一舉兩得。
蘇玉妍心中主意已定,便帶著春草雙珠去了思定堂。
錦秋是宋德書送給沈珂,她去留,宋德書也享有發言權。當務之急,是要與宋德書達成一致,好由宋德書出麵為錦秋主婚,這樣才不會引起沈珂反感。
對於蘇玉妍來訪,宋德書顯得十分高興。她與蘇玉妍除了婆媳關係,還有另一層姨甥關係,自然要顯得比一般婆媳關係為融洽才是。當然,蘇玉妍對宋德書卻僅僅隻是出於表麵尊敬,畢竟當初是宋德書代宋氏嫁入了定遠侯府,這個心結也將隨著宋氏離世而永遠解存兩人之間。何況她們之間還沒有什麽共同語言,因此就算看起來十分和樂,卻也隻是聊些尋常家長裏短而已。
說著說著,蘇玉妍就有意無意地把話題繞到了蘭亭居丫頭們身上,“……我家裏平常隻用了兩個丫頭,如今陪嫁就有四個。還有錦春和錦秋兩個從前跟著大少爺……母親這裏也都隻有丹陽和皎月兩個大丫頭,我卻用了足足六個,豈不是大大僭越了?因此我就琢磨著是不是打發幾個出去,卻又找不到合適理由……”
宋德書聽著聽著,就明白了蘇玉妍言下之意,旋即笑道,“你這一提,我倒想起來了,錦秋錦春兩個原是太夫人留下來,後來跟了珂兒,大概也有十多年了……這兩個丫頭倒是忠心耿耿,虧得有她們珂兒身邊侍候著,這些年倒也沒出什麽差錯……如今年紀大了,也該打發出去了。”
“要不,我就讓柳紅和秋蕙先到外院領一份差事……畢竟,錦春和錦秋是太夫人留下來,若我一來便把人打發出去,倒顯得我不容人了。”蘇玉妍佯作猶豫樣子。
“柳紅和秋蕙是你陪嫁丫頭,怎好打發到外院去領差事?還是讓錦春和錦秋兩個出去吧,她們也該嫁人了。”宋德書微一沉吟,便笑道,“你不好說,就由我出麵……我跟珂兒說去。”她知道蘇玉妍是特意為此事而來,一來想著她婚頭上難免會覺得通房丫頭礙眼,一來也不想駁了她麵子,所以幹脆把此事攬自己身上,也賣她一個人情,增進兩人感情,為將來沈頊隨爵事做些鋪墊。
蘇玉妍想不到宋德書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當即便作出十分感激樣子,笑道,“……隻有您體諒我難處子……”
她這一說,宋德書倒先紅了眼圈,“我是你姨母,又是你婆母,你娘不了,我就隻當多生了一個女兒,從今以後便拿你當親生女兒看待,你要受了什麽委屈,隻管來跟我說,我一定會替你做主……”
蘇玉妍默默地看著她傷感模樣,一時猜透她是有感而發還是惺惺作態,當下便掏出手絹遞了上去,柔聲說道,“能得姨母疼愛,自是我福氣,娘親九泉之下見了姨母待我如親生女兒,也必定會深感欣慰……”
宋德書接了帕子,揩去眼角淚痕,哽咽說道,“你娘若是看到你如願以償地嫁給珂兒,也一定會含笑九泉……”
蘇玉妍想起宋氏,也不由得落下淚來,宋德書見了,免不了又是一番安慰。
蘇玉妍便收了淚,又小坐了一會,方才迴了蘭亭居。
也不知宋德書是一向辦事效率高還是為向蘇玉妍示好,第三天一早,皎月就來到蘭亭居請蘇玉妍去思定堂,說是世子夫人有事相商,讓她帶上錦秋錦春。
蘇玉妍便知定是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便欣欣然讓人去叫了錦春錦秋去了思定堂。
錦春雖然奇怪蘇玉妍此次為何會帶她們兩人去思定堂,卻並沒有多想;而錦秋暗裏瞥了滿臉平靜蘇玉妍,心裏卻生出了不詳預感,忐忑不安地隨錦春後麵,暗自祈禱不要出什麽事情。
到了思定堂,宋德書遠遠便衝蘇玉妍招手,待她坐定,才向錦春錦秋兩個笑道,“……今天我特意讓少夫人帶了你們兩個過來,是有重要事情跟你們商量。”
堂堂定遠侯世子夫人,跟兩個身份低微丫頭說話,竟然還用了如此客氣口氣,倒讓蘇玉妍有些意外。而這樣客氣語氣,也讓錦春和錦秋兩人感到不安,不禁同時開口說道,“不敢當,世子夫人有事管吩咐就是。”
宋德書看到兩人溫順表現,不由得滿意地笑道,“是這樣……你們兩個從前是跟過太夫人,這些年跟珂兒身邊,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讓我省了不少心,可算是咱們府裏老一輩大丫頭中出色了……”
錦春與錦秋兩個隱隱覺得宋德書這番褒揚話後麵肯定有什麽不好事情,不禁垂下頭去,暗自心裏思忖。
果然,宋德書又徐徐說道,“你們兩個同年,今年要滿二十了吧?”
