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長安跟李琴和莫建國在y省的農村待了足足10天,跑了李琴和莫建國捐建的四所學校。這才知道, 他們一開始去的那個鎮條件還是算好的, 還見到更多掙紮在溫飽線上的山區留守兒童。


    “他們這還算好了, 能有東西吃。小時候我們窮的,隻能吃玉米麵。大顆大顆的碎玉米粒跟很少的米混在一起, 每周從家裏帶一罐鹹菜,用水泡飯吃, 不然都咽不下去。”


    “上學也不是單純地上學,每周還得幫學校砍柴、除草, 不幹這些就沒飯吃, 也不讓你上課。”


    莫長安給那些小孩們拍了幾張照片, 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希望這些山區留守兒童們能夠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


    跟商景行分享他這次旅途的同時, 開始了自己新書的準備。


    這本新書雖然題材有點敏感,但是莫長安還是想寫出來。一是想還原當年的真實情況,讓大家居安思危, 二是想借此把他之前選修的宗教學課程時產生的想法融入進去。


    莫長安打開電腦, 手在鍵盤上放了許久, 但依舊一個字沒動。最後,他隨手找了個本子,在紙上寫起來:


    冰雪初化, 草木初芽,正是一年初春時。整座山林,卻無一聲鳥叫, 無一絲蟲鳴,如死一般寂靜。


    枯萎的灌木叢動了動,從裏邊鑽出兩個灰頭土腦的人來,仔細一看,是一對母子。母子二人麵黃肌瘦,雙眼無神,隻是這麽麻木地走著,像是在尋什麽東西……


    故事從五八年開始說起,一對母子上山尋找食物,喚醒了沉睡多年的神,名喚“啟”。


    春秋戰國以來,諸子百家,各家都有自己的供奉,啟誕生於那個時候。但他沉睡了太多年,以至於他已經忘記了太多的東西,隻記得自己的名字。


    神誕生於人的信仰,信仰之力越強,他的能力越強。


    啟的信仰之力早就斷絕,靠著他微薄的神力支撐到現在,再感受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之後,他再度蘇醒。


    “凡人,獻上香火,吾將實現汝之願望。”


    啟的神像被母親從兒子手中奪過,扔向了遠處。凡是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都是封建迷信,是會被拉去搞批鬥的。


    五八年,為了超翻資本主義國家,全國大煉鋼鐵,生產隊唿籲大家把家裏的鐵鍋、農具,所有鐵的東西都送去煉鋼了。


    起先,大家跟著生產隊吃香的,喝辣的,過了沒多久,卻全變了樣。


    糧食漸漸短缺,生產隊卻不讓自家留有一絲東西,否則就會被說成是反動分子。


    種子、雞仔、小鴨子,早就交了出去,最後餘下的,僅是一點點過冬的柴火,和燒水的瓦罐。


    直至啟蘇醒的時候,生產隊已經拿不出一點吃的了,各家各戶隻能自己上山找東西吃。


    隻要是能吃的,芭蕉根、樹皮、野菜,早在入冬之前就被大家挖完。大家屯的東西即使是省吃儉用,到現在也隻不過是保證不被餓死。


    最後在餓死與□□的選擇下,小孩偷偷跑上山找迴了神像,並許下了吃飽飯的願望。


    啟用最後的神力為小孩家催生了一株紅薯,在小孩眼中,小小的一塊紅薯在他麵前生根發芽,迅速又長了許多紅薯出來。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全部。


    啟被小孩帶迴家裏供奉了起來,小孩的家人晚上就去宗祠的廢墟中尋找香和紙,白天就與大家一起上山尋找食物。


    但吃飽了的人和沒吃飽的人的模樣很容易就看得出來,啟被發現了,但是沒有被交出去。在餓死肚子麵前,一切條令都是紙老虎。


    村民合夥將啟供奉起來,獲得了一個村村民的信仰之力之後,啟恢複了一些神力,可以離開自己的神像一定距離活動了。


    此時,他發現人族有些人的身上附著從未見過的,有著尖角和尖尾巴的小東西,它們能夠影響著人的思維和情緒。將負麵的思維和情緒無限放大,在不知不覺中操控這個人的行為。


    後來,他才從別人口中知道,這東西被叫做惡魔,是來自西方的玩意。


    一個大國的崛起,如同古時的天材地寶現世一般,會有天劫出現,隻有渡過這天劫,才能成功出世,國家也一樣。


    街頭小鬼作怪,下邊惡魔橫行,中央的指令傳不到基層,陽奉陰違,最終被架空,整個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隨著啟的存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他獲得的信仰之力也越來越多。他幫助那些人拔除趴在肩上的惡魔,幫助大家解決街邊四處可見的小鬼。


