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節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 作者:落雨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過來,我偷偷告訴你,然後你私下和他們說吧。”林蔚然拉著宮大人,就往旁邊去。
實在是這裏宮雪宮煬都在呢,非禮勿聽。
就在這時,宮琛也隱約猜到了答案,再看一眼懵懂的小妻子以及弟弟妹妹們,默默地跟自己說了一聲,算了,這樣難以啟齒的答案就交給大哥大嫂他們來迴答吧。
林蔚然壓低了聲音說道,“咳,對於剛才宮煬的問題,答案是這樣的......”
說著說著,林蔚然噗嗤一下笑出了聲。她突然想到後世一個網傳的笑話,說那啥,男人割蛋蛋之後,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專注度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脾氣再也不會因為身邊沒有女人而煩躁暴躁了,然後蛋蛋不再吸收身體的養份,體質會增加八個點,進而壽命能增長十五年。
其實豬也是同理可證。
“笑什麽?”
林蔚然看著他,忍不住將笑話分享了一下,末了還調侃他,“宮大人,你要不要試試,這能讓你更專注於工作中,縮短自己位極人臣的時間哦。”
咱們宮大人借著隱蔽物的阻擋,掐了一把她腰上的肉肉,一切盡在不言中。
等夫妻倆人迴到時,宮大人還沒開口,林蔚然便招唿容韻和宮雪,“好了,你和他們說,我們幾個去一趟茅房。”
路上,容韻也好奇地追問她那個問題,林蔚然看了一眼宮雪,附在容韻的耳帝說了兩句。
容韻聽完,整個人臉都熱了起來。
宮衡聽得歎為觀止。
林蔚然她們迴來後,“大哥都說了,原來騸豬最重要的是防止劣質品種家畜自由□□。現在當一隻豬也不容易,需要極其優秀才能留種啊。”
林蔚然腳步一頓,“那可不。”
宮衡又問她,“大嫂,你這是從哪裏得來的數據啊。”
“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了。”
宮衡:.......大嫂總能看到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書籍。
“大嫂,你說你知道的這些全是從那位道長給你書學的,是真的嗎?那本書好像叫什麽來著?”
“天工開物。”麻煩你了,再背一次鍋吧。
“對,就是這個名字,真有這書嗎?”
林蔚然點頭,真有,她沒騙小孩,隻不過這書是在明朝年間才被人編撰出來的而已。
宮大人想了想,交待文輕讓汪莊頭多送兩頭豬來。
在他上次進貢豆腐製品進宮後,三夫人的娘家人就找到他,委婉地勸他,讓他下次再往皇宮進貢吃食之類的時候,多進貢一些,至少也要兼顧三夫人的臉麵嘛。至於九嬪,如果兼顧不上,就不必管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124章
太原府, 晉陽縣
蓬萊客棧位於兩條官道交匯處,四通八達,往來客商皆會在此打尖歇腳甚至投宿。
這樣的人一多, 少不得訴說各地見聞。
這不,正有一支商隊在此落腳, 客商們忍不住說起京城的見聞來了。
其中有兩位是冀州那邊的客商,名字分別是陸風、安福。隻不過他們分別跟著的是兩隻商隊,一支正向京城而去, 另一支則是剛離京, 恰好在此處遇到。
即將進京的陸風少不得向已經出京的安福打聽一下京城的情況, “聽說京城流行一種名叫豆製品的新吃食,有豆腐腦兒、炸豆腐、豆腐幹兒, 據吃過的人說, 每一樣都美味極了。”
安福道, “你說的那些菜肴是百味豆腐齋所出吧,可惜咱們無緣一嚐啊,不過倒是聽說了, 在寒食節之際, 虞國公府搭棚子恤貧的時候, 有些體質非常虛弱的老人孩子有幸分到一碗豆腐腦兒, 都說是人間美味呢。”
吉祥炭鋪的陳仁東在旁邊聽了好一會了, 這時忍不住搭腔過來, “你們說的豆腐, 咱們晉陽縣也有一家在賣呢, 味道是真不錯,但也沒你們說得那麽玄乎。”
陸風安福看了過來,“確定嗎?那是京城裏很熱門的吃食,你們這地方怎麽可能會有賣?”
