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在上頭畫著給老人家看:“我覺得這兒的重點工作還是得先治沙。國外利用風力發電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清潔風能,不像咱們風裏頭,夾了大量的沙。”
老人家點點頭:“可是不用風能的話,南.疆老百姓的用電問題怎麽解決?咱們可是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
孫澤下意識地捏了捏手,吞吞吐吐道:“我有點兒個人的不成熟的想法。”
老人笑了起來:“那你就說嘛,想法就從來沒有成熟的,得做了之後才知道有效沒效。”
孫澤深吸了口氣,在紙上畫出一張全國地圖來,然後標注各種能源的名稱。
“因地製宜,我認為這是能源布局的重點。供給方跟使用方得做到平衡。
就比方說,中部地區的湖北省水力資源非常豐富,利用水力發電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輻射到周邊地區使用。
東南沿海地帶,其實應當考慮風力發電係統。在風力發電不成熟的情況下,那就用火力發電或者核電。
對,火力發電的確可能產生一係列的汙染問題。但是如果將中部地區的水力發電全都運送到東部了,那湖北這些省份怎麽辦?
作為補充,他們可能不得不采取火力發電,從周邊買煤過來用。
然後周邊地區又從更遠的地方去運煤,甚至跑到新.疆來。
如此這般,全國的鐵路起碼有一半車皮在忙著運煤。現在內河上的船也是如此。
這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完全沒有必要的資源浪費。
政委在邊上真是恨不得捂住孫澤的嘴巴。
讓他說,他還真是什麽都敢說。
“南疆礦產和油氣資源都非常豐富。我個人覺得,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辦法將它們運出去,不如就地利用。”
孫澤後麵的聲音放低了些,“我記得您老人家說過,我們不能搞大漢族主義,也不能讓少數民族主義抬頭。我們是平等的,那麽在經濟發展上也應當如此。”
同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國家富得冒油,而南.疆人民現在生活條件卻還沒有長足的進步。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人們的情緒難免越來越激動,長此以往,將不利於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我一直非常讚同您的觀點,經濟穩定才能政治穩定,我們必須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您在東北地區的講話,說到了要增加中俄兩國的貿易往來。我對此的理解是,這其實是在調整東北地區的經濟產業格局。
目前東北地區走的還是典型的資源輸出型路線。但是資源都是有限的,一旦資源枯竭,那他們後麵怎麽辦?
所以要趁早規劃好,發揮地緣性優勢。”
老人一直慈眉善目,聽著孫澤滔滔不絕而沒有打斷他的意思。
孫澤竹筒倒豆子一般,直接將心裏話兜了個底朝天:“您說要加快加大改革力度,讓大家都動起來。
我其實有一個隱約的擔憂,就是地方政府會不切實際的,強行上馬並不適合當地的工程,最後隻落得個麵子好看,老百姓卻沒有得到任何實惠。
比方說俄羅斯從1月份開始搞的休克療法,現在就產生惡果了。物價飛漲,老百姓買不起食品跟日用品。
但是休克療法的確獲得過成功,曾經幫助玻利維亞走出經濟困境。
問題的關鍵在不在於兩國情況不一樣。我們既然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那就更加要注重因地製宜,不能看到什麽好的都不顧實際。強行上馬的後果隻能是勞民傷財,讓群眾更加不滿意。”
他突突突地將話都說完了,又喝下一大口湯,因為口幹舌燥。
老人笑了起來:“你想的很多,這很好。做工作就是這樣,一邊想一邊做,做的時候還要思考總結。”
孫澤這才想起來自己剛才有多逾矩,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笑了:“這隻是我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隨行的同誌過來提醒老人家,他們還有下一站要去。
老人站起身,笑道:“那我可得走了呀,趁著還能走,多走走。”
他起步要走的時候,突然間問了句孫澤,“耳朵現在怎麽樣了?有沒有恢複?”
