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婉拿起毛筆沾了沾墨台,低頭謄寫論語,淡淡道:“想必三姐是故意為之。”
招娣磨墨的手一頓:“姑娘此話是何意?”
“無甚,隻是隨意猜想罷了!”劉湘婉點了點墨尖,不在言語。
景庭軒內下人們有條不紊搬弄東西,劉嘉睿四人卻相攜來到秦夫子住處,秦夫子的住處有一棵茂盛的柳樹,褐色的樹幹,綠色的柳條及足有壯年男子腰圍粗的樹腰,微風吹過似一把張開的綠絨大傘,輕輕搖曳。
此時柳樹下,圍著石凳坐著五人,隻聽秦夫子語氣平緩道:“四位少爺啟程之際還不忘過來探望老夫,著實讓秦某感慨萬千。”
宋天明淡笑道:“夫子萬不可如此自謙,學生四人從您這所獲的教誨也是受益匪淺。”
曹霽光頷首:“每每與夫子暢談,總能從您隻言片語的言語中領悟更多的道理。”
“此次蘇州之行,我等得您指點卻是受益頗豐。”
秦夫子揮了揮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如今老夫年歲越發大了,也死了繼續科考的心,年少時總覺得唯有高中榜首方能為一方父母官,為百姓謀福祉,但隨著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我心境越發平和,有時不禁反問自己,難道唯有成為父母官才能造福百姓嗎?作一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不也是在為聖上,為百姓教導有用的人才嗎?”
“夫子……”四人異口同聲道。
秦夫子替四人斟茶,淡笑道:“不必介懷,喝茶……喝茶。”
魏廷茂淡淡道:“夫子,怒學生直言,學生覺得您隻是時運不濟而已,若他日成為一方父母官,定能造福百姓。”
“也許天時地利人和,老夫總是差了那麽一點,不過連月亮都有陰晴圓缺,何況是人呢?再說夫子一職,雖是簡單的教書匠,卻能教授學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及勸導學子用心學習之根源。”
曹霽光淡淡反駁:“夫子可曾想過,成為一方父母官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成為一名夫子卻隻能造福寥寥數名學子而已。”
秦夫子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抿淡淡道:“傳道受業解惑中‘傳道’傳的是什麽?是師者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品格;‘授業’授的又是什麽?是師者傳授先人的知識及其內容;‘解惑’解的又是什麽?是學子通過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師者要為其解決不懂的困惑。”
“但以一比十卻是有本質的區別?”
“此話對也對,錯也錯,試問一棵樹它的根莖可以發展成上百顆上千棵幼苗,待若幹年後這些樹便會成為撐天大樹。”
“夫子此言詫異,若是為官,照拂的是一方百姓,如此繁衍,便是生生不息,若是為傳道授業者,成功授業的也隻是個別學子罷了,便是生生繁衍最後也是凋零敗落。”
秦夫子身子僵硬片刻,淡淡道:“你所言不無道理。”
“學生也隻是將心中所思所想所慮說與夫子聽罷了!”
這是魏廷茂的小廝豆包過來,走到他們麵前,小聲道:“公子,府中有信來了?”
魏廷茂蹙了蹙眉頭,起身對秦夫子揖禮道:“本想臨行前多與夫子暢談一二,怎奈學生家中尚有急事,耽擱不得,遂隻能在此同您話別了。”
見此,其他三人紛紛站起,揖禮道:“今日一別,希望來日在京城還能與夫子暢所欲言。”
秦夫子淡淡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你四人離開之時,老夫便不過去了,唯祝你等一路順風。”
“多謝夫子。”四人又揖禮道。
因魏廷茂收到家書一封,不得不提早啟程,遂唯有太太親自送四人離開,分別之時,王媽媽握著太太的輕聲叮囑:“老奴不在您身邊服侍,您要注意身體,切記不要與人置氣。”
太太笑著說:“此去京城路途遙遠,你也要注意身體。”
“老奴定會好好照顧身體,爭取早些迴來服侍您。”
“好……”
半旬後,隨著時間流逝,因劉湘婉氣憤之下弄出的流言逐漸消失在眾人心間,但她仍然過得很悲催,每日下學後,迴到院子便直奔書房去謄寫論雲,總算在秦夫子要求的時間完成了任務。
也許領教過劉湘婉的劣根,秦夫子檢查作業十分認真,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翻看,確定是她本人所謄寫,並未有人幫忙,方滿意的點點頭,語氣平和道:“你這字跡可是臨摹衛夫人的簪花小楷?”
