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公夫人氣的臉色漲紅,祖母這麽大年歲,竟當著外人的麵打她的臉,還揚言休了她,這……這日後讓她如何在親家夫人麵前耀武揚威,再說黎山便是做的再錯,也是宋家的子嗣,怎能由著外人隨意欺淩。
劉仲修恭敬的揖了一禮,淡淡道:“我等自是信得過老太君,至於黎山,我隻需要他應承一條,若他應允,此事便這般掀過,從此再不提及。”
二太太剛要開口,卻被老爺一個眼神製止住。
老太君頷首,看向宋天華低斥道:“黎山,去你嶽父麵前,拿出安國公府兒郎的模樣,挺直胸膛應承你嶽父,若你膽敢違背,老身定第一個收拾你。”
宋天華上前兩步,走到嶽父麵前,低聲道:“嶽父,都是小婿的錯,隻要你們能寬宥我這一迴,小婿保證日後定不在犯。”
劉仲修眸光直直看向他,淡淡道:“害珍兒早產之人,我不過問,畢竟這是你們安國公府的家事,我等外人不宜插手,但你卻不同,你既是珍兒的夫婿又是毅哥的生父,對你……我卻能懲前毖後。”
“嶽父?”
劉仲修不理他,淡淡道:“你隻需應承我,若你日後在寵妾滅妻,你與珍兒便立即和離,不得反悔。”
宋天華臉色一白,猛地搖了搖頭:“嶽父……恕小婿不肯。”
“我們劉家不是任人隨意欺淩的孬種,我爹的脾氣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他老人家知曉前因後果,怕是揮鞭子抽死你,畢竟當年你是他老人家欽點的女婿,如今……”眼光越發陰冷,諷刺道:“我不會打你也不會罵你,隻需你書寫個承諾書。”
宋天華咽了咽口水,瑟瑟道:“嶽父,小婿保證日後在不犯今日之錯,求您寬恕小婿這一迴?”
“話不要說得這麽早,日後的日子長著呢,之後的事誰又能知曉。”
老太君淡聲道:“來人,筆墨紙硯伺候,”頓了頓又道:“瑜哥,你去書房將安國公府的私印拿來。”
國公爺神色一頓,最後還是垂著頭應道。
劉仲修猛地抬頭,不可置信的看向老太君,隻見其無所謂的笑笑,神色大慟道:“您……”
老太君淡淡道:“是我們宋家不對在先,此事定要給你們夫婦一個應承,就似親家夫人說的那般,誰家的女兒生來不是被嬌寵著長大,怎到了婆家便被人隨意輕視,辱罵更甚至欺淩,你們放心,老身答應你們之事,有生之年,絕不會食言。”
劉仲修臉色鄭重的點了點頭,恭敬道:“多謝老太君。”
小廝將筆墨紙硯拿來,劉仲修看向宋天華,淡淡道:“我說你寫。”
宋天華從地上站起來,方拿起桌上的筆,便聽嶽父輕聲道:“劉家有女劉珍婉……”
待寫到和離後,二人膝下子嗣盡歸劉珍婉,由鎮國將軍府二房劉仲修代為教養時,廳中眾人神色一變,便是老太君眉頭也是輕皺著,半響後,輕聲道:“黎山,還愣著做什麽?”
宋天華腦袋一翁,眼神木木的看向曾祖母,呆愣道:“曾祖母,這信孫兒不能寫,也不能簽。”
劉仲修淡淡道:“隻要你日後以今日之事以儆效尤,此紙如同廢紙擺設一般,但若你明知故犯,此紙便是和離書,此事取決於你對珍兒尚有幾分情意,對毅哥兄弟有幾分父子情懷。”
“不……不……”宋天華猛地扔掉手中的筆,臉色慘白道:“嶽父,您後宅也是嬌妻美妾,坐擁齊人之福,怎到了小婿這便如此吝嗇不通人情。”
劉仲修淡淡道:“黎山,從小到大,想必家中長輩在你耳裏始終念叨一詞,便是‘規矩’二字,什麽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製度則無國家,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此中道理不用我細說?”
