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救與不救
劉湘婉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住在祖父的院子, 本以為按他老人家陰晴不定的性子, 會不時的刁難她, 未料隻是陪他老人家下下棋,說說話,搬來至今,除了一事讓她痛不欲生外, 倒也順心順意。
“姑娘,您快醒醒,到時辰陪老太爺晨練了。”
劉湘婉閉著眼睛,喃喃道:“媽媽幫我告個假,就說昨晚我睡覺時不小心著了涼, 起不來床。”
趙媽媽低聲道:“這怎麽行?”萬一老太爺心下著急,喚大夫過府探病, 姑娘不就穿幫了。
“那你跟祖父說,我年歲尚小, 正是長身量的時候,得多睡覺。”
趙媽媽臉色一僵, 勸慰道:“姑娘,如今咱們住在老太爺的院子,焉能逆他老人家的意, 您還是趕快起床吧!”
劉湘婉翻了個身,蒙著被頭惱怒道:“不起!不起!就不起!”自打搬到祖父的院子,她就沒賴過一日床,如此一想, 還是呆在以前的院子好,被她爹禁足時雖足不出戶,但想吃想睡無人管她,那日子過得當真恣意。
“若姑娘再不起床,惹怒老太爺的後果,您可承受得住?”
聞言,劉湘婉憤恨的坐起來,祖孫二人待在一處時日長了,漸漸發覺祖父十分愛記仇,若惹他不順心,當時並未說甚,卻會從別處討迴來,例如某日晚膳,定是一溜的青菜綠葉,讓人看了頓時沒了食欲,想想……她可是無肉不歡之人。
這時,招銀上前將沾濕的絲帕遞給趙媽媽,隻見其飛快的拿起絲帕擦拭姑娘的臉頰,這麽一弄,劉湘婉的覺意頓時一掃而光,低歎道:“是不是隻有我垂垂老矣,含飴弄孫時方能過上想吃吃想睡睡的日子。”可那時她牙齒都掉光了,吃啥!腿腳都不伶俐,走哪!
趙媽媽低笑道:“姑娘,慢慢習慣就好,自打您跟隨老太爺晨練,這臉色卻是越來越紅潤。”
劉湘婉看著她,眼神幽怨道:“媽媽,從小到大我可曾身子抱恙過?”
“這……這……老奴的意思是姑娘比之往日身子健壯不少。”趙媽媽嘴角一僵,訕訕道。
“媽媽,我不是男子,不用強健的體魄。”
趙媽媽神色無奈:“姑娘,如今咱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您說呢?”
“唉!焉何不是!”除了比往日多起兩刻鍾,其餘時候過得倒是十分悠哉。
劉湘婉下床後由著她們拾掇,隨後帶著招娣出門,隻見老太爺由劉奎扶著站在院子中間,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比之昨日晚了半刻鍾。”
劉湘婉臉色一紅,福了福身,低聲道:“孫女一時憊懶,祖父莫要怪罪。”
老太爺‘恩’了一聲,淡淡道:“開始吧!”
每日陪老太爺打太極,便是劉湘婉晨起後必須做的一件事,隻見其走到老太爺身邊,跟隨他的姿勢比劃,直至日頭漸漸升起,祖孫二人方慢慢行至老太爺的院子一同用膳。
劉湘婉望眼欲穿的看著丫鬟們擺放的膳食,不由垂涎的咽了咽口水,待祖父動筷後忙不迭夾了一隻肉包子,這才是她的大愛!
往日老太爺獨自用膳,自打劉湘婉搬來後祖孫便一同用膳,每次見六丫頭吃的大快朵頤,他老人家的食欲也跟著增添不少,不經意間又多喝了一碗粥,立在他身後的劉奎見此,笑的合不攏嘴。
老太爺淡淡道:“今兒可曾有課?”
“上午去韓夫子處上課,下去去孫嬤嬤處學規矩。”劉湘婉咽下嘴中的包子,輕聲道:“今日祖父打算作甚?”
老太爺眼睛一瞪:“容得了你管我?”
劉湘婉縮著脖子,低聲道:“孫女也是關心您。”
老太爺冷哼一聲,淡淡道:“一會兒你大哥來此。”
“作甚?”
