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姨娘
江媽媽連忙掙紮起身,跌跌撞撞地衝向門外。[四*庫 書^小說網siksh]
此時,屋裏又湧入幾個人來,卻是蘇玉修與豐姨娘並春草春榮幾個,一見屋裏這詭異情形,隻驚得目瞪口呆,待看到父親把壓姐姐身上嫡母抱到床上,蘇玉修這才搶上一步,衝到姐姐麵前,失聲叫道,“姐!姐!你怎麽了?”他先前從嫡母屋裏出去後就迫不及待地把即將上京消息告訴自己姨娘去了,兩人正屋裏商議嫡母此舉到底是何用意時,就聽姨娘丫頭柳葉進來說正院裏似乎出事了,他這才與姨娘趕了過來。他不明白,方才他出去時,屋裏氣氛還算融洽,怎麽一會兒工夫,就亂成了這樣?
豐姨娘到底年長,略怔片刻後就疾步過來,蹲下身去看了看蘇玉妍臉色,便伸手使勁掐住她人中。
隻聽“哎”一聲輕歎,蘇玉妍緩緩睜開了雙眼。
蘇玉修大喜,連聲喚道,“姐,你醒了?”
蘇慎此時已經把宋氏床上放好,聞聲迴頭,瞧見女兒醒來,頓覺心裏一鬆,忙上前扶她起來,又檢視了一番,見隻有後腦磕地處略顯紅腫外再無異狀時,這才放下心來,又看了看躺床上昏迷不醒宋氏,這才向蘇玉修道,“修兒,你姐姐既然醒了,你就先送她迴房,一會兒李啟賢就來請脈。”說完,又肅然掃過屋裏眾人驚惶不安臉,沉聲說道,“方才屋裏發生事,我不知道你們聽到了多少,不過,你們都給我記好了,一個字也不許亂說,否則,家法處置!”
蘇慎平日裏對待下人也算溫和,此時雙目含威,倒也頗有幾分煞氣,春草幾個早驚得臉色蒼白,當即雞啄米一樣地連連點頭應是,連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隻有豐姨娘輕聲說道,“老爺,大小姐不過是因為夫人病勢加重心裏著急而至痰迷心竅,妾身自會跟下人們說清楚,還請老爺放心。”因宋氏不理中饋,蘇家大小事務,多半都是由豐姨娘打理,加上她本就是宋氏陪嫁,也勉強算得上名正言順,因此蘇府上下,也都視她如半個主母。
想不到這個平時不擅言辭豐姨娘這緊要關頭竟會顯出如此從容鎮定,蘇玉妍不禁大為佩服。
蘇玉修此時恨不得立時就把姐姐弄出嫡母屋裏,也不要人幫忙就俯身抱起姐姐,奈何姐姐原比他高大,他又人小力薄,才勉強把人抱起,就覺雙腿戰戰,十分吃力。
蘇玉妍想要掙紮,卻又覺得全身乏力,隻得低聲叫道,“玉修,我自己走……”
豐姨娘見狀,忙吩咐春草掌燈,讓春榮與春芳一左一右地攙扶著蘇玉妍,一路緩緩往東麵廂房而來。
蘇玉修跟她們身後,眼睛不停地睃向姐姐,嘴裏還不時小聲叫道,“姐,姐……”
豐姨娘微微側過臉來,嗔了兒子一眼,“大小姐命金貴著呢,你就別大唿小叫了……”
聽她這麽一說,蘇玉妍不禁莞爾一笑,“姨娘說是,我命硬著呢,這點小傷,哪算得了什麽。”
蘇玉修欲待要說什麽,卻看到豐姨娘臉色略顯陰鬱,不禁心裏微動,當即衝蘇玉妍笑道,“姐姐福大命大,三年前那場大病都熬過來了,這點小傷,確算不得什麽。”
說話間已經到了東廂房,春草急急放下燈籠,就幫著豐姨娘把蘇玉妍安置明間軟榻上。
豐姨娘取過榻上印花羊毛薄毯,動作輕柔地蓋蘇玉妍身上,又為她掖好毯角,這才吩咐春草去煮茶。
待春草出去,豐姨娘便緩緩榻前錦杌上坐下,柔聲說道,“大小姐,夫人她方才……嚇著您了吧?”
