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男主高攀不起,告辭(穿書) 作者:落雨秋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後她去屋裏存貨的缸裏拿了肉菜,又指使著林大哥逮了一隻公雞來殺,林大嫂自覺地鑽進廚房幹活。
“大嫂,蔚然看著挺乖巧的。”林昕然一邊生火煮飯一邊試探著說道。
林大嫂沉默了一會道,“且看著吧。”
就是十指纖纖不沾陽春水,不像是能幹活的。而且還帶迴來一個丫環——不過想想方才從騾車搬下的幾口大箱子,再想想她的年紀,馬氏便沒覺得有什麽了。至少看著比之前那位經常使小性的小姑子要好。
林母領著林蔚然去了預留給她的房間,這房間原先是林昭然的。
能看得出來是仔細打掃收拾過的,糊紙什麽的就別想了,這年頭,書紙都珍貴,哪能隨意糟蹋呢。
一想到這屋子林昭然住過,林蔚然就有些隔應,但沒辦法,林家的住房條件就是這樣。
剛才她看了,林家就是標準的農家房屋,三明兩暗的格局,最中間的是大廳,左右各兩間是人住的房間。
這時候大家建房喜歡坐朝東西而不是南北,緊挨著主屋左右還各建了兩間廂房,廂房要比主屋矮和小。
林家這房子建的時候是用了心的,因為這牆體夯得夠高,能分上下,中間弄了隔斷,做好了閣樓,弄成了小二層的屋子。
不過可能因為木頭不夠,隻做了兩間樓閣。如此一來,空間倒是利用上了,不拘是住人還是存放糧食,都是極好的。
這兩間有閣樓的房間分別是林父林母住一間,林大哥夫婦住一間。最旁邊的兩間一間給了林則然,一間給了林昭然姐妹。反倒是林修然這個老來子,住在林父林母那間屋子上麵的閣樓上。
其實林蔚然不知道的是,林昭然倒是想一個人霸占大屋子,讓林昕然住廂房去,可是不行。為此林昭然鬧過,後來林父林母無法,隻得給她打了一張新床,讓姐妹二人即使同住一個屋子也分床睡。
“娘,我帶迴來有鋪蓋,這些您就收起來吧。”
住林昭然住過的屋子已經是極限了,就當她是上一任租客了,但用她的鋪蓋,是萬萬不能的。
林母這會也看出來了,她這女兒要麽就是個挑的,要麽就是與昭然不對付。想到後者的可能性,林母有些惶惶然,也不知道這一個多月裏她們是怎麽處的?
林母沒想到的是,林蔚然兩者皆占。
林蔚然方才看到這房間裏擺了兩張床還有些疑惑,聽了林母的解釋她才知道是林昭然不願意與林昕然共睡一榻,林父林母無法,隻得給她打了一張新床。
林蔚然聽完心中很是無語,林父林母對林昭然可真是寵。
新榻難得,她小時候家裏可是在農村住了十來年,她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就和父母分開睡了,她父母帶著弟弟睡。而她睡的那張床是父親和一個叔伯借的舊床,那床她一睡就睡了十來年。那床正中間有塊突起不平的床板,硌人得很,這也是那位叔伯肯一借就是十來年的原因。
而林昭然一鬧騰就得了一張新床榻,不過這屋裏多出了一張床,倒是省事了。
林母說一會讓她大哥給她搬走那張舊的,這樣房間也能寬敞一些。
林蔚然不讓,這舊床讓晴雪睡正好。
林大嫂手腳利索,加上林三姐也是個做慣了家務活的,半個時辰左右,就整治出了一桌子飯菜。一大盆雞肉燉鹹菜,一碟豬肉片,一盆雞蛋湯,兩三個青菜。這桌子菜在農家來說已經很豐富了。
這時候的女人不上桌,林大嫂在廚房裏另支了一張小桌,每樣菜都挾了一點,不多,四分之一的樣子。
林蔚然除外,她發現林大嫂另支一桌的時候,整個人的發懵的,手足無措,不知道是不是該隨她一道去廚房。
是林則然拉著她直接坐到了主桌了,林母也鼓勵她坐到主桌去,今兒這頓飯本就是為她才請的客,她坐主桌是應該的。
林則然先領著她認人喚人。
林大伯林二伯對此沒說什麽,反而笑著對林父說,“這孩子和你們夫婦長得真像,比二子還像,一看就是你家的孩子。”
見過林蔚然的人,都無法昧著良心說她不是林家的孩子,隻因她長得和林家夫婦太像了,而且是盡挑他們的長處來長。
林蔚然靦腆地笑笑,小口地吃著飯菜。