孫澤鼻子一酸,心裏頭有股暖流淌過:“嗐,沒事的,還有一隻耳朵呢。我不打緊的。”
老人不讚同地搖搖頭:“還是要注意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都老了,這個國家今後能建設成什麽樣,靠的是你們。”
老人已經在群眾們的簇擁下上了車。
孫澤看著遠去的車子,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念頭,春雨貴如油啊。
果然春雨最好,看看,開的車子都沒有帶起沙來。
他一抹臉,大聲喊著:“政委,我那20畝地,你什麽時候給我批下來呀?”
政委簡直要拔槍,這還是訛上了?
孫澤才不理會政委想要拍桌子罵娘的心呢。
他隻興衝衝地往外頭走。
對,趕緊的,他還要在自己屋頂上的集裝箱蓄水池裏頭種上菜。
有了水麵蔬菜遮蓋,水分也不會蒸發的那麽快。
下場雨不容易,得把所有能利用的都用起來。
這個辦法也要教會當地老百姓,全都種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蔬菜。
既然老天爺賞飯吃,那他們就得牢牢捧住這個飯碗。
第391章 建設新南.疆
扯虎皮做大旗, 是孫少的專長。
打小他就擅長從各位長輩手裏化緣到足夠的零花錢, 確保他大院孩子王的身份。
現在長大成.人, 這一招用在跑部錢進上頭更是如魚得水。
他生拉硬拽連蒙帶騙,硬是從上級部門手裏頭摳出了錢,建成了20畝的溫室大棚。
一邊建設, 他就一邊在裏頭種樹果苗,準備到了秋天再把樹栽下去。
他分析了當地氣候, 覺得其實秋天種樹比春天更合適, 因為這兒春天風沙大。
也就是他今年運氣好。
春雨下的頻繁, 加上防護林邊上挖的蓄水溝自己長出草來發揮了作用,以及地膜滴灌技術做了保障, 這才讓他種下去的2萬棵棗樹存活了一大半。
眼下居然開出了密密麻麻的黃花,今年就能結出果子來。
不過往後還是得謹慎點,畢竟,全國人民也是口挪肚攢才捐贈出這些種苗。
孫澤在筆記本上寫下最後幾個字, 又查看這水溝裏頭空心菜跟水芹菜的生長情況。
抽出枝條的棗樹多多少少起了點兒遮擋作用,這些蔬菜倒是沒有被曬死。
孫澤心滿意足地點點頭,計劃著後麵還要在裏頭增加養殖品種。
樹菜魚共生,照應一畝林地有三種收獲, 農民來錢的門路就增多了。
他在心裏頭想著種植養殖品種以及如何銷售的問題, 慢慢走到鄉政府門前。
南.疆是各民族的集聚地,孫澤所在的地方主要集聚的是維吾爾族。
他走進門去, 原本說維語的伊力哈布江趕緊改成了漢語,想讓他上講台說幾句話。
孫澤隻擺擺手, 示意鄉長自己說。
今天在這兒搞的是農業合作社,20畝溫室大棚立起來了,日常管理還是要靠大家。
即使氣霧栽培實現了自動化,但是采摘出來的蔬菜也是要打理的。
鄉政府領導班子商量過後,決定在鄉裏頭成立一個合作社,專門學習如何管理溫室大棚。
孫工說了,這20來畝的大鵬才是剛開始,等到技術成熟之後,他們鄉裏頭還要建百畝大棚。
如果不早早掌握了技術,那到時候國家花大價錢給他們建的大棚豈不是要浪費掉了嗎?