“你走了,誰陪老夫下棋?”
劉湘婉垂下頭,嘴角卻微微上翹,但凡與祖父對弈,真真是她的血淚史,祖父揮起鞭子那是快、準、狠,怎輪到下棋便左思右想,猶猶豫豫就是不肯落子,往往一盤子下到最後,差不多兩個時辰,直坐的她身子僵硬,滿麵笑容也變得僵硬不止。
“你在偷笑什麽?”老太爺餘光一直盯著她,淡淡道。
劉湘婉抿了抿嘴角的笑容,抬頭後擲地有聲道:“祖父,孫女希望您與大哥對弈時,殺他個片甲不留。”
大哥惹不起,祖父更惹不起,但若這二人碰在一起,到底誰勝誰負,若不是必須得去上課,她真想一睹為快。
“滿肚子壞主意的臭丫頭!”老太爺長歎一聲:“也不知老夫怎就偏偏屬意你。”
劉湘婉惡狠狠咬了一口包子,笑嘿嘿道:“貨物已出,概不退貨!”自打他們祖孫一同用膳,並未顧忌太多禮儀,畢竟此院子隻有他們兩個主子,老太爺又是隨性妄為之人,遂用膳時祖孫二人到是常常打嘴架。
老太爺悶笑,指著她揶揄道:“猶記讓你搬來與老夫同住時,一臉痛不欲生的模樣,如今怎這麽快一副怡然自得的神色。”
“祖父,您不懂,孫女這是逆境裏求生存,自娛自樂。”
老太爺嗤笑:“怕是曉得搬到老夫這利大於弊,遂你決定緊緊抱住老夫的大腿尋求蔭庇。”
隻見劉湘婉三兩下咽掉口中的包子,瞪大眼睛對其伸出大拇指,欽佩道:“您老果然一語中的。”
老太爺就欣喜她這股機靈勁,既不遮掩也不過反駁,每每與她說話,結果總是出乎人意料,不由大笑:“嗬嗬……你這一肚子壞心腸的小東西,現如今唯有老夫治得了你。”
“那是,孫猴子蹦躂的在歡還能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孫女便是那孫猴子,焉能飛出祖父的手掌心。”
老太爺臉上笑意的再也遮不住,半響兒後方板著臉,低斥道:“趕快用膳,隨後去韓夫子處上課。” 但這話任誰都能聽出裏麵的嗔怒之意。
劉湘婉忙不迭點頭,待祖父一落筷子,她便跟著放下筷子,隨後丫鬟們進來伺候他們擦手,漱口。
待六姑娘離開後,劉奎低笑道:“老太爺,自打六姑娘搬來,您老臉上的笑容越發多了。”
“老嘍,年歲越大越期許子孫饒膝。”
“不如在喚幾個小主子搬來陪您這,陪您說話,解悶。”
老太爺搖頭:“老夫所需的孫輩,人不在多,在於風趣,機靈。”
劉奎頷首:“六姑娘打眼瞧著雖沒有大小姐身上的霸氣,也沒有三姑娘臉上的明媚,但越與她相處,越發覺她所行之事及所說之言,字字蘊含深意。”
“如何不是?”老太爺含笑附和,六丫頭就像一汪池水,你總想探探它到底有多深,但每每探之又覺得深不可測,總之讓你忍不住的想要捉弄於她。
翊哥來到祖父的書房,躬身揖禮:“祖父。”
“還有七日便要下場,可有把握?”
翊哥淡淡道:“孫兒自是胸有成竹,隻是還得看老天爺是否眷顧孫兒。”
老太爺指著對麵,淡淡道:“坐吧!”
聞言,翊哥坐在祖父對麵,隻聽老太爺繼續道:“喚你來此並無大事,怕你閉門讀書讀傻了,便喚你過來陪老夫下棋,舒緩心神,”抬眸淡笑道:“可想陪老夫對弈一局?”
