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太平軍再次進入攻擊模式。<strong>txt全文下載</strong>
這一次,日軍恐怕真的是危險了。
而黃旭在率軍抵達大阪之後不久,他便接報,李秀成率領的前鋒,第十軍團的大部已經進據到京都城外,並且,他們已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正等候黃旭的進一步指示。
兵貴神速,由此可見,李秀成絕對算得上是善於將兵之人。
既如此,一切就好辦了,黃旭與李鴻章等人略做商議之後,便下令讓李秀成率軍進攻。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是得讓日本人沒有喘息之機。
而身在京都城下的李秀成在接到黃旭的命令之後,不禁大喜,他二話不說,馬上傳令,讓大軍對京都城展開攻擊。
於是,大戰就此展開。
當然,攻防之間的拉鋸戰也就那麽迴事,與以往無異,你攻我守,互不相讓,鬥得甚是激烈。
不過,此次與以往的攻防戰還是略有不同,由於事起倉促,日軍在撤到京都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再加之士氣低落,所以,麵對第十軍團的猛烈攻擊,日軍是相當的不習慣。
當然,這不習慣的後果也是相當嚴重地,在第十軍團強大的火力覆蓋之下,日軍死傷慘重。
看來,這京都是岌岌可危,遲要都要落入太平軍之手。
明治與伊藤博文見此情景,俱都是憂心如焚,他們原本還盤算著在京都重新組織防線,從而對太平軍進行狙擊。但是,如今看來,這個計劃將很有可能要破產了。
而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明治與伊藤博文心裏都沒有底。
“伊藤君,太平軍來勢兇猛。恐怕難以力敵啊!”明治天皇憂心忡忡地道。
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已是擺在明麵上的事,伊藤博文就是再狂妄,也不得不承認,太平軍此時的綜合實力確實比之日軍為優,而現如今日軍唯一的依仗是精神的力量,他們相信自己在精神層麵上並不弱於太平軍。<strong>txt小說下載</strong>
因為。日軍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他們不怕死。
可是,不怕死不等於就可以不死,有些事情偏偏還就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日軍對自己的精神力量可能也是太過於盲目自信了。
“陛下,臣將誓死捍衛武士道的尊嚴。”伊藤博文麵色凝重地道。
他雖然沒有明著迴複明治天皇的問話。但話中的意思卻已是相當明了,他已經承認日軍不如太平軍,而且,他也認為,如果長此下去,日軍必將敗於太平軍之手。
隻不過,伊藤博文最終還是沒將這些話說出來,無論如何。他都得維護天皇以及日軍的尊嚴,所以,他唯一能說出口的話。也就是表明自己的心跡,借此明誌而已。
“唉……”明治長歎一聲道。
這一聲歎息中實不知包含著多少無奈與憂愁。
明治心情變得是越來越沉重。
“陛下,事已至此,還請振奮,千萬不可喪氣啊,況且。情勢雖急,但事情也沒有走到無可挽迴的地步。畢竟太平軍也隻是占據了我國的幾座城池而已,大部分的國土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隻要我們善加利用,也並不是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所以,陛下,請千萬要振作啊。”伊藤博文見明治心氣正變得低落,不由急道。
如果明治的心氣都散了,那日本國就真的沒救了,所以,伊藤博文很急,他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他要鼓勵明治,至少要讓明治覺得一切都還有希望。
“伊藤君,話雖這麽說,道理也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具體怎麽做,朕心中仍是一團亂麻呀,伊藤君是否有什麽地方可以教朕?”明治仍是愁眉不展地道。
這些事不是一兩句就可以說清道明的,即使明知是這麽個理,但想要完全釋懷,那也不是一件輕易之事。
“陛下,恕臣直言,觀當下的形勢,京都恐怕是很難再守住了,但是,如果撤退至名古屋再重新組織防守,從時間上來看,也有點來不及,其最後的結果恐怕也與時下的京都類似,也許,也許當前最現實的辦法就是,將大軍撤至東京,憑借京師所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條件建立起有效的防禦縱深,如此才能頂住太平軍的進攻,所以,臣建議,放棄京都與名古屋,直接退至帝國的京師-東京建立防線。”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氣,道。
他說話的語氣讓人聽起來頗顯艱難,想必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因為,說出這樣的話,進行這樣的部署,那是需要勇氣的,這是事關全局的大事,先不說成功與否,就隻是說,如果明治一個不高興,那絕對可以立即就治伊藤博文的罪,真到了那時候,伊藤博文就不僅僅是想法沒能實現這麽簡單,很有可能還會惹來一身騷吧。