孫澤聽不懂維族話,他一隻耳朵受了傷,另一隻耳朵自然更願意休息會兒。
於是發揮作用的就變成了他的眼睛,聽不懂,並不妨礙他仔細觀察眾人的神情變化。
謝天謝地,大家夥兒暫時對建溫室大棚規模化生產蔬果,將貧瘠的土地空出來種樹的計劃並沒有提出什麽反對意見。
真跟他想的一樣,不是農民愚昧,不知道種樹保持生態環境的重要,而是生存是人類的第一要素。
想要人目光放長遠了,那就必須得保證他眼前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眾人熱熱鬧鬧地討論了一通,大約是得出結論來了。
伊力哈木江招唿孫澤:“孫工,你給大家夥兒說幾句話吧。”
“其實也沒啥好說的,我主要是提幾點要求。”
孫澤這迴倒是沒有推辭,直接走上了講台,“第一個,咱們的大棚是不用農藥跟化肥的。所以進去操作的人,必須嚴格遵守規定,洗手,換鞋,換衣服,這個步驟一個不能落。”
伊力哈木江將他的話翻譯過去,圍在一起的維族群眾倒是沒說什麽。
孫澤心裏頭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到今天為止,他都害怕在民族生活習慣上無意間冒犯了少數民族的同胞,從而導致不必要的衝突。
好在時代在發展,人的生活習慣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孫澤笑容滿麵地給眾人描繪發展前景:“現在大棚裏頭需要的工人數目有限。但是這才是剛開始,我後麵會繼續申請政策,對食品進行深度加工。”
伊力哈木江翻譯的時候,主動舉了個例子:“咱們的無花果直接賣,是不是挺便宜的?可是做成無花果醬就能賣出價錢來。這個食品深度加工也是這麽迴事。”
開會的鄉親們愈發熱鬧起來,大家關心的是深度加工肯定是要開廠子的,那一定會招更多的工人。
這些工人需要什麽樣的條件?他們好早點兒做準備。
孫澤笑了起來:“那也得先把廠子給建好。等到咱們的產品生產出來了,咱們也好跟外國做生意。
都說東南沿海地區機會足,現在咱們也不差。政策不是要在南.疆建開發區了嗎?要加強國際貿易,咱們一定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熱烈的掌聲中,有人舉手提問:“棗林呢?什麽時候給我們承包棗林?”
眾人又開始議論起來,80畝棗林呢,在一家一戶隻有一兩畝地的本地,這已經不是個小數目。
“我們想法是這樣的。”伊力哈木將手往上抬,“這80畝棗林,主要還是給家裏人口負擔重田地少的人家來承包。”
大家交頭接耳,開始議論紛紛。棗子可是能賣錢的,他們這兒結出的棗子尤其甜。
“這些棗子收獲之後統一由我們生產團收購。”孫澤清了清嗓子,“當然,我們的收購價格肯定是基礎價。因為種樹投入進去的這麽多錢也是貸款才得到的。”
老人家點點頭:“可是不用風能的話,南.疆老百姓的用電問題怎麽解決?咱們可是要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
孫澤下意識地捏了捏手,吞吞吐吐道:“我有點兒個人的不成熟的想法。”
老人笑了起來:“那你就說嘛,想法就從來沒有成熟的,得做了之後才知道有效沒效。”
孫澤深吸了口氣,在紙上畫出一張全國地圖來,然後標注各種能源的名稱。
“因地製宜,我認為這是能源布局的重點。供給方跟使用方得做到平衡。
就比方說,中部地區的湖北省水力資源非常豐富,利用水力發電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輻射到周邊地區使用。
東南沿海地帶,其實應當考慮風力發電係統。在風力發電不成熟的情況下,那就用火力發電或者核電。
對,火力發電的確可能產生一係列的汙染問題。但是如果將中部地區的水力發電全都運送到東部了,那湖北這些省份怎麽辦?
作為補充,他們可能不得不采取火力發電,從周邊買煤過來用。
然後周邊地區又從更遠的地方去運煤,甚至跑到新.疆來。
如此這般,全國的鐵路起碼有一半車皮在忙著運煤。現在內河上的船也是如此。
這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完全沒有必要的資源浪費。
政委在邊上真是恨不得捂住孫澤的嘴巴。
讓他說,他還真是什麽都敢說。
“南疆礦產和油氣資源都非常豐富。我個人覺得,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想辦法將它們運出去,不如就地利用。”
孫澤後麵的聲音放低了些,“我記得您老人家說過,我們不能搞大漢族主義,也不能讓少數民族主義抬頭。我們是平等的,那麽在經濟發展上也應當如此。”
同樣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國家富得冒油,而南.疆人民現在生活條件卻還沒有長足的進步。
在宗教信仰的影響下,人們的情緒難免越來越激動,長此以往,將不利於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我一直非常讚同您的觀點,經濟穩定才能政治穩定,我們必須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您在東北地區的講話,說到了要增加中俄兩國的貿易往來。我對此的理解是,這其實是在調整東北地區的經濟產業格局。
目前東北地區走的還是典型的資源輸出型路線。但是資源都是有限的,一旦資源枯竭,那他們後麵怎麽辦?
