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低下頭,垂頭不語。
二太太轉頭看向五姐妹:“你們帶毅哥出去玩。”
五姐妹福了福身,牽著毅哥的手一同出去。
二太太淡淡道:“昨兒為娘去了你嶽家,你外祖母叮囑我之言,今日我原封不動說給你聽。”
“你成婚日子還短,於情愛之事看的甚重,要知官宦子弟對正妻有的不過是彼此間的恩情,感激之情及共患難的相知之情,卻唯獨沒有男女間纏綿悱惻的心悅之情。”
大姐身子一顫,眼角的淚水刷了落下。
“對女人而言,丈夫是天,撐起她頭上的一片天,可這天卻不是為她一人撐著,天下麵可以有很多女人,而你也不過是後宅眾多女人之中的一人。”
大姐低吼道:“娘,我不服?”
“珍兒,一輩子太長了,難道為了討好一個男人耗盡你一生的心神嗎?最後換來的也不過是你容顏老去,而他左右擁抱年輕貌美的女子。”二太太慢慢撫摸她的頭,淡淡道:“娘說這麽多便是告訴你,不可在男人身上耗費太多心神,無論他在不在乎你,你都是正妻,即便他死了,旁邊牌位上的位置也隻能是你。”
大姐再也忍不住,流出心酸的淚水:“娘……”
“如今,你有兩個兒子,便是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孩子們著想,隻要他們成材,何愁後半輩子沒有依靠。”
“娘……”
“至於黎山,他心悅誰納誰,你且隨他心意,隻要守好錢財孩子,後宅之中誰能超過你,又有誰敢小覷你。”
大姐木木道:“我……是我魔怔了嗎?”
二太太摸著她的頭,輕聲道:“不是,隻是你將黎山看的太重,珍兒,想想未出嫁時候的你,再想想如今的你,哪種光景讓你活的更恣意快活。”
“娘……”
第124章 多智近妖
二太太看著繈褓中的外孫, 輕聲道:“娘知曉事情到了此番地步, 你對黎山仍有情, 畢竟你二人新婚燕爾,如膠似漆過,且育有兩個子嗣,不過你爹既然替你出頭, 定不會再讓你受一絲委屈。”
“娘,我爹他……”
二太太抬頭,淡笑道:“你爹逼著黎山寫了和離書。”
“什麽?”大姐一驚,驚嚇後猛地坐起來,不小心扯動下麵的傷口, 不由臉色慘白,額頭冒汗, 即使這般田地,她也沒想過與相公和離, 他雖風流多情些,但對她還有孩子們還是在意的, 或許再過幾年,相公經曆的事情多了,會慢慢收心, 有所改變。
二太太臉色一變,驚慌道:“你……你不要命了。”
“娘……女兒舍不得相公?”大姐眼眶蓄滿了淚水,淚雨婆娑道。
“為了那麽個薄情寡義之人,竟不顧自身的傷口為他傷心流淚, 以往你的聰慧勁哪去了?”
“娘,女兒知曉讓您失望了,可他是女兒的相公,是孩兒們的爹爹,女兒不忍心讓這個家就這麽散了。”更多的便是心裏的不甘,她不甘心輸給外麵那些狐媚子。
二太太怒聲道:“隻是寫了和離書,又不是真的讓你們和離,不過和離書一寫,其一便是時時告誡他,日後行事注意分寸,其二便是為了你們母子尋個退路,你爹的一番良苦用心,你怎就不懂?”