陳仁東翻了個白眼,“別看不起人了,這林家豆腐從年初就開始在晉陽開張了,你們京城的豆製品還沒有吧?”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晉陽是不錯,但不可否認,比不上京城吧?”
“走,我帶你去試試,就知道比得上比不上了。”
陸風安福對視一眼,決定跟去看看。
他們口中說的林家豆腐坊,正是林大嫂所開。
本來林大嫂年初的時候隻是賣些豆漿和水豆腐炸豆腐。後來才在晉陽盤下了一個帶後院的鋪子,不僅將豆腐作坊開了起來,還將旁邊經營不善的小飯館盤了下來,專門做那幾道豆製品的炒菜。
生意很是火爆,於是林家便按照林蔚然寫信來給的建議做了一些安排,將手中能賺到錢的營生攤派出去。
首先林大嫂將收黃豆的活兒給了娘家。
然後每日所出的豆腐渣以及小飯館的泔水讓林大伯林二伯派人拉了迴去喂豬。林大伯林二伯家聽從林蔚然寫信迴來的意見,養了不少豬,也是全部都騸過的。
曾家呢,則是每日都會到晉陽縣用成本價購進一批豆腐製品,然後穿梭於附近的村莊叫賣。漸漸的,不止是豆製品,還會帶一些別的東西,就跟貨郎差不多,但曾家的東西又比貨郎要齊全。每日的收益很是不錯。
為了方便來往與縣上,這三家都咬牙買了一輛馬車。
其實曾家完全可以再兼顧收黃豆的事,但曾家知道這是林家留給劉家的門路,便沒碰這個。
自此,棗林村的人發現了,和林家攀親帶故的人家呈現一副紅紅火火的興旺發達之象,不知道羨慕死了多少外人。
陸風安福隨著陸仁東來到林家豆腐坊時,正巧遇上正發生在林家豆腐坊一場混亂。
實在是這裏宮雪宮煬都在呢,非禮勿聽。
就在這時,宮琛也隱約猜到了答案,再看一眼懵懂的小妻子以及弟弟妹妹們,默默地跟自己說了一聲,算了,這樣難以啟齒的答案就交給大哥大嫂他們來迴答吧。
林蔚然壓低了聲音說道,“咳,對於剛才宮煬的問題,答案是這樣的......”
說著說著,林蔚然噗嗤一下笑出了聲。她突然想到後世一個網傳的笑話,說那啥,男人割蛋蛋之後,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專注度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脾氣再也不會因為身邊沒有女人而煩躁暴躁了,然後蛋蛋不再吸收身體的養份,體質會增加八個點,進而壽命能增長十五年。
其實豬也是同理可證。
“笑什麽?”
林蔚然看著他,忍不住將笑話分享了一下,末了還調侃他,“宮大人,你要不要試試,這能讓你更專注於工作中,縮短自己位極人臣的時間哦。”
咱們宮大人借著隱蔽物的阻擋,掐了一把她腰上的肉肉,一切盡在不言中。
等夫妻倆人迴到時,宮大人還沒開口,林蔚然便招唿容韻和宮雪,“好了,你和他們說,我們幾個去一趟茅房。”
路上,容韻也好奇地追問她那個問題,林蔚然看了一眼宮雪,附在容韻的耳帝說了兩句。
容韻聽完,整個人臉都熱了起來。
宮衡聽得歎為觀止。
林蔚然她們迴來後,“大哥都說了,原來騸豬最重要的是防止劣質品種家畜自由□□。現在當一隻豬也不容易,需要極其優秀才能留種啊。”
林蔚然腳步一頓,“那可不。”
宮衡又問她,“大嫂,你這是從哪裏得來的數據啊。”
“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了。”
宮衡:.......大嫂總能看到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書籍。
“大嫂,你說你知道的這些全是從那位道長給你書學的,是真的嗎?那本書好像叫什麽來著?”