但是,話也得說迴來,雖然伊藤博文心懷擔心,但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即使明治真有什麽想法的話,在這種時候,他恐怕也得三思而後行,所以,不能簡單地說伊藤博文的擔心有道理或者是沒道理,總之,他的話即使是真的得罪了明治,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也許,說白了,這也就是就事論事而已。
“放棄京都與名古屋?這怎麽行,它們可是東京外圍的重鎮,怎可隨便放棄。”明治大吃一驚道。
果不其然,明治真的有想法。
不過,這也難怪,這兩處地方的重要性,不僅明治與伊藤博文心中明白,而且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可能都明白,所以,這兩處地方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況且,明治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所以,明治不吃驚才是怪事。
“陛下,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是時候該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了,如果我們再猶豫不決,恐怕…..”伊藤博文說著說著,突然間停頓了下來,看上去似乎有點欲言又止。
“恐怕什麽?”明治皺著眉頭道。
他的心裏麵有點緊張,他知道伊藤博文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人。
“陛下,如若臣下麵的話有得罪陛下的地方,還請恕臣不敬之罪。”伊藤博文還是得將醜話說在前頭。
雖然是為帝國好,為天皇好,但也要為自己想一想,別惹得天皇一個不高興,真將自己給治了罪,那也就有那麽點不劃算了。
伊藤博文的帳到是算得很精。
“說,無論你說什麽,恕你無罪。”明治天皇一揮手,道。
都這個時候了,哪還有這麽多顧慮。
而且,伊藤博文就是做再大的錯事,說再錯的話,明治天皇也不會拿他怎麽著,畢竟,他現在真正可以倚仗之人就隻有伊藤博文,如果沒了伊藤博文,明治還真不行。
“是,陛下,臣的意思是,如若不早做準備,恐怕禍事不遠矣。”伊藤博文一咬牙,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道。
不將其中的嚴重性解釋清楚,想必明治對撤軍至東京之顧慮便無法打消。
“禍事?難道放棄京都以及名古屋之後,禍事就可以避免了嗎?”明治天皇可不會就這麽輕易就認同伊藤博文的話。
如果不抵抗,就此放棄,那他這天皇也顯得得太無能了點吧。
生存固然重要,但天皇也得要麵子。
“不一定,但絕對比這種漸次的被動防守要強。”伊藤博文直視明治天皇的眼睛,堅定地道。
伊藤博文這個時候絕對要咬緊牙關,否則,他就甭想說服明治天皇。
而明治天皇盯著伊藤博文看了許久,這才又歎了一口氣,然後輕聲道:“讓朕想想。”(未完待續)
這一次,日軍恐怕真的是危險了。
而黃旭在率軍抵達大阪之後不久,他便接報,李秀成率領的前鋒,第十軍團的大部已經進據到京都城外,並且,他們已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正等候黃旭的進一步指示。
兵貴神速,由此可見,李秀成絕對算得上是善於將兵之人。
既如此,一切就好辦了,黃旭與李鴻章等人略做商議之後,便下令讓李秀成率軍進攻。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是得讓日本人沒有喘息之機。
而身在京都城下的李秀成在接到黃旭的命令之後,不禁大喜,他二話不說,馬上傳令,讓大軍對京都城展開攻擊。
於是,大戰就此展開。
當然,攻防之間的拉鋸戰也就那麽迴事,與以往無異,你攻我守,互不相讓,鬥得甚是激烈。
不過,此次與以往的攻防戰還是略有不同,由於事起倉促,日軍在撤到京都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再加之士氣低落,所以,麵對第十軍團的猛烈攻擊,日軍是相當的不習慣。
當然,這不習慣的後果也是相當嚴重地,在第十軍團強大的火力覆蓋之下,日軍死傷慘重。
看來,這京都是岌岌可危,遲要都要落入太平軍之手。
明治與伊藤博文見此情景,俱都是憂心如焚,他們原本還盤算著在京都重新組織防線,從而對太平軍進行狙擊。但是,如今看來,這個計劃將很有可能要破產了。
而下一步應該如何走,明治與伊藤博文心裏都沒有底。
“伊藤君,太平軍來勢兇猛。恐怕難以力敵啊!”明治天皇憂心忡忡地道。
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已是擺在明麵上的事,伊藤博文就是再狂妄,也不得不承認,太平軍此時的綜合實力確實比之日軍為優,而現如今日軍唯一的依仗是精神的力量,他們相信自己在精神層麵上並不弱於太平軍。<strong>txt小說下載</strong>
因為。日軍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他們不怕死。
可是,不怕死不等於就可以不死,有些事情偏偏還就不是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日軍對自己的精神力量可能也是太過於盲目自信了。
“陛下,臣將誓死捍衛武士道的尊嚴。”伊藤博文麵色凝重地道。
他雖然沒有明著迴複明治天皇的問話。但話中的意思卻已是相當明了,他已經承認日軍不如太平軍,而且,他也認為,如果長此下去,日軍必將敗於太平軍之手。
