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如何說?”
太太想及此,嘴角微微上翹:“二搖頭硬氣的很,挺直後背,鏗鏘有力道:便是她日後過得苦不感言,也不會尋到老爺門口,反之亦然,若有一日咱們過得窮困潦倒,也不要到她門口去要飯。”
王媽媽瞠目結舌道:“二姑娘怎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傻了不成?”往日瞧著她心機頗深,誰料竟說出這般愚笨不堪的話。
這男子娶妻,女子嫁人,本就不是一句話的事,這裏麵說頭大著呢,以二姑娘知府家庶女的身份許人,試問求親之人哪個不是衝著老爺的官威而來,但二姑娘竟說出與老爺老死不相往來的話,倘若日後她婆家知曉原由,怕是得悔恨死,本以為娶了個金鳳凰,誰知竟是隻山雞,這般想,二姑娘以後的日後苦矣!
太太繼續道:“可不就是個傻子,沒了娘家靠山的姑娘,嫁到婆家沒了利用價值,日後還不得自生自滅,磋磨死她。”
“這話老爺沒跟二姑娘說嗎?”
“老爺如今寒心了,哪能顧及上這些。”太太嗤笑一聲:“說來也怪,老爺當官向來秉公辦理,剛正不阿,可為人父卻錯的離譜,府中這麽多子嗣,少爺們他倒是在意很多,畢竟關乎他們日後的前程,但對姑娘們卻有些冷淡,一直以來最為疼愛的便是沒了生母的二丫頭,而黃姨娘生的六丫頭卻置之不理,真真是天壤之別,不堪而比。”
老爺之情操讓她歎為觀止!
王媽媽端了杯茶遞與太太,輕聲道:“您所言甚是,且老奴此次迴來,發覺六姑娘比往日更加的引人注目。”
太太低頭抿了抿,淡笑道:“若不是瞧著六丫頭宅心仁厚,且不會搬弄是非,對玫兒這個做姐姐的也算真心實意,但凡玫兒言行舉止有不對之處也有所規勸,不然我哪能容得她這般出頭。”
“不過太太……老奴瞧著六姑娘人到是很本分。”
“有了二丫頭這個前車之鑒,我便不動聲色的細品六丫頭,看她品行到底如何?”
“老奴覺得您不一定能品出來,黃姨娘入府這麽多年,不爭不搶也不惹是非,老奴覺得六姑娘心性隨她姨娘,是個明事理,懂分寸之人。”
“若當真這般到是好了,黃姨娘乃罪臣之女,即便日後六丫頭飛黃騰達,難道還能為她姨娘請封不成?”
“您說的是。”
“若她真心實意對玫兒,不利用她,挑唆她,陷害她,待她及笄後,我也不會虧待她,定為其尋個不錯的親事。”
王媽媽附和道:“太太就是心太善。”
太太又道:“既然你迴來了,便由你準備二丫頭陪嫁的東西。”
王媽媽低頭應是,又道:“老爺那可有什麽說辭?”
“老爺現在還有這份閑心,怕是巴不得快點將二丫頭發嫁出去,隨後趕快迴京述職,自二丫頭定親那天,外麵已冒出許多難聽的流言蜚語:堂堂知府家的千金竟做了富商嫡子的填方,這其中怕是有些說道,要麽是為了銀錢賣女兒,要麽是庶女不討大婦喜歡,將其嫁給商賈子弟,毀她終生。”
王媽媽氣憤道:“這幫不明事理之人竟在那胡說八道。”
太太笑了笑對其道:“我肩膀有些酸,你幫我按一按,這段時日你不在我身邊,菱香她們雖服侍的很周到,但按摩的手法卻不如你這老貨。”
王媽媽走到太太身後,輕柔按著她的雙肩,輕聲道:“太太,老奴從京城帶迴來的教養嬤嬤,您打算什麽時候見見她。”
太太身子一僵,臉色驟變,怒聲道:“此事你怎才來稟告?”