“學生不才卻是臨摹衛夫子的簪花小楷。”劉湘婉耳根微微泛紅。
“先人鍾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衛夫人的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眼下你的字隻得其二分神韻。”秦夫子從她謄寫的宣紙上隨意指了指:“你且看這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中‘賢’‘思’‘焉’三字,粗而硬,肥而亂,哪有衛夫人書法中的清婉,瘦潔。”
說到此處,秦夫子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從老夫幾年前授業之始到如今,你的字跡毫無進步之說,該說你朽木不可雕也還是愚不可及也。”
皆是!
劉湘婉滿麵羞愧,以至於輕點下巴。
如此冥頑不靈!
氣的秦夫子臉色由白轉青,由青轉黑,指著她恨聲道:“罷!罷!罷!既你這般不思進取,那老夫唯有痛下狠手,我這裏恰好有一本衛夫子簪花小楷的孤本,你拿迴去好好臨摹,每日寫一篇文章承與我看,一個月後若還是如今天這般止步不前,便罰你將論語抄寫五遍。”
秦夫子向來雷厲風行,言罷便讓書童去他房間去取書,待他從書童手中小心翼翼接過衛夫子的孤本輕輕撫摸兩下,忍痛將其遞給劉湘婉,神色鄭重道:“這是我珍藏多年的衛夫人簪花小楷孤本,你要精心愛護,不能有絲毫損壞,若……”
劉湘婉十分畏懼秦夫子的手段,忙伸出雙手小心翼翼接過,且飛快的截住他的話,拍胸脯保證道:“夫子放心,書在人在,書亡人亡。”
論語剛謄寫完,至今手腕還隱隱發疼,一想到日後每日謄寫一篇衛夫子簪花小篆,不禁皺著臉咽了咽喉嚨……今後的日子越發難熬了!
唉!識時務者為俊傑,她如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秦夫子神色滿意的點點頭,道:“孺子可教也。”
劉湘婉眼神怯怯的看向他,弱弱的反駁:“夫子,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閨閣中的我能識文斷字已很是感激爹爹、母親及您的教誨,其他便不在要求那麽高……”
聞言,秦夫子狠狠瞪她,訓斥道:“胡說八道!從古至今哪個奇女子是文墨不通之人,要知道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撇了她一眼:“怎麽?我的話不對?”為甚她臉色如此難看?
劉湘婉直搖頭,便是再有反駁之言論,也被您腹中滿腹經綸的才華碾死在萌芽中。
怕了!
真怕了!
夫子好口才!好手段!
還未從學堂走出去,劉湘婉便一臉如遭雷劈的慘樣,眼神木木的看著夫子不言不語。
秦夫子‘咳咳’兩聲,劉湘婉呆愣的抬頭,隻聽他道:“六姑娘想什麽呢?”
劉湘婉眨眨眼睛,端正姿勢,沉吟片刻,方道:“學生正在反思夫子之觀點,夫子之言論確實精辟之極,使得學生受益匪淺。”
秦夫子點點頭,忍不住背過身,臉上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這六姑娘真乃一活寶!
待秦夫子大手一揮準她離開,轉身那一刹那,劉湘婉愁眉苦臉,心裏止不住怨恨自己:“裝傻充愣這麽多年,眼見勝利就在前方,隻不過稍稍氣憤的反抗一迴,怎就惹上秦夫子這塊狗皮膏藥,生生跟她杠上了。”
劉湘婉離開後,劉仲修從旁側進來:“先生,近日可好?”