說沒嚇著,那是自欺欺人,不過豐姨娘這話問得,竟好似親眼目睹過方才那駭人場麵一般,蘇玉妍想了想,遂抿唇一笑,“我還好……倒讓姨娘擔心了。”豐姨娘相貌平常,渾身上下卻隱隱透著大家氣度,全然不似一個地位卑微妾室,難得是,宋氏那樣挑剔性子,也沒有挑過她錯處。所以,蘇玉妍以前世工作經驗推斷,豐姨娘絕不是一個簡單女人,因而她一向敬而遠之,量不與其發生交集,這次,也不能例外。
豐姨娘似乎看出她心裏疑慮,把身子微微往榻前挪了挪,聲音加柔和了,“大小姐,夫人她……也是愛女心切,還望大小姐千萬不要違逆了夫人心願才是。”
這話是什麽意思?讓自己乖乖地聽從宋氏擺布?想到豐姨娘已經知悉內情,蘇玉妍不禁心裏一動,側過臉來,眸光閃閃地望著豐姨娘,“姨娘說些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大小姐,我知道,有些事,原不是我這個做姨娘該知道。”豐姨娘想是意識到蘇玉妍對自己戒備,不禁低歎一聲。“可事已至此,有些話,我卻不得不對您說了。“
閃爍燭影裏,蘇玉妍眸光停留豐姨娘那平淡無奇瓜子臉上,好半晌,才輕聲說道,“姨娘有話就說吧,別繞彎子了。”
“是啊,姐姐麵前,還有什麽不能說?”蘇玉修也一旁插嘴。
豐姨娘迴過頭去,瞪了兒子一眼,“我跟大小姐說幾句話,你去外頭看著人來。”
蘇玉修一愣,看了看豐姨娘凝重臉色,隻得壓下心中疑問,磨磨蹭蹭地出門去了。
豐姨娘慢慢起身,上前把房門掩上,複又錦杌上坐下,這才緩緩說道,“這些年來,夫人從不許人提起她昌寧外家,不知大小姐對自己外祖家了解多少?”
對於豐姨娘突然提起宋氏外家,蘇玉妍頗感意外,當然,以她從江媽媽那裏探知隻字片語,根本就無法滿足她好奇心,眼下豐姨娘主動提及,說不定還能解了她心頭之惑,她自然求之不得。當下,她便作出躊躇模樣來,“既然母親不讓人提起,姨娘卻又為何……”就算她急於知道那些陳年舊事,也不能落了豐姨娘口實。
“你母親之所以不提,那是因為……他們傷透了她心。”豐姨娘似是看穿她心中所想,隻淡淡一笑,卻不再與她兜什麽圈子,“你母親是宋家先太夫人膝下所出唯一嫡女,本應受萬千寵愛,可惜先太夫人盛年早逝,老太爺又續娶了繼室,年餘便得了一對龍鳳胎,自此之後,你母親處境就變得微妙起來……我是宋家家生子,打小就跟你母親身邊,她待我又情同姐妹,我自然感同身受……”說到這裏,她微微一頓。
當蘇玉妍聽到“你母親處境就變得微妙起來”時,不禁也心裏暗暗揣測這“微妙”二字微妙含義——雖為嫡女,可生母早逝,父親續娶繼室,又喜得龍鳳雙胎,於喪母長女淡薄些,也情理之中,但不知豐姨娘所說“微妙”處境,到底微妙到了何種程度。
“不過,你母親天生麗質,到了適嫁之齡時,提親人幾乎都要把宋家門檻踏破了,老太爺經過慎重考慮,為她揀中了一門親事。”豐姨娘略略掃了蘇玉妍一眼,又繼續說道,“隻可惜,臨嫁之時,你母親突然生了一場重病,老太爺遍請天下名醫,皆說無迴天之力,權衡之下,老太爺便作出了讓次女代嫁決定。”
蘇玉妍心中頓時一凜。怪不得宋氏從不曾人前提起她娘家,原來竟有這樣隱情!