大姐簌簌落淚,低泣道:“娘,您說的這些女兒何曾不知,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也是女子,成婚後,怎能不對相公有所期盼,有了期盼,愛意自然慢慢萌生。
聞言,二太太臉色一冷,冷哼道:“你隻知上句,可知還有下句,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珍兒,你成婚時日尚短,對黎山有期盼有愛意,娘尚且諒解你,”話音一轉,又道:“可再過十數載,黎山後宅中又添了些許風華貌美的女子,非你所出的子嗣越來越多,甚至威脅你孩兒的前程與性命,到得那時,我且看你還能如今日這般一心一意待他。”
“娘……”大姐一把拽住她娘的袖子,臉色蒼白。
二太太臉色到底軟了些許,悵然道:“珍兒,未出嫁時,你幫娘打理內宅,那時娘處境有多艱難,你不是不知道?雖你總是板著臉,心中怕也惱怒為娘的懦弱無為,可是如今的你何嚐不是當年的為娘。”
大姐怔了怔,眼神木木的看向她娘:“我……那時恨爹爹薄情,怨娘親軟弱,又怕弟妹們不討爹爹喜歡進而受人欺淩,遂不得不拿出嫡女的威嚴幫著娘親分憂,處置心懷歹意的姨娘們。”
“珍兒,過多的話,娘也不多勸你,時日一長其中心酸慢慢的你便能細品出,”拿起絲帕擦了擦她額頭的細汗,淡淡道:“至於和離書,不過是震懾黎山及安國公府眾人,如今你爹迴京述職,且看他們還敢欺負你。”
“娘……”大姐使勁握住她娘的手,想不明白到底哪裏錯了,是她不該愛上相公,還是不該對他寄予厚望。
“現下你剛生子,娘委實不該跟你說這些,可娘又不放心你,唯有多多叮囑你,隻盼你能撥開雲霧,想明白夫君與孩子,哪個才是你最後的依靠。”
大姐由著她娘扶著慢慢靠在床邊,緩緩點頭:“娘,如今女兒腦子亂的很,您容女兒好好想想。”
“不急,如今黎山被你爹敲打的神不守舍,怕是能安穩一段時日,”二太太抱起包裹裏的外孫,輕聲道:“珍兒,切記不要被男人的柔情蜜語所迷惑,那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不值得……”
大姐緩緩的點頭,自從嫁到京城,爹娘一直在蘇州,京城裏雖有祖父,伯父,但終究不是親爹娘,她唯一能靠的便是相公與自己,似娘所說,她與相公也曾新婚燕爾,如膠似漆,也許正是那時情竇欲開先自窒,心裏已淨弗須鋤。
這時,外麵傳來毅哥止不住的笑聲,大姐嘴角微微上翹,低聲道:“娘,隻是幾年沒見到妹妹們,她們變化竟如此大。”
“你意有所指的怕是六丫頭吧?”
“到底還是娘懂女兒。”大姐笑了笑,又道:“女兒瞧著現下三姐與六妹倒是走得近。”
二太太輕輕哄著懷裏的外孫,淡淡道:“為娘這些年倒是魚目混珠了。”
“娘為何這般自嘲?”
“自打黃姨娘生了你五弟,六丫頭便漸漸展露她的菱角,不是囂張跋扈而是越發的溫婉謙順,娘細品之下發現你六妹卻是個機靈狡黠之人,內宅之中不缺這樣的人,但既機靈狡黠又心善之人,卻少之又少,遂勸你三妹與她多走動親近,你三妹的脾性你也知曉,是個沒心沒肺之人,一旦對人好,便屬掏心窩那種,長此已久,她對你三妹倒也是真心實意的好。”
“以往我就跟您說過,六妹為人本份又知趣,讓您善待她,您總是不置可否。”
二太太冷哼道:“我現在對她不好嗎?因著玫兒,我對她還有她姨娘,比照其他姨娘已寬宥很多。”
“娘,六妹不是那忘恩負義之人,您對她寬容些,說不得結下一樁善緣。”
“此事娘自有定奪,無須你操心。”二太太見女兒臉上有了笑顏,便將她嫁人之後家中發生的事慢慢說與她聽。
