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房,太太早已吩咐王媽媽備好晚膳,待老爺迴來一同用膳,劉仲修一出現,太太先是眼睛一亮後臉色漸緩,主仆三人對老爺福了福身,隨後菱香擺好碗筷隨伺在太太身後,迎香端茶伺候老爺涑口,又將手帕沾濕跪下為其擦手。
想及黃姨娘出事是太太一手導的戲,劉仲修心中一陣惱火,在看她此時端莊賢惠、溫婉賢淑的做作姿態心裏更是冷笑連連,瞧了瞧桌上的菜肴,東山白煨羊肉、梅鱭魚、鹿苑雞、西芹蝦仁、五香醬肉、涼拌蓮藕,四熱二冷,外加一道鮮菇蝦丸湯,都是他平日愛吃的菜,為了引他入局,摘除自己,太太費了不少心思啊……
太太夾了一塊梅鱭魚的魚肉放入老爺碗中,笑著問:“老爺快嚐嚐,這是我特意讓廚房做的,味道如何?”
劉仲修笑著點頭,伸筷將魚肉放入口中,不由讚賞道:“不錯,滑而嫩,嫩而鮮。”
“老爺喜歡就好。”太太對迎香使了一個眼神,迎香和菱香福了福身,腳步輕盈的退下。
這時屋裏隻剩他們夫妻二人,劉仲修放下手中的筷子,正襟危坐:“夫人遣人喚我過來,到底府中出了何事?”
太太身體一僵,臉色鐵青的從凳上站起,福身道:“不敢欺瞞老爺,昨兒黃姨娘早產不是因哥兒提前出生,而是有人故意為之。”說到此處,微微垂眼,輕聲道:“是妾身疏忽……”
好一個大義凜然,負荊請罪!
好手段!
劉仲修嗤笑,冷眼看著太太拿腔作勢,偏不能泄露內心的思緒,遂,繼續與她做戲,反問:“夫人為何如此說?”
“老爺每日忙於公務,已是費盡了心神,妾身乃後宅之主母,打理好後宅本是妾身之本分,隻是……黃姨娘早產怕是另有玄機,早上六丫頭請安時,與我說她姨娘早產乃是人為所致,因她姨娘的丫鬟在其鞋底發現豬油,妾身聽聞後,立刻派人徹查,沒想到兇手竟是田、張兩位姨娘,因她二人是伺候老爺多年的人,且張姨娘生育有功,為您相繼誕下三少爺、五姑娘,但事關謀害子嗣,妾身……妾身也不知如何是好。”瞥了瞥老爺的神色,繼續道:“這才派人請老爺過來,由老爺處置。”
聽到此處,劉仲修臉色發黑,伸手猛地拍下桌子,怒急而道:“她們二人呢?
“妾身已讓著人分別看守於柴房。”太太拿起手邊的絲帕撚濕眼角:“老爺,都是妾身不好,妾身失職才讓她二人鑽了空子起了害人之心。”
“這事與夫人有何關係,夫人每日的辛勞為夫都看在眼裏,既要打理後宅又要撫育兒女,上上下下,府裏府外皆靠夫人一人打點,”劉仲修說到此,確實有感而發體諒太太之不容易,語氣誠摯道:“這些年夫人辛苦了……”
“老爺不怪罪妾身就好。”
劉仲修揮手喚人:“去柴房將田氏、張氏帶來。”
門外,劉鐵低聲應諾。
一盞茶後,田姨娘同張姨娘一同進來,田姨娘一見到老爺,噗通一聲跪下,跪爬到老爺膝下,扯著他的衣袍痛哭流涕道:“老爺,是賤妾的錯,賤妾不該起了妄念,都是賤妾的錯,求老爺原諒賤妾。”
想到昨晚芙蓉帳暖時老爺對她溫柔體貼,愛意濃濃,即便黃姨娘之事卻是她所為,但那又如何,若是往日她有可能會害怕,擔憂,但昨兒方體會出老爺憐愛她之心,現下隻需她梨花帶雨落上幾滴淚,老爺定會因此心軟,田姨娘如此打算,便將臉埋在老爺膝下,背人處嘴角微微上翹。
太太站在一旁,雙手緊握,神色憤怒,恨不得一棒子打殺她。
賤人!