錦春與錦秋不知宋德書這話是何用意,便同時點頭。“奴婢今年就二十了。”
做丫頭到了二十歲還未出閣,可見其主人心中特殊地位。蘇玉妍看了看錦秋那麵如春花臉龐,不由得笑道,“想不到兩位姐姐竟然有二十歲了,我還以為隻有十五、六歲呢……”
宋德書也不知是讚揚還是嘲諷,接了蘇玉妍話頭,“是啊,她們這樣品貌,隻做了咱們府裏丫頭,倒是可惜了……”頓了頓又道上,“正因為這樣,我就不想把她們送給別人作妾了,所以才特意托人去外頭尋了兩家家世清白富庶人家……這樣,才不負她們侍候了太夫人和珂兒一場……”
錦春聽罷,隻覺十分意外,不禁麵露詫異之色;而錦秋卻如五雷轟頂,臉上頓時一片煞白,身子搖了兩搖,好不容易才站住了,這才側過頭來,朝蘇玉妍看了過來。
一定是她,一定是她遊說世子夫人要把她們嫁出去!錦秋銀牙暗咬,狠狠地剜了蘇玉妍一眼。
蘇玉妍麵上帶著淡淡笑意,仿佛沒有看到錦秋那宛如利刃一般眼光,隻向宋德書說道,“是麽?母親倒是古道熱腸……隻是,兩位姐姐畢竟是跟著太夫人和大少爺,身份比尋常丫頭自是不同,這兩戶人家雖然殷實,卻不知他們家兒子卻不知合不合兩位姐姐心意?”
r*^_^*</p></div>
<tr>
沈珂不說,卻不代表蘇玉妍不知。先前錦秋尚未進屋時,她就知道這丫頭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不是來生事,就是來裝可憐,所以就打算放下主母架子跟她談一談,也順便提醒她做好一個丫頭本分,不料竟會突然被她撞倒,當時她本想點穿,卻想著沈珂心裏存了偏見未必肯信,便忍了沒說,此時又見沈珂有意岔開話題,便知他心裏對這錦秋是另眼相看,心裏自是像吃了酸梅子似,滿心滿口都是酸溜溜,可又不能明著跟一個身份低微丫頭爭風吃醋,便索性裝出心無城府樣子來,當作什麽事也沒發生。她就不信,她還鬥不過區區一個通房丫頭了!