待大姐聽到二妹的婚事後,先是一愣,後神色感慨道:“想不到二妹性子如此剛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既然成不了官家太太,便要成為最有錢的婦人。
提及二丫頭,二太太一臉的憤恨,咬牙切齒道:“那小賤人跟她娘一樣,忘恩負義,因她的婚事,你爹不僅禁足我還揚言遣送我迴京。”
大姐噗呲笑出聲:“倒是很像爹爹的手段。”
二太太惱怒道:“這時候你還能笑出聲,”隨即怒容一斂,嘴角淡笑道:“不過結果總是好的,你爹下決心把你二妹那個禍害打發了,若將她帶迴京城,說不得日後還得惹出什麽禍事。”
“娘,二妹已然出嫁,您犯不著因她之事,對爹爹耿耿於懷,這不是趁了二妹的意,”大姐低歎一聲,又道:“爹爹每日忙於公務,對您難免疏忽一些,您多擔待爹爹些。”
“等你吃過我的這些心酸苦楚,便知曉我現下的感受,你也不用勸我,過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見此,大姐也就不再多說,又道:“怪不得適才七妹進來時,臉色不好,想不到趙姨娘……”唉!世事無常,沒想到趙姨娘因難產而死。
“也隻能怪她命不好……”
“娘,六弟生下來由誰撫養?”以她娘的脾性,定是不肯讓六弟占了嫡幼子的名分。
二太太嘴角微微上翹:“自是黃姨娘。”話音一落,便將心中打算耳語說與女兒聽。
大姐眉眼一挑,心中暗暗點頭,輕聲道:“娘這打算委實不錯。”
二太太輕哼道:“任它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於不動。”
“娘,此招甚妙!”
二太太神色得意,忍不住把昨兒在娘家發生之事,細細告知女兒,至於她外祖母暴揍外祖一事,卻是直接略過,畢竟家醜不可外揚,事關兩位老人的顏麵。
‘情’之一事能讓女子忘記沉著冷靜,忘了謀劃利益,猶如走進死胡同,進得去而出不來,但事關旁人之事,卻能沉著冷靜的分析,往往隻是一句話便能引人遐想到許多細枝末節。
末了,大姐臉色一白,怒不可遏道:“若因瑾姐之言,害爹爹官位不保,我真恨不得親自喂她一斟毒酒。”
二太太瞪了她一眼:“怎麽說她也是你表妹,怎能說出這般惡毒之言,再說你外祖說了會從中斡旋。”雖她揚言要弄死瑾姐,可她到底是周家子嗣,她尚做不到那一步。
大姐氣憤之下,不小心扯到身下的痛處,皺眉道:“娘,您也太天真了,若是外祖母,說不定會全力相助,可外祖卻是難說了……”
二太太板著臉,低斥道:“你這孩子,怎能妄言長輩?”
見此,大姐神色焦急:“娘,您怎就不懂,就如同女兒出事,您跟爹爹對黎山的想法定是大相徑庭,爹爹是關心女兒,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媳婦,若不是黎山所行之事打了鎮國將軍府的顏麵,打了劉家的顏麵,更打了他的臉麵,他焉能出麵,”頓了頓又道:“但您卻不一樣,您對女兒是舔犢情深,不容許任何人欺辱我,您與爹爹雖意圖相同,其想法卻天差之別。”
“你是說你外祖?”二太太愣了下,隨後又笑笑:“不可能的,你外祖可是很心疼娘的?”
“娘,大舅資質平平,二舅一直外任,小舅身體又一直不好,三舅四舅卻不是祖母所生,您是外祖的女兒,卻也是別人家的媳婦,祖父怎可能為了您去頂撞聖顏,再說如今周家唯有外祖官階最為高,他老人家會為了您玷汙禦史府的門楣嗎?”祖父便是不顧及其他,難道孫子輩的前程也不顧及嗎?
