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
“這有三封信,待你出宮後,將其交給我祖父,知道嗎?”
青蘭眼眶一紅,撲通跪下,哽咽道:“娘娘,奴婢……”
四姐走上前,摸了摸她的頭,低歎道:“下輩子再不要遇到我,更不要成為我的婢女。”
“娘娘……”
“將這三封信藏好,至於你跟玉蘭,我會保你們一命!”四姐看了看外麵的日頭,低聲道:“喚李公公進來吧!”
隻見李公公身後跟著兩名女婢,輕聲道:“寧嬪娘娘,這是陛下予您的賞賜。”
四姐瞥了一眼,淡笑道:“放下吧!”眸光看向李公公,指了指桌上這封信,輕聲道:“勞煩您將這封信交給陛下。”
“這……”
“放心!不會讓你難做!”四姐捋了捋鬢角的碎發,輕聲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你說是不是啊,李公公?”
李公公思索再三,方走上前將信奉拿在手中,恭敬道:“娘娘放心,雜家定將其交給陛下。”
“有勞李公公了!”
李公公眸光一瞥,輕聲道:“雜家就不打擾娘娘上路了!”
四姐含笑點頭,隻見青蘭跪在地上,不住的哭泣:“娘娘……”
“你們都出去吧!”
青蘭哭的身子發軟,見此,李公公對身後兩名婢女使了個眼神,她們分別拽著她的胳膊離開。
四姐看著桌上的兩樣東西,輕聲道:“沒想到折騰這麽些年,最後竟落得這個下場……”
四姐拿起桌上的小瓶子,緩緩走到內室,坐在床邊看了眼屋中的布置,輕聲道:“不屬於我的終究不屬於我!”嘴角輕笑,打開瓶蓋將其倒入嘴中,方輕輕脫下鞋子,躺在床上閉上眼睛。
也許自知即將離世,腦海中想到的竟是兒時與姐妹們打鬧的場景以及膩在姨娘懷中,被她輕拍後背的一幕,原來在她心中,唯有那時最為開心快活。
“姑娘,姑娘……”
四姐躺在床上,喃喃道:誰?誰在耳邊喚她?
“姑娘,時辰不早了,你怎還不起,一會兒要去給太太請安了?”
四姐緩緩睜開眼睛,看了眼麵前之人,喜極而泣道:“姨娘,您來接女兒了嗎?”
李姨娘言笑晏晏的點頭:“再不起太太該生氣了?”
四姐不由伸手拉住她的手,低泣道:“姨娘,女兒就知您不會生女兒的氣。”
“姑娘是妾生的,妾怎會生你的氣。”
四姐眼角滑下淚水,哽咽道:“姨娘,女兒錯了,錯在不該心有貪念,當初應聽您的話,過著屬於庶女該有的本分,也許現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姨娘拿起絲帕擦拭她眼角的淚水,輕聲道:“姑娘莫哭,不要傷心,姨娘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再不會讓你受委屈。”
“姨娘……”
“姑娘,咱們走吧!”
四姐含笑點頭,挽著姨娘的手一同離開。
這時,隻聽屋中傳來一聲瓶子落地的聲音,李公公等人開門進去,見到的便是寧嬪娘娘嘴角含笑,神色安詳的遺容。
青蘭飛快跑到床邊,扯著四姐的手,哭喊道:“娘娘……娘娘……”
可床上的人卻再也聽不到了……
第204章 結局之一
鎮國將軍府劉家, 劉奎輕聲道:“老太爺, 宮裏那位歿了。”
老太爺手中的棋子落在地上, 低歎道:“知道了。”
“魏家那邊……”
“讓老大媳婦與老二媳婦過去吊唁吧!”老太爺話音一頓, 又道:“老二媳婦是指望不上什麽,讓老大媳婦多多照看六丫頭?”也不知她受沒受到驚嚇。
“老奴知道!”
“你下去吧!老夫要靜一靜!”