所以要趁早規劃好,發揮地緣性優勢。”
老人一直慈眉善目,聽著孫澤滔滔不絕而沒有打斷他的意思。
孫澤竹筒倒豆子一般,直接將心裏話兜了個底朝天:“您說要加快加大改革力度,讓大家都動起來。
我其實有一個隱約的擔憂,就是地方政府會不切實際的,強行上馬並不適合當地的工程,最後隻落得個麵子好看,老百姓卻沒有得到任何實惠。
比方說俄羅斯從1月份開始搞的休克療法,現在就產生惡果了。物價飛漲,老百姓買不起食品跟日用品。
但是休克療法的確獲得過成功,曾經幫助玻利維亞走出經濟困境。
問題的關鍵在不在於兩國情況不一樣。我們既然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那就更加要注重因地製宜,不能看到什麽好的都不顧實際。強行上馬的後果隻能是勞民傷財,讓群眾更加不滿意。”
他突突突地將話都說完了,又喝下一大口湯,因為口幹舌燥。
老人笑了起來:“你想的很多,這很好。做工作就是這樣,一邊想一邊做,做的時候還要思考總結。”
孫澤這才想起來自己剛才有多逾矩,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笑了:“這隻是我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想法。”
隨行的同誌過來提醒老人家,他們還有下一站要去。
老人站起身,笑道:“那我可得走了呀,趁著還能走,多走走。”
他起步要走的時候,突然間問了句孫澤,“耳朵現在怎麽樣了?有沒有恢複?”
孫澤鼻子一酸,心裏頭有股暖流淌過:“嗐,沒事的,還有一隻耳朵呢。我不打緊的。”
老人不讚同地搖搖頭:“還是要注意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都老了,這個國家今後能建設成什麽樣,靠的是你們。”
老人已經在群眾們的簇擁下上了車。
孫澤看著遠去的車子,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念頭,春雨貴如油啊。
果然春雨最好,看看,開的車子都沒有帶起沙來。
他一抹臉,大聲喊著:“政委,我那20畝地,你什麽時候給我批下來呀?”
政委簡直要拔槍,這還是訛上了?
孫澤才不理會政委想要拍桌子罵娘的心呢。
他隻興衝衝地往外頭走。
對,趕緊的,他還要在自己屋頂上的集裝箱蓄水池裏頭種上菜。
有了水麵蔬菜遮蓋,水分也不會蒸發的那麽快。
下場雨不容易,得把所有能利用的都用起來。
這個辦法也要教會當地老百姓,全都種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蔬菜。
既然老天爺賞飯吃,那他們就得牢牢捧住這個飯碗。
第391章 建設新南.疆
扯虎皮做大旗, 是孫少的專長。
打小他就擅長從各位長輩手裏化緣到足夠的零花錢, 確保他大院孩子王的身份。
現在長大成.人, 這一招用在跑部錢進上頭更是如魚得水。
他生拉硬拽連蒙帶騙,硬是從上級部門手裏頭摳出了錢,建成了20畝的溫室大棚。
一邊建設, 他就一邊在裏頭種樹果苗,準備到了秋天再把樹栽下去。
他分析了當地氣候, 覺得其實秋天種樹比春天更合適, 因為這兒春天風沙大。
也就是他今年運氣好。
春雨下的頻繁, 加上防護林邊上挖的蓄水溝自己長出草來發揮了作用,以及地膜滴灌技術做了保障, 這才讓他種下去的2萬棵棗樹存活了一大半。
眼下居然開出了密密麻麻的黃花,今年就能結出果子來。
不過往後還是得謹慎點,畢竟,全國人民也是口挪肚攢才捐贈出這些種苗。
孫澤在筆記本上寫下最後幾個字, 又查看這水溝裏頭空心菜跟水芹菜的生長情況。
抽出枝條的棗樹多多少少起了點兒遮擋作用,這些蔬菜倒是沒有被曬死。
孫澤心滿意足地點點頭,計劃著後麵還要在裏頭增加養殖品種。
樹菜魚共生,照應一畝林地有三種收獲, 農民來錢的門路就增多了。
他在心裏頭想著種植養殖品種以及如何銷售的問題, 慢慢走到鄉政府門前。
南.疆是各民族的集聚地,孫澤所在的地方主要集聚的是維吾爾族。
他走進門去, 原本說維語的伊力哈布江趕緊改成了漢語,想讓他上講台說幾句話。
孫澤隻擺擺手, 示意鄉長自己說。
今天在這兒搞的是農業合作社,20畝溫室大棚立起來了,日常管理還是要靠大家。
即使氣霧栽培實現了自動化,但是采摘出來的蔬菜也是要打理的。
鄉政府領導班子商量過後,決定在鄉裏頭成立一個合作社,專門學習如何管理溫室大棚。
孫工說了,這20來畝的大鵬才是剛開始,等到技術成熟之後,他們鄉裏頭還要建百畝大棚。
如果不早早掌握了技術,那到時候國家花大價錢給他們建的大棚豈不是要浪費掉了嗎?