二太太心一緊,臉色白了又白,瑟瑟道:“珍兒,昨兒我還同你爹說了妄言。”為了安老爺的心,甚至誇下海口,若老爺官位不保,她爹會為了保老爺的官位,而舍了禦史大夫的官階。
“娘,事到如今,您唯有靜觀其變,在爹爹麵前萬不可露出絲毫膽怯之意,依女兒想來,爹爹升官之事應不會受其影響,不過眼下您還是收斂些脾性,畢竟誰也料不準日後之事。”
“娘知道了。”二太太的心突突直跳,本以為昨兒之事就這般風平浪靜的過去,誰料聽完女兒的話,她又隻不住的遐想。
“娘,莫要擔心,要知於官位一事上,爹爹怕是比任何人都在意,他定不會讓其有任何閃失。”
二太太眼睛一亮,猛地點頭:“我兒這話算是說到為娘心坎裏。”老爺一生最在意官位,若不然也不會外放這些年,從七品縣令熬到蘇州知府這個官階,可想而知,這些年老爺為了升官,在地方上做了多少政績。
五姐妹在院子裏帶著毅哥玩,趁著五姐為毅哥摘花的功夫,三姐悄聲對六妹道:“一直以為大姐在婆家過得怡然舒心,哪裏想倒是如今這般光景?”
劉湘婉淡淡道:“雖有鳴琴聲韻雅,悲然亦不在清音,幾年濃浪隨波過,那個知音契夙心,唉,情之一字,難有人能參透。”
“六妹……”三姐一愣,澀然道。
“三姐,以往我同你說過,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自是美哉妙哉,但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又何苦來哉?”
三姐又是一愣,緩過神兒後,擰了擰她的小鼻子,哼聲道:“不知為何,每次談及情愛一事,你總是一副過來人的神色,若不是你我一同長大,還以為你曆過情劫呢?”
這個倒委實沒有,她可是純情小美女,無論上輩子還是這輩子,於情愛之事上看的比較淡而已,在劉湘婉心裏,無論時光流轉還是歲月更迭,於女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保命,這才是活著的根本,其次才是金錢,因它是生存的必需品,至於相公及孩子,若老天垂憐,有生之年自是唾手可得,若沒有,也隻能說她情淺緣深。
劉湘婉低歎:“三姐,你我皆是大宅院子裏的人,焉能不知後宅女子的苦楚。”已經困守在這四方天地,又何必為了一個男人要死要活。
三姐垂下頭,低聲道:“或許會有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之人呢?”
劉湘婉眉眼一挑,三姐還是賊心不死。
這時,毅哥跑到她們麵前,拿起手中的一束花,脆聲問:“漂亮嗎?”
三姐眯著眼含笑道:“送給我的?”說著伸手去拿。
毅哥卻猛地將其送給劉湘婉,垂著頭,小聲道:“你送我一朵,我還你一束,咱倆扯平了。”
這這小家夥倒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三姐的笑臉頓時扭曲了,恨恨的抱起他,佯裝生氣道:“我對你這麽好,你怎送她不送我?”
毅哥捂嘴偷笑:“誰讓你是隻母老虎。”
身後四姐妹聽到,先是一愣隨後慢慢尋思過味,皆是垂下頭偷笑。
氣得三姐恨不得將懷中的小家夥給扔了,看著白白嫩嫩招人喜歡,誰料卻是個口不留得的臭小子,哼哼道:“你六姨送你一朵花,你便還她一束,現下你懷中揣著不少我們的金銀首飾,是不是還我們一匣子啊……”
毅哥忙伸手捂住小胸口,喏喏的將手中的花送給三姐,囧然道:“鮮花配美人,三姨你可喜歡?”
聞言,佯裝生氣的三姐再也忍不住笑出聲,嗔怒道:“這話是誰教你的?”