田姨娘梨花帶雨,我見猶憐的看著老爺,劉仲修摸摸她頭,笑著說:“我知道……”頭轉向張氏,問:“你可有什麽話要說?”
張姨娘隻說了一句:“若我有害黃姨娘母子之心,天打雷劈,死後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若是其他事,她可能心虛似田姨娘般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此事確實與她無關,所以她根本不用求饒,因她相信老爺,老爺為官數載,斷案無數,真話假話,一問便知。
劉仲修點點頭,對劉鐵道:“送她們各自迴院子。”
“是。”
張氏本就問心無愧,待老爺話音一落,福了福身轉身走了,竟不顧立在一旁的太太。
如此囂張,可還將她放在眼裏,太太氣的胸悶氣短,幾欲發飆。
田姨娘滿臉淚痕,虛弱無力,似一陣風吹過便會倒地不起,不過離開後,心裏止不住得意,老爺終究還是不忍心處罰她。
田、張兩位姨娘離開後,屋裏隻剩神色平淡的劉仲修及滿臉怒色的太太。
太太氣的猩紅了眼,她算計了所有,偏偏忘了老爺風流成性的劣根,冷笑般諷刺道:“真真是溫柔鄉裏出情郎,妾身今日才知曉老爺也是欲令智昏的人。”
說的這是什麽混賬話!
‘啪’的一聲,劉仲修將手邊的碗摔在地上,聲色厲苒道:“周氏,你可知剛才說了什麽大逆不道之言論?”
太太連連冷笑:“老爺做都做出來了,還怕妾身說不成?”
“你……我不跟你一般見識。”
“老爺說的對,妾身哪有什麽見識,妾身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詩書禮儀,溫良恭儉讓,時至今日方才知曉老爺不喜世家教養出來的閨閣千金,反而甚愛青樓裏□□出來的□□,怪不得老爺一直不溫不火的待妾身,妾身時至今日才恍然大悟。”
“胡說八道!”
太太冷哼不已。
屋裏靜默一刻鍾,劉仲修方緩緩道:“好了夫人,為夫知你氣急之下才悖言亂辭,雖心疼黃姨娘母子遭了一番罪,但索性最後平安無事,再則……那田氏本就是個玩物,不值一提,她既有膽謀害子嗣且對太太不恭不敬,就該知曉後果如何,至於張氏,確實是被田氏誣陷。”
好一會兒,太太才出聲:“處置田姨娘本就理所應當,可這張姨娘……”頓頓道:“妾身知老爺甚是喜愛張姨娘,可這陷害子嗣卻是犯了府中大忌。”
劉仲修拍拍太太的手,安撫道:“那夫人與我說說,張氏為何要害黃氏母子?”
“因為她害怕黃姨娘生下哥兒,與她兒子爭寵。”
劉仲修搖頭:“夫人這般說,便有些強詞奪理,其一,世人皆重誓言,張氏既敢當著你我之麵,發下毒誓,便說明她心中無懼,其二,張氏有兒有女,為何要害黃氏腹中尚不知性別的胎兒,即便黃氏生下的是兒子,與她又有多大關係,她兒女皆大,同一剛出生的哥兒計較,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其三,則是重中之重,張氏乃良妾。”
一時間,太太無力反駁,啞口無言。
劉仲修又道:“方才你也看到,張氏目光清亮,毫無閃躲之色,站著則是挺直腰板,說話更是鏗鏘有力,為夫身為一府知州,常年判案,隻需一眼便能斷出人之對錯,話之真假。”
此話一出,太太心虛的低下頭,生怕露出眼底的破綻。
劉仲修言罷,靜心等候太太的決斷,大約一刻鍾,太太心有不甘道:“妾身細細想來,老爺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劉仲修微微頷首:“這田氏確實該殺,不過此時卻不能大張旗鼓的處置她,現正逢我升遷與否的重要時機,萬不能露出些許後宅詬病,這於我考評有礙,芝麻與龍眼,孰輕孰重,夫人應當明白。”
老爺要升遷了!
