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兒!你這到底是怎麽了?你要嚇死娘啊!”
“娘,你把門關上,兒子有話對您說。”狂喜之事卻無人可說,簡直快要憋死人了。而他的親娘是這世間絕不會害他的人。
李昭壓低聲音,把女兒的夢,和自己山中救人,見到龍紋玉佩的事,一樁樁一件件說給老夫人聽。
老夫人越聽越訝然,最後聽到李昭說他救的人乃是當朝皇子,康王劉鈺時,更是捂著胸口說不出話。母子二人靜坐良久,老夫人才顫聲道:“這麽說來,阿綰能通神?”
李昭點了點頭:“阿綰夢到的,和那日發生的分毫不差。”
“阿彌陀佛,許是阿綰身上帶著咱們李家的福氣呢。”老夫人想到迴來途中,孫女安慰自己的話:“對!阿綰還說我以後有福呢!她真說你能當侯爺?我的天爺,那我老太太不是成了侯爺的親娘!可不是有福氣嘛!”
老夫人一想到自己兒子要當侯爺了,身上也不疼了,頭也不暈了,一巴掌拍在李昭身上:“那你還在這坐著幹嘛!快去求求那七皇子啊!”
李昭無奈道:“娘,這事兒哪那麽簡單。”他拿出裝金條的匣子,和那份名單。“這都是七皇子讓人送來的。”
老夫人被一匣金子晃花了眼:“這麽多?在柳州府買所最好的大宅也要不了這麽多金子啊!哎呦,皇家就是皇家,出手比誰都闊綽。”
李昭卻不看那金子,反而指著名單道:“金子算不得什麽,這才是七皇子給我的報答。”
“這上都是人名,什麽意思?”
“這是他給我的機會,一個幫他辦差的機會,同時也是我們李家改換門庭,青雲直上的機會。”李昭眼中的那團火更加炙熱,那是一個男人對權利地位的渴求。
從京都來的兩個男子,並沒有同時把金子和名單給他,而是讓他從中選一。
“這是王爺對您救命之恩的報答。若拿了黃金,夠你們一家人一生都過富足日子。可這名單嘛......若辦得好了,康王許您加官進爵,可事先說明白,這名單亦可能會成為你的催命符,你可得仔細考慮清楚。”
李昭隻猶豫片刻,便拿了那張名單。兩人見狀才露了笑:“主子果然沒看錯人。既願幫主子辦差,這黃金便也是酬勞,一同拿去吧。隻千萬記得,上麵的這些人你要悄悄去找,不能透露出半點兒消息。如今局勢緊張,盯著我們的人太多。若走漏消息,不光你一家人沒有活路,連王爺都會受到牽連。”
隻是這話太駭人,李昭隱下沒說。老夫人仍是雲裏霧裏,不明白一張紙能有什麽重要的。
李昭卻握住她的手:“娘,兒子想要賭一把。這事成了,就可光耀我李家門楣,讓您做誥命夫人。可萬一沒成,便可能會牽連家裏,您、同不同意?”
老夫人一把拍掉他的手:“你這孩子怎麽這般沒誌氣!大不了先把榕哥兒、柏哥兒送出去,真有什麽娘這條老命也不怕。再說了,阿綰都說了你能成,你就一定能成,不然老天爺為啥偏給咱家阿綰托夢!你瞻前顧後能做成什麽大事?要做什麽盡管去做!便是你父親活著,也定是這番說法。”
老夫人的一番話,讓李昭這兩日來的糾結煩憂一掃而空。連他娘一個深宅婦人,都有這樣的膽量,難道他一個男人就沒有?怎麽事還沒做,自己就先虛了三分,這樣可成不了事。李昭定了定神,轉身跪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三個響頭。
又雙手捧起父親的牌位說:“爹,您活著時一直盼著兒子能有出息,可我讓您失望了。如今機會掉到了眼前,是一條青雲路。您且看著吧,無論這條路多難走,我都會一步步攀上去,我李昭一定要讓咱們李家成為尊貴門第,再沒人敢瞧不起。到時候,看您還怎麽數落我沒出息。”
.
.