因此,夫妻兩人各懷心思,雖然都麵帶笑容,卻少了先前那種親密無間,好兩人都為梁惠君事操著心,倒也沒顯出什麽隔閡來。
不過,蘇玉妍畢竟是個心思細密女子,管沈珂什麽都沒說,她還是覺出了錦秋這個女人對她潛威脅。這個時代,注定男人會擁有三妻四妾,特別是身份高貴男人,是擁有無數姬妾,沈珂雖是無名之輩,可他卻是定遠侯之嫡長孫,不管她願不願意,將來都必須接受他接二連三納妾事實。她不是個思想開放人,無法容忍別女人與自己共同擁有同一個男人,這也是她當初嫁給沈珂之前猶豫原因。但沈珂是個好人,錯過了他,也許會成為她一輩子遺憾,所以,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同時也作好了他將來納妾心理準備。可當真正麵臨著這樣難題時,她心裏難過還是無法用言語表述。
她不能怨沈珂。沈珂不僅儀表飄逸出眾,還擁有定遠侯嫡長孫以及沈貴妃胞弟特殊身份,就算他素有浪蕩子弟名聲。卻還是無法阻擋無數女性對他愛慕,錦秋不過是個小小丫頭,自然不能免俗,何況兩人之間還可能存某種曖昧關係,她想成為他妾室,想著有朝一日飛上枝頭變鳳凰,也情理之中。
既然不關沈珂事。那她隻能自己想辦法了。當然,她不是小人,不會使用那些見不得人卑鄙手段,隻能從明麵上想辦法,而且還必須是能讓沈珂接受光明正大辦法。
錦秋已經不小了,也到了該嫁人年紀,按理說,她可以為錦秋揀個年紀相當、身份相當男人,把她名正言順地嫁出去。這樣一來,不僅拔去了錦秋這顆眼中釘,還能給其他丫頭一個警示,可謂一舉兩得。
蘇玉妍心中主意已定,便帶著春草雙珠去了思定堂。
錦秋是宋德書送給沈珂,她去留,宋德書也享有發言權。當務之急,是要與宋德書達成一致,好由宋德書出麵為錦秋主婚,這樣才不會引起沈珂反感。
對於蘇玉妍來訪,宋德書顯得十分高興。她與蘇玉妍除了婆媳關係,還有另一層姨甥關係,自然要顯得比一般婆媳關係為融洽才是。當然,蘇玉妍對宋德書卻僅僅隻是出於表麵尊敬,畢竟當初是宋德書代宋氏嫁入了定遠侯府,這個心結也將隨著宋氏離世而永遠解存兩人之間。何況她們之間還沒有什麽共同語言,因此就算看起來十分和樂,卻也隻是聊些尋常家長裏短而已。
說著說著,蘇玉妍就有意無意地把話題繞到了蘭亭居丫頭們身上,“……我家裏平常隻用了兩個丫頭,如今陪嫁就有四個。還有錦春和錦秋兩個從前跟著大少爺……母親這裏也都隻有丹陽和皎月兩個大丫頭,我卻用了足足六個,豈不是大大僭越了?因此我就琢磨著是不是打發幾個出去,卻又找不到合適理由……”
宋德書聽著聽著,就明白了蘇玉妍言下之意,旋即笑道,“你這一提,我倒想起來了,錦秋錦春兩個原是太夫人留下來,後來跟了珂兒,大概也有十多年了……這兩個丫頭倒是忠心耿耿,虧得有她們珂兒身邊侍候著,這些年倒也沒出什麽差錯……如今年紀大了,也該打發出去了。”
“要不,我就讓柳紅和秋蕙先到外院領一份差事……畢竟,錦春和錦秋是太夫人留下來,若我一來便把人打發出去,倒顯得我不容人了。”蘇玉妍佯作猶豫樣子。
“柳紅和秋蕙是你陪嫁丫頭,怎好打發到外院去領差事?還是讓錦春和錦秋兩個出去吧,她們也該嫁人了。”宋德書微一沉吟,便笑道,“你不好說,就由我出麵……我跟珂兒說去。”她知道蘇玉妍是特意為此事而來,一來想著她婚頭上難免會覺得通房丫頭礙眼,一來也不想駁了她麵子,所以幹脆把此事攬自己身上,也賣她一個人情,增進兩人感情,為將來沈頊隨爵事做些鋪墊。