第10章 我弟宴哥(捉蟲)
太太一愣,忙不迭道:“老爺,是妾身身見識淺薄,險些壞了您的大事,”神色略微躊躇,小心翼翼問:“不知老爺此次會升遷至何處?”
若能調迴京城就好了!
太太心裏搖搖頭,告誡自己胡思亂想什麽!
此時,劉仲修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不怨夫人,今日我公務繁忙未來得及與你細說,前幾日家中來信,信中言道:聖上在朝堂上屢屢對我褒獎稱讚,皆因我任蘇州知府這幾年所作出的政績斐然,若無意外,明年春我會奉旨迴京述職。”
什麽!
迴到京城!
這是太太做夢都在期盼的事!
想到京城裏的親人,想到嫁人後遠在京城的大女,太太興奮的臉色泛紅,事關老爺的前程,她不由端正身形,厲冉道:“老爺放心,妾身定不會因一顆老鼠屎壞了老爺的大事。”
劉仲修笑著點頭,端起手邊的酒杯,一口幹了。
想他任蘇州知府這些年,理辭訟、勸農桑、修道路、建學堂、興絲綢、罷勞役總總舉措終於讓聖上看到他的豐功偉績,尤其是蘇州每年上繳的賦稅占國庫的三分之一,可見他這些年任蘇州知府的政績有多斐然,如此政績當然也得到百姓的愛戴,走在街道上,每每聽到人們談及他定是‘愛民如子,湣民惠民’等讚美之言。
太太陪著老爺用完膳,伺候老爺擦手漱口,掂量再三小聲問:“田姨娘犯了如此大錯,若此次不重重罰她,日後怕其會再度心存歹意?這……豈不是在縱容她?”
對於如何處置田姨娘,劉仲修本就無所謂,遂順著她的話:“太太有何想法?”
“若不嚴懲,黃姨娘曉得真相後怕是會意難平,尤其她做了此等惡事竟胡亂攀扯他人,害妾身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張姨娘,此事妾身必為她們二人討個說法?”
“後宅之事向來都由夫人定奪,你想如何辦便依你的想法,無需問我。”
“老爺……您不怪我識人不清?”
劉仲修拉著太太的手,語重心長道:“太太心善,何曾見過此等歹人心思,被騙實屬正常,至於張姨娘,私底下我會替你解釋一二,太太不必太過自責。”
太太羞愧難當,低頭喃喃道:“老爺……”
“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日後夫人還需管好下人們的嘴,若再有造謠生事者,立馬打死,以儆效尤。”
太太本打算借此風波除掉張姨娘,即便沒除掉也使她脫成皮,卻未料到這賤人如此深得老爺歡心,一想到她謀劃許久既能害了黃姨娘又能除掉張姨娘,本是一舉兩得的美計,誰料她二人如此命好,黃姨娘不但平安誕下個哥兒,張姨娘更是安然無恙的被放出來……太太心裏恨的直咬牙,麵上卻隻能笑意盈盈的答應老爺。
劉仲修垂目喝茶時撇了太太一眼,果然如他所料,太太一臉猙獰之色,女人的眼界果然隻適合圍繞這四方天地的內宅,隨隨便便一句話便能讓她胡思亂想,忐忑難安。
太太這個女人,什麽都好,就是心眼太小,這世上哪個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偏她一邊做賢婦一邊做惡婦,卻始終不明白似他們這般結發夫妻,哪有幾人真正做到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能做到相敬如賓已是不易。
正因為劉仲修深曉太太的為人,想要這後宅安寧無風波,便不能事事順她心,隻能給她找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如張姨娘,此番無辜受冤,心中定是恨極了太太,他在旁推波助瀾寵幸一段時日,使她在府中風頭超過太太,兩番抗衡下,這後宅怕是能消停些。
此番軟硬兼施,隻盼他心裏惦念之人過得安穩順意。
太太不知老爺心裏百轉千迴的小心思,思緒沉浸在日後如何對付張姨娘這個賤人。
直至劉仲修茶喝了兩杯,也不見太太迴神,遂咳嗽兩聲,喚醒她的神智,見老爺已經起身,忙不迭道:“老爺,天色已晚,今晚不若就留下來吧!”