“沒想到你小姨母代嫁之後,你母親病竟奇跡般地好了起來,待到能走動時候,帶著我到先太夫人靈前痛哭了一場……後來,就由老太爺做主,嫁給了你父親。”說罷,豐姨娘臉上竟露出惋惜之色來,仿佛說宋氏嫁給蘇慎,就是一個天大遺憾。
想到宋氏那終日陰鬱麵孔,蘇玉妍也不禁生出幾分悵然來。以宋氏天人之姿,嫁給平庸蘇慎,自然心有不甘,難怪這些年來,宋氏對蘇慎始終冷冰冰不假言辭。這三年來,她也親眼目睹了夫妻兩人形同陌路景況,據她所知,蘇慎根本就不曾宋氏屋裏宿過一夜,這樣妻子,形同虛設。可即便如此,蘇慎還是對宋氏無微不至、無所不從,傾所能滿足宋氏任何要求,聽說當年納豐姨娘為妾,也是因為膝下無子被蘇老太爺以死相逼才答應下來,試問蘇慎這些年來又何曾有幸福可言?豐姨娘替宋氏惋惜,又有誰來替蘇慎惋惜?
見蘇玉妍沉默不語,豐姨娘又道,“你母親為著你小姨母代嫁之事,對你外祖家恨之入骨,這些年來都不曾迴過一次京都。倒是你外祖念及父女之情,每年都會托人捎來書信並一些上好布料和頭麵來……”
這些事情,就算豐姨娘不說,蘇玉妍也略知一二。出於直覺,她覺得豐姨娘言辭偏袒了宋家,至於豐姨娘所說與宋氏情同姐妹話,她是半信半疑——既然與宋氏感情篤深,那她為何這些年來鮮少踏入宋氏屋裏?而同樣身為宋氏陪嫁丫頭江媽媽,卻又為何能時時與宋氏相伴,深得宋氏倚重?再說了,單從豐姨娘能輕易得知宋氏家信內容來看,她這番言辭,就值得自己好好推敲一番。</p></div>
<tr>
江媽媽連忙掙紮起身,跌跌撞撞地衝向門外。[四*庫 書^小說網siksh]
此時,屋裏又湧入幾個人來,卻是蘇玉修與豐姨娘並春草春榮幾個,一見屋裏這詭異情形,隻驚得目瞪口呆,待看到父親把壓姐姐身上嫡母抱到床上,蘇玉修這才搶上一步,衝到姐姐麵前,失聲叫道,“姐!姐!你怎麽了?”他先前從嫡母屋裏出去後就迫不及待地把即將上京消息告訴自己姨娘去了,兩人正屋裏商議嫡母此舉到底是何用意時,就聽姨娘丫頭柳葉進來說正院裏似乎出事了,他這才與姨娘趕了過來。他不明白,方才他出去時,屋裏氣氛還算融洽,怎麽一會兒工夫,就亂成了這樣?
豐姨娘到底年長,略怔片刻後就疾步過來,蹲下身去看了看蘇玉妍臉色,便伸手使勁掐住她人中。
隻聽“哎”一聲輕歎,蘇玉妍緩緩睜開了雙眼。
蘇玉修大喜,連聲喚道,“姐,你醒了?”
蘇慎此時已經把宋氏床上放好,聞聲迴頭,瞧見女兒醒來,頓覺心裏一鬆,忙上前扶她起來,又檢視了一番,見隻有後腦磕地處略顯紅腫外再無異狀時,這才放下心來,又看了看躺床上昏迷不醒宋氏,這才向蘇玉修道,“修兒,你姐姐既然醒了,你就先送她迴房,一會兒李啟賢就來請脈。”說完,又肅然掃過屋裏眾人驚惶不安臉,沉聲說道,“方才屋裏發生事,我不知道你們聽到了多少,不過,你們都給我記好了,一個字也不許亂說,否則,家法處置!”
