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風穀測量了。”


    孫澤的屋子極為簡陋,就一架行軍床跟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他索性將行軍床上的鋪蓋卷了,然後招唿眾人:“坐吧,實在沒什麽能招待大家的。囔,倒是還有點兒紅樹莓幹,大家嚐嚐。”


    伊力哈木江趕緊拿出皮袋子,想要推到桌上,又不好動筆記跟報紙,隻得抱在手裏頭:“這是甘肅的同誌給您帶來的。您種的沙棗收獲了,一早就想請您嚐嚐,但老是碰不到你人。”


    孫澤挑挑眉毛,忍不住笑出了聲:“都收獲了?還挺快的。”


    說話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怔愣,真是時間如流水呀。


    伊力哈木江看他直接抓了沙棗往嘴裏頭放,趕緊進入正題:“孫工,你也調查過我們的風口了,我們這裏應當適合建風力發電廠吧?”


    孫澤趕緊咽下嘴裏頭的沙棗,正色道:“我正要跟你們聊聊這件事,我的意見是暫時不要考慮風力發電廠。”


    鄉政府的領導麵麵相覷,伊力哈木江急了:“孫同誌,我們這兒的風力如此強勁,真的不應當浪費呀。”


    “不是說這兒不適合建風力發電廠,而是現在的重點不應該是這個工作。”


    孫澤伸手抓起他的筆記本,示意給眾人看,“建設小型風力混合發電係統,之前我在不少地方也搞過。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戈壁灘上其實並不適合利用風力發電。起碼短時間內不適合。”


    見眾人有著急的意思,他趕緊手往前伸,示意大家稍安勿躁,“因為沙,一刮風就起沙,砂石對於風力發電係統損害太大了。不是說我們不可以利用風能,而是我們應當利用清潔的功能。”


    當務之急,應當想辦法解決當地風沙大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重點工作應當是建造防護林。”孫澤一條條地跟眾人分析,“我們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以及油氣資源,但是生活環境還是改善不了,主要因素就是因為我們這兒缺水。可我發現同樣的,這兒也鬧過洪災。”


    他從桌子抽屜裏頭拿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裏頭密密麻麻寫著的是近幾十年當地氣候條件變化。


    詳細到每個月的降水分布以及每天的氣溫變化,整整34年,也不知道他是怎樣從一摞子資料裏頭一點點的扒出來的。


    伊力哈木江肅然起敬。


    這位年輕的漢人工程師(雖然他一直不承認自己是工程師),每日起天不亮就出門,披星戴月才迴家,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樣擠出時間來收集這些資料的。


    “為什麽會這樣?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這兒的植被太少了,又缺乏相應的水利設施,所以即使天上下雨,我們也留不住。”


    孫澤放下了筆記本,認真地看向眾人,“對,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在這裏建一個風力發電廠,其實是最簡單也最方便的。但我希望發展不是就看眼前一兩年,而是要往後再推一二十年,不能留下遺憾。


    現在建防護林,可能一兩年內看不到成果,而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可從長遠角度看,這是造福子孫後代最有效的方法。”


    伊力哈木江有些踟躕。


    他在漢人集聚的大城市念過書,對著孫澤說話倒是直截了當:“孫同誌,我們知道你殫精竭慮想出來的肯定是對大家最好的。但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盡快帶領我們的鄉親過上好日子。”


    孫澤擺擺手:“我明白你說的意思,你們需要工作崗位,是不是?”


    眾人連連點頭。


    南.疆民族多,各方麵情況複雜。


    近年來受國際局勢的影響,群眾當中各種聲音不少,作為基層幹部,他們的壓力很大。


    有些人覺得是漢人搶奪了他們的財富,所以充滿了怨懟。


    國家的確開始在南.疆建立大型石化企業以及紡織廠,可惜僧多粥少,還有大量的人口無法獲得工作機會。


    這裏受到灌水的影響,即使有豐富的光熱資源,農業生產仍舊受限。


    “關於這個,我會往上麵打申請,在這兒建大型的立體生態種植養殖園。在目前的情況下,它應當屬於用水最少的農業生產方式。”


    孫澤在心裏頭估摸了個數字,“一千人的工作崗位,連著種植防護林在一起,應該可以雇傭一千人。”


    幾位鄉政府的幹部立刻高興起來,南.疆相對於東南地區而言,人口密度要小很多。


    他們的鄉算是附近最大的一個了,也不到一萬的人口。


    如果有1000個工作崗位,可以拿出來,對於整個鄉絕對是大好事。


    伊力哈木江激動地跟孫澤握手:“您可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孫澤趕緊搖頭:“哪裏哪裏,辛苦的是你們。這幾年辛苦你們了。”


    前些年在某位領導的示意下,基層黨組織幾乎撤出了地方,直接導致意識形態的混亂。


    後來8.9年的時候雖然又重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但失去的土地想要拿迴頭就沒那麽容易了。


    前年春天,東突分子還在新.疆製造了暴亂事件,幸虧當地鄉政府反應及時,沒有讓風波進一步擴大。


    “你們的工作不好做。”孫澤歎了口氣,“這幾年真是辛苦你們了。”


    伊力哈木江趕緊在他麵前保證:“我們一定會注意的,絕對不能走上蘇聯的老路。”


    一個可以跟美國叫板的強大蘇維埃,現在居然為美國人馬首是瞻,簡直就是蘇維埃紅軍的恥辱。


    旁邊的副鄉長笑起來:“你們知道嗎?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帶走的人又想迴來了。”


    孫澤挑挑眉毛:“迴來?當初他們不是去蘇聯過好日子了嗎?怎麽又要跑迴來貧窮落後的中國?”