劉仲修神色尷尬,訕訕道:“前日我答應張氏去她那……況今日她受了委屈……”
太太臉色一冷,脫口而出:“昨日老爺明明讓妾身等您,妾身一直等到戌時也不見您迴來,晨起後方知老爺昨兒去了田姨娘處?”
聞言,劉仲修哈哈大笑:“原來夫人這是醋了?”
太太輕唾,紅著臉背過身。
“此次張氏受了委屈,我去安撫她受驚的心神,若她情緒稍好,我便迴來,可好?夫人?”
太太冷笑,老爺這是哄小孩呢?
此去怕是一去不歸吧!
心裏再憤然,太太臉上也未露絲毫不滿,轉而道:“老爺光憐惜著張姨娘,卻還未去看過黃姨娘及新生的哥兒,不怕黃姨娘寒心嗎?妾身可是聽說新生的哥兒長的頗像老爺,老爺難道不想去瞧瞧……”
劉仲修撫掌大笑:“當真?”
“妾身哪敢騙您,”太太翻了個白眼,繼續規勸道:“老爺,不是妾身說您,對待張、黃兩位姨娘,您做得未免太有失偏頗,妾身知您心裏惦記張姨娘今兒受的委屈,但也要想想黃姨娘九死一生,為您誕下麟兒的辛苦,這也是功勞一件。”
劉仲修納黃氏至今,太太何曾這般提點過她,如今為了對付張氏,竟一心將他推至黃姨娘處,真是可笑,於是順著她的話,臉色微冷:“太太三番兩次提及黃氏,可是她同你抱怨了?”一副赫然大怒的神色。
太太細細瞧著老爺的臉色,不似作假,笑著解釋:“黃姨娘哪是這樣的人,她入府至今,向來本本分分,輕易不與其他姨娘說閑話,惹是非。”
劉仲修麵無表情聽著太太看似抱怨,實則迫不及待攛掇他去黃姨娘的院子,心中十分了然,定是太太自覺留不住自己,也不能便宜張氏,再說黃姨娘剛生產完,又不能侍寢,太太無論何時何地都打著一手的好算盤。
不過,此番算計卻甚得他心。
劉仲修故意歎氣:“夫人既這般說,我便去瞧瞧黃姨娘及新生的兒子,省的她太過寒心。”頓了頓又道:“不過,這次可是夫人讓我去的,過後可不許怨我!”
“老爺您說什麽呢?”
劉仲修抬腳離開,背對太太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太太目送老爺離開,直至不見他的背影臉上的笑容猛然一斂,王媽媽從內室旁的轉角處出來,怪異道:“太太,老奴怎麽覺得田姨娘之事,老爺好像事先就知曉?”
太太冷哼一聲:“咱們老爺可不就是深藏不漏,與我打的一手好太極,沒聽見他中間幾次三番的敲打我?”
‘強詞奪理’ ‘斷案無數’ ‘識人不清’等諸如此類的話皆從老爺口中說出,這不就是老爺在點明她,此事,他早已知曉,隻不過礙於太太的顏麵,沒有捅破而已。
王媽媽細想之下,恍然大悟,怪不得她總覺得老爺的話哪裏不對,想來這便是這……隨即臉‘刷’地一下子白了,哆嗦道:“老爺不會因此與您生了嫌隙吧!”