劉奎躬身點頭, 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老太爺站起來,走到窗戶邊看著外麵的景色, 低歎一聲:“命不由人啊……”自打青墨跟他提及宮中有人跟三公主聯係, 他便隱約猜出那人是四丫頭, 調查一番後, 果然不出他所料,於是他做了一係列的部署,隻為保全劉家,其實心中還是有一絲猶豫不定,怕四丫頭與劉家魚死網破,還好!在她心中尚念及一絲親情。
這時, 一片樹葉飄落在窗邊, 老太爺伸出褶皺的右手輕輕拾起它,喃喃道:“若是旁人倒是可落葉歸根, 可你……老夫隻能盡力而為!”四丫頭!莫要怪祖父狠心, 若不是你太過貪心, 老夫何至於讓你落到這番田地,當你與三公主聯手的那刻起,便注定你此生的結局。
大太太與二太太聯袂去了魏家, 唉!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她們怎能不知其中錯綜複雜的事,隻是未料三公主有如此氣魄,已死謝罪!
馬車上,二太太小聲道:“大嫂,三公主雖死了,可到底行的是謀逆的大罪,聖上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大太太瞥了她一眼,冷冷道:“倘若魏家出事,我們劉家能善了,莫要忘了六丫頭是咱們劉家的姑娘。”
這一日發生太多事,二太太至今還未緩過神兒,小心翼翼的挪動身子緊挨著大嫂,耳語道:“聽說宮中那位歿了!”
“歿了便歿了,她又未曾牽連你,何須擔憂?”
二太太皺著眉頭,欲言又止:“大嫂,你說她是不是也參與……”‘謀逆’二字,到底沒敢說出口。
大太太瞪了她一眼,冷聲道:“何話該說,何話不該說,你心裏沒譜嗎?”
“此處唯有你我二人,我也隻敢跟你私底下嘀咕嘀咕。”
“那位不過是我們家的遠親,聖上不怪罪我們劉家已是網開一麵,難道你想受牽連不成。”
“大嫂,我沒……”二太太神色驚慌,不住的揮動雙手,喃喃道:“隻是覺得這人說沒就沒了,胡思亂想罷了!”
“有那感慨的功夫,還不如多關心六丫頭。”
二太太垂著頭,漫不經心的扯著絲帕,小聲道:“真不知公爹在想什麽,讓我們現下去魏家,也不怕聖上知道後怪罪我們,此事上青墨雖立下大功,可他到底是魏家人,三公主犯的可是謀逆的大罪,即便人死了,也抵消不了她所犯下的過錯。”
大太太眸光深沉,淡淡道:“若你不想去,現下便可迴去。”
“大嫂,你明知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太太神色一頓,小聲道:“這時候咱們應與其斷了聯係,假使青墨被聖上治罪,背人處咱們也可為其奔走!”
“收起你那些小心思。”
二太太臉色僵硬,訕訕道:“大嫂,我也是為了劉家著想……”自打六丫頭嫁進魏家,她心中便憤恨不已,庶女出身竟嫁的比玫兒還好,氣憤之下不住的咒詛她,如今老天開眼,讓魏家遭此大難,她心中怎能不開懷,三公主是魏家的人,她謀逆便代表寧遠將軍府謀逆、魏家謀逆,青墨也是魏家之人,雖得聖上重用兼之今兒大殿之上立下大功,即便功過相抵,不受牽連,想必聖上也不會再器重他。
想起臨來之前,她讓王媽媽去喚黃姨娘過來,待她神色擔憂的說出此事時,隻見黃姨娘眼眶泛紅,神色慘白,身子更是搖搖欲墜,若不是貼身婢女扶住她,說不對暈了過去,直至她腳步蹣跚的離開,想及此,二太太心頭的陰鬱之氣總算發了出去。
“不知二弟妹想到什麽,眉眼竟如此舒展?”
二太太身子一僵,抿了抿嘴角,輕歎道:“想到未出嫁時六丫頭乖巧惹人憐愛,未料嫁到魏家竟……可惜了!”
大太太心下冷哼:這人當真以為旁人不知她心底的小心思,六丫頭受到牽連,看她一臉欣喜不已的樣子,真是舍本逐末,愚不可及!
“二弟妹,還是收斂下你嘴角的笑容,畢竟馬上就要到魏家了!”