想起剛才大伯娘二伯娘一直誇林大嫂是村裏出了名的會做飯,但林蔚然嚐了,味道隻能說一般,但她很賞臉地附和了幾句。
用過午膳,林則然看得出來林蔚然在家裏還算適應良好,就打算去一趟鎮上,將租來的騾車還了。
稍晚,林蔚然抱著兩匹布去了林母屋裏。
此時林大嫂正在收拾院子,今兒殺了雞,一股子腥味,勤快愛潔的林大嫂自然受不了,此刻正在衝刷呢。自然見到了林蔚然的舉動,她不由得抿了抿嘴。
這兩匹布是林蔚然在迴來的途中經過一家布莊買的,而非她從侯府帶出來的。
迴來的時候她就有了打算了,那些彩頭,需要她處理一下。
林蔚然是不習慣用人家二手的東西,便是原主用的鋪蓋她在穿過來的第二天也讓晴雪抱去漿洗房洗了一遍才用的。她就是個窮講究。
能被那些貴女千金拿出來做彩頭的,俱是沒有個人標記的,處理起來不麻煩。
當時林則然給她找了一家口碑很好的老當鋪,然後就避嫌地留在騾車上。
林蔚然沒有強求,甚至有點小開心,她是一個邊界感很強的人,從林則然的表現來看,他亦然。
在那家老當鋪,林蔚然將那些彩頭都當了,還是死當,得了六百多兩。
至於侯府給她的,她倒不著急處理。
原主先前是個花錢沒成算的,月例是花得一個都不剩。導致她身上銀錢不多,現在有了六百兩,才算是有點底氣。
她當時得了銀錢,就尋思著迴家之後要給見麵禮。要給就給實惠的,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在農家,衣食住行四項中,衣和食是最實惠的,所以她打算送兩匹布。
她壓箱底有兩匹錦緞,並不適合送人。錦緞隻有兩匹,可別嫌少。要知道她沒出嫁,身為侯府的姑娘每季四套衣裳,偶爾有大宴會還能多做兩身,由公中出錢。在此前提之下,姑娘們幾乎沒什麽料子在手,除非是自己親娘或者老夫人疼惜私下貼補一些。她這兩匹料子就是老夫人私下給的,因為沒有標誌,當時老夫人也不曾拿迴去。
現在要送禮,隻能另外購置。
於是她轉身就去了布莊,對此,林則然並未發展任何意見,隻笑吟吟地看著她張羅。
林蔚然來找林母,其實林母也躲在屋子裏查看家底,盤算著給她弄點啥。她是真心疼過林昭然的,但見到親生女兒的那一刻,她心裏對她更親昵一些。
“大嫂,蔚然看著挺乖巧的。”林昕然一邊生火煮飯一邊試探著說道。
林大嫂沉默了一會道,“且看著吧。”
就是十指纖纖不沾陽春水,不像是能幹活的。而且還帶迴來一個丫環——不過想想方才從騾車搬下的幾口大箱子,再想想她的年紀,馬氏便沒覺得有什麽了。至少看著比之前那位經常使小性的小姑子要好。
林母領著林蔚然去了預留給她的房間,這房間原先是林昭然的。
能看得出來是仔細打掃收拾過的,糊紙什麽的就別想了,這年頭,書紙都珍貴,哪能隨意糟蹋呢。
一想到這屋子林昭然住過,林蔚然就有些隔應,但沒辦法,林家的住房條件就是這樣。
剛才她看了,林家就是標準的農家房屋,三明兩暗的格局,最中間的是大廳,左右各兩間是人住的房間。
這時候大家建房喜歡坐朝東西而不是南北,緊挨著主屋左右還各建了兩間廂房,廂房要比主屋矮和小。
林家這房子建的時候是用了心的,因為這牆體夯得夠高,能分上下,中間弄了隔斷,做好了閣樓,弄成了小二層的屋子。
不過可能因為木頭不夠,隻做了兩間樓閣。如此一來,空間倒是利用上了,不拘是住人還是存放糧食,都是極好的。
這兩間有閣樓的房間分別是林父林母住一間,林大哥夫婦住一間。最旁邊的兩間一間給了林則然,一間給了林昭然姐妹。反倒是林修然這個老來子,住在林父林母那間屋子上麵的閣樓上。
其實林蔚然不知道的是,林昭然倒是想一個人霸占大屋子,讓林昕然住廂房去,可是不行。為此林昭然鬧過,後來林父林母無法,隻得給她打了一張新床,讓姐妹二人即使同住一個屋子也分床睡。
“娘,我帶迴來有鋪蓋,這些您就收起來吧。”
住林昭然住過的屋子已經是極限了,就當她是上一任租客了,但用她的鋪蓋,是萬萬不能的。
林母這會也看出來了,她這女兒要麽就是個挑的,要麽就是與昭然不對付。想到後者的可能性,林母有些惶惶然,也不知道這一個多月裏她們是怎麽處的?