孫澤聽不懂維族話,他一隻耳朵受了傷,另一隻耳朵自然更願意休息會兒。
於是發揮作用的就變成了他的眼睛,聽不懂,並不妨礙他仔細觀察眾人的神情變化。
謝天謝地,大家夥兒暫時對建溫室大棚規模化生產蔬果,將貧瘠的土地空出來種樹的計劃並沒有提出什麽反對意見。
真跟他想的一樣,不是農民愚昧,不知道種樹保持生態環境的重要,而是生存是人類的第一要素。
想要人目光放長遠了,那就必須得保證他眼前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眾人熱熱鬧鬧地討論了一通,大約是得出結論來了。
伊力哈木江招唿孫澤:“孫工,你給大家夥兒說幾句話吧。”
“其實也沒啥好說的,我主要是提幾點要求。”
孫澤這迴倒是沒有推辭,直接走上了講台,“第一個,咱們的大棚是不用農藥跟化肥的。所以進去操作的人,必須嚴格遵守規定,洗手,換鞋,換衣服,這個步驟一個不能落。”
伊力哈木江將他的話翻譯過去,圍在一起的維族群眾倒是沒說什麽。
孫澤心裏頭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到今天為止,他都害怕在民族生活習慣上無意間冒犯了少數民族的同胞,從而導致不必要的衝突。
好在時代在發展,人的生活習慣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孫澤笑容滿麵地給眾人描繪發展前景:“現在大棚裏頭需要的工人數目有限。但是這才是剛開始,我後麵會繼續申請政策,對食品進行深度加工。”
伊力哈木江翻譯的時候,主動舉了個例子:“咱們的無花果直接賣,是不是挺便宜的?可是做成無花果醬就能賣出價錢來。這個食品深度加工也是這麽迴事。”
開會的鄉親們愈發熱鬧起來,大家關心的是深度加工肯定是要開廠子的,那一定會招更多的工人。
這些工人需要什麽樣的條件?他們好早點兒做準備。
孫澤笑了起來:“那也得先把廠子給建好。等到咱們的產品生產出來了,咱們也好跟外國做生意。
都說東南沿海地區機會足,現在咱們也不差。政策不是要在南.疆建開發區了嗎?要加強國際貿易,咱們一定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熱烈的掌聲中,有人舉手提問:“棗林呢?什麽時候給我們承包棗林?”
眾人又開始議論起來,80畝棗林呢,在一家一戶隻有一兩畝地的本地,這已經不是個小數目。
“我們想法是這樣的。”伊力哈木將手往上抬,“這80畝棗林,主要還是給家裏人口負擔重田地少的人家來承包。”
大家交頭接耳,開始議論紛紛。棗子可是能賣錢的,他們這兒結出的棗子尤其甜。
“這些棗子收獲之後統一由我們生產團收購。”孫澤清了清嗓子,“當然,我們的收購價格肯定是基礎價。因為種樹投入進去的這麽多錢也是貸款才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