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放出來的這一段來看,這個版本的《西行記》比胡圖影視那個版本的好多了,看看還是可以的。”


    網上的情況莫長安已經不期待了,他關注了一下新版本的《西行記》的上映時間,開始思考起自己的新書來。


    這麽長時間的寫作練習讓他的想法一直悶在心裏,想要寫點什麽,但是又感覺沒有東西可以寫。


    《尋仙》雖然每天都在寫更新,但現在的《尋仙》對他來說,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大綱已經寫完,等這本書寫完之後,他可能很長時間都不會動筆來寫這種類型的網絡了。


    第103章


    北省雖然多年前就開始發展工業, 城市的麵貌也煥然一新, 但許多老城區的四合院還是保留了下來。


    經濟上來了之後,對文化的重視程度也就上來了。有了年頭的四合院老房子有的被列為古建築保護了起來,還有的道路暢通的院子經過翻修之後成了旅遊景點。


    更多的還是普通百姓建的老房子, 既不是古建築,也沒有被列為旅遊景點,裏邊住的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n市的人。而這裏,則成了莫長安周末的時候出來逛的地方。


    從身邊尋找靈感,因為莫長安平時的時間少, 白天都在上課, 所以隻能在市區裏到處亂逛。走到一個車站, 坐上一輛公交車, 隨便挑一個站下車,偶然之下就發現了這個好地方。


    與那些小區樓房不一樣,老城區的人們家家戶戶都隻有一層樓,門口對門口,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他們對鄰居十分熟悉。而且年輕人都出去工作以後,這裏留下來的都是些上了年歲的老人。


    為了解悶,他們時常會搬著凳子坐在家門口嘮嗑,吹著過去幹過的事,聊著過去遇到的人。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莫長安走在老城區的巷子裏,經常能遇到聊天的老人, 閱曆豐富,又會講故事,莫長安經常一聽就是一個下午。多來了幾次之後,漸漸地,這邊的老人家都眼熟他了。


    這天,莫長安又拿著他的小本本來到了這裏。


    雖然手機上有記事本,但莫長安還是不太習慣用這種大黑邊框的手機。雖然智能手機發展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年,但習慣了未來的智能手機的莫長安,一下子迴到解放前相當不適應。


    聽老人們講故事總能給莫長安啟發,雖然都是些零零碎碎的東西,但積累多了,總有一樣能用上。


    “長安啊,又來了?”在院子裏洗衣服的阿婆跟莫長安打招唿。


    “婆婆好!”莫長安乖巧打招唿。


    “你快去吧,那群老頭從吃完中午飯就聚在那裏等你了,像是沒了你就沒人聽他們說話了似的。”


    “好的,婆婆再見。”


    “真乖,阿婆屋裏蒸著包子呢,一會兒過來吃啊。”


    “不用了,我之前吃了才來的。”


    “你還在長身體的年紀,要多吃點東西,可不能學那些人搞什麽減肥啊。”


    “沒有,沒有,那我先過去了啊。”莫長安逃似的離開了這個院子門口。


    這個阿婆的房子就在這條巷子的最邊上,來來往往的人她都能看見。而且對莫長安熱情得不得了,每次都給莫長安拿好多吃的,好像把他當成了她的兩個孫子疼,搞得莫長安都不好意思了。


    而阿婆講的那群老頭,則是莫長安每次來的傾聽對象。


    這些老人們很多都是從那個年代活下來的,不少上過戰場。後來戰爭勝利了,他們有些人受了傷,便退了下來。為了不當國家的負擔,拒絕了國家的安置。


    還有的是赤腳醫生,那時候走過很多地方,最後才定居在這。


    這裏大部分人都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在這裏待久了,這裏就成了他們的根。在這裏開枝散葉,他的子子孫孫都在這裏成長,也就成了這裏的人。


    他們這次提前在這裏等莫長安是有原因的,因為上一次莫長安來的時候,他們提到了一項絕技。莫長安對此非常感興趣,他們便主動提議等下次莫長安來的時候帶他去見識一下。


    不過這項絕技隻有天黑的時候才能展現其壯麗,好在現在冬天還沒走太遠,天黑得早,便跟莫長安約好了晚上7點到這裏,等8點左右天就徹底黑了,也就能看到了。


    “小長安來了啊,快快快,跟我們走。”見到莫長安的身影,那群老人的眼睛都亮了,急忙招唿莫長安跟著他們走。


    “我們都跟老王說好了,你到了就開始表演。”