聞言,二太太臉色尷尬,訕訕道:“大嫂……”
不一會兒,馬車到了寧遠將軍府,大門口兩座石獅子上及房梁上掛滿白布,入目便是府中奴仆身著白色的孝衣,往日熱鬧無比的寧遠將軍府,今兒卻門可羅雀。
待她們下了馬車,府中小廝躬身跑過來,輕聲道:“奴才給親家太太請安。”
大太太點了點頭,淡淡道:“前方帶路。”
一行人行至正廳之中,隻見靈堂中擺放著兩口棺材,再看兩側六丫頭及三公主所生的兒女分別跪在兩旁,不住的哭泣。
大太太與二太太走上前,對著兩口棺材福了福身,方起身走到六丫頭身邊,低聲道:“節哀順變。”
劉湘婉由著招娣攙扶著起身,輕聲道:“母親,大伯母。”
大太太走上前拍了拍她的手:“你頭次經曆喪事,府中又無長輩,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來尋問我。”
劉湘婉緊緊握住她的手,神色感激道:“多謝大伯母。”
二太太眸光瞥見坐在不遠處的二人,身子一僵,臉色大變,忍著內心的憤怒走到那邊,扯著珍兒玫兒的胳膊走到一旁,低斥道:“你們怎麽過來了?”若不是老太爺發話,她定然不會過來,她們倒好,旁人躲都來不及,她們眼巴巴的湊上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說不得聖上正派人監視魏家呢?
玫兒翻了個白眼,小聲道:“娘,此事與六妹夫無關,如今魏家二老已然過世,衝著與六妹的交情,我們焉有不過來的道理。”
二太太氣的點了點她的額頭,恨聲道:“你公婆就不攔著你?”
玫兒拿起絲帕遮住嘴角的笑意,輕聲道:“女兒一說,他們便止不住的點頭。”
“你們褚家……”也是個奇葩!
“娘,您也說女兒是褚家人,遂您莫要操多餘的心。”
大姐淡淡道:“娘,您且稍安勿躁,眼下不少人正往咱們這邊看呢?”
若不是顧及此處是魏家,她定然揪著她們的耳朵,好好訓斥一番不可!
不一會兒,五姐七姐聯袂而來,二太太臉色越發不好,她們……她們……如今魏家風雨飄搖,她們竟不顧及自身安危來此吊唁,可見這些年六丫頭沒少籠絡人心,以往沒發覺她的手段,此事上卻不由對她刮目相看。
五姐七姐緩緩而來,對著二太太福了福身,姐妹四人慢聲細語說著話,二太太見她們不搭理她,氣憤之下走到大嫂那邊,冷冷道:“一群不知好歹的東西!”
大太太坐在一旁,指著不遠處,淡淡道:“來魏家吊唁之人雖少之又少,但所來之人皆是王公大臣,這其中道理你可知?”
二太太皺眉,輕聲道:“也許他們之前跟青墨打過交道!”
“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大太太懶得提點她,坐在一旁靜心品茶,之後又來了不少女眷,便與她們說話。
不多時,六丫頭緩緩過來,大太太低聲道:“膝蓋處可有放置護膝?”
劉湘婉點了點頭,方感激道:“今兒多虧了大伯母與母親……”尤其是大伯母幫她招唿官宦女眷。
大太太含笑道:“咱們是一家人,你嫁進魏家不久就出了此等事,很容易手忙腳亂。”
“大伯母說的是,如今家中無長輩坐鎮,一切事都需我跟三弟妹一同張羅,若不是您來此幫侄女招待客人,我……”
“自家人無需客套!”
這時,魏廷茂緩緩走來,對其恭恭敬敬揖了一禮,輕聲道:“大伯母。”
“青墨,你受苦了!今日府中遭逢大變,伯母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伯母之心,青墨銘記於心!”
每每與大嫂站在一處,她的鋒芒定要蓋過所有人,見此,二太太咳了咳,輕聲道:“青墨,需要劉家幫忙的地方你就說,為娘定會讓你嶽父從旁幫忙。”
此言一出,眾人嘴角一抽,扶額低歎,唯有劉湘婉含笑道:“還是母親想的周到。”
“這有三封信,待你出宮後,將其交給我祖父,知道嗎?”