蘇慎平日裏對待下人也算溫和,此時雙目含威,倒也頗有幾分煞氣,春草幾個早驚得臉色蒼白,當即雞啄米一樣地連連點頭應是,連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隻有豐姨娘輕聲說道,“老爺,大小姐不過是因為夫人病勢加重心裏著急而至痰迷心竅,妾身自會跟下人們說清楚,還請老爺放心。”因宋氏不理中饋,蘇家大小事務,多半都是由豐姨娘打理,加上她本就是宋氏陪嫁,也勉強算得上名正言順,因此蘇府上下,也都視她如半個主母。
想不到這個平時不擅言辭豐姨娘這緊要關頭竟會顯出如此從容鎮定,蘇玉妍不禁大為佩服。
蘇玉修此時恨不得立時就把姐姐弄出嫡母屋裏,也不要人幫忙就俯身抱起姐姐,奈何姐姐原比他高大,他又人小力薄,才勉強把人抱起,就覺雙腿戰戰,十分吃力。
蘇玉妍想要掙紮,卻又覺得全身乏力,隻得低聲叫道,“玉修,我自己走……”
豐姨娘見狀,忙吩咐春草掌燈,讓春榮與春芳一左一右地攙扶著蘇玉妍,一路緩緩往東麵廂房而來。
蘇玉修跟她們身後,眼睛不停地睃向姐姐,嘴裏還不時小聲叫道,“姐,姐……”
豐姨娘微微側過臉來,嗔了兒子一眼,“大小姐命金貴著呢,你就別大唿小叫了……”
聽她這麽一說,蘇玉妍不禁莞爾一笑,“姨娘說是,我命硬著呢,這點小傷,哪算得了什麽。”
蘇玉修欲待要說什麽,卻看到豐姨娘臉色略顯陰鬱,不禁心裏微動,當即衝蘇玉妍笑道,“姐姐福大命大,三年前那場大病都熬過來了,這點小傷,確算不得什麽。”
說話間已經到了東廂房,春草急急放下燈籠,就幫著豐姨娘把蘇玉妍安置明間軟榻上。
豐姨娘取過榻上印花羊毛薄毯,動作輕柔地蓋蘇玉妍身上,又為她掖好毯角,這才吩咐春草去煮茶。
待春草出去,豐姨娘便緩緩榻前錦杌上坐下,柔聲說道,“大小姐,夫人她方才……嚇著您了吧?”
說沒嚇著,那是自欺欺人,不過豐姨娘這話問得,竟好似親眼目睹過方才那駭人場麵一般,蘇玉妍想了想,遂抿唇一笑,“我還好……倒讓姨娘擔心了。”豐姨娘相貌平常,渾身上下卻隱隱透著大家氣度,全然不似一個地位卑微妾室,難得是,宋氏那樣挑剔性子,也沒有挑過她錯處。所以,蘇玉妍以前世工作經驗推斷,豐姨娘絕不是一個簡單女人,因而她一向敬而遠之,量不與其發生交集,這次,也不能例外。
豐姨娘似乎看出她心裏疑慮,把身子微微往榻前挪了挪,聲音加柔和了,“大小姐,夫人她……也是愛女心切,還望大小姐千萬不要違逆了夫人心願才是。”
這話是什麽意思?讓自己乖乖地聽從宋氏擺布?想到豐姨娘已經知悉內情,蘇玉妍不禁心裏一動,側過臉來,眸光閃閃地望著豐姨娘,“姨娘說些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大小姐,我知道,有些事,原不是我這個做姨娘該知道。”豐姨娘想是意識到蘇玉妍對自己戒備,不禁低歎一聲。“可事已至此,有些話,我卻不得不對您說了。“
閃爍燭影裏,蘇玉妍眸光停留豐姨娘那平淡無奇瓜子臉上,好半晌,才輕聲說道,“姨娘有話就說吧,別繞彎子了。”
“是啊,姐姐麵前,還有什麽不能說?”蘇玉修也一旁插嘴。
豐姨娘迴過頭去,瞪了兒子一眼,“我跟大小姐說幾句話,你去外頭看著人來。”
蘇玉修一愣,看了看豐姨娘凝重臉色,隻得壓下心中疑問,磨磨蹭蹭地出門去了。
豐姨娘慢慢起身,上前把房門掩上,複又錦杌上坐下,這才緩緩說道,“這些年來,夫人從不許人提起她昌寧外家,不知大小姐對自己外祖家了解多少?”