李昭不再耽擱,打算動身去尋人。他心懷忐忑的去了縣衙,自己已經請了兩日病假,今天又來告長假,怕是縣太爺要怪罪,鬧不好連差事都得沒。
可沒想到縣太爺絲毫沒有為難他,大手一揮直接準了他的假,還滿臉堆笑道:“你說你,咱們一處共事這些年,我對你也算照顧吧?怎麽你搭上了京都宋大人的公子,也不告訴我。他雖然紈絝,可他爹的座師卻掌著各地方升遷之事呢,你要四處幫他去尋鳥,我當然一萬個同意,可你也別光顧著自己,也得想著點老哥哥我啊!”
嗬,原來已經幫他鋪好了路,也不知這宋公子是哪位,左不過都是七皇子的人吧。李昭也笑著拱手:“那是自然,這些年您對我的好我都記著呢。再見到宋公子,一定幫您多多美言。”
李昭小心翼翼的踏出了他的第一步,曆史的車輪會一步步將他推到最高的那個位置,這一切,除了李綰沒人知道。
而李綰也不知道,自己在祖母和父親心中儼然已經成了神婆。
自打從宿州府迴來,老夫人就對李綰好的不得了,連她每天吃了什麽、睡得好不好都要親自過問,更是常常留她宿在鬆鶴院,這可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李綰隻當是在何家時,自己幫她解了圍,所以才會對自己這般好。直到有天她睡眼惺忪的醒來,見老夫人滿臉愉悅的看著自己,急切問道:“怎麽樣阿綰?可有夢到什麽?”
李綰一怔,這才想到原來是父親告訴了祖母。
她揉了揉眼睛:“今日沒有做夢啊。”
老夫人有些失望,但很快便說:“也是,神仙都忙得很,又不像我老婆子成天沒事做,哪能日日托夢呢。阿綰呐,以後要是夢到了什麽,一定要告訴祖母,好不好?”
“好。”
“哎呦,我們綰姐兒真乖,祖母抱你去吃早飯。”
用過了早飯,老夫人仍舊抱著李綰不撒手。
“怎麽就吃這麽一點點?福緣,你讓廚房給綰姐兒熱一碗奶羹來。”
吳氏瞧著,覺得繼丈夫不正常之後,婆母也不正常了,一個個都快把李綰捧上了天,養這是孩子呢還是供祖宗呢?但左右不關她的事,索性自顧自的喝茶。
老夫人倒是抬眼問道:“今兒我這的茶水摻了蜜,倒讓媳婦兒不舍得走啦?可是有話要說?”
吳氏噗嗤笑了出來:“娘淨拿我打趣!不過還真是有事想請您拿主意。”
“繡兒今年也十二了,現在開始相看人家正好,可以慢慢準備嫁妝。縣裏孫師爺的夫人,話裏話外那個意思,是瞧上了咱們繡姐兒,想說給他家長子呢,您覺得如何?”
“昭兒的意思呢?”
“哎呦,他要能拿主意我還勞煩您做什麽?今年也不知道怎麽了,就這多人犯事?一會兒去這拿人、一會兒去那拿人,好似天底下全是賊一樣,忙的連家都不迴,我寫信問他,他倒讓我自己看著辦。”
老夫人當然知道,兒子那是忙大事呢,可這事兒她又不能說。隻好問道:“繡姐兒的情況,孫家都知道?”
提到這茬,吳氏臉色一黯:“知道,說有口疾也不打緊,就是看中了咱家繡兒的沉靜。”
“他家那長子叫孫炎,我打聽了,說那孩子長得端正,人也踏實老實,從不去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繡兒她......到底有些毛病,能嫁到孫家我覺得也可以了,好歹咱們知根知底,孫夫人也是個好性兒的,不會磋磨人。所以才來問問母親您,您要是也覺得可以,那兩家就說定了。”
老夫人有些猶豫。兒子的事若是能成,繡姐兒這早早嫁到孫家便委屈了,畢竟孫家隻是個縣裏的師爺,家中也不富裕,論起家底,還不如他們李家。
可繡姐兒已經十二了,她又不能保證兒子的事一定能成,或是什麽時候能成,若因為這個便做主耽擱了李繡的婚事,怕將來吳氏要埋怨,繡姐兒自己也委屈。這倒是兩難,不好決定。
一直沒開口的李綰忽然變了臉色:“孫炎?這人嫁不得!”