宋天華愣愣的看著嶽父。
“我家珍兒是你明媒正娶,八抬大轎娶到安國公府作長子嫡媳,便是她在不得你心意,你也要顧及她的臉麵,劉家的臉麵,更甚者鎮國將軍府的臉麵,可你明知不可為偏為之,將劉家乃至鎮國將軍府的臉麵踐踏至腳下,此時你跟我談人情世故,怕是有些為時過晚,”見他一臉憤然,又道:“今日老夫就教你何為為人處世的規矩?大江東流,日月交替,眾生生生不息,皆是用規則演繹著生命的軌跡,稚兒之所以能平安長大,是因他始終離不開爹娘的兩隻手;風箏之所以能乘風飛翔,是因它情係手中的絲線;而你之所以能跟我對峙,是因為你身後的安國公府,若沒了它的榮耀,你又待如何?”
“若真到了那時,我……靠著自己的雙手重建安國公府昔日的榮耀。”
劉仲修諷刺的看向他,嗤笑道:“斷了線的風箏,不但沒得到自由,反而栽得頭破血流,脫了韁的野馬,馳騁闖蕩,唿嘯而去,放縱的自由最終讓他失了迴家的方向,失去家族庇佑的你,不但無緣於自由,反而會是種種災難的起源。”
聞言,老太君拍手大聲:“好,說的好。”看向黎山時,淡而生畏道:“莫不是你想作脫了線的風箏或者脫了韁的野馬?”
宋天華從內而外打著冷顫,牙齒更是忍不住的哆嗦,嘴唇青紫的垂下頭:“孫兒遵命。”說著揮筆龍飛鳳舞。
劉仲修接過他手中的宣紙,輕輕吹了吹,淡淡道:“黎山這幅小楷寫的不錯,蒼勁有力,力透紙背。”
聽在宋天華耳裏卻極為刺耳,扯了扯嘴角幹笑道:“多謝嶽父誇獎。”
劉仲修將其揣在懷裏,看向一旁的二太太,淡淡道:“既然女兒已醒來,你過去看看她吧!”
但凡老爺出馬,事情定然順理成章!
二太太提著的一顆心緩緩落下,嘴角含笑的對老太君福了福身,輕聲離開。
路上,二太太看向身旁的婆子,輕聲道:“摔的那跟頭嚴重嗎?”
王媽媽將手背到身後,輕聲道:“無妨,不過是年歲大了,跑起來有些腿腳不伶俐。”
二太太輕聲道:“待此番我們處理完大姐之事,迴府後喚大夫過來瞧瞧。”
王媽媽躬著身子,含笑道:“多謝太太體恤,不過老奴骨頭輕賤,摔一跤也無礙。”
“莫要妄自菲薄,這些年若沒你陪在我左右,那些苦日子,我又怎能熬得過來,”低歎一聲,語氣低沉道:“你這老貨,珍兒之事你既已知曉,為何不早早同我說。”
王媽媽苦笑道:“太太,大小姐的脾性您最為清楚,她便是受天大的委屈,苦楚也隻會獨自咽下,又怎能告知您。”
“若早些知曉,說不得早些替她做主。”話是這般說,可二太太心裏卻十分清楚,這是多麽難為之事,因那時他們尚在蘇州,山高水遠,鞭長莫及,便是有心又如何照拂到她。
“太太,如今有老爺為姑娘做主,姑娘也算苦盡甘來。”
“希望如此!”
這時,五姐妹站在拐角處,看到二太太過來,眼睛一亮,三姐更是迫不及待走上前,挽著她娘的胳膊,哀求道:“娘,我們跟您一起去看大姐,可好?”
二太太想了想,嘴角含笑的點頭,待眸光看向玫兒腿邊的小人,神色難掩激動,三姐一把抱起毅哥,淡笑道:“毅哥,她是誰?”
