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修將宴哥抱在懷裏,拿起木勺攪著飯菜一同喂他,從他這番動作,便可知他心中有多疼愛這個兒子。


    宴哥搖了搖頭,指著自己的凳子:“我的……那……我的……”


    黃姨娘從老爺懷中抱起他,淡笑道:“老爺,那才是他的凳子,如今他都是自己用膳,隻不過吃的有些淩亂罷了!”


    聞言,劉仲修止不住大笑:“這有何?我兒這般年歲便如此自強,日後定是虎父無犬子。”


    “老爺……”


    宴哥果然如黃姨娘所說,自顧拿起木勺攪著白飯一同放進嘴裏,隻這麽一下,宴哥嘴邊及衣裳處全是米粒,他尚且不知,反而抬頭對他爹傻笑。


    即便這般,劉仲修仍舊老含懷慰的看著他,輕聲道:“珊兒,你要好好教養我們宴哥,待他長大後,我定為其尋名師,讓他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黃姨娘嚇得手一抖,手中的筷子應聲落下,隻聽清脆的聲音在屋中徘徊。


    “老爺,您莫要嚇妾身?”此話老爺不止一次說過,現下想來心中怕是早有打算,她隻想宴哥,祉哥兄弟倆平平安安的長大,從未有過一絲逾越大少爺的心思。


    劉仲修瞥了眼她,淡淡道:“你還是這般不驚嚇?”


    宴哥卻猛地拍桌子大笑:“掉……掉地下……”


    “祉哥呢?”


    黃姨娘舒了一口氣,輕聲道:“怕宴哥吵他睡覺,讓奶娘將其抱到耳房。”


    劉仲修頷了頷首:“有他們兄弟倆陪在你身邊,珊兒臉上的笑容多了不少。”


    “老爺,如今妾身並無太多所求,唯期盼日後姑娘嫁的好人家,兩個哥兒能平安長大,其餘在不敢奢求。”


    “可是憂心六丫頭的婚事,怕似她大姐一般?”


    第145章 凱旋而歸


    黃姨娘低聲道:“自古女兒家活著都不易, 又有幾人能順心順意過一輩子?”


    劉仲修看著宴哥, 反問道:“所以呢?”


    “老爺, 妾沒有那等高遠的誌向,隻想姑娘嫁給家世清白,老實本分的人家。”


    “以六丫頭的聰慧,珊兒覺得她可會被人欺負?”


    黃姨娘苦笑:“在聰慧又如何?到底是女兒家, 便是受盡委屈,為了不讓至親擔憂,也隻會拚命的將苦水咽盡肚子裏。”


    劉仲修淡笑的解釋:“珊兒,大丫頭乃……”猛地收嘴,淡淡道:“除了二丫頭留在蘇州, 其餘女兒都會留在京中備嫁,遂你不用擔心六丫頭會外嫁。


    黃姨娘猛地抬頭, 眼裏的喜意一閃而過:“老爺?”她是妾室,不能隨意出府走動, 倘若姑娘到了年歲,留在京中備嫁, 她尚能迴府探望眾人,而她也能時不時見姑娘一麵,但姑娘若嫁到外地, 有生之年,她們母女怕是再難相見。


    劉仲修輕歎:“我焉能不知你的心思,你且放心,待六丫頭及笄後, 她的婚事我定仔細斟酌。”


    黃姨娘眼眶一紅竟泛起淚水,又哭又笑道:“多謝老爺。”


    “眼下六丫頭年歲尚小,你且不要太多擔憂,萬事有我,我自會為你們謀劃。”


    黃姨娘輕輕點頭,拿起筷子為老爺夾了一塊魚肉,喜得劉仲修嘴角合不攏。


    誰料宴哥看到後,脆聲道:“魚……我吃,我吃。”


    “好,好,姨娘給你夾。”黃姨娘目光柔和的看著他,夾了一塊魚肉放進碟子中,又為其輕輕剃去上麵的魚刺。


    劉仲修顧不得吃,看著眼前的母子倆,對他而言,乃心底最為重要之人,如今好端端的坐在他眼前,且眉眼帶笑的看著他,他眼裏的喜意如何也遮不住。


    “老爺怎還不吃?”


    “就這樣靜靜的看著你們母子,為夫心裏甚是欣慰。”午夜夢迴,他不止一次夢過珊兒吊死在房梁上,每每迴想那時,若不是他心思轉的快,一腳踹開珊兒的房門,說不得她早已香消玉損。


    黃姨娘嗔怒道:“老爺,您還是快些用膳吧!”指了指宴哥,輕笑道:“不然他還不定折騰到何時。”


    聞言,劉仲修哈哈大笑。


    自打翊哥出山規勸他娘,二太太一下子恍然大悟,在不似前些日子蠻不講理,今日陽光明媚,微風和煦,她帶著王媽媽來到大太太的院子,神色難掩歉意:“大嫂,前些日子是弟妹魔怔了,做了些許愚笨之事,給你添了不少麻煩。”


