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這般撒嬌撒癡,三姐恨恨的點了點她的額頭:“早知這般,說甚也不帶你來。”拉她過來本是為了壯膽,誰料卻把自己坑了,抬頭望了望天,這世上誰比她更可憐!
“三姐,我錯了,日後你讓我幹什麽,妹妹絕無二話,隻求你別生氣。”
三姐心下略微滿意,冷聲道:“記住你今兒之言。”
姐妹倆剛和好如初,就見硯台追出來,手中捧著厚厚的論語,三姐一見,臉色頓時青白交錯,恨聲道:“我要跟你斷交!”怒氣衝衝的鬆開她的桎梏,拂袖而去。
梅蘭從硯台手中接過厚重的論語,臉色訕然的對六姑娘福了福身,小跑去追自家姑娘。
劉湘婉眼神幽怨的看向硯台,頹喪著肩膀,恨恨道:“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過來,你誠心的嗎?”
硯台躬著身子,低聲道:“都是奴才的錯!”哪是他想過來,是少爺特意吩咐他此時過來,身為小廝,焉能不聽從少爺的命令。
劉湘婉跺了跺腳,轉身去追三姐,唉!這次怕是得費一番功夫去哄她,割地賠款倒是小事,就怕她因此作威作福,頭上頂著一尊太上皇,想想都打冷顫。
硯台迴去後,翊哥淡淡道:“兩位姑娘走了?”
硯台躬著身子,諂媚道:“少爺,果然不出您所料。”
翊哥嘴角微微上翹,雖他沒懲罰六妹,但也不能讓她太過得意,有時候一敲一打,方能板住人的劣性。
“打盆水來,我要洗漱。”
硯台飛快的點頭,躬身出去。
翊哥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的日頭,日子看著是越來越好過,可其中的心酸又有誰能知曉,誠如六妹所言,養兒方知父母恩,娘雖有眾多偏頗,但她卻是一心一意為他們謀劃,大姐之事已讓她傷透了心,他再不能讓她老人家寒心,今年的秋試定要榜上有名。
王媽媽在旁勸著二太太,低聲道:“太太,您心裏這股怨氣,也該消散了,若不然第一個訓斥您的便是老爺。”
二太太眉眼一立,冷冷道:“老爺?他焉有臉見我,又焉敢置喙我?”老爺看仕途比親生女兒還重要,她算是看的明明白白。
王媽媽勸慰道:“太太,您萬不可這麽說,老爺畢竟是一家之主,豈容咱們指手畫腳。”
二太太冷哼,轉過頭看向別處。
這時菱香輕手輕腳進來稟告:“太太,大少爺求見。”
二太太眼睛一亮,迫不及待道:“快快讓他進來。”
府中眾人皆被二太太埋怨,唯有翊哥並未,隻因翊哥是她的依靠,為了珍兒更是置他的婚事於不顧,兒子做到這般地步,已實屬不善。
翊哥大步走進來,對其躬身揖禮,恭敬道:“娘,兒子過來給您請安。”
二太太滿臉笑容:“今日我兒怎未閉門讀書,來娘這可是有事?”
翊哥眸光瞥向菱香,淡淡道:“你先下去吧!”
菱香躬身應道。
見此,王媽媽忙跟著福身,一同下去,未料翊哥開口阻攔:“媽媽便留下吧!”
一時間王媽媽猶豫不定,抬眼看向太太,見其輕輕頷首,方輕聲道:“那老奴就聽大少爺的話。”隨後走到他身邊,為其斟茶。
“翊哥,可是有何難言之隱?”
翊哥淡淡道:“娘,這幾日您身子可還好?”
二太太長歎一口氣,愁眉不展道:“為娘擔心你大姐,夜不能安寢,食之無味。”
翊哥端起手邊的茶杯輕抿了一口,淡淡道:“娘,您便是再憂心大姐,也不能替她操心一輩子?”
二太太臉色一冷,清冷道:“這話是何意?”
“娘,您對大姐乃是舔犢情深,我對大姐又何嚐不是手足之情,兒子心中即便怒火難填,卻依舊日日書本不離手,這是為何,您可知曉?”
“翊哥……”
“娘,如今大姐這般遭遇,唯有兒子立起來方能成為她的依靠,成為侄兒們的依靠,可是娘呢?”