第16章 長姐
如果說李綰這個一生三嫁的永平公主,是聖祖的眾多女兒中,最倒黴的那一個,那第二倒黴的一定就是她的長姐,惠安公主李繡。
聖祖建立新朝,國號為雍,改年號建興。
史書中記載,建興十五年,惠安公主受孫家苛待,性命垂危。聖祖震怒,下旨賜死駙馬孫炎,孫家其餘人等流放邊關,永世不得迴朝。
單看這一段,曾讓上一世的李綰很困惑。公主們嬌奢,嫁到婆家不耀武揚威欺負人都是好事,哪能被人欺負了?聖祖一生勵精圖治,從不是暴戾君主,又為何唯獨對這孫駙馬家如此絕情?可關於這件事,許多野史雜記都有記載,且口徑一致。李綰看完後,也曾咬牙切齒道,這孫駙馬實在不是東西!
孫炎此人,天生身體有恙,不能人道,且好男風。
與男子在一處,可以讓他得到身體上的愉悅,可每當看到李繡這個妻子,都隻會讓他湧起自身殘缺的委屈不甘,他把他的自卑化成怒火,通通發泄在了這個無辜女人的身上。
就在李繡嫁到孫家不久,孫炎有了一個新相好,那人是柳州府的一名鏢師,人長得英武,身材也很健碩,頗得孫炎喜歡,常常帶他迴家顛鸞倒鳳。
可那鏢師男女不忌,在孫家出來進去,早就瞧見了李繡的好顏色,心中癢癢,有天與孫炎喝的酩酊大醉,趁著酒勁兒,便摸到李繡的房裏,強占了她的身子。
李繡幾番尋死,都被孫家人攔了下來,並非是他們慈悲,隻是怕新婦暴斃,不好跟她娘家交代罷了。
沒過多久,李繡便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十月過後,產下一名女嬰。從她懷孕到生產,孫家人不聞不問,見生了女孩兒,索性就任她養著,想著大不了長成了,陪一份淺薄嫁妝打發了就是。
李繡對孫家而言,不是兒媳,隻是一塊兒遮羞布,如今有了孩子,這塊兒遮羞布更加的完美。
可對孫炎來說,他心中的那根刺,紮得越來越深。無論是妻子還是那個野種,都是他的恥辱,時刻提醒著自己的不健全,每晚他淩虐李繡時,下手也越來越狠。
再後來,聖祖登基,李繡成了惠安公主,卑微的孫家也因為姻親關係,跟著一起雞犬升天。
整個孫家的富貴,皆因兒媳,可他們並沒有因此對李繡好一些,而是變本加厲限製她的自由,生怕她到宮中告狀。
這事擱在旁人身上,翻身成了公主,早就要他們孫家滿門性命來填自己的半生淒苦。可偏是李繡......
李繡寡言,卻心善到事事都為別人著想。她已是這樣,怕說出來會讓父母麵上無光,更怕說出來會讓女兒的出身為人詬病。
這個可憐的女人選擇了隱忍,無論身心都是千瘡百孔,她捱了一年又一年,終於她的女兒及笄,許了人家。她再無牽掛,自己服了毒。
惠安公主性命垂危,這是無論如何也瞞不過去的事,孫家隻好如實上奏。聖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身子尚且康健,怎麽他的長女年紀輕輕卻要先走一步?
他派人去查,結果讓他憤怒又心驚,發妻聽聞後更是直接撅了過去,所以他的那道旨意沒給孫家半點兒活路。可那又怎樣呢?他的長女淒苦一生,命喪九泉,已成定局。
.
.
幾番相處下來,長姐待她溫柔照顧,李綰不忍她落得那樣下場,所以一聽孫炎的名字,便道:“這人嫁不得!”
吳氏不悅的看她一眼,心想這孩子讓丈夫、婆婆慣得越發沒規矩,大人說話也要隨意插嘴。
可老夫人一聽,卻急忙問道:“哦?阿綰看到了?是這人不好?”
本來李綰說完還有些後悔,覺得自己太過急躁,這話不好圓迴來。可見老夫人這般,倒是有些想笑,祖母還真當自己有大神通了,什麽都能看到?那不是成了神仙!可她轉念一想,自己如今隻是個孩子,無論如何也阻不了大姐姐的婚事,與其看著她往火坑裏跳,倒不如順著祖母的想法......