王媽媽手未停,笑著解釋道:“教養嬤嬤姓孫,是從宮裏放出來的,聽大姑娘說以前在宮中還教導過公主的禮儀,她本可在宮裏安仰天年,但她十幾歲便入宮,自那以後再沒出來過,如今得了恩賜便趁機提出出宮之請求,希望利用餘生之年看看外麵的風景。”
話音剛落,太太猛地轉過身子,厲聲道:“快……快……喚人請孫嬤嬤過來。”
“太太,您道老奴為甚沒讓孫嬤嬤立時來見您,她長年生活在宮中,哪經曆過這般勞累的舟車勞頓,怕現在還沒緩過神來,且老奴臨來之前已去看望過她,並叮囑她歇息好了,遣人通知我即可,到時您在接見她也不遲。”
太太唿了口氣,緩緩道:“是我糊塗了,你安排的甚是有理。”
似想到什麽,王媽媽神色頓了頓,小聲道:“老奴心底有些不安,孫嬤嬤此番到來定會引起府中姨娘們的猜忌,若……”
“你是想說,是讓孫嬤嬤直接教養玫兒還是一同教養府中姑娘們的規矩,是嗎?”
王媽媽輕輕點頭。
太太眉眼一肅,冷冷道:“這是大姐給她嫡親妹妹尋的教養嬤嬤,與其他人有何關係,便是鬧到老爺處,我也是這般迴他。”
“明年春我們即將迴京,若老爺得知這位孫嬤嬤是從宮中出來,怕是會趁機提出讓孫嬤嬤教導姑娘們,京城中閨中女子的禮儀,使其日後進京,不會因此鬧出笑話。”
大約半盞茶功夫,太太方沉吟道:“此話到是提醒了我,畢竟事關老爺及我的顏麵,若日後進京帶她們走親訪友,萬一有人說錯話做錯事,壞了規矩,怕是會圖惹人笑柄。”
“太太所言甚是。”
“既然這般,也不用老爺吩咐,待孫嬤嬤安頓好後,便讓她一眾教導幾個丫頭,讓其在迴京之前學好規矩。”
“太太……那二姑娘用不用跟著一起學?”
太太下巴微抬,輕聲道:“她便罷了吧!還有幾個月便要嫁人,應在屋裏專心繡嫁衣方是。”
王媽媽立即明白太太的意思:對於礙眼之人,還是不要出來晃蕩的好。
“對了,昨兒匆匆問了你幾句大姐的事,今兒礙著她們在也沒細問,大姐在婆家當真過得順心嗎?”
王媽媽笑著說:“太太放心,大姑娘乃安國公府的長孫嫡媳,如今又有兩個哥兒傍身,日子過的好著呢?”這番說辭也不過是大姑娘在她臨行前交代過,不要告訴太太,在她婆家所見所聞所感,山高水遠,太太幫不了大姑娘又何必讓她徒增擔憂。
“既你這般說,那我這提著的心便安穩了。”王媽媽是服侍在她身邊的老人,言語間從未騙過她,也從未合計過她會誆騙她。
這時菱香在外輕聲道:“太太,二姑娘求見。”
主仆二人俱是一愣,二丫頭來此寓意何為?
太太斂了斂臉上的神色,淡淡道:“請她進來吧。”
菱香親自打簾,二姐含笑的對其淡淡點頭,隨後腳步輕移的進來,此時王媽媽立在太太身後,對她福了福身,二姐側身避過,低頭對太太福了福身,輕聲道:“母親。”
“二丫頭此來,可是有事要同為娘說?”
二姐低著頭,小聲道:“母親,女兒聽說王媽媽帶了一位教養嬤嬤迴來,不知是與否?”