“祖父有此雅興,孫兒自是榮幸之至。”
祖孫二人一人執黑子,一人執白子,隻見老太爺與翊哥對弈時並未磨磨唧唧,而是沉著冷靜的下著每一步,見此,翊哥淡笑道:“聽聞祖父下棋總是舉棋不定,看來並非如謠言所傳。”
“這個六丫頭……”老太爺失笑,不用合計,此事定是她所說。
翊哥放下一枚黑子,輕聲道:“祖父,其實孫兒心中也很詫異,為何讓六妹搬來您處?”
“你們總是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哪有那麽多理由,隻是老夫年歲大了,不想身邊總是清清淨淨,便從你們孫輩中選一稱心之人過來陪老夫說話,解悶。”
“其實孫兒覺得祖父看人卻是慧眼識珠,六妹當得您看中。”
老太爺落下一白子,玩味道:“此話何意?”
翊哥淡笑道:“六妹就如珠玉蒙塵,她遲早會大放異彩。”
“這倒不像你該說的話。”畢竟他們非一母所生,彼此間焉能沒有一絲小算計,可看翊哥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是毫不在意。
“祖父,若想鎮國將軍府一直昌盛下去,靠一人難成矣,同為劉府子孫,自小便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若隻看眼前的利益得失,何談日後,”翊哥神色一頓,又道:“若孫兒下麵的庶弟比孫兒更有出息,孫兒不但不會忌憚他們,反而會為他們欣喜,唯有這樣,劉家乃至鎮國將軍府才能一直昌盛下去。”
老太爺神色大震:“翊哥……”
翊哥淡淡道:“當然若他們之中有人行徑惡略,為非作歹,若孫兒有能力,定率先將其斬殺於刀下,畢竟是至親手足,既不能因他危害家族利益,又不忍心他誤入歧途,唯有親自動手方能對得起彼此間的兄弟情分。”
“你比你爹更有謀略,心計以及擔當。”
老二這一輩子壞就壞在太過多情,雖心戀官位,但後宅之事卻是烏煙瘴氣,哪像老大一房,雖有兩個侍妾,但那也是老大媳婦為他安置之人,且兩個妾室極為安分守己,這些年來府中一直由老大媳婦主持中饋,從未聽說過老大後宅起過紛爭,再看老二一房,方到家時後宅眾人還算安分守己,可時日一長,她們便惹是生非,如進宮的四丫頭。
“祖父,孫兒自是明白什麽才是最重要。”
老太爺輕歎道:“四丫頭之事,你如何看?”
翊哥眸光微冷,冷冷道:“若我早知曉,定是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綾與她。”
“許是老夫年歲大了,這心腸漸漸軟了,”老太爺長歎:“剛知曉此事時卻是存了殺心,但……到底是你爹的子嗣,我的血脈,心軟了!”
“此事孫兒也曾深思熟慮過,四妹便是入宮又能如何?宮中女子比她性格溫婉之人不計其數,比她容貌端莊之人數不勝數,比她乖張暴虐的怕早死在旁人手下,至於她,在無任何優勢的情形下,如何能得到聖上的垂憐,進宮後怕也隻是熬日子……”
“翊哥,你日後了不得!”這副遠見,謀略以及見地!
“祖父,誰腳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沿襲旁人的路總會有盡頭,而自己走的路雖崎嶇艱難,但那是屬於你的路,即便沒有盡頭,但至少在勇往直前。”
老太爺神色大震,手中的棋子啪的落下棋盤上,驚愕道:“翊哥,有你守著鎮國將軍府,祖父便是立即死了,也能安心閉眼!”
翊哥輕聲道:“祖父焉能這麽想,隻有您好好的,咱們鎮國將軍府才能屹立不倒。”
老太爺緩緩舒了一口氣,淡淡道:“若你金秋下場金榜題名,切記不可參與立太子一事。”
“祖父放心,便是金秋高中,頂多也就是翰林院編修一職。”
老太爺對其搖了搖頭:“若聖上親封你官銜,老夫許是無從下手,但若未受你官銜,老夫打算讓你去外任,你可願意?”