秦夫子愣了下,行禮笑道:“勞大人惦記,學生在府中處處妥帖。”
劉仲修頷首,又道:“不瞞你說,我來了有一會兒,不巧在門外聽到你與小女的對話。”
秦夫子臉上閃過尷尬之色,畢竟他一大人竟同小姑娘斤斤計較,說出去未免有失顏麵,雖說讓六姑娘練習書法是出於好心,但多多少少參合些逗她玩的私心。
“大人,學生……”
劉仲修揮揮手,淡笑道:“先生不必掛懷,我這六丫頭是該受些磨煉,若不然她小小年紀都快成精了。”
“大人不怪罪學生就好,不過老夫確是很喜歡六姑娘的脾性,隻是她生性懶散,不求上進,遂不得已老夫才想出此法治治她的憊懶。”
劉仲修低歎一聲:“也不知道她這性子隨了誰,唉!”
秦夫子笑著喚書童上茶:“大人,我們坐下聊。”
劉仲修嘴角含笑的點頭。
“不知大人今兒怎麽有興致來我這?”
“還不是上次六丫頭在您這鬧的笑話,別說太太,便是連我都驚動了,你說這丫頭,小時總是唯唯諾諾,不爭不搶,哪裏想到年齡漸長,這性子越發難以捉摸,唉!也怪我平日公務繁忙,疏於管家兒女,且內宅自來由夫人打理,女兒們也自然由她教導規矩及為人處世,等我空閑下來想同孩子們舔犢情深時,她們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與我說話都生分了……”
秦夫子搖搖頭:“大人,何需這般妄自菲薄,您忙於公務是為了替百姓謀福祉,即便因此不甚了解府中小姐少爺的脾性,但學生可以將知曉的告知於您,怎麽說學生在您府上授業已有幾年,對府上幾位小姐性格頗為了解,譬如眼下的六姑娘,估摸著心裏指不定如何咒罵我,嗬嗬……”
劉仲修神色頗為感慨:“如此,倒是叨擾你了。”
“大人休要如此說,往日學生誌向金榜題名,許是我學藝不精,許是我時運不佳,每每總是名落孫山,上次府中四位貴客與我話別時,竟激起學生放棄的科舉之心。”
劉仲修撫掌大笑:“如此甚好。”
這時,書童手上端著托盤從門外輕聲進來,劉鐵對其搖搖頭,接過他手中的東西,小聲吩咐道:“你下去吧,這裏由我來伺候。”
書童躬身退下。
劉鐵輕腳輕手的進去,放下托盤後為二人斟茶倒水,隨後立在老爺身後。
二人靜靜飲下茶水後,劉仲修訕訕道:“既然你對我幾個女兒的脾性頗有了解,可否說與我聽聽。”
“那學生便妄言了,倘若說的不中聽,大人莫要怪我多嘴。”
“無妨,無妨。”
“老夫在府中授課這些年,府中二姑娘空有上進心,心思卻沒用在正地方,三姑娘心思單純,卻最容易被人誘導,四姑娘聰明伶俐卻有些過猶不及,五姑娘憨厚可人,脾氣卻是十分暴躁,七姑娘年紀尚小,性格卻有些陰晴不定。”
短短一番評論,劉仲修如何不知秦夫子這是礙於他的顏麵,說辭過於溫和,用他官話評價便是:二丫頭投機取巧,三丫頭是非不分,四丫頭自作聰明,五丫頭傻頭傻腦,七丫頭陰晴不定。
“先生為何不提我那六丫頭?”
“至於六姑娘嗎?學生初時覺得她乖巧木訥,待接觸一段時日便發覺她頗有些小聰慧,尤其被人欺負時,一臉木訥呆愣的小模樣,可那遮不住靈光的眼珠子卻一眨一眨的,說不定心底想出什麽鬼主意,最讓老夫滿意的便是雖偶爾使些小詭計卻懂得見好就收,也不主動與其他幾位小姐為難,若遇上其他姐妹有難,她還會伸手幫忙,很是純良敦厚。”
“……”
劉仲修心想:他這六丫頭暫定為大智若愚吧!