    啟很快就代替了別的神仙成為一方土地百姓的唯一信仰,但等待著他的卻不止小鬼和惡魔。


    華國人是龍的傳人,大部分人根骨絕佳,適合修煉。


    外域修者破空而來,他們修的是自身,煉的是本心,與神道恰恰相反。


    失去了信仰,啟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


    而外域修者,無論何時,掠奪天地靈氣,強化自身,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逆天而行,卻也忽悠到了一部分人同他們修道。


    短短一段時間,華國龍脈存留的龍氣被修者掠奪一空,龍脈不穩,大旱、大澇、地震不斷,各地災難頻發。而龍氣擴散,更是吸引來了西方鬼神的注意,吸收了龍氣的小鬼、惡魔們更為難纏。


    西方的天使也跑來東方的土地搶奪信仰。


    啟收到的願力從一開始的吃飽穿暖變成了國泰民安。


    啟存在的意義就是滿足人的願望,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那群修者,他們本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借助著眾人的信仰與願力,啟與諸神大戰了一場,將外來的角色全都趕出了神州大地,但他也因為神力耗盡而進入了沉睡之中。


    故事大致的走向就是這個樣子,其中信仰啟的百姓代表了一類人,利己主義的修者又代表了一類人,而小鬼和惡魔代表了人性的黑暗麵,西方的天使和神也代表了他們這一類人。


    當啟再次蘇醒的時候,世界已經變了模樣,房子高聳入雲霄,街上鐵盒子在到處跑。而他的信仰之力消失殆盡,無論如何,他都感受不到一絲能量,他被公園中的一個小孩從土裏刨了出來。


    “凡人,獻上香火,吾將實現汝之願望。”


    小家夥眨巴眨巴眼跑迴了家,沒多久,又跑了迴來,奶聲奶氣地對啟說道:“媽媽說,我們隻有靠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靠別人是永遠不能長大的。我想要長大,所以我得自己實現願望。”


    說著,小孩把啟埋了迴去。


    那句話已經耗費了啟的所有神力,他隻能靜靜地待在自己的神像中,等待著消亡。


    這個故事花了莫長安接近一年的時間,足足寫了三個筆記本,最後才將其謄到了電腦上。


    全文二十多萬字,他想在雜誌上發表這篇,但是投過去的稿子無一例外都被退了迴來。裏邊涉及到的政治方麵的問題太敏感,沒有雜誌社敢承擔風險,即使投稿的人是莫長安也一樣。


    早在一年前,莫長安從y省迴到學校的時候,就有影視公司聯係龍圖,把《江湖英雄傳》的影視改編權買了去,到現在已經快拍攝完畢了,大約會在下半年十月份分左右開播。


    至於他的新,他把它命名為《諸神黃昏》。


    《諸神黃昏》本是北歐神話中一場劫難的華文譯名,現在被莫長安用在了自己的上,卻也無比貼切。


    啟與諸大戰之後,與他們簽訂下了永不入華的契約。啟沉睡之後,華國便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無神的國家,一切的成果全部靠自己的努力奮鬥而得。


    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查了許多資料,在處理一些拿不準的東西的時候,也問過程學英和鍾毓秀,兩個人對他的提出了許多有用的意見。


    “那個年代的還原度相當高,就連曾經經曆過那個年代的我,也差點信了你的鬼話。”程學英取笑莫長安道。


    而鍾毓秀,則是在宗教方麵給予他領導,幫他完善了書中不同的角色代表的不同特性。


    “發出去吧,單是從文學方麵來講,你這本書就值得被大家看到,非常具有代表性。”


    “如果發表有困難的話,燕大出版社那邊,我倒是還有幾分麵子。”


    兩個人的話中,都告訴了莫長安這本書發表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但也都給予了莫長安肯定的答複,兩人都支持他發表出去。