毅哥脆聲道:“外祖母。”外祖母跟他娘長得好像。
二太太嘴唇不住的哆嗦,眼裏更是泛起了淚光,一把從玫兒懷中接過他,不住的用自己的臉去撫摸他的小臉,哽咽道:“毅哥說的對,我是你外祖母。”
“外祖母,可是要去看我娘?”
玫兒拿起手中的絲帕為她娘擦拭眼角的淚水,含笑道:“娘,眼下闔家團圓之時,您可不能再流淚,倘若大姐看到,可是要傷心的。”
二太太頷首,看著懷中的小兒,低聲道:“毅哥,可想去看你娘?”
毅哥點頭,脆聲道:“我不僅要看娘,還要看弟弟。”
“好孩子,日後毅哥會是個好哥哥。”
毅哥得了誇獎,喜滋滋的摟著外祖母的脖頸,輕聲道:“外祖母身上有娘的味道。”
一句話讓二太太再次淚雨婆娑,王媽媽怕累到太太,忙道:“還是老奴抱著小少爺吧!”
二太太緊緊抱著毅哥不鬆手,哽咽道:“我來,不用你。”自毅哥出生,她還是頭次見到這個小人,都說外甥似舅,果然沒錯,毅哥同兒子長得五分相似,不過翊哥從小到大都是個悶葫蘆,不似毅哥這般甜言蜜語。
二太太卻不知,毅哥出生後,大姐特意同公爹相商,方讓毅哥喚上現在的名字,為了期盼他能似弟弟般有鍥而不舍的毅力,日後不靠安國公府的蔭庇,也能闖出屬於他的天地。
一行人慢慢往前走,待他們身影快要消失時,宋天明從另一處走出來,唯有背對眾人的毅哥看見,對他四叔笑嘿嘿的揮手,宋天明懶懶的對其揮了揮手,方收斂臉上的神色,轉身迴自己的院子。
未料行至半路,突然看到花叢中探頭探腦的三嫂,扶額低歎:“三嫂,這是在咱們自家,若你想幹什麽何至於這般偷偷摸摸。”
三少奶奶低聲道:“表弟,你是不知今日劉府之人多麽猖狂,尤其親家夫人更是一副要吃了姑姑的樣子,我……我不能擅自離開姑姑身邊,可又怕殃及池魚,唯有躲在暗處,過會兒姑姑出來時,我也好第一個衝上前。”適才她一隻腳方踏進廳中,就見公公一臉的冷峻,嚇得立時收迴腳躲在門外偷聽,直至越聽越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嚇得她立即躲了起來。
宋天明揉了揉額頭,無語道:“三嫂,聽我的告誡,你趕緊迴去吧,曾祖母現下在廳中,若被她抓到你的錯處,怕是……”
三少奶奶臉色一白,不知為何她姑姑與她皆不討曾祖母的歡心,不過若當真如表弟所言,她畏懼的咽了咽口水,飛快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讚揚道:“關鍵時候還是自家人可靠。”說著提起裙擺飛快的逃了。
宋天明仰天長嘯,他們家除了他就沒有正常之人。
待到了大姐的院子,母女們一同進去,隻見大姐被人打理的井井有條,屋中熏了清香,一點血腥味都未聞到,隻見其額頭係著一塊白布,半靠在床邊目光柔和的看著包裹裏的小兒。
待婢女們福了福身,低聲問好,大姐方抬頭,見她娘及眾姐妹過來,眼裏的喜意怎麽也遮不住,忙道:“妹妹們快快上前,幾年不見,你們都長成大姑娘模樣了。”
五姐妹對其福了福身,輕聲道:“恭喜大姐喜得麟兒。”
大姐滿臉笑意的點頭:“快快過來,看看你們的小侄兒。”
毅哥不高興了,噘著嘴對他娘道:“娘,你不想我嗎?”