“那你覺得我那四個兒子脾性如何?”
秦夫子不知大人為何突然提起府中少爺,稍稍閃了個神,便道:“大少爺實乃人中龍鳳,無論學識才華還是行為舉止皆端方嚴謹,且小小年紀便有了舉人頭銜,前途可謂不可限量,至於二少爺,雖老實本分卻誌不在讀書,三少爺頭腦靈活,若細細教導,府中又會出一名狀元爺也說不定,至於四少爺年齡尚小,有待觀察。”
劉仲修聽到翊哥時滿臉笑意,一臉的引以為傲,聽到仁哥臉上的笑意淡了些許,再聽到明哥時,臉色青白交錯,至於明哥還小,他到是不甚在意。
“你之所言,與我心中所料相差無幾。”
“嗬嗬……”秦夫子幹笑兩聲,龍生九子,本就各有不同,誰能說生下來的都是好筍,就不能冒出一個兩個的歹筍來。
劉仲修端起茶杯抿了抿了,淡淡道:“實不相瞞,此次過來是有事有你相商。”
秦夫子抬頭,詫異道:“不知大人找學生所謂何事?”
“京城家中來信,道我明年春,應會奉旨迴京述職。”
秦夫子眼睛閃了閃,忙站起來恭賀道:“學生恭賀大人升遷之喜。”
“隻是冒出些許眉目,言之尚早。”
“大人為人如何,學生在清楚不過,既大人家中之人所言,此事定是十有八九成之。”
劉仲修笑著扶他起身,拉他坐下:“此事暫時還未定,不過我向來喜歡做事未雨綢繆,所以想問問你有何打算,若明年春我迴京述職,你想留在蘇州還是同我一道迴京。”
秦夫子沉默一會兒,歎氣道:“突聞此事,學生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大人可否給我一些時日,待學生想明白,定親自告於大人。”
劉仲修頷首,本就是這般打算。
“不知大人這次迴京,官升幾品?”
“能把這個‘從’字去掉,我就燒高香了。”
招娣磨墨的手一頓:“姑娘此話是何意?”
“無甚,隻是隨意猜想罷了!”劉湘婉點了點墨尖,不在言語。
景庭軒內下人們有條不紊搬弄東西,劉嘉睿四人卻相攜來到秦夫子住處,秦夫子的住處有一棵茂盛的柳樹,褐色的樹幹,綠色的柳條及足有壯年男子腰圍粗的樹腰,微風吹過似一把張開的綠絨大傘,輕輕搖曳。
此時柳樹下,圍著石凳坐著五人,隻聽秦夫子語氣平緩道:“四位少爺啟程之際還不忘過來探望老夫,著實讓秦某感慨萬千。”
宋天明淡笑道:“夫子萬不可如此自謙,學生四人從您這所獲的教誨也是受益匪淺。”
曹霽光頷首:“每每與夫子暢談,總能從您隻言片語的言語中領悟更多的道理。”
“此次蘇州之行,我等得您指點卻是受益頗豐。”
秦夫子揮了揮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如今老夫年歲越發大了,也死了繼續科考的心,年少時總覺得唯有高中榜首方能為一方父母官,為百姓謀福祉,但隨著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我心境越發平和,有時不禁反問自己,難道唯有成為父母官才能造福百姓嗎?作一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不也是在為聖上,為百姓教導有用的人才嗎?”
“夫子……”四人異口同聲道。
秦夫子替四人斟茶,淡笑道:“不必介懷,喝茶……喝茶。”
魏廷茂淡淡道:“夫子,怒學生直言,學生覺得您隻是時運不濟而已,若他日成為一方父母官,定能造福百姓。”
“也許天時地利人和,老夫總是差了那麽一點,不過連月亮都有陰晴圓缺,何況是人呢?再說夫子一職,雖是簡單的教書匠,卻能教授學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及勸導學子用心學習之根源。”
曹霽光淡淡反駁:“夫子可曾想過,成為一方父母官可以造福一方百姓,成為一名夫子卻隻能造福寥寥數名學子而已。”
秦夫子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抿淡淡道:“傳道受業解惑中‘傳道’傳的是什麽?是師者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品格;‘授業’授的又是什麽?是師者傳授先人的知識及其內容;‘解惑’解的又是什麽?是學子通過學習提出他們的疑惑,師者要為其解決不懂的困惑。”
“但以一比十卻是有本質的區別?”