二太太臉色一白,嘴唇發抖:“我……”
“娘隻會拿旁人出氣,卻不管不顧大姐搬出安國公府後,在莊子上的處境。”
“你大姐說她一切都已安置妥當。”
翊哥垂下眼,輕聲道:“娘,大姐什麽脾性,您難道不知嗎?”大姐向來報喜不報憂,已知她此舉傷了娘的心,又怎會忍心讓她再次擔憂,即便受再大的苦楚,也隻會獨自咽進肚裏,不會同任何人抱怨。
“翊哥,娘……”
“娘,兒子不是教訓您,隻是當下我們懊惱、悔恨皆是無濟於事,不如好好想想日後,多為大姐打算方是。”
王媽媽總算明白大少爺為何讓她留下來,怕是為了讓她從旁勸慰太太,既如此,不能瞎了大少爺一番良苦用心。
“太太,少爺說的焉何不是?事情已到了這般田地,即便咱們埋怨安國公府,埋怨宋家大少爺,更甚至埋怨……”王媽媽神色一頓,小聲道:“老太爺,也是無濟於事,不如好好替大小姐謀劃將來,待孫少爺他們長大後學有所成,撐門拄戶,大小姐也算熬出頭。”
聞言,二太太臉上的淚水簌簌落下,低泣道:“是我魔怔了!忘卻了珍兒心裏也難受?”
翊哥起身走上前,低聲道:“娘莫要傷懷,眼下過去為時不晚,大姐既已搬到莊子上,待得明日,您讓王媽媽去她莊子走一趟,若有短缺之物,咱們馬上為大姐填補上。”
“好……好……”二太太又哭又笑的點頭。
翊哥從王媽媽手中接過絲帕,蹲下身子替她擦拭眼角的淚水,輕聲道:“大姐那邊安頓好,咱們也可將她們母子接迴府中住上一段日子,還住在避雨閣,你覺得可好?”
二太太不住的點頭,拉著兒子的手,酸澀道:“娘太心疼你大姐……一想起你大姐,娘這心口好像被大石頭壓著,難受的很。”
“娘,兒子焉何不知,”翊哥抬起他娘的手,放在他的胸口處,低聲道:“兒子與您一樣難受。”
二太太再也忍不住抱著兒子的脖頸,痛哭流涕,好似這段時日,她的隱忍,委屈,悲痛,一下子全部哭出來。
見此,立在一旁的王媽媽拿起袖子擦拭眼角的淚水,哽咽道:“太太,少爺說的是,您不可這般萎靡不振,您要想想大小姐,孫少爺,沒了您的照拂,他們的日子隻會越發艱難。”
二太太推開兒子,擦掉臉上的淚水,沉聲道:“你現在便去莊子上瞧珍兒,看她們母子是否如她所說般,安置妥當,一旦有何不適宜的地方,立馬迴來稟告,過兩日我親自去瞧她。”
王媽媽躬著身子點頭,忙不迭走出去。
翊哥未料她娘一旦恍然大悟,竟如此鬼使神速的吩咐王媽媽一切事宜,苦笑道:“娘,不急在這一日。”
“不可,若王媽媽不親自走一趟,我這心忐忑難安的很。”
翊哥緩緩站起來,輕聲道:“看這日頭馬上便是午時,娘,兒子留下陪您用膳,可好?”
二太太喜不自禁,忙不迭喚菱香去廚房置辦幾樣兒子愛吃的菜色。
翊哥淡笑道:“娘,此處唯有咱們母子倆,兒子跟您說些掏心窩子話。”
二太太一愣:“我兒特意來此,不是為了寬慰為娘,如今為娘已恍然大悟,再不會如之前般萎靡不振,你且放心。”
翊哥坐到一旁,低聲道:“娘,您心中是否怨恨爹爹,怨恨祖父?”
“難道不該嗎?”二太太肅著臉,冷冷道。
“娘,兒子勸您且莫如此,大姐之事,爹爹焉能不傷心,可這是大姐的選擇,便是爹爹阻止,大姐可會聽之任之,再有便是祖父,他老人家年歲那般大,因大姐這樁親事,已讓他愧疚難當,您又何必咄咄逼人,”翊哥低歎一聲:“娘,事已至此,過猶不及。”
二太太氣憤道:“若沒你祖父為珍兒定下這門親事,你大姐何至於此?”