誰料大姐臉色一板,冷臉道:“毅哥,從你外祖母身上下來。”
二太太瞪了女兒一眼,緊緊摟著外孫,笑的合不攏自:“毅哥甚得我歡喜,若不是你剛剛臨盆,說什麽也得讓你帶他迴娘家住一段時日。”
“娘,女兒已是出嫁之人,怎好隨意迴娘家。”大姐淡笑,不知為何這話聽在五姐妹耳裏卻是另一番味道,那薄情寡義之人那般對大姐,大姐為甚還一心惦念他,當年在娘家時,大姐有勇有謀,幫著太太搭理內宅之事,這才幾年不見,大姐變化竟這般大。
二太太壓下心底的澀然,輕輕放下毅哥將其交給王媽媽,輕聲道:“黎山已經迴府,此事自有你爹為你做主,我兒無須擔憂。”
大姐神色歉疚的看著她娘,低聲道:“你們二老為女兒操心了。”
三姐見不得大姐難受,忙打趣道:“我們還未看到小侄兒,六妹,咱們趕緊過去瞧瞧。”拉著劉湘婉往前湊。
三姐不住的大喊:“哎呦,小侄兒這小嘴跟三姐真像,眉毛也像。”
劉湘婉悄悄扯了扯三姐的衣袖,耳語道:“小聲點,別把小侄兒吵醒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樂。
大姐拉著三姐的手,含笑道:“如今三妹越發懂事,大姐看著心裏真高興。”
三姐羞紅了臉,低聲道:“以往都是妹妹不懂事,整日跟大姐爭風吃醋,待大姐出嫁後,才知曉大姐有多疼愛我。”
“那時你還小,一轉眼三妹大了,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大姐看著心裏別提多高興。”大姐說完,眼睛看向旁邊的六妹,抬手摸摸她的頭,輕歎道:“一轉眼,六妹長這麽高了,都是大姑娘了。”
“大姐,我便是在大,還是你的六妹妹。”
聞言,大姐眼裏的喜意越發濃烈,含笑道:“去年你送來的小衣,毅哥別提多喜歡。”
劉湘婉將大姐的手放迴被子裏,輕聲道:“大姐剛生完小侄兒,身上定然很疼,”看了眼包裹裏的小兒,小聲道:“大姐隻需輕輕說話便可,莫不要動手,小心扯到痛處。”
大姐心一軟,輕聲道:“六妹還是這般的貼心。”
五姐輕聲道:“大姐,瞧你臉色極其蒼白,記得定要多喝些滋補身體的湯藥。”
七姐小聲道:“大姐,你定要注意身體。”
四姐淡笑道:“大姐,見你安然無恙,妹妹提著的心總算安穩落下。”
大姐看向另外三位妹妹,隻見她們的身量隨著年歲的增長漸漸抽長,眉眼也越發俊俏,家中七姐妹,雖同父不同母,卻有一處最為相似,那便是嘴角的笑容,笑起來既舒服又心安。
“你們都長大了。”大姐感慨道。
三姐揶揄道:“大姐,你都生了兩個侄兒,我們在不長大,那可就成怪物了。”
“你這丫頭,剛誇完你又這般的口無遮攔。”
這時毅哥上前,猛地推開三姐及劉湘婉,哼聲道:“娘是我的,不許你們跟我娘說話。”說著討好的將手中的月季花送給她娘。
這臭小子倒是個心疼母親之人。
三姐本是直爽的脾性,適才五姐妹帶毅哥一同玩過,再加上她是毅哥嫡親的小姨,自是對他十分寵愛,故意捏他的小耳朵,哼聲道:“沒大沒小,看我怎麽收拾你。”
眾目睽睽之下,毅哥做出如此失禮之舉,張嘴便要訓斥他,但見三妹一臉的喜意,毅哥又是一副與她十分熟絡的樣子,嘴角漸漸露出笑意,輕笑道:“你們一大一小,打歸打,不可吵醒我的小兒,不然我可不饒你們。”
聞言,眾人更是忍俊不禁,她們誰也不曾提及大姐因何提前生子,而大姐也故作不知,彼此都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
大太太淡笑的看著她們姐妹打鬧,淡淡道:“珍兒,待你洗三以後,娘接你迴娘家住對月。”
大姐含笑點頭,輕聲道:“娘,女兒知曉您和爹所做一切皆是為我著想。”
“既然知曉,日後該如何做,不用我教你吧。”
劉仲修恭敬的揖了一禮,淡淡道:“我等自是信得過老太君,至於黎山,我隻需要他應承一條,若他應允,此事便這般掀過,從此再不提及。”
二太太剛要開口,卻被老爺一個眼神製止住。
老太君頷首,看向宋天華低斥道:“黎山,去你嶽父麵前,拿出安國公府兒郎的模樣,挺直胸膛應承你嶽父,若你膽敢違背,老身定第一個收拾你。”
宋天華上前兩步,走到嶽父麵前,低聲道:“嶽父,都是小婿的錯,隻要你們能寬宥我這一迴,小婿保證日後定不在犯。”
劉仲修眸光直直看向他,淡淡道:“害珍兒早產之人,我不過問,畢竟這是你們安國公府的家事,我等外人不宜插手,但你卻不同,你既是珍兒的夫婿又是毅哥的生父,對你……我卻能懲前毖後。”
“嶽父?”