“此話對也對,錯也錯,試問一棵樹它的根莖可以發展成上百顆上千棵幼苗,待若幹年後這些樹便會成為撐天大樹。”
“夫子此言詫異,若是為官,照拂的是一方百姓,如此繁衍,便是生生不息,若是為傳道授業者,成功授業的也隻是個別學子罷了,便是生生繁衍最後也是凋零敗落。”
秦夫子身子僵硬片刻,淡淡道:“你所言不無道理。”
“學生也隻是將心中所思所想所慮說與夫子聽罷了!”
這是魏廷茂的小廝豆包過來,走到他們麵前,小聲道:“公子,府中有信來了?”
魏廷茂蹙了蹙眉頭,起身對秦夫子揖禮道:“本想臨行前多與夫子暢談一二,怎奈學生家中尚有急事,耽擱不得,遂隻能在此同您話別了。”
見此,其他三人紛紛站起,揖禮道:“今日一別,希望來日在京城還能與夫子暢所欲言。”
秦夫子淡淡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你四人離開之時,老夫便不過去了,唯祝你等一路順風。”
“多謝夫子。”四人又揖禮道。
因魏廷茂收到家書一封,不得不提早啟程,遂唯有太太親自送四人離開,分別之時,王媽媽握著太太的輕聲叮囑:“老奴不在您身邊服侍,您要注意身體,切記不要與人置氣。”
太太笑著說:“此去京城路途遙遠,你也要注意身體。”
“老奴定會好好照顧身體,爭取早些迴來服侍您。”
“好……”
半旬後,隨著時間流逝,因劉湘婉氣憤之下弄出的流言逐漸消失在眾人心間,但她仍然過得很悲催,每日下學後,迴到院子便直奔書房去謄寫論雲,總算在秦夫子要求的時間完成了任務。
也許領教過劉湘婉的劣根,秦夫子檢查作業十分認真,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翻看,確定是她本人所謄寫,並未有人幫忙,方滿意的點點頭,語氣平和道:“你這字跡可是臨摹衛夫人的簪花小楷?”
“學生不才卻是臨摹衛夫子的簪花小楷。”劉湘婉耳根微微泛紅。
“先人鍾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衛夫人的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眼下你的字隻得其二分神韻。”秦夫子從她謄寫的宣紙上隨意指了指:“你且看這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中‘賢’‘思’‘焉’三字,粗而硬,肥而亂,哪有衛夫人書法中的清婉,瘦潔。”
說到此處,秦夫子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從老夫幾年前授業之始到如今,你的字跡毫無進步之說,該說你朽木不可雕也還是愚不可及也。”
皆是!
劉湘婉滿麵羞愧,以至於輕點下巴。
如此冥頑不靈!
氣的秦夫子臉色由白轉青,由青轉黑,指著她恨聲道:“罷!罷!罷!既你這般不思進取,那老夫唯有痛下狠手,我這裏恰好有一本衛夫子簪花小楷的孤本,你拿迴去好好臨摹,每日寫一篇文章承與我看,一個月後若還是如今天這般止步不前,便罰你將論語抄寫五遍。”
秦夫子向來雷厲風行,言罷便讓書童去他房間去取書,待他從書童手中小心翼翼接過衛夫子的孤本輕輕撫摸兩下,忍痛將其遞給劉湘婉,神色鄭重道:“這是我珍藏多年的衛夫人簪花小楷孤本,你要精心愛護,不能有絲毫損壞,若……”
劉湘婉十分畏懼秦夫子的手段,忙伸出雙手小心翼翼接過,且飛快的截住他的話,拍胸脯保證道:“夫子放心,書在人在,書亡人亡。”
論語剛謄寫完,至今手腕還隱隱發疼,一想到日後每日謄寫一篇衛夫子簪花小篆,不禁皺著臉咽了咽喉嚨……今後的日子越發難熬了!