神婆便神婆吧,總得幫姐姐一把。
李綰極為認真的點頭說:“嗯,這人不好,姐姐不能嫁他。”
老夫人捂著心口:“阿彌陀佛,是不是你姐姐後麵還有好姻緣等著?”
跟這病態的孫炎,和不要臉的孫家一比,可不誰都是好姻緣?李綰隻好又點了點頭,生怕祖母還要問她這姻緣在哪個方位,何時能到,那她可編不出來。索性先說:“具體的我也還不知,但等父親的時機到了......姐姐的姻緣總不會太晚。”
老夫人聽完喜得不行,連忙推著吳氏說:“你快去迴了孫家,就說咱家繡兒還小,我想再留兩年。”
吳氏氣得臉都紅了,還去迴了孫家?她看先去請大夫才是真!因為李綰一個孩子的胡話,婆婆就要推了自己女兒的親事?這不是瘋了是什麽!
她站起身來喊道:“娘!綰姐兒才多大?您怎麽能聽一個孩子胡說?娘也老糊塗了不成!”
見媳婦兒又對自己發威,老夫人氣得一拍小幾:“你懂個屁!綰姐兒可不是普通孩子!她是、她是......”老夫人指了指天,“連昭兒的事兒她都知曉,之前說的都應驗了,你可別不聽勸,害了繡兒!”
一聽這話吳氏傻了眼,她這人本就信神佛,燒香上供從不落下,見老夫人說的篤定,又想到丈夫、婆婆近來對李綰的態度,難不成還真是綰姐兒有神通?
“這、這當真?”
老夫人一臉高深莫測:“可不是,靈的很。”
李綰滿心無奈,可見吳氏也猶豫了,這就是有機會改變長姐的婚事。她迴想那些記載,拉住吳氏的衣袖:“母親,您也不用先迴絕孫家。若我看到的是真,您去叫人仔細查查,總能查到孫炎的毛病,不光是乘安縣,連他柳州府的同窗您也多打聽著。到時候再決斷也不遲。”
吳氏一聽大驚:“你怎麽知道孫炎在柳州府念書?”
李綰心虛的笑了笑,吳氏卻心中更信了幾分,老夫人更是滿臉自得:“我說什麽來著?”
這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吳氏定了定神說:“那婚事就先擱一擱,我叫人去打聽著。”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孫炎在乘安縣的風評極好,誰都說那孩子長得周正,人也踏實。可等問到了柳州府的同窗那裏,答案可就精彩多了。
不過半月,小廝就把該打聽的全問清楚了,吳氏聽完腿一軟就坐到了塌上:“這殺千刀的孫家!這是想坑我女兒一輩子啊。”
她也顧不得吃飯,急匆匆便去了女兒的屋子。見李繡靠在窗邊正給她繡鞋墊,還是她最喜歡的水仙紋樣,情緒再也忍不住,抱著女兒眼淚吧嗒吧嗒往下落:“繡兒!我可憐的繡兒,都是母親不好,什麽都不知道,差點兒害慘了你!”
李繡也不知她娘這是怎麽了,進屋就哭,隻好手足無措的給她擦眼淚:“娘,別哭。好端端的這、這是怎麽了?你倒是說啊,急死人了。”
吳氏一聽也顧不上難過內疚了,她抬臉愣愣的看著女兒。
“繡兒,你說話不磕絆了?”
李繡是她的第一個孩子,長到三歲那年大夫說她是天生口疾時,吳氏隻覺得天都塌了。從那過後整整兩年,她把中饋丟給婆婆,整日什麽都不管,隻扳著女兒說話。可不管她如何嚴厲,李繡說話時的磕絆就是扳不過來。
吳氏變得越來越暴躁,隻要一聽女兒結結巴巴的說話,她就要發脾氣。她其實不是在怪李繡,她是恨自己,恨自己讓女兒從娘胎裏帶了毛病。
人一生氣什麽話都往外說,她讓李繡說不好就閉嘴,閉上嘴別人就不會笑話她。可她第一次做娘,不知孩子的心脆弱的很。等她生完李榕後,才發現女兒已經不再開口了。問她什麽隻點頭搖頭,非要說也隻是一兩個字的往外蹦,盡可能的簡短。多數時間,就像個啞巴。
“娘,你把門關上,兒子有話對您說。”狂喜之事卻無人可說,簡直快要憋死人了。而他的親娘是這世間絕不會害他的人。
李昭壓低聲音,把女兒的夢,和自己山中救人,見到龍紋玉佩的事,一樁樁一件件說給老夫人聽。
老夫人越聽越訝然,最後聽到李昭說他救的人乃是當朝皇子,康王劉鈺時,更是捂著胸口說不出話。母子二人靜坐良久,老夫人才顫聲道:“這麽說來,阿綰能通神?”