劉仲修不理他,淡淡道:“你隻需應承我,若你日後在寵妾滅妻,你與珍兒便立即和離,不得反悔。”
宋天華臉色一白,猛地搖了搖頭:“嶽父……恕小婿不肯。”
“我們劉家不是任人隨意欺淩的孬種,我爹的脾氣整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他老人家知曉前因後果,怕是揮鞭子抽死你,畢竟當年你是他老人家欽點的女婿,如今……”眼光越發陰冷,諷刺道:“我不會打你也不會罵你,隻需你書寫個承諾書。”
宋天華咽了咽口水,瑟瑟道:“嶽父,小婿保證日後在不犯今日之錯,求您寬恕小婿這一迴?”
“話不要說得這麽早,日後的日子長著呢,之後的事誰又能知曉。”
老太君淡聲道:“來人,筆墨紙硯伺候,”頓了頓又道:“瑜哥,你去書房將安國公府的私印拿來。”
國公爺神色一頓,最後還是垂著頭應道。
劉仲修猛地抬頭,不可置信的看向老太君,隻見其無所謂的笑笑,神色大慟道:“您……”
老太君淡淡道:“是我們宋家不對在先,此事定要給你們夫婦一個應承,就似親家夫人說的那般,誰家的女兒生來不是被嬌寵著長大,怎到了婆家便被人隨意輕視,辱罵更甚至欺淩,你們放心,老身答應你們之事,有生之年,絕不會食言。”
劉仲修臉色鄭重的點了點頭,恭敬道:“多謝老太君。”
小廝將筆墨紙硯拿來,劉仲修看向宋天華,淡淡道:“我說你寫。”
宋天華從地上站起來,方拿起桌上的筆,便聽嶽父輕聲道:“劉家有女劉珍婉……”
待寫到和離後,二人膝下子嗣盡歸劉珍婉,由鎮國將軍府二房劉仲修代為教養時,廳中眾人神色一變,便是老太君眉頭也是輕皺著,半響後,輕聲道:“黎山,還愣著做什麽?”
宋天華腦袋一翁,眼神木木的看向曾祖母,呆愣道:“曾祖母,這信孫兒不能寫,也不能簽。”
劉仲修淡淡道:“隻要你日後以今日之事以儆效尤,此紙如同廢紙擺設一般,但若你明知故犯,此紙便是和離書,此事取決於你對珍兒尚有幾分情意,對毅哥兄弟有幾分父子情懷。”
“不……不……”宋天華猛地扔掉手中的筆,臉色慘白道:“嶽父,您後宅也是嬌妻美妾,坐擁齊人之福,怎到了小婿這便如此吝嗇不通人情。”
劉仲修淡淡道:“黎山,從小到大,想必家中長輩在你耳裏始終念叨一詞,便是‘規矩’二字,什麽是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製度則無國家,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規者,正圓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此中道理不用我細說?”