    大太太拉著她的手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含笑道:“咱們既是妯娌又同為人母,我焉何不懂弟妹心裏的苦楚。”


    “整個府中,唯有大嫂最是懂我,”二太太裝模作樣的拿起絲帕擦拭眼角的淚水,惆悵道:“自打珍兒出事,我整顆心好似被她牽走,明知不該那樣妄為卻還一意孤行,好在公爹與老爺沒同我一般計較,若不然我早就……”


    大太太輕聲道:“都是一家人,本該互相體諒。”


    “大嫂主持一府中饋,已是費盡心神,我未能幫忙不說卻還在旁給你添亂,著實不應該。”


    二太太起身對其恭敬的福了福身。


    大太太心中著實詫異,弟妹這又是弄的哪一出,方斂了斂心神,無論她此番所為何事,須打起精神頭應對她。


    “珍兒在莊子上,可還好?”


    二太太含笑道:“多謝大嫂惦記,前兩日派王媽媽去了一趟,莊子上什麽都有,無需我們惦記。”


    “這就好,珍兒不容易,一個婦人帶著兩個稚兒在莊子上過活,雖什麽也不缺,到底清冷些。”


    “如何不是?”二太太心說,本打算讓珍兒母子迴府住上一段時日,誰料她竟如何也不肯,隻說到底是出嫁女,焉能老迴娘家,若被有心人看到,最是容易傳出閑言碎語,她倒是不打緊,本就滿身的是非長短,但府中弟妹們卻不一樣,雲英未嫁者眾多,不能因她一人,牽連她們的名聲。


    大太太叮囑道:“若珍兒那有所短缺,隻管迴府來取。”


    “多謝大嫂。”


    妯娌二人打了一會兒太極,便聽二太太輕聲道:“大嫂,我此番過來,一是給你賠禮道歉,二則有事求你?”


    “自家人何談‘求’字?”


    二太太訕笑道:“一轉眼玫兒已經及笄,我想著不如讓她跟著大嫂學管家,女兒家女紅再出眾,若打理不好內宅,主持不了中饋,嫁到婆家,焉能不被人欺負。”


    大太太臉色一僵,心中十有八九猜到弟妹來者不善,果然……親自教授玫兒管家一事,不是不可以,可依著弟妹的為人,若是教得好尚能被她感激一二,但若玫兒無一絲長進之處,說不得被她怨恨一輩子,再加之,她與玫兒那孩子打過幾次交道,她性子莽撞不說,一言不合下,連親娘都敢隨意咆哮,何況她這隔房的大伯母。


    唉!這燙手的山芋,她當真不想接!


    “大嫂,可是不願?”


    大太太忙堆著滿臉的笑容,嗔怒道:“小事一樁,焉何不可,不過聽你這般說,我心下倒是有個主意,不如讓玫兒三姐妹一同跟隨我學管家,”怕是弟妹多想,緩緩道:“府中說大不大,說小又不小,每日雞皮蒜毛的小事就沒斷過,遂我想著教一人也是教,不如連著她們姐妹三人一起教,至於剩下四姐妹,她們年歲尚小,不急在這一時,弟妹覺得可好?”


    大太太老神在在如是想:……


    反正都是二房的姑娘,若弟妹不肯,那她隻能一個不教,畢竟府中大小事宜就夠她忙活,何必自討苦吃接了玫兒這個燙手的山芋,如何選且看二弟妹。


    聞言,二太太臉色青白交錯,本想讓大嫂一心一意隻教導玫兒一人學管家,誰料大嫂打著一隻羊也是放,兩隻羊也是放,不如三隻羊一起放的念想,五丫頭往上皆快要及笄,大嫂這如意算盤倒是打個精細,省的到時每個丫頭及笄都得麻煩她。


    “本是我們二房之事,大嫂如何說,我自不會所有置喙,”二太太僵著臉,扯了扯嘴角:“如此三位姑娘,就麻煩大嫂受累些幫忙教導管家之責,若她們不聽話,直接告訴我便是。”


    大太太含笑道:“看弟妹這話,她們都是好孩子,焉能淘氣?”


    二太太又陪著大太太說了一會兒話,方起身告辭,出去後,王媽媽見她臉色不虞,低聲道:“太太,咱們還未出大太太的院子?”


    “大嫂好計策!”二太太斂了斂臉上的表情,咬牙切齒道。


    “如今府中乃大太太主持中饋,咱們尚且不能有所置喙,畢竟二房隨老爺外任後,府中大小事宜皆由大太太打理,不能因您一迴府,便立即將管家權分與您一半,這樣莫說老太爺不允,便是老爺也不會同意。”


    就是知曉這些原由,她才一直按兵不動,若不然以她的心氣,一迴府便去公爹麵前爭奪管家權,隨後由她親自教導玫兒管家,想及此,不由低歎一聲,唯一讓她倍感慰藉的便是,在蘇州時,她曾親自教導玫兒一段時日管家,再加上迴京途中,玫兒將船上的內務打理的井井有條,也算是小有所成。


    二太太低歎:“隻盼玫兒別瞎了我的一番苦心。”