李昭點了點頭:“阿綰夢到的,和那日發生的分毫不差。”
“阿彌陀佛,許是阿綰身上帶著咱們李家的福氣呢。”老夫人想到迴來途中,孫女安慰自己的話:“對!阿綰還說我以後有福呢!她真說你能當侯爺?我的天爺,那我老太太不是成了侯爺的親娘!可不是有福氣嘛!”
老夫人一想到自己兒子要當侯爺了,身上也不疼了,頭也不暈了,一巴掌拍在李昭身上:“那你還在這坐著幹嘛!快去求求那七皇子啊!”
李昭無奈道:“娘,這事兒哪那麽簡單。”他拿出裝金條的匣子,和那份名單。“這都是七皇子讓人送來的。”
老夫人被一匣金子晃花了眼:“這麽多?在柳州府買所最好的大宅也要不了這麽多金子啊!哎呦,皇家就是皇家,出手比誰都闊綽。”
李昭卻不看那金子,反而指著名單道:“金子算不得什麽,這才是七皇子給我的報答。”
“這上都是人名,什麽意思?”
“這是他給我的機會,一個幫他辦差的機會,同時也是我們李家改換門庭,青雲直上的機會。”李昭眼中的那團火更加炙熱,那是一個男人對權利地位的渴求。
從京都來的兩個男子,並沒有同時把金子和名單給他,而是讓他從中選一。
“這是王爺對您救命之恩的報答。若拿了黃金,夠你們一家人一生都過富足日子。可這名單嘛......若辦得好了,康王許您加官進爵,可事先說明白,這名單亦可能會成為你的催命符,你可得仔細考慮清楚。”
李昭隻猶豫片刻,便拿了那張名單。兩人見狀才露了笑:“主子果然沒看錯人。既願幫主子辦差,這黃金便也是酬勞,一同拿去吧。隻千萬記得,上麵的這些人你要悄悄去找,不能透露出半點兒消息。如今局勢緊張,盯著我們的人太多。若走漏消息,不光你一家人沒有活路,連王爺都會受到牽連。”
隻是這話太駭人,李昭隱下沒說。老夫人仍是雲裏霧裏,不明白一張紙能有什麽重要的。
李昭卻握住她的手:“娘,兒子想要賭一把。這事成了,就可光耀我李家門楣,讓您做誥命夫人。可萬一沒成,便可能會牽連家裏,您、同不同意?”
老夫人一把拍掉他的手:“你這孩子怎麽這般沒誌氣!大不了先把榕哥兒、柏哥兒送出去,真有什麽娘這條老命也不怕。再說了,阿綰都說了你能成,你就一定能成,不然老天爺為啥偏給咱家阿綰托夢!你瞻前顧後能做成什麽大事?要做什麽盡管去做!便是你父親活著,也定是這番說法。”
老夫人的一番話,讓李昭這兩日來的糾結煩憂一掃而空。連他娘一個深宅婦人,都有這樣的膽量,難道他一個男人就沒有?怎麽事還沒做,自己就先虛了三分,這樣可成不了事。李昭定了定神,轉身跪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三個響頭。
又雙手捧起父親的牌位說:“爹,您活著時一直盼著兒子能有出息,可我讓您失望了。如今機會掉到了眼前,是一條青雲路。您且看著吧,無論這條路多難走,我都會一步步攀上去,我李昭一定要讓咱們李家成為尊貴門第,再沒人敢瞧不起。到時候,看您還怎麽數落我沒出息。”
.
.