宋天華愣愣的看著嶽父。
“我家珍兒是你明媒正娶,八抬大轎娶到安國公府作長子嫡媳,便是她在不得你心意,你也要顧及她的臉麵,劉家的臉麵,更甚者鎮國將軍府的臉麵,可你明知不可為偏為之,將劉家乃至鎮國將軍府的臉麵踐踏至腳下,此時你跟我談人情世故,怕是有些為時過晚,”見他一臉憤然,又道:“今日老夫就教你何為為人處世的規矩?大江東流,日月交替,眾生生生不息,皆是用規則演繹著生命的軌跡,稚兒之所以能平安長大,是因他始終離不開爹娘的兩隻手;風箏之所以能乘風飛翔,是因它情係手中的絲線;而你之所以能跟我對峙,是因為你身後的安國公府,若沒了它的榮耀,你又待如何?”
“若真到了那時,我……靠著自己的雙手重建安國公府昔日的榮耀。”
劉仲修諷刺的看向他,嗤笑道:“斷了線的風箏,不但沒得到自由,反而栽得頭破血流,脫了韁的野馬,馳騁闖蕩,唿嘯而去,放縱的自由最終讓他失了迴家的方向,失去家族庇佑的你,不但無緣於自由,反而會是種種災難的起源。”
聞言,老太君拍手大聲:“好,說的好。”看向黎山時,淡而生畏道:“莫不是你想作脫了線的風箏或者脫了韁的野馬?”
宋天華從內而外打著冷顫,牙齒更是忍不住的哆嗦,嘴唇青紫的垂下頭:“孫兒遵命。”說著揮筆龍飛鳳舞。
劉仲修接過他手中的宣紙,輕輕吹了吹,淡淡道:“黎山這幅小楷寫的不錯,蒼勁有力,力透紙背。”
聽在宋天華耳裏卻極為刺耳,扯了扯嘴角幹笑道:“多謝嶽父誇獎。”
劉仲修將其揣在懷裏,看向一旁的二太太,淡淡道:“既然女兒已醒來,你過去看看她吧!”
但凡老爺出馬,事情定然順理成章!
二太太提著的一顆心緩緩落下,嘴角含笑的對老太君福了福身,輕聲離開。
路上,二太太看向身旁的婆子,輕聲道:“摔的那跟頭嚴重嗎?”
王媽媽將手背到身後,輕聲道:“無妨,不過是年歲大了,跑起來有些腿腳不伶俐。”
二太太輕聲道:“待此番我們處理完大姐之事,迴府後喚大夫過來瞧瞧。”
王媽媽躬著身子,含笑道:“多謝太太體恤,不過老奴骨頭輕賤,摔一跤也無礙。”
“莫要妄自菲薄,這些年若沒你陪在我左右,那些苦日子,我又怎能熬得過來,”低歎一聲,語氣低沉道:“你這老貨,珍兒之事你既已知曉,為何不早早同我說。”
王媽媽苦笑道:“太太,大小姐的脾性您最為清楚,她便是受天大的委屈,苦楚也隻會獨自咽下,又怎能告知您。”
“若早些知曉,說不得早些替她做主。”話是這般說,可二太太心裏卻十分清楚,這是多麽難為之事,因那時他們尚在蘇州,山高水遠,鞭長莫及,便是有心又如何照拂到她。
“太太,如今有老爺為姑娘做主,姑娘也算苦盡甘來。”
“希望如此!”
這時,五姐妹站在拐角處,看到二太太過來,眼睛一亮,三姐更是迫不及待走上前,挽著她娘的胳膊,哀求道:“娘,我們跟您一起去看大姐,可好?”
二太太想了想,嘴角含笑的點頭,待眸光看向玫兒腿邊的小人,神色難掩激動,三姐一把抱起毅哥,淡笑道:“毅哥,她是誰?”
毅哥脆聲道:“外祖母。”外祖母跟他娘長得好像。
二太太嘴唇不住的哆嗦,眼裏更是泛起了淚光,一把從玫兒懷中接過他,不住的用自己的臉去撫摸他的小臉,哽咽道:“毅哥說的對,我是你外祖母。”
“外祖母,可是要去看我娘?”