對於豐姨娘突然提起宋氏外家,蘇玉妍頗感意外,當然,以她從江媽媽那裏探知隻字片語,根本就無法滿足她好奇心,眼下豐姨娘主動提及,說不定還能解了她心頭之惑,她自然求之不得。當下,她便作出躊躇模樣來,“既然母親不讓人提起,姨娘卻又為何……”就算她急於知道那些陳年舊事,也不能落了豐姨娘口實。
“你母親之所以不提,那是因為……他們傷透了她心。”豐姨娘似是看穿她心中所想,隻淡淡一笑,卻不再與她兜什麽圈子,“你母親是宋家先太夫人膝下所出唯一嫡女,本應受萬千寵愛,可惜先太夫人盛年早逝,老太爺又續娶了繼室,年餘便得了一對龍鳳胎,自此之後,你母親處境就變得微妙起來……我是宋家家生子,打小就跟你母親身邊,她待我又情同姐妹,我自然感同身受……”說到這裏,她微微一頓。
當蘇玉妍聽到“你母親處境就變得微妙起來”時,不禁也心裏暗暗揣測這“微妙”二字微妙含義——雖為嫡女,可生母早逝,父親續娶繼室,又喜得龍鳳雙胎,於喪母長女淡薄些,也情理之中,但不知豐姨娘所說“微妙”處境,到底微妙到了何種程度。
“不過,你母親天生麗質,到了適嫁之齡時,提親人幾乎都要把宋家門檻踏破了,老太爺經過慎重考慮,為她揀中了一門親事。”豐姨娘略略掃了蘇玉妍一眼,又繼續說道,“隻可惜,臨嫁之時,你母親突然生了一場重病,老太爺遍請天下名醫,皆說無迴天之力,權衡之下,老太爺便作出了讓次女代嫁決定。”
蘇玉妍心中頓時一凜。怪不得宋氏從不曾人前提起她娘家,原來竟有這樣隱情!
“沒想到你小姨母代嫁之後,你母親病竟奇跡般地好了起來,待到能走動時候,帶著我到先太夫人靈前痛哭了一場……後來,就由老太爺做主,嫁給了你父親。”說罷,豐姨娘臉上竟露出惋惜之色來,仿佛說宋氏嫁給蘇慎,就是一個天大遺憾。
想到宋氏那終日陰鬱麵孔,蘇玉妍也不禁生出幾分悵然來。以宋氏天人之姿,嫁給平庸蘇慎,自然心有不甘,難怪這些年來,宋氏對蘇慎始終冷冰冰不假言辭。這三年來,她也親眼目睹了夫妻兩人形同陌路景況,據她所知,蘇慎根本就不曾宋氏屋裏宿過一夜,這樣妻子,形同虛設。可即便如此,蘇慎還是對宋氏無微不至、無所不從,傾所能滿足宋氏任何要求,聽說當年納豐姨娘為妾,也是因為膝下無子被蘇老太爺以死相逼才答應下來,試問蘇慎這些年來又何曾有幸福可言?豐姨娘替宋氏惋惜,又有誰來替蘇慎惋惜?
見蘇玉妍沉默不語,豐姨娘又道,“你母親為著你小姨母代嫁之事,對你外祖家恨之入骨,這些年來都不曾迴過一次京都。倒是你外祖念及父女之情,每年都會托人捎來書信並一些上好布料和頭麵來……”
這些事情,就算豐姨娘不說,蘇玉妍也略知一二。出於直覺,她覺得豐姨娘言辭偏袒了宋家,至於豐姨娘所說與宋氏情同姐妹話,她是半信半疑——既然與宋氏感情篤深,那她為何這些年來鮮少踏入宋氏屋裏?而同樣身為宋氏陪嫁丫頭江媽媽,卻又為何能時時與宋氏相伴,深得宋氏倚重?再說了,單從豐姨娘能輕易得知宋氏家信內容來看,她這番言辭,就值得自己好好推敲一番。</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