隻不過,伊藤博文最終還是沒將這些話說出來,無論如何。他都得維護天皇以及日軍的尊嚴,所以,他唯一能說出口的話。也就是表明自己的心跡,借此明誌而已。
“唉……”明治長歎一聲道。
這一聲歎息中實不知包含著多少無奈與憂愁。
明治心情變得是越來越沉重。
“陛下,事已至此,還請振奮,千萬不可喪氣啊,況且。情勢雖急,但事情也沒有走到無可挽迴的地步。畢竟太平軍也隻是占據了我國的幾座城池而已,大部分的國土仍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隻要我們善加利用,也並不是沒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所以,陛下,請千萬要振作啊。”伊藤博文見明治心氣正變得低落,不由急道。
如果明治的心氣都散了,那日本國就真的沒救了,所以,伊藤博文很急,他絕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他要鼓勵明治,至少要讓明治覺得一切都還有希望。
“伊藤君,話雖這麽說,道理也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具體怎麽做,朕心中仍是一團亂麻呀,伊藤君是否有什麽地方可以教朕?”明治仍是愁眉不展地道。
這些事不是一兩句就可以說清道明的,即使明知是這麽個理,但想要完全釋懷,那也不是一件輕易之事。
“陛下,恕臣直言,觀當下的形勢,京都恐怕是很難再守住了,但是,如果撤退至名古屋再重新組織防守,從時間上來看,也有點來不及,其最後的結果恐怕也與時下的京都類似,也許,也許當前最現實的辦法就是,將大軍撤至東京,憑借京師所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條件建立起有效的防禦縱深,如此才能頂住太平軍的進攻,所以,臣建議,放棄京都與名古屋,直接退至帝國的京師-東京建立防線。”伊藤博文深吸一口氣,道。
他說話的語氣讓人聽起來頗顯艱難,想必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因為,說出這樣的話,進行這樣的部署,那是需要勇氣的,這是事關全局的大事,先不說成功與否,就隻是說,如果明治一個不高興,那絕對可以立即就治伊藤博文的罪,真到了那時候,伊藤博文就不僅僅是想法沒能實現這麽簡單,很有可能還會惹來一身騷吧。
但是,話也得說迴來,雖然伊藤博文心懷擔心,但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即使明治真有什麽想法的話,在這種時候,他恐怕也得三思而後行,所以,不能簡單地說伊藤博文的擔心有道理或者是沒道理,總之,他的話即使是真的得罪了明治,那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也許,說白了,這也就是就事論事而已。
“放棄京都與名古屋?這怎麽行,它們可是東京外圍的重鎮,怎可隨便放棄。”明治大吃一驚道。
果不其然,明治真的有想法。
不過,這也難怪,這兩處地方的重要性,不僅明治與伊藤博文心中明白,而且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可能都明白,所以,這兩處地方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況且,明治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
所以,明治不吃驚才是怪事。
“陛下,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是時候該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了,如果我們再猶豫不決,恐怕…..”伊藤博文說著說著,突然間停頓了下來,看上去似乎有點欲言又止。
“恐怕什麽?”明治皺著眉頭道。
他的心裏麵有點緊張,他知道伊藤博文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人。
“陛下,如若臣下麵的話有得罪陛下的地方,還請恕臣不敬之罪。”伊藤博文還是得將醜話說在前頭。
雖然是為帝國好,為天皇好,但也要為自己想一想,別惹得天皇一個不高興,真將自己給治了罪,那也就有那麽點不劃算了。
伊藤博文的帳到是算得很精。
“說,無論你說什麽,恕你無罪。”明治天皇一揮手,道。
都這個時候了,哪還有這麽多顧慮。
而且,伊藤博文就是做再大的錯事,說再錯的話,明治天皇也不會拿他怎麽著,畢竟,他現在真正可以倚仗之人就隻有伊藤博文,如果沒了伊藤博文,明治還真不行。
“是,陛下,臣的意思是,如若不早做準備,恐怕禍事不遠矣。”伊藤博文一咬牙,將心中所想和盤托出道。
不將其中的嚴重性解釋清楚,想必明治對撤軍至東京之顧慮便無法打消。
“禍事?難道放棄京都以及名古屋之後,禍事就可以避免了嗎?”明治天皇可不會就這麽輕易就認同伊藤博文的話。
如果不抵抗,就此放棄,那他這天皇也顯得得太無能了點吧。
生存固然重要,但天皇也得要麵子。
“不一定,但絕對比這種漸次的被動防守要強。”伊藤博文直視明治天皇的眼睛,堅定地道。
伊藤博文這個時候絕對要咬緊牙關,否則,他就甭想說服明治天皇。
而明治天皇盯著伊藤博文看了許久,這才又歎了一口氣,然後輕聲道:“讓朕想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