玫兒拿起手中的絲帕為她娘擦拭眼角的淚水,含笑道:“娘,眼下闔家團圓之時,您可不能再流淚,倘若大姐看到,可是要傷心的。”
二太太頷首,看著懷中的小兒,低聲道:“毅哥,可想去看你娘?”
毅哥點頭,脆聲道:“我不僅要看娘,還要看弟弟。”
“好孩子,日後毅哥會是個好哥哥。”
毅哥得了誇獎,喜滋滋的摟著外祖母的脖頸,輕聲道:“外祖母身上有娘的味道。”
一句話讓二太太再次淚雨婆娑,王媽媽怕累到太太,忙道:“還是老奴抱著小少爺吧!”
二太太緊緊抱著毅哥不鬆手,哽咽道:“我來,不用你。”自毅哥出生,她還是頭次見到這個小人,都說外甥似舅,果然沒錯,毅哥同兒子長得五分相似,不過翊哥從小到大都是個悶葫蘆,不似毅哥這般甜言蜜語。
二太太卻不知,毅哥出生後,大姐特意同公爹相商,方讓毅哥喚上現在的名字,為了期盼他能似弟弟般有鍥而不舍的毅力,日後不靠安國公府的蔭庇,也能闖出屬於他的天地。
一行人慢慢往前走,待他們身影快要消失時,宋天明從另一處走出來,唯有背對眾人的毅哥看見,對他四叔笑嘿嘿的揮手,宋天明懶懶的對其揮了揮手,方收斂臉上的神色,轉身迴自己的院子。
未料行至半路,突然看到花叢中探頭探腦的三嫂,扶額低歎:“三嫂,這是在咱們自家,若你想幹什麽何至於這般偷偷摸摸。”
三少奶奶低聲道:“表弟,你是不知今日劉府之人多麽猖狂,尤其親家夫人更是一副要吃了姑姑的樣子,我……我不能擅自離開姑姑身邊,可又怕殃及池魚,唯有躲在暗處,過會兒姑姑出來時,我也好第一個衝上前。”適才她一隻腳方踏進廳中,就見公公一臉的冷峻,嚇得立時收迴腳躲在門外偷聽,直至越聽越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嚇得她立即躲了起來。
宋天明揉了揉額頭,無語道:“三嫂,聽我的告誡,你趕緊迴去吧,曾祖母現下在廳中,若被她抓到你的錯處,怕是……”
三少奶奶臉色一白,不知為何她姑姑與她皆不討曾祖母的歡心,不過若當真如表弟所言,她畏懼的咽了咽口水,飛快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讚揚道:“關鍵時候還是自家人可靠。”說著提起裙擺飛快的逃了。
宋天明仰天長嘯,他們家除了他就沒有正常之人。
待到了大姐的院子,母女們一同進去,隻見大姐被人打理的井井有條,屋中熏了清香,一點血腥味都未聞到,隻見其額頭係著一塊白布,半靠在床邊目光柔和的看著包裹裏的小兒。
待婢女們福了福身,低聲問好,大姐方抬頭,見她娘及眾姐妹過來,眼裏的喜意怎麽也遮不住,忙道:“妹妹們快快上前,幾年不見,你們都長成大姑娘模樣了。”
五姐妹對其福了福身,輕聲道:“恭喜大姐喜得麟兒。”
大姐滿臉笑意的點頭:“快快過來,看看你們的小侄兒。”
毅哥不高興了,噘著嘴對他娘道:“娘,你不想我嗎?”