“沒聽最後老爺說,再有造謠生事,直接打死!這就是在變相告訴我,府中之事還是由我做主。”太太沒好氣道。
今晚這出戲,她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唯一值得讓她稍稍高興之處,便是老爺明年春興許調迴京城。
想及黃姨娘出事是太太一手導的戲,劉仲修心中一陣惱火,在看她此時端莊賢惠、溫婉賢淑的做作姿態心裏更是冷笑連連,瞧了瞧桌上的菜肴,東山白煨羊肉、梅鱭魚、鹿苑雞、西芹蝦仁、五香醬肉、涼拌蓮藕,四熱二冷,外加一道鮮菇蝦丸湯,都是他平日愛吃的菜,為了引他入局,摘除自己,太太費了不少心思啊……
太太夾了一塊梅鱭魚的魚肉放入老爺碗中,笑著問:“老爺快嚐嚐,這是我特意讓廚房做的,味道如何?”
劉仲修笑著點頭,伸筷將魚肉放入口中,不由讚賞道:“不錯,滑而嫩,嫩而鮮。”
“老爺喜歡就好。”太太對迎香使了一個眼神,迎香和菱香福了福身,腳步輕盈的退下。
這時屋裏隻剩他們夫妻二人,劉仲修放下手中的筷子,正襟危坐:“夫人遣人喚我過來,到底府中出了何事?”
太太身體一僵,臉色鐵青的從凳上站起,福身道:“不敢欺瞞老爺,昨兒黃姨娘早產不是因哥兒提前出生,而是有人故意為之。”說到此處,微微垂眼,輕聲道:“是妾身疏忽……”
好一個大義凜然,負荊請罪!
好手段!
劉仲修嗤笑,冷眼看著太太拿腔作勢,偏不能泄露內心的思緒,遂,繼續與她做戲,反問:“夫人為何如此說?”
“老爺每日忙於公務,已是費盡了心神,妾身乃後宅之主母,打理好後宅本是妾身之本分,隻是……黃姨娘早產怕是另有玄機,早上六丫頭請安時,與我說她姨娘早產乃是人為所致,因她姨娘的丫鬟在其鞋底發現豬油,妾身聽聞後,立刻派人徹查,沒想到兇手竟是田、張兩位姨娘,因她二人是伺候老爺多年的人,且張姨娘生育有功,為您相繼誕下三少爺、五姑娘,但事關謀害子嗣,妾身……妾身也不知如何是好。”瞥了瞥老爺的神色,繼續道:“這才派人請老爺過來,由老爺處置。”
聽到此處,劉仲修臉色發黑,伸手猛地拍下桌子,怒急而道:“她們二人呢?
“妾身已讓著人分別看守於柴房。”太太拿起手邊的絲帕撚濕眼角:“老爺,都是妾身不好,妾身失職才讓她二人鑽了空子起了害人之心。”
“這事與夫人有何關係,夫人每日的辛勞為夫都看在眼裏,既要打理後宅又要撫育兒女,上上下下,府裏府外皆靠夫人一人打點,”劉仲修說到此,確實有感而發體諒太太之不容易,語氣誠摯道:“這些年夫人辛苦了……”
“老爺不怪罪妾身就好。”
劉仲修揮手喚人:“去柴房將田氏、張氏帶來。”
門外,劉鐵低聲應諾。
一盞茶後,田姨娘同張姨娘一同進來,田姨娘一見到老爺,噗通一聲跪下,跪爬到老爺膝下,扯著他的衣袍痛哭流涕道:“老爺,是賤妾的錯,賤妾不該起了妄念,都是賤妾的錯,求老爺原諒賤妾。”
想到昨晚芙蓉帳暖時老爺對她溫柔體貼,愛意濃濃,即便黃姨娘之事卻是她所為,但那又如何,若是往日她有可能會害怕,擔憂,但昨兒方體會出老爺憐愛她之心,現下隻需她梨花帶雨落上幾滴淚,老爺定會因此心軟,田姨娘如此打算,便將臉埋在老爺膝下,背人處嘴角微微上翹。
太太站在一旁,雙手緊握,神色憤怒,恨不得一棒子打殺她。
賤人!