    王媽媽寬慰道:“自打姑娘及笄後,老奴瞧著懂事不少,言行舉止越發進退有度,且這幾日更是閉門不出,據下人們稟告,姑娘一直在書房中謄寫論語,可見其心性越發沉穩。”


    此話一出,二太太嘴角方有了笑意,含笑道:“就怕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個長性。”


    “太太,三姑娘年歲大了,隻會越發沉穩懂事。”


    二太太輕歎:“如今珍兒這般光景,隻盼玫兒爭氣些,趁著她尚未出嫁,多多教導管家之事,省的日後到了婆家被人欺負。”經過珍兒一事,她算是瞧明白,無論老爺還是她爹都以家族利益為先,至於妻兒雖也放在心上,卻始終不如功名利祿更讓他們在意。


    “太太,待三姑娘之事安頓好,不如老奴陪您去大小姐的莊子住上一段時日?”


    二太太倒是有此等念想,可老爺……她乃二房當家主母,老爺焉能讓她隨意離府,且一走便是好幾日,即便老爺允她出府去探望珍兒,二房內的大小內務定然落到旁人手裏,除了張姨娘別無他選,若是這樣,她焉能放心離開。


    日子就這般一天天的過去,終於到了睿哥去戎武的日子,眾人心中皆猜大太太定會摟著睿哥痛哭流涕,未料她眉開眼笑,反之睿哥卻是一臉的愁容滿麵,這般鮮明的對比,隻看得眾人心中滿心不解。


    隻聽大太太淡笑道:“別忘了答應為娘的事?”


    睿哥先臉色鐵青,垂下頭後無精打采道:“兒子記得。”


    “萬事多同你表哥商量,畢竟你們是姑表親。”


    “娘放心,兒子會的。”


    “行事莫要衝動,凡事多三思而後行。”


    “兒子省的。”


    “此去戰場上要奮勇殺敵,為娘等著你凱旋而歸。”


    睿哥點了點頭,隨後咳了咳,訕訕道:“娘,有些事急不得,您還是慢慢來的好。”


    大太太橫了他一眼,哼聲道:“自是要慢慢來,反正這幾年你不在府中,娘趁此功夫定要好好挑,好好選,定為你尋個稱心如意的媳婦。”


    睿哥苦著臉,張口結舌:這哪是給我選媳婦,分明是給你兒媳婦,且還得讓您老稱心如意。


    “怎麽?你想反悔?”


    睿哥忙搖頭,告饒道:“娘,兒子哪敢?您隨意,隨意……”


    自大姐那事後,老太爺心中悔恨的很,自覺無臉見老二媳婦,遂一直在院中閉門不出,今日若不是睿哥離家,說不定一直在院中反思,他走上前拍了拍睿哥的肩膀,輕聲道:“戰場上刀劍無眼,你要保重自己。”


    “祖父放心,孫兒身體裏可是留著您驍勇善戰的血液,不殺他個千八百的土倭人,焉能有臉迴來見您。”


    老太爺細細看了他兩眼,長歎道:“隻要你平安迴來,祖父也就能安心閉上眼。”也不知讓睿哥去戰場,對也不對!


    睿哥摸了摸頭,討好道:“您要一直這般精神抖擻,待孫兒凱旋而歸,若還如往日般惹您生氣,您就拿鞭子狠狠抽我,這之前您定要保重身子骨,看著孫兒重振鎮國將軍府昔日的榮耀。”


    “好,好……”此番豪情壯語,焉能不讓老太爺心中大震,神色動容。


    大老爺走上前,將手中的寶劍遞給他:“為父記得,此劍你同為父討要過幾次,為父一直覺得隻有真正的將士方能配得起此劍,如今你已成為大涼國的將士,此劍便送與你,”神色一頓,又道:“它跟隨為父上過戰場殺過敵人,今日為父將它送給你,隻盼在戰場上它能助你一臂之力。”


    睿哥收斂嘴角的笑容,對他爹恭敬的揖禮,神色鄭重道:“爹放心,有它在兒子身邊,就如同您陪在兒子左右,此戰兒子定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凱旋而歸。”


    聞言,大老爺欣慰不已,本打算拍拍他的肩膀,可手伸到一半,又慢慢放下,輕聲道:“睿哥,爹在家等你迴來。”


    齊哥乃鎮國將軍府長子嫡孫,今日特意告假便是為了送親弟離家,他們兄弟自幼感情好,隻見其兩側雙手握成拳頭,輕輕錘在睿哥的心口,恨聲道:“你定要平安迴來,到時為兄帶你去喝花酒。”


    話音一落,立即惹來他娘的怒瞪,還好齊哥媳婦有孕在身,在屋中靜養,不然定鬧得他後宅不寧。


    睿哥大臂一揮,摟著他哥的脖頸,大大咧咧道:“大哥,此番小弟離家數載,爹娘,祖父還妄你多多照看。”


    齊哥一把撲開他的胳膊,翻了個白眼:“此事還需要你交代嗎?”


    “小弟這不是擔憂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閨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滄海並收藏庶女閨中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