誰料大姐臉色一板,冷臉道:“毅哥,從你外祖母身上下來。”
二太太瞪了女兒一眼,緊緊摟著外孫,笑的合不攏自:“毅哥甚得我歡喜,若不是你剛剛臨盆,說什麽也得讓你帶他迴娘家住一段時日。”
“娘,女兒已是出嫁之人,怎好隨意迴娘家。”大姐淡笑,不知為何這話聽在五姐妹耳裏卻是另一番味道,那薄情寡義之人那般對大姐,大姐為甚還一心惦念他,當年在娘家時,大姐有勇有謀,幫著太太搭理內宅之事,這才幾年不見,大姐變化竟這般大。
二太太壓下心底的澀然,輕輕放下毅哥將其交給王媽媽,輕聲道:“黎山已經迴府,此事自有你爹為你做主,我兒無須擔憂。”
大姐神色歉疚的看著她娘,低聲道:“你們二老為女兒操心了。”
三姐見不得大姐難受,忙打趣道:“我們還未看到小侄兒,六妹,咱們趕緊過去瞧瞧。”拉著劉湘婉往前湊。
三姐不住的大喊:“哎呦,小侄兒這小嘴跟三姐真像,眉毛也像。”
劉湘婉悄悄扯了扯三姐的衣袖,耳語道:“小聲點,別把小侄兒吵醒了。”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樂。
大姐拉著三姐的手,含笑道:“如今三妹越發懂事,大姐看著心裏真高興。”
三姐羞紅了臉,低聲道:“以往都是妹妹不懂事,整日跟大姐爭風吃醋,待大姐出嫁後,才知曉大姐有多疼愛我。”
“那時你還小,一轉眼三妹大了,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大姐看著心裏別提多高興。”大姐說完,眼睛看向旁邊的六妹,抬手摸摸她的頭,輕歎道:“一轉眼,六妹長這麽高了,都是大姑娘了。”
“大姐,我便是在大,還是你的六妹妹。”
聞言,大姐眼裏的喜意越發濃烈,含笑道:“去年你送來的小衣,毅哥別提多喜歡。”
劉湘婉將大姐的手放迴被子裏,輕聲道:“大姐剛生完小侄兒,身上定然很疼,”看了眼包裹裏的小兒,小聲道:“大姐隻需輕輕說話便可,莫不要動手,小心扯到痛處。”
大姐心一軟,輕聲道:“六妹還是這般的貼心。”
五姐輕聲道:“大姐,瞧你臉色極其蒼白,記得定要多喝些滋補身體的湯藥。”
七姐小聲道:“大姐,你定要注意身體。”
四姐淡笑道:“大姐,見你安然無恙,妹妹提著的心總算安穩落下。”
大姐看向另外三位妹妹,隻見她們的身量隨著年歲的增長漸漸抽長,眉眼也越發俊俏,家中七姐妹,雖同父不同母,卻有一處最為相似,那便是嘴角的笑容,笑起來既舒服又心安。
“你們都長大了。”大姐感慨道。
三姐揶揄道:“大姐,你都生了兩個侄兒,我們在不長大,那可就成怪物了。”
“你這丫頭,剛誇完你又這般的口無遮攔。”
這時毅哥上前,猛地推開三姐及劉湘婉,哼聲道:“娘是我的,不許你們跟我娘說話。”說著討好的將手中的月季花送給她娘。
這臭小子倒是個心疼母親之人。
三姐本是直爽的脾性,適才五姐妹帶毅哥一同玩過,再加上她是毅哥嫡親的小姨,自是對他十分寵愛,故意捏他的小耳朵,哼聲道:“沒大沒小,看我怎麽收拾你。”
眾目睽睽之下,毅哥做出如此失禮之舉,張嘴便要訓斥他,但見三妹一臉的喜意,毅哥又是一副與她十分熟絡的樣子,嘴角漸漸露出笑意,輕笑道:“你們一大一小,打歸打,不可吵醒我的小兒,不然我可不饒你們。”
聞言,眾人更是忍俊不禁,她們誰也不曾提及大姐因何提前生子,而大姐也故作不知,彼此都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
大太太淡笑的看著她們姐妹打鬧,淡淡道:“珍兒,待你洗三以後,娘接你迴娘家住對月。”
大姐含笑點頭,輕聲道:“娘,女兒知曉您和爹所做一切皆是為我著想。”
“既然知曉,日後該如何做,不用我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