田姨娘梨花帶雨,我見猶憐的看著老爺,劉仲修摸摸她頭,笑著說:“我知道……”頭轉向張氏,問:“你可有什麽話要說?”
張姨娘隻說了一句:“若我有害黃姨娘母子之心,天打雷劈,死後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若是其他事,她可能心虛似田姨娘般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此事確實與她無關,所以她根本不用求饒,因她相信老爺,老爺為官數載,斷案無數,真話假話,一問便知。
劉仲修點點頭,對劉鐵道:“送她們各自迴院子。”
“是。”
張氏本就問心無愧,待老爺話音一落,福了福身轉身走了,竟不顧立在一旁的太太。
如此囂張,可還將她放在眼裏,太太氣的胸悶氣短,幾欲發飆。
田姨娘滿臉淚痕,虛弱無力,似一陣風吹過便會倒地不起,不過離開後,心裏止不住得意,老爺終究還是不忍心處罰她。
田、張兩位姨娘離開後,屋裏隻剩神色平淡的劉仲修及滿臉怒色的太太。
太太氣的猩紅了眼,她算計了所有,偏偏忘了老爺風流成性的劣根,冷笑般諷刺道:“真真是溫柔鄉裏出情郎,妾身今日才知曉老爺也是欲令智昏的人。”
說的這是什麽混賬話!
‘啪’的一聲,劉仲修將手邊的碗摔在地上,聲色厲苒道:“周氏,你可知剛才說了什麽大逆不道之言論?”
太太連連冷笑:“老爺做都做出來了,還怕妾身說不成?”
“你……我不跟你一般見識。”
“老爺說的對,妾身哪有什麽見識,妾身從小熟讀四書五經,詩書禮儀,溫良恭儉讓,時至今日方才知曉老爺不喜世家教養出來的閨閣千金,反而甚愛青樓裏□□出來的□□,怪不得老爺一直不溫不火的待妾身,妾身時至今日才恍然大悟。”
“胡說八道!”
太太冷哼不已。
屋裏靜默一刻鍾,劉仲修方緩緩道:“好了夫人,為夫知你氣急之下才悖言亂辭,雖心疼黃姨娘母子遭了一番罪,但索性最後平安無事,再則……那田氏本就是個玩物,不值一提,她既有膽謀害子嗣且對太太不恭不敬,就該知曉後果如何,至於張氏,確實是被田氏誣陷。”
好一會兒,太太才出聲:“處置田姨娘本就理所應當,可這張姨娘……”頓頓道:“妾身知老爺甚是喜愛張姨娘,可這陷害子嗣卻是犯了府中大忌。”
劉仲修拍拍太太的手,安撫道:“那夫人與我說說,張氏為何要害黃氏母子?”
“因為她害怕黃姨娘生下哥兒,與她兒子爭寵。”
劉仲修搖頭:“夫人這般說,便有些強詞奪理,其一,世人皆重誓言,張氏既敢當著你我之麵,發下毒誓,便說明她心中無懼,其二,張氏有兒有女,為何要害黃氏腹中尚不知性別的胎兒,即便黃氏生下的是兒子,與她又有多大關係,她兒女皆大,同一剛出生的哥兒計較,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其三,則是重中之重,張氏乃良妾。”
一時間,太太無力反駁,啞口無言。
劉仲修又道:“方才你也看到,張氏目光清亮,毫無閃躲之色,站著則是挺直腰板,說話更是鏗鏘有力,為夫身為一府知州,常年判案,隻需一眼便能斷出人之對錯,話之真假。”
此話一出,太太心虛的低下頭,生怕露出眼底的破綻。
劉仲修言罷,靜心等候太太的決斷,大約一刻鍾,太太心有不甘道:“妾身細細想來,老爺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劉仲修微微頷首:“這田氏確實該殺,不過此時卻不能大張旗鼓的處置她,現正逢我升遷與否的重要時機,萬不能露出些許後宅詬病,這於我考評有礙,芝麻與龍眼,孰輕孰重,夫人應當明白。”
老爺要升遷了!