“我四叔。”毅哥脆聲道,四叔每次被爺爺追著打,總會拿各式物件去哄太奶奶,不住的讚美太奶奶是個垂垂老矣的美人,太奶奶每次聽完,再大的怒氣也會瞬間消散,遂小小的他一直認為,隻要誇讚別人是美人,那人再大的怒氣都會消失。
想到宋天明放蕩不羈的樣子,三姐恨聲道:“日後不許學他。”宋家子弟就沒有一個好東西,大姐夫薄情寡義,宋天明風流成性,毅哥從小受他們渲染,將來怕也是個小風流種子。
毅哥忙不迭點頭。
劉湘婉走上前,故作委屈道:“適才毅哥不是說送給六姨,怎又送給你三姨了。”
二太太轉頭看向五姐妹:“你們帶毅哥出去玩。”
五姐妹福了福身,牽著毅哥的手一同出去。
二太太淡淡道:“昨兒為娘去了你嶽家,你外祖母叮囑我之言,今日我原封不動說給你聽。”
“你成婚日子還短,於情愛之事看的甚重,要知官宦子弟對正妻有的不過是彼此間的恩情,感激之情及共患難的相知之情,卻唯獨沒有男女間纏綿悱惻的心悅之情。”
大姐身子一顫,眼角的淚水刷了落下。
“對女人而言,丈夫是天,撐起她頭上的一片天,可這天卻不是為她一人撐著,天下麵可以有很多女人,而你也不過是後宅眾多女人之中的一人。”
大姐低吼道:“娘,我不服?”
“珍兒,一輩子太長了,難道為了討好一個男人耗盡你一生的心神嗎?最後換來的也不過是你容顏老去,而他左右擁抱年輕貌美的女子。”二太太慢慢撫摸她的頭,淡淡道:“娘說這麽多便是告訴你,不可在男人身上耗費太多心神,無論他在不在乎你,你都是正妻,即便他死了,旁邊牌位上的位置也隻能是你。”
大姐再也忍不住,流出心酸的淚水:“娘……”
“如今,你有兩個兒子,便是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孩子們著想,隻要他們成材,何愁後半輩子沒有依靠。”
“娘……”
“至於黎山,他心悅誰納誰,你且隨他心意,隻要守好錢財孩子,後宅之中誰能超過你,又有誰敢小覷你。”
大姐木木道:“我……是我魔怔了嗎?”
二太太摸著她的頭,輕聲道:“不是,隻是你將黎山看的太重,珍兒,想想未出嫁時候的你,再想想如今的你,哪種光景讓你活的更恣意快活。”
“娘……”
第124章 多智近妖
二太太看著繈褓中的外孫, 輕聲道:“娘知曉事情到了此番地步, 你對黎山仍有情, 畢竟你二人新婚燕爾,如膠似漆過,且育有兩個子嗣,不過你爹既然替你出頭, 定不會再讓你受一絲委屈。”
“娘,我爹他……”
二太太抬頭,淡笑道:“你爹逼著黎山寫了和離書。”
“什麽?”大姐一驚,驚嚇後猛地坐起來,不小心扯動下麵的傷口, 不由臉色慘白,額頭冒汗, 即使這般田地,她也沒想過與相公和離, 他雖風流多情些,但對她還有孩子們還是在意的, 或許再過幾年,相公經曆的事情多了,會慢慢收心, 有所改變。
二太太臉色一變,驚慌道:“你……你不要命了。”
“娘……女兒舍不得相公?”大姐眼眶蓄滿了淚水,淚雨婆娑道。
“為了那麽個薄情寡義之人,竟不顧自身的傷口為他傷心流淚, 以往你的聰慧勁哪去了?”
“娘,女兒知曉讓您失望了,可他是女兒的相公,是孩兒們的爹爹,女兒不忍心讓這個家就這麽散了。”更多的便是心裏的不甘,她不甘心輸給外麵那些狐媚子。
二太太怒聲道:“隻是寫了和離書,又不是真的讓你們和離,不過和離書一寫,其一便是時時告誡他,日後行事注意分寸,其二便是為了你們母子尋個退路,你爹的一番良苦用心,你怎就不懂?”