青蘭眼眶一紅,撲通跪下,哽咽道:“娘娘,奴婢……”
四姐走上前,摸了摸她的頭,低歎道:“下輩子再不要遇到我,更不要成為我的婢女。”
“娘娘……”
“將這三封信藏好,至於你跟玉蘭,我會保你們一命!”四姐看了看外麵的日頭,低聲道:“喚李公公進來吧!”
隻見李公公身後跟著兩名女婢,輕聲道:“寧嬪娘娘,這是陛下予您的賞賜。”
四姐瞥了一眼,淡笑道:“放下吧!”眸光看向李公公,指了指桌上這封信,輕聲道:“勞煩您將這封信交給陛下。”
“這……”
“放心!不會讓你難做!”四姐捋了捋鬢角的碎發,輕聲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你說是不是啊,李公公?”
李公公思索再三,方走上前將信奉拿在手中,恭敬道:“娘娘放心,雜家定將其交給陛下。”
“有勞李公公了!”
李公公眸光一瞥,輕聲道:“雜家就不打擾娘娘上路了!”
四姐含笑點頭,隻見青蘭跪在地上,不住的哭泣:“娘娘……”
“你們都出去吧!”
青蘭哭的身子發軟,見此,李公公對身後兩名婢女使了個眼神,她們分別拽著她的胳膊離開。
四姐看著桌上的兩樣東西,輕聲道:“沒想到折騰這麽些年,最後竟落得這個下場……”
四姐拿起桌上的小瓶子,緩緩走到內室,坐在床邊看了眼屋中的布置,輕聲道:“不屬於我的終究不屬於我!”嘴角輕笑,打開瓶蓋將其倒入嘴中,方輕輕脫下鞋子,躺在床上閉上眼睛。
也許自知即將離世,腦海中想到的竟是兒時與姐妹們打鬧的場景以及膩在姨娘懷中,被她輕拍後背的一幕,原來在她心中,唯有那時最為開心快活。
“姑娘,姑娘……”
四姐躺在床上,喃喃道:誰?誰在耳邊喚她?
“姑娘,時辰不早了,你怎還不起,一會兒要去給太太請安了?”
四姐緩緩睜開眼睛,看了眼麵前之人,喜極而泣道:“姨娘,您來接女兒了嗎?”
李姨娘言笑晏晏的點頭:“再不起太太該生氣了?”
四姐不由伸手拉住她的手,低泣道:“姨娘,女兒就知您不會生女兒的氣。”
“姑娘是妾生的,妾怎會生你的氣。”
四姐眼角滑下淚水,哽咽道:“姨娘,女兒錯了,錯在不該心有貪念,當初應聽您的話,過著屬於庶女該有的本分,也許現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姨娘拿起絲帕擦拭她眼角的淚水,輕聲道:“姑娘莫哭,不要傷心,姨娘會一直陪在你身邊,再不會讓你受委屈。”
“姨娘……”
“姑娘,咱們走吧!”
四姐含笑點頭,挽著姨娘的手一同離開。
這時,隻聽屋中傳來一聲瓶子落地的聲音,李公公等人開門進去,見到的便是寧嬪娘娘嘴角含笑,神色安詳的遺容。
青蘭飛快跑到床邊,扯著四姐的手,哭喊道:“娘娘……娘娘……”
可床上的人卻再也聽不到了……
第204章 結局之一
鎮國將軍府劉家, 劉奎輕聲道:“老太爺, 宮裏那位歿了。”
老太爺手中的棋子落在地上, 低歎道:“知道了。”
“魏家那邊……”
“讓老大媳婦與老二媳婦過去吊唁吧!”老太爺話音一頓, 又道:“老二媳婦是指望不上什麽,讓老大媳婦多多照看六丫頭?”也不知她受沒受到驚嚇。
“老奴知道!”
“你下去吧!老夫要靜一靜!”