林母沒想到的是,林蔚然兩者皆占。
林蔚然方才看到這房間裏擺了兩張床還有些疑惑,聽了林母的解釋她才知道是林昭然不願意與林昕然共睡一榻,林父林母無法,隻得給她打了一張新床。
林蔚然聽完心中很是無語,林父林母對林昭然可真是寵。
新榻難得,她小時候家裏可是在農村住了十來年,她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就和父母分開睡了,她父母帶著弟弟睡。而她睡的那張床是父親和一個叔伯借的舊床,那床她一睡就睡了十來年。那床正中間有塊突起不平的床板,硌人得很,這也是那位叔伯肯一借就是十來年的原因。
而林昭然一鬧騰就得了一張新床榻,不過這屋裏多出了一張床,倒是省事了。
林母說一會讓她大哥給她搬走那張舊的,這樣房間也能寬敞一些。
林蔚然不讓,這舊床讓晴雪睡正好。
林大嫂手腳利索,加上林三姐也是個做慣了家務活的,半個時辰左右,就整治出了一桌子飯菜。一大盆雞肉燉鹹菜,一碟豬肉片,一盆雞蛋湯,兩三個青菜。這桌子菜在農家來說已經很豐富了。
這時候的女人不上桌,林大嫂在廚房裏另支了一張小桌,每樣菜都挾了一點,不多,四分之一的樣子。
林蔚然除外,她發現林大嫂另支一桌的時候,整個人的發懵的,手足無措,不知道是不是該隨她一道去廚房。
是林則然拉著她直接坐到了主桌了,林母也鼓勵她坐到主桌去,今兒這頓飯本就是為她才請的客,她坐主桌是應該的。
林則然先領著她認人喚人。
林大伯林二伯對此沒說什麽,反而笑著對林父說,“這孩子和你們夫婦長得真像,比二子還像,一看就是你家的孩子。”
見過林蔚然的人,都無法昧著良心說她不是林家的孩子,隻因她長得和林家夫婦太像了,而且是盡挑他們的長處來長。
林蔚然靦腆地笑笑,小口地吃著飯菜。
想起剛才大伯娘二伯娘一直誇林大嫂是村裏出了名的會做飯,但林蔚然嚐了,味道隻能說一般,但她很賞臉地附和了幾句。
用過午膳,林則然看得出來林蔚然在家裏還算適應良好,就打算去一趟鎮上,將租來的騾車還了。
稍晚,林蔚然抱著兩匹布去了林母屋裏。
此時林大嫂正在收拾院子,今兒殺了雞,一股子腥味,勤快愛潔的林大嫂自然受不了,此刻正在衝刷呢。自然見到了林蔚然的舉動,她不由得抿了抿嘴。
這兩匹布是林蔚然在迴來的途中經過一家布莊買的,而非她從侯府帶出來的。
迴來的時候她就有了打算了,那些彩頭,需要她處理一下。
林蔚然是不習慣用人家二手的東西,便是原主用的鋪蓋她在穿過來的第二天也讓晴雪抱去漿洗房洗了一遍才用的。她就是個窮講究。
能被那些貴女千金拿出來做彩頭的,俱是沒有個人標記的,處理起來不麻煩。
當時林則然給她找了一家口碑很好的老當鋪,然後就避嫌地留在騾車上。
林蔚然沒有強求,甚至有點小開心,她是一個邊界感很強的人,從林則然的表現來看,他亦然。
在那家老當鋪,林蔚然將那些彩頭都當了,還是死當,得了六百多兩。
至於侯府給她的,她倒不著急處理。
原主先前是個花錢沒成算的,月例是花得一個都不剩。導致她身上銀錢不多,現在有了六百兩,才算是有點底氣。
她當時得了銀錢,就尋思著迴家之後要給見麵禮。要給就給實惠的,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在農家,衣食住行四項中,衣和食是最實惠的,所以她打算送兩匹布。
她壓箱底有兩匹錦緞,並不適合送人。錦緞隻有兩匹,可別嫌少。要知道她沒出嫁,身為侯府的姑娘每季四套衣裳,偶爾有大宴會還能多做兩身,由公中出錢。在此前提之下,姑娘們幾乎沒什麽料子在手,除非是自己親娘或者老夫人疼惜私下貼補一些。她這兩匹料子就是老夫人私下給的,因為沒有標誌,當時老夫人也不曾拿迴去。
現在要送禮,隻能另外購置。
於是她轉身就去了布莊,對此,林則然並未發展任何意見,隻笑吟吟地看著她張羅。
林蔚然來找林母,其實林母也躲在屋子裏查看家底,盤算著給她弄點啥。她是真心疼過林昭然的,但見到親生女兒的那一刻,她心裏對她更親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