太太皺眉,不明白她為何提起此人,不過府中來了一個大活人卻是瞞不過眾人的眼睛,遂頷首道:“確實。”
身後立著的王媽媽心裏卻是一緊,二姑娘怕是……
果然,二姐得到答案後,噗通跪在地上,眼眶泛紅的看著太太,喏喏道:“母親,女兒有個不情之請?”
眼見情況不對,王媽媽立時插嘴道:“太太,大姑娘為三姑娘尋得孫嬤嬤好似不服咱們這的水土,今日竟未起得身。”
此話一出,跪著的二姐便知王媽媽話裏的含沙射影,其一孫嬤嬤是大姐為三姐尋來之人,其二,孫嬤嬤水土不服將來必要迴京,話裏話外告誡她:不要打孫嬤嬤的主意。
可如今的二姐已經破罐破摔,既然選了作商賈家嫡子的填方,那太太為她準備的嫁妝多與少,好與壞,她也已不在乎,但卻十分重視陪嫁之人,此人定要一心一意為她籌劃,遂最近月旬她便一直思忖陪嫁之人選,如今老天為她送來及時雨,她又怎能卻之不恭。
此時的太太若再不明白她所言何事,那便是個傻子了,於是臉色從淡轉青,從青轉黑,最後沉聲道:“婚事隨你意,我且不管,如今竟張狂的同我要人,莫不是覺得快要嫁人,即便在娘家如何也不會有人把你怎樣?”
二姐低聲道:“母親,您誤會女兒了,女兒怎敢有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
太太手指輕輕點著桌麵,好似在一下一下敲打二姐的心,半響後,嗤笑道:“此處沒有別人,你且不用與我打馬虎眼,直接說明來意便是!”
過了一會兒,二姐緩緩抬頭,直視太太道:“母親,您既知女兒為何事而來,又何必故作不知呢?”
太太猛地站起來,俯視她道:“我竟不知如今你胃口這般大……”
二姐不待她吩咐,自顧站起來,淡笑道:“女兒不日便要嫁人,嫁了人便是人家的媳婦,在此之前,母親難不成還要責打女兒不成?”
太太上前一步,緊緊盯著她的眼睛,嘖嘖兩聲:“如今的你到是比你死去的姨娘更加有氣魄,不錯,不錯……到是讓我對你刮目相看。”
二姐臉上一冷,冷冷道:“既然膽敢來母親這,我便抱有十分的把握,遂請母親將京城請來的孫嬤嬤賞賜給女兒。”
太太圍著她轉了一圈,冷笑不已:“說說你這‘十分的把握’是指什麽?”
二姐侃侃而談道:“其一,我可以先去求爹爹,隻要提及我生母,順勢落下兩滴淚水,爹爹便是對我有再多的恨意,怕也會許了我最後的念想,其二,便是爹爹不同意,我可以去求三妹,雖她知曉平日裏我與她交好是在利用她,可若我嫁人後,你們便要迴京,咱們姐妹怕是此生再難見麵,她定心存不忍,最後還是會背著您將孫嬤嬤送與我,其三,孫嬤嬤從京城遠道而來,怕是不願再迴到那個囚禁她半生花信年華的地方。”話畢頓了頓,嘴角微微上翹,問道:“母親,您覺得女兒之言論可行嗎?”
太太挑眉,看著她似笑非笑,方重新坐迴凳子上,諷刺道:“二姐,你當真覺得自己翅膀硬了,所有事都能順你心意?”
“女兒猜想母親未必同意,但有時有些事就是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不是嗎?”
太太對低頭站在門口的菱香道:“去門外守著,不得讓任何人進來,也不許任何人偷聽。”
菱香抬頭飛快撇了太太及二姑娘一眼,壓下心底的懼意,低聲應諾。
二姑娘膽子越發大了不說,較之以往更加的不知收斂,竟敢當麵同太太對峙,真不知該說她意氣用事還是不辨菽麥。
即便這般二姐仍挺直了後背,淡笑的看著太太不言不語,似乎心中很是胸有成竹。
隻聽太太道:“你當真以為我奈何不了你?”