第10章 我弟宴哥(捉蟲)
太太一愣,忙不迭道:“老爺,是妾身身見識淺薄,險些壞了您的大事,”神色略微躊躇,小心翼翼問:“不知老爺此次會升遷至何處?”
若能調迴京城就好了!
太太心裏搖搖頭,告誡自己胡思亂想什麽!
此時,劉仲修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不怨夫人,今日我公務繁忙未來得及與你細說,前幾日家中來信,信中言道:聖上在朝堂上屢屢對我褒獎稱讚,皆因我任蘇州知府這幾年所作出的政績斐然,若無意外,明年春我會奉旨迴京述職。”
什麽!
迴到京城!
這是太太做夢都在期盼的事!
想到京城裏的親人,想到嫁人後遠在京城的大女,太太興奮的臉色泛紅,事關老爺的前程,她不由端正身形,厲冉道:“老爺放心,妾身定不會因一顆老鼠屎壞了老爺的大事。”
劉仲修笑著點頭,端起手邊的酒杯,一口幹了。
想他任蘇州知府這些年,理辭訟、勸農桑、修道路、建學堂、興絲綢、罷勞役總總舉措終於讓聖上看到他的豐功偉績,尤其是蘇州每年上繳的賦稅占國庫的三分之一,可見他這些年任蘇州知府的政績有多斐然,如此政績當然也得到百姓的愛戴,走在街道上,每每聽到人們談及他定是‘愛民如子,湣民惠民’等讚美之言。
太太陪著老爺用完膳,伺候老爺擦手漱口,掂量再三小聲問:“田姨娘犯了如此大錯,若此次不重重罰她,日後怕其會再度心存歹意?這……豈不是在縱容她?”
對於如何處置田姨娘,劉仲修本就無所謂,遂順著她的話:“太太有何想法?”
“若不嚴懲,黃姨娘曉得真相後怕是會意難平,尤其她做了此等惡事竟胡亂攀扯他人,害妾身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張姨娘,此事妾身必為她們二人討個說法?”
“後宅之事向來都由夫人定奪,你想如何辦便依你的想法,無需問我。”
“老爺……您不怪我識人不清?”
劉仲修拉著太太的手,語重心長道:“太太心善,何曾見過此等歹人心思,被騙實屬正常,至於張姨娘,私底下我會替你解釋一二,太太不必太過自責。”
太太羞愧難當,低頭喃喃道:“老爺……”
“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日後夫人還需管好下人們的嘴,若再有造謠生事者,立馬打死,以儆效尤。”
太太本打算借此風波除掉張姨娘,即便沒除掉也使她脫成皮,卻未料到這賤人如此深得老爺歡心,一想到她謀劃許久既能害了黃姨娘又能除掉張姨娘,本是一舉兩得的美計,誰料她二人如此命好,黃姨娘不但平安誕下個哥兒,張姨娘更是安然無恙的被放出來……太太心裏恨的直咬牙,麵上卻隻能笑意盈盈的答應老爺。
劉仲修垂目喝茶時撇了太太一眼,果然如他所料,太太一臉猙獰之色,女人的眼界果然隻適合圍繞這四方天地的內宅,隨隨便便一句話便能讓她胡思亂想,忐忑難安。
太太這個女人,什麽都好,就是心眼太小,這世上哪個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偏她一邊做賢婦一邊做惡婦,卻始終不明白似他們這般結發夫妻,哪有幾人真正做到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能做到相敬如賓已是不易。
正因為劉仲修深曉太太的為人,想要這後宅安寧無風波,便不能事事順她心,隻能給她找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如張姨娘,此番無辜受冤,心中定是恨極了太太,他在旁推波助瀾寵幸一段時日,使她在府中風頭超過太太,兩番抗衡下,這後宅怕是能消停些。
此番軟硬兼施,隻盼他心裏惦念之人過得安穩順意。
太太不知老爺心裏百轉千迴的小心思,思緒沉浸在日後如何對付張姨娘這個賤人。
直至劉仲修茶喝了兩杯,也不見太太迴神,遂咳嗽兩聲,喚醒她的神智,見老爺已經起身,忙不迭道:“老爺,天色已晚,今晚不若就留下來吧!”