大姐簌簌落淚,低泣道:“娘,您說的這些女兒何曾不知,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也是女子,成婚後,怎能不對相公有所期盼,有了期盼,愛意自然慢慢萌生。
聞言,二太太臉色一冷,冷哼道:“你隻知上句,可知還有下句,情不知所終,一往而殆,珍兒,你成婚時日尚短,對黎山有期盼有愛意,娘尚且諒解你,”話音一轉,又道:“可再過十數載,黎山後宅中又添了些許風華貌美的女子,非你所出的子嗣越來越多,甚至威脅你孩兒的前程與性命,到得那時,我且看你還能如今日這般一心一意待他。”
“娘……”大姐一把拽住她娘的袖子,臉色蒼白。
二太太臉色到底軟了些許,悵然道:“珍兒,未出嫁時,你幫娘打理內宅,那時娘處境有多艱難,你不是不知道?雖你總是板著臉,心中怕也惱怒為娘的懦弱無為,可是如今的你何嚐不是當年的為娘。”
大姐怔了怔,眼神木木的看向她娘:“我……那時恨爹爹薄情,怨娘親軟弱,又怕弟妹們不討爹爹喜歡進而受人欺淩,遂不得不拿出嫡女的威嚴幫著娘親分憂,處置心懷歹意的姨娘們。”
“珍兒,過多的話,娘也不多勸你,時日一長其中心酸慢慢的你便能細品出,”拿起絲帕擦了擦她額頭的細汗,淡淡道:“至於和離書,不過是震懾黎山及安國公府眾人,如今你爹迴京述職,且看他們還敢欺負你。”
“娘……”大姐使勁握住她娘的手,想不明白到底哪裏錯了,是她不該愛上相公,還是不該對他寄予厚望。
“現下你剛生子,娘委實不該跟你說這些,可娘又不放心你,唯有多多叮囑你,隻盼你能撥開雲霧,想明白夫君與孩子,哪個才是你最後的依靠。”
大姐由著她娘扶著慢慢靠在床邊,緩緩點頭:“娘,如今女兒腦子亂的很,您容女兒好好想想。”
“不急,如今黎山被你爹敲打的神不守舍,怕是能安穩一段時日,”二太太抱起包裹裏的外孫,輕聲道:“珍兒,切記不要被男人的柔情蜜語所迷惑,那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不值得……”
大姐緩緩的點頭,自從嫁到京城,爹娘一直在蘇州,京城裏雖有祖父,伯父,但終究不是親爹娘,她唯一能靠的便是相公與自己,似娘所說,她與相公也曾新婚燕爾,如膠似漆,也許正是那時情竇欲開先自窒,心裏已淨弗須鋤。
這時,外麵傳來毅哥止不住的笑聲,大姐嘴角微微上翹,低聲道:“娘,隻是幾年沒見到妹妹們,她們變化竟如此大。”
“你意有所指的怕是六丫頭吧?”
“到底還是娘懂女兒。”大姐笑了笑,又道:“女兒瞧著現下三姐與六妹倒是走得近。”
二太太輕輕哄著懷裏的外孫,淡淡道:“為娘這些年倒是魚目混珠了。”
“娘為何這般自嘲?”
“自打黃姨娘生了你五弟,六丫頭便漸漸展露她的菱角,不是囂張跋扈而是越發的溫婉謙順,娘細品之下發現你六妹卻是個機靈狡黠之人,內宅之中不缺這樣的人,但既機靈狡黠又心善之人,卻少之又少,遂勸你三妹與她多走動親近,你三妹的脾性你也知曉,是個沒心沒肺之人,一旦對人好,便屬掏心窩那種,長此已久,她對你三妹倒也是真心實意的好。”
“以往我就跟您說過,六妹為人本份又知趣,讓您善待她,您總是不置可否。”
二太太冷哼道:“我現在對她不好嗎?因著玫兒,我對她還有她姨娘,比照其他姨娘已寬宥很多。”
“娘,六妹不是那忘恩負義之人,您對她寬容些,說不得結下一樁善緣。”
“此事娘自有定奪,無須你操心。”二太太見女兒臉上有了笑顏,便將她嫁人之後家中發生的事慢慢說與她聽。