二姐淡笑道:“如今庚帖已換,親事已定,母親還能退親不成?”
太太低頭捋了捋手中絲帕,漫不經心道:“這深宅大院裏想讓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其實易如反掌,你說是不是啊……王媽媽?”
王媽媽附和道:“太太這般說,到讓老奴想起您未出嫁時,有個庶出的姐姐,她仗著姨娘深得老爺寵愛,便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夫人當時並未說什麽,隻比以往更加的寵溺她,即便她說錯話做錯事,夫人依舊十分寵愛她,弄得連老爺都看不過去,訓斥夫人幾迴呢?”
“最後我那位庶出姐姐如何了?”
“自然是香消玉損,化作一堆白骨。”王媽媽見二姑娘臉色慘白了下,又道:“老爺連祖墳都沒讓她入,也不知丟在哪個亂葬崗裏。”
聽的二姐神色驚恐,身子更是不寒而栗,勉強站直身子,虛張聲勢道:“母親莫要嚇我,如今身在逆境的我,可是沒什麽可怕的?”
太太冷笑道:“天真!你可知即便你定了親,讓你無聲無息從府中消失與我而言,在輕鬆不過的事,不過念在養你一場,有些事有些話不想說的太過,做的太過,可你卻自欺欺人的以為我畏懼你,縱的你越發目中無人,囂張跋扈。”
“母親……”
她話音剛起,便被太太截過,嘖嘖兩聲:“定了親又如何?有多少定了親的姑娘一不小心偶感風寒,一病不起,或賞花時不小心落水,或夜黑人靜時與人私奔,最終的結果皆逃不過一個‘死’字,且死無對證。”說完眉眼一跳,看著她道:“你覺得哪一種死法適合你?”
“你……你就不怕爹爹查證,他可是斷案無數的知府,萬一被他知道真相,你能脫得了幹係。”膽戰心驚的她竟連‘母親’二字也不叫了。
聞言,太太又嗤笑一聲:“你還是不懂,所以說你的虛張聲勢也不過是薄紙一張,而我的有恃無恐則是背後有兒女撐腰,如今你可還想與我鬥下去?”
“你……”二姐惶恐不安的後退兩步。
“便是老爺知曉真相又如何?他能為了一個屈屈庶女將我這八抬大轎抬進家門的原配休了,能為了你毀了前途一片光明的翊哥,還是嫁入高門得婆家敬重的大姐,你覺得將官位看的比命還重的老爺,最後會舍棄誰呢?”
二姐嚇得腿一軟,神色驚恐的看著她,哆嗦道:“你要殺我?”
“怎麽是我要殺你,不是你逼著我殺你嗎?”
“我……我……我再也不敢了。”
“想必你現在隻是口服心不服吧!”太太端起尚有餘溫的茶水抿了抿,淡淡道:“我可以讓你打從心裏懼怕我。”
二姐猛地搖頭,惴惴不安道:“母親,女兒錯了,女兒再不敢造次了。”如今的她已經認清現實。
“哦?那你說說哪裏錯了?”
二姐悄悄窺視了她一眼,怯怯道:“女兒不該起了妄念?”
太太放下茶杯,慢無聲息道:“非也!”
“女兒不該頂撞母親?”
“也不是!”
二姐想了又想,低聲道:“女兒不該本末倒置,逾越了身份。”
“還不算冥頑不靈。”太太笑著對其道:“庶女就不該逾越自己的本分,妄想著攀上高枝便能改變山雞變鳳凰的事,需知不過是虛凰假鳳罷了!”
二姐僵著身子,木著臉道:“母親教訓的對。”
“二丫頭,你對老爺說,嫁人後是苦是甜都不會找老爺訴苦,可有這迴事?”
二姐愣愣的看著她,扯扯嘴角:“母親,女兒說的不過是句玩笑話罷了!”