“天工開物。”麻煩你了,再背一次鍋吧。
“對,就是這個名字,真有這書嗎?”
林蔚然點頭,真有,她沒騙小孩,隻不過這書是在明朝年間才被人編撰出來的而已。
宮大人想了想,交待文輕讓汪莊頭多送兩頭豬來。
在他上次進貢豆腐製品進宮後,三夫人的娘家人就找到他,委婉地勸他,讓他下次再往皇宮進貢吃食之類的時候,多進貢一些,至少也要兼顧三夫人的臉麵嘛。至於九嬪,如果兼顧不上,就不必管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124章
太原府, 晉陽縣
蓬萊客棧位於兩條官道交匯處,四通八達,往來客商皆會在此打尖歇腳甚至投宿。
這樣的人一多, 少不得訴說各地見聞。
這不,正有一支商隊在此落腳, 客商們忍不住說起京城的見聞來了。
其中有兩位是冀州那邊的客商,名字分別是陸風、安福。隻不過他們分別跟著的是兩隻商隊,一支正向京城而去, 另一支則是剛離京, 恰好在此處遇到。
即將進京的陸風少不得向已經出京的安福打聽一下京城的情況, “聽說京城流行一種名叫豆製品的新吃食,有豆腐腦兒、炸豆腐、豆腐幹兒, 據吃過的人說, 每一樣都美味極了。”
安福道, “你說的那些菜肴是百味豆腐齋所出吧,可惜咱們無緣一嚐啊,不過倒是聽說了, 在寒食節之際, 虞國公府搭棚子恤貧的時候, 有些體質非常虛弱的老人孩子有幸分到一碗豆腐腦兒, 都說是人間美味呢。”
吉祥炭鋪的陳仁東在旁邊聽了好一會了, 這時忍不住搭腔過來, “你們說的豆腐, 咱們晉陽縣也有一家在賣呢, 味道是真不錯,但也沒你們說得那麽玄乎。”
陸風安福看了過來,“確定嗎?那是京城裏很熱門的吃食,你們這地方怎麽可能會有賣?”
陳仁東翻了個白眼,“別看不起人了,這林家豆腐從年初就開始在晉陽開張了,你們京城的豆製品還沒有吧?”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晉陽是不錯,但不可否認,比不上京城吧?”
“走,我帶你去試試,就知道比得上比不上了。”
陸風安福對視一眼,決定跟去看看。
他們口中說的林家豆腐坊,正是林大嫂所開。
本來林大嫂年初的時候隻是賣些豆漿和水豆腐炸豆腐。後來才在晉陽盤下了一個帶後院的鋪子,不僅將豆腐作坊開了起來,還將旁邊經營不善的小飯館盤了下來,專門做那幾道豆製品的炒菜。
生意很是火爆,於是林家便按照林蔚然寫信來給的建議做了一些安排,將手中能賺到錢的營生攤派出去。
首先林大嫂將收黃豆的活兒給了娘家。
然後每日所出的豆腐渣以及小飯館的泔水讓林大伯林二伯派人拉了迴去喂豬。林大伯林二伯家聽從林蔚然寫信迴來的意見,養了不少豬,也是全部都騸過的。
曾家呢,則是每日都會到晉陽縣用成本價購進一批豆腐製品,然後穿梭於附近的村莊叫賣。漸漸的,不止是豆製品,還會帶一些別的東西,就跟貨郎差不多,但曾家的東西又比貨郎要齊全。每日的收益很是不錯。
為了方便來往與縣上,這三家都咬牙買了一輛馬車。
其實曾家完全可以再兼顧收黃豆的事,但曾家知道這是林家留給劉家的門路,便沒碰這個。
自此,棗林村的人發現了,和林家攀親帶故的人家呈現一副紅紅火火的興旺發達之象,不知道羨慕死了多少外人。
陸風安福隨著陸仁東來到林家豆腐坊時,正巧遇上正發生在林家豆腐坊一場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