“可當年初聽此門婚事時,您不也是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誇,逢人便讚。”
二太太臉色一僵,眼裏噴火道:“你是來氣我的不成?”
“娘,您明知兒子不是這個意思。”
“當年咱們在蘇州,那離京城山高水遠,我又怎知那廝的劣性,且又想著若你大姐嫁迴京城,日後你爹迴京述職,我也能時不時看到她,不至於有生之年,我們母女再難相見。”
“您心中就不曾惦記安國公府的爵位?”
一再被兒子戳穿心事,二太太臉色鐵青,恨聲道:“是又如何?珍兒乃鎮國將軍府的嫡長女,爹爹又是正四品的蘇州知府,外祖是禦史大夫,便是嫁給王孫貴戚,簪纓世家,又有何不可?”
“娘,一入侯門深似海,這個道理您不知道嗎?”
二太太眼眶泛紅,梗著脖子道:“如今便是知曉,也於事無補?”事已至此,她悔啊,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這般,還不如將珍兒許配給門楣低於鎮國將軍府的人家,至少嫁到那樣的人家,誰也不敢給她氣受。
翊哥淡淡道:“娘,大姐已然這般,三妹的婚事,您可要慎之又慎,再不可隻看門第,定要先瞧清那人的品性。”
二太太淚如雨下,點頭不止:“娘知曉,此次你三妹的親事,娘定為其尋個好人家。”
翊哥低歎:娘還是不肯放下心中攀比之心,總覺得嫡子嫡女出身好,自然也該嫁的好,可內裏凹糟的人家和家風清白的人家,二者霄壤之別,唉!到時三妹的婚事,還是由他多多操心吧!
這時,菱香躬身進來,輕聲道:“太太,可要傳膳?”
“傳膳吧!”二太太垂下頭,拿起絲帕擦拭眼角的淚水。
書房,劉鐵將太太院裏發生之事稟告給老爺,劉仲修長歎:“還是翊哥懂我?”
“老爺,您打算在此用膳還是去太太那?”
劉仲修苦笑:“此時夫人見到我,怕是食不下咽。”
“那您打算?”
劉仲修低歎道:“去黃姨娘的院子,好幾日未看到宴哥,祉哥,怪想他們兄弟。”
“奴才這就派人過去稟告,讓姨娘準備好午膳。”
劉仲修嘴角微微上翹,淡笑不語。
如今煩心事已去,劉仲修方能喘口氣,太太在這般無理取鬧,鬧得府中眾人膽戰心驚,忍無可忍時,定要狠狠收拾她一頓,若她還是一臉的憤憤不平,唯有將其送迴娘家,請嶽母幫忙管教數日。
劉鐵迴來時,隻見老爺心神恍惚,低聲道:“老爺?”
“走吧!”劉仲修迴過神,抬腳離開。
劉鐵跟在老爺身後,輕聲道:“奴才還聽說,此番是三姑娘同六姑娘一同搬來大少爺這個救兵。”
劉仲修淡淡道:“想必這中間六丫頭出了不少力氣?”
“至於小主子們說些什麽,奴才尚未打聽出來,不過……”劉鐵聲音頓了頓,到底沒敢將剩下之言,脫口而出。
“不過以三丫頭的頭腦,怕是說不動翊哥,而六丫頭自來有些小聰慧,口才又十分了得,兩廂對比下,高低可見。”
劉鐵躬著身子,焉敢附和。
劉仲修低歎:“六丫頭唯一輸在便是出身上,唉……”
主仆二人慢慢行至黃姨娘的院子,還未進屋,便聽到裏麵傳來宴哥的大叫聲:“娘,娘……餓……宴哥要……”
隻聽黃姨娘柔聲道:“宴哥再等等,一會兒爹爹就過來,陪你一同用膳。”
“爹爹……爹爹……”宴哥轉頭看向門口,催促道:“沒來……沒來……”
聽著她們母子的對話,騷動一天的心神漸漸平息,劉仲修掀簾進去,大笑道:“我兒可是餓了?”
宴哥晃悠悠走到他爹跟前,抱著他的小腿,仰望道:“爹爹……爹爹……吃飯……”
劉仲修彎腰一把抱起兒子,輕聲道:“我兒餓了,爹爹這就帶你用膳。”
黃姨娘嗔怒道:“老爺,您就慣著他吧?”