太太想及此,嘴角微微上翹:“二搖頭硬氣的很,挺直後背,鏗鏘有力道:便是她日後過得苦不感言,也不會尋到老爺門口,反之亦然,若有一日咱們過得窮困潦倒,也不要到她門口去要飯。”
王媽媽瞠目結舌道:“二姑娘怎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傻了不成?”往日瞧著她心機頗深,誰料竟說出這般愚笨不堪的話。
這男子娶妻,女子嫁人,本就不是一句話的事,這裏麵說頭大著呢,以二姑娘知府家庶女的身份許人,試問求親之人哪個不是衝著老爺的官威而來,但二姑娘竟說出與老爺老死不相往來的話,倘若日後她婆家知曉原由,怕是得悔恨死,本以為娶了個金鳳凰,誰知竟是隻山雞,這般想,二姑娘以後的日後苦矣!
太太繼續道:“可不就是個傻子,沒了娘家靠山的姑娘,嫁到婆家沒了利用價值,日後還不得自生自滅,磋磨死她。”
“這話老爺沒跟二姑娘說嗎?”
“老爺如今寒心了,哪能顧及上這些。”太太嗤笑一聲:“說來也怪,老爺當官向來秉公辦理,剛正不阿,可為人父卻錯的離譜,府中這麽多子嗣,少爺們他倒是在意很多,畢竟關乎他們日後的前程,但對姑娘們卻有些冷淡,一直以來最為疼愛的便是沒了生母的二丫頭,而黃姨娘生的六丫頭卻置之不理,真真是天壤之別,不堪而比。”
老爺之情操讓她歎為觀止!
王媽媽端了杯茶遞與太太,輕聲道:“您所言甚是,且老奴此次迴來,發覺六姑娘比往日更加的引人注目。”
太太低頭抿了抿,淡笑道:“若不是瞧著六丫頭宅心仁厚,且不會搬弄是非,對玫兒這個做姐姐的也算真心實意,但凡玫兒言行舉止有不對之處也有所規勸,不然我哪能容得她這般出頭。”
“不過太太……老奴瞧著六姑娘人到是很本分。”
“有了二丫頭這個前車之鑒,我便不動聲色的細品六丫頭,看她品行到底如何?”
“老奴覺得您不一定能品出來,黃姨娘入府這麽多年,不爭不搶也不惹是非,老奴覺得六姑娘心性隨她姨娘,是個明事理,懂分寸之人。”
“若當真這般到是好了,黃姨娘乃罪臣之女,即便日後六丫頭飛黃騰達,難道還能為她姨娘請封不成?”
“您說的是。”
“若她真心實意對玫兒,不利用她,挑唆她,陷害她,待她及笄後,我也不會虧待她,定為其尋個不錯的親事。”
王媽媽附和道:“太太就是心太善。”
太太又道:“既然你迴來了,便由你準備二丫頭陪嫁的東西。”
王媽媽低頭應是,又道:“老爺那可有什麽說辭?”
“老爺現在還有這份閑心,怕是巴不得快點將二丫頭發嫁出去,隨後趕快迴京述職,自二丫頭定親那天,外麵已冒出許多難聽的流言蜚語:堂堂知府家的千金竟做了富商嫡子的填方,這其中怕是有些說道,要麽是為了銀錢賣女兒,要麽是庶女不討大婦喜歡,將其嫁給商賈子弟,毀她終生。”
王媽媽氣憤道:“這幫不明事理之人竟在那胡說八道。”
太太笑了笑對其道:“我肩膀有些酸,你幫我按一按,這段時日你不在我身邊,菱香她們雖服侍的很周到,但按摩的手法卻不如你這老貨。”
王媽媽走到太太身後,輕柔按著她的雙肩,輕聲道:“太太,老奴從京城帶迴來的教養嬤嬤,您打算什麽時候見見她。”
太太身子一僵,臉色驟變,怒聲道:“此事你怎才來稟告?”