翊哥低頭想了想:“此舉在妥當不過。”
“你已猜到此中原由。”
“如今朝中武有大伯,文有爹爹,若在算上孫兒,有些過猶不及,不如避其鋒芒,似我爹當年那般去外任熬政績,這樣待爹辭官之時,便是孫兒迴京之日。”
老太爺老懷甚慰:“不錯!不錯!”老二雖行事不著調,所生下的子嗣卻是一個比一個聰慧。
“所以……”
翊哥截下他的話,淡淡道:“金秋可榜上有名,但不可進前三。”
老太爺低歎一聲:“老夫知曉這樣做委屈了你,可如今府中風頭太盛,不少人盯著咱們家的把柄,不得已之下,老夫也隻能委屈你……”
“談何委屈,便是祖父不這般交代,孫兒也打算這麽做,”翊哥輕聲道:“想必二哥凱旋迴京之時,便是大伯解甲歸田之日!”
老太爺身子一僵,低歎:“老將少帥,朝夕更迭,自來便是這道理。”
“自打知曉四妹要入宮,這想法便一直在孫兒腦中揮散不去,如今咱們家就如那天上的風箏,看著越飛越高,可線的那一頭卻被聖上緊緊拽住,若有一日聖上察覺咱們家隱隱威脅他的龍座,一剪子剪掉風箏的線頭,風箏就隻能狠狠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可這樣做著實委屈你,你自小刻苦讀書,囊螢映雪,如今為了家族利益卻不得隱匿你應有的實力,這……”老太爺說到最後竟再也說不下去。
“祖父,隻要能讓家族安穩,未能金榜題名又有何妨,再說並不是名列榜首方能一飛衝天,孫兒似我爹那樣,從七品縣官慢慢積累政績,有朝一日定能成為朝堂中舉足輕重之人。”
老太爺垂著頭,低聲道:“翊哥,此事且容祖父在想想。”
“祖父,無需再想,孫兒受家族庇佑方有今天的成就,焉能在它身處烈油烹煮之時,隻顧自己的感受,”翊哥頓了頓,又道:“孫兒知曉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道理。”
“你……”老太爺煩躁的毀掉滿盤的棋子,鐵青著臉,低聲道:“你先迴去!”
見此,翊哥躬身揖禮,轉身退出去。
“老太爺,您怎麽了?”
劉湘婉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住在祖父的院子, 本以為按他老人家陰晴不定的性子, 會不時的刁難她, 未料隻是陪他老人家下下棋,說說話,搬來至今,除了一事讓她痛不欲生外, 倒也順心順意。
“姑娘,您快醒醒,到時辰陪老太爺晨練了。”
劉湘婉閉著眼睛,喃喃道:“媽媽幫我告個假,就說昨晚我睡覺時不小心著了涼, 起不來床。”
趙媽媽低聲道:“這怎麽行?”萬一老太爺心下著急,喚大夫過府探病, 姑娘不就穿幫了。
“那你跟祖父說,我年歲尚小, 正是長身量的時候,得多睡覺。”
趙媽媽臉色一僵, 勸慰道:“姑娘,如今咱們住在老太爺的院子,焉能逆他老人家的意, 您還是趕快起床吧!”
劉湘婉翻了個身,蒙著被頭惱怒道:“不起!不起!就不起!”自打搬到祖父的院子,她就沒賴過一日床,如此一想, 還是呆在以前的院子好,被她爹禁足時雖足不出戶,但想吃想睡無人管她,那日子過得當真恣意。
“若姑娘再不起床,惹怒老太爺的後果,您可承受得住?”
聞言,劉湘婉憤恨的坐起來,祖孫二人待在一處時日長了,漸漸發覺祖父十分愛記仇,若惹他不順心,當時並未說甚,卻會從別處討迴來,例如某日晚膳,定是一溜的青菜綠葉,讓人看了頓時沒了食欲,想想……她可是無肉不歡之人。
這時,招銀上前將沾濕的絲帕遞給趙媽媽,隻見其飛快的拿起絲帕擦拭姑娘的臉頰,這麽一弄,劉湘婉的覺意頓時一掃而光,低歎道:“是不是隻有我垂垂老矣,含飴弄孫時方能過上想吃吃想睡睡的日子。”可那時她牙齒都掉光了,吃啥!腿腳都不伶俐,走哪!