劉奎躬身點頭, 輕手輕腳的退了出去。
老太爺站起來,走到窗戶邊看著外麵的景色, 低歎一聲:“命不由人啊……”自打青墨跟他提及宮中有人跟三公主聯係, 他便隱約猜出那人是四丫頭, 調查一番後, 果然不出他所料,於是他做了一係列的部署,隻為保全劉家,其實心中還是有一絲猶豫不定,怕四丫頭與劉家魚死網破,還好!在她心中尚念及一絲親情。
這時, 一片樹葉飄落在窗邊, 老太爺伸出褶皺的右手輕輕拾起它,喃喃道:“若是旁人倒是可落葉歸根, 可你……老夫隻能盡力而為!”四丫頭!莫要怪祖父狠心, 若不是你太過貪心, 老夫何至於讓你落到這番田地,當你與三公主聯手的那刻起,便注定你此生的結局。
大太太與二太太聯袂去了魏家, 唉!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她們怎能不知其中錯綜複雜的事,隻是未料三公主有如此氣魄,已死謝罪!
馬車上,二太太小聲道:“大嫂,三公主雖死了,可到底行的是謀逆的大罪,聖上怕是不會善罷甘休。”
大太太瞥了她一眼,冷冷道:“倘若魏家出事,我們劉家能善了,莫要忘了六丫頭是咱們劉家的姑娘。”
這一日發生太多事,二太太至今還未緩過神兒,小心翼翼的挪動身子緊挨著大嫂,耳語道:“聽說宮中那位歿了!”
“歿了便歿了,她又未曾牽連你,何須擔憂?”
二太太皺著眉頭,欲言又止:“大嫂,你說她是不是也參與……”‘謀逆’二字,到底沒敢說出口。
大太太瞪了她一眼,冷聲道:“何話該說,何話不該說,你心裏沒譜嗎?”
“此處唯有你我二人,我也隻敢跟你私底下嘀咕嘀咕。”
“那位不過是我們家的遠親,聖上不怪罪我們劉家已是網開一麵,難道你想受牽連不成。”
“大嫂,我沒……”二太太神色驚慌,不住的揮動雙手,喃喃道:“隻是覺得這人說沒就沒了,胡思亂想罷了!”
“有那感慨的功夫,還不如多關心六丫頭。”
二太太垂著頭,漫不經心的扯著絲帕,小聲道:“真不知公爹在想什麽,讓我們現下去魏家,也不怕聖上知道後怪罪我們,此事上青墨雖立下大功,可他到底是魏家人,三公主犯的可是謀逆的大罪,即便人死了,也抵消不了她所犯下的過錯。”
大太太眸光深沉,淡淡道:“若你不想去,現下便可迴去。”
“大嫂,你明知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太太神色一頓,小聲道:“這時候咱們應與其斷了聯係,假使青墨被聖上治罪,背人處咱們也可為其奔走!”
“收起你那些小心思。”
二太太臉色僵硬,訕訕道:“大嫂,我也是為了劉家著想……”自打六丫頭嫁進魏家,她心中便憤恨不已,庶女出身竟嫁的比玫兒還好,氣憤之下不住的咒詛她,如今老天開眼,讓魏家遭此大難,她心中怎能不開懷,三公主是魏家的人,她謀逆便代表寧遠將軍府謀逆、魏家謀逆,青墨也是魏家之人,雖得聖上重用兼之今兒大殿之上立下大功,即便功過相抵,不受牽連,想必聖上也不會再器重他。
想起臨來之前,她讓王媽媽去喚黃姨娘過來,待她神色擔憂的說出此事時,隻見黃姨娘眼眶泛紅,神色慘白,身子更是搖搖欲墜,若不是貼身婢女扶住她,說不對暈了過去,直至她腳步蹣跚的離開,想及此,二太太心頭的陰鬱之氣總算發了出去。
“不知二弟妹想到什麽,眉眼竟如此舒展?”
二太太身子一僵,抿了抿嘴角,輕歎道:“想到未出嫁時六丫頭乖巧惹人憐愛,未料嫁到魏家竟……可惜了!”
大太太心下冷哼:這人當真以為旁人不知她心底的小心思,六丫頭受到牽連,看她一臉欣喜不已的樣子,真是舍本逐末,愚不可及!
“二弟妹,還是收斂下你嘴角的笑容,畢竟馬上就要到魏家了!”