王媽媽手未停,笑著解釋道:“教養嬤嬤姓孫,是從宮裏放出來的,聽大姑娘說以前在宮中還教導過公主的禮儀,她本可在宮裏安仰天年,但她十幾歲便入宮,自那以後再沒出來過,如今得了恩賜便趁機提出出宮之請求,希望利用餘生之年看看外麵的風景。”
話音剛落,太太猛地轉過身子,厲聲道:“快……快……喚人請孫嬤嬤過來。”
“太太,您道老奴為甚沒讓孫嬤嬤立時來見您,她長年生活在宮中,哪經曆過這般勞累的舟車勞頓,怕現在還沒緩過神來,且老奴臨來之前已去看望過她,並叮囑她歇息好了,遣人通知我即可,到時您在接見她也不遲。”
太太唿了口氣,緩緩道:“是我糊塗了,你安排的甚是有理。”
似想到什麽,王媽媽神色頓了頓,小聲道:“老奴心底有些不安,孫嬤嬤此番到來定會引起府中姨娘們的猜忌,若……”
“你是想說,是讓孫嬤嬤直接教養玫兒還是一同教養府中姑娘們的規矩,是嗎?”
王媽媽輕輕點頭。
太太眉眼一肅,冷冷道:“這是大姐給她嫡親妹妹尋的教養嬤嬤,與其他人有何關係,便是鬧到老爺處,我也是這般迴他。”
“明年春我們即將迴京,若老爺得知這位孫嬤嬤是從宮中出來,怕是會趁機提出讓孫嬤嬤教導姑娘們,京城中閨中女子的禮儀,使其日後進京,不會因此鬧出笑話。”
大約半盞茶功夫,太太方沉吟道:“此話到是提醒了我,畢竟事關老爺及我的顏麵,若日後進京帶她們走親訪友,萬一有人說錯話做錯事,壞了規矩,怕是會圖惹人笑柄。”
“太太所言甚是。”
“既然這般,也不用老爺吩咐,待孫嬤嬤安頓好後,便讓她一眾教導幾個丫頭,讓其在迴京之前學好規矩。”
“太太……那二姑娘用不用跟著一起學?”
太太下巴微抬,輕聲道:“她便罷了吧!還有幾個月便要嫁人,應在屋裏專心繡嫁衣方是。”
王媽媽立即明白太太的意思:對於礙眼之人,還是不要出來晃蕩的好。
“對了,昨兒匆匆問了你幾句大姐的事,今兒礙著她們在也沒細問,大姐在婆家當真過得順心嗎?”
王媽媽笑著說:“太太放心,大姑娘乃安國公府的長孫嫡媳,如今又有兩個哥兒傍身,日子過的好著呢?”這番說辭也不過是大姑娘在她臨行前交代過,不要告訴太太,在她婆家所見所聞所感,山高水遠,太太幫不了大姑娘又何必讓她徒增擔憂。
“既你這般說,那我這提著的心便安穩了。”王媽媽是服侍在她身邊的老人,言語間從未騙過她,也從未合計過她會誆騙她。
這時菱香在外輕聲道:“太太,二姑娘求見。”
主仆二人俱是一愣,二丫頭來此寓意何為?
太太斂了斂臉上的神色,淡淡道:“請她進來吧。”
菱香親自打簾,二姐含笑的對其淡淡點頭,隨後腳步輕移的進來,此時王媽媽立在太太身後,對她福了福身,二姐側身避過,低頭對太太福了福身,輕聲道:“母親。”
“二丫頭此來,可是有事要同為娘說?”
二姐低著頭,小聲道:“母親,女兒聽說王媽媽帶了一位教養嬤嬤迴來,不知是與否?”