蘇玉妍想不到宋德書二話不說就答應下來,當即便作出十分感激樣子,笑道,“……隻有您體諒我難處子……”
她這一說,宋德書倒先紅了眼圈,“我是你姨母,又是你婆母,你娘不了,我就隻當多生了一個女兒,從今以後便拿你當親生女兒看待,你要受了什麽委屈,隻管來跟我說,我一定會替你做主……”
蘇玉妍默默地看著她傷感模樣,一時猜透她是有感而發還是惺惺作態,當下便掏出手絹遞了上去,柔聲說道,“能得姨母疼愛,自是我福氣,娘親九泉之下見了姨母待我如親生女兒,也必定會深感欣慰……”
宋德書接了帕子,揩去眼角淚痕,哽咽說道,“你娘若是看到你如願以償地嫁給珂兒,也一定會含笑九泉……”
蘇玉妍想起宋氏,也不由得落下淚來,宋德書見了,免不了又是一番安慰。
蘇玉妍便收了淚,又小坐了一會,方才迴了蘭亭居。
也不知宋德書是一向辦事效率高還是為向蘇玉妍示好,第三天一早,皎月就來到蘭亭居請蘇玉妍去思定堂,說是世子夫人有事相商,讓她帶上錦秋錦春。
蘇玉妍便知定是事情已經安排妥當,便欣欣然讓人去叫了錦春錦秋去了思定堂。
錦春雖然奇怪蘇玉妍此次為何會帶她們兩人去思定堂,卻並沒有多想;而錦秋暗裏瞥了滿臉平靜蘇玉妍,心裏卻生出了不詳預感,忐忑不安地隨錦春後麵,暗自祈禱不要出什麽事情。
到了思定堂,宋德書遠遠便衝蘇玉妍招手,待她坐定,才向錦春錦秋兩個笑道,“……今天我特意讓少夫人帶了你們兩個過來,是有重要事情跟你們商量。”
堂堂定遠侯世子夫人,跟兩個身份低微丫頭說話,竟然還用了如此客氣口氣,倒讓蘇玉妍有些意外。而這樣客氣語氣,也讓錦春和錦秋兩人感到不安,不禁同時開口說道,“不敢當,世子夫人有事管吩咐就是。”
宋德書看到兩人溫順表現,不由得滿意地笑道,“是這樣……你們兩個從前是跟過太夫人,這些年跟珂兒身邊,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讓我省了不少心,可算是咱們府裏老一輩大丫頭中出色了……”
錦春與錦秋兩個隱隱覺得宋德書這番褒揚話後麵肯定有什麽不好事情,不禁垂下頭去,暗自心裏思忖。
果然,宋德書又徐徐說道,“你們兩個同年,今年要滿二十了吧?”
錦春與錦秋不知宋德書這話是何用意,便同時點頭。“奴婢今年就二十了。”
做丫頭到了二十歲還未出閣,可見其主人心中特殊地位。蘇玉妍看了看錦秋那麵如春花臉龐,不由得笑道,“想不到兩位姐姐竟然有二十歲了,我還以為隻有十五、六歲呢……”
宋德書也不知是讚揚還是嘲諷,接了蘇玉妍話頭,“是啊,她們這樣品貌,隻做了咱們府裏丫頭,倒是可惜了……”頓了頓又道上,“正因為這樣,我就不想把她們送給別人作妾了,所以才特意托人去外頭尋了兩家家世清白富庶人家……這樣,才不負她們侍候了太夫人和珂兒一場……”
錦春聽罷,隻覺十分意外,不禁麵露詫異之色;而錦秋卻如五雷轟頂,臉上頓時一片煞白,身子搖了兩搖,好不容易才站住了,這才側過頭來,朝蘇玉妍看了過來。
一定是她,一定是她遊說世子夫人要把她們嫁出去!錦秋銀牙暗咬,狠狠地剜了蘇玉妍一眼。
蘇玉妍麵上帶著淡淡笑意,仿佛沒有看到錦秋那宛如利刃一般眼光,隻向宋德書說道,“是麽?母親倒是古道熱腸……隻是,兩位姐姐畢竟是跟著太夫人和大少爺,身份比尋常丫頭自是不同,這兩戶人家雖然殷實,卻不知他們家兒子卻不知合不合兩位姐姐心意?”
r*^_^*</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