唉!識時務者為俊傑,她如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秦夫子神色滿意的點點頭,道:“孺子可教也。”
劉湘婉眼神怯怯的看向他,弱弱的反駁:“夫子,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閨閣中的我能識文斷字已很是感激爹爹、母親及您的教誨,其他便不在要求那麽高……”
聞言,秦夫子狠狠瞪她,訓斥道:“胡說八道!從古至今哪個奇女子是文墨不通之人,要知道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撇了她一眼:“怎麽?我的話不對?”為甚她臉色如此難看?
劉湘婉直搖頭,便是再有反駁之言論,也被您腹中滿腹經綸的才華碾死在萌芽中。
怕了!
真怕了!
夫子好口才!好手段!
還未從學堂走出去,劉湘婉便一臉如遭雷劈的慘樣,眼神木木的看著夫子不言不語。
秦夫子‘咳咳’兩聲,劉湘婉呆愣的抬頭,隻聽他道:“六姑娘想什麽呢?”
劉湘婉眨眨眼睛,端正姿勢,沉吟片刻,方道:“學生正在反思夫子之觀點,夫子之言論確實精辟之極,使得學生受益匪淺。”
秦夫子點點頭,忍不住背過身,臉上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這六姑娘真乃一活寶!
待秦夫子大手一揮準她離開,轉身那一刹那,劉湘婉愁眉苦臉,心裏止不住怨恨自己:“裝傻充愣這麽多年,眼見勝利就在前方,隻不過稍稍氣憤的反抗一迴,怎就惹上秦夫子這塊狗皮膏藥,生生跟她杠上了。”
劉湘婉離開後,劉仲修從旁側進來:“先生,近日可好?”
秦夫子愣了下,行禮笑道:“勞大人惦記,學生在府中處處妥帖。”
劉仲修頷首,又道:“不瞞你說,我來了有一會兒,不巧在門外聽到你與小女的對話。”
秦夫子臉上閃過尷尬之色,畢竟他一大人竟同小姑娘斤斤計較,說出去未免有失顏麵,雖說讓六姑娘練習書法是出於好心,但多多少少參合些逗她玩的私心。
“大人,學生……”
劉仲修揮揮手,淡笑道:“先生不必掛懷,我這六丫頭是該受些磨煉,若不然她小小年紀都快成精了。”
“大人不怪罪學生就好,不過老夫確是很喜歡六姑娘的脾性,隻是她生性懶散,不求上進,遂不得已老夫才想出此法治治她的憊懶。”
劉仲修低歎一聲:“也不知道她這性子隨了誰,唉!”
秦夫子笑著喚書童上茶:“大人,我們坐下聊。”
劉仲修嘴角含笑的點頭。
“不知大人今兒怎麽有興致來我這?”