趙媽媽低笑道:“姑娘,慢慢習慣就好,自打您跟隨老太爺晨練,這臉色卻是越來越紅潤。”
劉湘婉看著她,眼神幽怨道:“媽媽,從小到大我可曾身子抱恙過?”
“這……這……老奴的意思是姑娘比之往日身子健壯不少。”趙媽媽嘴角一僵,訕訕道。
“媽媽,我不是男子,不用強健的體魄。”
趙媽媽神色無奈:“姑娘,如今咱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您說呢?”
“唉!焉何不是!”除了比往日多起兩刻鍾,其餘時候過得倒是十分悠哉。
劉湘婉下床後由著她們拾掇,隨後帶著招娣出門,隻見老太爺由劉奎扶著站在院子中間,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比之昨日晚了半刻鍾。”
劉湘婉臉色一紅,福了福身,低聲道:“孫女一時憊懶,祖父莫要怪罪。”
老太爺‘恩’了一聲,淡淡道:“開始吧!”
每日陪老太爺打太極,便是劉湘婉晨起後必須做的一件事,隻見其走到老太爺身邊,跟隨他的姿勢比劃,直至日頭漸漸升起,祖孫二人方慢慢行至老太爺的院子一同用膳。
劉湘婉望眼欲穿的看著丫鬟們擺放的膳食,不由垂涎的咽了咽口水,待祖父動筷後忙不迭夾了一隻肉包子,這才是她的大愛!
往日老太爺獨自用膳,自打劉湘婉搬來後祖孫便一同用膳,每次見六丫頭吃的大快朵頤,他老人家的食欲也跟著增添不少,不經意間又多喝了一碗粥,立在他身後的劉奎見此,笑的合不攏嘴。
老太爺淡淡道:“今兒可曾有課?”
“上午去韓夫子處上課,下去去孫嬤嬤處學規矩。”劉湘婉咽下嘴中的包子,輕聲道:“今日祖父打算作甚?”
老太爺眼睛一瞪:“容得了你管我?”
劉湘婉縮著脖子,低聲道:“孫女也是關心您。”
老太爺冷哼一聲,淡淡道:“一會兒你大哥來此。”
“作甚?”
“你走了,誰陪老夫下棋?”
劉湘婉垂下頭,嘴角卻微微上翹,但凡與祖父對弈,真真是她的血淚史,祖父揮起鞭子那是快、準、狠,怎輪到下棋便左思右想,猶猶豫豫就是不肯落子,往往一盤子下到最後,差不多兩個時辰,直坐的她身子僵硬,滿麵笑容也變得僵硬不止。
“你在偷笑什麽?”老太爺餘光一直盯著她,淡淡道。
劉湘婉抿了抿嘴角的笑容,抬頭後擲地有聲道:“祖父,孫女希望您與大哥對弈時,殺他個片甲不留。”
大哥惹不起,祖父更惹不起,但若這二人碰在一起,到底誰勝誰負,若不是必須得去上課,她真想一睹為快。
“滿肚子壞主意的臭丫頭!”老太爺長歎一聲:“也不知老夫怎就偏偏屬意你。”
劉湘婉惡狠狠咬了一口包子,笑嘿嘿道:“貨物已出,概不退貨!”自打他們祖孫一同用膳,並未顧忌太多禮儀,畢竟此院子隻有他們兩個主子,老太爺又是隨性妄為之人,遂用膳時祖孫二人到是常常打嘴架。
老太爺悶笑,指著她揶揄道:“猶記讓你搬來與老夫同住時,一臉痛不欲生的模樣,如今怎這麽快一副怡然自得的神色。”
“祖父,您不懂,孫女這是逆境裏求生存,自娛自樂。”
老太爺嗤笑:“怕是曉得搬到老夫這利大於弊,遂你決定緊緊抱住老夫的大腿尋求蔭庇。”
隻見劉湘婉三兩下咽掉口中的包子,瞪大眼睛對其伸出大拇指,欽佩道:“您老果然一語中的。”
老太爺就欣喜她這股機靈勁,既不遮掩也不過反駁,每每與她說話,結果總是出乎人意料,不由大笑:“嗬嗬……你這一肚子壞心腸的小東西,現如今唯有老夫治得了你。”
“那是,孫猴子蹦躂的在歡還能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孫女便是那孫猴子,焉能飛出祖父的手掌心。”