劉仲修神色尷尬,訕訕道:“前日我答應張氏去她那……況今日她受了委屈……”
太太臉色一冷,脫口而出:“昨日老爺明明讓妾身等您,妾身一直等到戌時也不見您迴來,晨起後方知老爺昨兒去了田姨娘處?”
聞言,劉仲修哈哈大笑:“原來夫人這是醋了?”
太太輕唾,紅著臉背過身。
“此次張氏受了委屈,我去安撫她受驚的心神,若她情緒稍好,我便迴來,可好?夫人?”
太太冷笑,老爺這是哄小孩呢?
此去怕是一去不歸吧!
心裏再憤然,太太臉上也未露絲毫不滿,轉而道:“老爺光憐惜著張姨娘,卻還未去看過黃姨娘及新生的哥兒,不怕黃姨娘寒心嗎?妾身可是聽說新生的哥兒長的頗像老爺,老爺難道不想去瞧瞧……”
劉仲修撫掌大笑:“當真?”
“妾身哪敢騙您,”太太翻了個白眼,繼續規勸道:“老爺,不是妾身說您,對待張、黃兩位姨娘,您做得未免太有失偏頗,妾身知您心裏惦記張姨娘今兒受的委屈,但也要想想黃姨娘九死一生,為您誕下麟兒的辛苦,這也是功勞一件。”
劉仲修納黃氏至今,太太何曾這般提點過她,如今為了對付張氏,竟一心將他推至黃姨娘處,真是可笑,於是順著她的話,臉色微冷:“太太三番兩次提及黃氏,可是她同你抱怨了?”一副赫然大怒的神色。
太太細細瞧著老爺的臉色,不似作假,笑著解釋:“黃姨娘哪是這樣的人,她入府至今,向來本本分分,輕易不與其他姨娘說閑話,惹是非。”
劉仲修麵無表情聽著太太看似抱怨,實則迫不及待攛掇他去黃姨娘的院子,心中十分了然,定是太太自覺留不住自己,也不能便宜張氏,再說黃姨娘剛生產完,又不能侍寢,太太無論何時何地都打著一手的好算盤。
不過,此番算計卻甚得他心。
劉仲修故意歎氣:“夫人既這般說,我便去瞧瞧黃姨娘及新生的兒子,省的她太過寒心。”頓了頓又道:“不過,這次可是夫人讓我去的,過後可不許怨我!”
“老爺您說什麽呢?”
劉仲修抬腳離開,背對太太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太太目送老爺離開,直至不見他的背影臉上的笑容猛然一斂,王媽媽從內室旁的轉角處出來,怪異道:“太太,老奴怎麽覺得田姨娘之事,老爺好像事先就知曉?”
太太冷哼一聲:“咱們老爺可不就是深藏不漏,與我打的一手好太極,沒聽見他中間幾次三番的敲打我?”
‘強詞奪理’ ‘斷案無數’ ‘識人不清’等諸如此類的話皆從老爺口中說出,這不就是老爺在點明她,此事,他早已知曉,隻不過礙於太太的顏麵,沒有捅破而已。
王媽媽細想之下,恍然大悟,怪不得她總覺得老爺的話哪裏不對,想來這便是這……隨即臉‘刷’地一下子白了,哆嗦道:“老爺不會因此與您生了嫌隙吧!”
“沒聽最後老爺說,再有造謠生事,直接打死!這就是在變相告訴我,府中之事還是由我做主。”太太沒好氣道。
今晚這出戲,她算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唯一值得讓她稍稍高興之處,便是老爺明年春興許調迴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