“三姐,我錯了,日後你讓我幹什麽,妹妹絕無二話,隻求你別生氣。”
三姐心下略微滿意,冷聲道:“記住你今兒之言。”
姐妹倆剛和好如初,就見硯台追出來,手中捧著厚厚的論語,三姐一見,臉色頓時青白交錯,恨聲道:“我要跟你斷交!”怒氣衝衝的鬆開她的桎梏,拂袖而去。
梅蘭從硯台手中接過厚重的論語,臉色訕然的對六姑娘福了福身,小跑去追自家姑娘。
劉湘婉眼神幽怨的看向硯台,頹喪著肩膀,恨恨道:“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時候過來,你誠心的嗎?”
硯台躬著身子,低聲道:“都是奴才的錯!”哪是他想過來,是少爺特意吩咐他此時過來,身為小廝,焉能不聽從少爺的命令。
劉湘婉跺了跺腳,轉身去追三姐,唉!這次怕是得費一番功夫去哄她,割地賠款倒是小事,就怕她因此作威作福,頭上頂著一尊太上皇,想想都打冷顫。
硯台迴去後,翊哥淡淡道:“兩位姑娘走了?”
硯台躬著身子,諂媚道:“少爺,果然不出您所料。”
翊哥嘴角微微上翹,雖他沒懲罰六妹,但也不能讓她太過得意,有時候一敲一打,方能板住人的劣性。
“打盆水來,我要洗漱。”
硯台飛快的點頭,躬身出去。
翊哥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的日頭,日子看著是越來越好過,可其中的心酸又有誰能知曉,誠如六妹所言,養兒方知父母恩,娘雖有眾多偏頗,但她卻是一心一意為他們謀劃,大姐之事已讓她傷透了心,他再不能讓她老人家寒心,今年的秋試定要榜上有名。
王媽媽在旁勸著二太太,低聲道:“太太,您心裏這股怨氣,也該消散了,若不然第一個訓斥您的便是老爺。”
二太太眉眼一立,冷冷道:“老爺?他焉有臉見我,又焉敢置喙我?”老爺看仕途比親生女兒還重要,她算是看的明明白白。
王媽媽勸慰道:“太太,您萬不可這麽說,老爺畢竟是一家之主,豈容咱們指手畫腳。”
二太太冷哼,轉過頭看向別處。
這時菱香輕手輕腳進來稟告:“太太,大少爺求見。”
二太太眼睛一亮,迫不及待道:“快快讓他進來。”
府中眾人皆被二太太埋怨,唯有翊哥並未,隻因翊哥是她的依靠,為了珍兒更是置他的婚事於不顧,兒子做到這般地步,已實屬不善。
翊哥大步走進來,對其躬身揖禮,恭敬道:“娘,兒子過來給您請安。”
二太太滿臉笑容:“今日我兒怎未閉門讀書,來娘這可是有事?”
翊哥眸光瞥向菱香,淡淡道:“你先下去吧!”
菱香躬身應道。
見此,王媽媽忙跟著福身,一同下去,未料翊哥開口阻攔:“媽媽便留下吧!”
一時間王媽媽猶豫不定,抬眼看向太太,見其輕輕頷首,方輕聲道:“那老奴就聽大少爺的話。”隨後走到他身邊,為其斟茶。
“翊哥,可是有何難言之隱?”
翊哥淡淡道:“娘,這幾日您身子可還好?”
二太太長歎一口氣,愁眉不展道:“為娘擔心你大姐,夜不能安寢,食之無味。”
翊哥端起手邊的茶杯輕抿了一口,淡淡道:“娘,您便是再憂心大姐,也不能替她操心一輩子?”
二太太臉色一冷,清冷道:“這話是何意?”
“娘,您對大姐乃是舔犢情深,我對大姐又何嚐不是手足之情,兒子心中即便怒火難填,卻依舊日日書本不離手,這是為何,您可知曉?”
“翊哥……”
“娘,如今大姐這般遭遇,唯有兒子立起來方能成為她的依靠,成為侄兒們的依靠,可是娘呢?”