    “保證你第一次見。”


    “你要是把文章寫出來了,我們出錢送你上報紙。”


    老人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莫長安從第一次來的時候,就跟他們說自己是出來找靈感寫文章的。他態度誠懇,一邊聽一邊記筆記,偶爾還會提出自己的一些疑惑,讓已經把這些故事講了無數遍的老人們感到無比的滿足。


    很快莫長安就成了他們心中的寶貝,要知道,他們自家的孩子都不樂意聽他們說這些故事。


    穿過好幾條巷子,又拐了好幾個彎,來到了一片比較荒涼的區域。這邊很多院子都已經生了蛛網,看起來很久沒住人了。


    “那個爺爺一個人住在這邊嗎?”莫長安問。


    “哪能啊,幹他們這一行的,就得尋個安靜的地方,不然練習的時候容易吵到別人。他和他的幾個徒弟都在這住,偶爾接點周邊農村節日、祭祀時的活兒。”


    “哦哦。”


    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大半了,如果不是邊上還有這麽多老人,莫長安自己一個人都不敢來這種地方。


    “走這邊。”


    穿過老城區,他們來到了一塊全是沙子的空地,然後莫長安被拉住了。周圍昏暗的一片,隻有空地的中間一個大爐子,爐子裏有點點紅光,隱約能見到個人影。


    “別過去了,我們站在這裏就行。”


    “老王,老王,我們來了,你們準備好了沒?”


    “來了來了,別嚷嚷,沒聾呢。”身後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


    因為離得比較近,莫長安能看到老人的模樣。


    那是一名比莫長安還高一點的駝背老人,體格壯實,頭上、臉上好多燙傷的痕跡,甚至看起來有些麵目猙獰。但想起之前那些老人們描述的景象,莫長安並沒有害怕,反而對接下來的場景十分期待。


    “我徒弟已經出師了,以後就是年輕人的事了,今天就是他出師之後的第一場表演,你們偷著樂吧。”


    “恭喜恭喜,終於退休了啊。”


    “早讓你把東西都交給徒弟了,七老八十了還當跟年輕一樣呢?”


    “我倒是想交,他技術不到家我能放手嗎?”


    “大山被你壓這麽久了,你也不怕人家對你有怨言。”


    “有什麽怨言?”老人眼睛一瞪,胡子一翹道:“勞資從小把他當兒子養,把技藝都傳給他,你信不信我現在喊他過來跪著他一句話都不會說?”


    “是是是,那是人家孝順。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你不能用以前的規矩要求他們。”


    “以前什麽規矩?天地君親師,雖然我排在最末,那也是他跪得的。現在都從國外學的些什麽玩意?浮躁,不負責任,大山要敢跟他們學我打斷他的腿。”


    “是是是,你讓大山開始吧,這還有個小朋友等著看呢。”老人無意跟他爭辯,便轉移了話題。


    “哼!”老人麵無表情,盯著空地中間的大爐子喊了一聲:“大山,開始了。”


    “好嘞,師父!”


    莫長安在這邊就看到了一團亮亮的東西緩緩挪動,緊接著飛快地一揚,炫麗的火花迸濺出來,一重高過一重。


    莫長安終於看清了爐子旁邊的男人的模樣,一名裸著上身,滿是肌肉的壯漢。隨著他兩手的一動一撞,就有火花飛出,除了顏色不同,就像煙花一般,綻放在夜空。


    莫長安總算知道老人身上的傷是怎麽來的了,這種技藝不可能一學就能做好,總會被飛濺的鐵水傷到自己。


    那次聽說這邊有個打鐵花的老藝人之後,莫長安迴去查了許多資料。打鐵花這種表演,要許多人一起來才會更壯觀。


    但聽其他老人說,從他們認識這名姓王的老人以來,他前前後後共收了9個徒弟。主動上來拜師的有,被父母送過來的也有,但最後隻有大山堅持了下來,他是老王在路邊撿來收養的乞丐。


    不知道什麽時候,名為大山的男人停止了表演,火星逐漸熄滅了。


    “聽說你想要把打鐵花寫成文章發表在報紙上?”王姓老人突然問道。


    “啊?嗯。”莫長安先是沒反應過來,然後點了點頭。“有這個想法,今天有點晚了,我明天白天過來,您可以和我說說您以前的故事嗎?”