李昭不再耽擱,打算動身去尋人。他心懷忐忑的去了縣衙,自己已經請了兩日病假,今天又來告長假,怕是縣太爺要怪罪,鬧不好連差事都得沒。
可沒想到縣太爺絲毫沒有為難他,大手一揮直接準了他的假,還滿臉堆笑道:“你說你,咱們一處共事這些年,我對你也算照顧吧?怎麽你搭上了京都宋大人的公子,也不告訴我。他雖然紈絝,可他爹的座師卻掌著各地方升遷之事呢,你要四處幫他去尋鳥,我當然一萬個同意,可你也別光顧著自己,也得想著點老哥哥我啊!”
嗬,原來已經幫他鋪好了路,也不知這宋公子是哪位,左不過都是七皇子的人吧。李昭也笑著拱手:“那是自然,這些年您對我的好我都記著呢。再見到宋公子,一定幫您多多美言。”
李昭小心翼翼的踏出了他的第一步,曆史的車輪會一步步將他推到最高的那個位置,這一切,除了李綰沒人知道。
而李綰也不知道,自己在祖母和父親心中儼然已經成了神婆。
自打從宿州府迴來,老夫人就對李綰好的不得了,連她每天吃了什麽、睡得好不好都要親自過問,更是常常留她宿在鬆鶴院,這可是以前從沒有過的事。李綰隻當是在何家時,自己幫她解了圍,所以才會對自己這般好。直到有天她睡眼惺忪的醒來,見老夫人滿臉愉悅的看著自己,急切問道:“怎麽樣阿綰?可有夢到什麽?”
李綰一怔,這才想到原來是父親告訴了祖母。
她揉了揉眼睛:“今日沒有做夢啊。”
老夫人有些失望,但很快便說:“也是,神仙都忙得很,又不像我老婆子成天沒事做,哪能日日托夢呢。阿綰呐,以後要是夢到了什麽,一定要告訴祖母,好不好?”
“好。”
“哎呦,我們綰姐兒真乖,祖母抱你去吃早飯。”
用過了早飯,老夫人仍舊抱著李綰不撒手。
“怎麽就吃這麽一點點?福緣,你讓廚房給綰姐兒熱一碗奶羹來。”
吳氏瞧著,覺得繼丈夫不正常之後,婆母也不正常了,一個個都快把李綰捧上了天,養這是孩子呢還是供祖宗呢?但左右不關她的事,索性自顧自的喝茶。
老夫人倒是抬眼問道:“今兒我這的茶水摻了蜜,倒讓媳婦兒不舍得走啦?可是有話要說?”
吳氏噗嗤笑了出來:“娘淨拿我打趣!不過還真是有事想請您拿主意。”
“繡兒今年也十二了,現在開始相看人家正好,可以慢慢準備嫁妝。縣裏孫師爺的夫人,話裏話外那個意思,是瞧上了咱們繡姐兒,想說給他家長子呢,您覺得如何?”
“昭兒的意思呢?”
“哎呦,他要能拿主意我還勞煩您做什麽?今年也不知道怎麽了,就這多人犯事?一會兒去這拿人、一會兒去那拿人,好似天底下全是賊一樣,忙的連家都不迴,我寫信問他,他倒讓我自己看著辦。”
老夫人當然知道,兒子那是忙大事呢,可這事兒她又不能說。隻好問道:“繡姐兒的情況,孫家都知道?”
提到這茬,吳氏臉色一黯:“知道,說有口疾也不打緊,就是看中了咱家繡兒的沉靜。”
“他家那長子叫孫炎,我打聽了,說那孩子長得端正,人也踏實老實,從不去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繡兒她......到底有些毛病,能嫁到孫家我覺得也可以了,好歹咱們知根知底,孫夫人也是個好性兒的,不會磋磨人。所以才來問問母親您,您要是也覺得可以,那兩家就說定了。”
老夫人有些猶豫。兒子的事若是能成,繡姐兒這早早嫁到孫家便委屈了,畢竟孫家隻是個縣裏的師爺,家中也不富裕,論起家底,還不如他們李家。
可繡姐兒已經十二了,她又不能保證兒子的事一定能成,或是什麽時候能成,若因為這個便做主耽擱了李繡的婚事,怕將來吳氏要埋怨,繡姐兒自己也委屈。這倒是兩難,不好決定。
一直沒開口的李綰忽然變了臉色:“孫炎?這人嫁不得!”