二太太臉色一白,嘴唇發抖:“我……”
“娘隻會拿旁人出氣,卻不管不顧大姐搬出安國公府後,在莊子上的處境。”
“你大姐說她一切都已安置妥當。”
翊哥垂下眼,輕聲道:“娘,大姐什麽脾性,您難道不知嗎?”大姐向來報喜不報憂,已知她此舉傷了娘的心,又怎會忍心讓她再次擔憂,即便受再大的苦楚,也隻會獨自咽進肚裏,不會同任何人抱怨。
“翊哥,娘……”
“娘,兒子不是教訓您,隻是當下我們懊惱、悔恨皆是無濟於事,不如好好想想日後,多為大姐打算方是。”
王媽媽總算明白大少爺為何讓她留下來,怕是為了讓她從旁勸慰太太,既如此,不能瞎了大少爺一番良苦用心。
“太太,少爺說的焉何不是?事情已到了這般田地,即便咱們埋怨安國公府,埋怨宋家大少爺,更甚至埋怨……”王媽媽神色一頓,小聲道:“老太爺,也是無濟於事,不如好好替大小姐謀劃將來,待孫少爺他們長大後學有所成,撐門拄戶,大小姐也算熬出頭。”
聞言,二太太臉上的淚水簌簌落下,低泣道:“是我魔怔了!忘卻了珍兒心裏也難受?”
翊哥起身走上前,低聲道:“娘莫要傷懷,眼下過去為時不晚,大姐既已搬到莊子上,待得明日,您讓王媽媽去她莊子走一趟,若有短缺之物,咱們馬上為大姐填補上。”
“好……好……”二太太又哭又笑的點頭。
翊哥從王媽媽手中接過絲帕,蹲下身子替她擦拭眼角的淚水,輕聲道:“大姐那邊安頓好,咱們也可將她們母子接迴府中住上一段日子,還住在避雨閣,你覺得可好?”
二太太不住的點頭,拉著兒子的手,酸澀道:“娘太心疼你大姐……一想起你大姐,娘這心口好像被大石頭壓著,難受的很。”
“娘,兒子焉何不知,”翊哥抬起他娘的手,放在他的胸口處,低聲道:“兒子與您一樣難受。”
二太太再也忍不住抱著兒子的脖頸,痛哭流涕,好似這段時日,她的隱忍,委屈,悲痛,一下子全部哭出來。
見此,立在一旁的王媽媽拿起袖子擦拭眼角的淚水,哽咽道:“太太,少爺說的是,您不可這般萎靡不振,您要想想大小姐,孫少爺,沒了您的照拂,他們的日子隻會越發艱難。”
二太太推開兒子,擦掉臉上的淚水,沉聲道:“你現在便去莊子上瞧珍兒,看她們母子是否如她所說般,安置妥當,一旦有何不適宜的地方,立馬迴來稟告,過兩日我親自去瞧她。”
王媽媽躬著身子點頭,忙不迭走出去。
翊哥未料她娘一旦恍然大悟,竟如此鬼使神速的吩咐王媽媽一切事宜,苦笑道:“娘,不急在這一日。”
“不可,若王媽媽不親自走一趟,我這心忐忑難安的很。”
翊哥緩緩站起來,輕聲道:“看這日頭馬上便是午時,娘,兒子留下陪您用膳,可好?”
二太太喜不自禁,忙不迭喚菱香去廚房置辦幾樣兒子愛吃的菜色。
翊哥淡笑道:“娘,此處唯有咱們母子倆,兒子跟您說些掏心窩子話。”
二太太一愣:“我兒特意來此,不是為了寬慰為娘,如今為娘已恍然大悟,再不會如之前般萎靡不振,你且放心。”
翊哥坐到一旁,低聲道:“娘,您心中是否怨恨爹爹,怨恨祖父?”
“難道不該嗎?”二太太肅著臉,冷冷道。
“娘,兒子勸您且莫如此,大姐之事,爹爹焉能不傷心,可這是大姐的選擇,便是爹爹阻止,大姐可會聽之任之,再有便是祖父,他老人家年歲那般大,因大姐這樁親事,已讓他愧疚難當,您又何必咄咄逼人,”翊哥低歎一聲:“娘,事已至此,過猶不及。”
二太太氣憤道:“若沒你祖父為珍兒定下這門親事,你大姐何至於此?”