老太爺臉上笑意的再也遮不住,半響兒後方板著臉,低斥道:“趕快用膳,隨後去韓夫子處上課。” 但這話任誰都能聽出裏麵的嗔怒之意。
劉湘婉忙不迭點頭,待祖父一落筷子,她便跟著放下筷子,隨後丫鬟們進來伺候他們擦手,漱口。
待六姑娘離開後,劉奎低笑道:“老太爺,自打六姑娘搬來,您老臉上的笑容越發多了。”
“老嘍,年歲越大越期許子孫饒膝。”
“不如在喚幾個小主子搬來陪您這,陪您說話,解悶。”
老太爺搖頭:“老夫所需的孫輩,人不在多,在於風趣,機靈。”
劉奎頷首:“六姑娘打眼瞧著雖沒有大小姐身上的霸氣,也沒有三姑娘臉上的明媚,但越與她相處,越發覺她所行之事及所說之言,字字蘊含深意。”
“如何不是?”老太爺含笑附和,六丫頭就像一汪池水,你總想探探它到底有多深,但每每探之又覺得深不可測,總之讓你忍不住的想要捉弄於她。
翊哥來到祖父的書房,躬身揖禮:“祖父。”
“還有七日便要下場,可有把握?”
翊哥淡淡道:“孫兒自是胸有成竹,隻是還得看老天爺是否眷顧孫兒。”
老太爺指著對麵,淡淡道:“坐吧!”
聞言,翊哥坐在祖父對麵,隻聽老太爺繼續道:“喚你來此並無大事,怕你閉門讀書讀傻了,便喚你過來陪老夫下棋,舒緩心神,”抬眸淡笑道:“可想陪老夫對弈一局?”
“祖父有此雅興,孫兒自是榮幸之至。”
祖孫二人一人執黑子,一人執白子,隻見老太爺與翊哥對弈時並未磨磨唧唧,而是沉著冷靜的下著每一步,見此,翊哥淡笑道:“聽聞祖父下棋總是舉棋不定,看來並非如謠言所傳。”
“這個六丫頭……”老太爺失笑,不用合計,此事定是她所說。
翊哥放下一枚黑子,輕聲道:“祖父,其實孫兒心中也很詫異,為何讓六妹搬來您處?”
“你們總是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哪有那麽多理由,隻是老夫年歲大了,不想身邊總是清清淨淨,便從你們孫輩中選一稱心之人過來陪老夫說話,解悶。”
“其實孫兒覺得祖父看人卻是慧眼識珠,六妹當得您看中。”
老太爺落下一白子,玩味道:“此話何意?”
翊哥淡笑道:“六妹就如珠玉蒙塵,她遲早會大放異彩。”
“這倒不像你該說的話。”畢竟他們非一母所生,彼此間焉能沒有一絲小算計,可看翊哥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卻是毫不在意。
“祖父,若想鎮國將軍府一直昌盛下去,靠一人難成矣,同為劉府子孫,自小便知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若隻看眼前的利益得失,何談日後,”翊哥神色一頓,又道:“若孫兒下麵的庶弟比孫兒更有出息,孫兒不但不會忌憚他們,反而會為他們欣喜,唯有這樣,劉家乃至鎮國將軍府才能一直昌盛下去。”
老太爺神色大震:“翊哥……”
翊哥淡淡道:“當然若他們之中有人行徑惡略,為非作歹,若孫兒有能力,定率先將其斬殺於刀下,畢竟是至親手足,既不能因他危害家族利益,又不忍心他誤入歧途,唯有親自動手方能對得起彼此間的兄弟情分。”
“你比你爹更有謀略,心計以及擔當。”
老二這一輩子壞就壞在太過多情,雖心戀官位,但後宅之事卻是烏煙瘴氣,哪像老大一房,雖有兩個侍妾,但那也是老大媳婦為他安置之人,且兩個妾室極為安分守己,這些年來府中一直由老大媳婦主持中饋,從未聽說過老大後宅起過紛爭,再看老二一房,方到家時後宅眾人還算安分守己,可時日一長,她們便惹是生非,如進宮的四丫頭。
“祖父,孫兒自是明白什麽才是最重要。”
老太爺輕歎道:“四丫頭之事,你如何看?”