    伊力哈木江嗤之以鼻:“肯定是俄羅斯自己日子都不好過,怎麽會理會他們?世界上沒有人會看得起叛徒,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去了蘇聯,人家也隻會把他當廢物養起來而已。廢物沒有利用價值,誰還會理睬?”


    孫澤歎了口氣:“毛.主席說過,隨他去吧。去了就別迴來。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千萬不可能馬虎。”


    鄉政府的領導們趕緊點頭打包票,直截了當地詢問究竟什麽時候開始招工,他們好早點做準備。


    孫澤豎起耳朵,聽了聽窗外唿唿的風聲,點點頭道:“明天就開始吧。我們先把樹種下去。我把申請給交了,批複下來就開始建設大棚,爭取開春就趕緊把菜種上。”


    外頭傳來勤務兵的聲音,孫工要的雜誌到了。


    因為風大,所以在路上耽擱了一天才轉過來。


    孫澤伸手接了雜誌,謝過勤務兵,然後迫不及待地翻開來。


    果不其然,上麵有針對老人家南海之行的評論。


    國際社論認為老人家之所以選擇在中國農曆新年到來之前往南方去,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局勢。


    “蘇維埃倒台了,中國就成為了國際社會主義陣營中最重要的存在。對於眼下的中國而言,如何避免蘇維埃的遭遇,成了問題的關鍵。


    盡管這位中國的前領導人、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針一再強調他前往南海島嶼,是為了看望遷居到這兒來的水災難民。


    但估計誰都不會相信這不是中國方麵對於南海主權的宣示。


    除此之外,他還前往中國東北地區,借著加快改革開放的名頭,提出在中俄邊境處增加開放市場。


    這一舉動被國際主流社會解讀為向俄羅斯的示好。


    畢竟誰都知道葉利欽是親美派,就連在819事件這種關鍵時期,他都沒有停止過跟布什總統的電話聯係。


    蘇聯解體了,但中方顯然不希望中俄兩國關係受到影響。所以在想方設法增強兩國之間的聯係。


    除此之外,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還打算前往南.疆地區,看望因為水災失去家園,被迫移居南.疆的災民。


    ……”


    後麵國際社會對老人家這種舉動的解讀,孫澤一個字都看不進去了。


    他的腦袋裏頭嗡的一聲,隻剩下一個念頭。


    老人家要來南.疆了。


    媽呀,他一把年紀跑來南疆做什麽?


    這兒條件這麽差,海拔這麽高,他已經是80多歲的老人了,身體能吃得消嗎?


    第390章 春雨貴如油


    說是老人家要來, 也就是雜誌上的社論。


    孫澤再翻黨報, 就找不到關於這方麵的任何消息。


    他隻能看著報紙上的關於老人家巡視談話的內容, 試圖從裏頭搜羅蛛絲馬跡。


    然而黨報最大的問題就是相當之嚴謹,壓根不給人任何遐想的空間。


    伊力哈木江等人忐忑不安地興奮了許久,漸漸迴過神來。


    老人家來南疆估計不太現實, 畢竟他已經是快90歲的高齡,身體恐怕吃不消。


    從三月初盼到三月底, 最終還是沒有消息傳下來。


    無論是伊力哈木江旁敲側擊地問自治縣領導打聽, 還是孫澤明裏暗裏的找軍區領導問話, 得到的答案都是沒聽說。


    眾人隻能揣著一顆失落的心,繼續埋頭奮鬥在防沙林中。


    相較於北.疆, 南.疆冬天來得晚,春天到的早,四月份開始就杏花桃花開滿枝頭了。


    他們得趕在夏天到來之前,可能在種下更多的防護林, 好讓小樹活下來。


    伊力哈木江一邊幹活,一邊難掩失落之情:“要是我能夠親眼見見老人家就好了。我爺爺見過毛.主席呢。”


    孫澤趕緊豎起大拇指誇獎:“厲害,原來你家祖上榮光。”


    他在心裏頭暗自得意,好歹他也是親眼見過老人家的人, 雖然沒怎麽搭上話。


    因為那一迴在串串香店裏頭, 所有人都看著不明所以的蕊蕊跟隻猴似的耍寶了。


    孫少不由自主地咧開嘴巴笑,然後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沙塵暴。


    南疆春天來得早, 風沙來的更快。


    孫澤趕緊呸呸唄,慌慌張張跑上去看自己剛抽條的小樹苗。


    毫不意外, 這些樹苗都被黃沙給壓了。


    就沒見過這麽霸道的風沙!大家就不能好好的相安無事嗎?給小樹苗們一點兒生長時間又怎麽啦?


    孫澤罵罵咧咧地吼了一通,最後一抹臉,沒別的招數,隻能繼續補種。


    當他還是江州孫少的時候,哪裏會想得到種樹也是如此之艱難。


    照他說,這兒還不如鹽堿地呢,最起碼他在鹽堿地上種樹的時候,沒這麽大的沙。


    伊力哈木江看他胡子拉碴雙眼猩紅的模樣,趕緊招唿他先喝點兒水。


    為了趕工建好生態大棚,盡快將菜種下去,昨晚上他跟施工技術人員討論了大半宿,今兒又起天不亮就過來種樹。


    “喝杯茶,潤潤嗓子吧。”


    孫澤接過紙茶杯一口飲盡,然後怔怔地看著茶杯,突然間冒出一句:“對呀,用茶杯,用紙杯子護住小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十年代錦鯉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麵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麵佛並收藏八十年代錦鯉運最新章節