    “可以。”


    ——


    “我從七歲開始就跟著師父學習打鐵花了,那時候可跟現在不一樣,好多人排著隊想拜師。最後師父還是一眼就從人群中挑中了我,後來他跟我說,他一看我就知道我是能吃苦的料。”


    “我還有兩個師兄,師父這一輩子就收了我們這三個徒弟,帶著我們到處賣藝。我們那時候跟現在怎麽能比?師父說什麽就是什麽,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有了現在的技術。”


    “你以為我想對大山那孩子這麽兇嗎?我也不想,但是幹我們這一行是有風險的。我現在還在,還能幫他看著,要是我沒了呢?”


    “七歲到十九歲,我整整學了十二年,但是師父從來不肯讓我登台表演,隻說我還沒夠火候。我年少氣盛啊,練習的時候我總是我們師兄弟三人裏邊表現得最好的,但是我兩個師兄都能表演,憑什麽我不能?”


    “那時候我們師徒四人還是很有名的,幾乎每天都有人來預約我們的表演。然後我就偷偷地接了一個活,我這隻眼睛就是在那時候差點沒了。師父把我送去醫館治好之後,迴來讓我跪了整整三天。”


    老人的右眼框上有一個巨大的傷痕,幾乎把上下眼皮黏在了一起,好在裏邊的眼珠子依舊清亮。


    “後來世道亂了,我們師徒四人分散了,我就再也沒見過他們。大山是我見過最肯吃苦的孩子,可惜啊,沒生對時候……”


    第104章


    “師父。”名為大山的男人給王老爺子和莫長安沏了壺茶, 他還光著上半身,近距離看還是挺有威懾力的,他剛做完今天的功課迴來。


    “打鐵花這東西,有時間的話要每天都訓練的, 隔一天不練, 手生了,台上就有可能產生差錯,就有可能傷到自己。去外地演出我們也得提前去,留出兩三天來練習。”


    大山的身上也是傷痕累累, 但莫長安並沒有看到新傷, 也就是說昨日的表演完滿成功。


    “聽我師父說, 他小的時候, 還沒有煙花, 宴請時請了打鐵花的手藝人來那可有麵子了。後來有了煙花,比打鐵花安全, 又便宜,就隻能掙點手藝錢。到現在,哪還有幾個人知道我們這門手藝?”


    “也就農村的那些老人見過, 有這個習俗,偶爾會請我們去表演, 給幾百演出費了。”


    “文化廳聯係過師父, 師父每個月都有八百塊錢的補助,加上去周圍村子演戲,勉強能夠我們吃穿和練習。”大山看出了莫長安的疑惑, 沒等莫長安問出口,悶聲道。


    幾年前八百塊錢還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現在一瓶礦泉水都要一塊五了,八百塊錢能幹什麽?


    “……”王老爺子靠在椅子上,低著頭沒有接話。


    莫長安仔細一看,發現他已經睡著了。


    大山歉意地向莫長安看了一眼,輕輕地把王老爺子抱了起來,放進了裏屋的床上。


    “抱歉,師父年紀大了,有時候經常說著說著就睡著了。”


    “沒關係,你可以跟我講講你師父的事嗎?”


    莫長安並不在意,像王老爺子這樣的,常年從事這個行業,身體肯定留下了許多暗傷。但他們這些老手藝人,卻每一位都在這行業上堅持到了最後一刻。


    “師父已經七十多了,上次去醫院體檢的時候,身體比那些八九十的還差。其實師父早該休息了的,隻是我太笨了,一直沒辦法出師,所以他不放心,天天帶著我練習……”


    大山姓氏不詳,他被王老爺子撿到的時候隻記得這個名字,就跟了他姓。他是個知恩圖報的,王老爺子希望有人能夠將打鐵花這門手藝傳承下去,那他就好好學習,爭取做他的傳人。


    “以前聽師父說,我差點也是有了個師娘的。他逃難到g省,認識了一名苗族姑娘,這塊刺繡就是她送給師父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豪養成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易少一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易少一橫並收藏文豪養成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