第16章 長姐
如果說李綰這個一生三嫁的永平公主,是聖祖的眾多女兒中,最倒黴的那一個,那第二倒黴的一定就是她的長姐,惠安公主李繡。
聖祖建立新朝,國號為雍,改年號建興。
史書中記載,建興十五年,惠安公主受孫家苛待,性命垂危。聖祖震怒,下旨賜死駙馬孫炎,孫家其餘人等流放邊關,永世不得迴朝。
單看這一段,曾讓上一世的李綰很困惑。公主們嬌奢,嫁到婆家不耀武揚威欺負人都是好事,哪能被人欺負了?聖祖一生勵精圖治,從不是暴戾君主,又為何唯獨對這孫駙馬家如此絕情?可關於這件事,許多野史雜記都有記載,且口徑一致。李綰看完後,也曾咬牙切齒道,這孫駙馬實在不是東西!
孫炎此人,天生身體有恙,不能人道,且好男風。
與男子在一處,可以讓他得到身體上的愉悅,可每當看到李繡這個妻子,都隻會讓他湧起自身殘缺的委屈不甘,他把他的自卑化成怒火,通通發泄在了這個無辜女人的身上。
就在李繡嫁到孫家不久,孫炎有了一個新相好,那人是柳州府的一名鏢師,人長得英武,身材也很健碩,頗得孫炎喜歡,常常帶他迴家顛鸞倒鳳。
可那鏢師男女不忌,在孫家出來進去,早就瞧見了李繡的好顏色,心中癢癢,有天與孫炎喝的酩酊大醉,趁著酒勁兒,便摸到李繡的房裏,強占了她的身子。
李繡幾番尋死,都被孫家人攔了下來,並非是他們慈悲,隻是怕新婦暴斃,不好跟她娘家交代罷了。
沒過多久,李繡便發現自己有了身孕,十月過後,產下一名女嬰。從她懷孕到生產,孫家人不聞不問,見生了女孩兒,索性就任她養著,想著大不了長成了,陪一份淺薄嫁妝打發了就是。
李繡對孫家而言,不是兒媳,隻是一塊兒遮羞布,如今有了孩子,這塊兒遮羞布更加的完美。
可對孫炎來說,他心中的那根刺,紮得越來越深。無論是妻子還是那個野種,都是他的恥辱,時刻提醒著自己的不健全,每晚他淩虐李繡時,下手也越來越狠。
再後來,聖祖登基,李繡成了惠安公主,卑微的孫家也因為姻親關係,跟著一起雞犬升天。
整個孫家的富貴,皆因兒媳,可他們並沒有因此對李繡好一些,而是變本加厲限製她的自由,生怕她到宮中告狀。
這事擱在旁人身上,翻身成了公主,早就要他們孫家滿門性命來填自己的半生淒苦。可偏是李繡......
李繡寡言,卻心善到事事都為別人著想。她已是這樣,怕說出來會讓父母麵上無光,更怕說出來會讓女兒的出身為人詬病。
這個可憐的女人選擇了隱忍,無論身心都是千瘡百孔,她捱了一年又一年,終於她的女兒及笄,許了人家。她再無牽掛,自己服了毒。
惠安公主性命垂危,這是無論如何也瞞不過去的事,孫家隻好如實上奏。聖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身子尚且康健,怎麽他的長女年紀輕輕卻要先走一步?
他派人去查,結果讓他憤怒又心驚,發妻聽聞後更是直接撅了過去,所以他的那道旨意沒給孫家半點兒活路。可那又怎樣呢?他的長女淒苦一生,命喪九泉,已成定局。
.
.
幾番相處下來,長姐待她溫柔照顧,李綰不忍她落得那樣下場,所以一聽孫炎的名字,便道:“這人嫁不得!”
吳氏不悅的看她一眼,心想這孩子讓丈夫、婆婆慣得越發沒規矩,大人說話也要隨意插嘴。
可老夫人一聽,卻急忙問道:“哦?阿綰看到了?是這人不好?”
本來李綰說完還有些後悔,覺得自己太過急躁,這話不好圓迴來。可見老夫人這般,倒是有些想笑,祖母還真當自己有大神通了,什麽都能看到?那不是成了神仙!可她轉念一想,自己如今隻是個孩子,無論如何也阻不了大姐姐的婚事,與其看著她往火坑裏跳,倒不如順著祖母的想法......