翊哥眸光微冷,冷冷道:“若我早知曉,定是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綾與她。”
“許是老夫年歲大了,這心腸漸漸軟了,”老太爺長歎:“剛知曉此事時卻是存了殺心,但……到底是你爹的子嗣,我的血脈,心軟了!”
“此事孫兒也曾深思熟慮過,四妹便是入宮又能如何?宮中女子比她性格溫婉之人不計其數,比她容貌端莊之人數不勝數,比她乖張暴虐的怕早死在旁人手下,至於她,在無任何優勢的情形下,如何能得到聖上的垂憐,進宮後怕也隻是熬日子……”
“翊哥,你日後了不得!”這副遠見,謀略以及見地!
“祖父,誰腳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沿襲旁人的路總會有盡頭,而自己走的路雖崎嶇艱難,但那是屬於你的路,即便沒有盡頭,但至少在勇往直前。”
老太爺神色大震,手中的棋子啪的落下棋盤上,驚愕道:“翊哥,有你守著鎮國將軍府,祖父便是立即死了,也能安心閉眼!”
翊哥輕聲道:“祖父焉能這麽想,隻有您好好的,咱們鎮國將軍府才能屹立不倒。”
老太爺緩緩舒了一口氣,淡淡道:“若你金秋下場金榜題名,切記不可參與立太子一事。”
“祖父放心,便是金秋高中,頂多也就是翰林院編修一職。”
老太爺對其搖了搖頭:“若聖上親封你官銜,老夫許是無從下手,但若未受你官銜,老夫打算讓你去外任,你可願意?”
翊哥低頭想了想:“此舉在妥當不過。”
“你已猜到此中原由。”
“如今朝中武有大伯,文有爹爹,若在算上孫兒,有些過猶不及,不如避其鋒芒,似我爹當年那般去外任熬政績,這樣待爹辭官之時,便是孫兒迴京之日。”
老太爺老懷甚慰:“不錯!不錯!”老二雖行事不著調,所生下的子嗣卻是一個比一個聰慧。
“所以……”
翊哥截下他的話,淡淡道:“金秋可榜上有名,但不可進前三。”
老太爺低歎一聲:“老夫知曉這樣做委屈了你,可如今府中風頭太盛,不少人盯著咱們家的把柄,不得已之下,老夫也隻能委屈你……”
“談何委屈,便是祖父不這般交代,孫兒也打算這麽做,”翊哥輕聲道:“想必二哥凱旋迴京之時,便是大伯解甲歸田之日!”
老太爺身子一僵,低歎:“老將少帥,朝夕更迭,自來便是這道理。”
“自打知曉四妹要入宮,這想法便一直在孫兒腦中揮散不去,如今咱們家就如那天上的風箏,看著越飛越高,可線的那一頭卻被聖上緊緊拽住,若有一日聖上察覺咱們家隱隱威脅他的龍座,一剪子剪掉風箏的線頭,風箏就隻能狠狠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可這樣做著實委屈你,你自小刻苦讀書,囊螢映雪,如今為了家族利益卻不得隱匿你應有的實力,這……”老太爺說到最後竟再也說不下去。
“祖父,隻要能讓家族安穩,未能金榜題名又有何妨,再說並不是名列榜首方能一飛衝天,孫兒似我爹那樣,從七品縣官慢慢積累政績,有朝一日定能成為朝堂中舉足輕重之人。”
老太爺垂著頭,低聲道:“翊哥,此事且容祖父在想想。”
“祖父,無需再想,孫兒受家族庇佑方有今天的成就,焉能在它身處烈油烹煮之時,隻顧自己的感受,”翊哥頓了頓,又道:“孫兒知曉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道理。”
“你……”老太爺煩躁的毀掉滿盤的棋子,鐵青著臉,低聲道:“你先迴去!”
見此,翊哥躬身揖禮,轉身退出去。
“老太爺,您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