    第151章


    借助程學英的關係找燕京大學出版社印刷書籍是不可能的。


    因為國家對書號的管理非常嚴格, 個人雖然可以印刷書籍, 但是隻能是印刷出來之後送給親朋好友, 莫長安還沒有到非要發大價錢把書印出來送別人的地步。


    而他的書有二十來萬字, 放在微博上也不太合適, 最後還是放在了他的網站上。


    翻譯給外國人的需要經過審核,但是寫給華國人看的書不需要。為此,網站還加了一個中文板塊,在這個網站上也可以看別的網站上的書, 也就是所謂的無線渠道。


    吳悅銘又招了幾個程序員,將本來外包的板塊收了迴來。網站的app還在研發中,不過很快就能麵世了。


    麵向外國人的網站突然多了個中文板塊, 大家都沒怎麽在意。現在這個網站的論壇,成為了華國人與外國人交流的根據地, 在論壇中, 經常可以見到真正的外國人。


    雖然這個世界的網絡沒有牆, 但是國外的網站有許多極端分子,他們對華國人並不怎麽友好,所以大家都不樂意去外文網站。


    但這個網站不一樣,來這個網站的外國人多是對華國有好感的,再不濟也是喜歡華國的網絡的,所以大家聊得很開心,甚至有些人專門為了英語而來這個網站的論壇找外國友人聊天。


    新出現的中文版塊並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力,但當有人在中文板塊上看到莫長安的新書的時候,立刻就不淡定了。


    “這是安大的書?”


    “應該是安大吧……我點進作者的專欄, 看到《洪荒紀元》《尋仙》和《江湖英雄傳》了。”


    “驚了,他怎麽在這裏發,這個網站有什麽後台嗎?”


    “查這個網站身後的公司的法人,有驚喜哦。”


    “????這不是巧合吧?”


    “我覺得不是。”


    “還有《打鐵花》和《繡娘》聽說是安大出錢拍的,工作室也是他自己出錢建的,就為了宣傳華國傳統文化。這麽一想,他開個網站對外輸出華國文化好像沒什麽問題。”


    “……”


    “我先看書。”


    莫長安是有考慮過龍圖的,雖然他的求生欲已經很強了,但是涉及到那個時代的事,有些地方是沒辦法繞過去的。話題很敏感,說不定還會連累到龍圖。


    這篇並不是網絡的風格,反而從頭到尾都顯得有些沉重。


    無論是最初引出啟的時候,還是中間啟發現世界的變化的時候,亦或者是後邊諸神大戰的時候,也就最後啟重新蘇醒的時候語言比較輕快明朗。


    所以大家看的並不快,一直到第一個發現這本書的人看完之後,已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他什麽讀後感都沒說,隻在評論中豎了個大拇指。


    這個人不是第一個發現的,也不是最後一個發現的,甚至有些人發現了之後還沒開始看,就先唿朋告友先。


    沒多久,莫長安的新書在這個網站上發表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許多人都納悶,莫長安在寫作界的地位並不低,已經到這種程度了,為什麽不選擇在微博上、雜誌上或者是以前合作過的網站上發表,或者是直接出書也是沒什麽問題的。


    他們懷著滿心的疑惑看了書之後,才知道莫長安這麽做的原因。


    低調行事。


    來看《諸神黃昏》的讀者,有莫長安真正的書迷,也有因為湊熱鬧而過來看的,不乏有紅眼病患者拿著書中的部分內容截圖去舉報他反社會言論。


    馮浩曾在莫長安讀初中的時候在任n市的市長,現在莫長安讀了大學,他也因為在n市幹得好而被提拔到了中央的一個實權部門。


    風言風語很快就傳到了他的耳邊,莫長安的書就在網站上發表,他就找來看了。


    現在正是改革的重要階段,國家進行了一場秘密的清洗行動,隻是沒有通告出來而已。前段時間s市市委宣傳部拍的《對弈》曆曆在目,莫長安新寫的書裏提到的內容相當敏感。


    那些被魔鬼操控的人,地方混亂的管理製度,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被帶入到某些人身上。雖然沒有涉及到現在的領導人,但中的一些言論有心人都能看出來是暗有所指。


    盡管這本書整體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有人拿細節來做文章,莫長安怕是承受不起。


    馮浩叫了秘書查到了莫長安的電話,他這個秘書也是跟著他從n市來的。晚上迴家的時候,他照著電話打了過去。


    莫長安雖然跟馮浩打過好幾次交道,但是他們並沒有電話聯係過,所以不知道馮浩的私人號碼。


    而馮浩電話打過來的時候,他正在跟商景行一起在湖邊散步。


    這個暑假他也沒迴家,而商景行正式把本科生的課程學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養成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易少一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易少一橫並收藏文豪養成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