“可當年初聽此門婚事時,您不也是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誇,逢人便讚。”
二太太臉色一僵,眼裏噴火道:“你是來氣我的不成?”
“娘,您明知兒子不是這個意思。”
“當年咱們在蘇州,那離京城山高水遠,我又怎知那廝的劣性,且又想著若你大姐嫁迴京城,日後你爹迴京述職,我也能時不時看到她,不至於有生之年,我們母女再難相見。”
“您心中就不曾惦記安國公府的爵位?”
一再被兒子戳穿心事,二太太臉色鐵青,恨聲道:“是又如何?珍兒乃鎮國將軍府的嫡長女,爹爹又是正四品的蘇州知府,外祖是禦史大夫,便是嫁給王孫貴戚,簪纓世家,又有何不可?”
“娘,一入侯門深似海,這個道理您不知道嗎?”
二太太眼眶泛紅,梗著脖子道:“如今便是知曉,也於事無補?”事已至此,她悔啊,悔的腸子都青了,早知這般,還不如將珍兒許配給門楣低於鎮國將軍府的人家,至少嫁到那樣的人家,誰也不敢給她氣受。
翊哥淡淡道:“娘,大姐已然這般,三妹的婚事,您可要慎之又慎,再不可隻看門第,定要先瞧清那人的品性。”
二太太淚如雨下,點頭不止:“娘知曉,此次你三妹的親事,娘定為其尋個好人家。”
翊哥低歎:娘還是不肯放下心中攀比之心,總覺得嫡子嫡女出身好,自然也該嫁的好,可內裏凹糟的人家和家風清白的人家,二者霄壤之別,唉!到時三妹的婚事,還是由他多多操心吧!
這時,菱香躬身進來,輕聲道:“太太,可要傳膳?”
“傳膳吧!”二太太垂下頭,拿起絲帕擦拭眼角的淚水。
書房,劉鐵將太太院裏發生之事稟告給老爺,劉仲修長歎:“還是翊哥懂我?”
“老爺,您打算在此用膳還是去太太那?”
劉仲修苦笑:“此時夫人見到我,怕是食不下咽。”
“那您打算?”
劉仲修低歎道:“去黃姨娘的院子,好幾日未看到宴哥,祉哥,怪想他們兄弟。”
“奴才這就派人過去稟告,讓姨娘準備好午膳。”
劉仲修嘴角微微上翹,淡笑不語。
如今煩心事已去,劉仲修方能喘口氣,太太在這般無理取鬧,鬧得府中眾人膽戰心驚,忍無可忍時,定要狠狠收拾她一頓,若她還是一臉的憤憤不平,唯有將其送迴娘家,請嶽母幫忙管教數日。
劉鐵迴來時,隻見老爺心神恍惚,低聲道:“老爺?”
“走吧!”劉仲修迴過神,抬腳離開。
劉鐵跟在老爺身後,輕聲道:“奴才還聽說,此番是三姑娘同六姑娘一同搬來大少爺這個救兵。”
劉仲修淡淡道:“想必這中間六丫頭出了不少力氣?”
“至於小主子們說些什麽,奴才尚未打聽出來,不過……”劉鐵聲音頓了頓,到底沒敢將剩下之言,脫口而出。
“不過以三丫頭的頭腦,怕是說不動翊哥,而六丫頭自來有些小聰慧,口才又十分了得,兩廂對比下,高低可見。”
劉鐵躬著身子,焉敢附和。
劉仲修低歎:“六丫頭唯一輸在便是出身上,唉……”
主仆二人慢慢行至黃姨娘的院子,還未進屋,便聽到裏麵傳來宴哥的大叫聲:“娘,娘……餓……宴哥要……”
隻聽黃姨娘柔聲道:“宴哥再等等,一會兒爹爹就過來,陪你一同用膳。”
“爹爹……爹爹……”宴哥轉頭看向門口,催促道:“沒來……沒來……”
聽著她們母子的對話,騷動一天的心神漸漸平息,劉仲修掀簾進去,大笑道:“我兒可是餓了?”
宴哥晃悠悠走到他爹跟前,抱著他的小腿,仰望道:“爹爹……爹爹……吃飯……”
劉仲修彎腰一把抱起兒子,輕聲道:“我兒餓了,爹爹這就帶你用膳。”
黃姨娘嗔怒道:“老爺,您就慣著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