太太皺眉,不明白她為何提起此人,不過府中來了一個大活人卻是瞞不過眾人的眼睛,遂頷首道:“確實。”
身後立著的王媽媽心裏卻是一緊,二姑娘怕是……
果然,二姐得到答案後,噗通跪在地上,眼眶泛紅的看著太太,喏喏道:“母親,女兒有個不情之請?”
眼見情況不對,王媽媽立時插嘴道:“太太,大姑娘為三姑娘尋得孫嬤嬤好似不服咱們這的水土,今日竟未起得身。”
此話一出,跪著的二姐便知王媽媽話裏的含沙射影,其一孫嬤嬤是大姐為三姐尋來之人,其二,孫嬤嬤水土不服將來必要迴京,話裏話外告誡她:不要打孫嬤嬤的主意。
可如今的二姐已經破罐破摔,既然選了作商賈家嫡子的填方,那太太為她準備的嫁妝多與少,好與壞,她也已不在乎,但卻十分重視陪嫁之人,此人定要一心一意為她籌劃,遂最近月旬她便一直思忖陪嫁之人選,如今老天為她送來及時雨,她又怎能卻之不恭。
此時的太太若再不明白她所言何事,那便是個傻子了,於是臉色從淡轉青,從青轉黑,最後沉聲道:“婚事隨你意,我且不管,如今竟張狂的同我要人,莫不是覺得快要嫁人,即便在娘家如何也不會有人把你怎樣?”
二姐低聲道:“母親,您誤會女兒了,女兒怎敢有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
太太手指輕輕點著桌麵,好似在一下一下敲打二姐的心,半響後,嗤笑道:“此處沒有別人,你且不用與我打馬虎眼,直接說明來意便是!”
過了一會兒,二姐緩緩抬頭,直視太太道:“母親,您既知女兒為何事而來,又何必故作不知呢?”
太太猛地站起來,俯視她道:“我竟不知如今你胃口這般大……”
二姐不待她吩咐,自顧站起來,淡笑道:“女兒不日便要嫁人,嫁了人便是人家的媳婦,在此之前,母親難不成還要責打女兒不成?”
太太上前一步,緊緊盯著她的眼睛,嘖嘖兩聲:“如今的你到是比你死去的姨娘更加有氣魄,不錯,不錯……到是讓我對你刮目相看。”
二姐臉上一冷,冷冷道:“既然膽敢來母親這,我便抱有十分的把握,遂請母親將京城請來的孫嬤嬤賞賜給女兒。”
太太圍著她轉了一圈,冷笑不已:“說說你這‘十分的把握’是指什麽?”
二姐侃侃而談道:“其一,我可以先去求爹爹,隻要提及我生母,順勢落下兩滴淚水,爹爹便是對我有再多的恨意,怕也會許了我最後的念想,其二,便是爹爹不同意,我可以去求三妹,雖她知曉平日裏我與她交好是在利用她,可若我嫁人後,你們便要迴京,咱們姐妹怕是此生再難見麵,她定心存不忍,最後還是會背著您將孫嬤嬤送與我,其三,孫嬤嬤從京城遠道而來,怕是不願再迴到那個囚禁她半生花信年華的地方。”話畢頓了頓,嘴角微微上翹,問道:“母親,您覺得女兒之言論可行嗎?”
太太挑眉,看著她似笑非笑,方重新坐迴凳子上,諷刺道:“二姐,你當真覺得自己翅膀硬了,所有事都能順你心意?”
“女兒猜想母親未必同意,但有時有些事就是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不是嗎?”
太太對低頭站在門口的菱香道:“去門外守著,不得讓任何人進來,也不許任何人偷聽。”
菱香抬頭飛快撇了太太及二姑娘一眼,壓下心底的懼意,低聲應諾。
二姑娘膽子越發大了不說,較之以往更加的不知收斂,竟敢當麵同太太對峙,真不知該說她意氣用事還是不辨菽麥。
即便這般二姐仍挺直了後背,淡笑的看著太太不言不語,似乎心中很是胸有成竹。
隻聽太太道:“你當真以為我奈何不了你?”