待大姐聽到二妹的婚事後,先是一愣,後神色感慨道:“想不到二妹性子如此剛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既然成不了官家太太,便要成為最有錢的婦人。
提及二丫頭,二太太一臉的憤恨,咬牙切齒道:“那小賤人跟她娘一樣,忘恩負義,因她的婚事,你爹不僅禁足我還揚言遣送我迴京。”
大姐噗呲笑出聲:“倒是很像爹爹的手段。”
二太太惱怒道:“這時候你還能笑出聲,”隨即怒容一斂,嘴角淡笑道:“不過結果總是好的,你爹下決心把你二妹那個禍害打發了,若將她帶迴京城,說不得日後還得惹出什麽禍事。”
“娘,二妹已然出嫁,您犯不著因她之事,對爹爹耿耿於懷,這不是趁了二妹的意,”大姐低歎一聲,又道:“爹爹每日忙於公務,對您難免疏忽一些,您多擔待爹爹些。”
“等你吃過我的這些心酸苦楚,便知曉我現下的感受,你也不用勸我,過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見此,大姐也就不再多說,又道:“怪不得適才七妹進來時,臉色不好,想不到趙姨娘……”唉!世事無常,沒想到趙姨娘因難產而死。
“也隻能怪她命不好……”
“娘,六弟生下來由誰撫養?”以她娘的脾性,定是不肯讓六弟占了嫡幼子的名分。
二太太嘴角微微上翹:“自是黃姨娘。”話音一落,便將心中打算耳語說與女兒聽。
大姐眉眼一挑,心中暗暗點頭,輕聲道:“娘這打算委實不錯。”
二太太輕哼道:“任它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於不動。”
“娘,此招甚妙!”
二太太神色得意,忍不住把昨兒在娘家發生之事,細細告知女兒,至於她外祖母暴揍外祖一事,卻是直接略過,畢竟家醜不可外揚,事關兩位老人的顏麵。
‘情’之一事能讓女子忘記沉著冷靜,忘了謀劃利益,猶如走進死胡同,進得去而出不來,但事關旁人之事,卻能沉著冷靜的分析,往往隻是一句話便能引人遐想到許多細枝末節。
末了,大姐臉色一白,怒不可遏道:“若因瑾姐之言,害爹爹官位不保,我真恨不得親自喂她一斟毒酒。”
二太太瞪了她一眼:“怎麽說她也是你表妹,怎能說出這般惡毒之言,再說你外祖說了會從中斡旋。”雖她揚言要弄死瑾姐,可她到底是周家子嗣,她尚做不到那一步。
大姐氣憤之下,不小心扯到身下的痛處,皺眉道:“娘,您也太天真了,若是外祖母,說不定會全力相助,可外祖卻是難說了……”
二太太板著臉,低斥道:“你這孩子,怎能妄言長輩?”
見此,大姐神色焦急:“娘,您怎就不懂,就如同女兒出事,您跟爹爹對黎山的想法定是大相徑庭,爹爹是關心女兒,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媳婦,若不是黎山所行之事打了鎮國將軍府的顏麵,打了劉家的顏麵,更打了他的臉麵,他焉能出麵,”頓了頓又道:“但您卻不一樣,您對女兒是舔犢情深,不容許任何人欺辱我,您與爹爹雖意圖相同,其想法卻天差之別。”
“你是說你外祖?”二太太愣了下,隨後又笑笑:“不可能的,你外祖可是很心疼娘的?”
“娘,大舅資質平平,二舅一直外任,小舅身體又一直不好,三舅四舅卻不是祖母所生,您是外祖的女兒,卻也是別人家的媳婦,祖父怎可能為了您去頂撞聖顏,再說如今周家唯有外祖官階最為高,他老人家會為了您玷汙禦史府的門楣嗎?”祖父便是不顧及其他,難道孫子輩的前程也不顧及嗎?