聞言,二太太臉色尷尬,訕訕道:“大嫂……”
不一會兒,馬車到了寧遠將軍府,大門口兩座石獅子上及房梁上掛滿白布,入目便是府中奴仆身著白色的孝衣,往日熱鬧無比的寧遠將軍府,今兒卻門可羅雀。
待她們下了馬車,府中小廝躬身跑過來,輕聲道:“奴才給親家太太請安。”
大太太點了點頭,淡淡道:“前方帶路。”
一行人行至正廳之中,隻見靈堂中擺放著兩口棺材,再看兩側六丫頭及三公主所生的兒女分別跪在兩旁,不住的哭泣。
大太太與二太太走上前,對著兩口棺材福了福身,方起身走到六丫頭身邊,低聲道:“節哀順變。”
劉湘婉由著招娣攙扶著起身,輕聲道:“母親,大伯母。”
大太太走上前拍了拍她的手:“你頭次經曆喪事,府中又無長輩,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來尋問我。”
劉湘婉緊緊握住她的手,神色感激道:“多謝大伯母。”
二太太眸光瞥見坐在不遠處的二人,身子一僵,臉色大變,忍著內心的憤怒走到那邊,扯著珍兒玫兒的胳膊走到一旁,低斥道:“你們怎麽過來了?”若不是老太爺發話,她定然不會過來,她們倒好,旁人躲都來不及,她們眼巴巴的湊上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說不得聖上正派人監視魏家呢?
玫兒翻了個白眼,小聲道:“娘,此事與六妹夫無關,如今魏家二老已然過世,衝著與六妹的交情,我們焉有不過來的道理。”
二太太氣的點了點她的額頭,恨聲道:“你公婆就不攔著你?”
玫兒拿起絲帕遮住嘴角的笑意,輕聲道:“女兒一說,他們便止不住的點頭。”
“你們褚家……”也是個奇葩!
“娘,您也說女兒是褚家人,遂您莫要操多餘的心。”
大姐淡淡道:“娘,您且稍安勿躁,眼下不少人正往咱們這邊看呢?”
若不是顧及此處是魏家,她定然揪著她們的耳朵,好好訓斥一番不可!
不一會兒,五姐七姐聯袂而來,二太太臉色越發不好,她們……她們……如今魏家風雨飄搖,她們竟不顧及自身安危來此吊唁,可見這些年六丫頭沒少籠絡人心,以往沒發覺她的手段,此事上卻不由對她刮目相看。
五姐七姐緩緩而來,對著二太太福了福身,姐妹四人慢聲細語說著話,二太太見她們不搭理她,氣憤之下走到大嫂那邊,冷冷道:“一群不知好歹的東西!”
大太太坐在一旁,指著不遠處,淡淡道:“來魏家吊唁之人雖少之又少,但所來之人皆是王公大臣,這其中道理你可知?”
二太太皺眉,輕聲道:“也許他們之前跟青墨打過交道!”
“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大太太懶得提點她,坐在一旁靜心品茶,之後又來了不少女眷,便與她們說話。
不多時,六丫頭緩緩過來,大太太低聲道:“膝蓋處可有放置護膝?”
劉湘婉點了點頭,方感激道:“今兒多虧了大伯母與母親……”尤其是大伯母幫她招唿官宦女眷。
大太太含笑道:“咱們是一家人,你嫁進魏家不久就出了此等事,很容易手忙腳亂。”
“大伯母說的是,如今家中無長輩坐鎮,一切事都需我跟三弟妹一同張羅,若不是您來此幫侄女招待客人,我……”
“自家人無需客套!”
這時,魏廷茂緩緩走來,對其恭恭敬敬揖了一禮,輕聲道:“大伯母。”
“青墨,你受苦了!今日府中遭逢大變,伯母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伯母之心,青墨銘記於心!”
每每與大嫂站在一處,她的鋒芒定要蓋過所有人,見此,二太太咳了咳,輕聲道:“青墨,需要劉家幫忙的地方你就說,為娘定會讓你嶽父從旁幫忙。”
此言一出,眾人嘴角一抽,扶額低歎,唯有劉湘婉含笑道:“還是母親想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