“還不是上次六丫頭在您這鬧的笑話,別說太太,便是連我都驚動了,你說這丫頭,小時總是唯唯諾諾,不爭不搶,哪裏想到年齡漸長,這性子越發難以捉摸,唉!也怪我平日公務繁忙,疏於管家兒女,且內宅自來由夫人打理,女兒們也自然由她教導規矩及為人處世,等我空閑下來想同孩子們舔犢情深時,她們也在不知不覺中長大,與我說話都生分了……”
秦夫子搖搖頭:“大人,何需這般妄自菲薄,您忙於公務是為了替百姓謀福祉,即便因此不甚了解府中小姐少爺的脾性,但學生可以將知曉的告知於您,怎麽說學生在您府上授業已有幾年,對府上幾位小姐性格頗為了解,譬如眼下的六姑娘,估摸著心裏指不定如何咒罵我,嗬嗬……”
劉仲修神色頗為感慨:“如此,倒是叨擾你了。”
“大人休要如此說,往日學生誌向金榜題名,許是我學藝不精,許是我時運不佳,每每總是名落孫山,上次府中四位貴客與我話別時,竟激起學生放棄的科舉之心。”
劉仲修撫掌大笑:“如此甚好。”
這時,書童手上端著托盤從門外輕聲進來,劉鐵對其搖搖頭,接過他手中的東西,小聲吩咐道:“你下去吧,這裏由我來伺候。”
書童躬身退下。
劉鐵輕腳輕手的進去,放下托盤後為二人斟茶倒水,隨後立在老爺身後。
二人靜靜飲下茶水後,劉仲修訕訕道:“既然你對我幾個女兒的脾性頗有了解,可否說與我聽聽。”
“那學生便妄言了,倘若說的不中聽,大人莫要怪我多嘴。”
“無妨,無妨。”
“老夫在府中授課這些年,府中二姑娘空有上進心,心思卻沒用在正地方,三姑娘心思單純,卻最容易被人誘導,四姑娘聰明伶俐卻有些過猶不及,五姑娘憨厚可人,脾氣卻是十分暴躁,七姑娘年紀尚小,性格卻有些陰晴不定。”
短短一番評論,劉仲修如何不知秦夫子這是礙於他的顏麵,說辭過於溫和,用他官話評價便是:二丫頭投機取巧,三丫頭是非不分,四丫頭自作聰明,五丫頭傻頭傻腦,七丫頭陰晴不定。
“先生為何不提我那六丫頭?”
“至於六姑娘嗎?學生初時覺得她乖巧木訥,待接觸一段時日便發覺她頗有些小聰慧,尤其被人欺負時,一臉木訥呆愣的小模樣,可那遮不住靈光的眼珠子卻一眨一眨的,說不定心底想出什麽鬼主意,最讓老夫滿意的便是雖偶爾使些小詭計卻懂得見好就收,也不主動與其他幾位小姐為難,若遇上其他姐妹有難,她還會伸手幫忙,很是純良敦厚。”
“……”
劉仲修心想:他這六丫頭暫定為大智若愚吧!
“那你覺得我那四個兒子脾性如何?”
秦夫子不知大人為何突然提起府中少爺,稍稍閃了個神,便道:“大少爺實乃人中龍鳳,無論學識才華還是行為舉止皆端方嚴謹,且小小年紀便有了舉人頭銜,前途可謂不可限量,至於二少爺,雖老實本分卻誌不在讀書,三少爺頭腦靈活,若細細教導,府中又會出一名狀元爺也說不定,至於四少爺年齡尚小,有待觀察。”
劉仲修聽到翊哥時滿臉笑意,一臉的引以為傲,聽到仁哥臉上的笑意淡了些許,再聽到明哥時,臉色青白交錯,至於明哥還小,他到是不甚在意。
“你之所言,與我心中所料相差無幾。”
“嗬嗬……”秦夫子幹笑兩聲,龍生九子,本就各有不同,誰能說生下來的都是好筍,就不能冒出一個兩個的歹筍來。
劉仲修端起茶杯抿了抿了,淡淡道:“實不相瞞,此次過來是有事有你相商。”
秦夫子抬頭,詫異道:“不知大人找學生所謂何事?”
“京城家中來信,道我明年春,應會奉旨迴京述職。”
秦夫子眼睛閃了閃,忙站起來恭賀道:“學生恭賀大人升遷之喜。”
“隻是冒出些許眉目,言之尚早。”
“大人為人如何,學生在清楚不過,既大人家中之人所言,此事定是十有八九成之。”
劉仲修笑著扶他起身,拉他坐下:“此事暫時還未定,不過我向來喜歡做事未雨綢繆,所以想問問你有何打算,若明年春我迴京述職,你想留在蘇州還是同我一道迴京。”
秦夫子沉默一會兒,歎氣道:“突聞此事,學生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大人可否給我一些時日,待學生想明白,定親自告於大人。”
劉仲修頷首,本就是這般打算。
“不知大人這次迴京,官升幾品?”
“能把這個‘從’字去掉,我就燒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