二太太心一緊,臉色白了又白,瑟瑟道:“珍兒,昨兒我還同你爹說了妄言。”為了安老爺的心,甚至誇下海口,若老爺官位不保,她爹會為了保老爺的官位,而舍了禦史大夫的官階。
“娘,事到如今,您唯有靜觀其變,在爹爹麵前萬不可露出絲毫膽怯之意,依女兒想來,爹爹升官之事應不會受其影響,不過眼下您還是收斂些脾性,畢竟誰也料不準日後之事。”
“娘知道了。”二太太的心突突直跳,本以為昨兒之事就這般風平浪靜的過去,誰料聽完女兒的話,她又隻不住的遐想。
“娘,莫要擔心,要知於官位一事上,爹爹怕是比任何人都在意,他定不會讓其有任何閃失。”
二太太眼睛一亮,猛地點頭:“我兒這話算是說到為娘心坎裏。”老爺一生最在意官位,若不然也不會外放這些年,從七品縣令熬到蘇州知府這個官階,可想而知,這些年老爺為了升官,在地方上做了多少政績。
五姐妹在院子裏帶著毅哥玩,趁著五姐為毅哥摘花的功夫,三姐悄聲對六妹道:“一直以為大姐在婆家過得怡然舒心,哪裏想倒是如今這般光景?”
劉湘婉淡淡道:“雖有鳴琴聲韻雅,悲然亦不在清音,幾年濃浪隨波過,那個知音契夙心,唉,情之一字,難有人能參透。”
“六妹……”三姐一愣,澀然道。
“三姐,以往我同你說過,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自是美哉妙哉,但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又何苦來哉?”
三姐又是一愣,緩過神兒後,擰了擰她的小鼻子,哼聲道:“不知為何,每次談及情愛一事,你總是一副過來人的神色,若不是你我一同長大,還以為你曆過情劫呢?”
這個倒委實沒有,她可是純情小美女,無論上輩子還是這輩子,於情愛之事上看的比較淡而已,在劉湘婉心裏,無論時光流轉還是歲月更迭,於女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保命,這才是活著的根本,其次才是金錢,因它是生存的必需品,至於相公及孩子,若老天垂憐,有生之年自是唾手可得,若沒有,也隻能說她情淺緣深。
劉湘婉低歎:“三姐,你我皆是大宅院子裏的人,焉能不知後宅女子的苦楚。”已經困守在這四方天地,又何必為了一個男人要死要活。
三姐垂下頭,低聲道:“或許會有任憑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之人呢?”
劉湘婉眉眼一挑,三姐還是賊心不死。
這時,毅哥跑到她們麵前,拿起手中的一束花,脆聲問:“漂亮嗎?”
三姐眯著眼含笑道:“送給我的?”說著伸手去拿。
毅哥卻猛地將其送給劉湘婉,垂著頭,小聲道:“你送我一朵,我還你一束,咱倆扯平了。”
這這小家夥倒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三姐的笑臉頓時扭曲了,恨恨的抱起他,佯裝生氣道:“我對你這麽好,你怎送她不送我?”
毅哥捂嘴偷笑:“誰讓你是隻母老虎。”
身後四姐妹聽到,先是一愣隨後慢慢尋思過味,皆是垂下頭偷笑。
氣得三姐恨不得將懷中的小家夥給扔了,看著白白嫩嫩招人喜歡,誰料卻是個口不留得的臭小子,哼哼道:“你六姨送你一朵花,你便還她一束,現下你懷中揣著不少我們的金銀首飾,是不是還我們一匣子啊……”
毅哥忙伸手捂住小胸口,喏喏的將手中的花送給三姐,囧然道:“鮮花配美人,三姨你可喜歡?”
聞言,佯裝生氣的三姐再也忍不住笑出聲,嗔怒道:“這話是誰教你的?”
“我四叔。”毅哥脆聲道,四叔每次被爺爺追著打,總會拿各式物件去哄太奶奶,不住的讚美太奶奶是個垂垂老矣的美人,太奶奶每次聽完,再大的怒氣也會瞬間消散,遂小小的他一直認為,隻要誇讚別人是美人,那人再大的怒氣都會消失。
想到宋天明放蕩不羈的樣子,三姐恨聲道:“日後不許學他。”宋家子弟就沒有一個好東西,大姐夫薄情寡義,宋天明風流成性,毅哥從小受他們渲染,將來怕也是個小風流種子。
毅哥忙不迭點頭。
劉湘婉走上前,故作委屈道:“適才毅哥不是說送給六姨,怎又送給你三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