二姐淡笑道:“如今庚帖已換,親事已定,母親還能退親不成?”
太太低頭捋了捋手中絲帕,漫不經心道:“這深宅大院裏想讓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其實易如反掌,你說是不是啊……王媽媽?”
王媽媽附和道:“太太這般說,到讓老奴想起您未出嫁時,有個庶出的姐姐,她仗著姨娘深得老爺寵愛,便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夫人當時並未說什麽,隻比以往更加的寵溺她,即便她說錯話做錯事,夫人依舊十分寵愛她,弄得連老爺都看不過去,訓斥夫人幾迴呢?”
“最後我那位庶出姐姐如何了?”
“自然是香消玉損,化作一堆白骨。”王媽媽見二姑娘臉色慘白了下,又道:“老爺連祖墳都沒讓她入,也不知丟在哪個亂葬崗裏。”
聽的二姐神色驚恐,身子更是不寒而栗,勉強站直身子,虛張聲勢道:“母親莫要嚇我,如今身在逆境的我,可是沒什麽可怕的?”
太太冷笑道:“天真!你可知即便你定了親,讓你無聲無息從府中消失與我而言,在輕鬆不過的事,不過念在養你一場,有些事有些話不想說的太過,做的太過,可你卻自欺欺人的以為我畏懼你,縱的你越發目中無人,囂張跋扈。”
“母親……”
她話音剛起,便被太太截過,嘖嘖兩聲:“定了親又如何?有多少定了親的姑娘一不小心偶感風寒,一病不起,或賞花時不小心落水,或夜黑人靜時與人私奔,最終的結果皆逃不過一個‘死’字,且死無對證。”說完眉眼一跳,看著她道:“你覺得哪一種死法適合你?”
“你……你就不怕爹爹查證,他可是斷案無數的知府,萬一被他知道真相,你能脫得了幹係。”膽戰心驚的她竟連‘母親’二字也不叫了。
聞言,太太又嗤笑一聲:“你還是不懂,所以說你的虛張聲勢也不過是薄紙一張,而我的有恃無恐則是背後有兒女撐腰,如今你可還想與我鬥下去?”
“你……”二姐惶恐不安的後退兩步。
“便是老爺知曉真相又如何?他能為了一個屈屈庶女將我這八抬大轎抬進家門的原配休了,能為了你毀了前途一片光明的翊哥,還是嫁入高門得婆家敬重的大姐,你覺得將官位看的比命還重的老爺,最後會舍棄誰呢?”
二姐嚇得腿一軟,神色驚恐的看著她,哆嗦道:“你要殺我?”
“怎麽是我要殺你,不是你逼著我殺你嗎?”
“我……我……我再也不敢了。”
“想必你現在隻是口服心不服吧!”太太端起尚有餘溫的茶水抿了抿,淡淡道:“我可以讓你打從心裏懼怕我。”
二姐猛地搖頭,惴惴不安道:“母親,女兒錯了,女兒再不敢造次了。”如今的她已經認清現實。
“哦?那你說說哪裏錯了?”
二姐悄悄窺視了她一眼,怯怯道:“女兒不該起了妄念?”
太太放下茶杯,慢無聲息道:“非也!”
“女兒不該頂撞母親?”
“也不是!”
二姐想了又想,低聲道:“女兒不該本末倒置,逾越了身份。”
“還不算冥頑不靈。”太太笑著對其道:“庶女就不該逾越自己的本分,妄想著攀上高枝便能改變山雞變鳳凰的事,需知不過是虛凰假鳳罷了!”
二姐僵著身子,木著臉道:“母親教訓的對。”
“二丫頭,你對老爺說,嫁人後是苦是甜都不會找老爺訴苦,可有這迴事?”
二姐愣愣的看著她,扯扯嘴角:“母親,女兒說的不過是句玩笑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