神婆便神婆吧,總得幫姐姐一把。
李綰極為認真的點頭說:“嗯,這人不好,姐姐不能嫁他。”
老夫人捂著心口:“阿彌陀佛,是不是你姐姐後麵還有好姻緣等著?”
跟這病態的孫炎,和不要臉的孫家一比,可不誰都是好姻緣?李綰隻好又點了點頭,生怕祖母還要問她這姻緣在哪個方位,何時能到,那她可編不出來。索性先說:“具體的我也還不知,但等父親的時機到了......姐姐的姻緣總不會太晚。”
老夫人聽完喜得不行,連忙推著吳氏說:“你快去迴了孫家,就說咱家繡兒還小,我想再留兩年。”
吳氏氣得臉都紅了,還去迴了孫家?她看先去請大夫才是真!因為李綰一個孩子的胡話,婆婆就要推了自己女兒的親事?這不是瘋了是什麽!
她站起身來喊道:“娘!綰姐兒才多大?您怎麽能聽一個孩子胡說?娘也老糊塗了不成!”
見媳婦兒又對自己發威,老夫人氣得一拍小幾:“你懂個屁!綰姐兒可不是普通孩子!她是、她是......”老夫人指了指天,“連昭兒的事兒她都知曉,之前說的都應驗了,你可別不聽勸,害了繡兒!”
一聽這話吳氏傻了眼,她這人本就信神佛,燒香上供從不落下,見老夫人說的篤定,又想到丈夫、婆婆近來對李綰的態度,難不成還真是綰姐兒有神通?
“這、這當真?”
老夫人一臉高深莫測:“可不是,靈的很。”
李綰滿心無奈,可見吳氏也猶豫了,這就是有機會改變長姐的婚事。她迴想那些記載,拉住吳氏的衣袖:“母親,您也不用先迴絕孫家。若我看到的是真,您去叫人仔細查查,總能查到孫炎的毛病,不光是乘安縣,連他柳州府的同窗您也多打聽著。到時候再決斷也不遲。”
吳氏一聽大驚:“你怎麽知道孫炎在柳州府念書?”
李綰心虛的笑了笑,吳氏卻心中更信了幾分,老夫人更是滿臉自得:“我說什麽來著?”
這事關女兒的終身大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吳氏定了定神說:“那婚事就先擱一擱,我叫人去打聽著。”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孫炎在乘安縣的風評極好,誰都說那孩子長得周正,人也踏實。可等問到了柳州府的同窗那裏,答案可就精彩多了。
不過半月,小廝就把該打聽的全問清楚了,吳氏聽完腿一軟就坐到了塌上:“這殺千刀的孫家!這是想坑我女兒一輩子啊。”
她也顧不得吃飯,急匆匆便去了女兒的屋子。見李繡靠在窗邊正給她繡鞋墊,還是她最喜歡的水仙紋樣,情緒再也忍不住,抱著女兒眼淚吧嗒吧嗒往下落:“繡兒!我可憐的繡兒,都是母親不好,什麽都不知道,差點兒害慘了你!”
李繡也不知她娘這是怎麽了,進屋就哭,隻好手足無措的給她擦眼淚:“娘,別哭。好端端的這、這是怎麽了?你倒是說啊,急死人了。”
吳氏一聽也顧不上難過內疚了,她抬臉愣愣的看著女兒。
“繡兒,你說話不磕絆了?”
李繡是她的第一個孩子,長到三歲那年大夫說她是天生口疾時,吳氏隻覺得天都塌了。從那過後整整兩年,她把中饋丟給婆婆,整日什麽都不管,隻扳著女兒說話。可不管她如何嚴厲,李繡說話時的磕絆就是扳不過來。
吳氏變得越來越暴躁,隻要一聽女兒結結巴巴的說話,她就要發脾氣。她其實不是在怪李繡,她是恨自己,恨自己讓女兒從娘胎裏帶了毛病。
人一生氣什麽話都往外說,她讓李繡說不好就閉嘴,閉上嘴別人就不會笑話她。可她第一次做娘,不知孩子的心脆弱的很。等她生完李榕後,才發現女兒已經不再開口了。問她什麽隻點頭搖頭,非要說也隻是一兩個字的往外蹦,盡可能的簡短。多數時間,就像個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